职业生涯规划顺应需求论文

2022-04-21

摘要:人才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推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许多电力企业都在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职业生涯规划顺应需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生涯规划顺应需求论文 篇1:

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摘  要: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教学体制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做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引导教师群体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激发其工作热情,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本文通过分析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积极意义,指出了促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工作进一步完善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增加至一千多所,招生人数增长至三百多万,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然而当前我国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过程中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群体存在倦怠心理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水平成为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的重点工作。

一、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高职院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加入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欠缺实践指导能力,在面对课程压力大、工作待遇低、科研任务重等问题时,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往往会产生迷茫、焦虑的心理,无法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推动群体,针对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帮助其正确看待自身价值,进一步激发教师群体的工作潜能。

(二)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部分院校宁愿花费高成本引进外来人才,也不愿加大对在职教师团队的培养力度,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大,学校的教育体系不够稳定。高职院校为教师群体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拓宽教师的职称晋升渠道,有利于为教师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将教师个人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团结向上的校园氛围,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三)顺应高职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迈入了以科技知识为支撑的时代,新的时代变革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中任职的教师群体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深入一线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在职教师群体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缓解教育变革带来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强教师群体的适应能力。

二、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

(一)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作为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主导力量,应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提供工作方向与思路,出台相关的工作制度,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政策基础,从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明确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结合新兴媒介的应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进一步加强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宣传贯彻力度,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教育系统形成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高职院校应制定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内设置专门的科室、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相关工作,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专门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不同时期教师的特点优势,真正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共赢局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为教师群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要畅通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渠道,满足教师群体的有效诉求,搭建高职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平台。

(三)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心态 积极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在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过程中,学校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群体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实际效果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应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明确工作目标、实现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认真规划个人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个人的专业领域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应的工作岗位,研究岗位需求培养教学科研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知识水平,指导其结合自身特长爱好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激发教师群体主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教师个人应转变态度,积极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实现教师个人和高职院校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牛杰,王国平.更新理念,把握原则,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设[J].职业教育(上、中旬),2018(16):29-31.

作者:沙拉·赛力克

职业生涯规划顺应需求论文 篇2: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摘 要:人才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推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许多电力企业都在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基于此,首先从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及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入手,剖析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阐释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最后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对提高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措施

一、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职業生涯规划产生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更加需要知识的武装,以焕发更具活力的气息。知识型市场经济带动了社会的巨大发展。在市场经济前进过程中,它需要建立在知识的形成、传播、运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才的优化配置问题成为企业热心关注的话题。真正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很自然的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经济元素。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更是掌握信息和知识,实现有效交流沟通,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知识和人才的迫切需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企业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为顺应并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增多的需求,促进企业员工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实现,在企业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社会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当前,电力企业刚刚经过“三集五大”改革,公司业务管理体系经过整合优化,实现了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以高端人才培养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六统一”(人力资源规划与设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劳动用工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主线,人才队伍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员工职业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企业员工抛开个人情感因素,给自己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同时对社会有一个深度的体会和感悟,以便在就业及工作中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提升自身的担当能力。这样,企业员工才能看清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将自身的性格、爱好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兼顾和整合,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为自己寻找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其次,员工找准自己定位后,自然会为自己确立一个客观切实的目标,端正自身的择业观,并增强自身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简捷的方法和措施,突破职业生涯中的困境,克服阻力,变压力为动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最终赢得事业上的进步和成功。

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员工深切感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便努力争取自己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人生资源,并将各种人生资源进行高效的融合和应用,发挥它们强大的力量作用,利于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

二、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的岗位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使得企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规划管理效果的完整体现。

(一)员工怠于思考未来,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较为淡薄

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许多人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参加企业各种活动,而并未对社会发展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将来也不思不想,不闻不问,以至于在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以及企业“三集五大”改革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缺少一种坚实的准备。同时,电力企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不够,员工单方面依靠企业寻求发展的心理也较为普遍。

(二)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实用性难以保障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虽然开展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却并未加以重视,使其对企业发展应有的作用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当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或与同行业的兄弟单位进行互相交流学习时,才意识问题的棘手,结果只能是大力掩饰,反而容易忙中出乱,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无法落到实处。

(三)欠缺科学高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不利于应有作用的发挥

确保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挥良好效应的重要条件是将员工的自我审视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目前,很多企业过分注重对政策的宣讲和理念性的灌输,偶尔只是邀请专家进行几场流于形式的生涯指导讲座,并未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可见,多数企业都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严重影响了规划工作的效果。

(四)测评体系不能适应国情,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质量

测评能够使企业员工对自己的爱好、气质、性格、各方面能力等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审视,使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国内的测评系统脱胎于欧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外在文化上、习俗上、价值观上均存在差异,致使我国电力企业在引进外国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时缺乏较大的程度上的创新,与我国国情、企情不太适应,严重影响规划质量。

(五)指导人员队伍素质较低,人员不专业不稳定

企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指导工作应当由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规划效果和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为本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规划指导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且,由于指导人员不够专业,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接触非常少,致使实践效果也不明显,产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同时,正因为专业化工作人员的欠缺,员工“转岗”现象频繁发生,也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稳定。

(六)员工工作心态不理智,不利于规划效果的实现

当下,社会各个领域都不乏浮躁气息和不良习气,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健康心理,使他们不能理智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前途等问题。工作过程中思想松散,行动懒散,在工作时眼光过高,不能切合实际地面对工作,致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直接照搬别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忽视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和长处,阻碍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三、电力企业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原则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我们应当清醒的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电力企业的命脉,为电力企业的稳步前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推动企业运营一项重要举措,其根本目标就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应当认真对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散发出应有的魅力,去熏陶员工,使员工心中形成一个客观合理的愿景目标,通過个人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的大力发展也将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完善,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使其更为全面深入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二者的内在关系就在于,通过员工职业规划管理,使企业各项工作目标实现受益,使其各个环节都如期实现,巩固企业工作效果。由此可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原则

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必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全新的方法,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考虑和组织工作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要做好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启动初期,应通过各种宣传、学习、培训使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应在思想上充分的转变,把规划职业发展和提升能力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人的指导和与组织的有效沟通,使员工认识到:职业生生规划是结合组织需要与个人能力特点,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确立职业能力目标,制定能力提升的途径、方法和措施,促进能力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能量,通过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达到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实现岗位目标工作成为可能。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全面发动,使广大员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成就自身价值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将伴随员工的整个职业生命过程。通过提高认识,促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出自己能力不足,不断提升能力促进职业发展。

四、解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问题的措施

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是提升员工能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方法,目前,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应当认真总结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提升员工素质,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一)深入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促其发挥应有作用

社会的发展、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革新原有的生活方法和工作理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职业追求和目标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立同样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得到了多数企业和大部分员工的认同。一方面,各个企业要确保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正常发挥,使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均能有所提高,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发挥好职能作用,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员工的积极心态,使他们抛开不必要的影响因素,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对待现有的工作岗位,思量自己的未来,进而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使职业生涯规划在电力企业得到很好的普及。

(二)强化员工在生涯管理中的地位,有效开展规划工作

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二者之间实现良好的协作与互动,才能保证预期效果的实现。

首先,企业应当注重为员工提供融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消除他们懒散的工作作风,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使他们越来越认同企业的行为,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开展。

其次,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为员工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应当形成以服务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树立“以员工为本”管理理念及“三公”意识,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优质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特色经营。(下转93页)

(上接83页)

(三)科学合理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保障

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特色定位,针对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对员工组织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并编写实用可行的规划指导教材,确保生涯规划的前瞻性。这样,企业员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领悟,缩小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四)研发利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工具,利于规划指导

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科学的测评工具,并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做好测评工具的研发工作。测评工具应当具备强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知,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五)全方位提升指导人员素质,进行有效的信息跟踪工作

首先,加强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当务之急。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指导人员的素质,形成一个较为专业的指导队伍。这样,指导人员才能运用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导大学生就业,将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灌输给员工,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前行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当对规划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和整理,并仔细分析原因,以便积累良好的经验;同时,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动态,对他们的档案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此外,企业应当加强与各类院校的友好联系,注意人才的广泛吸纳。

(六)培养员工理性心态,克服从众心理

电力企业员工应当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前对自己有一个自我审视分析的过程,这种自我审视和分析,能够得出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构成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元素。对员工强调自我审视和分析,可以使他们结合自身的特点、爱好等因素,有侧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培养他们的理性心态,避免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盲目心理。

五、结语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员工谋求个人发展,促进企业管理、健康发展及社会责任承担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建设,光靠走形式讲排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抓好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只有努力坚持,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得以广泛有效地发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当然,作为新时代的电力企业员工,更应当客观审视自己,树立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为自己的前途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欧邦才,彭立波.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09,(12).

[2] 张立刚.电力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动态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6).

[3] 李静,刘晓辉.电力设计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浅析[J].赤子,2012,(6).

(责任编辑:张娟)

作者:李芸等

职业生涯规划顺应需求论文 篇3: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长效机制的探索

[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指导势在必行,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长效机制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并没有普及,更没有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支持理念;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缺乏;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没有建立;测评工具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薄且缺乏自主意识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方式?侧重哪些内容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如何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长效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一般是指从大学生一年级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立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知识技能要求,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日常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职业测试等各种教育和指导方式,帮助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充分了解市场,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进一步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学会有目的地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今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机制?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机制与制度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机制不等同于制度,制度只是机制的外在表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的长效机制就是能够长期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正常进行并发挥预期功效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

二、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长效机制的现实意义

1.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在分配制度方面,“统包统分”制度已基本改变,“自主择业”成为新的就业理念,这也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自主择业是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又能够让用人单位选到自己满意的人才,同时也适应了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以及国际间流动的需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在于在大学期间帮助大学生逐渐发现自我潜能,学会挖掘自我潜能,认识当前社会的特征,合理规划自我生涯发展计划,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当前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人而出现的一项新兴事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如果不及时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和理性选择,昨日的“天之骄子”必然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地,导致高校“出口”不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是高校管理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高校应当把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和深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3.实现高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人才观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拥有丰富的知识已经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复合型、创新型、善于交际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的主要特征。而且,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因此,目前各个高校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实施效果更加理想。素质是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而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遗传素质是后天品质形成的物质前提,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认可的各种品质。具体表现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总之,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为核心内容,在高校的各项工作领域中都渗透着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今天,职业生涯规划使之从“阳春白雪”变成了“寻常人家”。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路径要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实际,与时俱进,从自上而下的灌输教导变为自下而上的启发引导,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行为和教育措施必须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强烈共鸣,才会引起积极的组织行为,才可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开展“量身定做”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使高校思想教育的目标明晰化、内容具体化、方法多元化。

5.提升学生职业品质,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往往从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了,这种观念的引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引发了学生对于职业与未来的思考,“大学毕业后我能干什么?”、“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在的就业形势怎么样?”。这一思考过程就是学生关注外界就业环境、关注用人单位人才标准的过程,学生不仅认清了形势,更促使学生用外界的职业需求与职业要求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升自身的职业品质。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关注与思考,对于就业将有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目前很多学生没有合理的就业观念,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这都是缺乏对职业全面认识的结果。社会上的职业多种多样,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等的要求不同,而毕业生的自身条件也不一样,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素质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要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的需求情况,了解自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关系,从而根据个人的优势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比较适合的岗位。同时,要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大就业观,明确择业的标准只有“适合”,与否,没有“好”、“坏”之分。

6.有利于学生知己知彼,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

我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罗双平曾用公式总结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 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其中“知己”是对自身条件的充分认识和全面了解;“知彼”是对欲从事职业的环境、相关的组织等信息的有效掌握;“抉择”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再来确定符合现实,能充分发挥自己专长和强项,自己有浓厚兴趣并且与环境相适应的职业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运用SWOT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比较清楚地认识了外界的机会与威胁。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行人生的准确定位,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发扬长处,弥补劣势,针对性地挖掘个体潜力,提高自己,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长效机制的措施与实践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指导的对象也应由毕业生扩大到全部学生。只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的侧重点不同,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学习任务和心理成熟度,有计划、分层次并各有侧重地进行指导。对一年级大学生,着重进行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进而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指导大学生选修各类课程(包括辅修另一专业的课程),不断积累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二年级大学生,着重进行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个性的策划、职业价值观的确定进行指导,从而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对三年级大学生,着重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职业领域,与自身的特长和能力相对照,培养和发展同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并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调适。对毕业班大学生,应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进行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商谈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主动走向社会寻找锻炼机会,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工作常识,在思想上、能力上为毕业走上职业岗位作充分准备。

2.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为学生创建生涯规划实践机会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负责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设立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设课程、人员培训、调查研究和业务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要配备专业老师进行有效指导并有专门的工作场所如多媒体教室和信息收集室,配备充足的职业生涯教育书籍、教材和培训工具。并且学校应建立多元素、全方位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体系,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进行测评。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性向和职业目标。如个人特质的澄清与了解,包括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倾向以及价值观念等。了解自己,是职业选择或生涯计划的最基本要求。清楚地描绘出自我轮廓,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有助于在做生涯决定时,加重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筹码。这些特质,可以通过对生涯的探索活动、自我评定或心理测验等进行了解。咨询机构还可以开设生涯规划辅导讲座等形式实现对全校甚至是更广范围内的学生进行辅导;此外还有增加服务机构内的有关书籍藏书量、利用校园网络开设网上专栏、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等。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职能,在具体操作中,指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结合大学生自身条件,帮助大学生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选择,进而规划整个职业生涯。依托专业背景,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职业领域,对于专业发展和可能的职业领域,有一个整体的前瞻性的了解。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需要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1)提高指导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2)提高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既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人才测评等,又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如具备法律知识、管理学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等。(3)提高指导人员的信息化办公能力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

4.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实施全程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确定必要的学分,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的、逐步提升的、针对性较强的而又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体系。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并纳入必修课,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使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掌握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能,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除开设必修课之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还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实践基地,配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活动,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和自我塑造。

5.增加学生职业规划投入,提供物质条件保证

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必要的硬件投入,包括必要的场地、相关的配套设备,引进专业的测评软件等,硬件投入是进行系统指导的物质保障,只有配备基本的硬件,才能保证就业指导的顺利开展;在专业指导人员的配备和培养上,也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要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顺利开展和切实落实,高校必须要加大投入;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训练条件,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同样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学生个体主动性的发挥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如果学校不能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将难以实现,更不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任何促进。因此学校应承担起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提供辅助条件的职责。

6.建立与社会的沟通机制,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设和谐的氛围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因此,全社会要营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或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合适的社会氛围作支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起来就会困难重重。要想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就要先通过舆论、宜传等的作用,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作用,不但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引导已经参加工作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争取家长在子女早期教育中为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一定的基础,营造全社会认可、接受、支持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局面。同时,理论界、教育界也要大力开展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研究,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途径等参考,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就能够大大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汪风涛 严志谷

上一篇:医疗保险的道德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远程教育网站特点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