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23

摘要: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是生物制药专业一门基础的专业平台课程,随着国际化的趋势,生物制药领域需要掌握前沿信息的综合性人才。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目前有诸多的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但是良莠不齐。本文论述了目前主流的一些网络资源对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教学的促进,探讨其优点促进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完成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模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制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论文 篇1:

浅析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实施对策

摘要:专业英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但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现状往往不尽人意,甚至完全被忽视。文章从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入手,对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几点课程开设的实施建议,以期为加强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英语;生物制药;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朝着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和推进,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更是其发展进程中的中流砥柱。我国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参与的国际活动愈加频繁,国际间行业合作的规模也相应地加大了,形势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既能熟练使用英语,又懂行业专业的英语人才,即“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促使我们要更多的“走出去,引进来”,与先进国家交流、借鉴学习,或引进外资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培养各行各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其人才培养的英语教育现状却不太乐观;学生的英语教学往往仅处于基础课应试的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素质的通用性,通过国家应用能力英语等级考试,在教学中完全忽视专业英语知识的教学和运用。而随着我国社会和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面对这一现状,高职高专教育亟待开设行业专业英语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以服务生物制药行业的国际化交流发展。

一、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它是一所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科技实力最强的高等职业院校,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以培养农牧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学院品牌专业,每年全国招生60名左右;生源质量较为优质,经过专业三年系统课程教学培养,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考取扬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水平本科院校学校进一步深造,少数学生甚至深造至研究生教育;超半数的学生毕业就职于国内外行业一流药品生产企业,如扬子江药业、勃林格殷翰、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无论继续深造或就业同学,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普遍反映专业英语课程教育缺失,比如不能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阅读英文期刊文献、英语实用写作;不能熟练理解药品说明书、进口仪器设备说明书、外资企业质量文件体系等日常业务所涉及的英文,知识运用困难。学生教育的短板应该警醒高职高专院校对专业课程设置调整进行重视,应当以学生既有的公共英语能力为基础、以专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但据统计,江苏地区三所高职高专农业类院校,尚未有任何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教学。

二、具体做法

(一)教学目标

以学生毕业去向为导向,为使不同级别的学生有所学、有所得,针对不同去向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继续深造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选取有海外留学经历或高水平的师资,突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特点,开设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熟悉专业论文英语论文摘要的写作,掌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英语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对于着重就业的同学,要求学生已基本达到公共英语学习阶段的要求,培养具备运用专业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见专业术语及词汇的构词方法,能够阅读专业文献、使用英语进行行业交班、交流,提高学生制药工业专业方向的英语写作、交流和应用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与一般课程的教师相比,专业英语教师既要有对任课专业的资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更要有行业专业的国际视野和英语教学能力,如此才能胜任专业英语的课程教育教学。为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走出去”对接外资企业,吸纳“双师型”教师、行业专家、资深人士等多方人才作为专兼职教师来丰富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专业教师的行业业务能力培养,加快实现校企合作,从而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提供更加高效、有力的保证。

(三)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和学习的依据。由于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应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行业英语知识的积累和技能训练,教材内容既要概括专业知识,又要与主流行业技术、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下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英语课程不是纯学术研究型教学课程,它是以语言教学和专业知识及技能教学三大线路相结合的课程。针对目前教材的弊端,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可以针对自己跨界的专业深入行业,开设相关的知识拓展的阅读专业课或选修课,与行业内的专家共同编写与现行教材配套使用的校本教材。以学生专业课程为基础,根据所涉猎的生物制药学科领域来设定课程顺序、编排教材内容,以加强英语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的构词规律;选材方面,针对学生在公共英语学习阶段重理解、轻翻译的现状,选择能够体现当今科技文献水平的材料作为教材,如英文原版教材、美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化学文摘等,使学生掌握英文翻译技巧。

(四)课堂教学设计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学生对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英语作为构架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应当让学生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际操作,突出应用能力培养,融合语言技能教学,旨在综合、均衡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第一,专业课学生到实训车间操练,那么专业英语课也应该带学生去车间用英文介绍生产工艺,做到现场情景教学,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和运用专业英语。第二,以英语语言功能为主线,兼顾生物制药行业安排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英语知识、各项行业技能,以及文化背景,相互结合,融为一体;培养英语交流应用能力,突出专业英语技能的实用性,紧密联系专业和行业,围绕主题技能,坚持学以致用;课堂点面结合、内容丰富、语言规范;练习形式不拘一格,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结语

目前针对高职高专现状,对照本科教育,全面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并非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较长的一段过程来探索和实施,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亟待解决。但随着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职教20条”的大力推进,高职高专专业英语课程必将得到教育机构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尤其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发展迅速,更要求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教育跟得上时代潮流,高职高专全面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必将是一种不可倒逆的趋势。

參考文献:

[1]戴晨丽,高慧婷.高职高专院校高级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尝试[J].山西科技,2008,(1):41,43.

[2]谭思敏.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亟待开设商务口语课[J].学周刊B版,2014,(10):56.

[3]韩金燕.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下旬刊:73-74.

[4]赵磊.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8,(18):79.

作者:圣志存 王米雪

制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论文 篇2:

网络信息化资源引入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的教改实践探讨

摘 要: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是生物制药专业一门基础的专业平台课程,随着国际化的趋势,生物制药领域需要掌握前沿信息的综合性人才。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目前有诸多的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但是良莠不齐。本文论述了目前主流的一些网络资源对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教学的促进,探讨其优点促进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完成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模式。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资源;生物制药;专业英语;教改

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大多数院校均采用了交互式为主或者自主学习为主的英语学习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基础理论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多模态理论和协作学习理论,并且跟随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英语教学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同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大学普通英语的教学在部分高校仍然以非专业英语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通过两年的实践,在两个年级,不同的班级中采取的不同的授课模式,但是主要以翻转课堂的模式为主,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阅读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演讲,完成对新知识的吸收内化,同时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与困难,在课堂上完成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全过程。

本文综述总结了作者两年制药工程和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英语授课经验及11个班级不同的授课模式的实践经验,旨在比较目前各种网络资源在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英语中的应用,分析其优点与不足,预测其发展前景。

一、 MOOC

MOOC上的资源是一种公开课堂,有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两种而且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可以有批改和解答,还有相应教师的同时答疑,构成了异地区域课堂,也方便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另类联系,虽然在课程种类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学习需求,在课程的质量上,仍然需要仔细甄选。MOOC平台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设置了截止期限,这样通过强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国内一些MOOC的平台,我们更鼓励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参加国外的一些MOOC学习平台,完成学习,获得免费的证书,同时提升英语水平。

二、 微课

随着移动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微课也成为线上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微课无法成体系,每个视频10分钟左右,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关于生物制药专业英语的微课可供学生先线上学习。

三、 网络TED资源

TED talk中会有大量关于生物制药专业领域的演讲,包括行业发展趋势,最新实验成果等等。在专业英语的课堂上,我们会截取部分较好的视频,对于视频讲述的内容进行精讲。在课下,我们会布置学生自己去網站上听取相关的演讲内容,精听精读之后,用自己的话提炼出整个演讲的主旨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实现思想的启迪与升华的目的。

四、 课堂派、雨课堂

网络课堂也是迅速发展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工具。从课堂派、雨课堂等APP或者微信小程序的兴起来看,软件性能提升可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毕竟教师无法解答每个人的每一个问题,通过在这些信息化工具上发布课前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主要讨论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因为涉及网络就有很多杂乱的东西存在,应该有一些自检机制,自动筛选出优良的问题,以及有一系列的分析,能够把精彩的部分置顶,设置定位的签到功能等等。

五、 翻译软件

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翻译软件是必备工具,但是在基础的学习中,我们建议学生还是从自身出发,背词汇,掌握翻译技巧,提升个人的翻译能力,不要过多地依赖于翻译软件的使用。

六、 科技文献

科技文献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我们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摘要、文章结构的学习。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英文文献,然后选取专业相关的较好的文章,分析其摘要的写法,总结出写作模板,并以作业、考试等方式考查学生对英文摘要撰写掌握的程度。

七、 总结

在国家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在网络资源盛行的大环境之下,网络资源对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教师,应该仔细甄别出有利的网络资源,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亚文.基于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制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初探——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54-58.

[2] 赵春曦.基于MOOC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144-145.

[3] 陈红彩,魏晓亮.基于MOOC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19(1):38-43.

[4] 王丽娜.基于微课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144-146.

[5] 符冬梅,古丽米拉·阿不来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探讨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0):63-64.

[6] 李钰.基于微课网络学习社区的英语口译课程教改创新性探索[J].亚太教育,2015(10):95-96.

[7] 傅瑛.基于网络TED资源的英语专业听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5,17(2):130-134.

[8] 梁玉玲,蒋海波,盛志程,等.基于TED演讲的英语专业语言能力培养及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2):95-96.

[9] 汪静静,刘树勇.解读TED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1):143-144.

作者简介:

马超,朱国飞,刘丽萍,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

作者:马超 朱国飞 刘丽萍

制药专业英语教学设计论文 篇3:

通识英语教育对于中医药类大学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摘  要: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最早在美国高校被提出以来,已有200年的历史。通识教育在构建美国大学学科间交叉、打造综合性人才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作为倡导教育改革的国内高等院校,如何将通识教育、通识英语教育融会贯通于传统的、常规的课程文法教育中,一直以来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的问题。而作为有特点的专业型高等院校,如何将英语教学应用、助力于其他学科的建设,这也是相关研究人员一直以来的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理论,同时结合中医药类大学的学科建设特点,从学生学习动机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进一步通过实验来论证通识英语教育对学生专业素质及英语综合水平提升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类大学;通识英语;学习动机

一、国内通识英语教育的研究与应用

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是将通识教育与大学的学科教育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人,他认为:大学应该赋予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综合式教育,这种教育为学生在开始专业课学习之前打下了学科认知的基础。而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就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作为整个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方针,也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开始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屋顶民教授更是将英语语言学习、中外文化认知以及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这样就形成了著名的“三套车”教育理念。[1]浙江丽水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的两位专家张寿松和徐辉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内容,他们将这些内容分成了正式通识课程和非正式通识课程两类。[2]

国内其他的一些院校也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相继开设了与通识英语教育相关的选修课与必修课。而笔者的“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也是基于国内通识英语的研究情况以及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特点、学习工具创新等方面提出的。

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最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

①建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群。教学方式上,针对相关高等院校的学科特点,英语教师在授课中要不断地补充相关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和相关英文资料。在教材上,要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

②逐步普及双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在此部分的尝试中,力求对学科型、专业型的话题教学为论证重点。

③分级教学营造氛围。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④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实现了动态的交互性语言学习目标。

⑤创造浓厚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进一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西方人文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二、通识英语教育在中医药类大学的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型在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本科研团队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2个班级103人的实证研究。

本项研究重点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级制药2班与中医4班共103名学生为主,班级的学生都面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及相关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所选取的学生按照班级按照分级教学模式分为实验组(中医4班48人)与对照组(制药2班55人),实验组在日常授课与学科活动安排上采用通识教育五角星模型,而对照组则以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在实验组中,课上与课下严格按照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进行。第一,在教学方式上,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话题延展到医药学的相关领域进行专业课方面的拓展,同时不断地补充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英语词汇和相关英文资料。第二,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与学生的话题讨论中,逐步普及双语教学,这也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第三,在所选的两个班级中为分级教学管理营造氛围。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就大学二年级学生而言,如何有针对性地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专业英语的视、听、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阶段将开设专业性英语、应用性英语、文化素质类英语等课程,力求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专业性读、写、译训练进一步达到更高要求。第四,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线上无缝交流平台。在这一理论模式设计中,研究小组根据学生对于学习工具以及应用工具的熟悉程度,最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英语微课堂”来实现实时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的相关资料,话题讨论环节以及课后作业布置,这样就使得不同的个体和各样的资源、工具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网络教育背景下的一个新的课程整合形式,学习者通过参与由其他学习者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构建个体性知识及共同体内社会性知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第五,研究小组积极在实验班协助相关同学共同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在此部分教学设计中,英语角将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地实践英语、锻炼口语的平台,而不定期举行的西方文化主题派对可以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对域外文化的认知与探索。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大赛、电影台词大赛等竞赛型活动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文化修养。

三、实验结果与学习动机的分析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验之后,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照比实验之前都有了提高,但经过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的实验组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明显强于对照组的学生。

表1: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动机对比

结合对学生进行的访谈以及教师对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的记录,以下便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首先,打破常规教学环节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引入符合医药学专业的相关词汇和前言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感觉英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门纯语言的学科,它已经成为获取学科资料、丰富专业内容的一个渠道和桥梁。尤其是课堂上话题的延展,更是让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丰富了其对专业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次,教师将“微课堂”的教育模式引入教学环节,是的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在英语学习方面得到了更加实用的应用,这也使得学生意识到每天离不开的微信工具其实可以更有意义,并对每天的信息发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而这种好奇与兴奋恰恰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内在的学习动机。[4]再次,对于乐于参加活动的学子来说,能将学习娱乐化,尤其是一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短剧大赛、英文演讲大赛等,都让学生的每天生活充满了对于英语的认知。这也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好英语的动力。

四、结语

对于大学通识英语教育,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效果与意义却为殊途同归。能够将通识英语教育解构开来,并将每个细节都能运用到日常的英语教授中,这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正因如此,大学英语教师在现如今的学科教育中,应该摒弃掉英语原有的、固有的学科特点限制,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地去将英语作为沟通二语习得与学生专业性教育的桥梁。只有这样,大学才能走出全面发展的教师,才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5,(4):65-6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

[3]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Bruner,J.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M].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

作者:宿哲骞

上一篇:水闸施工管理水利施工论文下一篇:德育课程优化整合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