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财政学本科教学论文

2022-04-23

(注:[收稿日期]008-12-29[基金项目]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AIA080001)”[作者简介]群英(1976-),女,广西武鸣人,厦门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高校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性化财政学本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性化财政学本科教学论文 篇1:

华北高校第九届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年会观点综述

为推进华北地区高校财税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华北各高校在财税专业人才培养和学院综合改革方面的交流,华北高校第九届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年会暨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14年4月26日在河北经贸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经济时报社及部分华南地区高校等1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主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如何进行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财政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财政学的教学方法改进与师资队伍建设和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考核方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四个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二级学院综合改革主题

针对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这一议题,王晓洁教授首先对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二级学院综合试点改革的认知进行了阐述:明确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财税课程体系;深化教法改革;优化教师激励约束机制,营造教师静心教学的氛围。王晓洁教授还详细阐述了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范式与教师分类考核制度和探索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指出了二级学院综合改革中的困惑:第一,学校向学院下放权力的种类和范围的界限确定;第二,如何引导和保障教师的安心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通过对与王长伦教授的师生情为切入点对我国财政学的历史渊源进行了阐述,寄托了安教授对财政专业的深厚感情。同时,安教授也对当前财政学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学院要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尤其强调了在基础理论创新方面的重要性;教师要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要耐得住寂寞潜心搞研究、搞教学,构建一个新型的师生联合体;对人才的培养要“宽口径”,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实把握好“深度”和“广度”的平衡。安体富教授的阐述对于二级学院的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财政学学会会长、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教授针对财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被提升到“国家治理”高度的新要求,对二级学院的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教改中,为给教师创造良好科研和教学氛围,需要将教师按教学类、教学科研类、科研岗和教学实践岗进行分类,同时对二级教授考核年限也应该科学设置;在教学上要加强案例库建设和区域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同时,马海涛教授也认为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创新同时要客观合理的评价一门优秀教材,重视优秀教材的编写。

首都经贸大学的姚东旭教授对于二级学院的综合改革认为:要解决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和学院内部的治理;改进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地方高校更加务实的优势,同时在教师职称等管理中要适当改进“教学型”岗的评价体系,以一种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操作。

河北经贸大学的张晋武教授针对二级学院改革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在大方向来说,需要深入探究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要判断当前的教改是否依从了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教育改革中要警惕过分的行政主导,在有顶层设计的同时,也要有“基层推进型”的科学化的教改;针对二级学院综合改革的实际困难,张教授指出“静心教学”更多的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的反映,很难由一个二级学院所解决,另外对于学校与二级学院权力划分问题则需要二级学院厘定基础,在确定自己需要解决的具体事务的基础上向学校合理要权。

河北大学的杨会良教授在总结河北大学财税建设的基础上,从取得较大自主办学权、综合改革的社会背景、深化改革的思路、教学方法的具体改进实施、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完善教师的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二级学院综合改革的新思路。

二、关于财税学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主题

山东财经大学的朱德云教授在总结了山东财经大学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财税教材建设的措施:重点建设适用于财政学专业本硕博各层次学生要求的、明晰阐述财税理论的教材;教材建设中处理好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的衔接;匹配教材内容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新教材中滞后的案例。

河北经贸大学的刘德成教授在系统学习其他兄弟院校和结合财税学院本身经验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财政学课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学习南方院校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差异化;合理界定公共基础课所占的比重,培养有健全人格和体魄的学生;加强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推进。如加大统计、数学、会计等相关学科的辅助学习,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山东财经大学的赵宇教授在对比山东财经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培养方案基础上,对财政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了三点看法:在学科基础课方面,经济管理类课程可以完全“打通”,但是自己本专业的财政学要单列出来,深入学习;专业必修课方面,要加强有针对实验课的设置,加强师资的强化和应用软件的更新;财政学专业选修课中的专业提高课和专业拓展课要各具特色,尽量实现对不同方向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

首都经贸大学的杨树相教授对财税专业的课程设置则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财政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要过分市场化,不要向会计、金融趋同。同时杨教授还强调财政学的课程设置要适应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应当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考核标准的改革。天津财经大学的黄凤羽教授也同意这一观点并再次强调应改革目前教材评价机制,为优秀教材的编写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关于财政学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进的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在回顾老一辈教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提到大学教师应该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全身心地把精力用在教学上。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摒弃“满堂灌”的做法,先布置题目让学生课下查阅文献研究,课上讨论,最后教师指点迷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知识,提升自学能力的目的。

天津财经大学武彦民教授通过“反木桶定理” 作为切入点,引出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质疑精神,不能盲目相信一切建立在前提假设基础上的理论,须知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只有具备质疑精神,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获得真正提升,将特定问题的讨论推向深入。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引导学生的质疑方式和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山西财经大学谭建立教授针对各省级财经类院校与985、211财经类高校实力差距现状,主张不能盲目模仿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务实型的路。大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学习方式,知识的传输并不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

内蒙古财经大学徐博教授谈到高校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前者更重要。她引用韩愈古文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认为“传道”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授业就是传递知识,解惑就是解答学生困惑。学生要有想象力和对知识的敬畏,对师长的尊重。

广东财经大学姚凤民教授结合当前最新出现的“慕课”这一网络教学方式提出以下想法:借鉴慕课的课程开发模式和教学流程设计,通过课程的在线交流模式使学生和老师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推荐自主学习清单、阅读资料和案例清单,讲解知识点,现场测验,视学生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学习。

首都经贸大学李红霞教授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高校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主题错位和缺位现象;课堂教学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存在显著差距。同时,她提出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诸如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间的相互促进。

山东财经大学的朱德云教授认为目前财政学课程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协调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课堂讲授与课前预习、课后辅导的关系,授课方法过于单一,完全没有或者缺乏实践教学。同时,也提出推进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课堂讲解,也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探索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配合。她提到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的具体措施,减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增加平时成绩比重,采用综合讨论发言、写论文、分析案例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实行多次、多方式、多环节考核。

山东财经大学孟庆平教授探讨了经济类课程扩大双语教学的意义,分析了影响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双语教学的对策建议:注重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充分调动教学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和教学积极性,加强成员间凝聚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形成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国际交流。

四、关于财政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

首都经贸大学的李红霞教授提出,人才培养要强调创新和发展,设置和完善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建立整体优化的培养机制,由知识继承型教育转化为知识继承发展型教育。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培养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师生应建立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老师要与学生主动交流思想,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津财经大学陈旭东教授围绕研究生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针对研究生的生源和教学培养现状,应做到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分类培养,掐尖和托底的分层培养。掐尖是把真正想做科研的优秀研究生筛选出来,托底是让研究生至少达到毕业要求的学术水准;还应做到分步培养,即跨专业的研究生应先学习财政学本科生的必修课,夯实基础,再学习研究生本专业的课程。

河北大学李克桥教授认为财政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注重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操作、强实用”的基本理念。应用型本科财政学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实用型。满足财税部门工作岗位需求,达到企业方面的会计操作和税务知识的要求。(2)技能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复合型。财政学本科生应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和实践能力。

与会代表观点纷呈,亮点彰现,各抒己见,见地独特,相信对推动财政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将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作者:王晓洁 王泽 龚志斌

个性化财政学本科教学论文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本科教学改革回顾与评述

(注:[收稿日期] 008-12-29

[基金项目] 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 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AIA080001)” [作者简介] 群英(1976-),女,广西武鸣人,厦门大学博士生 ,主要从事高校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本科教学改革政策及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本科教学改革发 展历程分为试点、起步、全面、提高质量四个改革阶段。从政策分析的视角,指 出本科教学改革的政策变迁表现出直接受政策环境的影响,且从协调冲突性矛盾向建立 激励机制变化的特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对政策问题确认不清、人才培养的多 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与政策相互矛盾、高校缺乏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革开放;本科;教学改革;政策分析

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具有深刻的实质性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没 有教学改革就谈不上 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在政策的调整下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 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段时期的教学改革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本文从政策 分析的视角,在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政策及其成 果进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政策对我国教学改革所发挥的作用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今后教学改革政策的制定及其导向提供参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本科教学改革发展历程

高校教学改革从宏观上看,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与人才培养 有关的教育思想、学科专业划分与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 所有环节的总和[1]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而涉 及任何一 个环节的政策都属于教学改革政策的范畴。根据教学改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把本科教 学改革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1.教学秩序恢复与试点改革并行阶段(1978~1984年)“文革”十年导致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77年底恢复高考之后,高校的 日常工作开始从阶级斗争运动中脱离步入正轨,在拨乱反正时期,为了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 尽快顺利开展,高校迅速恢复“文革”前的苏联教学模式。在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思想指 导下,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及与教材相应的管理办法。以财经类专业为 例,198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学、会 计学、财政学、基建财务信用、金融学等9个专业的教学计划[2]

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鉴于前苏联人才培养模式在“文革”之前已经逐步暴露各种问 题 ,1978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有条件的高 校要实行学分制。”[3] 此同时,教育部也提出高校可以试行学分制。来自领导 层的信息无疑对教学管理改革的试行起了推动作用。因此自1978年起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 、武 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陆续增加少量选修课以试行学分制改革,逐步探索以 学分制为重点的教 学管理制度改革。1980年12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逐步推广学分 制的 意见[3] 事实证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使试点高校逐渐重视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学校面貌也随之大为改观。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国家由于急于恢复被破坏的教育秩序,无暇考虑在一个新 的历史起点上高等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界采取了简单回到前苏联人才培养 模式的途径,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围——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试点改革,体现了在一个破旧 立新的转折点上恢复与试点改革并行的特点,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教学改革起步阶段(1985~1992年)在试点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政策开始介入高等学校的教学领域,教学改革进 入了起步 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这一阶 段教 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个方面。针对前苏联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 上强调专业教育,相对忽视学生知识的宽度,《决定》指出存在的问题 为“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 发展”,应进行学科专业调整。这加速了教育部1982年开始的大规模的专业调整进程, 随后我国第一 次专业调整于1987年底结束——统一更改了部分专业的名称,拓宽了专业口径,充实和加强 了 新兴边缘学科及薄弱学科,专业种类由原来的1 400多种缩减到671种[4] 针对教 学计划、教 学内容的同质化倾向,《决定》指出高校“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 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赋予了高校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自主性。在课程体系 改革方面,《决定》提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活动,有指导地开展勤工助 学活动……”。

《决定》之所以对教学改革如此重视,原因在于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经 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轨,以指令性指标为手段管理经济和其他事业 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根据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必然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 才规格做出相应的变化,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又要求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

《决定》的颁布启动了把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纳入国家政策视野的序幕。该政策最为重要的一 项 内容是高等学校获得了制订、修订和执行教学计划的自主权,教学计划由参考性文件变为自 主性文件。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高校教学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许多高校根据本校的 具体情况,自主制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制定了弹性化教学计划 ,设置模块课程、柔性课程等。

3.全方位改革阶段(1993~1999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导 致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就在这一阶段,中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在 前一阶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放权的基础上进入全方位的改革。

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 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要按照 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 程结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原国家教委及相关部门颁布了多项政策,对本科教学 进行了 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所颁布的政策来看,教学改革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教 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保证和提高 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这方面的改革被看做是本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带动各方面 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21世 纪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原国家教委从1994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了《高等教 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主要内容包括“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 和培养模式;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 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各类 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此项改革正式批准立项221个大项目,包 括985个子项目,有300多所高校参与了改革实践[5] 二是减少专业种数和拓宽专 业口径。专业设置不仅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也会影响高等教育各项功能的发挥。为解决专业 设置宽 与窄的矛盾,继1987年之后,国家教委于1993年和1997年两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从8 00多个专业调整到500多个,1997年由原来504种减至249种[4] 旨在力求通过 全国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使得各院校以此为契机,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制定新的人才培 养方案 和教学计划。为实现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教育部颁布的1994年《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 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世行贷款 21世纪初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等文件都要求教学改革立项必须围绕“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 应性”来开展。三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针对以往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1995年7月原 国家教 委高教司印发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大学生文化 素质教育,使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同年,原国家教委确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等52所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试点工作,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4月 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 见 》等文件,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 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力地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强文化素质教 育的思想不仅引发了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突破以往课程编排上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线性模式,将素质教 育课程提到与专业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且打破了专才教育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为通 才教育 思想逐步渗透到教学改革进程中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学成果奖 励条例》,奖励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产生明显效果的教学改革方案。

这一阶段颁布的教学改革政策如此之多,原因在于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致使高等教育进入严 格 意义上的改革。教学改革的拉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经济 体制要求高校人才培养 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多样性需求。二是21世纪的社会需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曾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 动地位”。在这一思想 指导下,从政府到高校都有计划地开展了面向21世纪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力图以教学改革为 契机,实现本科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

4.提高质量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阶段(2000~至今)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由于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而教育资源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 增长,使教育出现质量下滑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此高等教育进入以提 高质量为 中心的发展阶段。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对此教育部及相关部门 出台了一系列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对教学质量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 关注。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高[2001] 号),强调“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把 加强 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就加强教学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教授 上讲台等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部启动了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强调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完善高等学 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教育部决定分步实施“质量 工程”。目前,已经实施的内容有:一是启动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 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旨在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 学校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旨在通过评估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为进一步鼓励教授上讲台和建设精品课程,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 师奖,并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教学、关注名师的良好氛围。随着“质量工程”项 目的逐步开展,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 号),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16条要求,强 调 高等教育必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7年1月教育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央财政投入25亿资金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 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六个方面[6] 随后教 育部颁布 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 号)除了延续[2 007]1号改革精神和改革措施之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教学评估,建立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的长效机制”。

与前几个阶段不同的是,这一阶段教学改革政策主要受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自身变革 影响而引发。从教育部连续出台的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教学改 革已经不 再是孤立的事情,而是与提高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来开展改 革工作。

二、本科教学改革政策变迁的特点

1.政策环境直接影响教学改革政策的颁布美国政策科学家安德森认为,“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于政策环境,并从政策环境传到政策系 统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本科教学改革政策是因外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 变化以及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变革而提出的诉求,并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改革的每一 阶 段,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20世纪走向 21世纪,高等学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人才培养具有 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政策从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入手,再到教学计划、学科专业目录的 调 整,逐步深入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而带动教育思想的变革;高等教育在由精英 化走向大众化过渡的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突出问题,教学评价进入政策的视野 并付诸 行动。总之,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教学改革政策的颁布,因此,今后对教学 改革政策的出台应建立在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进一步提升 教学改革政策的先导性、前瞻性。

2.政策从协调冲突性矛盾向建立激励机制转变一般来讲,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一是协调冲突性要求,二是为集体建立激励 机制[8] 教学改革政策也不例外。改革初期,政策主要是协调学年制与学分制 、指令性教学计 划与自主性教学计划、专业口径的宽与窄、教学方式方法先进与落后、课程内容的旧与新等 多种矛盾,后逐步过渡到建立以教学改革立项、教学评价等方式为主的激励机制。20世纪90 年代以后 颁布的教学改革政策大都以建立激励机制为主,如《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充分肯定教学工作 和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作用,使之与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受到同等对待;为了全面推动《高 等教 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教育部在1997年底已经投入1 000余万元, “ 质量工程”项目则拨出25亿元经费。激励机制政策是建立在高校自主选择教学改革的基础上 ,更适合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

三、政策制定及其执行中的一些问题

从具体的政策文本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本科教学改革政策涉及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部环节, 从理论上看,应该说按照政策指导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应当不错,但是多年来 关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佳的报道和实证研究经常见诸媒体。这些现象都显示出教学 改革政 策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纵观30年来教学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若干问题值得进一步思 考。

1.对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政策制定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政策的起点。在高校教学领域存在大 量的问题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政策问题,政策问题需要有一个确认的过程。教学改革是 一个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改革初期,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突破口,试行学分 制;在改革起步阶段,把下放教学计划制定权并调整专业设置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改 革 的深化阶段不仅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还改革专才教育思想为通才教 育思想;近阶段则迫于规模扩招导致教育稀释而出台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由此可见,政 策的焦点不 断转移和反弹,比如专业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专业数量下降了,但是不久数量又上 升,接着又颁布政策进行调整。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到底要改什么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 质量,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政策问题的不确定导致了政策的循环往复。

2.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与改革政策的统一性问题30多年的教学改革历程中,大部分改革政策是在部分学校试点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形成政策 然后在全国推广,如学分制的推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等。由于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 ,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因此,本科教学在试点改革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才培 养的个性化,一旦以政策颁布的方式在全国高校铺开,则政策的“一刀切”又导致人才培养 模式 回到了千校一面的情况,虽然改革促使高校教学工作得以前进,此千校一面非彼千校一面, 但是政策的统一性与人才培养个性化、多样化的之间存在的矛盾比较难以协调,需要在两者 之间建立微妙的平衡。

3.高校教学改革的主动性问题

一系列教学改革政策的频繁出台,说明教学改革还不是大部分高校的主动要求而是在政策影 响下开展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宏观环境要求高校要不断进行 教学 改革。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主旋律,因此教学改革是高校永恒的话题。 高校自身应建立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而不是寄希望于一纸政策就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5.3.

[2]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1204.

[3] 杨德广,王锡林.中国学分制[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7-18.

[4] 冯卫斌. 197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述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 (4):141.

[5]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135.

[6] 高思.质量工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 中国高等教育,2007,(5) :18.

[7] [美] 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 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4.

[8] 谢明.政策透视—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5.

(责任编辑 黄建新)

On the Reform Issues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ZHOU Qun-y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oxing College of Sciences and Arts , Shaoxing ,Zhejia ng 312000, China)

Key words:curriculum reform; “solid foundation”; society-orien ted; education nature; essence

作者:周群英

个性化财政学本科教学论文 篇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摘要:大数据时代中,高校教育挑战较大。为了迎合开放办学的时代要求,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必须寻求新的路径。目前的高校学生思维开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因此需借助大数据,优化和升级教学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素质培养夯实基础。本文将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剖析高校教学质量改善的措施,以便为今后的教学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大数据;高效教育;提升路径

引言:

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理念指导下,高校必须抓好管理和教学两个关键领域,建立符合大数据背景且功能齐全的信息化高校管理平台,推行弹性学历管理机制。在此前提下,以教育信息化为引掣,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践行个性化的学习制度,深入应用灵活评价方法,探索优质创新路径,为高校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夯实基础,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发展特点

科学技术至关重要,不仅改变人类生存方式,而且是提升人类生存能力的根本要素。研究发现,大数据及其技术,会深度影响高校教育,在大数据时代,教学势必会呈现出新特征。

(一)教育的高度信息化

在科技的引领下,高校教育信息化覆盖面扩大,影响力更加深远,教育手段信息化已经被评定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行性途径之一,不容忽视。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并开始大规模扩张,始于90年代初。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大规模基础建设阶段已经发展成为了信息深度应用阶段。在这样时代背景中,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的应用相对灵活,无论在科研领域,还是学校管理领域,成果都是比较理想的[1]。教学中高度的信息化,使学生知识获取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知識获取渠道增多,同时知识面深度宽度加大,技能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高校教学更加自主,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

(二)高校教育的开放化

除了高度信息化之外,高校教育的开放化也是大数据时代,教学呈现出的特征。无线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更加智能化物联网的普及,提高了高校教学沟通的有效性,为校与校合作提供了无限便捷,营造了完善的交流机制。再加上,处于新时期的高校,教学的核心思想变得开放,在学校治理期间,积极推广开放办学。在良好机制保障下,让高校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现阶段,高校在人、财、物等多个层面均实施了全方位开放策略,大数据及其技术引用,让高校走向了更高的教学层次,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建立与大数据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模式

大数据的深入发展,引领着各方面的变革。例如:互联网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化途径增多,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已经不是唯一途径。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也出现了鲜明变化。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新时期应建立适合大数据,多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整体素质。例如:翻转课堂、积极推动虚拟教学等。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校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可转换学生被动地位,调动学生能动性,保障优质的教学效果。另外,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教学互动辅助技术,将其应用课堂教学中,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对问题综合分析能力,借此促使教学手段完善化和科学化。保障高校课堂向高效益方向发展。结合过去经验可知,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学生总是被动的,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差,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但应用了虚拟技术后,这部分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学生积极性可有效激发,同时课堂趣味性也将有大幅度提升。应用虚拟教学手段后,教师角色也有了变化,从课堂的管理者跨越到了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课堂教学效率更高。传统意义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检验知识的实验场,新的教学方法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从不同侧面,为教学注入了活力[2]。

(二)建立个性化教育模式

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思维角度有了变化,知识获取面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的大量共享以及可靠的网络互联互通,促使学生对教学要求更高。为了打造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高校教学需建立个性化教育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使用相关挖掘算法,在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学习习惯综合评估和分析,掌握其兴趣、爱好等,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高效率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优化学习安排。保障实习选题等方向的学生个性化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培养方案的落实、跟踪与反馈。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个性化教育被反复提及,其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实质是在教学阶段,提高教学目的性,实施有计划地教学,借助合理路径,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借助合理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个性与能力。这一教育思想与因材施教不谋而合,可看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学生个性差异为高标准课程设计的基础,具体工作中利用多样性教学方式,全面助力学生人格发展。

(三)建立多位一体的课程考试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学校的教学手段不仅要丰富和更新,课程考试机制也要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高标准的教学需求。通过现实工作可知,高校学生个性差别明显,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在新时期,需打破课堂限制,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程度,建立多位一体的课程考试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通过资源共享等,可将全校专业课程打通,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课程学习计划。与此同时,应用教育技术完善7×24时的考试室,推行现代化考试机制,学生自主学完课程后,便可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申请,对本课程进行考试,将弹性教育落到实处,借此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建立融合的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想要助力学生全面、长效发展,高校的资源就要充分调动,运用教育科技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在培养方式上,可借助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的不同思路对学生进行培养。另外,在教学环节中将面授、线上/线下教学等方法进行融合,将网教、面教组合发展。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采用灵活思路,充分利用大数据,借助大数据的便捷性,提高教学的即时性、交互性,保障理想教学质量。教学实践环节中,结合现实情况和资源条件,实施多种教育方式深化组合和优化发展,利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满足其素质提升、能力发展要求,借助全面、自主的教学手段,提高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优质的教学实施。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温床,信息技术充分发展,在此前提下,高校教育发展迎来契机。高校教育属系统工程,牵扯的环节众多,新时期想要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品质,需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大数据技术思路灵活渗透到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合理改善教学现状,弥补传统教学弊端,在全方位助力下,促进高校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5):37-38.DOI:10.16871/j.cnki.kjwhb.2021.05.018.

[2]赵德昭.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地方财政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2020,37(05):67-69.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编号:HNJG-2020-1156。

作者简介:

刘完芳(1972.08-),男,汉族,湖南武冈,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及应用,本科,湖南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处理。

杨文礼(1975.06-),男,汉族,湖南城步,湘潭大学,法学,本科,湖南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作者:刘完芳 杨文礼

上一篇:城市中学生应激源分析论文下一篇:一年级班主任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