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专业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制药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制药专业的学生的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本文从选用合适教材、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授课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闡述了对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为制药专业的学生教学改革实践与应用提供借鉴。

第一篇:生物制药专业论文

生物制药专业“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

[摘 要]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生物制药行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并以笔者所在的高校生物制药专业为例,简述了生物制药专业“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实施方案,并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生物制药;全程式;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人类应对信息社会的必备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学生的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种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信息素养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笔者所在学校的生物制药专业积极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探索实施“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的方法。

一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将其定义为:能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备有效地找寻、评估、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当代社会,技术日新月异和信息资源激增,信息素养越来越重要。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面临丰富多样的信息选择。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未经整理的形式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有待分辨。信息数量的庞大性,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使有效地获取、评估、利用信息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0年在《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认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确定所需的信息范围,能够高效率和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能够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及其来源;能够将所选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库;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实现特定目的;能够了解与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访问和使用信息。

二 生物制药行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理工医结合的专业。生物学、化学、药学是本专业的基础,制药工程与工艺的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数学和医学方面的素养也同样不可或缺。

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和生产联系非常紧密。随着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生物制药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相关学科的进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还是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又或者是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对于推动生物制药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生物工程制药的原理、分析检测、生物制药工艺和工程设计,到药品生产流程和规范等各个方面,及时获取其他同行、研发人员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新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检测、营销等工作的信息也是使自己和所在企业更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寻找相关信息?如何在所获得的信息中高效地评估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怎样合理地利用相关信息来解决生物制药领域的相关问题?这些都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素养。

三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一)学生信息素養现状

首先,信息意识较弱。信息意识是信息主体在与信息有关的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感受,并在感受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觉知能力。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信息意识比较弱。很多学生对于专业信息的敏感度普遍较低,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较为直接的专业信息。不少学生面对间接的、稍微复杂的专业信息也熟视无睹,缺少足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少数学生会敏感地意识到某些信息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深入思考其关联性。

其次,信息能力较差。信息能力主要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今的信息获取途径早已不再是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互联网所承载的海量信息成了人们在需要获取信息时的首选目标。专业信息也同样不例外,各种专业数据库提供了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内容形式也远比传统的纸质文档丰富。要在巨大的信息库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必然需要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然而,现在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只会通过“百度”来主动获取信息。有的学生在检索专业信息时,不能将自然语言转化为规范化的检索语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采用合适的检索方法获取到有关信息。

信息检索之后,如何利用所得信息也是信息能力的重要体现。根据专业知识分析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做出合理的评价。将可靠的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这方面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普遍优于低年级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明显优于成绩差的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基本上呈现为正相关。

最后,信息道德素养亟待提升。信息道德是在各种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守基本规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信息采集,还是信息加工,或者是信息利用,都应当注意道德伦理。学生大多听说过要尊重知识产权、避免学术失范、杜绝学术不端,但是未必能够在信息活动中真正做到这些。不少学生在其课程论文中并不能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照搬文献原文,将文献断章取义,隐瞒信息真实来源,引用没有看过的文献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首先,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单一。图书馆是承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机构。主要包括新生入馆培训、信息检索与利用类公共选修课,以及数据库使用类的专题培训。新生入馆培训和信息检索与利用类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的培训,可以作为信息素养的通识教育,但缺少专业针对性,学生较难获得专业信息获取与利用的能力;而数据库使用类的专题培训,虽然涉及一些专业信息获取技巧,但大多数是短时间的入门级培训,普遍缺少实操训练,且鲜有对培训者的后续指导。不能满足各个专业对学生信息素养的专业要求。

为弥补图书馆信息教育的不足,不少学校开设了针对本专业特点的信息素养课程。这对学生增强专业信息意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信息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不少专业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有限,能教给学生的就更少,往往不能胜任这门课程。并且,信息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靠一个学期的课程,也同样难以持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其次,学生信息实践少且弱。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千篇一律的入馆教育,使得学生对信息实践的兴趣并不高。不少学生甚至只关注如何找书、借书、还书。学生缺乏信息意识,不重视信息能力,往往感觉“百度”一下就能解决所有信息需求。加之学校也没有学分要求,信息素养类的公共选修课就这样淹没在课程列表里。

数据库的专题培训通常由图书馆或相关专业组织学生参与,但是讲座式的培训,对于不熟悉数据库的学生来说,没有实操训练,只能留下基本的印象。而培训过后,如果学生没有实际的信息需求,也几乎不会主动进行信息实践,学生的信息素养很难得到提升。

四 生物制药专业“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方案

结合生物制药行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针对我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同时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三全育人”要求,我们探索实施“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

在大一阶段,主要由图书馆进行通识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推荐并鼓励学生主动选修信息检索与利用类的公共选修课。在大二阶段,开设药学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由有较丰富专业信息检索经验的教师针对性地教授药学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让学生撰写论文综述的形式,促使学生带着任务需求,主动地找寻相关的专业信息,并加以合理利用。在大三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则在一些专业课程中,改变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增加自主学习要求。通过课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搜集课程相关的专业信息,自主学习并向同学展示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信息。通过不断地运用各种信息手段,持续促进学生的信息能力提升。在大四阶段,通过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中,应当有一定篇幅的与实习主题或毕业论文课题内容存在密切关联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中既要求学生对引用的参考文献信息给出规范化的标注,同时能对找出的文献有概括性的描述,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五 对实施“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的思考

生物制药专业“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计划在北部湾大学生物制药专业2016级至2019级共8个教学班中试点。目前在学生中反响良好。多数学生认为这一系列的培育措施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更好地获取专业信息,为将来升学或就业助力。不过也有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前两年课程较多,信息素养课程的要求偏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信息实践,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生物制药“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完善之处。

首先,专业教研室应加强与图书馆的协作。图书馆是新生入学后信息素养的“启蒙老师”。我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人员较少,需要服务全校几十个专业的数万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制药专业要求图书馆单独进行针对性的入馆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向全校學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类的公共选修课程,本专业选课人数少,课程学时有限,也不可能专门讲授涉及生物制药相关信息资源和相关技巧。但是经本专业老师和信息咨询部工作人员沟通,已在相关的培训和课程中穿插一些生物制药方面的实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专业新生对专业信息意识,激发其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兴趣。

在图书馆的数据库使用类的专题培训,经与图书馆工作人员沟通,尽量选在电子阅览室等可提供实践操作的地方。若涉及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资源,有关专任教师主动与培训师进行沟通,协助培训师对培训内容做适当调整,力求使专题培训尽可能地贴近本专业学生的需求。

其次,专业信息素养课程的建设有待完善。针对图书馆无法提供更为深入的专业信息培训的情况,本专业开设了开设药学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但目前还是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适用教材缺乏,课程学时受限等问题。

我校生物制药是设置不久的新专业,教研室的专任教师偏少,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们并无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背景,只能将任课教师自己的相关经验梳理后,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学生们。教学团队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本课程的建设。

信息检索与利用方面的教材虽然很多,但同质化严重,普遍缺少有关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实践指导,且并没有专门针对生物制药专业的教材。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过去的一些信息检索方式也许并不适用于当下。已出版的教材参考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弱化。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自行编制讲义,融入最新的信息方法和手段。同时课程讲义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修订,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工科专业,需要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多,学生的课程课时较多。很多课程的学时数都不得不进行压缩,专业信息素养课程也无法安排太多的课时。但地方高校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偏弱,要提升信息素养,必须付出大量的实践时间。只能以课外任务的形式,由学生自主练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显著。

最后,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有待磨合。高年级的“全程式”信息素养培育是嵌入到专业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中的。这就需要相关的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密切配合。部分教师愿意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加大课程讨论比重,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但在具体的嵌入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不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表示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有较大的差异,还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师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并不是所有的专业课程都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是相关专业课程整学期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度的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学到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簇而就。不论是信息意识,还是信息能力,乃至于信息道德,都不是参加几次培训,或是修读几门课程就能够迅速提升的。学生们必须在长期的信息实践中不断尝试,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因此,我们尝试在生物制药专业采用“全程式”信息素养的培育模式,将信息素养的教育融入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探索,学生们的专业信息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日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 [M/OL]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http://www.ala.org/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presidential.

[2] 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M/OL]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00. 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 .

[3]朱秋华,尹尚军,陈永富.“专业对接产业”模式下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与实践[J/OL].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3 (1).

[4]解敏,衷克定.信息意识概念的新构想与实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5).

[5]刘秀杰.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需求分析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4(5).

[6]张静.大学生信息道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 2016(10).

(责任编辑: 王义祥)

作者:陈海峰 曾雪莲

第二篇:生物制药专业与生物转化改革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制药专业的学生的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本文从选用合适教材、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授课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闡述了对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为制药专业的学生教学改革实践与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教学实践;改革;制药工程;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制药工业对工艺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为提高工艺效率,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统制药行业中,通过生物催化的应用,可改变传统制药工业的模式,实现技术创新,为制药工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近20年来,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已成为各生物医药公司争夺的目标,被誉为医药生产的“新宠"。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H.Arnold)正是由于开创生物催化剂的定向进化这一技术而获奖,预计将推动新一轮生物催化在药物研发领域的革新与进步,该研究的突破使得可用快于自然进化千倍的速度改良药物成为可能。我国《“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以生物催化剂的发现和工程化应用为核心,构建高效的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工业酶和蛋白质的催化效率、工业应用属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建立生物催化合成路线,推动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示范,实现化学原料药、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清洁、可持续生产。在此背景下,制药工程的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迫在眉睫。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生物催化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专业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制药工程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重构教学体系,强化理论基础

1.1生物催化剂的酶学与生物化学研究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却是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中,酶占据了重要比例,了解这些酶的功能是开展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这部分主要讲述生物催化剂的酶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原理及技术路线,重点围绕酶的研究历史、化学本质、分类命名、分离纯化、作为催化剂所具备的特点、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化学修饰、活性中心功能基团性质、酶结构与功能以及酶制剂的生产应用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酶和生物催化剂、理解酶作为-种催化剂的基本特征及其酶学理论基础,为今后学习利用生物催化剂进行药物或中间体的绿色生物制造打好理论基础。

1.2生物催化剂的高效挖掘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为了保持技术竞争力,工业化生产中对于酶催化剂的酶活和催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研发工作中需要不断寻找性能更加优越的新型生物催化剂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传统的基于微生物培养的筛选策略已获得大量生物催化剂及产生菌,其中部分也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传统方法存在筛选周期长、效率较低、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同时,自然界中99%以上的微生物在目前现有的培养条件下难以实现人工培养,因此,传统筛选策略也可能导致遗漏大量潜在的性能优越的生物催化剂。此外,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来,海量的基因数据库资源为酶催化剂的挖掘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何根据特定催化反应需求,从基因数据库中进行数据虚拟筛选获得酶编码信息并通过异源表达获得性能优异的酶催化剂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该部分内容旨在借助生物催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案例让学生明白酶崔化剂作为生物催化基础的重要性、寻找高效挖掘策略的必要性,同时也能深入理解科学技术现代化”元素在生物催化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作用。

1.3酶分子的设计改造与高通量筛选

自弗朗西斯阿诺德团队于1993年开创性地使用多轮易错PCR技术进行随机突变提高枯草杆菌蛋白酶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以来,生物催化剂的定向进化技术在20多年里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自然进化并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满足生产需求的特定突变体,显著拓展了酶催化剂的应用范围。以美国默克公司的重磅药物西格列汀(Sitagliptin)合成工艺优化为例,通过与Codexis合作开发出高效的转氨酶,催化活性提高2500倍,同时没有副产物生成,也避免了传统方法的高压加氢以及后续贵金属催化剂回收。但定向进化技术的应用潜力还远未被挖掘,主要挑战在于高品质突变库的构建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近年来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物催化剂的设计改造注入了新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手段,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指导蛋白质设计以及DavidBaker团队开发的Rosetta软件开展蛋白从头设计,为蛋白质工程化设计改造开辟了新方向。

2创新授课形式,深化教学改革

2.1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根据该课程特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下,结合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课程特点,我们将从如下方面挖掘和凝练课程思政元素:

(1)厚植爱国情怀、弘扬劳动精神。

通过对一些知名药企和行业顶尖院士专家学者的成功案例进行引经据典,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国酶工程领域的倡导者张树政院士在建国初期艰苦条件下围绕白地霉糖代谢、红曲霉糖化酶结构与功能、右旋糖苷酶防龋、黑曲霉糖化酶的应用等方面所开展的创造性工作;郑裕国院士团队研发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一阿卡波糖片“卡博平”打破了国外医药企业的垄断,节省了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开销。

(2)宣扬国家战略、激发学习热情。

作为新兴生物产业的“芯片”,为避免再次被西方卡脖子,我国也从政策层面大力扶持生物催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都明确指出要围绕生物催化剂的创制进行全链条设计,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生物催化剂,建立现代生物制造产业的支撑技术体系。因此,要向学生大力宣扬生物催化领域的专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报效祖国决心,推动生物制药的颠覆性创新和应用。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前沿进展。

充分汲取生物催化领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而内化人文素养、升华道德情操,并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学科前沿进展和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中。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探究利用微生物酶系进行各类代谢产物和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的工艺问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诞生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酿造食醋和白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酿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醋醅和酒曲中就含有丰富的生物酶系,包括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等,它们在物质的生物转化和产品的良好风味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也为现代酿造和发酵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介绍屠呦呦因发现新型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突出贡献而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时,可以陈述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人工构建基因工程酵母菌合成青蒿素,通过途径关键酶的强化表达和蛋白质工程改造可提升其生产潜力,有望替代传统植物提取法,使学生能了解目前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催化剂工程等最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引发学生共鸣。

2.2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这种模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容易产生疲态、较被动,影响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尤其是针对这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应通过经典案例阐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种案例教学法最初由哈佛大学提出,其最大优点是将知识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引导课堂氛围由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将枯燥乏味的生物催化理论知识陈述转变成形象生动、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案例讲解,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调动学生鉆研创新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觉上课是轻松愉快的。知识无限,而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可通过设置该课程相关主题的思考题,给学生布置课后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的任务,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对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针对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同观点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在该过程中负责把控全局并适时提出建议,通过这种交互式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在以上资料调研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给予合理引导,目前网络信息发达,资料来源多样,如果放任学生面对庞大的网络数据库漫无目的自行查找资料,不仅浪费时间、效率低下,而且可能导致抄袭成风、敷衍应付学习任务,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指导学生下载网上相关的精品课程与课件,进入图书馆选择对应的书籍专著和期刊论文,从信息多样的网络数据库中筛选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数据资料和学习素材。通过这种启发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自主查找资料的乐趣和自我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培养其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推进,对相关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将成为必然方向。本文主要针对《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和凝练,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对授课形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持久推动力,以期提高我校制药专业的办学能力,实现强化生物制药背景”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许烽.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生物制药工艺学教育探索[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1,52(09):1264.

作者:王淑芹

第三篇: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崔晓彪 男 1964 汉族 黑龙江人,高级工程师 副教授 研究方向:药物制剂

作者简介:韩双 女1979 汉族 黑龙江人 硕士研究生 副教授 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摘要: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全国高校进行了一场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专科课课堂的教学改革,深入挖掘专科课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发挥专业课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政教育彻底的融入到专业课课程当中。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为起点,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使生物制药专业各类专业课之间相互配合,促进思政课程的推进,培养素质高、专业技能好的全能型人才。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思政的推进和建设进行详细叙述。

关键字: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思政建设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主要包括药学、生物学等领域,培养的多是从事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管理相关的高质量人才,因此,针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要。针对高等院校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政治思想贯穿至专业课教学始末,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政治素质,为生物制药行业培养品行兼优的专业人才。

一、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多会直接从事与生物医药领域相关的行业,肩负起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使命。所以,这样的特殊性决定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职业素养、抗压能力等。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为起点,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使生物制药专业各类专业课之间相互配合,促进思政课程的推进,解决了各门专业课中思政教育分散,教师不知如何去讲的问题,同时还做到了思政课程资源共享,防治资源短缺的问题[1] 。

第一、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深入研究,整体把控,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和梳理,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将思政课程贯穿到每一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发学生对所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职业素养等,做到一节课既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有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各门专业课的相互配合,有效解决了在专业课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盲目、分散、局限等問题,将技能培养与品德培养落地实行。

第二、组建教师团队,相互交流学习[2]。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成一个课程研究小组,一方面思政教师参与专业课的叫教学设计、实地教学方法等,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通过思政教师的知道与相互沟通,将思政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并且通过定期开展教师交流会的方式,分享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第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通过课程研究小组的谈论成果,改进现有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将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师生互动,例如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判断等方式,增加学生 实际的体验效果,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不仅靠听,还可以直观感受。

第四、加入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这里的考核方式要摆脱传统的利用试卷考试,考完教师评判排名的方式,而是选用更为立体的将学生、老师、学校都作为评判主体的新型考核方式。当然,考核主题增加了,考核内容也要随之增加,首先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课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学生的思政目标完成度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课堂上对思政课程的融合以及渗透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对学校来说,是否真正按照下发的教育政策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考核中依据多种评判标准,从多个方面进行考核,甚至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保证每一项考核任务中学生、教师、学校都有参与,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将只是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途径

第一,要以课程思政的实施为中心,改正对人才的培养计划、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将所有专业课程分为“药品制备类”“药品质量检测类”和“药品服务类”三大课程岗位群,总结每类课程岗位群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引领目标。根据高职院校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宗旨以及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学生在课程思政的学习中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让学生明白自己肩上承担的使命,敢于创新、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新时期国家的护旗手。

第二,要明确在课堂中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要相互融入、相互促进。并且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将二者强融的现象,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更要求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心中有数,精心选择专业课程中合适的内容精雕细琢,找到课程特点发觉思政要素[3]。

第三,要想做到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元素悄无声息的融入到每节专业课程中。教师究竟能不能在不被学生排斥的情况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模拟、分小组辩论、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轮流发言的教学方式丰富政治课堂

的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疲劳的现象,最大化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参与感和主体地位。在进行实训课程时,要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参考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避免好高骛远,帮助学生明确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纸上谈兵。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的专家或名人来给学生开展专项讲座,让学生今早的树立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在遇到涉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实际问题时,也让学生结合现状自由讨论,从理论到实践来锻炼学生的素质。

结束语:

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对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美融合进专业课程中,还要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树立起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心底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真正做到心怀国家和人民,才能担负人民的生命健康的责任。在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后,不只是教师,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改革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针对性找到育人重点,将思政教育作为着力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课堂,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各大高校、各个专业切实落实。

参考文献:

[1] 马蕾 .课程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63-68.

[2] 房敏 .课程建设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1):105-110.

[3] 王俊峰,付艳,陈玉花,等.新形势下高职生物制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8):18-19

作者:崔晓彪 韩双

上一篇:有关幼师论文范文下一篇:药物制剂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