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英语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4

【摘要】2013年开始,各地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相继传出,一时间,“英语将要退出高考”的消息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本文基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高考英语改革的原因、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及高考英语改革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高考英语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高考英语教育改革论文 篇1:

大学英语教学是否要以高考英语改革为风向标

摘要:随着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推行,英语的高考分值降低,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降低了。高中英语面临着被弱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大学的英语如何改革,大学英语的改革是否要以高考英语改革作为风向标,在高考英语改革不断推进的现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正要性是否增加,对于英语的新形势,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些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是否要以高考英语改革为风向标这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高考英语改革风向标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上海、北京等省市有关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不断传开,据说本次改革的重点放在英语考试上,学英语的这股热流该如何涌动,大学英语教育的风向标有如何变动?

2013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高考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决定》当中,系统全面地对教育改革做了相应的规划,决定一推出,人们对其中的英语考试的关注度居于首位。高考英语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英语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在首都北京公布,里边提到2016年北京市英语实现文理同卷,英语分数由现在的150分降到100分,实行一年两次的英语社会化考试,参加次数不限,录取分数选择考试的最高分录入高考成绩,成绩的有效期是三年。英语考试试卷的命题内容是英语的基本能力以及基础知识,英语教学更加注重英语的实用功能。百分制的英语试卷由听力和阅读写作两大部分构成,在英语试卷中的比重分别是30%和70%。其他省市对英语也做了相应的改革规划,江苏省的改革有将英语撤出高考的可能性;山东省将英语听力从2014年移出英语的高考试卷。这些省市针对英语的这些改革,虽然显得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降低,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这些只是对英语的评估方式的转变,英语教学依旧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而且现今的世界发展的潮流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因此英语教学对于我们依旧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这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高考英语改革作为风向标,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第一,世界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经济、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建设日益提上日程,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经验教训,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的市场、原料供应地、资金的国际化,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要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我国改革的全面高效地推进。在这个社会大浪潮下,我国要注重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传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大学生属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才,在正规教育下,英语的学习更具有紧迫性和直接性;另一方面,高考英语的学习侧重于应试教育,高考英语改革后的举措虽然有利于缓解高中英语学习的应试性,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高中英语学习的现状。因此,大学英语的学习更加重要。

第二,大学英语的教学安排不僅局限于英语的语言基础的功能,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使得大学英语还充当着了解世界文化和拓展大学生知识面的素质教育功效。大学英语课程更倾向于教授大学生世界文化知识,培养大学生社会文化素质的社会功能。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育既能够通过英语交流沟通又能够通过英语提升开阔的事业和文化素养的复合型社会人才。大学英语注重培养学生可以在工作、生活和交流中用到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散思维学习的能力,对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性作用。

第三,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各地纷纷将英语作为主要的改革对象,对英语降低权重,并弱化英语,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减轻高中生的英语学习负担。这样,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会降低对英语学习的狂热度,对英语学习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很多学生会不像从前那样分配大部分时间专攻英语,学生对英语的重视度也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运用交流能力也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得社会上的英语人才会减少,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产生了教育所培育人才与社会所需求人才的断层和矛盾。在这种现状下,学生进入大学后就需要对基础阶段未重视的英语进行“恶补”,大学英语教学也就更加重要了,他的迫切性和实用性也更突出。

第四,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没有据此作出相应的规划和修改,这也就表明,大学英语的重要性依旧保持不变。但是,在所谓的大学英语尽量在本科总学分上保持10%的比重,因此,即使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并未因高考英语改革而变动,高等英语教育并未实现与基础英语教育的联动,但是高考英语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和还是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挑战与冲击。

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因高考英语改革而撼动,,但是英语考试的取消、英语分数的下调、英语在高考中的退出这些改变对大学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高考英语改革会导致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的改变,社会化的英语考试方式也会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产生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对象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基础英语教育决定的,大学英语应该因材施教,做出相应的改变,调整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时等,转变因高考英语改革造成的英语教育脱节的现状。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了高考英语改革的冲击和挑战,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高。最新高考改革形势下,高考英语加大了改革力度,这势必会对大学英语带来冲击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高考英语改革作为风向标,调整大学英语教学的大纲、目标、手段和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培育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玉青.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更加重要[J].《赤子(中旬)》,2013,(10).

[2]王馨.从高考改革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发展趋势.《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杨亮辉

我国高考英语教育改革论文 篇2:

跨文化视阈下对当今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

【摘要】2013年开始,各地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相继传出,一时间,“英语将要退出高考”的消息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本文基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高考英语改革的原因、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及高考英语改革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改革原因;改革影响;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鲍可馨,辽宁锦州渤海大学。

2013年开始,各地高考改革的消息相继传出。其中,高考英语的改革最受关注。英语考试不再和统一高考一起进行,而是实行一年多考,增加了听力和口语等语言文化的分值比重。此外,有些省份降低了英语总分值。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多年来占据高考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此次改革,似乎预示着在我国持续已久的“英语热”现象将不复存在。

一、改革的原因

1.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与国际社会需求的脱轨。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笔试能力,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最大的作用是交流。在我国,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六岁左右开始接触英语,小学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英语,然而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中国的英语水平排名靠后,仅仅领先于泰国。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英语教育。一定程度上,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式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卷纸上。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卷面成绩几乎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们功利性的倾注大量精力来达到这一标准中的优秀。久而久之,这种目的性的“教”和“学”成为了学习的一种常态,然而,这种常态忽视了英语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应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国际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性语言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频繁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们擅长考试,却困于交流,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不得不说传统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初衷。所以高考英语改革势在必行。“从高中英语教学方面人手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传统的重视成绩, 重视刻板的分数向重视技能, 重视英语的运用转变, 来培养与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以及综合型人才”。

2.“英语热”现象与汉文化的对峙。英语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在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学习英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一方面,多年来,英语一直作为中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部分学生从小在接受汉文化教育的同时便接受了英语教育。高考中,英语和数学语文以同样的分数占据三大主科的位置,地位不容小觑。而且,在学生和家长的固有思维中,汉语作为我们本民族的语言,与学习英语相比,学生学习语文有着天生的优势,因此,学生学习的重心一度偏向了英语。

在大学甚至工作中,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的生活。大学中,英语四级是学生必考的考试,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此外,找工作、评职称有时候也需要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一定的成就。这种带有“强制性”的要求让英语一直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这种重视的热潮持续上涨。相比之下,我们的本民族语言汉语在学生学习中的被关注度有所下降。在大学中,对于大多数专业的学生来说,汉语言只是一门选修课,而且并没有强制性的国家考试。所以,除了日常的交流使用,学生们学习汉语的热度大幅度降低。基于跨文化角度来看,英语作为我们国家的第二语言似乎对我们本民族的汉文化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入侵和挑衅。

3.高風险的挑战与文化教育的缺失。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高风险就在于这种传统的“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往往会让某些发挥失常的学生终生遗憾,而“一年多考”便会给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次“重生”的机会。“在美国,偏重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SAT 考试一年有7 次考试机会,偏重考核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ACT考试一年有5 次机会”。学生科根据对自己成绩的满意程度选择是否再次进行考试,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充分的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跨文化的角度思考,中西方的考试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得不引起教育部门对现阶段我们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反思。

此外,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关于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严重缺失,因此学生对英语文化几乎一无所知。事实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能够反映该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也影响并制约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既然要学习一门语言,就必须要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考试中加入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考察必然会推动对该文化的教学,因此,改革后英语教学将更加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实践。

“高考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广、利害程度高,因此,改革必须‘三思而后行’,高考英语改革既应符合我国教育发展和教学现状的国情,也要遵循个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人情”。实行高考改革势在必行,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后的考试制度。从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一定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二、高考英语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反拨作用

1.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要做相应的调整。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上课时“我要教什么”和“我要怎么教”这两大重要内容要有重要变化。“高考英语必须从对语言知识的考查转向对语言能力的考查,发挥其指挥棒效应,正确指导和引领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使其尽快上升到能力培养的高度”。首先,是“我要教什么”的革新。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学以语法的讲解为主,大部分精力用来培养学生的“纸上功夫”。而改革之后,听力和口语成为高考英语的考试内容,目的就是要避免传统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因此,听力和口语也要成为教师的重要授课内容。这一改变,将会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跨文化的视角看,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努力做到笔试能力和语言文化的高度统一。

其次,是“我要怎么教”这一重要内容的改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方式单一乏味,对教师没有太高的要求。而改革之后,教师要改变熟悉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始向素质教育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让教师面临了一次巨大的考验。这种教育要求下,与我们国家截然不同的西方的“自由式”授课方式就有了许多的可取之处。提起西方的教育,学生们总会用“有趣”、“平等”来描述,与我们的 “枯燥”、“乏味 ”对比鲜明。因此,改革之后我们要开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情境,增加实践性活动,加大对学生的听力口语练习,进行情景式教学等。教师也可以开展游戏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同时加入英文歌曲和电影等辅助教学,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英语要退出高考,学生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改革之后,有些省份的英语分值降低了,有些省份不降低分数也会实行一年多考。表面上英语考试简单了,但是实际上,此次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学习英语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首先,对应着教师教的内容的转变,学生学的内容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以语法为主,注重记忆背诵,学生进行反复机械的练习就可以应对考试。而改革之后,英语学习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对于国语是汉语的学生而言,在生活中,英语听力和口语练习缺乏语言环境,而听力和口语的学习又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仅凭学校的课上练习恐怕不足以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所以,改革之后,就英语的学习而言,难度并没有大幅度的降低。

其次,高考改革之后,各大名校也加大了对英语考试成绩的要求,英语学习似乎更重要了。英语退出统考之后,虽然实行一年多考,看似简单,但不少名校加大了对英语考试成绩的要求。例如,有些院校明确规定英语成绩要不低于135分和不低于120分,这就使得有些英语成绩较弱但其他科目较好的学生可能与这些知名院校擦肩而过。而且,不仅仅是名校,改革之后,每一所学校都会对學生的英语成绩有一定的要求,虽然不再一考定终生,英语成绩却成为了学生进入大学的硬性要求。此外,多次的考试机会让学生力求考出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来拿到名校的报名资格,必然会有很多同学多次参考,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造成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学生仍需努力学习夯实英语基础,而不是被迫的多次参考。

三、高考英语改革对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高考英语改革以后,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已毫无争议,但在以往缺乏文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入该内容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英语教师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学生的文化认知加以启发,进而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文化的认知图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现实的,宏观角度主要指从价值观、人生观、交往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层面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理论性的介绍,让学生对英语文化形成初步的认识;而微观角度则指结合理论,对影响交际词语、句子及篇章的文化内涵进行仔细分析。通过深刻细致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具体细节来加深理解,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交流中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其次,为了真正的达到文化理解的层面,文化教学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英语文化,还应该包括母语文化。“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单向学习来吸收目的语文化,而且是为了实现“双语文化的交叉交际”。如今,世界正在走向中国,中国也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让我们在国际中实现真正意义上平等的跨文化对话。作为未来使者的摇篮,英语文化教学既应该吸收英语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又要培养学生向全世界介绍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能力,实现跨文化的双向的交流。

在英语日渐国际化以及国际交流日渐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使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保持平衡——使其既能符合英语国际化的发展,又能很好地服务于自己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以便我们在世界的多元文化格局中能够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这是我国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无疑此次高考英语改革将进一步驱使英语教学回归英语教育的本位。

参考文献:

[1]张姝媛.高考英语改革后的高中英语教学[J].创新教育,2014(13): 21-23.

[2]陈金芳.稳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0(5): 13-15.

[3]束定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J].外语界,1996(1):11-17.

[4]赵建国.英语教育改革更应符合国情和人情——也谈我国高考英语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5(9):23-25.

[5]张允.高考英语改革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5 (13):77-79.

[6]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14-18.

作者:鲍可馨

我国高考英语教育改革论文 篇3:

高考社会化趋势下从学生的需求视角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摘 要:在高考英语社会化趋势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英语课程设置上高校应该增添培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的赏析课程,增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在教师辅导工作上,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改革来应对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高考社会化;学生需求;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自实施高考制度以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中,为了使考生最大化的提高综合素质,国家提高综合国力,我国一直在不断地对高考体制进行改革。近年来,高考英语的体制改革备受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高考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社会化”考试是指考生脱离学校考试体制,通过社会机构参加考试,可多考,取最好成绩,最终计入高考总成绩。这一制度的改革,对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发展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高考英语社会化的趋势下,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一定的改革,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想要真正的落实这一点,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和分析英语专业学生面对高考社会化趋势时潜在的弱点和优势,做到取长补短,通过一定的课程设置调整,培养出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高考英语社会化下学生的首要需求—坚实基础

高考英语在改革中提出:考试范围仅限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新体制的改革可看出,高考英语有所易化,考生只需灵活掌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即可。在此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必需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如果毕业后选择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师范类的工作,稳固的英语基础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实,坚实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确实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英语的学习贵在基础,每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都有不同的含义,彻底掌握每个单词的全部用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鉴于这个事实,在课程的改革上,就要求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在学习过程中,巩固和反复练习基础词汇、句法及语法,熟练掌握其全部含义及规律。事实上,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他们经常用到的词汇只有3000词左右。如果能真正掌握这些词,学生的英文水平自然而然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从学生的需求来看,以坚实基础为准则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可以让每位学生对课文中的经典句型进行分析,并用所学单词逐个造句。根据以往实际情况,很多学生在综合英语课上并不能做到完全理解课堂及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因为课文篇幅长,课时少,大部分学生在课下仍有无法理解的句型及不会使用的词汇,所以在此课程上,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多做课前准备,将自己无法理解的句型在课上与大家进行讨论。教师则挑选文章重点部分,清晰讲解并让学生反复造句练习,争取使每位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全部要点和词汇,从而达到扎实基础的效果。与此同时,英语语法的学习也至关重要,是拥有良好基础的关键性因素。其实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并不能与大学所学范畴相匹配,好的英语基础要求学生头脑中必须有清晰的语法结构框架,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化语法知识课程。如开设“英语语法理解”这样的课程,以经典句型为例,深度剖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让学生在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的基础上,补缺自己的语法漏洞,学习全新的语法难点,在课下用所学语法要点进行造句练习,帮助学生更牢固地记忆。拥有了良好的语法基础,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稍有难度的辅修课程,更有兴趣去学习其教材中的难点。

二、高考英语社会化下学生对“听、说”训练的需求

由于过去高考英语的体制更多地是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固定的模式使得考生们只拥有单一的应对高考考题的能力,却不能在现实中灵活使用英语,也就出现了普遍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随着高考的深化改革,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交际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使考生脱离这样的状态,增强实际运用能力。北京市的高考英语改革中,听力提高到了50%,可以看出是在强调英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提高“听”“说”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将英语作为一种流畅的沟通工具。很多学生的听力和口语都相对薄弱,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学校也无法提供绝对的语言环境,练习的机会少,所以对于课程的设置要弥补这一缺失。

关于“听”,仅限于英语视听说课程所练习的那部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先找一些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做听写工作,然后循序渐进,难度逐渐增加,并将学生听不懂的内容在课上进行讲解。同时,每天可放10分钟左右的较有趣的无字幕英语视频来提高学生“听”的兴趣,比如苹果公司的发布会,或者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在培养兴趣、练习听力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教师应避免仅仅应用听力教材的内容,有时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知难而退的情绪,可以找一些VOA、BBC的听力练习,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说”,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学生们说英语的机会很少。对于学生来说,说得越少,越是难以开口。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口语教师在课堂上全面互动,进行激烈有趣的话题讨论,调动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思考。另一方面需要其他各科教师配合,在课堂上尽可能与学生全英交流,这样的方式既增加了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同时也练习了听力,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环境,会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学校还应多开展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传统的英语角,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英语。还可以开展英语辩论赛,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口语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高考英语社会化下学生对培养创新思维的需求

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改革,指出过去古板的选拔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应当脱离陈旧的应试模式,增强创新能力。这也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如今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仍在进行中。中国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育目标中缺少对“分析”和“评价”等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评论、探究性作业都有抵触心理,因为他们想不出好的观点来完成作业。高考英语制度的改革也引发了英语专业教学在此方向的思考。英语专业教学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学生没有创新思维就无法拿起笔创作,英文就得不到练习,阻碍了学习的进步。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高校需要设置一些带有创新性的赏析课程,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思考,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也开阔他们的视野。赏析课程中大多数问题的答案都没有对错之分,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最重要地是这类课程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鼓励独创精神。如希腊罗马文化,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奇故事用中英结合的形式讲给学生,好奇心会引发他们的讨论和思考,再让学生课下写一个小文章提出自己的思考,不设范围方向。这样反复地进行,既拓展了思维,又练习了写作。再比如中华经典文化读译,主要是讲中国的儒家、道家等经典思想,以中英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每节课做一个课前演讲,结合孔孟思想等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上教师也不时提出问题请学生来回答。这样的课程,都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其实,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改革提出了更大的范围和更远的目标。通过改革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课程设置,会使学生在不断思考问题和吸收知识的状态下有很大的收获。

四、高考英语社会化下学生对增强学习自信心的需求

很多人认为高考英语社会化是减弱英语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其实不然。降低英语的分值和难度系数是想打破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给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然而社会舆论使很多学生认为这一改革意味着英语地位的下降,很多学生将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给予正确的引导,给他们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学生拥有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学习英语的前景,恢复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信心。我们都知道,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在世界上使用人数众多,适用范围广泛,它的地位目前看来是不可动摇的,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英语在高考中地位有所下降,社会各行各业对它的需求仍然在不断增加,英语仍然是走出国门、借鉴它国优秀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许多高校为提高办学质量,各领域专业都开始使用英语教材,这样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国家与世界各个领域接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这样的趋势下,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只增未减。作为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要愈加严格,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栋梁之才。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正承受着许多有形无形的压力,迎接着社会巨大的考验,难免缺乏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专业更有期待。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里,英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国际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英语都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无论在哪个领域,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对我们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帮助。在这样的国际化大背景下,高考英语不断进化,实施英语社会化制度来配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此影响下,也显得更为紧迫,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准则之一进行全方位改革。同时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及教师进行调整。改革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管怎样,英语高考制度的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他们为将来的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服务于社会的英语精英,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2〕李涛.高考社会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2):5-10.

〔3〕郑彩云,陈树根.高考社会化问题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43-146.

〔4〕李成伟.英语高考社会化利弊谈[J].考试周刊,2014,(10):4.

〔5〕贾国栋.多媒体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J].外语界,1999,(2):30-35.

〔6〕戴炜栋,黄任.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1997,(6):1-4.

〔7〕韩慧卿.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113-115.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闫俊玲 赵耀

上一篇:电力基础建设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