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从数学教学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方式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克莱因说:“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由此可知,数学对于学习而言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呢?笔者教学多年,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前,我从来不让学生单独完成章节小结,原因是时间紧张。学生如果没有快速地总结出来,课堂时间就不够用,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以后,我就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一堂课显得非常不完整。我经常是把自己总结的东西讲出来,我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记录,结果让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灌输,没有一点儿自主学习可言。现在,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我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再拿出我自己的总结。这样,就能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而学生也能够不断提高,既增强了自主学习,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

二、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幸福与成功的第一要义在于是否健康,在很多时候,心理健康的价值远在身体健康之上。世事变化如风雨,人心自在总是晴。漫漫人生路,挫折与坎坷在所难免,而厄运虽打击弱者,但能够使强者益发强大。机会必然垂青追求者,却会把庸人抛离更远。

小学生年龄小,在这个年龄段,心理发展非常迅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一无所知到懵懵懂懂,到为自己的健康心理夯实基础。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浓厚,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对外部世界、对生活充满美好地憧憬。他们大部分为自己认识的片面性无所知觉,他们的情感丰富,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变化而波动。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记忆力良好,意志力逐步增强,智力水平有一些提高,但是没有稳定性。作为教师,要给他们进行有利地疏导,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古往今来,成功的大师必是发挥了本人的强项,失败的英雄多数忽略了自己的弱点。作为教师,要循循善诱,对学生体贴入微,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含义,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所谓希望,就是一个人精神的发条,而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莫过精神。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要充分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要把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要善于细心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朝阳,让自己的精神健康起来,使之与青春共舞,像珍珠那样璀璨夺目。

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的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本身即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我管理。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了解最新的教学管理的理论,了解其动态,对新形势有一定的掌握。其次,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广博深厚,理论功底扎实,想象力丰富,对于学生在模拟训练中存在的各种学习问题能够正确对待、从容解决,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此外,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实干精神,和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学生心中,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所想,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荀子·权修》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事业是多么重要和神圣,于此可见一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辛勤地劳动,在教学事业的道路上要孜孜不倦地追求,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责编 冯立伟】

作者:张立军

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从数学教学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方式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教学活动良好开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深入贯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数学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1.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设定合理数学教学目标

传统数学教学的观念,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知识运用能力,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得学生心理健康与数学学习不能够做到同步发展。针对于此种情况,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需要积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数学教师能够在合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与数学知识教育。

1.1教师需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接收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数学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需要先强化数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与能力,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到实处。对此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对数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定期测验,并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宣传教育培训,进行数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使得数学教师的思想负担能够有效降低,进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此外,数学教师应当自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树立个人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且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引导方法,以在數学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要求。

1.2教师需要设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

数学学科作为中学生教育的重点学科,数学学科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各不相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数学课中的表现形式与侧重点各不一致。由于中学生接收到的数学知识水平差异化较大,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潜力、数学学习心理、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特点。对于这种数学教学心理差异化的现象,数学教师需要以此情况为重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出发点的设计,并根据阶段性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确定。例如,在进行数学第一阶段性的知识讲解时,教师需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理论知识和心理健康引导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分布引导与设计,使得教学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具有循环引导的特点。

1.3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素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仅只是数学教师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渠道,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方式的选择。目前在中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在这种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氛围下,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厌倦的心理,进而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现阶段,在不断受到新课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价值目标内容贯彻的影响下,大部分中学校开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老师也开始相应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进。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学老师应当根据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式的有效制定,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知识内容同步传授的要求。

2.合理进行课程设计 有机渗透心理健康内容

数学教学课程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关键渠道,数学教学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全面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接收能力,同时对数学心理健康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在进行数学教学课程设计时,做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2.1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进行科学分析

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时,比较注重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方面的关注比较忽视,使得数学教学课程设计的合理性难以进行保障,不能深入贯彻到学生的知识与思想能力接收中。数学作为一种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一旦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不全面,必然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阻碍影响。对于此种情况,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与调查统计,以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心理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进行多元化教学内容改进,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有效进入到数学与心理健康的同步教学中。

2.2从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心理入手开展数学教学

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72%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内容设计比较复杂,难以进行内容有效理解,这种情况极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反感、枯燥与放弃学习的心理。因部分老师为了追求数学教学质量与成果,而对数学接收能力强的学生比较关注,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多采用惩罚与批评的方式进行监督学习,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仅难以有效进行数学学习,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反感与失落的心理。为此,为了让学生处于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转变对数学学习恐惧的心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情境化、分水平化、合理化、兴趣化的课程设置,使得每位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个人的数学学习潜质与能力,激起个人的学习兴趣与目标,以一种自信心与愉快心情的心理状态进行数学学习。

3.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结构 深入贯彻心理健康教育

3.1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内容理论性与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在传统讲授式的方式下,很难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导致数学教学知识的水平未能整体得到优化。提升数学教学的水平,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良好教学情境的创造,以给予学生明确化的理论知识引导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感受到数学教学情境蕴含的数学知识。

3.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受到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不一致的影响,数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数学教学兴趣比较高,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致使数学教学的氛围比较严肃枯燥。对此,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举办数学活动、提出问题抢答、多媒体教学、互帮互助教学的方式,激起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营造出一个和谐、愉快、自由、开发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们的表现欲、竞争欲、创造预能够得到展示,为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机会。

3.3倡导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课改教学方式,学校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大力推广合作学习的方式,倡导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达到数学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同步教育的要求。学校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时,需要根据教学课堂情况,进行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的模式设置,并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组内成员责任的规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养成互帮互助、合理探究的健康心理。

结语

重视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为主,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以促使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数学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黄小玲.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2013,(11):21-26.

[2]刘闪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J].新校园,2016,(9):82-89.

[3]张新权.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1,(6):31-35.

[4]刘鑫丽.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语数外学习,2013,(8):67-68.

[5]黎章贞.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2,(36):54-59.

作者:赵晓云

数学健康心理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中考体育新方案下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初中体育学生中考考试是高校国家法律规定的学生必考考试科目,体育学生中考考试成绩对高校学生中考总成绩的权重影响也很大。中考健康体育新教学方案的正式出台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的健康心理体质,要求我们学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质健康教育水平认真进行中考体育知识教学,实现中考体育知识教学强身健体、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自主运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考新方案体质健康水平

前言

多年来的中考体育学科教学,受到了应试素质教育的严重影响,规定出了中考学生考什么就考试练什么的错误做法,导致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了初中生心理体质健康的良好发展。体育学校中考新教学方案的制定出台,要求各级体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改变现状,从教学思路、方法等多个方面探索创新体育教学,以不断发展在校学生注重身体健康,提升学生体质等技能为教学目标,以便能更好、更全面地深入实施学生体育训练,落实新的体育教学目标。

1 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面,把脉初中体育教学

国家体育局近日正式发布了2016年全国初中青少年初初中生心理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所提供集中的肥胖健康数据令人惊讶,初中生大约每年有近40%的肥胖人本身是重度肥胖者或者营养过剩,80%的人是初中青年学生或者身体肺活量心理水平分别居于中等、中等以下健康心理水平这些肥胖健康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直接严重影响着整个初中青年学生的健康身体以及心理健康,也直接严重性地影响到了初中青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体育力和学习成绩。例如,立定式和单人跳远,实心式和乒乓球、跑等,因老年人体温和肺活量的低下,这些特殊运动体育项目难以完全做到达标。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形成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对初初中校考生体育的不高度重视,过分过度过于重视初中英文和口语数外等的学校体育知识学习。

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质健康恶化。当然,除了父母的疏忽外,还有许多方面,如营养过度、玩手机、上网、学校文化体育科学、缺乏长期体育锻炼等,作为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教学,激发他们对户外运动的浓厚兴趣,形成积极、独立的体育生活,参与户外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要通过新课程,重新审视我国体育教学,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以篮球、田径为基础的统一训练模式,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教育水平。

2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探寻体育教学的出路

制定和实施素质教育政策,当然是为了促进初中一年级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这个新的视角看,我国传统体育院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导致学生体育健康发展水平的下降,影响其综合体育教育的良好教育和专业成长。

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应更多地面向学生的兴趣和多样性,如数学在体育游戏和竞赛中的运用,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多品种综合性体育课堂模拟改变了篮球、跑步等体育课程单一的打法,教学性质、教学项目类型也相应的多样化,如传统武术、健美操、游泳、仰卧、跳绳、身体向上等,通过各种综合性体育赛事,吸引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有效缓解肥胖人群的不适症状,有效调动力量,增强学童的锻炼积极性和活动性,参加体育活动,逐步提高考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学生体育素养。

3 基于体育学生个体身心上的特点,寻找通过体育改造变革新生的视觉

这一年,新的教学计划正式实施,我国的初中体育学校迎来了新的春天,体育课也在全国推广,新的绿色课堂,让中学体育课更生动活泼。为此,有必要根据青年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特点,制定青年学生健康状况指标,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实现“以人为本”。

首先,学校体育的教学观念应不断更新,体育理念应着眼于身心健康和体育和谐发展。心态决定一切。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态度,而观念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方向。教师在中学数学和体育教学中,必须首先更新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強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教师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想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习目标,相互观察与评价,就必须始终坚持这些教育理念,并将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使之真正做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成功举办这次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充分激发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快乐健康的活动氛围。

其次,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管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快乐中享受体育乐趣,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继续实施中学教育改革方案,增加初中体育活动,提高初中体育比例。

4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升体育锻炼意识

生活化体育运动意识是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运动价值的自觉认知和积极参与运动的内在动力。当前多数初中生缺乏生活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生活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适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系统而全面地引导初中生认识体育生活的价值,正确认识体育生活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使他们有意义地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使他们逐步增强生活化体育活动的意识。通过宣传,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公告板,利用公众号等,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活氛围,为学生的宣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体育锻炼。

5 结语

总之,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应深刻把握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突出症状,积极探索寻找对症良药,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改,促进广大中学体育学科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今年中考新课标中正式实施。

参考文献

[1]史凯军,牛玉芝,陈健波,周新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课程个性化改革的实践研究——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J].尚舞,2021(04):111-115.

[2]赖宣治.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1):19-20.

作者:廖登先

上一篇: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管理论文下一篇: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