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综述

2024-05-03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综述(共6篇)

篇1: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综述

作者:王斌全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政府预算改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预算不合理。我国一直实行历年制预算,(每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而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要待3月份以后举行的各级人代会审批,这种日历与财政合一的做法导致的结果为;

1、预算的实际编制时间较短

2、人代会审议政府预算的时间很短

3、预算执行中出现法律空档。

第二种观点认为,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

2、预算编制方法不尽科学。

3、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

4、预算编制内容不够科学。

5、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论证,导致财政收支的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6、预算编制有关职能不分。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预算准备、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形成“预算简单化、决算复杂化”局面。体现在:一是结算项目繁杂,大量结转资金和跨结算项目容易对下预算执行产生冲击。二是强化了地方对年终总算的依赖思想,各地对年终决算解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中央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三是财政工作集中,预、决算工作效率不高。四是结算事项多,财政算账难。一方面是各种专项上缴扩大趋势明显不适应分税制的要求。比如,中央借款、向中央作贡献、老农业税价差上缴等项目。另一方面,结算补助中税收返还计算复杂,且超基数返还比例太低,转移支付数额小且计算依据难以符合客观实际,其他补助项目多、数量少等问题,使地方各级财政很难准确计算财力,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困难。

第四种观点认为,实施部门预算改革面临着矛盾。主要是:

1、部门预算改革与机构改革滞后的矛盾。

2、部门预算编制中是以部门为主还是以财政为主的矛盾。

3、实施部门预算改革与现有预算分配权的矛盾。

4、部门预算改革与税收计划的矛盾。

第五种观点认为,部门预算与国库改革未能协调一致。目前,国库对财政资金支出的运行程序是:各级预算单位根据同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按期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拨付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开具拨付凭证,通知国库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国库通过银行间票据交换将财政资金划入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上。这种运行程序弊端较多,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监督弱化等。同时,银行体制改革后,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国库资金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划转,受利益驱动,各商业银行对存不计息付不收费的财政资金不同程度地存在截留和占压的情况,各预算单位根据资金性质的不同也在银行多头开户。实行部门预算,预算报表虽然统一了,但财政资金仍在多头运作和逐级层层缴拨,财政将预算资金拨付到一级预算单位账户上后,一级预算单位如何再下拨至用款单位,用款单位又如何使用,财政部门无法实施全程监督和控制,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构建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模式

第一种改革模式:

(一)采取标准周期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周期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同一预算内,不同预算管理周期的三个阶段同时并存:

1、“预算编制阶段”。从每一预算前一年的年初开始至次年年末,期限为12个月,主要任务是对上年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绩效评价,结合本预算执行情况,测算下一预算收支规模和增长速度,据此编制下预算。

2、“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从每一预算的年初至年末,历时12个月,主要任务为组织执行本预算、分析执行情况并办理调整变更手续。

3、“财政决算阶段”。从每一预算终了后的下一年初开始至六月末结束,期限为

6个月,主要任务是组织编制决算草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并在决算基础上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作为编制下一预算的依据。

(二)改革预算科目的设置体系。应以部门为主线,融复式预算、综合预算为一体,满足政府按部门分类、政策目的分类、经济性质分类的预算管理要求。

1、以部门为依托,综合编制部门管辖内的各种资金,预算从基层编起,逐级审核汇总,以清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分布,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在预算科目的设置上,规范预算科目,统一预算口径;按照科、目、项、款的顺序,一级科目按部门设置,二级科目按资金性质设置,三级科目按支出用途设置,将预算科目分解到预算单位,细化到具体用途,落实到项目和人头。

2、体现复式预算的要求。根据建立复式预算的目标要求,重新构建的基本框架为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财政投融资预算的四层预算结构。

第二种改革模式:根据目前拟定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我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将由“部门分类”、“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在“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中,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具体目标模式是:

“部门分类”依据预算部门的性质和管理级次划分,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顺序分类。

收入科目不再按功能分类,“支出功能分类”与目前的支出科目体例类似,但内容作了结构性改动。支出功能分类根据政府活动不同设置11类,具体是:一般公共服务类、国防类、公共安全类、教育类、文化体育及宗教类、社会保障类、医疗卫生类、环境保护类、城镇住房与社区类、经济事务类、未划分的财政支出类。

“经济分类”包括“收入经济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部分。“收入经济分类”与以往收入预算科目相对应,但融入了较多的以往不曾在科目中体现的预算外收入内容。“收入经济分类”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非税收入、转移与赠与收入、贷款回收本金及产权出售收入和债务收入等6类。“支出经济分类”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和产权参股、债务本金偿还等四个类级科目。其中,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商品和劳务支出、经常性转移支付、国内债务付息支出、国外债务付息支出、预备费等6款。[9]

第三种改革模式:借鉴国外复式预算的经验和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状况,我国复式预算制度的框架应分为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等方面,从而构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预算体系。

1、建立双重财政预算。从财政角度分析,我国财政将分为包含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类不同分配关系,它们分别形成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公共财政是一种纯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利用政治权力,以税收为主要收入形式,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效。而国有资产经营财政的分配主体是作为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政府,它以国有资产经营为分配目的,以资产所有权为分配依据,并以竞争性市场为活动范围。与此相适应,我国应建立公共预算与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种预算。

篇2: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综述

一、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高考制度是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从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看,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例如,偏重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的考试内容,造成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充斥高中教学。集中录取制度取消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受教育者的选择权,限制了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降低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一些高考加分、地方分数线、指定特招等政策违背了考试公正的原则,损害了教育公平。不少地方政府将高考升学率视为政绩,形成单一的分数评价和升学率导向,致使基础教育“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弊端严重,造成对学生身体健康、道德品质、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伤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面临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已经发展为教育改革的竞争。同样具有儒家教育文化传统的东亚国家和我国台湾省纷纷改革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逐渐加强。不失时机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对于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适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开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考制度改革影响面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困难不难想象,但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坚定改革的方向,通过理性、建设性、渐进性的方式,用改革的实践推进改革,使高考改革走出困境,将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改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

二、高考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

本高考改革方案以“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考试与招生制度。其基本价值包括:

1、以学生为本。扩大考生选择考试与高校的权利,尊重和保护考生的个性。改变一张试卷考所有学生、所有学校按照高考分数的单一标准录取考生的情况,促进考试和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多轨化、弹性化,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一名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以学生的自由选择权来推进高校竞争。

2、保障并促进教育公平。保持和发扬高考制度的公平价值,通过考试立法和一系列制度建设,规范招生考试秩序,保障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享有大致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以及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3、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通过高考考试改革和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使得高校能够录取到所需要的学生,为高校办出特色创造条件。同时,需要推进高校管理制度改革,构建校内学术民主的管理制度,公开、透明的招生录取制度,树立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保障扩大高校自主权的改革。

4、规范各级政府与学校行为,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制订《考试法》以规范各级政府与学校的教育行为,改变对中学和教师的升学率评价。通过采取以能力为导向的多样化的考试选拔方式,引导中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减轻学业负担。改变单一的分数标准,形成包括考生的各科学习成绩、活动表现、身体与艺术素养、教师评定与推荐等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评价。这是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高考改革最大的难点,需要在充分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伴随社会法制环境和道德环境的改善,逐渐分阶段进行。

三、高考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

高考制度改革的基本设想是: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基本描述是:“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

(一)考试制度改革

1、改革传统高考,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

实行多轨化和分层次的统一学科知识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学科考试科目可分为多种组合,例如普通文科、普通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商科和管理类、艺术和体育类,等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例如语文

1、语文

2、语文3;数学

1、数学

2、数学3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学科知识水平考试的有效期为一年。

这一改革增大了考试的选择性,避免了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的粗陋,有利于考生扬其所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和学科招收人才的“精准性”。还可以改善对高中教育的引导,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制定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在同一个跑道、一个标准下竞争。

2、举行“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

增加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的内容以考察学生基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为主,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评价,作为考生申请高校自主招生的门槛条件。学业水平测试可每年举行3次,有效期为两年。

(二)录取制度改革

探索多元化的录取方式,包括“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

1、“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 + 高校自主招生”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985高校和211院校,主要对象是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高校提出 “全国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申请门槛要求,对达到要求的申请者进行面试,结合申请者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表现,自主录取学生。考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同时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学科知识考试。

2、“统一学科知识考试 + 集中录取”模式

这种模式即为现行高考录取模式,不同之处是对考试进行多轨化和分层改革。考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何种层次的考试,学校也可提出考试科目与层次要求。这种模式适用于部分211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

3、自主考试模式

这种模式完全由高校自行确定、选择考试方式,自主录取学生。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

四、高考改革的配套措施

高考制度改革是整体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需要进行缜密的整体设计,在试点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1、制订《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

加快《考试法》制订,以法律形式明确受教育者的考试权益,明确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考试、招生中的权利与责任,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追究政府、考试组织机构、大学、中学在考试招生中弄虚作假、侵犯受教育者权益的法律责任。

2、推进高校管理改革,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公信力

需要通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降低自主招生导致高考腐败的风险。

首先是信息公开。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信息公开极其有限,公众难以进行监督,从而对自主招生充满质疑。全部、全程公开自主招生的信息,可以有效打消社会的疑虑。为此,需要建立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机制,以及中学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同时,需要在大学实行学术本位管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减少行政因素对招生等教育事务的干涉,减少招生过程中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建立问责机制。无论大学还是中学,发现弄虚作假的,要公开揭露,并承担相应责任,取消有关的资格和招生权利。

3、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的“立交桥”

与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对应,高校应推行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探索沟通不同类型教育的“立交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服务体系。

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可打破上学时间局限、学科与专业局限、学校局限,扩大学生选时、选课、选科、选师的自由。不同类型教育的“立交桥”,可打破高校之间的壁垒,通过课程认证、学分互换等制度,形成学生可以在研究型大学与其它大学、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之间流动的通道,以及灵活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多种形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并减缓一次性高考的压力,促进高校教育竞争。

4、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

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考生直接到户口所在的派出所或居委会报考,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直接发送给考生。此举可以将高考结果与高中学校隔离,使得地方政府难以按升学率对学校进行精确排名。

5、改革考试加分政策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理目前的各种高考加分政策。原则是尽可能地减少加分项目,必须保留的应降低分值,以保障全体考生公平地参与高考竞争。今后,地方行政部门不得自行增加加分项目,如需增加需经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6、均衡研究型大学生源分布,保障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

改变国立的研究型大学招生本地化的弊端,扩大人口大省和西部地区的招生名额,逐渐均衡各地考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保障农村学生公平接受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机会。参照发达国家的有关做法,可规定国立重点高校录取农村生源的比例(例如不低于30%),在自主招生中对农村家庭学生实行同等分数情况下优先录取或对农村家庭学生加分,弥补农村学生因基础教育质量所造成的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7、降低英语分数权重

目前多数省份高考科目中,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课的分数,满分均为150分。有必要降低英语的分数权重,例如改为满分100分甚至80分,从而恢复母语教育的核心价值,并减少英语成绩对农村学生的影响。

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6月初的统一高考中取消英语考试,实行一年多次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保留两年。不同高校可指定所需的英语分数。

8、培育中介组织,提高考试服务质量

由国家和地方教育考试中心提供考试服务,是现阶段保障考试权威性的需要。从长远看,考试机构应更加专业化,并通过专业组织之间的竞争,提高考试技术、测量和评价水平。可通过培育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实现考试机构和考试的社会化。

五、高考改革的具体步骤

高考改革可以采取“放开两头、稳住中间、逐步渗透”的方式,以985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和艺术类高校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

高考改革的推进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0年——2015年)

(1)推行多轨化、分层次的学科知识考试改革

对现行高考实行多轨化改革,打破所有考生考一张试卷的格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科和层次,高校在录取中可自主提出学科和层次要求。

(2)制订“学业能力水平测试”方案并开展试点

由国家教育考试部门制定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的方案,并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试点。

(3)扩大985高校自主招生

目前实行的高校5%自主招生,考生的选择权十分有限。自主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应该朝着考生可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的方向,通过增加考生选择学校的权利,加强学校之间在教学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的竞争。

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可采取两种方式推进。一是实行高校联考,比如985高校联考、211高校联考,在联考基础上对考生进行面试考察。自主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二是采取“统一学科考试+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模式。在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尚未推行之前,以统一高考成绩作为申请门槛,高校再分别进行自主招生。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提出申请成绩要求,6月底至7月底,进行自主招生录取。取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零志愿”,考生可以平行申请4所学校,并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由高校进行确认后,将余下的招生名额投入集中录取。集中录取阶段采取原来的填报志愿方式。这种方式,用高考成绩保证基本公平,多张录取通知书扩大考生的选择权,学校两次录取,提高了资源配置率。

(4)地方本科院校采用传统方式招生

地方本科院校的录取,仍采用集中录取方式,即学校提出考生考试科目和层次要求,学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与志愿,依次投档、录取。

(5)高职高专多种形式的自主招生

各地高职和专科院校,可根据不同情况自行确定考试和录取方式。例如可选择:(1)在高三会考成绩基础上的自主测试和申请入学;(2)有关高校联合举行学科知识水平考试,然后自主招生;(3)参加全国统一的学科知识水平考试,然后自主招生;(4)办学质量优良的高职学校,可实行自主考试、自主录取。

2、第二阶段(2015年——2020年)

全国学业能力水平考试、学科知识考试并存,985高校、211高校学校可以采取“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以全国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申请门槛成绩,自主录取学生,逐步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完成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集中高考。

高校可自主确定以何种方式,包括多次“学业能力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或者“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等,进行多次录取。高校实行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的自主招生,必然面临教育资源无法一次充分配置的问题,而采取“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方式,可以通过多次录取,使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由此建立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招生考试格局。

地方本科院校的招生,以学科考试、集中录取为主,尝试向自主招生方向发展。

3、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

篇3: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综述

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我国已有60多年的历史, 我国的城市化走过了曲线式的历程。在这曲折而漫长的历程中, 我国的户籍制度多次调整与改革。王美艳、蔡昉 (2008) 认为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前, 为户籍制度的建立与维系阶段;第二阶段是1978-2000年, 为户籍制度的改革阶段, 主要表现为全国各种不同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开始;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 为新世纪的户籍制度改革阶段, 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的有关文件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支持。刘贵山 (2008) 认为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 为居民户口自由迁移时期;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 为居民户口迁移控制期;第三阶段是1979-1988年, 为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调整与改革;第四阶段是1989-2000年, 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起步期;第五阶段是2000年以后, 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加速期。

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 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我国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张士斌 (2009) 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中的叠代模型分析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 得出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 物质资本的回报率逐步下降, 人力资本回报率逐渐上升,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从相互替代转变为互补, 但户籍制度使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 从而成为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瓶颈。夏珑、高艳 (2010) 认为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劳动力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劳动生产率无法大幅度提高, 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蔡昉、都阳、王美艳 (2001) 认为户籍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不能得到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 他们的迁移预期只能是暂时性的或流动的。陈学法 (2009) 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由于我国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工业化只能临时的而不能长久的吸收农业人口, 这样, 必然反过来影响工业化的进程, 并使城市化与二元结构的转变滞后于工业化。

(二) 户籍制度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公平性

我国户籍制度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公平性。苏志霞 (2006) 认为我国户籍制度不仅承担了额外的社会管理职能, 还充当了社会福利的分配工具, 这种以户籍形式分配社会福利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公平。杨礼琼 (2009) 、陈端红 (2005) 认为二元户口管理制度使户籍成为影响公民社会保障待遇和福利的主要因素, 户口性质不同, 则所享受的待遇就不同, 这种不同的待遇就是户籍所包含的歧视, 这就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公平性。陆益龙 (2004) 从正义原则出发, 分析认为户籍制度中的户口、籍地、迁移限制和附加费等核心要素与正义原则存在着距离, 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居民的不公平性。丁玮、王卓 (2010) 认为从国家公民身份的制度安排中看, 户籍制度对农业户籍与非农业户籍的社会经济权利的保护是不平等的;从公民教育问题看, 户籍制度对公民文化教育权利的保护更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区域政策保护和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丁建国 (2007) 认为我国的户籍制度对农民的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居住和迁徙的自由、财产权、受教育权等) 产生了巨大影响, 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

(三) 户籍制度的体制因素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我国户籍制度的体制因素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陈端红 (2005) 认为户籍制度中的迁徙成为了国家限制人身自由的宏观手段和分配资源的方式, 这是一种制度性障碍。景天魁 (2006) 认为我国城乡关系的复杂性是由于长时段的因素所产生的, 这些长时段的因素逐渐导致了中时段的一些结构性矛盾, 我国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人、财、物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长时段问题, 而50年代推行的城乡户籍制度正是中时段的一些体制因素, 这些体制因素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赵振军 (2007) 也认为户籍制度依然是一种重要的体制性障碍, 但农地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是这种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源, 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土地制度为基础, 否则这种制度性障碍将继续制造社会分化, 恶化城乡关系, 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

除了以上三种原因外, 也有学者用帕累托最优原理、成本—收益分析法等对户籍制度进行了分析, 如胡鹏飞 (2009) 通过用帕累托最优原理对我国户籍制度进行分析, 得出现有的户籍制度不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进行帕累托改进。杨风禄 (2002) 从我国户籍制度演变入手, 分析了户籍制度的实际成本与假想的收益, 得出收益大于成本, 户籍制度应进行改革。

三、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

(一) 户籍制度附加了各种复杂的利益

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是户籍制度附加了各种复杂的利益。温铁军 (2010) 、蔡昉 (2001) 等认为户籍制度本身并不复杂, 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 甚至不同级别的城市居民也享有者不同的待遇 (蔡昉, 2001) 。董执之 (2001) 认为这种利益冲突是由我国户籍将国民划分为内部人和外部人, 前者享有公共投资的绝大部分, 而后者则被排除在外。并且这种利益结构已经固化, 即我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已造成了城乡之间的不同的既得利益者 (景天魁, 2006) 。钮敏、徐骏 (2009) 认为户籍制度的利益差异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 但若完全平等的去解决这种利益, 即没有这种能力, 也没有这种动力。

(二) 户籍制度改革的其它难点

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除了户籍制度附加着各种复杂利益外, 关于其它的难点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制度惯性是改革的难点。景天魁 (2006) 认为根据布罗代尔理论, 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50年代推行的城乡户籍制度所导致的, 而户籍制度有着制度的惯性, 要解决它非常困难。第二种观点认为打破法律界限是改革的难点。陆益龙 (2004) 认为改革户籍制度关键在于从法律层面上来确立和保护公民的平等权利和公正的分配, 预防和禁止户口歧视, 禁止和惩罚侵害公民正义权利的行为和规则。

四、学术界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方式的主要争论

(一) 在户改起步的空间范围上, 有主张全国同时推进与主张地区率先突破两派之争

剥离户籍制度的附加利益是改革的核心, 但是应该在全国同时推进, 还是先在部分省市率先突破, 引起了学者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口是在全国范围流动, 在跨省区流动人口已占当今流动人口很大比重的情况下, 户籍制度改革不可能在地区层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户改必须在全国范围统一进行。户籍制度粘附性的根源在于制度安排所设置的城乡户口的难转换性和户口的难迁移性 (陆益龙, 2008) , 它不是登记管理造成的, 而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管理者和不同部门, 用户口这种形式来体现不同的权益。要解决户籍问题, 就要统一考虑, 全国一盘棋考虑, 不能分部门、分地区、分单位解决 (王太元, 2005) 。而中心任务是取消城乡户口身份划分和户口迁移的行政限制, 实行一元化的公民身份制。在改革过程中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邵晓琰, 2009) , 短期目标是为改革做必要的准备和配套;长期目标是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 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建立统一的、可流动性的户籍制度 (杨礼琼、张康林, 2009) 。但这种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应先在部分省市逐步进行改革, 当改革达到一定程度后, 再实行统一的一元化户籍制度。他们认为由于户口所含有的福利因素不同, 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阶段, 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 可以允许实行不同的改革模式 (孙中民, 2007) 。其改革的逻辑顺序为:从小城镇、中等规模城市, 到大城市乃至北京、上海这些传统体制的最后堡垒 (蔡昉, 2002) , 从而实现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 (王列军, 2010) 。

(二) 在改革的推进步骤上, 有逐步取消户籍制度与完全取消户籍制度的争论

户籍制度改革是采用逐步取消的方式还是采用一步到位的取消,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者的争论, 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可冒进, 必须采用逐步取消的方式, 其理由有三:第一, 与户籍制度改革配套的政策、设施、保障不完善, 一刀切的方式使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为现在有很多实际性的问题不配套 (周孝正, 2005) , 一刀切地取消, 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 这种做法对农民其实是一种伤害 (郑风田, 2010) 。第二, 完全取消户籍制度会导致经济波动、快速城市化、失业膨胀等社会问题。这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城市原有的承受能力一下子改造成一个更大级别容量的承受力, 我们的改革需要渐进性 (蔡昉, 2005;李慧娟, 2009;马瑞, 2010) , 而突击和冒进难以保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李代祥, 2010) 。若坚持突击与冒进, 可能会破坏农村和城市的原有经济秩序, 引致经济大局波动和社会动荡, 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催元峰、冯华, 2001) 。第三, 户籍制度改革应逐步有序的进行。因为户籍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杨礼琼, 2009) , 应稳妥有序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逐步分批、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流动人口进城定居问题, 特别是允许携家眷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外来人口办理城镇落户手续 (宁越敏, 2010) 。

但反对者认为应完全取消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应该迅速到位。他们也有三个方面的理由:第一, 取消户籍制度不会出现快速城市化。现行的户籍制度除了生成社会差别外, 对人口流动已经起不到调控作用, 任何人都可以不迁户口而流动 (陆益龙, 2008) , 户口一元化不会导致过多的人口涌向城市 (岳立、张钦智, 2009) , 也不会造成新的城市贫困问题。并且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经验来看, 在自由迁徙的前提下, 城市无限扩张的情况并没有发生。第二, 取消户籍制度不存在失业膨胀。因为就业是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共同决定的, 其均衡决定就业量, 找不到工作的人那么多, 他们会权衡滞留成本, 然后进行选择, 其结果是该回家的回家, 该留下的留下, 不存在失业永远膨胀一说 (董执之, 2001) 。第三, 取消户籍制度才是消灭城乡差别的重要前提。农村和城市相比, 农村被土地和户籍束缚着, 命运永没有城市人好, 但付出的却比城市人多得多, 而这种差别更多的是由一纸户籍决定的 (傅鸣, 2003) 。

(三) 关于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争论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城乡居民同权, 因此城乡两种不同身份间的利益调整和利益置换方式是操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所有的置换方式中, 争论最为激烈的是“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有学者认为城乡户籍附加利益最大的区别在于城市居民享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 而农村居民拥有土地、宅基地, 于是提出了以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方式。他们认为农民过去没有社会保障, 但有土地保障, 所以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键应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做文章, 即如何把农民的土地保障转化为社会保障 (陈学法, 2009;崔晓黎, 2009) 。而进城农民既不能长期作为“有土地无社保”的二等市民, 也不能作为“既有土地又有社保”的超级市民, 因此应以“以土地换社保, 变农民为市民”作为改革思路 (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2007) , 从而成为突破困境的可行药方 (陆铭, 2010) 。

篇4: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综述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考试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没有什么比高考更备受人们的争议,这不仅源于高考负有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重任和廣泛的社会期望,同时也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高考发生了本义理解与践行上的异化,最终导致公平问题的产生。因此,重塑高考科学涵义,澄清高考本质,以及考察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是我国高考制度走向科学的客观要求。

一、高考改革内容

1.继续稳步推进统考分省命题的改革。今年我国包括天津市已有 11个省市在高考中实施了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这看似只是命题权的调整,实际上乃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促进地方政府加大对各类各级教育的统筹力度,发挥了高考积极的指挥棒作用,推进了地方的素质教育,同时也引入了竞争机制,激活了高考命题工作系统,总体实施下来利大于弊,因此,分省命题工作下一步还要稳步推进。

2.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多元化的选拔录取考试。从多年的高考实践来看,统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基本主体形式,其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率是不容置疑的。不过,在教育日益以人为本的今天,也要求考试能对考生综合素质、个人特长进行选拔。这方面,在统考之外已有多项政策、多种形式发挥了补充作用,从保送生、特长生等直至去年开始的自主选拔招生,都为不拘一格选人才提供了空间。因此,多元化的选拔录取考试将稳中求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3.积极探索多层次考录改革。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今天,庞大的高教系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层次、办学目标和定位、在人才培养上的层次性,决定了选拔性考试的分层次性。现在,一张考卷既考进北大、清华的科技精英,又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快,分层次考录改革的迫切性也越发突出。因此,改革将通过将从形式或科目的不同来积极探索和实践对本科和高职的多层次考录改革。

4.深化考试内容的改革。今年实施的分省命题中,各省市命题更加贴近实际与生活,淡化解题技巧,更加注重应用能力,同时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考试之中,引导了积极的价值导向,有些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特色。这一趋势还将继续进行。

5.大力推进考试形式的现代化。不妨借鉴发达国家在考试的各环节运用计算机处理等手段。

二、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及考试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

1.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1999年,广东省实行了“3+X”考试科目改革,允许高校自主选择“X”,拉开了统一高考多样化和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的序幕。“3+X”改革的精神实质是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旨在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中,设立综合考试科目是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开设综合科目的意图是想改变过去文理分科绝对化、跨学科能力的综合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力不够的状况,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中学阶段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能力特别是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3+X”科目改革的实质与重点仍在于考试内容的改革,体现在命题上,便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重点。

2.以能力测量为导的向高考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高考命题的立意开始由知识关注到能力上。起初是引入和研究美国学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但受高考纸笔测试形式的制约,只关注到了认知领域中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等方面。此后,又将认知领域中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化”,即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确定开考各科所测试的内容、目标、形式和能力要求,并以《考试大纲》形式向社会公布,从而克服了制卷者和考生的盲目性。此举突出了高考检验考生的学习结果和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能力等任务。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考内容改革进程的加快,学科能力测试又上升到综合能力测试。1998年,教育部对四川、河北、上海等五省市的“保送生”进行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点,次年又扩大到全国。与此同时,“3+X”的改革试点,实际上也是通过科目设置改革来贯彻了对考生能力的考察。

3.增加高考的次数。在科目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教育部又进行了增加考试次数的试点,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2000年在安徽、北京、上海两市一省首次实行“春季高考”的试点,2001年又扩展到内蒙古自治区。考试次数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的水平。同时,春季高考使考试不必忍受苦夏的挑战,体现了高考管理的人本思想。整体而言,在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势下,进行二次高考的多样化改革,是对统一高考补偏救弊的一项良策。但这种改革只局限于表面的变化,尚未从根本上触动高考形式的变革。

4.目标性分类高考。为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需求结构立体化的需求,招生入学应根据不同类型或层次进行多样化改革。由于目前培养高等教育专门技术人才的主体仍是高职高专院校,且基本上是专科类型,可将高考分为普通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本科统考和高职高专的专科统考两种类型。两种高考各司其职,本科层次的高考着重考测学术发展性向和能力,专科层次的高考侧重考测理解和运用能力。2002年广西便是进行这种二次高考的试点,第一次高考为7月举行的本科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本科层次录取;第二次高考为9月举行的专科统考,试题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组织命制,其成绩只能用在专科层次录取。每位考生都可以选择两次高考中的一次或二次应试。

5.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逐渐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重大举措。自主招生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负责的原则,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订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它相对独立并区别于以全国统一高考为唯一参照的传统招生录取制度,初衷在于打破“以分为纲”的大一统局面,使那些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但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优异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不受高考分数的限制,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才能和潜力充分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自2003年教育部规定22所重点大学试行自主招生开始,我国试行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已近五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招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平问题、定位问题、学生权利问题等,亟需深入探索。今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应在降低改革成本、提高选拔效率、增进招考公平以及增强自主招生科学性等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郑若玲.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

[2]贺斌.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制度改革之“接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2).

[3]刘清华.试论美国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外国教 育 研 究,2003, (4).

[4]刘慧.“3 + X”高考改革利弊分析,教学与管理,2001(1).

[5]马金科.解读“3 + X”,中国教育报,2000-04-28.

篇5:我国户籍制度研究综述

许衍树法学0902学号:120910221

1摘要:我国户籍制度在初期对保障新生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原有户籍制度出现了各种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户籍制度。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始末;论述了我国当今户籍制度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各方对我国户籍制度的看法;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户籍制度发展始末问题看法发展方向

一、引言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始末;论述了我国户籍制度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各方对我国户籍制度的看法;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始末

我国户籍制度自古有之,在此只列出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

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

1985年7月,公安部又颁布了《关于城镇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同时,作为人口管理现代化基础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也在同样的背景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9月宣布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使户籍制度做出了相应的初级改革。

1997年7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试点镇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标志着小城镇户籍制度取得突破。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国内户籍制度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我国当今户籍制度出现的问题

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

3、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

4、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

5、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四、各方对我国户籍制度的看法

刘清(山东大学硕士):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实行这一变革有着多重价值取向:在道义和理念的层面上,是对人的基本权利——居住和迁徙自由、择业自由的重新肯定;在国家发展战略上,要为推进“十五”纲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证,让人们的迁徙、移居自由取决于更市场化的城市管理制度。

王海光(中央党校教研部):21世纪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进展,大大推动和加快了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也暴露出了在消解城乡二元社会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深化改革。这是一个整体推进、城乡联动、逐步剥离附着利益的配套改革过程。

杨鹏程(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我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改革存在城市倾向明显、缺乏坚实的法律支撑、户籍松动与人口流动方向不一致、配套措施不完备等缺陷,导致户籍制度的改革目标难以实现。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整体推进户籍改革,才能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实现公民的自由流动和迁徙。

我的看法:中国的户籍制度在以前充分发挥了它自身的作用,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立,但现今时代变了,社会形势不同,应该积极主动应时而变,不应故步自封,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创新,用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自己。

五、我国户籍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

1、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确立科学的户籍管理理念与制度,稳步推进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2、加强户籍立法建设。通过统一立法,规范户口管理。为保障公民在法治基础上的迁徙自由确立一个法律制度的框架、大力张扬户籍制度改革对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意义。提高全民的公民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思想上解放农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建立以法制加市场的调节机制,处理好平等、效益、稳定三者关系,通过科学地设置门槛,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

3、建立由户口登记、身份证管理等制度构成的,以现代科技装备起来的科学的人口管理系统。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把户籍制度改革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社会改革结合起来。推动土地制度的创新.以城镇为基础,通过地区统筹,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新体系。

六、结语

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不同的时期都展现出不同的一面,关键在于决策者怎么样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国户籍制度也是如此,每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一面,在当今已出现大量问题,怎么样让它走上正途,这需要我们的领导人正确的决策。改革事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让户籍制度焕发青春。对改革我们要报以信心,支持改革,让户籍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Armstrong Warwick.McGee T G Theatres of accumulation: studies in Asian and Latin American urbanization 1985

[2] Chan.Kam Wing Cities with inevita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 1994

[3] Smith.David A 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plo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urbanization 1996

[4] KamWing Chan,Ta Liu,Yunyan Yang,Hukou and Non—hukou Migrations inChina: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INTERNATl0NAL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Int.J.Popul.Geogr.5,425~448(1999)

[5]Thomas·R·Dye.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M].PRENTICE HALL,1972:221

[6]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改革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4,170~174.[8]万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1)

[9]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1996,253~256

[10]汤丽丽.深化我国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研究.2007

[11]李兰永,崔树义.户籍制度后的计划生育问题与对策[J].东岳论丛,2009,(4)

[12]昝剑森.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的双重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

[13]朱宇.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J].南方人口,2004(3)

[14]邢斐.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一种解释[J].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6(6)

[15]杨占营,吴城毅.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16] 汤啸天.户籍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

[17]张平,林梓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J].人口经济,2000(6).

[18] 徐超.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负面效应[J].改革与战略,1998(6)

[19] 牧野,郑衡.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追溯及展望[J].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5,(3).

[20]陈迪桂,乔江波.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山东社会发展[J].2002,61~67.[21]唐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28(2),116~119

[22]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3

[23] 刘平量.曾赛丰城市化: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8~115

[24]仲大军.户籍制度是否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 1999(1)

[25]郑杭生,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6]张平林梓.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J].人口与经济.2000(6)

[27]李晶.从新制度经济学看中国户籍制度改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6)

篇6: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综述

【摘要】:离婚损害赔偿是中国现行婚姻法中离婚救济制度的一种,能使离婚中的无过错方得到保护和救济,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中国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其主体、构成要件、适用情形及举证责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还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使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关键词:无过错方、过错责任、举证责任 正文:

一、我国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2001 年《婚姻法》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第一次将离婚 救济的理念植入离婚制度。这是中国婚姻法立法上的一大进步,是对婚姻法中有关夫妻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的进一步具体化。该制度的建立,能使离婚中的无过错方得到保护和救济,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填补损害。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行为法的基本救济手段,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填补受害配偶的损害。通过补偿损失,使无过错方受损害的权益得到救济和恢复。(2)精神抚慰。精神损害赔偿虽然也采用财产赔偿的方式,但它本身兼具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的性质,可以抚慰受害配偶因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痛苦、失望。法院判决由加害配偶一方给付抚慰金,使受害配偶获得心理上的慰藉。(3)制裁和预防违法行为。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之一,具有制裁和预防违法行为的功能。通过责令婚姻侵权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使侵权者不仅未因侵权行为获益,而且对其侵权行为之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这本身就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并且对其他有可能发生侵权行为的已婚者而言,也具有警示和预防作用。

二、我国婚姻损害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该条款确定了我国婚姻家庭法中的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是经过修改后的婚姻法的一大亮点,使法律对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更进一步,使司法机关对相关案件进行裁判有了法律的依据,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意义甚大。但是该制度涉及实务适用中的一些问题是需要去关注的。

(一)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

赔偿关系的主体包括赔偿主体和得请求赔偿的主体两方。首先,按照我国《婚姻法》第46条和《解释》第29条之规定:损害赔偿的请求人显然是针对夫妻双方而言的,但46条第(三)、(四)两项即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行为的对象是家庭成员,而家庭成员不仅包括配偶双方,还应包括配偶的父母、子女或其他直系亲属在内。虽然,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行为的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赔偿之诉或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但是这样做在诉讼上不仅增加了诉讼成本,也会因部分受害者不愿单独起诉而使受害者得不到法律救济。事实上,夫妻一方因另一方对其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行为提起的离婚诉讼,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其他家庭成员。如果遭受家庭暴力或被虐待、遗弃的家庭成员就其损害赔偿欲提起诉讼,因为司法解释第29条之规定而被拒之于法院之外,显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我认为,应当扩大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范围,将遭受离婚过错损害的家庭成员都规定为有权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而不仅限于无过错的婚姻当事人。

(二)法定违法行为范围狭窄

婚姻法第 46 条采取了例示主义的立法模式,明确对四种违法行为进行了列举,其后并没有附有弹性条款。也就是说,除了明确规定的这四种情形,其他的行为都不能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虽然这样的列举式规定有利于明确对四种法定违法行为的惩罚,也使得法律在适用上较为明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夫妻一方造成严重伤害的过错行为远远不止这四种,法条不足以涵盖其他对婚姻一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我认为,应当增加一个“导致离婚的其他重大过 错”条款,以概括性的规定来弥补列举式规定的不足,这样就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那些列举范围以外的、给配偶一方造成严重伤害并导致离婚的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由法官根据自由裁量权作出是否给予离婚损害赔偿的判决。

(三)无过错方举证困难

按照我国《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有权主张损害赔偿的是“无过错方”。这表明我国《婚姻法》确立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在离婚时,当无过错方提出损害赔偿诉求时,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无过错方要承担证明对方存在重大过错的举证责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婚姻过错行为是很隐秘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无过错的配偶一方更是不知情,往往难以收集到充分确凿的证据。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就要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无法获得损害赔偿。我认为,这样的要求对于无过错方配偶,即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来说,无疑是很苛刻的,不利于保护离婚案件中受损害一方的利益,也不 符合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精神。所以,要切实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适当减轻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从而真正达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设计的 立法目的。

(四)关于第三者能否成为责任主体的问题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义务主体只能是过错的配偶一方,而不包括其他任何人,然而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况涉及第三者。绝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因为第三者的介入而破碎,第三者对于当事人双方婚姻的破坏力极大,损害了双方的配偶权,扰乱了家庭的安宁,破坏了法律所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理论上,第三者与过错配偶构成共同侵权,应与过错方一起受到法律的制裁,对无过错配偶应负有连带的赔偿责任。所以,我国婚姻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却纵容了第三者的侵害行为对无过错方造成的损害后果所应负的赔偿责任。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的扩大第三者作为赔偿义务主体的范围,此范围应只限导致他人离婚的行为情节严重、重大后果,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而排除偶尔的婚外性生活和无实质性同居生活。由于配偶权的特殊性,很多的情况下,无过错方基于夫妻的情感会原谅过错方的行为,但我认为,不应剥夺无过错方对第三者单独的赔偿请求权。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中国 2001 年婚姻法的重要成果,使无过错方在离婚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物质上的赔偿,并使其被侵害的权利得到婚姻法的救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的婚姻法对弱势一方的保护。但法律条文并不带表着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司法实践的道路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的,例如我们该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婚姻当中无过错方的利益或者如何使得婚姻中的无过错方在证明责任上相对减轻一些都是需要切实去落实的。故而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还要有一定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消防部队队站建设下一篇: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