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待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民俗文化研究

【摘 要】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最重要的意义。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民俗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民俗文化 杨家埠年画

正文:

一、杨家埠年画的现状

杨家埠年画作为我国三大年画之一,在我国年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最近几年年画的发展令人担忧,出现在诸多问题。在当今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杨家埠年画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依托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立足杨家埠年画的传统根本,对杨家埠年画进行创新发展;为杨家埠年画注入新的活力。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项目是以杨家埠年画为研究对象,在当今人们对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下,我们针对潍坊当地的民俗产品进行研究,重点对杨家埠年画做了仔细调研和形势分析。对现在新媒体中的分析做出整理汇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走访调查了杨家埠年画民俗村,对现在杨家埠年画现在保护措施进行了解。当地的老年刻板艺术家对杨家埠年画面临的形势做出了介绍。从他们的的谈话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传统技艺发展不容乐观。

(2)调查对象主要是潍坊当地城乡居民和部分外来旅游者。他们对杨家埠年画的总体持欢迎态度,但是,感觉年画在现在的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小,逐渐失去了现实意义。

(3)在从新媒体资料整理汇总中,我们了解到年画等民俗文化面临困境,后继无人。越来越少的人投身到民俗文化创作和传承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传承危机。建立民俗基地加强高校之间民俗即杨家埠年画的交流,寻找新的灵感点,继续继承杨家埠古老特点基础上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4)在现在旅游状况分析中我们得出:我们只有做好经济带动杨家埠年画创新问题,增加杨家埠年画发展保护创新的持续能力,实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使年画告别以前单方面的保护措施,从多方面进行可持续开发保护。

三、研究意义及优势

(一)研究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对杨家埠年画进行创新发展,为杨家埠年画注入新的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杨家埠年画的危机,解决技艺的传承问题,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对杨家埠年画做好宣传工作,促进其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收入,解决原先制作年画从业人员收入低问题,保证继承人的源源不断。从而促进杨家埠年画的发展进步,发展民俗文化。

(二)研究优势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在上网查阅资料的同时还对网上提供的资料进行汇总,调研。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考察了杨家埠年画的发源地——杨家埠民俗村。最后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问题解决办法。

(2)集思广益:我们在小组讨论的同时还主动邀请到学院老师和同学;为我们的研究注入了思想基础,充分结合专业技能的这一优势。保证了研究理论的规范性和价值性。

(3)成果表达形式丰富:我们在展示成果时采取了论文、微博、图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丰富了研究过程,极大的调动了我们研究小组的积极性。

(4)观点新颖角度明确:通过增加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杨家埠年画继承人问题。我们从保护形式上进行了创新研究。

四、研究结果

针对杨家埠年画存在的继承人缺乏、目标市场定位存在局限、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出发,我们研究讨论得出几条可行性较高的建议。

5.1、政府投资,结合国内年画产地的经验在潍坊市建立一所以杨家埠年画技艺传授为主的,结合其它潍坊民间艺术(如高密泥塑)传授为辅的培训机构。

5.2、对杨家埠年画进行立体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能力,增加从业人员收入,提高其经济效益。这一点已经有所体现,电视剧《大掌门》是中国首部以年画为题材的“民族文化”抗战大戏,《大掌门》已于2013年12月23日登陆央八黄金档播出。政府的这一做法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保护以杨家埠风筝和年画为代表的名俗艺术文化。此剧自播出以来响应强烈,尤其以是山东的观众对这部本土的文化大剧引以为傲。

5.3、结合当地教育进行特色地方教材,适当做好普及潍坊当地杨家埠年画影响。比如说潍坊的其他名俗艺术,如高密的剪纸,寒亭的杨家埠年画,潍坊的风筝等等。

5.4、将杨家埠年画产业化,保证其经济效应与社会效益结合。在中国民俗文化旅游热的一个大的背景下,针对杨家埠剪纸以及民俗文化的旅游,使杨家埠年画能够成为继潍坊风筝之后的又一个能够带动就业拉动潍坊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五、总体结论分析

在杨家埠年画创新的问题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使杨家埠木板年画在保留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结合东西方文化因素,使杨家埠年画不但成为艺术品,而且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杨家埠年画继承人问题。做好保护发展工作,保护我们的民俗文化。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扶持下,杨家埠年画走出困境,实现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相融合,促进文化的保护,带动旅游业发展,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杨家埠年画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民俗文化绵远流长,走向新辉煌。

我们认为根据各大年画产地的经验和政府的扶持,我们小组觉得应该以经济为主,其他手段为辅,使杨家埠以年画为主的民俗文化能够继续继承发展创新,使其能够焕发新的生机。这样的话,既能继承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又能够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指导老师:秦瑞鸿)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杨家埠年画》.

[2]《潍县志》.

[3]叶全良.《旅游经济学》.

[4]《杨氏宗谱》.

[5]《杨家埠木板年画线条和色彩研究及运用初探》.

[6]《杨家埠年画之旅》,中国画报出版社.

[7]王巨山,王永海.《中国杨家埠木板年画研究:故事传说》.文物出版社.

[8]《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决策研究:以杨家埠和河口村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

[9]《华夏文化传承精选:年画 》.

[10]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之友(A版),2010年01期.

作者:郑德礼

第二篇:民俗文化为城市多元文化留下注脚

[摘 要]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待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活动 城市多元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差异性,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民俗文化的不同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魅力价值或者说生命力所在,即在于它的优秀的民族个性。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待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和促进民俗文化,不是夜郎自大,而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的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往直前,说明它是合乎“天理”和顺应“人道”的。流传自今的民俗文化,大都具有健康向上、求善趋美的共同特点。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一座具有建城2222周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的民俗与内地无异,最古老、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当数“祭祀”。(祭祀使人们的精神寄托于信仰,祭祀的是祖先、天地与崇拜的对象。)祭祀对于华夏文明度和广州的民俗与文化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本文仅以广州的南海神庙“波罗诞”为例。

南海神庙位于广州黄埔,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49年),距今已有141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最大、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海神庙,它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海神祈求平安的场所,也是民间拜祭南海神祈福求安之所。每年的农历2月11日至13日,南海神庙都会举办“波罗诞” 庙会,广州本地市民和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村民和善男信女便结伴从四面八方来到南海神庙,祈福、观光、购物。这一民俗历史悠久,自有南海神庙以来就已有之,千年历史延续至今。为把这一民俗发扬光大,把“波罗诞”千年庙会这一广州最大的民间庙会办好,广州市人民政府从二00五年开始,在每年的农历2月11日至13日即南海神庙“波罗诞”期间,以“波罗诞”庙会为载体举行一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时间可顺期延长。活动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大巡游、南海神庙祭海仪式等。这一有力举措自从二00五年举办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以来至二00八年已举办了四届,活动的延续性令这一民间盛事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赶庙人,政府行为的组织和运作,既保护和促进“波罗诞”庙会这一民俗文化的弘扬,丰富了庙会的活动,又为广州城市的多元文化增添了光彩。

二.民俗的社会规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有着天然的约束性,人们也会自觉不自觉的遵守这种不成文的民俗规则。民俗包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范围甚为广泛,它的伦理教化功能、情感培育功能和审美创造功能都是值得重视的。

民俗活动既是民间百姓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又是对远古遗留下来信仰、风俗和传统的传承。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自从二00五年举办首届以来,十分注意在“波罗诞”这一民俗的社会规范作用方面进行组织和引导,尤其在保护、传承我省的民间民俗传统和民间艺术方面既有保护又有创新。如: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史无前例地将广州地区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民俗集中起来,用巡游的形式进行展示,广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番禺沙湾飘色、沙坑舞狮、舞龙、沙涌鳌鱼、黄阁麒麟、增城舞马、舞春牛、舞貔貅、从化鳌头醒狮、白云同和腰鼓队、荔湾区的鸡公榄和龙舟说唱等近300人的精彩民俗巡游,这在广州民间文化近代史上还是首次,大大地丰富了“波罗诞”庙会活动的内涵,令这个传统民间节日在城市的多元文化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继续将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市政府专门发文,决定将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从2006年起永久落户黄埔,这一文化盛事与当时发现不久的南海神庙古码头,都将显著提升南海神庙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彰显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突出地位,对继承弘扬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第二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不仅继续举办了民俗文化大巡游。除了来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番禺区的沙湾飘色、番禺区的沙涌鳌鱼和黄阁麒麟、独具西关风情的鸡公榄和龙舟说唱等再次惊艳现场外,还增加了不少新的民间艺术,打头阵的是成立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的从化市棠下醒狮队,巡游队伍中还有扇舞方阵、腰鼓方阵、木偶方队、礼仪乐团方阵等。此外,还在庙会期间还一连五天组织了一天两场、共9台民俗文化艺术精品节目展演,参演节目近百个,观众达数万人。精彩的民俗文艺表演有利的烘托了这一民间节庆的氛围,与热闹的庙会相得益彰。

第三届广州民俗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是在开幕式上恢复了仿古祭海仪式表演,它以南海神庙周边地区乡民代表为祭祀主体,以莲花灯、波罗鸡等民俗方阵表演为依托,以人龙参拜、交替唱颂为亮点,融合了广东特色吹打乐的精华,再现民间朝拜南海神盛况,传达虔诚祈福之音、营造天地谐和之境、切合和谐社会之意。

除了在上两届的基础上继续将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传承和发扬光大外,特别在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和大胆创新。本届庙会五天庙会的主题分别为:“万众同欢”、“洪圣祈福”、“喜庆满堂”、“诗书雅会”、“四乡会景”尤其在民间民俗艺术表演上,继续弘扬广东的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广州地区优秀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还吸收了具有珠三角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项目加盟,同时还加入了国际文化元素,大胆进行国内、外民间民俗艺术资源整合的尝试, 专门邀请长隆集团艺术团表演了丝绸之路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民间艺术。整个庙会期间,30支国内外文艺表演同台竞技,千年庙会变身民俗盛典,广州番禺沙坑龙狮团表演的《龙凤呈祥》让我们看到了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美好祝福和欢乐场景。佛山的民间艺术奇葩——《南海十番》、《舞花龙》、《划彩船》,把本届庙会装点得更加争奇斗艳。来自中山的《醉龙》同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万千观众,令大家与龙同痴,与龙同醉。 除了佛山、中山两地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外,我们还看到了来自粤北山区连南的瑶族原生态舞蹈《长鼓舞》和《八排刀韵》。以及由广东京剧促进会文苑剧社表演的《梨园春秋》,领略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服装、脸谱、造型,以及唱、念、做、打的功夫,除了热热闹闹的《梨园春秋》,我们还在庙会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中看到了脍炙人口的粤剧传统例戏之一的《六国大封相》的身影,强大的阵容、雄厚的实力、盛大的场景再次将本届庙会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推向高潮,让围观者赞叹不已。昔日烟雾缭绕的庙会活动,今天成了国际、国内和岭南民俗民间艺术展示的大舞台。仅开幕式当天就吸引了七万多市民冒雨赶庙会,盛况为历年之最。

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注重保护、传承我省的民间民俗传统和艺术,庙会期间分别组织的“万众同欢”、“洪圣祈福”、“喜庆满堂”、“诗书雅会”、“四乡会景”、“百花闹春”、“花朝盛会”等7个主题日,内容包括大型综艺演出、民俗文化艺术精品展演、五子朝王四乡会景、古代女仕化妆创意秀、民间女艺人及妇女手工艺术展、集体婚礼、动漫展览、旅游商贸推介及文化旅游研讨会等活动让这一广州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人气鼎盛,气象万千。尤其在开幕式民间民俗艺术表演上,继续弘扬广东的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广州地区优秀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还吸收了有鲜明广东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项目加盟,民俗特色更加明显,令波罗诞的开幕式异彩纷呈。

由此可见,政府行为的正确引导和组织对民俗的社会规范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力、有效地促进和传承了民俗活动的进步和发展。

三.优秀的民俗文化活动的展开,必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民俗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认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自发地参与,自然会被一种社会和谐、祥和的氛围所感染,良好的民俗无不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民众的审美情操。

广州民俗艺术节以黄埔波罗诞庙会为平台,令庙会活动有序地进行,成为广州市民俗活动的一个品牌,“波罗诞”庙会期间彰显的是一种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美好祝福和欢乐场景,宣传的是一种无烟的环保意识,既为民众提供了参加活动的各种便利,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让“波罗诞”这一民俗活动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各地丰富的民俗活动将会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它不仅会大大地丰富城市的多元文化,也必定会为城市的多元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城市的多元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注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章耀明.南海神庙:千年古庙的历史诉说 ——岭南文化之都——世纪广州.西苑出版社,2007年12月;

[2]宋丽佳.赶千年庙会 看四乡民俗.神州民俗,2005年第52期;

[3]宋丽佳.梅开二度的民俗文化盛会.神州民俗》2006年第1期;

[4]宋丽佳.阳春三月赶庙会.广东社会文,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宋小平(1956—),男,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现任广州市文化馆创作调研部部长。

作者:宋小平

第三篇:关于民俗与家乡民俗文化的理性心思考

摘要:顾颉刚等老一辈民俗文化学者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应该始终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关注家乡民俗文化,应该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本质,以及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正确的研究方法,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众立场;家乡情结;家乡民俗文化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发的刘半农、蔡元培的《北京大学征集我国近世歌谣简章》,1927年11月中山大学的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钟敬文等成立第一个民俗学会,并出版《民俗》一刊。顾颉刚所撰发刊辞提出:“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检讨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社会!……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的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上世纪20—30年代掀起了民俗学的研究高潮,但内容仅限于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的研究。之后,由于战乱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民俗学的研究一直处于隐性或局限性的研究状态。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思想文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民间文化研究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到80—90年代我国民俗学的研究再一次掀起了高潮,至今,其研究队伍已经充分形成,成果迭出。加之国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民俗学研究的繁荣。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是一个文化遗存与继承并享受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组织人们、约束人们、娱乐人们的作用。这种文化有其自发性、根源性和传承性。我国农耕文明十分久远,从氏族部落到分封制国家,人们均以农耕为生,这种生产是以家庭为一个基本生产单元,数个家庭或多个家庭组成一个村落,长期居住在一地,逐渐形成地缘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周礼》中描述的:“五家为比,五比为间,五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而且是“家乡”称谓的渊源。在人们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内,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按照顾颉刚老先生在《民俗》发刊辞的说法,民俗学正是要研究这种自发性、根源性、传承性的民俗文化,“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而这种研究和建设,必须以乡村为基点,进行认真细致的田野作业,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始终应该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因为我们生活或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童年时已深深打上乡风民俗的烙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目前,这种研究已不言而喻,且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家乡民俗文化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一方面是民俗学专家深入家乡,进行家乡民族文化的整理发掘与保护,并指导其开发利用,如民俗学专家乌丙安、白庚胜、安德明、张晓虹、刘铁梁等,分别研究了东北、纳西族、甘肃、陕西、北京等地的民俗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一方面,涌现了一批生活在家乡的民俗文化学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对家乡民俗文化予以描述和梳理,就我们手头现有出版的书籍,就有山东张士闪出版的《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贵州孙兆霞出版的《屯堡乡民社会》;陕西旬邑王新民的《旬邑风情》及《续集》、《乡风乡韵》散文集、《旬邑文史资料》和《乡韵醴尘》;陕西长安的崔浩出版的《长安社火艺术》;陕西宝鸡赵德利出版的《情系黄土地》;陕西榆林郭冰庐出版的《窑洞风俗文化》;陕西商洛黄元英出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等十几本,这些作者自觉地以自己身处地域的民俗文化为对象,比较详尽地记录和分析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状,为当地的民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自觉研究的过程中,对民俗的理解不尽一致,甚或有一定的偏差,在各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很多现代观念在作祟,甚至引用西方的名词对我国民俗文化进行命名,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这种偏差和失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极为不利,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自觉研究民俗文化的热情得到保护,民俗文化研究更加贴近民族民众,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逐一厘清。

什么是民俗?我国的先贤们对民俗的理解主要是从风俗习惯上来理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所以,他们认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这一解释是作为士的文人们站在君王的立场上,对治理国家、统治民众而对民俗的认识,是从“上”对“下”的教化或所谓的风化来理解民俗的,而未能触及民俗的本意,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民俗就是人民的生活文化,即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文化、根源性的文化,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着传统与现实,反映着乡村与群体的意愿,并通过人为载体,进行着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者,平民、普通民众、老百姓。俗者,一说:“俗,习也。”(见许慎《说文解字》)俗,从人从谷,就字面来看,也应是人与五谷杂粮,即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信仰禁忌等,就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还有一说:俗通欲,“俗当为欲”,我们理解俗通欲,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愿以及对自己意愿的追求,这种俗不但是民众智慧的体现,而且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俗的产生,正是民在自己长期居住、生产生活的地域和过程中形成的,因之,我们可以说,民俗产生于家乡。家乡在今天已不再是狭隘的乡村,而是每个人童年、少年生活的地域和环境。按照认识发生论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的观点,每个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形成是在他自己童年、少年生活成长的地域环境熏陶下发生和发展的,这种记忆和情感是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忘怀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的意识中会越来越清晰,它时时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乡情”或“家乡情结”的本质所在。更何况我们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一直就生活工作在自己成长起来的家乡,这种“乡情”或“家乡情结”就更加浓烈,这正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我国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学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母题,其作品繁多,其感情的真挚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如唐·宋之问《度大庾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王维《杂诗三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

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陈忠实、贾平凹等均有描写故乡的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成为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他们的作品不但描写了家乡的山水,更深刻地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作品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正是在特定的风土人情中成长起来的,而这种风土人情正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家乡民俗文化。作家关注的是在这种家乡民俗文化中生产生活的人,而我们的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今天则应该更多关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生产生活环境——家乡民俗文化。

研究家乡民俗文化,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以往的民俗文化研究,往往跳不出我国古代先贤们“上行谓之风,下行谓之俗”的窠臼,其立场始终站在治道的基础之上,其本质是“观民风,察民俗”,是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它的视角是一种俯瞰,而非平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由于研究立场的偏差,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表现出几种倾向。一是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有极“左”思潮的干扰,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和政府均不敢大胆涉足,动辄以封建迷信冠之,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如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该节日原本是民间“推恩超本,行善行孝”,从根本上看是我国民族、家庭的凝聚力之所在,饱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能深刻挖掘,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在新加坡这一节日已成为推动慈善事业的重要契机,而在我国,由于人们怕指责为搞封建迷信,此节日已被人们逐渐淡忘,更谈不上研究。二是在我国文化研究领域,有崇雅抑俗的倾向,对研究雅文化的支持力度远远超出对民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从组织机构到经费均表现出这种倾向,长期以来,各地群众文化研究机构一直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何谈经费上的支持;正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民族学专家白庚胜在他著的《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一书中讲的“我们过去对文化的认识是什么?用汉字记载在文献里的东西才是文化。如十三经是文化,二十四史是文化,唐诗、宋词是文化,但是老百姓的语言、民俗、信仰、风俗一直都不是文化。……这把文化理解得越来越窄,让文化越来越远离生活。远离民众,远离产业”。明确提出我国文化研究方面的观念存在的问题,就是崇雅抑俗。三是一大批民俗文化研究者仅凭自觉的文化意识,自发而无序地进行着研究,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的支撑。自发而无序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民俗事象的描述与展示方面,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四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往往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不深入乡村,不深入民众,不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以经典文献为依据,来指导民间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既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研究产生偏差,又可能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正像白庚胜讲的“那种学究式的、以‘穷首皓发、索章摘句’来自充文化人的人,其实已经不再关心文化的存在,只关心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去夺取权力地位”,尖锐地批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五是在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研究方面,还存在另一种销蚀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这就是用西方的节日名称取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掺杂了许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如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负责任地迎合商家的炒作,造成了文化研究观念上的混乱。以上这些倾向很难将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还原回与民众生存的质量有关的一种存在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

如何才能子民俗文化以本来面目呢?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工作者和学者首要的问题应该是端正立场,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真实地描述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才能恢复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这方面,首先应该解放思想,端正文化观念,将民俗文化真正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系。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伴生物,它是民众为了生存所创造的,是民族文化的源,也是一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就是毛泽东讲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正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历史、研究文化,正应将民俗文化作为根文化、源文化予以研究,才能如顾颉刚老先生所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比如我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现在人们均认为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但是在蔡伦之前,西安长安区北张村村民已采用秦岭山产的桑树、枸树、麻等原料进行造纸,蔡伦只是在此视察时,看到民间的造纸情况,将其技艺进行改造提高,改造提高后得纸称为“蔡伦纸”而已。民俗文化这种根文化、源文化不但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更是以后众多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石,如近代二三百年以来产生发展的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均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这些学科正是在民俗文化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婚姻家庭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及人类历史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深入考察及研究。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正确认识民俗文化,才能克服极左思潮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干扰,才能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文化,正确对待民间的信仰、民间的风俗、民间的艺术……在研究方法上,才能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式地指导民间文化建设,而会以民众为主体,不断深入民众,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挖掘、整理、研究与民众生存质量有关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克服以西方的相关名词来命名我国传统节日的弊病,进而建立我国民俗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当今,我国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生产方式还是以农耕为主,生活方式以村落为主,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家乡而存在,如长期以来我国达则“衣锦还乡”,挫则“解甲归田”,亡则“魂归故里”,游则“思故乡”。这种“家乡情结”几千年来已深深融注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民俗文化考本究源,就是家乡文化。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乡情结”的优良品德,研究我们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这种研究方法将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便捷途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家乡的山水和世代相习的风土人情之中,对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其人格的形成深深打上了家乡民俗文化的烙印,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驾轻就熟,特别是以学者的眼光审视家乡民俗文化,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家乡民俗文化,感悟更深刻,研究易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才能正确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为此,我们希望每个文化工作者自觉地走进家乡,开展家乡民俗文化研究,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责任编辑 刘永刚]

作者:傅功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文化论文范文05-08

微文化论文范文05-08

狼文化论文范文05-08

文化视野论文范文05-08

盐文化论文范文05-08

齐文化论文范文05-08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05-08

禅文化论文范文05-08

玉文化论文范文05-08

花文化论文范文05-08

上一篇: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体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