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2024-04-12

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共10篇)

篇1: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语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因而词语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掌握语言就可以掌握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发展语言的规律来看,小学阶段语文学习要以词语教学为核心发展小学生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那么,如何让词语在孩子的心中活起来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让词语在画面中鲜活起来。

汉语特有的音形义统一,使汉语言充满了画面感。利用汉语言的这一特点进行词语教学,我们可以使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积累。

1.利用汉字造字法呈现画面。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象形字、会意字,这些字基本保留了最初造字时的字形,变化也是可以比较清楚地找出规律来的。另外,汉字中占绝大多数的形声字更是音、形、义结合的近乎完美的体现。我们可以把象形字、指示字等的原型呈现出来,学生会在观察比较中感受到

汉字形与义的关系,也可以就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

2.利用词语意义想象画面。

我们在教学词语时,经常会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然而,许多词语的意思就在词典概念化的解释中变得没有了生机与趣味。反之,许多词语在词典解释下,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一个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走进词语描绘的画面之中,学生才可能感受到词语带给我们的美的体验。

3.利用画面理解词语。

其实,利用画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累词语。比如,刚才《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出示插图),帮助学生体会“郁郁葱葱”、“清澈”等词语的意思。再比如,理解“饱经风霜”这样难度较大的词语,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查词典、背解释,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不大。要是在查字典的基础上结合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效果就不一样了。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联想和想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有效的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眼前所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与他们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与他们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形成五彩缤纷的精神的花园,词语的种子就在这肥沃的土壤中悄悄地萌芽、长叶、开花、结果。

(二)、让词语在情境中生动起来。

文本中的词语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蕴含着蓬勃生机的言语生

命。词语教学必须让学生进入词语情境,词语才能焕发出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召唤着学生去捕捉词语的丰富内涵。我们认为,词语情境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意情境,即由词语意义构成的,或由构成词语的语素组合构成的情境。

2.文本情境,即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构成的情境。

3.生活情境,即词语意义在生活应用中构成的情境。

如何让学生进入词语情境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1.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创设情境。针对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我们做一个动作就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到词语描绘的情境,老师不是生吞活剥地对学生进行独白,而是巧妙地借助肢体语言唤醒学生意会,学生学习得轻松而有兴致。因此我们说,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

2.通过辨析词意创设情境。比如“斩钉截铁”这个词,就可以通过弄清楚词语中含着的比喻意来体会。这种比喻意也就是语意情境。像“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等许多成语都是非常形象生动的,其本身就含有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抓住这些词语中的关键字引导学生说清楚词语中隐含着的比喻、夸张所指的对象,也可以使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生动起来。

3.通过角色转换创设情境。

抓住学生喜欢展示,乐于表演的特点,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的“场”,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教师和学生沉浸其中,兴高采烈地表演,入情入境的感悟。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就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词语符号,而是一个个立体的可触可摸的人物形象,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活动画面。当这些人物形象和活动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跳跃时,词语的意思已经跃然纸上、豁然开朗,语言的意义就在学生的心中创生了,活化了,灵动了,定格了。淋漓尽致的情境表演,恰到好处的智慧点化,能使学生在心中长出一双灵动的眼睛,敏锐的窥测到课文中的丰富内涵;能使学生在心中长出一对灵动的耳朵,迅捷地捕捉到语言中的美妙声响。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通过想象创设词语情境。其实,前面所讲到的画一画的方法也属于一种情境的创设。

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无生命的。是生机勃勃的心灵之树旁的一片枯叶,而不是那心灵之树上的一片有生机的绿叶;是游离于学生精神系统之外的幽灵,而不是学生精神系统中一个活动的细胞。通过现场的观察和直接的领悟,静止枯燥的文字符号在学生的眼前活起来,美起来,亮起来,获得了生命的动感,词语的丰富内涵实现了直观的彰显和灵动的外化。

第三,让词语在实践中活跃起来。

词语教学是一个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解和积

累是前提,表达和运用才是最终目的。学过的词语只有投入到周转里,化用于表达中,才能获得深层的体验和持久的生命力。通常,我们教学中所谓的语言训练一般多为语言实践活动。以下只撮其要,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扩展法

可以采取近义词扩展,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外扩展适当的相应内容。

(二)归类法

按照课文内容分类;按照词语特点分类。

(三)概括法

所谓概括法,就是指教学时用一两个词语对课文的具体描写的内容进行准确而简洁的概括。这种概括训练,既可以较好地揭示出文章的丰富的内涵,又是进行词语运用训练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集中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辨析法

近义词辨析。

在汉语语汇里,近义词甚多,这就增加了词语运用的准确性的难度。近义词的基本意义相同或者相近,但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进行词语运用训练时,要指导学生辨析近义词,分辨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还可以采取感情色彩辨析的方法进行词语训练。

词语实践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造句法、换词法、填空法等等。

总之,词语实践伴随着学生的思维,体现了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情感丰富的过程。

词语教学不是机械地给与,也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领域息息相通的生命活动。教学实践证明,与学生精神世界联系越广泛的词语,这个词就越难以遗忘,越容易被提取;联系越紧密的词语,这个词就越有活性,其再生功能就越强。语言只有融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与精神同构共生了,才能真正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成为学生精神的元素。

当词汇变成了泥土砖石,源源砌上作品的建筑时,汉语开始闪烁起不可思议的光。情感和心境像水一样,使一个个词汇变化了原来的印象,浸泡在一派新鲜的含义里。勇敢的突破制造了新词,牢牢地嵌上了非它不可的那个位置;深深的体会又发掘了旧义,使最普通的常用字突然亮起了一种朴素又强烈的本质之辉。〖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

篇2: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广西钦州市外国语学校 黄 玲

【摘要】课堂整合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生活化,增强历史课堂的时代感;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增强“知情统一”,便于教育随顺人生;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形成,有利于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理解;有利于历史教师的自我提升。

篇3:以生为本,构建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一、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课堂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学习, 才能真正发挥课堂的时效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在讲《盘古开天地》一课开始时, 先以谈话式导入:你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为什么?这一有趣的问题,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接着出示动画片片段, 让学生观看, 有趣的动画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这时配以教师精彩的导语:在神话世界里,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拔一根毫毛就可以变出千万个小猴子, 小葫芦里竟能跳出一个个拥有超能力的娃娃, 嫦娥吃上一粒仙丹就可以飞入月宫与玉兔为伴, 多有趣, 多神奇呀!这就是神话故事。今天老师再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然后板书课题, 水到渠成引出神话故事的特点,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可以说“第一锤就敲在了学生的心上”, 为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却是无限的。在执教《盘古开天地》第四段时, 通过自由读、指读, 感悟盘古身体倒下发生的神奇变化后, 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通过拓展想象, 学生想象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 有的孩子说:四季的风中仿佛看到有温暖的春风、呼啸的北风、瑟瑟的秋风。温暖的春风吹动着洁白的云越飘越远。还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五颜六色的小花在细雨中得到滋润……此时, 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 通过想象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这神奇而美丽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语言, 运用了语言。

三、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会学习”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课堂上教师真正“授之以渔”, 学生才会学习。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文本,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执教《盘古开天地》时, 考虑到学生刚刚学习了课文内容, 因此在学生初读了解大意时, 指生讲课文主要内容时, 学生一定会按课文各段内容很啰嗦地来汇报。这时教师有价值地点评:你按课文顺序将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连起来了说, 这是一个好方法。实际上教师的点评就是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找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以直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教会学生利用中心句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 “读”贯穿始终, 读得充分, 读得扎实, 读得多样。在读中教会学生读书方法。如在品读第二段时, 1.让学生评读, 重点指导:“他抡起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通过“抡”、“劈”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 指导学生做抡和劈的动作, 从而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让学生读出来故事味。2.“轻而清的东西, 渐渐上升, 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 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 (看泡泡中的提示, 这句话中有反义词你发现了吗?那么你能用读, 读出这些意思相反的词来表现天地变化的不同吗?) 通过师生合作读, 男女生比赛读, 从中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感受神话的神奇。再如, 感悟第四段神奇的变化时, 通过配乐, 师生想象画面合作读的方式, 教会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四、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课标”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在讲读第三段时, 指生读,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后, 让学生起立, 像盘古那样头顶天、脚使劲蹬地, 让学生亲身体验, 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伟大形象。通过教师三次引读“头顶着天, 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在表演读中进一步感悟到盘古意志的坚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从而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在本节课结束时, 我设计了拓展说话训练:多么伟大的盘古啊!你想对盘古说点什么吗?此时学生对盘古的感谢、敬佩、赞美之情油然而生。盘古伟大的精神已牢牢永驻在学生的心中。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 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我们要让语文课真正以生为本, 把发展的主动性真正地交还给学生, , 以学生为本位, 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构建有生命的课堂。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注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形成, 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4:用动态生成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关注课堂对话,彰显动态生成,呈现鲜活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真诚对话、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入手,把课堂的“动态生成”牢牢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智慧对话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一年级的统计课可以这样引入:

录音机播放生日歌,教师轻声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现在是9月,谁的生日在9月呢?(学生举手,一起数,1,2,3……)

师:让我们祝他们生日快乐。(学生边唱边拍手)

师:老师是4月的生日,谁和老师的生日是同一个月?(学生举手)

师:来,我们握握手。同学们,今天是大象的生日,你们看,有这么多小动物来祝贺。大家数一数,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各有几只?(学生一边数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分类排列。)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样分一分,合一合,排一排就叫做统计。

这样,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一种和谐、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情趣、智慧和创造的过程。

二、捕捉课堂信息,感悟动态生成,展现真实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设计的复杂性,把每一节课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例如:在教完工程问题之后的练习中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7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可以相遇?学生是这样列式的:600÷(60+75)。突然有一位学生说:1÷(1/60+1/75)。笔者愣了一下,转而非常兴奋,感觉这节课会因此而精彩,所以笔者没有否定,而是把他的算式板书出来,让这种错误的想法也参与到验证中。“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他的想法有道理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题目中60千米、75千米,都是表示一小时所走的具体路程,而不是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1/60,1/75是把全程看作单位1,而60千米、75千米表示的是速度,因此算出来并不是1小时走完的路程在总路程中所占的分率……”“我认为如果要把全程看做单位1,我们就要算出1小时走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分率,可以这样列式1÷(60÷600+75÷600)。”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像这样的行程问题,还可以这样列式解答。事实证明,有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学生的学习劲头高了,分析问题更深刻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过程资源,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把问题再一次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与活力。

三、放飞学生个性,体验动态生成,展现精彩课堂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教师应当尊重、欣赏学生所采用的方法,珍惜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方法在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从而促使学生生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例如:“通分”这节课,学生学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比较两个分数时都一定同分母或同分子吗?想想看,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解决。以■和■为例。生(1):画图帮助比较,可以看出■<■。生(2):■比1少■,■比1少■,■比■大,那么■<■。生(3):可以化成小数比较,■=0.75,■=0.8,所以■<■。生(4):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再比较,■=■,■=■,那么■<■。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此时就把这几种方法交给学生讨论交流提炼最佳方案。这样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并充分发挥作为差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分享学习的体会,从而实现对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构建。

课堂是“动态”的,教学是灵活的,生动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思考当中,从他们身上教师会感觉到灵感的萌动,发现创新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能合理利用课堂的这些“动态生成”,创造充满认知情趣的鲜活情感,充满探索激情和生命活力的精彩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发展人才的沃土,成为一种美好的享受。动态生成的课堂,师生智慧碰撞,平等回话;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提升素养,积淀素质。让我们的课堂多点生成,多点动态,让我们的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观,是以动态生成的观点认识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方式来推动教学进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示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着生命光彩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课堂预设中,促进课堂活跃,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一、关注课堂对话,彰显动态生成,呈现鲜活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真诚对话、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入手,把课堂的“动态生成”牢牢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智慧对话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一年级的统计课可以这样引入:

录音机播放生日歌,教师轻声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现在是9月,谁的生日在9月呢?(学生举手,一起数,1,2,3……)

师:让我们祝他们生日快乐。(学生边唱边拍手)

师:老师是4月的生日,谁和老师的生日是同一个月?(学生举手)

师:来,我们握握手。同学们,今天是大象的生日,你们看,有这么多小动物来祝贺。大家数一数,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各有几只?(学生一边数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分类排列。)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样分一分,合一合,排一排就叫做统计。

这样,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一种和谐、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情趣、智慧和创造的过程。

二、捕捉课堂信息,感悟动态生成,展现真实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设计的复杂性,把每一节课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例如:在教完工程问题之后的练习中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7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可以相遇?学生是这样列式的:600÷(60+75)。突然有一位学生说:1÷(1/60+1/75)。笔者愣了一下,转而非常兴奋,感觉这节课会因此而精彩,所以笔者没有否定,而是把他的算式板书出来,让这种错误的想法也参与到验证中。“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他的想法有道理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题目中60千米、75千米,都是表示一小时所走的具体路程,而不是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1/60,1/75是把全程看作单位1,而60千米、75千米表示的是速度,因此算出来并不是1小时走完的路程在总路程中所占的分率……”“我认为如果要把全程看做单位1,我们就要算出1小时走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分率,可以这样列式1÷(60÷600+75÷600)。”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像这样的行程问题,还可以这样列式解答。事实证明,有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学生的学习劲头高了,分析问题更深刻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过程资源,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把问题再一次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与活力。

三、放飞学生个性,体验动态生成,展现精彩课堂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教师应当尊重、欣赏学生所采用的方法,珍惜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方法在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从而促使学生生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例如:“通分”这节课,学生学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比较两个分数时都一定同分母或同分子吗?想想看,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解决。以■和■为例。生(1):画图帮助比较,可以看出■<■。生(2):■比1少■,■比1少■,■比■大,那么■<■。生(3):可以化成小数比较,■=0.75,■=0.8,所以■<■。生(4):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再比较,■=■,■=■,那么■<■。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此时就把这几种方法交给学生讨论交流提炼最佳方案。这样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并充分发挥作为差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分享学习的体会,从而实现对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构建。

课堂是“动态”的,教学是灵活的,生动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思考当中,从他们身上教师会感觉到灵感的萌动,发现创新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能合理利用课堂的这些“动态生成”,创造充满认知情趣的鲜活情感,充满探索激情和生命活力的精彩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发展人才的沃土,成为一种美好的享受。动态生成的课堂,师生智慧碰撞,平等回话;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提升素养,积淀素质。让我们的课堂多点生成,多点动态,让我们的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观,是以动态生成的观点认识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方式来推动教学进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示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着生命光彩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课堂预设中,促进课堂活跃,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一、关注课堂对话,彰显动态生成,呈现鲜活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真诚对话、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入手,把课堂的“动态生成”牢牢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智慧对话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一年级的统计课可以这样引入:

录音机播放生日歌,教师轻声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现在是9月,谁的生日在9月呢?(学生举手,一起数,1,2,3……)

师:让我们祝他们生日快乐。(学生边唱边拍手)

师:老师是4月的生日,谁和老师的生日是同一个月?(学生举手)

师:来,我们握握手。同学们,今天是大象的生日,你们看,有这么多小动物来祝贺。大家数一数,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各有几只?(学生一边数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分类排列。)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样分一分,合一合,排一排就叫做统计。

这样,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一种和谐、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情趣、智慧和创造的过程。

二、捕捉课堂信息,感悟动态生成,展现真实的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设计的复杂性,把每一节课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例如:在教完工程问题之后的练习中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7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可以相遇?学生是这样列式的:600÷(60+75)。突然有一位学生说:1÷(1/60+1/75)。笔者愣了一下,转而非常兴奋,感觉这节课会因此而精彩,所以笔者没有否定,而是把他的算式板书出来,让这种错误的想法也参与到验证中。“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他的想法有道理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题目中60千米、75千米,都是表示一小时所走的具体路程,而不是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1/60,1/75是把全程看作单位1,而60千米、75千米表示的是速度,因此算出来并不是1小时走完的路程在总路程中所占的分率……”“我认为如果要把全程看做单位1,我们就要算出1小时走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分率,可以这样列式1÷(60÷600+75÷600)。”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像这样的行程问题,还可以这样列式解答。事实证明,有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学生的学习劲头高了,分析问题更深刻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过程资源,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把问题再一次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与活力。

三、放飞学生个性,体验动态生成,展现精彩课堂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教师应当尊重、欣赏学生所采用的方法,珍惜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方法在不断的体验中生成并内化迁移,从而促使学生生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例如:“通分”这节课,学生学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比较两个分数时都一定同分母或同分子吗?想想看,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解决。以■和■为例。生(1):画图帮助比较,可以看出■<■。生(2):■比1少■,■比1少■,■比■大,那么■<■。生(3):可以化成小数比较,■=0.75,■=0.8,所以■<■。生(4):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然后再比较,■=■,■=■,那么■<■。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此时就把这几种方法交给学生讨论交流提炼最佳方案。这样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并充分发挥作为差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分享学习的体会,从而实现对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构建。

篇5: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科学取舍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 是完成教学任务、贯彻教学大纲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教材开展教学, 要尽可能地把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 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教材内容作以大胆取舍,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确保所选择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选取内容应突出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对学生的职业成长、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有所帮助。职教语文与普教语文最大的区别在于不需要考虑应试升学, 而是要注重培养的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我们在选择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2.选取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选择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有所联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的专业选择教学内容, 也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服务,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

3.选择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 我们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便开展的教学活动是盲目的。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 我们要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4.科学取舍教材, 选取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其实是对教材的有机整合,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取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去合作, 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 必须改变一味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形象, 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 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为此, 教师应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恰当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游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积极地学习与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在游戏活动中喜学爱学;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做到深入浅出, 画龙点睛, 一语道破, 达到“导”在关键处的目的。

以我校推广使用的“行为引导教学法”为例,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就非常适用于职教语文课堂。所谓“行为引导教学法”大致的涵义就是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 教师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但是总的来说, 他们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而学生学的活动则跃然眼前, 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 知识的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系统性的、单学科的, 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

把“行为引导教学法”引入到语文课堂之后,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得以彰显,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兴趣增加, 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主持人。在行为引导教学法中, 我们更加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自我角色的转换也是十分认可的,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带着问题、充满兴趣地参与到合作探究的学习中, 积极思考、探索、分析, 想方设法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而努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更像一个导演, 更多的工作是不断指导每个小组的学习, 对大家提出的疑惑给予解答, 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给予指导分析。当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有关学习任务的布置是十分关键的。学习任务的明确具体且又难度适中是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一方面学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 学会了协作配合, 团队意识也明显增加, 且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一种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这样的语文课堂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就有了活力。所以, 只有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 教学方法出新, 教学结构严谨,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才能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三、结合学生专业, 让语文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来学习语文, 让语文结合专业, 走进生活, 这是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并形成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教育,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 语文的天地就开阔了!”生活即是语文, 语文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只要积极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 将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语文教学必将面目一新, 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我们的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学中, 也必将受益匪浅, 获益终身。同样,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 在我们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 而不能完全忽略学生的专业情况。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重视自身所学的专业的, 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很大兴趣, 对与专业相关的人或事很好奇。那么,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哪怕是一个非常细小之处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专业, 以学生的专业兴趣激起语文学习的欲望。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需要补充一个事例, 那就可以选择与学生专业有联系的人或物, 就是这样的细节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篇6: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要注重师生间的民主互动意识。

手持戒尺,板起脸孔,高高在上,为的是“师道尊严”四字,那是封建教育的悲哀;我说,我讲;你听,你记,图的是“我是老师”,这是应试教育的可怜、可叹;仔细琢磨,不难发现师生等级观念是何等的明显、可悲!当今,有识之士疾呼应该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合时宜,《新课标》中也提出教师的角色应从“高高在上”下到“亲如朋友的学生中间”,蹲下来和学生沟通交流,充当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者,这就为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提供了前提。

语文课堂教学是很讲究艺术的,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由于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气氛自然也不一样。若提问难度太大,就会导致冷场、卡壳,气氛当然沉闷。所以提问要灵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着眼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做到以大化小,循序渐进。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这一问题时,就可以从小问题问起:(1)苏州园林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通过以大化小,学生很容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时我们由浅入深,较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里,教师又何愁课堂气氛不活跃?

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发展等形式,就能创设情趣融融的课堂气氛,构筑“要学”,“乐学”的生动场景。只要这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就水到渠成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不够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所以在课堂中适当运用形象性教学,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要树立过程与结果有机统一的意识。

过去那种“认真听、认真记,学生听懂就达到目的”的观念早已和现代素质教育格格不入;考试是指挥棒,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你考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应试教育也已被《新课标》所摒弃。因为这种只注重结果的不注重过程的教育关是很片面的。其实,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它们是有机统一的;课堂上学生的思念、质疑、探索、操作等过程,正是学生以后终身学习的基石。

爱迪生发明灯泡,这只是最后的结果,要知道这是他用了几百上千次的失败积累而来的。没有这些失败的过程,哪来成功的结果?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结论是纸币,过程是储备金。”它形象地阐述了它们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由于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文中有许多术语,如登月舱、乘月舱、对接等,学生都不清楚,这些枯燥无味的文字叙述,使得他们学习兴趣顿时大减。若是采用形象性教学,一边读文字,一边播放图像影片资料,这对接的瞬间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壮举让他们狂喜、激动,让学生如同置身其中。课后,让他们自己查找资料,去探寻有关月球的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天文知识,拓展了视野,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何乐不为呢?

语文课上,成功的、富有经验的教师必定注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地开启着学生的心扉,他们追求结果的同时,也在完美地实现着过程的价值。有人说语文教材是一门艺术,一种美,那么我要说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就是欣赏美的过程,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品尝这种“美”。

三、要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进行教学的意识。

新教材在选择课文时,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加大了对学生人文素质、人格、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也就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年龄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意志等方面的教育,这样在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的同时,也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充分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篇7:浅议如何构建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1.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

有些学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 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 因此, 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 要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 课堂上要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这些学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 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一般学困生在课堂上是不太爱举手的, 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 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 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了.

2. 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

难点, 同一小组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促进他们的思维, 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开拓思维视野.

3. 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

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 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 使他们有成功感, 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经常接近学生, 了解学生,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 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又能与他们沟通, 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二、让静态的知识以动态的过程呈现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材的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性, 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以往的教材以文字和数字为主, 很少有有趣的、含有一定情境的图, 显得枯燥和单调, 所以必然会被教育发展的趋势所淘汰.现有的修订版的教材和以前相比较有了很多不同, 无论是外在的形式, 还是为学生设计的活动、交流的空间都得到了丰富和加强.但是, 我们要认识到,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一切都是静态的, 学生大部分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 纵然教材罗列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 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亲身的体验, 也很难真正理解.现代认知科学, 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 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 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 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 不经过亲身体验, 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这也就是说, 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 它只是作为知识的储备, 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可用资源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 要将课本上静态的知识呈现尽量以动态的过程展现出来, 让学生身临其境, 直接参与数学活动, 比看书、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学内容尽量接近生活具有弹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往的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存在繁、难、偏、旧的情况, 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在本次课程改革中, 数学内容的领域和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学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这与以往相比增加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个领域, 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适合各地区的一般化学生的, 而对于某一个地区, 某一个班级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 教学内容就不一定适合他们了.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有根据地域、学生特点自行调整、选择教学内容的弹性化空间.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 是外在的、不熟悉的, 需要教师对它进行加工后, 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所以, 弹性的内容对学生来说, 是给他们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的空间, 弹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课堂教学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让学生通过自我构建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当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于教材的要求时,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简化和变通.教学时, 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删去或从略处理过去已学过的旧知识或学生已经认识和了解的内容, 尽量地选择最主要、最本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果教材中有些素材不充分, 不利于学生形成概念, 教师则应及时补充新内容.另外, 在作业的设计中, 更要体现出弹性化.每名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 能达到的学习效果有的相差很大, 我们要因人而异, 不能对学生一个标准加以限制和评价.我在教学中, 就经常这样设计作业, 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是每名学生都要完成的, 而选做题就要根据你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取舍.但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完成选做题的同学可以适当给予奖励.总的原则就是要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成功, 因潜力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

从课程资源的概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 尽管教材作为素材是课程资源的载体, 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很显然, 它不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而且其相对作用呈下降的趋势.所以, 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思维定式,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除了让学生使用教材配套的学习材料外, 还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篇8:构建有活力的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活动的内容、形式、环节、场合等都可由学生来确定。

整个过程要做到既“活”又“动”,学生参与面广,生生交流密切。它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依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实施中,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1、活动方案要有可行性

第一,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或能使学生增长语文知识、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或能使学生锻炼思维、培养能力,或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教育等等。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第二,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一堂语文活动课要有鲜明的主题,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体现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活动课教学要符合实际。一是要符合当地实际,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历史、环境等;二是学生实际,如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年龄、爱好、身心发展状况等。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过程、只有符合实际,才能顺利完成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任务。要创设活动情境,设计一个特定的氛围,使学生浸于角色的体验之中。

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周总理,我们怀念您》的活动课时,黑板上张贴周总理的肖像,苍松翠柏环绕着,学生凝望相片,动情地诵读课文《一张珍贵的照片》中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接着让学生凭借诗歌《周总理,您在哪里》,声情并茂地追忆周总理的足迹。

于是,“小桂花”来了,“清洁工人”来了,站岗的“小郭”来了,青年工人“刘秀新”来了,……他们纷纷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一同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种情境式的活动,加深了对周总理品格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师生从表演中不仅品味到朴实的语言,更为重要的是让心灵接受了一次爱的熏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要做好充分准备

一节成功的语文活动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学生准备的要及时通知学生:准备什么、怎样准备、什么时间完成等。语文活动课的准备多而杂,教师必须考虑仔细、周到,才能少出偏漏,为上好活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安排,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的作用是做好指导工作。

如,在高年级设计“互赠格言”活动,课前,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立志的格言,上课时,讲格言,课后进行格言展览等活动。又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学生作了充分的准备不但安排了一个诗情画意、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筹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

由于学生准备得充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充分体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体验,把自己融入情景,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转化为表演技巧,自始至终处于人为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过程,实现了课文和学生的深层对话,突破了教材的束缚,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3、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活动课的关键是让学生活动起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发自内心的要求“我来试一试”。“要树立起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要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学习、领会与感悟。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

第一,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态,表现出的情绪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以此引导学生深深的投入进去。只有投入才会有积极的思考,才会有忘我的认真,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第二,要及时的进行引导与点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

一堂活动课是一个整体,应该是连贯而流畅的,如果学生遇到了较难的问题而影响了活动的进行时,教师要做及时而有度的点拨与引导。引导不够,会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过头,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完成活动任务,便成了包办代替。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要求教师的指导要有启发性和高度概括性,要抓住关键。无数实践证明:学生唯有在自主参与中领悟、积累、创新,方能提高语文素养。

2010年,我接了一个语文基础不太好的班。起初,我上了一节名为“词语大擂台”的语文活动课,引导学生展示其所积累的词语。课上,我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比一比哪一组说的词语多;并能选自己喜欢的五至六个词语说一段话。

这节课,学生展示出的词语,不足前六年所学的50%,说出课外的其它词语就更少了。这节课终了,我抓住本节课的“亮点”给了他们鼓励,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并布置了一个新的活动:读课外书,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下来,期末评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在学期结束时,这项活动便显现出了它的活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悄然提高,就连写字速度也快了,也工整多了。这些,是教师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永远无法替代的。

4、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教育本质的目标来看,“无个性既无人才”。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自主的、积极的参与,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

语文活动课不同于语文学科教学,它有极大的灵活性。在课程安排上,它可根据内容、形式的需要,课内课外齐头并进,校内校外互相结合;在活动形式上可因内容要求和年级不同灵活多样,如竞赛式、游戏式、交流式、表演式等;在活动目标上,还具有灵活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身心发展、知识水平和学校办学条件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

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我们看到,语文活动课程正是语文课和语文课外活动中的一座桥梁,一头是语文课上所掌握的知识,一头是课外生活中获取的零乱的直接经验,在语文活动课的架构下,两者实现联系。

篇9: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在专家引领下树立新的教学发展观

记得2004年3月去重庆参加“新理念.新课程.新学习”现场观摩会与学术交流会、2006年12月参加重庆名师及专家张健老师的《小学数学“发展教学”研究》专题讲座以及2007年11月聆听了重庆教科院万明春院长的“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题报告……真让人受益匪浅。科研前沿教师的现场教学课及专家的报告, 确实使人大开眼界, 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春”之感: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 通过实物、语言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 达到理解与协调, 进而影响和调节主体间相互关系, 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笔者认为,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 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的沟通。事实上, 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 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 以语言为中介的沟通, 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 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究, 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 课堂已不再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 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 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 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 别人的意识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 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 于是, 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改造, 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如天津南开小学校长、全国劳动模范靳家彦的一节语文课《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以及重庆巴蜀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卞小娟的一节数学课《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等, 便是很好的范例, 在这样的课堂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成为展开生命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理想世界。这样的教学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

二、在实践中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 让自己融入课堂, 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如何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

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在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 教师让自己虚拟地进入头脑的课堂, 提前将学生、情景、课程、自我纳入关注视野, 做到心中有数, 使自己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进入课堂。

2、呈现材料, 融入经验的“体制”机制。

教师要善于应用多元的材料呈现机制, 使材料与学生的学习体验融为一体。只让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进入课程, 课程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教学才算真正地进行了。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弃“话语霸权”, 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 建立课堂平等对话机制, 运用对话这种精神助产术,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全面发展。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应对偶然出现的, 有的甚至是出预料的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及进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教师要走进学生群体, 走进学生心灵, 把师生交流互动延伸到尽可能宽泛的领域。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教师回头品味和咀嚼自己的教学过程, 得失会心, 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知识, 是对自己本身如何教学的一次“回授”。而对学生课后所产生的文本进行处理, 则是对课堂的进一步延伸。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大力推进远程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总之, 教师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相互交往的基础上, 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上, 让教育、知识、学习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相关联, 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中, 教学将达到“焕发出生命力”、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也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之目标。否则, 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与精神状况, 对学生耳提面命, 缺乏平等交往与对话, 那教学必将是低效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以词语教学为核心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有目的地营造教学情境是搞好思品教学的前提。作为思想品德老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营造教学情境服务。例如,一支符合教学内容的优美歌曲,往往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发人深思;一段有内涵的小品表演,能激起课堂高潮;课前时事快讯、主题班会、政治手抄报、爱心助残等实践活动,都可成为创设情境的手段,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思想品德的信心和决心。当然,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打“组合拳”多种手段并用。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主动探索。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不服输的特性和表现欲,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困惑——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困惑即有疑,疑问是思维的先导,勇于质疑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新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适时设置矛盾。不断设疑导学,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时机,而且要引导学生把握思维技巧,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科学地质疑问难、自主探索。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中考的重点和热点,不仅与教材有密切的联系,也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我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们答辩:①请描述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②当前,我国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因素?③请你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找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④为宣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请你为建设和谐社会写两条宣传标语。⑤请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几条建议?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名有志青少年,可以在哪些方面尽到和谐之责?利用问题作为主线将一节比较抽象的知识,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质疑问难,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广开思路、多面创新,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思维的火花。

3创设内涵型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我听后就忘了,我看了就会了,我做了就记住了。”这一句话道破了天机:学生的学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学得会、学得好。长久以来,思品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陷入了“假、大、空”的误区,导致许多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进而上升为智慧,形成思维的张力,逐步养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

4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他强调了兴趣在智能开发中的向导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著地去思索创新。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理论原理、静态的政治事件运用示例、录音、录像、图表等现代媒介与教学材料展示出来,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变静态为动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每年3月15日前后,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大批的假冒伪劣商品被放火销毁,霎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如果从打击违法罪犯、净化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思考,答案可以是肯定的;如果从保护环境、废物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角度考虑,答案又可以是否定的。同学们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提出很多富有创意的话题。由于创设了激趣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创新意识,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故对所学内容理解也深刻。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创设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创设情境不能只是求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政治味”。创设的情境要有内涵、有深度,要容纳足够的有效信息,要有利于学生思考。要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涵的知识,进而提出相关的有价值的思考。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学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创设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赶时髦的点缀品。设置特定的情境既要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为后面的教学服务。教师对要设置什么样的情境,应有针对性即有的放矢;对设置的情境将起到什么作用也应心中有数。

2趣味性原则。巴尔扎克说:“兴趣比一切人为的阻力都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为此教师应依据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教学资源,将其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3现实性原则。思想品德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可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拉近思想品德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4时代性原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应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时代气息,要将生活中发生的热点话题及时引入课堂,以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时代性。

上一篇:大学生求职自荐信模板下一篇:轻声佛语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