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政学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财政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阐述培养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建议。【关键词】地方高校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高校财政学论文范文

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传统财政学专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了财政学专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改进教学方式,为培养新形势下的财政学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财政学专业;才人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目前,财政专业已经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主干专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在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将面临新机遇和新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分析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新的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政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当前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财政学专业人才面临的挑战

2001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 115 万,2009 年大学生就业人数达 610 万,几年间翻了 5 倍之多。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 年 34 万大学生待业, 2007 年 144 万,2010 年更多。从专业对口角度上分析,财政专业就业的优势,应面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然而,近年来由于政府部门控编,毕业生进入财税部门相对减少,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需求人数相对于企业单位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这种就业前景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心态,也影响着财政学学科及专业的发展。毋庸讳言,就目前财政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今后的生源前景判断,财政学学科及专业面临的挑战不容乐观。

(二)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的机遇

从另一方面来看,财政学专业虽然是一个老专业,但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格局的变化,社会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从计划经济的观念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观念,那就是:财政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财政、税务等职能业务活动的需要,更能符合企业管理与理财的要求,而且还能够从事许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证券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所等中介机构的相关财政税务业务。目前财政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变化有如下特点:政府职能部门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形势稳中有升;高校和科研机构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形势急速上升;中介机构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形势逐年上升;企业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要形势呈现出上升态势。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为财政学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依据。

二、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根据财政学专业建设的背景,着重从办学方向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等方面,对财政学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将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财税实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地方社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财政、税务及其他地方经济管理部门和地方大中专院校从事税务、财务、税收筹划及财税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了财政学专业税收方向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内涵包括综合素质层面、知识结构层面和能力素养层面。

(二)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目前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二是随着数学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计量、数理与统计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理分析工具已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三是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法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导致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尤其是社会学、法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财经法规的要求的现象较为普遍。

2.课程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一是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呈现“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难度;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三是缺乏财政实验课程,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院校没有建立相关的实验室,不能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即使有些院校建有财税实验室,但实验课程的开设得不到重视。

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滞后。一方面,当前的教学创新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上,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立体化的多媒体教材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应用。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有的教师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满堂灌”,从黑板作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从而片面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是进行了教学创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体现出了其最大的缺点,即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滞后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由于某种原因,有些学校此专业的教师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的自然属性,所授课程内容几年如一日,基本上处于凝固状态。

三、完善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的建议

(一)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

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专业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一定的课时空间。如:《公债管理学》、《税收代理与实务》《比较财政学》等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

第三,加强对财政学理论的前瞻性及对财政实践的认识。财政学专业发展的自我完善离不开财政学理论和财政实践发展的共同作用。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财政学理论发展的优秀成果,不断完善财政学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专业理论框架;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实践,不断完善我国财政理论、制度与政策。财政学作为政府经济学,其存在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了财政学的发展变化,同时基于财政与经济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财政学的发展应借鉴制度经济学与公共选择理论,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框架及公共服务,不断进行理论与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强化“史论结合”课程和实验课程建设和科研研究能力。一是“史论结合”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只讲历史,应该做到“史论结合”。如:采用专题性质的讲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加强财政史类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二是实验是本科教学的基本平台之一,是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因此,财政学科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来考虑课程设置。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二)财政学教学方式的改进

1.根据财政学专业特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将教学、科研、社会调查实践与专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加强方法论的学习与运用、强化专业业务流程的训练及加强对财政实际工作的认识等,而完善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是完善专业教学过程的有力支撑。一是从内部产学研机制角度结合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专业教学(包括实验)、科研及社会服务的一体化;二是从外部合作角度,基于市场需求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推动,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外部机制。最后通过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实现创业型经济发展条件下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功能。

2.强化实践教学。针对目前实际,加强实验课,开设技能课,增加多种实习形式,提出社会实践要求等。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手、眼、脑并用,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先在学校学习、将要毕业时再去实习的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程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新的科技革命要求学校、企业、社会联成一体,学生随时有动手的机会。学校应加强课内外、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校内专业训练与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环境,以获取专业实践知识和接受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和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财政、税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海关、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合作,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每年都安排学生去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参与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组织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培养管理能力、交流能力、首创精神和合作技巧。

作者简介:魏莹(1980—),女,满族,北京市人,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社会保障。

作者:魏莹

第二篇:地方高校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阐述培养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

特色人才培养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财政活动范围不断变化,财政学科研究的对象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财政学科发展以及财政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新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当前财政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对地方性高校的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定位。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界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管理学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财政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财政税务管理、财务会计核算等方面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处理财政和其他相关工作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突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财政、税务、会计、信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二)优化课程体系。首先,开展课程群建设。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改革,注重整体优化和系统整合,构筑宽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财政学、中国税制的发展优势,建设财政学、中国税制两大课程群,彰显各自教学特色。其次,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一是进一步优化学科理论课程设置。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原则,除突出专业知识课程外,还重点加强了对学生财务会计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在突出专业知识方面,在专业主干课程上系统地设置了财政学课程,同时,从2011年起将财政专业选修课程分为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两个方向;强化学生的财务会计基础方面,除专业基础课中安排了会计学课程外,在专业骨干课中还安排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财务管理课程,专业限选课中开设成本会计等课程;增设跨学科选修课,将审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纳入学生的选择范围,如审计学、ERP原理与应用等。二是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幅增加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学分和课时,实践课程的学分占全部学分的比例达到21‰同时将专业综合性实验作为必修课程。三是增加财税专题讲座。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展专业深度,每年都邀请国内财税专家给学生做多场专题讲座。

(三)推行“读、写、议、评”教学方法。“读、写、议、评”教学方法是基于“高校教学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核心要求,贯彻“两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原则,探索高校教育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素质培养转变中逐步摸索形成的一套教学方法。“读、写、议、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不应只注重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主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留有思考的余地,在尝试与体验中认识理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读、写、议、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丰富教学形式、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师生互动。具体操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导读阶段、写作阶段、讨论阶段、点评阶段。导读阶段主要是通过布置学生大量--阅读课外的专业书籍及文章,增加专业方面的信息量,拓宽视野,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写作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归纳及写作能力,写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读书心得、观点综述、专业论文等。讨论阶段是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实现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点评阶段包括学生互评与教师评议,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相互评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时的多少灵活布置阅读材料,科学地安排写作内容及组织讨论,讲求实效。“读、写、议、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专业写作能力、综合素质有较大帮助,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等为手段,以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平台,将第一课堂实训与第二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了“认知—实践—创新”的多层次、多种类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具备财经理论基础知识、经济思维、财税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1.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根据“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实践发展规律,我们构建了一套“认知—实践—创新”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设有财政税收综合模拟实验室、财政信息化实验室、增值税防伪税控模拟实验室、财税一体化实验室,在财政税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20多个“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参观财政局和税务局、观摩财税实践操作、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暑期的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社团活动以及聆听学术报告和撰写读书笔记、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2.以科研和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组成科研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申报学校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构建课堂学习、实验室模拟与实践基地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如对学生校级及以上各级的科研创新项目、“挑战杯”项目、公开发表论文,给予物资、学分奖励),定期举办全校性“财政学”小论文比赛。通过上述措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财政学本科特色人才培养的成效与不足

(一)财政学特色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经过近5年的努力,广西财经学院财政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取得较显著成效。财政学、国家税收这两门课程已建成自治区精品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财政系教师所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财政学重点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编写的《公共财政学》教材获得2006~2008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参与撰写的著作《广西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研究》获得2010年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得广西财政厅每年重点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多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5年来,学生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0%,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好评和高度评价。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

(二)存在的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1.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不够突出。广西财经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有别于以培养高水平的学术性人才为主要功能的研究型大学,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所处区位,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在人才规格、培养目标、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要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从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虽然明确提出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但培养目标并没有突出广西的区域特色,与其他兄弟省份的地方财经院校基本雷同。在课程设置上,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衔接也不够紧密,与地方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2.相关设施的投入不能满足需求。在特色专业教学过程中,随着本专业招生人数的扩大、科研项目的增加,相关配套设施还无法及时跟上,如师生可查阅的专业图书资料尤其是国外最新前沿的专著和期刊数量还比较少,组织学生开展科研、考试指导还缺少固定场所和设施等。

3.实践和实验教学有所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多数是从高校(主要是研究型大学)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经验,自身尚不能成为实践教学的专家能手。虽然也有教师到财税等实际部门进行短期实践学习或挂职锻炼,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普遍。另外,在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已有的基地主要分布在财税部门,企业实习基地不多有待加强。有些实践和实习基地虽然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却没能真正运作,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未能接触真实的业务流程。

三、完善财政学特色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突出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办学的地域性特色,在专业建设上,必须清楚为哪些地域服务,并明确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注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广阔前景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目前广西财经学院财政学特色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这一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对财政学学生的培养既要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共理财人才,又要适应广西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教育,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能安心”是指扎根边远地区和农村基层;“能吃苦”是指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和各种困难磨炼;“能创业”是指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并善于开拓创新。

(二)增加投入完善教学科研设施。为了更好地培养特色人才,必须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配套措施。增加经费主要依靠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学校的经费支持,通过申报学科建设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等方式获得建设经费来改善有关教学可以设施。另外,也要考虑从二级学院的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来增加投入,包括加强资料室建设,增加必要的图书资料的订阅和采购。

(三)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师资建设,积极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质队伍。特别是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既精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动手操作的全方位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上,要密切与实际部门的联系,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一方面,形成教师“走出去”制度,要让每位教师定期到实际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或实践学习;另一方面,要从实践部门聘请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担任学生实践教学老师。

(四)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多样化建设。首先,完善“校政协作”教学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财税部门的联系,使目前已经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充分动手操作。其次,着力发展“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在发展“校企合作型”教学实践基地方面,既要充分利用目前学校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这一“校企合作”平台,还要加强与广西各大中型企业的联系,争取在企业中建立学生财务实践教学、国有资产管理实践教学等“校企合作型”教学实践基地。再次,积极发展“社会服务型”和“全面参与型”等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努力建成多类型实践平台,锻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校内师生社会认知度,实现“校政双赢、校企双赢”。

(责编 黎原)

作者:蒋海勇

第三篇:“翻转课堂”在高校财政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教育的改革进程,近年来,一种全新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那就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来实现,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高校财政学专业中涉及的课程存在理论深奥、实践性强的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师生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关键词:翻转课堂  财政学专业  应用  课堂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Financ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IAO Yuanju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25  China)

對于大学阶段财政学专业的教育来说,加入了很多新型的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度的掌握,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翻转课堂”被应用到高校很多专业的教学之中,该文主要针对“翻转课堂”在高校财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1  “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团队学习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个体学习空间,同时还将学习环境转变成一种动态、互动的模式,学生在自行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理论与概念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性学习,这样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还有人称“翻转课堂”为“翻转学习”。高校财政学专业在应用“翻转课堂”之后发现,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利用信息设备,寻找自己方便的时间,在上课前观看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就会有更为充裕的时间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答疑。可以说,在“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的是一种激发其不断学习的课堂体验。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级课堂面对面的学习,有助于其更全面地来了解掌握知识。这种混合式的学习方法所营造出的混合式的学习环境,非常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财政学专业的学生的线上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多样的,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大学生的学习创造了灵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将随之而得到提高。学生利用“翻转课堂”提前学习了相关的视频资料及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的重点变成了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重难点知识交流。

2  “翻转课堂”在高校财政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1 财政学专业的特殊性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基本上是完全隔离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来学习理论知识,枯燥难懂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财政学专业领域内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技能又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实,社会上存在的各类财政现象都可以成为财政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素材,教师生态地分析当下的财政政策及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对于高校财政学专业来说,改革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对相关内容进行自学,在课堂上,师生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主要负责答疑、释疑。

2.2 在财政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校财政学专业应用“翻转课堂”以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总结的问题叙述如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2.1 课程的选择问题

“翻转课堂”并没有对其适用的教学科目进行明确的限制,但是,通过实践发展,单纯的理论课并不是特别适合“翻转课堂”,最终也无法取得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对政学专业来说,包含了很多教学科目,其中《税收经济学》在应用“翻转课堂”之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其他的实践类、应用类课程在应用“翻转课堂”之后,都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

2.2.2 课前预习问题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进行预习,由于学生预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无法监督学生的預习情况,有些学生在预习环节可能就会出现消极学习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翻转课堂”的正常开展,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为了解决学生不认真预习的问题,教师可以随机指定课堂上的汇报小组,学生不能提前确定自己所在小组会不会被指定为课堂汇报小组,所以必须要在课前进行认真的学习。

2.2.3 激励措施问题

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带着自己的问题积极参到研讨中来,可以说“翻转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正真被调动起来。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计入期末评分的标准之一,这样学生将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2.4 教学系统性问题

财政学专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联系性,而“翻转课堂”主要是按照专题研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点片状的知识点,这就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的同时,还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学生碎片化地掌握知识点,帮助学生牢固地系统性地来学习知识。

2.2.5 关于教师职责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并不是为了减轻讲师的工作量,相反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不同的研究专题进行合理的分类,结合具体的转台内容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当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协助者,这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把握,不至于将课堂讨论环节流于形式。

2.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财政学专业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因此,“翻转课堂”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更符合财政学学科的特殊性,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翻转课堂”起源于西方,西方国家与我国的文化教育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没有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校领导应给予相应的理解与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3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拓宽。对于高校财政学专业的教学活动来说,其教学内容中涵盖了很多内容枯燥,同时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很多知识点之间由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知识点遗漏,就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一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育模式,重视学生课前、课上、课后每一个环节的培养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缦.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财政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6):93-94.

[2] 张春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6):213-215.

[3] 赵为民.“翻转课堂”在财政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0):141-143.

[4] 刘英华.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5] 王忠政.信息技术与地方财政类院校本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6] 邱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9,38(6):143-147.

[7] 吴菊,武丽.“互联网+”视域下税收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19(1):15-21.

作者:肖远菊

上一篇:游戏式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互联网广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