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整体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财政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从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教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我校“财政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课程实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地方普通高校大多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由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改制而成的,其师资队伍呈现出二元结构的特征。新引进的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全面一些,而老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经验丰富一些。目前在高校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中发现,多媒体教学实践还存在着认识不足、对教学软件建设的重视不够、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多媒体教学 教学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主要设在地市州的专科类学校基本上都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而且专业设置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教师队伍的培养跟不上因规模扩张所产生的需求。于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据统计,我校多媒体教学形式占整个教学总时数的38%,如果扣除许多技能课、实验课的话,这个比例则高达85%以上。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对多媒体教学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应有的功能,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差不齐。

一、必须深刻认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教育部在 2001年就曾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全国本科院校在安排教学时至少要有30%的课程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要求“各本科高校必须提高认识,并充分认识到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许多高校在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软件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人们戏称多媒体课件PPT为“骗骗他”,课件制作粗糙简单,信息量小,多媒体的功能绝大部分没有发挥出来。这与各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对多媒体教学研究重视不够,精力和经费的投入不足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因此要在地方普通高校推广多媒体教学,解决教师在认识上的问题是重中之重。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宣传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可以规定在公开示范课、课堂教学十佳比赛等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从而排除其他教学方式的参赛资格,从导向上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具体体现。如湖北省教育厅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明确要求参赛教师在现场用三个小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导向性。要让学校主管教学的职能部门、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推动多媒体教学方式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功能

我们在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排除对多媒体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的神秘感。任何一种新的教育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一场革命,多媒体教学在教学领域所引起的震动也不例外。我国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比较晚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才开启研制微机辅助BASIC系统之教学应用性研究;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5年的统计,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仅占35%,但在我国,其发展速度却是非常迅猛的。我校在2003年时只有100多台电脑,但随着多媒体技术设备价格的不断降低和教学设备经费投入的加大,我校的电脑在2012年就增加到1500多台,多媒体教室也由当年的十多间发展到120多间。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被广泛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以掌握先机,在技术上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手段,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方法上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多媒体教学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推手。

三、必须迅速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

由学校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提高普通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教师特别是最近几年引进的青年教师,其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的关键。地方普通高校仅仅拥有先进的设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把先进的设备只当做一堆摆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现代教学技术能力,能熟练地制作与所授课程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好两个方面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我们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问卷调查显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师要求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进行培训,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原因对此要求还不十分迫切。为达此目的,我校已举办了多次包括多媒体教学等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45岁以下的教师都得到了比较专业的培训。湖北省教育厅规定,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参加电脑培训,经考核获得结业证书才能获得资格。

四、必须充分重视软件建设以满足教学需要

目前,许多高校对硬件建设还是比较重视的,学校购买了供多媒体教学使用的许多硬件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只适用于少量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只能用来进行技术性开发研究,有的甚至只是供参观和上级主管部门验收之用。在此情况下许多教师只能自已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虽然这更加适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受到教学经验不足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不够的双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着各种问题。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效果肯定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学校在购买一些必要的、比较规范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同时,更应该把重点放在调动广大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五、必须合理地配置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先进性是勿容置疑的,既方便又快捷,信息量大而广泛,与传统的黑板+课本的传统教学手段形成了强烈反差。我校有的教师就认为:“没有哪门课程不适宜于多媒体教学,关键看教师如何准备。但相对来说,年轻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有较大的硬伤,要有一个传统教学方式的适应性过程。”把所有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从传统教学的方法慢慢转移到多媒体教学方式上来,改变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手段得到更新。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方法只是一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它不是万能的,其本身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完全没有必要因追求时尚而滥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就经济管理科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而言,其绝大多数课程如统计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等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活动图表模拟出很真实的情景,也可以随时改变一些参数,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新诞生的教学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片面地追求只会适得其反。我们既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式不放,又不能因为追赶时尚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地方普通高校应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优先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因此弄通吃透教材成为首要的任务。常规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要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处理。如果对教材内容不作精选处理,实际上是将教材直接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这容易使课件内容繁杂,不仅人为地增加了课件制作的难度,而且也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大打折扣。

因此,哪些课程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哪些内容不适用多媒体教学,我们的教师和学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统筹规划,做到有的放矢,合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推广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需要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重新武装我们的教师队伍,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使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为所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直接援手。

[ 参 考 文 献 ]

[1] 荣曼生.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J].教育信息化,2002,(4).

[2] 谭素荷.对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理性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3,(10).

[3] 南国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6,(3).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王家年 陈友华 胡中亚

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财政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整体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财政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从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教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我校“财政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课程实践。

[关键词]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财政学》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金融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我校的精品课程。因此进行“财政学”课程改革和建设,不仅有利于课程本身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财政学精品建设中,我们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我校教学条件和课程状况,从整体上优化“财政学”课程的内容,强化了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有吸引力;促进财政学知识与金融学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加了一些金融学知识,使“财政学”课程建设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通过五年的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规范、教师队伍、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建立了“财政学课程教学网站”,教学改革成绩明显,连续多个学期学生评价为优秀。下面,我们就“财政学”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课程建设,树立精品意识,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经济需要,我们重新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据此,在多年的财政学教学中,我们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从整体上优化“财政学”课程内容,对财政学理论体系进行大胆整合,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和整体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化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生动;促进财政学知识与金融学知识的交叉渗透;善于吸收有关最新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既能全面、准确、清楚地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精选授课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与时俱进,及时介绍理论前沿知识与实践最新趋势;建立了各种规范的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如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件、财政学案例、试题库、辅导材料、模拟试卷、课程网站等。财政学在校级重点课程结题的基础上,2007年又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3月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

二、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应有系列化的优秀教材。财政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科特点决定了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材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选用国内高水平的教材,如教育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规划教材、获奖教材等。教材由主讲教师推荐,经系主任审核,院长和教务处批准,方可选用。2003-2005年我校选用的教材有:由蒋洪主编的《财政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已被列入国内面向21世纪的100部好教材)、陈共主编的《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教材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哈维·S·罗森著,《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但是,财政学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如辅以生动、贴近现实的案例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促使学生为探询案例解答而进一步延伸理论知识的思考,而上述教材内容这方面比较少,相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比较深奥,不浅显易懂,因此我们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目前已经出版了《新编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配合该教材出版了与之相配套的辅助教材《财政学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该套教材是在充分吸收各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既注重基础理论和方法的阐述,又注重技能和理念的培养。从总体上说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针对性强、知识面广,使理论、实践结合紧密,大大加强了师生教学互动。这套教材先后为多所财经院校本科教学采纳或作为主要参考教材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各使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和一致好评,教学效果好,也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得了2007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另外,我们还编写了与主体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习题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相关配套教辅资料。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讲求教学效果。《财政学》内容丰富,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的讲解,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应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和课堂设计,既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又能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有全面的掌握。为此,我们一般在学期初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讨论、确定要讲授的重点章节和知识点,要求授课教师作精心准备,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新知识。

第二,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开展案例教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剖,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锻炼学生应用财税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财政学,我们通过跟踪经济和财税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搜集新闻报导、报刊、图书、网络中的信息资料,2004年开始编写案例,并投入教学使用,每学期加入新的案例素材,不断更新和完善。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和补充,目前《财政学案例》作为《新编财政学》配套教材,已公开出版。该案例教材内容新颖,密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多年案例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财税方面现实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独立分析、解决各种现实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的能力,大大加强了师生教学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不仅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大胆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建立课程网站、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为了适应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精心制作了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财政学》多媒体课件,并且每学期开课前不断进行补充、更新。另外,在课程负责人主持下,我们在学校率先建立了财政学课程教学网站。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促进财政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以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课堂提问和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课堂交流,既增加了教学互动、加深了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讲到第十三章关于财政政策部分时,结合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模式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感到所学与经济实际紧密结

合,使他们对在什么经济背景下采用什么样的政策组合模式更加容易理解,达到学以致用。

第五,以撰写小论文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锻炼他们的理论分析能力、初步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撰写3-5千字左右的小论文2篇,教师对每篇论文均要进行审阅并给出评定成绩,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总成绩的30%)。

第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专业实验室建设,申请了“胜祥商学院实验中心”民办高地建设项目,两期共投入400万元,建成了商学院实验中心。在教学中,我们利用专业实验室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务操作能力。课程改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真正做到讲授与自学,教师引导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与专题讲座,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财政学课程组负责人2005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教师;2006年获学校教学优秀奖;在学校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和学生网上评教中,被评价为“完全满意教师”;并被学校督导组专家评价为:备课充分,充分把握教材,适当补充材料,上课生动,管教管学,注重教书育人,学生反映好。

四、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建立了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体系,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既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为此,我们制定了“财政学课程学习成绩考核办法”,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50%,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学术小论文四种形式组成。平时作业每学期每个班布置3-5次;原则上根据所讲内容结合目前热点问题,至少完成二篇学术小论文,以检测学生对学科研究新领域及前沿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这样做,既体现了全面、公正的原则,又避免了传统考试中存在的局限性。

五、注重课程教学梯队的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

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之一,教师是精品课程质量工程的灵魂。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优秀教学骨干,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我校财政学课程组负责人注重课程教学梯队的建立,努力培养年轻教师参与财政学课程改革,建立了由6人组成的课程组,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课程组成员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近三年已发表各类论文22篇,课程组成员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教材共9部,课程组成员已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5篇;主持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3项。课程组积极整合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新出版的教科书和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多位教师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中获得“A”;3位教师,在毕业生问卷调查中被评价为印象最深的教师。

六、已经建立了课程网站,争取建设成为市级精品课程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财政学》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初成为上海杉达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同年立项为上海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研究课题,2008年“《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获上海杉达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几年来我校财政学课程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往前走:从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一市级重点建设课程一校级精品课程一争取到市级精品课程。目前也已经建立了“财政学课程教学网站”,基本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不过距国家精品课程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提高《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课程组会再接再厉,继续大力开展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把我校《财政学》建设成为市级精品课程。

作者:牛淑珍

财政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财政学教学之我见

摘要《财政学》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直以来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在本文中从几方面分析了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财政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财政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及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财政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财政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在很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对《财政学》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一直都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我想就自己近些年对财政学的认识和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想法与各位专家和学者共享。

1 财政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财政学是描述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所介绍的财政学基础理论在整个财政理论中发挥着支柱作用。通过学习财政学,人们可以对周围的财政现象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以运用财政学相关理论和知识去观察财政现象、研究财政问题。《财政学》的教学内容共分五部分,即财政概述、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家预算、财政政策。其中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是学习和掌握的核心内容。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贯穿“以能力发展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的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学完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方面的政策、法规,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财政基本规律,即国家生财、聚财、用财三财之道的规律和宏观财政政策的原理,理解与政府有关的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并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能力,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2 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编写混乱,尚未形成规范的教材。当前,高校教师评职称需要有一本甚至多本教材,这就使得全国数以万计的高校教师不得不动用各种关系,采用各种手段出书,这种局面的后果显然会使教材的质量下降,绝大多数教材都在复制。不能说这里就没有值得使用的好书,但是多如牛毛的教材让我们很难从这里找到真正的好教材,再加上各家出版社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就更难找到一本令人满意的教材。

(2)教材理论性太强,实践内容太少,不符合实际需要。从所使用的各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几乎所有的《财政学》教材都更看重理论分析,直接将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而很少有将财政实际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时感觉枯燥乏味、积极性不高,并且难以将所学书本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去。例如,财政政策部分是财政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但几乎所有教材都对此讲解的很少而且都很抽象,学生没有办法理解真正含义和具体的操作过程。税收知识是财政学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如前所述,当前各个版本的财政学教材普遍对税收理论知识讲述较多,而对税收实务的内容介绍得极少。实际上,除了财政、税收、会计等专业以外,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并没有税收后续课程,如果任课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补充税收实务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学完财政学后,仍然不了解最基本的税收处理业务,甚至不会计算简单的税额。这样,在走进工作岗位后,不少学生还要重新补税收这一课。

(3)配套教学软件、课件不完善。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和课件等媒介已经成为传授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虽然不少教材赠送了相应的教学课件,但据笔者观察,这些课件制作的都不太尽如人意,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课件甚至会使教学效果更差。

2.2 案例教学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学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进行满堂灌,学生全盘接受,然后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案例使用的非常少甚至没有,即使有,也只是将其作为补充和点缀。

近年来,我国一些知名高校的经济学院(系)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财政学的案例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总体来讲,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在全国来看仍然是比较欠缺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日益深入,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受到较大的冲击,在各高校应该大力推广财政学案例教学法。

2.3 财政学的课程设置薄弱

很多高校在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的时候,财政学通常都是考查课,周学时一般都是三节。当然,从教学经验来看,这也不无道理。首先,从学习的难度上看,财政学的很多基本知识很简单;其次,学生在取得各种证书的时候很多不涉及财政学。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门课就非常容易学习。

2.4 院系及师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财政学课程在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一直备受冷落。作为学生,因为是考查课,并且考各种证件时不太涉及财政学的内容,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不会付出太多努力,上课出勤率低,即使出勤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为教师,因为受学时的影响,只能将书本的内容匆匆讲解,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深入到财政部门真正了解业务的流程和预算资金的运动,再加上学生的不重视,上课热情也就不高了。

3 加强财政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原因,财政学课程的教授和学习一直没有很大的成效。财政学并非不重要,也并非很简单,如何才能使得师生正确认识该课程并较好地掌握有关教学方法,笔者在此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3.1 规范《财政学》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最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后最主要的参考书,因此教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学的教学效果。一本满足目前高校需要的好教材,应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把西方财政税收理论中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容积极地吸收进来。把过去财政税收理论中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和创新,积极地吸收到教材中来,以期更好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税收理论。对目前的《财政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

3.2 案例教学方法被提上日程

财政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是同等重要的,但学校教学往往还是将理论学习放在一个较重要的位置,忽视案例教学。

但为了加强案例教学的效果,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案例库,案例教学也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应该加快建设高校财政学案例库。此外,还应当加强培训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由于从事财政学教学的教师,对财政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不够清楚,因此案例教学对于许多从事财政学教学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课题,那种传统的大包大揽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加强培训,使他们尽快更新教学观念,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模拟实验室,模拟政府财政部门和国库的预算资金收支部门,让学生可以了解财政活动各环节的大致流程。

总之,财政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必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3.3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素质和要求

现在很多高校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头脑里装的都是书本知识,实践能力是很弱的。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不再是应试能力而是实践能力,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校还是自己都应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实践的机会,从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知识,从而把对知识更深刻的认识带回课堂,这是必须的。我们总在强调学生的实践,而真正缺乏实践的往往恰恰是教师本身。

总之,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门课程,其实没有主次之分,没有重轻之别,任何一门课程中都有我们学不进,啃不完的知识,同时,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授和学习也都需要社会、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志伟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转制激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