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论文

2022-04-23

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与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商业银行作为线下供应链金融主体,解决了诸多中小企业的实际问题,也为我国经济转型奠定良好基础。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也带来新的挑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用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摘 要:为防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用风险较突出,使商业银行净利润下降。作者剖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健全防控机制,落实管控责任;调整信贷策略,控制新增不良;排查重点风险,防范风险传染;处置存量不良,增强抵御能力;发挥部门职能,营造诚信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防控对策

在经济下行和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反弹,信用风险凸显,管控压力巨大,分析其信用风险现状,剖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对策尤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有四个主要特征:(1)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傳染利益的驱使是信用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性,一个或少数信用主体经营困难或破产就会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3)可控性,其风险可以通过控制降到最低。(4)周期性,信用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及影响

从全国来看,银行业不良率大幅攀升。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较大幅度攀升。截至2015年末,五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达到1.68%,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2016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由于不良大幅反弹,2015年,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多家银行拨备覆盖水平已接近监管红线。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突出,使净利润增速普遍下降。2015年国内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出现大幅下滑,五大行平均净利润增速仅为0.79%,同比下降5.83个百分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1.经济下行增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2015年全国经济数据看: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创25年新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比2013年同期下滑14.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下降。其中利润下降较多的是采矿业、金属冶炼、专用设备。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的亏损面呈现大幅度扩散的趋势。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单位数同比增长了20.6%,比2014年和2013年分别提高了8.4和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总额增长更快,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增长了31.3%,与2014年和2013年相比分别提高了8.9和36.4个百分点。总之,2015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低谷:GDP增速创近25年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创近16年来新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创近5年新低;房地产开发投资创近17年来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创近12年来新低。由于GDP增长率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下行时,一些企业经营持续困难,出现开工不足、资产缩水、负债增加、盈利下降和现金流萎缩,处于不断失血状态,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普遍下滑,违约风险逐渐增大,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增大银行信用风险。

2.“去产能”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首就是“去产能”,在中央“去产能”决心下,商业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不良贷款预期增幅加大;另一方面,这类客户的投资需求疲软,贷款需求下滑厉害。2016年,商业银行仍面临不良贷款双升、传统行业信贷需求乏力的局面。

3.社会各类风险交叉传染增大商业银行防控信用风险的压力。从近年风险演变特点看,各类风险交叉传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行业风险通过产业链传染,区域风险通过投资链传染,客户风险通过贸易链、担保链、隐性集团客户传染,表内表外、境内境外、信贷与类信贷、小企业与个人风险交叉传染,使商业银行防控信用风险的压力越来越大。

4.经营环境不佳,使商业银行难以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一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客户经营和融资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企业集团化、用信大额化和融资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提出了诸多挑战。二是借款人诚信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缺少有效的违约惩罚机制,法律法规也尚未健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执法不严现象较严重,这使得市场的经营主体在衡量失信的成本—收益时出现不对称现象,失信的收益远大于失信的成本,因此有些企业或者个人出现有钱不愿还的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激励了违约的发生概率。如有的借款人赖账不还,有的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不知去向,借款企业高管或投资人跑路、失联,有的借款企业利用破产、兼并或分立故意逃废债等,使银行贷款难以收回。三是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风险持续向银行体系传染蔓延。有的借款人将银行贷款用于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一旦到期不能收回,往往难以及时足额归还银行贷款。四是借款人骗贷或挪用贷款。当前针对银行的外部诈骗和侵害案件不断增多,部分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冒用银行信用问题突出,案件防控压力日益加大。有的借款人利用虚假注资、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虚假身份资料、虚假营业执照、虚假贸易背景或虚假抵押权证等骗贷,有的借款人不按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将银行贷款挪用于股市、房市或其他高风险领域,这些都给银行造成信用风险。五是部分地方政府协助银行化解处置风险的能力和意愿下降,个别银行对困难企业抽贷压贷引发风险仍时有发生。六是司法系统借贷案件增多,审理排队时间较长,偿债判决执行困难,这些都对银行维护信贷资产质量稳定构成了障碍。

5.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难以持续经营或连续亏损,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盲目扩张、过度投资、过度融资、盲目对外担保,导致资金链紧张或断裂;有的贷款项目严重超期、超概,不能达到预期效益;有的借款人组织或参与民间借贷,支付出现困难,主营业务停止;有的借款人成本控制能力低,对产品、原材料市场判断错误,造成收不抵支,亏损严重,难以还贷。

6.借款人因行业风险积聚,产品市场萎缩,难以归还贷款。如批发零售业新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主要是“经营问题”及受到互联网冲击或附加在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产业链上受行业影响造成;住宿和餐饮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在于经济下行,人们的有效收入增长有限,需求不足,加之国内反腐,公务消费减少,住宿和餐饮业呈现出供大于求,行业效益下降;制造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经营问题”和“盲目投资融资”;农林牧渔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在于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行情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影响造成;采矿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在于煤炭和黑色金属开采的风险较大,下游需求锐减导致自主产品定价能力弱,2015年,煤炭和黑色金属开采的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比率都在30%左右。

7.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薄弱粗放是其信用风险产生的内因。

7.1贷款审批机制中责任不明,影响贷款审议和贷后管理质量。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实行分层管理和集中审议、审批,这种审议、审批和管理机制,容易造成集体审议,法不责众,贷款出现不良和风险,难以认定审议人员的责任;上级行的信用管理部门既管制度制定、监测,又管贷款审查.审议.批复和放款审核,责任认定时还要初审,这容易造成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利于岗位和部门制衡,容易产生操作风险;贷审会和合议会绝大部分审议人员是兼职,审议工作非审议人员岗位职责,且审议人员每人都有很多自身岗位工作,难以对审议项目精细斟酌,难以保证审议质量;由于权限集中到上级行太多,上级行的客户经理数量和精力有限,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上只有粗放运作和走马观花,无法做到深入和精细化。

7.2政策制度执行力不强,刚性约束不够。一是不严格执行国家产行业政策。有的商业银行对国家产行业政策的敏感性不强,如国家明确了钢铁、煤炭、水泥、火电等行业是控制压缩类行业,但有的商业银行对这些行业该压不压,该退不退,直至形成不良。二是对银行监管部门和内部的制度执行不严。如有的银行不严格执行受托支付制度和贷款“三查”制度,造成贷款被骗、资金被挪用等。

7.3风险管理前瞻性欠缺。突出体现在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变化,有的银行的政策制度、管理手段没有与时俱进,最终在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上出现偏差。

7.4银行从事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的员工素质未能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一是有的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内外串通,少数内部人员默许、纵容、甚至配合客户造假,利用假资料骗贷;有的收受借款人好处,放宽贷款准入条件和要求,规避信贷政策制度,违规发放贷款,造成贷款不能收回。二是业务素质达不到要求。有的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熟,相关知识面不够,有的贷款调查、审查能力不强,不能判断借款人提供的资料、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贷款的可行性,致使不该贷的贷款放出去形成不良。三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三查”人员责任心差,造成贷款调查不深入、不细致,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不到位,致使贷款出现风险。

四、防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

在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国际大银行能经受住多轮经济周期的考验,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财务的稳健性;二是调整业务结构;三是实行积极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要防控信用风险,应借鉴西方银行业的经验,做到:

1.健全防控机制,落实管控责任。

1.1强化员工培训和教育。一是加强责任意识和“两学一做”教育,使员工在思想上增强责任感,不愿违规违纪;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拓宽员工知识面,提高信贷业务技能,以适应经济形势和环境变化的要求。

1.2健全信用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细化风险管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机构、人员履职情况的监控分析,并根据监控的结果对信用经营管理内设机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和控制,发挥全员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程度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1.3完善信贷审批机制。一是成立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将信用管理的制度制定.监测.责任认定与审查、审议分离,配备专职审议人员,将审议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落实终生责任追究制度,对忽视调查.审查揭露风险而同意通过贷款项目的,加重处罚。二是对二级分行和经营行下发部分贷款审批权限和管理权限,使其责权利均衡。上级行主要负责监测和责任认定,改变当前上级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

1.4建立全面授信管理体系。加强对客户各类授信业务的整体管控,对同一法人客户的表内外、类信贷授信业务,以及以企业法定代表人承贷实际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个人授信、信用卡授信,在遵守各自业务流程的同时,对信息全面分析、额度统一管控、风险统一监测,防止过度授信。將客户关联关系识别与核查情况作为授信调查的必备内容,加强对表内外风险的监测,规避控制表外风险输入和非信贷领域的风险传导。加强大额用信客户风险管理,对有多家银行介入的大额用信客户,适当控制融资占比,鼓励通过组建银团分散风险。

1.5完善信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一是建立能够针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提前反应机制,加强宏观经济运行和国家政策分析,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为商业银行制定信贷政策提供指引。二是强化风险监测,将处置关口前置,确保风险信号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贷识假防假能力。在坚持面谈、实地走访、报表审核等传统“三查”手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整合银行内的客户关系管理、内控、审计、风险、结算等信息,以及外部的人行、银监会、工商、法院、税务、环保、海关、媒体等信息,强化多渠道的校验分析和逻辑判断,解决调查、审查、贷后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集团与关联关系分析、法人客户资金查询、财务分析、预警监控等系统工具应用,将系统工具应用职责细化落实到信贷业务各环节。四是建立至少跨越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违约数据库,改善由于数据期限跨度不够导致的违约率估计偏差问题。设计更为科学的计量风险模型,在考虑经济周期各个阶段指标差异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

1.6落实部门和岗位风险管控责任。客户部门和客户经理负责收集并核实客户信息,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贷前调查,要深入细致,客观真实,多渠道尽职核查客户隐性债务、交易对手真实性和资金用途真实性,多渠道核查客户真实经营状况和第一还款来源情况,调查不能走过场,更不能编造虚假信息。贷款审查中心和审查人员负责把好贷款准入关和制度关,优选行业、优选客户,审查时要全面、仔细、严格,不符合基本条件的一律不能过关,防止盲目介入或支持风险客户。贷后管理部门和人员,要负责贷款资金用途、流向、借款人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等的监测,对风险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化解、及时处置。

1.7规范责任认定和追究。一是明确责任认定和标准,重点核查业务办理各环节是否尽职合规,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设置“高压线”,实行“零容忍”,严厉惩治“乱作为”,尤其是要加大对主要决策人员责任的追究力度。二是抓典型。对消极懈怠、缺乏责任担当的“不作为”要进行严肃问责,处理必须从严,追究必须到位。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做好监测和责任认定,一旦发现违规违法,加大加重处罚,增大违规人员的违规成本,使其不敢犯。三是对于风险长期高企的机构、履责不尽职的人员直接停止其办理业务的权限和资格。

2.调整信贷策略,控制新增不良。

2.1突出支持重点。一是加快融入国家重点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项目,大力支持交通通道、水利、能源、信息和中外合作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特点和实际融资需求,适当拓宽抵质押品范围,探索开发新业务和新产品。三是积极做好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优先支持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棚改房、农民工及外来人口进城购房和房屋租赁的支持力度。第四,顺应经济结构轻资产化趋势,推进信贷行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轻资产行业信贷配置,以及“三农”特色产品、风险权重较低的零售业务及其他低风险业务,经营策略从以前注重“垒大户”、固定资产融资抵押等,逐步向经营活跃、知识产权自主化的中小型企业、新兴行业客户倾斜,促进信贷资源从“大而重”的行业向“小而轻”的行业转变。第五,重点拓展“一大一小”两类客户,围绕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和“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积极营销和储备一批大客户、大项目,重点支持科技型、创新型、特色型小微企业以及依托新兴产业优质核心企业和优质机构类客户的供应链型小微企业。

2.2优化信贷供给结构。(1)利用国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大力推广绿色信贷和能效信贷。(2)根据区域、行业、客户和产品差异,实施“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产能过剩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资金周转出现暂时困难但仍具备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调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措施,切实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对兼并重组企业,进一步扩大并购贷款规模,合理确定并购贷款期限,通过组建银团贷款或联合授信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排查重点风险,防范风险传染。

3.1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和行业信贷风险。重点关注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的领域和行业风险,全面排查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潜在风险,收缩部分集中度较高的房地产和融资平台客户贷款,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各项政策,加强与政府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客户名单。

3.2防范风险传染。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担保圈、上下游贷款的风险甄别和贷后管理;关注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批零业、采矿业等高风险行业,分析风险在产业链上下游蔓延的情况,制定风险隔离措施,严防因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建立健全担保贷款监测台账,确定存量担保圈贷款的核心客户和关键节点,拆圈解链化解风险。一是加强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按照集团客户四大特征加强集团客户标识,对集团客户,要加强资金监管和高层对接,关注整个集团授用信和担保情况,及时掌握集团整体风险状况,防止过度授信和过度关联担保。二是加强担保链担保圈管理。应用客户关联关系分析与担保圈识别功能,准确识别与划定担保圈,通过增加抵质押和追加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连带责任担保等方式逐步拆解担保链,优先退出担保圈中信用等级较低或行业发展前景较差的客户。三是加强押品风险管理。合理、审慎确定抵质押物评估价值和抵质押率,加强押品贷后管理和价值重估,定期对押品实物进行现场检查,复查押品抵质押登记情况,防范虚假抵质押、抵质押品灭失、减值和不足值风险。 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增信机制和银担合作业务管理。适时开展政府增信业务后评价,及时停办不良率高、代偿率低、不可持续的政府增信业务。对融资担保公司实施分类排队、分级管控,重点支持政策性担保公司,坚决退出资质资信差、不履行代偿责任的担保公司。加大退出类担保公司在保业务压退力度,督导担保公司履行代偿责任,做好在保不良资产保全和清收处置工作。

3.3加强重点地区授信业务风险防控。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辖内不良贷款集中、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率较高等重点地区的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分析信用风险爆发的原因和趋势,预判出现区域性风险的可能,对于风险较大的区域,及时制定风险预案;审慎开展异地授信业务,建立异地授信业务台账监测制度,规范异地授信业务管理。

4.处置存量不良,增强抵御能力。

4.1加大对出清“僵尸企业”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一是清理“僵尸企业”。 商业银行应全面自查,内部建立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標准和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名单。二是加大对“僵尸企业”存量贷款的退出力度。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力和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尽可能加快重组和退出,及时采取资产保全、诉讼、债务重组等措施,尽最大可能化解风险。

4.2积极盘活不良资产。一是实行一户一策。加强对辖内信用风险集中的重点地区、行业和客户的风险监测分析预警,特别是强化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客户、出现信贷违约的客户、因无法归还本息贷款重组客户、押品价值显著下降客户、持续亏损客户、关联或担保企业出现风险的客户及其他具有风险指征的客户的风险排查,实行动态名单制管理,针对不同产行业、不同企业,分类施策,“一户一策”制定风险化解处置方案。二是建立银行业机构、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三方联动的重点客户信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强化风险客户分类管理。第三,加快形成合力。主动加强与司法机关、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主动加强向上级行的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同业间要加强整体联动,依法合规开展集体维权,对有三家以上债权银行的客户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由债权最大的银行业机构担任牵头行,将所有债权人纳入债权人委员会,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处置措施,依法、合规、有序维权,坚决遏制逃废债行为,坚决维护银行权益。

4.3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把自主清收放在首要位置,以自主清收为根本,综合运用直接追偿、诉讼追偿、贷款减免、委外清收、呆账核销等多种处置手段,化解存量资产风险。加大诉讼力度,提高不良贷款诉讼率,努力实现不良贷款诉讼清收全覆盖,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抓住已诉未审结、已判未执行案件,攻坚一批久拖未决的诉讼案件依法清收;综合运用贷款重组、利息减免、单户转让、委托外部清收等手段,提高处置成效;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和转让、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等市场手段处置不良资产,提升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处置能力;在符合政策规定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加快不良贷款核销。

4.4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商业银行应对具有信贷性质的非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足额计提拨备;审慎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利润要优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合理确定利润留存比例和分红比例。

5.发挥部门职能,营造诚信环境。

5.1尽快将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征信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做好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征信服务,尽快将其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提供有效参考。对民间借贷利率定价过高问题,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管制,确保符合市场规律原则,使资金需求方融资成本处在合理区间。

5.2嚴厉打击失信行为。必须增强借款人的诚信意识,塑造诚信经营风气。明确政府政策导向、银行信贷导向和社会舆论导向,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建议政府通过取消税收减免、提高工商审批门槛等措施震慑失信借款人,严厉打击失信行为;银行对严重失信借款人坚决退出;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将逃逸的企业主列入黑名单,切断后续合作,使其失信成本大大提高。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宣扬儒家的诚信文化,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将失信扼杀在萌芽中。

5.3建议银监局向商业银行开放风险信息系统的查询权限,以便及时了解各商业银行报送的贷款客户风险。

5.4建议银监局或人民银行建立各商业银行监控、查询客户信贷资金流向的平台,以便了解客户之间的资金关联和信贷资金流向,防止信贷资金被转移和挪用。

5.5建议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出台相应宽松的不良贷款处置监管政策。一是对于还款意愿良好、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或项目,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当地党政加大企业重组力度,并允许商业银行采取借新还旧、连贷通等方式周转贷款或通过承债主体转移、调整期限、利率、担保等多种方式盘活信贷资产,减少贷款损失。二是建议银监部门向财政、税务部门沟通,为商业银行争取更加宽松的贷款本息减免、呆账核销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政策,以便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作者简介:罗智慧(1968—),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隆昌县,高级经济师,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金融工作;邱健烜(1993—),男,汉族,籍贯:四川省隆昌县,成都文理学院学生。

作者:罗智慧 邱健烜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论文 篇2: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与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商业银行作为线下供应链金融主体,解决了诸多中小企业的实际问题,也为我国经济转型奠定良好基础。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也带来新的挑战。从信用风险来源入手,了解其特征,为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质量和水平提升提供多元化意见,有利于构建中国式线上供应链金融体系。

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中小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多面临多元化资金问题,这导致其在转型和优化中抗风险能力较弱。供应链金融本身具备服务实体经济的特征,促进线上供应链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可切实降低风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实体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来源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来自流程设计缺少合理化、平台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不足、评价指标缺乏严谨性、贷后管理缺少动态化和系统性等四方面。流程设计缺少合理化会导致在客户获取、线上审核等重要事项出现漏洞,这会导致风险加大,也是金融信用风险的主要风险来源;商业银行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基于真实贸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相互勾结等多方位因素导致的数据失真,会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真实认知,继而可能发生相应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缺乏严谨性是指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时,相应企业的评价会由平台给出,而因部分企业本身存在复杂性导致无法现场核查,一旦评价出现问题,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线下供应链金融与线上供应链金融有所区别,虽然商业银行可对核心企业加强多元化掌控,但在了解跨地区链条企业时,可能存在信息获取滞后现象,因此而产生的信用风险,也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健康运转,增大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

隐秘性较强

线上与线下供应链金融具有相同的信用风险,而且由于线上供应链金融基于互联网展开工作,因此其信用风险又出现新的特征与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隐蔽性较强,商业银行会根据供应链平台提供的多元化数据了解相关企业,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依靠信息技术进行处理与判断,虽然效率有所提升,但是一旦信息真实性出现问题,相应的信用风险也会随之增加。线上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并未与链条企业进行近距离接触,因此可能会忽略一些风险,这也使风险管理愈发复杂化。

扩散速度快

线上供应链中的企业基于供应链平台实现互联和互动,互联网可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推动企业紧密相连,也能快速优化产业链。但基于互联网构建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也有可能因此出现风险快速扩散的趋势。而且由于线上供应链平台的管理者不是相关信贷人员,也导致其管理存在复杂性,一旦出现风险扩散,很难及时避免或降低风险。例如,线上管理平台会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管理,虽然能实现技术革新,并实时根据商业银行发展需要和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平台管理形式,但由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相关企业遍布全国各地,银行很难实现多方位现场走访,这也导致其对融资企业的实际了解较少,一旦出现相关风险也很难进行针对性解决,这也是风险扩散速度快的主因。
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思路

合理应用数据技术流程,产品设计科学化

多元化数据是保障线上供应链金融科学发展的重点与核心,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有利于贷前审核,更有利于贷后管理。相关企业的交易记录、发展态势等方面评价都基于多元化数据范畴内,这也说明提升数据能力,强化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可促进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信息管理优化。首先,筛选企业相关信息时,要构建公开透明的可视化信息结构。例如,获取企业数据时与税务、工商等部门加强数据分享,以此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提升数据使用价值;其次,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涵盖海量数据资源,也能加强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提升风险预测的合理性,提前感知其风险变化。大数据技术有较强的收集和分析能力,立足于大数据技术优势和特点,强化数据整合,可打破传统单一化数据收集模式,提升客户审核的全面性,减少金融信用风险。与此同时,流程产品设计科学化,也是确保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充分了解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以此针对性优化相关流程和产品,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打破传统管理思路与管理形式,提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可确保效率与效益的协同发展。保持严谨性是加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各个环节都需要符合法律及商业银行相关信贷要求,才能真正减少漏洞,确保线上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拓展与普及。

提升平台管理水平,指标考核体系完善化

线上平台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线上供应链金融信息风险管理息息相关,会切实影响贷后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随时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促进线上平台优化与创新。首先,积极提升线上平台的实操性,争取做到产品参数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确保流程线上化,以此顺应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更新管理模式,强化平台建设,科学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平台。其次,助力线上平台普及。商业银行应构建多元化格式,提升其线上平台系统的普适性,并在平台中增加交易市场、第三方支付等多元化模块,以此满足不同企业不同需求,真正实现管理的一体化,保证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进一步健全指标考核体系,利用多元化评价了解客户资质,可在贷前与贷中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需从交易记录、融资企业实力等方面科学选取多元化评价指标,提升重点评价指标的参考比例,从而健全指标考核系统。例如,核心企业审核过程中,既要强化对财务数据的多元化分析与收集,也要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化收集,强化数据挖掘,从而切实了解相关企业真实实力与真实水平,降低金融信用风险。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质量与效率关乎转型的速度與成败,切实强化平台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可真正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系统性打造新时代线上供应链平台。

创新风险防控体系,贷后管理体系系统化

我国商业银行多采用分层式管理,由总行管理分行,分行管理支行,基于此管理模式构建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也应强化分级管理,构建多元化风险防控体系。例如,总行可实时更新风险扫描体系,加强系统革新与优化,及时获取多元化风险数据。总行积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创新,实时监控资金流向,可从宏观层面加强系统性管理。分行可构建专业化团队,强化对线上供应链的多元化管理。与此同时,分行也要强化对核心企业的科学甄别。而支行可强化对多元化核心企业的动态化追踪,了解相关数据真实性与客观性。管理体系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发展,可推动商业银行提升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首先,构建多元化预警机制。贷后预警机制的建立,可实现对相应企业动态化数据的实时监控,及时预测风险,实现全方位与全过程管理。一但相关数据触动贷后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应及时加强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启动预警机制,从而减少损失;其次,探索全新风险共担体系。商业银行可在发展过程中勇于开拓,探索多元化风险共担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助力信用风险扩散。例如,商业银行可与核心企业实行风险共担,以此提升相关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企业积极发展,也为商业银行的扩大与信用风险管理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结 语

了解新时代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从多方面构建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有利于提升线上供应链管理质量与效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线上供应链金融管理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系统性建设,促进流程设计优化与创新,根据相关多元化信用风险构建针对性管理措施,才能促进其业务拓展,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商业银行的转型与优化。

(罗格斯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力,黄新飞.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25[2021-10-25].http:// kns.cnki.net/kcms/detail/11.2267.N. 20211019.1724.004.html.

[2]林佳男.大数据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J].投资与合作,2021(09):81-82.

[3]侯鑫彧,张帅,巴曙松.三方动态博弈视角下的网络借贷行业声誉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1-13[2021-10-25].https://doi.org/10.16381/j.cnki. issn1003-207x.2020.2118.

[4]程涛.LPR改革对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國物价, 2021(09):71-73.

作者:樊于非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论文 篇3:

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和萃一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债务人信用风险,资产池构建风险是发行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后续应严格把控入池资产,提高技术,优化催收手段。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一、引言

2016年5月26日,招商银行发布首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和萃一期”为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由于参与主体多样,基础资产特殊,致使其风险问题值得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均进行过有益探研。Anna Schwartz(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缺陷是价格的难确定性,致使设计者无法准确了解证券化过程蕴含的风险。李鹏雁(2009)采用AHP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进行了整体评价,得出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提出改善信用环境、完善信用制度。徐国成(2014)、王隽(2016)等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分析。

二、“和萃一期”的风险分析

“和萃一期”是以不良信用卡债权为基础资产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包括“和萃2016-1、2017-1、2018-1、2019-1”,各年发行规模是2.33亿,2.30亿,2.80亿,2.70亿。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包括债务人、发起人及第三方信用风险。债务人信用风险以基础资产质量为主构成风险分析的基础。借款人信用状况、贷款质量等能反映基础资产质量。用借款人的授信额度近似反映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萃一期”借款人授信额度多分布于3万元以下。从贷款质量看,以未偿本息额为标准,各年次级类占比分别为15.02%、26.23%、21.40%、36.25%,损失类为53.07%、49.86%、31.22%、13.97%。说明资产池现金流的收回存在难度,信用风险普遍存在。

(二)技术风险

资产池构建的技术难点在于不良资产现金流的估计。以发行人、评级机构等设定的评估模型为基础,估值受技术水平、催收效果、借款人特征及宏观经济等影响。在结构设计上,产品以受托机构设立特定目的信托的方式实现破产隔离。但根据风险自留原则,不良资产难实现全部出表。另外,“和萃一期”多采用如:优先/次级结构设计、信用触发机制、流动性储备账户等内部增级,可靠性较弱。

(三)环境风险

不良信用卡债权回收率受经济状况、通货膨胀、利率等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另外,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相关政策有待完善,致使实践过程必然面临法律与政策风险。

三、风险评价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AHP法较少的定量信息,将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实现对问题在模糊层次上的量化分析。

(二)构建风险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 阵M,见表1。表示针对上一层因素,本层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为实现量化,M中两两因素相比较的重要程度,按如下赋值规则给出:i,j同样重要mij=1;i比j稍重要mij=3,明显重要mij=5,强烈重要mij=7,极端重要mij=9;i比j稍不重要mij=1/3,明显不重要mij=1/5,强烈不重要mij=1/7,极端不重要mij=1/9。基于调研所得的专家咨询表,汇总整理,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判断矩阵。

X=1.0000 2.6667 3.0568

0.3783 1.0000 2.1667

0.3217 0.4633 1.0000

X1=1.0000 3.7040 4.1000

0.2700 1.0000 2.8200

0.2419 0.3533 1.0000

X2=1.0000 4.1000 4.3000 3.8000

0.2446 1.0000 1.9000 1.1733

0.2343 0.5267 1.0000 1.0810

0.2800 0.8533 0.9267 1.0000

X3=1.0000 3.9333 4.0000

0.2543 1.0000 2.4667

0.2490 0.4056 1.0000

(三)計算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1. 计算思路

(1)求特征向量w的分量wk,见公式①。

wK=

m(k=1,2,…,n)①

(2)对w=(w1,w2,…,wn)T进行规范化处理:

Wk=,(k=1,2,…,n)②

得W=(W1,W2,…,Wn)T,即权重向量;

(3)一致性检验,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③

λmax=④

当C.I.=0时,完全一致。C.I.越大,判断矩阵一致性越差,一般只要C.I.<0.1,即认为一致性可接受。

(4)计 算合成权重向量。

2. 计算结果

X:wx=(2.0126,0.9359,0.5324)

WX=(0.5781,0.2689,0.1530)

λmax=3.05 C.I=0.02

X1:wA=(2.4764,0.9131,0.4405)

WA=(0.6466,0.2384,0.1150)

λmax=3.09 C.I.= 0.05

X2:wB=(2.8609,0.8593,0.6043,0.6860)

WB=(0.5710,0.1715,0.1206,0.1369)

λmax= 4.07 C.I.=0.02

X3:wC=(2.5058,0.8560,0.4657)

WC=(0.6547,0.2237,0.1217)

λmax=3.09 C.I.=0.04

各判斷矩阵的C.I.均< 0.1,通过一致性检验。

W合=(0.3738,0.1378,0.0665,0.1535,

0.0461,0.0324,0.0368,0.1002,0.0342,0.0186)

(四)结论

信用风险所占权重最大,为57.81%;其次为技术风险,占比26.89%;最后为环境风险,占比15.30%。见表2。

按风险权重高低排序,得债务人信用风险、资产池构建风险最为关键,两项均属于非系统性风险,具有可控性。债务人信用风险由基础资产质量决定,受入池资产借款人信用状况、贷款质量、贷款逾期等影响。

四、对策建议

1. 严格把控入池资产。筛选入池资产应综合考虑银行业务需要和诉求,从资产分类、额度严把关。资产分类上,银行应根据业务需要决定五级分类的比例。金额上,充分考虑信息披露、预期回收情况、折价率等,审慎选择大金额入池。

2. 提高估值技术。评级机构应持续优化估值模型,银行也应建立内部估值模型,对评级机构的估值结果进行校验,并加强沟通,充分说明自身业务特点、催回收能力等,合理引导,确保估值的合理性。

3. 优化催收手段。目前多采取电话、信函、上门、诉讼等催收方式,应结合金融科技创新催收手段,如与支付宝等合作,采取电子支付限制令等迫使借款人尽快还款。

参考文献:

[1]李艳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9(33).

[2]徐国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风险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4(17).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基于大数据的西安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征信与反欺诈研究”(基金课题编号:18J05)。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作者:孟令瑶 杨姗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