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风险分析论文

2022-04-18

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承担着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等重要职能,拥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会计稽核工作则是商业银行自我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内部自律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原则,以及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银行会计风险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银行会计风险分析论文 篇1: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会计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银行会计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现在的金融市场经济中,银行会计风险也在日益增加。强化江苏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立金融风险补偿制度;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建立离岗审计和岗位轮换制度;加强会计内部培训。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会计风险管理,以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为目标,按照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对可能出现风险进行相应的措施和程序,组织和实施银行会计管理制度,会计业务核算业务会计岗位和人员管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程序提前预防,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防范、控制、监控,监督和修正,将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活动从银行会计方面进行控制。本文通过对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会计风险分析,为解决银行会计风险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江苏银行淮安分行的行业竞争力。

一、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发展现状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由原淮安市商业银行于2007年更名设立,是组建江苏银行的原十家商行之一。自融入江苏银行以来,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依托合并重组的资本、管理、网络等优势,在渠道、功能、服务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共有员工951人,下辖12家管辖支行,共有营业网点32家,自助设备和自助终端116台,离行式自助银行和离行式自助点15家,覆盖淮安五区四县。截至2012年末,江苏银行淮安分行资产总额194.3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2.5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8.19亿元,实现净利润1.9亿元。

二、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风险意识淡薄,经营指导思想不够端正

目前,江苏银行淮安分行金融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金融管理法规和制度不够完善,和其他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不具有约束力。其次,对银行业的监管不够强,大多调控后没有发挥监管的作用,从而出现风险。三是银行管理层没有纠正重发展轻内控的思想。银行管理层因为片面的追求经营规模和存款效绩,只重视业务发展而疏漏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四是相关部门和会计人员对银行的风险防范知识掌握度不够,重视度不高,不严格执行银行相关的规章制度,缺乏一定的自觉性。

(二)业务系统功能不完善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会计核算防范体系过于陈旧,没有达到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要求,在会计工作中也发挥不了作用。虽然信息基础设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大提高了,但早期预警和控制操作风险的业务系统往往是不够的,不能对会计人员的违规操作进行有效控制。在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实行的是一人一柜、综合柜员制,如果系统操作风险控制点和操作权限不行使有效的控制,会导致会计人员违规操作或误操作,导致业务出现差错。

(三)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一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处理业务的水平也比较薄弱。银行本身存在重发展轻控制的思想,在人力资源分配的时候,通常会把会计素质高、业务能力高的人员调理至其他相关部门,把部分不称职人员安排到会计岗位,整个会计团队的专业素质较低。此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只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训,会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难以真正有效地开展会计核算,控制会计风险。

(四)分支行领导分工不合理,内控管理职责落空

现在江苏银行淮安分行的机构设置基本采取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模式,但部分领导分工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造成整个银行实际上是由一位行长负责的状况。领导对专注于银行会计风险的重要性远远小于对经营业绩的关注,高级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抓内部控制和管理,或者由于业务的扩展或其他原因,非法强迫在处理会计业务的会计部门或者会计人员违规进行业务办理,从而引发的会计操作风险。

(五)会计事后监督方法薄弱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会计事后监督是采用拉网式监督,复核复审所有的凭证,监督量大面广,重点问题不能突出,缺少必要的风险分析、预警,在事件发生后只进行简单的操作,忽视会计的监督职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分析。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对于应该由会计部负责批准的项目,也没有严格的审批或事后核准,而且监督没有起到作用。在检查项目的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导致检测工作不够细致,促使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够被发现。

三、强化江苏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金融风险补偿制度

欧洲发达国家通过加强对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建立金融风险保险制度来对付目前加剧的会计风险。对于那些资本充足率和管理水平高的金融企业实行了低保险的政策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快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发展。金融会计风险的补偿机制,优先对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进行投保,例如支付结算票据险,现金收付安全险,联行往来风险等。江苏银行淮安分行自己还可以领取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前提是要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核才可以允许列入成本。

(二)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仅使资金的规划加速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并且还改善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使得会计人员在思维观念、组织劳动、管理形式等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培养了很多能够掌握电算化的人才,拓宽了金融业务之路。为此,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应该加快业务处理电算化的应用。它可以使得该银行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占据一个有利地位,随着电算化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服务的效率跟质量。最关键的是,推广电算化可以让大大减少人工处理一些业务时的随意性,而且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出现差错。

(三)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

为提高江苏银行淮安分行会计读物整体素质,重点要做到:一是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再教育;二是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会计技能的认知度和教育力度;三是选出各个级别合适的管理职员;四是严格把关对会计重要岗位的人才选拔,做到多考核,严考核;五是学习和交流欧美银行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加快与国际金融企业的接轨。

(四)建立离岗审计和岗位轮换制度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可以建立重要岗位会计离岗审计制度和会计机构负责人轮岗制度,进行离岗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防范案件的发生,促进外部威慑力的形成。会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重要岗位接受审计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离岗审计必须接受一年两次,轮岗至少两年,以减少犯罪分子作案,而且可以有效地形成外部威慑。

(五)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一直是中国的金融会计学发展中作为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21世纪以来,江苏银行淮安分行的会计十分强调内部制约管理,银行各项规章制度都贯穿着“内部制约”的精髓。办理各种银行业务都须避免控制权在个人或者小组身上,必须有另外一个人或小组进行监督,才能有效。

如果不认真对待和做好相关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将会增加银行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金融风险伤害。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从上到下,由横到纵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自身做起,方能使江苏银行淮安分行越来越好,提高自己在国内银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玉华.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2,(27).

[2]辛晓雨,王焕新.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3]杨熹.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及控制[J].今日财富,2010,(1).

[4]杜艳.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民营科技,2012,(4).

(责任编辑:宋 佳)

作者:王慧

银行会计风险分析论文 篇2:

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

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承担着调节经济、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等重要职能,拥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会计稽核工作则是商业银行自我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内部自律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原则,以及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商业银行的会计稽核工作,承担着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其稽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和反应该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承载的意义和职能越来越丰富,其稽核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是必要且迫切的。因此对相关部门和商业银行本身而言,针对稽核工作现状,完善和加强对稽核工作的管理,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高难度挑战。

一、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原则

商业银行的会计稽核工作,必须秉承以下五项原则开展。第一,持续性原则,在稽核过程中,需要连续不断的搜集稽核对象的数据和资料,持续对其现状进行监测,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稽核系统;第二,及时性原则,稽核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瞬息万变,因此稽核工作必须保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高效解决问题;第三,全面性原则,会计稽核需对业务处理机构办理的业务及上交的会计凭证进行全面核查,从而避免稽核工作出现疏漏;第四,独立性原则,为充分发挥稽核工作的监督职能,稽核部门要确保独立性,相关人员不能兼职处理其他业务;第五,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相关人员要根据风险高低,寻找并紧抓业务中的稽核重点。

二、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现状

(一)稽核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保障,风险隐患高

目前商业银行中的会计稽核部门,不仅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还要受制于本级行长,稽核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上报环节繁琐,反应的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提高了风险隐患的同时,不利于决策人员及时了解并控制风险。可见,稽核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是稽核工作顺利开展的阻碍因素之一。

(二)稽核作业标准不明确,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仅对主要稽核内容进行了统一,但工作流程、判断尺度等细节方面的要求,却不够精确。这种情况下,稽核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大多凭经验行事,很可能因个人习惯和观念差异,导致稽核工作出现分歧甚至疏漏。另外,稽核作业标准不明确,还可能导致评价监督过程中,相关人员为避免得罪他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样不利于稽核工作的管理。

(三)稽核作业方式落后,稽核效率低下

计算机会计稽核技术的应用,看似大大降低了稽核人员的劳动强度,实际上却因为该技术不够完善,部分系统无法完成自动处理,仍需进行大量的人工稽核,这一状况导致了稽核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因为稽核部门内部分工不明确,很多从业人员需要应对不熟悉的业务,甚至会重复部分工作,同样降低了稽核效率。

(四)稽核工作管理信息化不足,无法及时完成信息交流和反馈

稽核不仅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形成有效配合,才能顺利开展。目前,受管理体系不完善和技术水平差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稽核工作管理信息化不足,难以实现信息及时交流和及时反馈。

(五)稽核人员业务总体水平低,缺乏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稽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会计稽核方式,还要熟悉前中后台的各项业务,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运用分析技术,并能够根据稽核对象的现状预估其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风险防范建议。很多稽核人员由前台会计人员转型,或受本身学历限制,综合能力不高,难以胜任目前计算机条件下的会计稽核工作。

三、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完善管理体系,保障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稽核工作管理,相关部门和银行必须要意识到稽核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保障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例如,银行可成立专门的稽核部门,明确该部门的职责,确保部门人员仅负责稽核工作,不兼顾其他业务处理,使该部门完全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保障部门员工能够客观的完成本身职责。同时还要提高稽核部门的权限,避免该部门受制于上级,无法真实的对工作问题进行及时上报,影响稽核工作的权威性。

(二)制定明确的稽核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对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的管理,相关部门不仅要对主要稽核内容进行统一,还要对稽核的基本步骤、稽核方式、风险分析的判断尺度、稽核工作审核标准、相应整改要求等进行明确规范,确保稽核工作的开展、监督和评价中,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例和标准可依,从而优化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三)引入先进技术,优化作业方式,提高稽核效率和稽核水平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商业银行将更先进技术应用于稽核工作提供了可能。包括大数据的应用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影像识别技术等应用于稽核工作,为创新和优化银行稽核作业方式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如对于以会计凭证要素为标的实施稽核作业时,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影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人工的审核转为机器的审核,更能保证稽核的全面性和规范性;而对于以风险特征为指向實施稽核作业时,多维度大数据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可以精准定位问题,有效提升稽核效率和稽核水平等等。

(四)培养高素质稽核人才,加强技术支持

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虽然可以通过任务分工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但是稽核工作中,部分工作需要综合能力较高的高素质人才完成,符合要求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对员工进行严格培训,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同时还可通过与高校合作,或建设相应培训机构等方式,大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样不仅可以为商业银行的稽核部门输送合格的从业人员,还能够为稽核工作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高深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稽核效率和工作精确性。

(五)构建相关平台,提高信息交流和反馈效率,建立风险提示制度

商业银行的会计稽核工作需要秉承及时性和全面性原则,这要求各部门之间形成严密的配合,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各部门之间必须保障信息共享和及时反馈。针对这一问题,稽核部门可构建信息化平台,保证信息流动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问题能够及时且真实的被上报和反馈。另外,信息平台的构建,还可以促进风险提示制度的建立,确保稽核工作中发现的风险隐患能够根据风险程度,得到合理重视和应对。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让商业银行更好的发挥社会职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银行的会计稽核工作水平和效率必须尽快提高。因此银行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配合,确保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稽核部门进行合理整顿,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从而完善稽核工作的管理体系,提高稽核工作的管理水平。这是商业银业完善自我监督,保持内部自律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相关部门必须完成的挑战。(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

作者:秦锐

银行会计风险分析论文 篇3:

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研究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是加强会计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形势下中央银行的职能调整和会计核算业务迅速发展,中央银行会计内外环境、核算监督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新系统、新业务的发展也加大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流动的风险性,对央行会计核算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新形势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主体发生变化。目前,央行已实现了《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央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上线运行,中央银行地市级及以上机构作为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将会计核算主体从县支行上移到中心支行,完成了分散会计核算向集中会计核算的转变,为新形势下的支付结算环境搭建了通畅、快捷、优质的核算服务桥梁。

(二)会计监督模式发生变化。2005年,《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事后监督系统》上线运行,将会计事后监督从会计核算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形成了分散监督与集中监督灵活并存、人工监督与计算机监督相互结合的模式,对会计、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标志着中央银行会计监督模式的转变。

(三)会计管理的社会影响力发生变化。一是随着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在传统的支付清算、货币发行、经理国库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监督管理、执行货币政策等职能,会计工作内涵日趋丰富。二是定期借记、支票影像、国库代发等新业务的推广,使央行会计服务对象从金融机构、财税部门扩大到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普通公众,服务对象的范围日渐扩大。三是在当前国内外金融形势十分复杂,通胀预期居高的情况下,社会普通公众也开始关注会计业务部门公布或对外提供的数据和分析材料,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二、央行会计内部控制的特点与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比较

(一)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滞后性与业务发展先进性的矛盾

一是制度建设滞后,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步伐。目前央行下发实施的内控指导文件主要是1997年第3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两个文件,由于时间久远,有些内容已跟不上新业务发展的步伐。比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对会计事后监督业务的有关要求,还停留在会计营业部门设置事后监督岗位这一模式上,与当前集中事后监督模式已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对文件的理解、执行存在偏差,各分支机构制定的内控制度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规范性。二是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内控目标的实现。风险评估包括法律风险、声誉风险、资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效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常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将风险区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的风险等级。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和独立的会计风险评估机构,风险评估的职责、任务、目标尚不能明确,评估的手段也缺乏一定的先进性,对会计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也缺乏指导,制约了内控机制建设的发展,因此,符合中央银行实际的先进的风险评估体系还亟待完善。

(二)内部控制手段的单一性与业务灵活性的矛盾

一是对重大会计事项控制手段单一。根据总行《重大会计事项审批制度》的规定,大额转帐、错账冲正、补记账务、非正常挂账、销账等重大会计业务由会计主管审批后办理。目前采取的手段是在会计凭证上签字、会计主管坐班日志中登记的方式进行控制,这种仍以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为主的内控监督手段显得十分落后,流于形式,有时甚至存在先处理后签字的现象,重大会计事项审批成了事后审核。二是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的控制手段单一。目前央行采取按旬考核法人存款准备金的办法,通过手工录入存款科目余额和法定准备金率,由系统自动计算法定准备金余额,日终时系统对透支账户发出罚息提示。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日间可以使用的规定,一个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统一在其“**准备金存款”账户中管理,业务日中时,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余额的控制只能通过人工查询动态信息、核对登记簿、手工计算差额来进行,手段落后单一且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三是对系统业务操作员的控制手段单一。央行的业务操作系统还延袭操作员代码+口令登录的作法,手工填制口令卡由会计主管统一保管,每月更换一次,如有口令失密、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名登入。商业银行已经普及的指纹识别、口令卡等灵活的内控手段,还没有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BS)”、“国库业务会计核算系统(TBS)”等业务系统中得到应用。

(三)基层央行会计人力资源紧缺与系统发展刚性需求的矛盾

基层央行普遍存在会计队伍结构老化、流动性差、人员紧缺的现象,无法根据业务量灵活调整岗位设置,造成系统岗位设置刚性需求与人力资源紧缺的予盾。一是系统设置需求量大。目前会计业务部门(含会计、国库、发行)共有业务系统15个, 仅是ABS、TBS系统核算岗位设置就有22个,另外还有统计分析、国债管理、综合分析等其他岗位,共计超过40个。而目前基层支行会计国库部门人员为6-10人左右,与系统岗位设置的需求相去甚远,不可避免出现兼岗、混岗、交叉代班等情况,要害岗位强制休假和轮换制度也难以得到落实,为会计安全管理埋下风险隐患。二是各业务系统兼容性差。ABS、TBS、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相互之间无业务数据自动传输和比对校验,不能有效减少工作环节和岗位设置,形成了系统越先进、操作越繁琐、人手越紧张的怪圈。三是会计专业队伍素质退化。随着新业务的推广、新核算方式的引入,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受自然减员、新生力量匮乏、现有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县支行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复合型会计人才很少,一专多能或独当一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难以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激励机制的缺乏与内部控制问责制的矛盾

会计工作是基础业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得好与坏与会计资金安全紧密相关,直接反映会计内部控制成效。长期以来,央行对会计人员采取差错问责制,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突击检查等方法,对会计制度建设、会计核算过程、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事项进行检查,对差错实施处罚,以达到督促会计人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目的。由于会计业务操作程序严密、繁琐,凭证账表簿要素众多,从印章是否齐全,金额大小写是否符合规定,到是否按规定使用重要空白凭证、登记账表簿,业务处理手续是否规范等,事无巨细都是内控要求的范畴,因此每次内控检查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小则考核扣分,大则通报批评,重则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相对而言,目前对会计人员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建成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一人多岗的会计人员更是觉得委屈,认为做得多相对就会错得多,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会计内控管理的发展。

三、完善央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一)健全会计内控制度,规范会计管理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对会计内控制度进行一次彻底梳理,将过时的、不切合实际的内控制度淘汰取消,有漏洞有隐患的及时补充、修订、完善,对新业务、新程序、新系统则参考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内控细则。二是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严密各个环节的所有操作程序,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实现层层负责,级级监管,避免管理失控、制度悬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督管理模式。三是对要害岗位人员和会计主管实行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以便于及时发现管理上和系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促使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四是完善会计检查制度,对知错不改、屡纠屡犯等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发挥会计检查的监督、纠正作用,促使会计人员自觉履行操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识别风险、科学运用

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相关风险并确定应对策略的过程,它能够指明内部控制措施实施的方向,是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一是完善评估机构。建议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或部门,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风险评估工作的职责、任务、目标,以及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二是有效识别和科学鉴定。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央银行会计特点,可考虑采用“色彩区别法”对风险进行分类,比如:将有足够控制措施,并且处于可接受水平之内的会计风险归纳为绿色;正在采取措施、能迅速降低风险水平的归纳为黄色;不可接受风险为红色。这样的风险分类科学、清晰,有利于风险识别,为风险等级鉴定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三是充分运用评估结果。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是防范风险,服务于管理,因此要充分利用风险评估结果,对会计风险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预测与假设,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规律性进行研究分析,制定风险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三)再造业务流程,在人工控制与机器控制相结合的基础上,强化科技约束效力

一是在ABS、TBS等业务系统中插入内控监督程序,有效提升系统控制功能。重大会计事项必须由会计主管通过计算机授权方可进行后续业务处理,同时在《会计主管坐班日志》中记录,强化会计主管对重大会计事项的控制,杜绝审批流于形式。二是对日间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等特殊业务设置红线提示,提高业务经办员的警惕性,及时督促有关机构组织资金弥补不足,避免出现恶意透支带来的损失。三是加强系统对操作员的控制,采取先进的指纹登录模式,有效避免他人冒登系统,增加操作员超时自动签退功能,防止因遗忘签退而导致他人冒用。四是将互不支持的业务核算系统整合在一起,如ABS与固定资产系统、登记簿系统的整合,TBS与国库统计分析系统的整合,实现央行会计的真正流程化,减少业务操作的重复性,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成本效益的目标。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夯实会计管理内部环境

素质优良的会计队伍是内控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因此加强会计队伍特别是基层央行的会计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业务发展和内部控制的需要。一是通过“内外兼修”的方法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四好”会计人才:一个好思想,即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有诚实守信的态度,具备优良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一笔好账,即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一篇好文章,即有较高的综合、分析、判断、写作水平,能为会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一个好电脑,即具备较高的电脑基本知识和电脑操作水平技术,能紧跟会计电算化的步伐。二是尽快出台会计人员奖励考核办法,对实现全年会计核算业务“零差错”、发现并有效控制会计资金风险行为、为会计内控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给予精神及物资上的奖励,提高会计人员岗位津补贴,对业务素质高、坚持原则的会计工作人员在评先评优、职称聘任、职务提拨等方面给予倾斜,有效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充实会计人员数量,在客观条件上达到与内控要求相藕合,减少或避免兼岗、混岗、交叉代班等现象,实现“量”的充裕,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岗位任职资格审查工作,把责任心不强、弄虚作假或信用状况不良的会计工作人员调离会计工作岗位,实现“质”的提升,进而优化会计管理内部环境,使会计内部控制得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韩媛媛 高阳宗 王军 丁岩 王书央 潘路成 中国银行会计核算与内控管理发展互动研究 《金融会计》2011(6)

[2] 王关荣 加快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提升会计核算管理和服务水平 《金融会计》 2010(1)

[3] 张庆昉 汤锦 陈翊高 戴大兴 刘聪伟 周德宗 崔献军 曾建平 完善基层央行会计内控管理的对策思考《金融会计》2010(3)

作者:邓惠琴

上一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技术道路交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