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风险商业银行会计论文

2022-04-24

摘要:伴随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被看做金融支柱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商业银行老牌业务的支付结算业务,其合法性、合规性以及成功运营会直接对商业银行的名誉与发展造成影响,以至于对经济稳定造成影响。银行的结算风险也将直接影响银行资金的缺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结算风险商业银行会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结算风险商业银行会计论文 篇1:

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持续上升,特别是银行业,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银行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银行会计结算工作是银行的基础工作,其包括银行的核算业务,同时其也可反映出银行的经营成果,这对银行后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由于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因素较多,极大地阻碍了银行后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应的防范策略,以期为银行后续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银行业 会计结算 风险防范

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会计结算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其不仅与银行日常的业务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能够作出一定的预测,这对银行后续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质量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健康发展。对此,银行内部需要提升对会计结算工作的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针对各类风险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防范,为银行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因素

1.管理风险。由于银行会计结算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自身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也较差,相关人员的业务素养达不到工作要求,使得会计结算中的管理风险较大。如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会计结算工作中涉及到传统业务、拓展业务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这无疑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大。另外,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全面,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这不仅会使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也会阻碍银行后续工作的开展。

2.操作风险。在银行会计结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但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自身对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不熟悉,因此受会计人员的自身原因、业务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导致出现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了主观性操作风险与过失性操作风险。出现操作风险主要是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意识较差、自身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等原因造成的工作失误,不论这种风险是否是工作人员有意识或无意识而为之,最终都会对整个银行会计结算工作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不利于银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获得。

3.欺诈风险。其主要存在于不法分子中,这些人由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日常的业务办理过程中会出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出现伪造票据以及恶意进行信息修改等一系列欺诈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给整个银行会计结算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还会给银行后续工作的开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4.信用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借款人的违约行为或者是信用下降而导致债权人无偿还能力,这不仅给银行会计结算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风险,还会对整个银行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二、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范策略

1.强化会计结算制度建设。针对现阶段銀行在运行过程中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银行需要提高会计结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前期的运行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会计结算工作的认识,同时还要强化会计结算制度建设。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银行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风险预警,完善会计结算工作的相关制度,对在结算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分析,后续立足于实际情况及时预防控制,这可以在确保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银行的损失,为银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通过强化会计结算制度建设增强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在银行内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后续工作的开展。

2.强化对会计结算风险的认知。在银行内部,要实现会计结算的风险防范,银行还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在开展会计结算工作前期应强化其对会计结算风险的认知,这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银行要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对会计结算风险的认知,将风险控制理念传递给相关人员,从而提升整体工作人员的认知度,这可以在银行内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同时,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此外,相关银行工作人员也要对会计结算的原理以及理念进行了解与学习,立足于实际的工作情况加强风险防范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保证后续的业务操作规范、有序,有效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整个会计结算工作水平的提升。

3.加强审计防范。为确保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规范性,进一步防范相关风险,银行需要不断加强审计防范,在前期要针对实际的运营状况与风险情况建立相对独立的会计结算部门,通过内部审计规避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另外,银行还需要在开展内部审计的同时,采取外部审计手段,利用审计公司规避风险问题。在选择审计公司时,应综合考虑银行自身与审计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最大程度降低损失。银行在加强审计防范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手段要灵活运用,保证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有序性,规避相关风险问题出现,为银行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4.加强会计风险结算。在银行的实际运营过程中,风险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其文化建设,对其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巨大的阻碍,要降低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风险,银行要在实际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一种共同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念,企业会计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要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与价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明确存在的法律风险与执行风险等,通过加强会计结算队伍建设进一步控制会计结算风险。与此同时,银行还需要加强风险结算,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操作,防止出现的一系列风险问题,对于违规性操作要作出惩治,针对相关违规人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保证整体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5.强化银行会计结算的执行力度。在实际的银行会计结算过程中,为确保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银行还需要不断加强银行会计结算执行力度的优化,其可以进一步提高会计结算工作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银行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会计结算,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能力作出综合评价,确保会计人员可以满足结算工作的要求。后续要不断加强银行操作岗位的自控能力,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从而防止违规情况的出现。此外,上级管理部门还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会计结算工作加强监督与控制,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控制,这可以确保会计结算工作的有效性,推动银行未来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银行现阶段所出现的会计结算风险,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结算工作的研究,针对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方面分析,后续采取有效、合理的防范策略进行优化控制,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宋 爽

作者:梁丽平

结算风险商业银行会计论文 篇2: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摘 要:伴随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被看做金融支柱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商业银行老牌业务的支付结算业务,其合法性、合规性以及成功运营会直接对商业银行的名誉与发展造成影响,以至于对经济稳定造成影响。银行的结算风险也将直接影响银行资金的缺损。近年来,牵涉银行结算的案例逐年提升,银行已经把会计风险作为一件重要工作,进而进行银行内部的监督管理。本文就结算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

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特征

(一)内部欺诈与外部欺诈

我们通过了解之前的经济犯罪案件不难发现,中国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从内部员工或外部罪犯单独或伙同诈骗、盗窃内部人员重大案件此前披露,贪污和其他内部和外部欺诈率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其在犯案期间拥有便捷性的优势;第二,银行工作人员深知核算的严密,却存在极强的侥幸心理;第三,银行工作人员未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被利益遮住双眼。总而言之,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风险中,内部和外部欺诈风险占据较高比例。

(二)操作风险和流程管理风险

一些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機制;一些基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银行法律观念淡薄,混淆人情与结算工作的关系,没有原则和纪律,在会计规则的违反,甚至沉降情况下使用:一些管理者的意识薄弱,在交易过程中的低技能,对票据审查不认真,对账不及时,或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或留下事故隐患;一些银行认为扭曲,盲目追求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通过放松清算和结算管理系统要达到的目的,但对犯罪分子作案机会,甚至一些银行和企业合谋犯罪,谋取私利。

(三)业务经营管理风险

许多管理风险出现在业务经营方面,这之中,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例如:洗钱、高额利息揽储、违规广告及产品设计、营业时间与服务质量不合要求以及违规非法修改合同、房贷不及时、客户信息更新不到位等都将会对银行产生较大损失。

(四)其他风险

谁是风险的根源?答案无疑是人。首先是银行新员工的年龄普遍较低的时代,大多数的新入职的工作人员,上岗时缺乏必要的培训,业务主要集中在老同志的教导,学习业务知识较窄,对业务知识全面的会计不足,很容易造成工作中的差错,结算风险。特别是近年来银行加快了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对法律知识解决新的结算制度和法规的银行部分工作人员相对缺乏,学习和理解一些硬知识,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法律和纪律违法行为的情节,甚至不知道有违法行为,对同事的违法行为也视而不见。

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问题

(一)内部掌控制度不健全

内部掌控制度不健全,有以下几部分的关键问题,第一,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并无系统的内部掌控制度。在商业银行开启新业务的时期,因为内部掌控制度的不健全,造成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机率相对较高。而在内部掌控系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时,又会因为掌控地域比较分散,而使得内部掌控系统的成效不明显。第二,内部掌控制度相对薄弱。不能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掌控制度,就没有能力掌控其下属单位,而且也不能完成对决策者的监督,缺乏整体的控制;第三,内部掌控制度无权威。全新的系统必须要在运行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而这必然会导致政策措施的一再变化,致使支付结算系统隐患频出,这就导致支付结算风险升高。

(二)管理存在问题

就中国商业银行中的支付结算风险而言,其可以逐年对部门内部进行统一的掌控筛查,但是其内部控制检查制度是不完全和不完整的,一般情况下,均是以应对领导检查为目的进行的。即便影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原因有许多,但是主要的工作顺序体系不严谨、管理人员管理方式方法落后以及工作人员业务技巧不够先进都将导致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风险机率增加。在此类状况下,我国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需要进行迫切的管理掌控,这就要求在处理不能仅凭运气来处理支付结算风险问题,而是要通过严格监察工作秩序,修改和完善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质量,来消除风险支付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逐渐建立完整的系统来达到对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准确性。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对于任何结算主体而言,在结算业务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是平等的,然而,我国银行结算中的一些规定并不是解决结算方式本身的主要风险。例如,当收款人或持票人向代理人付款人付款时,应在汇票真实性检验后的同一天支付全部款项。即使付款人的付款是准确的,代理人也将资金转移到汇票债务人。虽然付款人和代理付款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但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同规模,促进总量平衡资本和推进,所以系统内的一些成员行会因其他成员行的行为而遭受损失。

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对策

(一)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完善、明确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目前银行会计监督和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各种第二级证书考试和监督柜台的工作人员坐在老师或后处理人员进行第三级企业监督检查是总会计师会员主管,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第二,重大事项审批制度的建立。第三,建立会计核算制度。第四,事后建立会计监督制度。第五、建立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系统。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人们作为项目的策划者、发起者与执行者,在活动进行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在银行支付和结算风险中,有较大因素是由人引起的。因此,在银行系统中,必须重视对金融团队的思想建设,其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健全责任心,大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培养。二,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财务政策和理论的学习,加大对基础技能培训的力度,定时开展竞赛比拼,提高业务水平。三,定期开展企业间的相互沟通,集合部分信用、结算、法律、贸易、信息技术等专业人员或复合型人才,进行相互交流沟通,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四,按照业务开展的需求和日常工作的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安排调整,尽量避免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现象出现。五,要重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工作人员熟知与自己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分守己,踏实工作。六,要建立良好的奖惩政策,加强风险预防措施,及时控制风险来源,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健全支付结算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健全、完善的支付结算制度是正常有序支付结算的基本保障。首先,组织支付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的结算。修改应当修改,补充补充,废止废止,保证政策的透明度、统一性和实用性。第二,提高票据法的法律法规水平,加强对支付结算的约束和约束。进一步的票据严格审查,真实性和必要的资料是否齐全,是否连续变化,签注的有效期,是否要审查票据的合法持有人,尽可能避免宽松的欺诈造成大额支付成功严格审查,对有疑问的票据和联营重要凭证要先查询后支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导致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根本来源,公司间的高频资金结算是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重点运作,而且商业银行的支付现已得到风险管理与结算系统的重视。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支付结算风险必将变成商业银行面对的关键风险。银行业作为当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其支付结算业务也成为最基础的银行服务业务,所以对于支付结算系统的安全性能及高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银行业的稳定也是取决于支付结算系统的安全高效,因此,对于现今的商业银行而言,如何降低支付结算风险机率,确保经济稳定发展,以支撑起安全高效的全社会资本流动渠道,成为银行金融工作者所要应对的关键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志.建设银行基层营业网点国内结算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2]胡小刚.农村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控制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5,(24):53-55.

[3]冯丽群.浅议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洗钱风险及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341.

[4]吴京.美、加银行的支付体系以及我国银行支付系统的建设问题[M].税务与经济,2010.

作者简介:

金蔚琳,唐寅,职称:经济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

作者:金蔚琳 唐寅

结算风险商业银行会计论文 篇3:

浅谈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及防范

摘要:文章首先从账户管理风险、贪污诈骗风险、竞争风险、审核风险、人员管理及制度执行风险等5个方面阐述了支付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并从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账户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运用科学技术,提高防假识假手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等角度探讨了加强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措施

作者简介:何丽琼(1971—),女,福建福清人,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会计师,研究方向:银行会计。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通过传统的票据结算功能、多样化的信用支付工具,方便灵活的服务手段,发挥着社会经济活动各项资金清算的中介作用。随着支付结算业务的迅猛发展,支付结算渠道不断扩大,票据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支付结算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并直接威胁着银行、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如何防范支付结算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账户管理风险

一是结算账户管理风险。单位或个人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必须提供有关证明资料,如营业执照(原件)或上级有关部门的开户证明、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等。但如果个人用虚假身份证或单位用虚假验资报告骗取假的营业执照到银行开立账户,并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银行的潜在风险已经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存款人伪造变造开户证明文件骗取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的非法存款人企图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非法的犯罪活动而冒用合法存款人名义开户或用虚构的单位名称开户或用注销的单位名义开户;也有的合法单位为达到规避现金管理或单位内部管理的目的而伪造变造开户证明文件违规异地开户或多头开户。而银行未能认真执行真实性审查职责,对开户资料审查不严,甚至于为吸引客户,主动为客户违规开立结算账户,从而为支付结算业务埋下了诸多的风险隐患。二是内部账户管理风险。内部账户管理不规范,挂账事项没有有效的分类管理,责任不清,原因不明,对于长期挂账户未及时清理,存在内部作案隐患。

(二)贪污诈骗风险

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扩大,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利用尖端技术伪造或变造票据及印鉴进行诈骗,或监守自盗或内外勾结伪造会计凭证盗用资金而产生的风险日趋突出。

(1)犯罪分子伪造变造银行票据及结算凭证、伪造银行预留印鉴诈骗盗用资金。犯罪分子或通过涂改、挖补等手段更改出票金额、收款人,或通过防真技术克隆票据及结算凭证或企业预留印鉴,骗取银行和企业的资金。

(2)内部人员贪污挪用资金。部分银行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进账单、电子汇划补充报单等会计凭证,凭空捏造收付款人空转账务,借暂收暂付科目空挂账务盗用资金;有的内部人员通过抽单盗款、私制凭证偷盖印章、涂改凭证日期、延压单据等方式贪污挪用银行及企业资金;有的利用伪造存单非法吸收账外存款、内外勾结参与银行承兑汇票诈骗、虚开存款证实书和承诺书、参与非法借贷等,骗取并贪污、挪用银行和客户资金,事后还通过签发假对账单来隐瞒作案行径。

(3)犯罪分子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利用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有的犯罪分子采取编造银行承兑汇票申请材料、伪造购销合同和虚构担保,以及伪造财务审计报告等手段到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而银行没有对单位资质、经营状况进行审查,也不核实合同的真伪就办理承兑,当承兑申请人不是交纳足额保证金时,一旦承兑申请人到期不足付款,必将引起银行垫款的风险。有的贴现、再贴现银行对票据所记载的事项审查不严,致使一些背书不连续、绝对记载事项不全等有瑕疵的票据流入银行,从而卷入不必要的票据纠纷,有的收到克隆的银行承兑汇票,虽然按规定查询查复,但由于犯罪分子采用高科技手段,仿真程度十分高,隐蔽性越来越强,依靠临柜人员对票面的审查和一般的书面查询很难辨别真伪,贴现银行仍有可能蒙受资金损失。

(三)竞争风险

各家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或争市场地位而盲目铺摊设点;一线网点任务重、压力大,是否完成任务直接影响个人收入,在利益的重压下,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以放弃风险控制为代价,片面追求存款业务发展,为了完成存款任务、留住大客户,面对客户的无理要求不惜放弃原则,违章操作。在日常经营中,片面追求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特征的业务发展,而疏于管理,从而导致业务管理的混乱和风险监控的不力,可能因无序竞争而形成严重的经营风险和支付结算风险。

(四)审核风险

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过程中,临柜人员对支付凭证记载的要素审查不严、未按规定流程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以及未严格执行先收款后付款“银行不垫款”的支付原则,均可能形成支付风险。客户预留印鉴做为银行审核客户办理各项支付结算业务的支付依据,核验印鉴真伪是把控支付风险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大部分行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折角验印来鉴别印鉴的真伪。当业务量较大时,容易造成部分临柜人员折角验印流于形式,未严格进行双人验印,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遇到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电子仿真技术伪造的足以以假乱真的客户印鉴来办理业务时,临柜人员仅凭肉眼往往难以辨别真假印鉴的细微差别而形成审核风险。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银行必须按规定对支付凭证的各项要素如出票日期、收付款单位名称、账号、大小写金额、签章等项目进行审核,如果审核不严,对收款人持有出票不规范、背书不连续、不完整、不得更改事项被更改、不得转让票据被转让以及超过提示付款有效期的票据办理支付,轻者引起结算纠纷,重者为不法分子利用,引发案件。

(五)人员管理及制度执行风险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大多来自人为的因素。一是会计人员政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加之劳动强度过大,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形成差错、失误的风险。二是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差,品质恶劣,内部作案监守自盗,造成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会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差,员工间相互盲目信任、互不设防,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听之任之,麻痹大意的失职风险。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尽管现在银行的制度建设相对健全,职责分工、操作流程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有些会计人员只讲关系、协作,不讲职责、原则,丧失了对违规导致风险的起码警觉,淡漠岗位职责,甚至发现违规现象也无动于衷,使岗位间的监督制约名存实亡,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盲目顺从,丧失原则,对经营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抵制报告,大大降低了制度的执行力。十案十违规,诸如重要章证保管不善、岗位分工不明确、未严格执行岗位轮换制度、柜员操作屏幕未及时退出、对账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等都为案件的发生埋下伏笔。

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防止支付结算风险的发生必须从队伍建设抓起。一是要实行会计人员准入退出机制,把好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关;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会计人员防范风险、识别风险的能力;三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治学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防止内部人员作案;四是根据业务发展和会计工作的需要,合理充实会计人员,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五是做好员工思想行为排查工作,把好重要岗位的用人关。

(二)强化账户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控资金支付风险

一是加强结算账户的管理。银行应充分利用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查询等功能,加强对存款人基本信息及已开立账户情况等的审查,坚决杜绝存款人利用虚假开户资料骗取开户情况的发生。在全面运行账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快网络化建设以实现与征信系统、工商、公安、税务和技术监督部门等系统的联网,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解决开户银行对客户提供资料真实性审查困难的问题,及时了解单位的变化动态,依靠技术手段做好账户管理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管理上应改变银行账户的审批层级,由银行后台部门集中管理账户的开立审批,以规范账户开立使用,强化账户合规管理,避免由于一线网点片面追求业务发展,在开户资料不全或有瑕疵的情况下,违规为客户开立账户,形成结算账户风险。二是要强化内部账户管理,严格开户手续,加强对内部账户使用的监督检查、实时监控及对账工作,定期对内部账户进行清理,发现异常要及时追查,杜绝内部人员利用账户作案的可能。三是加强不动户管理,消除不动户管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应按不动户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不动户转入、转出及使用控制,严格不动户恢复正常使用的审批手续,把不动户管理作为稽核检查的重点而非盲点。

(三)运用科学技术,提高防假识假手段

一是运用科学技术提高银行票据的防伪技术,提高银行的验票技术,降低犯罪分子伪造、变造和复制银行票据的可能,加大犯罪成本。二是推广电子验印系统的运用以逐步替代人工肉眼验印的方式,仿真印鉴的出现对现有的人工折角验印方式已构成了极大威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运用高科技的电子验印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仿真印鉴带来的风险。三是加大支付密码器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票据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增加支付密码做为票据支付的辅助条件。四是银行间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票据查询系统,共享票据信息资源,提高票据查询效率以防范诈骗案件发生。

(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及监督机制是银行防范支付结算风险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内控管理,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柜面操作,切实加强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营业机构要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细化岗位流程,严格岗位分工,强化岗位制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内容和要求,健全岗位职责体系,严禁不相容岗位混岗、串岗,对易发生案件的重要岗位,要实行定期检查、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及离职离岗交接制度。

建立重要事项审批制度。会计人员办理重要会计业务,如开销户、错账冲正、账目调整、大额支付、自制补制凭证、查复业务、挂账及临时过渡业务核算、拒绝付款、可疑支付交易等必须经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主管行长审批同意,做出实时授权后才能办理。

建立重要物品管理制度。对会计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要严格执行入库、登记、领用的手续,对重要物品的领用、保管、发出、处置建立可追溯的记录。重要物品要实行专人管理,非营业时间入保险库(柜)保管。对重要空白凭证应纳入表外科目核算,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行长和上级行应定期不定期对重要空白凭证进行查库,确保账实簿相符。建立账务核对制度。商业银行应通过账账、账款、账实和账表的账务核对,完成对会计账务处理全过程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外部对账制度,由账务经办人员以外的人员办理账务核对并经指定人员确认账务核对结果,加强对账单的回收管理,及时核对收回的对账回单,提高对账工作的时效性,对于账务核对不一致的,应当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建立会计检查及整改制度。会计检查是防范操作风险、及时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应加强事后稽核及会计检查,充分发挥会计检查工作的监督控制作用,根据银行内控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明确检查范围、检查手段、检查频率、检查形式。利用系统资源把非现场监督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加大防范核算、内控、操作风险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组织整改并进行相应的责任认定,通过严格问责,提升检查的震慑力,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

银行处于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有的企业和个人从正常渠道不能得到银行资金,就通过非正常渠道贪污、挪用、诈骗银行资金,且犯罪智能及技术日益提高,银行防范支付案件风险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和艰巨。只有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及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从体制、流程、科技、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强化监督制约措施,才能全方位提高银行防范支付结算风险的能力。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1] 桑小军、胡永宏.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引起支付结算功能弱化的思考[J].金融会计,2004,(01).

[2] 刘旭瀛.试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与防范[J].北方经贸,2004,(06).

[3] 刘德明、曹立国.商业银行人民币对公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点及对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作者:何丽琼

上一篇: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