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资源及其保护

2023-01-22

第一篇:民俗旅游资源及其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 都各有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 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一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 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 了解民众生活,深入民风,可使旅游旅游者领略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情风俗,通哓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现状和民俗习惯,由此感知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光辉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文化交融和民族谅解,增进民族团结。实际运行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相互之间文化和人民有着强烈的认识和了解的欲望。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每一个旅游者都明白,热情洋溢的民俗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民族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民族的了解,文化的交融。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文化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对于海外华人来说, 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 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原则:①独特性原则。这是指发挥“为我独有”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判断某一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具有独特性,可以参照旅游资源主要度量指标: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完整度,审美度,组合度。以上旅游资源评价的七个标准体系,应用时必须分别判断,综合比

较。以此为可观,科学的依据,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和产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或产业才会具有生命力。

②保护性原则。在这里,保护性原则有二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还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因此,保护和抢救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没有抢救即将消亡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也就是等于一纸空文。保护与开发是辩证关系。

③参与性原则。随着旅游者阶层的扩大,旅游知识的增长,级别等级的提高,“经历”越来越成为购买的核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有冒险的趣味,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民俗风情旅游最大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参与民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我们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时,应该让旅游在美景中参与到故事中去,当一次“神”,做一次“仙”,过一次异乎寻常的生活。

④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在建设民俗风情项目时,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鉴别,评定民俗风情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定属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地实事求地评平定其水平和价值。达到一定水平和品位的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⑤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性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民俗旅游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景点, 人们往往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它自身的特色了, 而是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其他的收获, 得到更多的享受。比如游客前往一个民俗旅游区旅游的时候, 自然景观和当地的风俗会是他们

的首选, 但一部分游客也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一些别的新奇的东西, 比如收集一些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 纪录当地民族习俗的书籍, 出售一些民族特色的服饰, 也可以举办一些与游客联欢的活动, 总之, 要把眼光放的宽一点, 不能只局限一点。统筹全局,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民俗旅游的产品的开发,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的开发,盲目地开发只能是破坏。保护并不是把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要求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只能传承与活人,要有年轻人一代去继承,应用创新,使民俗文化的血脉得以活跃,而不使之席在珍藏中,这就需要开发,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其结果只会造成民俗文化的消亡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每个民族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合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应该建立在提高各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民俗旅游要想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坚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全过程, 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这样, 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 又能形成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 刺激游客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这一事业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新兴事业。它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以上各点,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讨论,只要民俗旅游资源的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展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加上其他部门的配合,相信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事业一定会出现更上一层楼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 [M].1997年,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 1997年,

[3] 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高师理13科学刊, 2004年,

[4],杨振文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 [M] .1996年.

第二篇: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摘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47-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自然风光和品尝佳肴,只占40%。实际上,没有一种旅游能脱离民俗旅游而单独存在,这就注定了民俗旅游将是未来旅游的主流。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变异,盲目仿造使民俗旅游资源失去神秘性等问题。因此,对民俗旅游合理有效的开发和保护迫在眉睫。

一、民俗旅游的特点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地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目前国内外对民俗旅游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西敬亭、叶涛认为,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和国忠认为,民俗旅游指在有传统旅游资源(自然风光、古迹、国家公园等)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与旅游者衣、食、住、行的旅游体系。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其欣赏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从上述定义可得出,民俗旅游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个范畴,有其特定内涵和文化逻辑。对这一范畴,我们可做如下概括:民俗旅游是旅游者以异地风俗文化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它不是历史材料的简单搬用,更不是随意的点缀,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具有一般文化旅游的共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域性

任何一种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生产活动或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结果导致不同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及人生礼仪民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

(二)文化性

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它沿着历史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与环境发展和演变,因而它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民俗文化就成了旅游的灵魂。失去了民俗文化,优美的风景和秀丽的风光也将成为没有血肉的骨架,旅游业也将成为风光一时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俗文化则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体现在建筑、服装、饮食、节日、礼仪、宗教信仰等多方面。

(三)参与性

民俗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要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还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来为游客提供服务,而当地居民是主要的服务提供者。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而是探求参与程度更高的体验式旅游,民俗旅游带给游客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能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魅力。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推崇。

(四)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民俗风情各不相同,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了民俗旅游活动,给游客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五)神秘性

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主要吸引力就是神秘、未知,同时,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探险猎奇,这种神秘性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而且使民俗旅游更具吸引力。

二、我国民俗旅游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旅游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烈的原始气息、厚重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差异、欢愉的生活情调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陈南江等人调查发现,美国来华旅游者中,以欣赏名胜古迹为目标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民俗文化不再被贬损为“落后”、“迷信”、“愚昧”、“原始”,而是作为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旅游界努力向国际市场学习,了解市场行情,开始学会用国际惯例推销旅游产品。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有计划地组织策划了多届主题旅游年活动,各地旅行社也纷纷推出独具魅力的专题旅游。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民俗风情游”,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正式打出民俗的旗号,这意味着旅游界对民俗旅游的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2003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烹饪王国游”,2004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百姓生活游”,虽然这些旅游主题没有明确指出是民俗旅游,但民间艺术、烹饪、百姓生活明显属于民俗旅游的范畴,这说明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走向深入与成熟。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旅游业就不会产生负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看,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发现,民俗旅游对旅游环境的污染严重,主要体现在:民俗旅游规划滞后,缺乏人才;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缺乏政府有效地指导和支持;外来文化的冲击破坏了民俗地民俗文化的和谐等。这造成了旅游地社会的不和谐。

三、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在一定地域形成的特定的文化,游客游览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脱离不了当地的文化背景,民俗与文化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民俗丰富了旅游资源,充实了旅游的内容,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好奇心,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

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秀丽的风景,更在于它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我国各民族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日习俗、饮食、服饰习俗、居住交通习俗、民间娱乐习俗、礼仪交往习俗、工匠商贸习俗、医疗保健习俗、民间信仰习俗及丰富多彩的神话

传说、民间故事等,都是极有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越来越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这种冲动、兴趣和愿望成为激发民众产生外出旅行念头的重要内在驱动力,这对人们外出旅行活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促进了民俗的传播和推广

1.旅游为民俗资料的收集、传承作出了贡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古代徐霞客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全国各地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写成了《徐霞客游记》,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

2.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也学到了许多知识。研究表明,学习性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位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民俗文化可借助旅游和旅游者传遍世界各地。

3.旅游可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拓展旅游领域。随着民俗旅游的火热,各地民俗游竞争也日益激烈,民俗旅游目的地需要深度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旅游对民俗的消极影响

1.由于旅游业是一种经济产业,其获利性可能会驱使民俗开发者、经营者只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如,他们可能会利用民间信仰中那些落后的、迷信成分较多的因素来吸引热衷猎奇的游客,这些因素一旦渗透到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建设、宣传、导游讲解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民俗庸俗化等不良影响。

2.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正在逐渐侵蚀当地的民俗。如,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宁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摩梭人,虽然还保留着“阿注”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残余,但随着时代不断向前推进,如今大多数摩梭人已是一夫一妻,“阿注”婚姻已减少,母系家庭也逐步解体,走婚习俗将成为历史。

四、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性质与作用时就已消失、解体;一些民间习俗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一些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由于过度市场化而失去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艺术设计,质量和材料降级,变成大规模的机器制作、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来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二)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出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俗、弘扬民族文化,而个别旅游项目与个别地区却以低格调的民俗包装进行简单的文化场景模仿,人为地再造民俗节目,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这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一些不健康的陈规陋习也被错误地当成民俗特色大加渲染。

(三)外来文化加速了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侵蚀

旅游活动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地民俗文化受到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冲击,服装配饰、饮食、建筑、节日风俗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这是对旅游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侵蚀,长此以往,旅游地的民俗将被同化,神秘性的特点逐渐减弱,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随之下降。

(四)盲目仿照使民俗旅游资源失去独特性

民俗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使民俗各具特色,不能照搬照抄别处的民俗资源,盲目开发,这就失去了民俗的特点。

五、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必须因地制宜:一是要就地取材。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依靠当地固有的资源,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当地所特有的优势。二是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条件,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的“妄为”。三是重发掘,轻仿制。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游客来说,民俗的旅游价值有高有低,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发掘,善于平中见奇,不能跟风模仿、造假欺世,这势必会使游客大倒胃口。

(二)突出特色原则

突出特色原则指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个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这种独特个性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历史特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民俗,像土家族有社巴节、傣族有泼水节、汉族有春节和元宵节等等,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节日就有1 200多个,汉族约有500个,这正是我国民俗文化享誉世界及发展民俗旅游的优势所在。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应在保持这种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挖掘特色。

(三)以游客为中心的原则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构成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旅游活动的商业性也要求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特别关注旅游者的感受,只有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才会产生效益,不管是对旅游者而言还是对开发商、经营商而言都是如此。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旅游地独特的民俗风情,继续造福子孙后代。为此,要坚决杜绝杀鸡取卵似的掠夺式开发,杜绝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及忽视长远利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应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规划,先进的理念来经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对策

(一)引进现有的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性扶持

民风民俗的商品化、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将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消极影响。如,贵州青瑶的“洞洞婚恋”,在当地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上竟然打着展示民族婚俗的名义搞色情服务。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将有效改进现有模式的不足,由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企业归当地政府管辖,自主经营,同时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实施监控。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预警机制

由于民俗地区极易受到负面影响的冲击,预警机制的建立变得十分必要。建立预警机制,要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迅速有效的处理预警信息并采取防范措施。

(三)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关键还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包括民俗旅游规划人才、民俗旅游经营人才、民俗旅游服务人才。“三才”缺乏是当前民俗旅游的瓶颈问题。因此,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解决各地民俗旅游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4,(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刘丽川.民俗学与民俗旅游[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4]刘芳.论民俗旅游[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从小丽.吉林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责任编辑:张佳睿)

第三篇:试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 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第四篇:宜宾特色饮食民俗及其社会意义

宜宾饮食民俗一二及其社会意义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是川、滇、黔3省的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3江的汇流地带。宜宾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山水旅游观光的圣地。她地理区位独特,历史文化厚重,各种流派的文化交汇于此,因此构成了多姿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宜宾人,对宜宾特有的饮食更是非常的喜爱和推崇,同时我也希望家乡的饮食能够传播的更远,被更多的人喜爱。

源远流长的宜宾饮食民俗概况

宜宾饮食是西南地区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川菜、川酒、川茶的势力范围。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主要以麻辣、鱼香、味广著称,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在川菜特点的基础上,宜宾菜肴形成了自己独具风味的地方特色:菜路广,佐料多,以小炒、小煎、干煸和麻辣香浓的民间菜式、火锅为其主要特点。 酒是艺术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渗透在人类文化生活中。中国的酒文化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宜宾酒文化自先秦以来已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道是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五粮液造就了今天的酒都宜宾,中国酒文化的缩影,而五粮液就是中国酒文化的提炼和结晶。 茶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宜宾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种茶历史可以溯及先秦,公元134年宜宾的屏山就开始种植茶树。以叙府茶业为代表的宜宾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历史文化韵味和鲜明的人文色彩,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风味浓郁的地方菜肴

宜宾菜肴是川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缘关系,宜宾人在饮食上普遍偏辣和偏复合味,味多、味广、味厚、味浓。宜宾菜肴选料广泛,无所不取,选料认真,切配精细,烹制讲究,味别多样。烹调技艺上以炒、煎、烧、煸等为主。宜宾传统特色菜肴众多,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盛誉。如以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河鱼为原料的河鲜特色菜肴成为消费时尚;用宜宾芽菜烹饪的芽菜扣肉作为老牌传统菜肴,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形色味美、风情万种的全竹宴让客人流连忘返;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的李庄白肉闻名遐迩;具有数百年生产历史,皮绵肉嫩、色泽纯净、营养丰富的沙河豆腐被誉为“川南名肴”。这些菜肴在宜宾的宴席上,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基本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因为实在太受宜宾人喜欢了,已经是宜宾的招牌菜式了。

别具一格的特色小吃

宜宾小吃久负盛名,种类繁多,具不完全统计有八大类100多个品种。以各色小面到抄手、水饺,从凉糕、凉粉到各式糕点,从生拌冷食到热饮羹汤,从锅煎油烙到蒸煮烘烤,堪称花色品种琳琅满目,甜咸酸辣各味俱全。宜宾小吃还有一大特色是口味丰富,常用的口味就有麻辣、红油、怪味、家常、咸鲜、糖醋、香甜、芥末、蒜泥等10余种,而每一种口味针对不同的品种又各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变化。著名小吃有宜宾燃面、宜宾芽菜、李庄蒜泥花生、猪儿粑、葡萄井凉糕、筠连水粉、富油黄粑、南溪豆腐干、叙府糟蛋、柏溪潮糕等。在宜宾的小吃街上随处可见,我最喜欢的是燃面和猪儿粑,虽然看起来有点油腻,但我从小吃到大竟没有觉得腻味。凉糕是夏日必备小吃,自己做也非常容易。

对外地人来说,宜宾的招牌应该是五粮液,但在宜宾人看来,五粮液纵然好,可是一般人招待不起,宾客来了,即使五粮液喝不起,燃面可是一定要招待吃的。由此可见,宜宾燃面的知名度有多高了吧。宜宾燃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有人开始经营了,其主要的原料是我们本地的优质水面条,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葱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燃面,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火点燃的面,由此可见,它有多么的干,多么的香。不仅本地人喜爱,就是中外游人也赞不绝口。

宜宾饮食民俗的社会意义

饮食民俗反映了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讲吃,一见面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这句在中国应用广泛的话语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宜宾饮食民俗特点也反映了宜宾人的饮食文化面貌。这种吃的文化已经超过了吃的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可以将其社会意义概括为精、美、情、礼4个字。这4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在中国的宴席中,选料、烹调、配料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已把“精”视为一种重视、尊重客人的表现。“美”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要求的概括。食物不仅应该是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情”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喝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有着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功能。中国人也经常通过这种“吃宴席”的形式来达到增强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目的。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从而使饮食的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在宴席中,座位的安排方位、上菜的顺序、器具的排列都是一种礼节的体现。它贯穿于饮食活动之中,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

饮食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丰富的。自具特色的宜宾饮食民俗,既满足了宜宾人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宜宾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说宜宾的饮食民俗中蕴含的文化,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还有着深刻的哲理,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第五篇: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

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08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袁崇方.20081640410 民俗本真就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的文化。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族本身的本真特征密不可分的。随着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地区民俗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做商品来买卖。舞台化是商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 旅游发展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例如我家乡所在地 位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和来自木里的少数藏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阿夏走婚制)泸沽湖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泸沽湖水质为国家二级水质。自开发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包括我们国内的、国外的游客。使得泸沽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旅游大量增收,使得湖畔地区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泸沽湖和永宁地区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泸沽湖湖畔居民的收入是永宁地区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自宁蒗旅游局统计的的数据)。然而泸沽湖吸引力不仅是那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湖水,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婚姻制度。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独特就在这里,许多人怀着好奇的欲望来到云南的泸沽湖看看这个特殊的民族的生活和习俗。

然而由于导游及商家的吹捧使得泸沽湖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随着导游的大肆肆无忌惮的乱宣传,以及一些商家的利益欲做了夸大其词,以及一些列类的宣传,对泸沽湖地区的民俗保护,以及当地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导游把泸沽湖摩梭走婚制带上了公众舞台,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大肆鼓动游客参与一些不健康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另类活动。就好像在泸沽湖的走婚制变成了免费的嫖娼。这大大的侮辱了摩梭文化,摩梭女性。至今许多人听说我是来自丽江宁蒗的,就问你们的泸沽湖是不是很开放,可以和许多摩梭姑娘睡觉。我听了真的很无言,也很生气。我觉得这是泸沽湖发展旅游的悲哀。导游素质如此的低劣所造成的。有些民族的东西是不因该拿出来放在公众视野中的,民俗它具有神秘性、隐蔽性。我觉得在泸沽湖民俗文化负面传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当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杨二车拉姆,因为她走出云南大山后开始大肆鼓吹他们民族的婚姻,如杨二车拉姆写的类似自传的《走回女儿国》一书中就很无知的把摩梭母系氏族阿夏走婚制度赤裸裸的写了出来,销量还很好。她是无知的,虽然她的宣传使跟多的人了解泸沽湖,来泸沽湖旅游,但她没考虑到正是她的大肆鼓吹导致了摩梭走婚制的负面宣传效应。

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和民俗逐渐消失。

旅游业的发展收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具有历史见证背景的古老建筑被拆毁,被大量新兴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还是以我们丽江为列,对于国内人来说,人人都基本上知道彩云之南有个丽江。现在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得很火,就像当年的大理一样,来云南的游客基本上是走:“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而由于丽江的发展是的大理逐像变得像一个中转站一样。在大理停留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游客把时间花费在丽江的游览上。丽江如此发展,使得西双版纳与大理都不敌,使得到丽江投资做生意的人很多,外商等等。然而不要光看目前的状况,我们要考虑的长远些。丽江会不会重蹈大理的覆辙呢。许多丽江当地的特色在消失,古香古色的立即爱那个古城逐渐被喧嚣嘈杂所代替,如今你去古城看看,人多如牛毛。酒吧舞厅的喧嚣会使你内心如何静下来休闲。这就是旅游所带来负面的一个方面。纳西文化也逐渐在消逝。丽江本地的纳西居民被边缘化了。另外由于政府鼓民居迁出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城缺少了民族的文化元素。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这一切都比较商业化了,在丽江古城里,如今你很少看见丽江本地居民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呢,几乎没有了(除个别年纪大的纳西族妇女)年轻人都是休闲或牛仔裤等等,在重大民族节日会穿下。

(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生存已处于濒危境地。在许多民族的节日业逐渐消逝,本来是要求宗族的人才可以参加的(例如在宁蒗地区的毕摩祭祀活动,以及泸沽湖和宁蒗拉伯乡的摩梭和普米族的转山活动)

但现在由于旅游业发展,宗教,民族宗族节日也成为了商业链上的一个部分;例如在丽江许多老东巴穿着东巴祭祀服饰与游客合影等。现在人人都有了商业意识了,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却缺乏意识。民族文化是旅游业的载体和发展的基础。

(二)﹑游客“落空感”产生,失去二次旅游的可能(回头客减少)。游者外出旅游、到何地旅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包括游客自我知识经验的积累、旅游地宣传等等因素。然而这些都不是旅游者亲身感知到的,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性,夸大化,从而导致旅游者从先前获得的信息中形成的对东道主社会的“预期感受”与现实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一种差距

(三)、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地方特色。旅游地的借鉴式发展模式就导致了文化的趋同性。民族旅游及其文化商品的出现,在某中意义上说是检验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能力的,也是体现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认知能力的。当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达到一定的自觉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感,但当外来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利益以及为迎合游客旅游需求的时候,东道主社会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人为地加以改造,形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再加上现代化国际化标志在里面,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只是一种旅游产品。这时候的旅游产品不再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只是一种经济产品,更严重的是产生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了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各种旅游产品(泸沽湖摩梭文化、丽江纳西民族、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形成旅游过程中的商品交换行为。旅游商品化现象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避免的,它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它又是一种威胁,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族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是我们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旅游作为平台,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古老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该做到相互协调,相关促进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反过来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又能更好持续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完善。保持和增加更大的景点吸引力。各大旅游景区应将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像如对待泸沽湖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尊敬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婚姻制度,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正面进行宣传,适当加以引导,应让母系社族社会走婚制度要有正确的看法。应当保存它固有的那种区域性的神秘宗族特性。以及只是在内部宗族流传的隐蔽性。因为这是一方面继续会保持它的吸引力,因为神秘隐蔽才会有吸引力,如果搬上大众舞台,那就失去文化的韵味,失去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于保护民俗文化不被现代文明侵蚀以致消逝殆尽,当旅游过程中过多的度当地民俗注入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而被高度组织化,机构化,舞台化后,民俗旅游越来越脱离民俗原生态环境和生存的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中、人们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放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号或民族服饰、民族物品、商业化的歌舞表演来展示被扭曲的历史底蕴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了高度商业化下快速复制的伪文化商品。格林伍德说过:“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一)、杜绝纯商品化现象,走文化保护与发展道路。我认为商品化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它是链接旅游东道主社会与游客的桥梁,不仅传递着旅游地的社会、文化信息,还是社会经济流通的手段。旅游过程中的商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同时也给地区带来经济利益,我们要是这种文化得以持续下去,就必须走文化销售的道路,杜绝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纯商品化交易。使旅游商品不仅一种旅游证明的纪念品,也是一种对地方文化起到宣传作用的文化标志物。在出售旅游商品的时候,做好文化包装工作,使每一件商品出售的同时,也让该商品的文化底蕴被游客所知晓。

(二)、加强民族意识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教育。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是对文化的开发。相对而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受到其他较之更为发达地区的影响,而且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地区的开发商及旅游者,这些本土的、原始的、族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而变得非本土化,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涵化、时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增强民族意识,让人民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民族意识增强,才会让人们有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商品。要增强民族意识,就必须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做好旅游宣传,尤其是服务人员,他们的服务过程就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过程,这能体现一个民族地区旅游质量,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一个途径,让旅游者了解本地文化,从而形成旅游中的文化产品销售氛围。

二、结论

从泸沽湖和丽江古城的例子可以的出:旅游商品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础,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永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地方独特文化的保护。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旅游活动及其商品化现象必然带来一定的代价,所以我们要以文化为基点,发展旅游文化商品,走生态文化的道路,同时要增强民族意识,做到民族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及、教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1]李彬、包磊: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

[2]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

[3]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层次、措施

上一篇:煤炭库存盘点管理办法下一篇: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