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鉴于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未来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为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的可把控性,逐步培养其规划意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人生规划为主题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帮助大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论文 篇1: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际冲突的普遍性,以及面对人际冲突时保持积极平和态度的重要性,进而掌握化解冲突的策略,促使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内部归因,进行自我反省,并灵活运用理智控制、换位思考等技巧,学会宽容、学会道歉。

活动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表演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冲突,并用DV拍下四个片断;并布置学生表演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请把你的两个拳头握紧,然后让他们相碰撞,体会一下是什么样的感觉?

可以换一种方式,让一个拳头松开,变成手掌,然后让手掌与拳头相碰撞,体会一下又是什么感觉?

再换一种方式,让另一个拳头也松开,也变成手掌,然后让两个手掌相握,体会一下这又是什么感觉?

小结:当两拳相碰的时候,就好像两个人针锋相对,关系非常紧张,彼此都会受到伤害;如果一方懂得退让,伤痛就会减轻;如果两个人都各退一步,都学会包容,那就会非常舒服,非常和谐。好,就让这个游戏打开我们心灵智慧的大门,带领我们走进今天的心理健康课堂——《巧妙地化解冲突》。

二、高中生面临的主要人际冲突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只要是有利益关系,两个陌生人之间都可能会发生冲突。下面是同学表演的常见的一些生活中的冲突。

学生观看小视频:

情景一:同学之間

情景二:亲子之间(一)

情景三:亲子之间(二)

情景四:师生之间

并思考: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回答、并归纳,教师小结: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沟通不畅2.利益受损   3.感觉有失面子   4.受到指责或侮辱5.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三、处理人际冲突的主要策略

矛盾无处不在,冲突随处可见,但每个人的处理方式方法不一样;冲突中也可以让自己成长起来。每一个冲突的诞生,都伴随一个原因,当你面对冲突时,善于去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积极去探索解决冲突的方法,那我们就会有所突破,得到成长。

小组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针对以上案例选取一个进行表演。

小组表演解决冲突的过程,突出解决的方法。

教师归纳解决冲突的方法:

1.问题解决策略

2.强制策略

3.折中策略

4.顺从策略

5. 回避策略

四、心灵牧场

(一)自我觉察

在发生冲突的那一刻,你可以抓住这个时机,来回头看看,内心的自己,想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会那么冲动;据心理学,回头看自己的人,在心理方面成长的更快,更强大。据心理学,有以下几个机会是最好了解自己的时刻:

1、我指责别人的时候;

2、别人指责我的时候;

3、我妒忌别人的时候;

4、我在别人面前炫耀的时候;

5、我不能忍受别人缺点的时候;

请你对照一下自己,在你与别人发生的矛盾冲突中,主要属于哪一类?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后,你会怎么改进?

(二)自我提升

写一则小日记,深入地了解一下自己:我曾经与某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了冲突?原因是怎样的?我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化解冲突?我的收获是什么?

(三)

解决冲突的“红黄绿灯法”

五、分享收获

根据这一节课的收获,小组互动,以不同的方式总结今天的课堂。可以编快板,可以写诗,可以画画。

抛砖引玉: 《忍字歌》

世人都知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讲起容易做着难,遇事不忍祸先招。有人生来脾气躁,意见不同就动刀,不让老来不让少,总有一天要糟糕。朋友矛盾多反省,理智控制最重要。人人有长也有短,勿嫉妒来勿炫耀;换位思考为友想,学会包容心胸阔。别人批评我悦纳,有则改之无加勉;尝试听取他人话,提升修养把气消。

六、课堂总结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己,这就是“我”,而与你发生冲突的那个人,也是一个独特的人,两个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的人遇到一起,要想和谐相处,那就需要沟通,彼此理解,才能互相包容,才能开心快乐!所以,当冲突发生时,请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和有效的策略去解决吧!

作者:殷学军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人生规划

【摘 要】鉴于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未来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为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的可把控性,逐步培养其规划意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人生规划为主题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帮助大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生规划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自我规划的含义。

情感目标:感悟自我规划对一个人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行为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

三、【学情分析】

现如今普遍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人生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规划,导致学业收效甚微,就业优势不足,以致于很难找到满意工作,或在工作后频频跳槽。在其背后,其实质是学生自身在人生规划方面存在着问题。经学情调查,授课班级的大学生自我规划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即便少数人进行规划,但规划的执行效果不佳。

四、【教学思想】

进行自我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通过唤起学生对人生短暂的时间知觉、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激发学生对人生不同阶段所处重要角色的理解,以及介绍合理规划的方法,使学生做出自己合理的自我规划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是本次心理健康课的最终目的。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进行合理的自我规划

教学难点:执行自己的规划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活动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课时】

2个课时

八、【教学准备】

带上纸、笔(三种颜色以上)

九、【教学过程】

1.认识规划

观看视频《人生短暂 时光飞逝》。视频播放时间约3分钟,以蛋糕上的蜡烛为时间轴,从婴儿出身的一岁蛋糕开始,呈现人生中每一岁所处的状态,直到一百岁的蜡烛熄灭。通过简短视频,让学生体会时光飞逝和人生的短暂,强调珍惜光阴,认真过好每一天,同时引入自我规划这一主题,引入自我规划的含义及意义。

2.理解规划

绘制——24小时时间分配饼图。绘制一个被分割成24等份的饼图,标记出各个时间段自己昨日或通常平日的一整天时间分配情况。通过绘制个人时间分配饼图,使学生体会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以及是否对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所用时间做出合理分配,请同学起来分享。老师引导学生做自我反思:我们一年有365天,100岁则是由36500天组成,现在同学们已经飞快地度过的人生的五分之一,那么我们剩下的五分之四要如何度过呢?

3.尝试规划

第一,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发言。

结合视频和个人饼图,谈谈作为学生的我们当前应当做什么;人的一生会经历的阶段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小组代表向大家分享该小组成员的观点。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们的角色联想,提炼出人生中的需要扮演好的重要角色,以及这些角色在对应阶段需要做的事情。随后提出,为了珍惜未来稍纵即逝的时光,应当尝试着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规划。

第二,绘制——生涯彩虹图

形象地展現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和人生定义,以及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角色为: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角色的阴影面积代表该角色各阶段中所占用的时间。

通过绘图,加深学生对人生规划的理解。引导学生横向和纵向看图:横向指从外层看,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以及衰退期;纵向指通过时间重叠,体会各种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绘制的生涯彩虹图,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六个不同的角色所占的比重,以及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4.执行规划

极简规划法——今日三件事。制定当日最紧急和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即“今日三件事”,制定完毕后发布出去,并执行它。例如(大一学生)的今日三件事(18/100):做一套英语四级的真题;参加社团面试;完成今日布置的课程作业。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早/晚想:最好的规划制定时间为早上刚起床,脑袋清醒之后。此时大脑还没有都被信息刷屏,能分辨轻重缓急;或临睡前。

第二,写下来:将今日最应当做的三件事情写下来,降低“目标消耗”(指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

第三,加进度:给自己的计划加上“进度”,比如坚持一百天的规划,在第18天时标明“18/100”字样。发出去:将自己的今日三件事发到群里或发给某人,使“今日必须完成这三件事情”作为承诺。如果当日实在没有完成某项重要的事情,那么第二天甚至第三天都仍会继续出现在计划中,这一做法督促自己会尽快将其完成。

通过生涯彩虹图,学生能够更加珍惜时光,并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有了大致感悟后。但人生规划作为一个长期规划是一个方向性的人生发展趋向,需要切块分阶段的进行具体规划,所以老师介绍了能够立即制定并执行的短期规划方法。老师总结,对于自我规划,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几乎没有考虑对自己的生活应该做一些合理规划和提升,认为人生苦短,随性享受才是真,但往往因为没有任何设想导致做事散漫;第二种类型是热衷于自我规划,但行动力不足,有的为完成效率低,有的为事情太多太杂太乱,忙不过来;第三种类型是有自我规划并且执行力很强,清楚自己最紧急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立即付诸行动。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将自己的规划落实到行动上,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十、【家庭作业】

制定“今日三件事”,每日坚持发布到班级群里并执行,持续两周,记录完成情况,下次课做分享(以坚持的天数和完成情况评定前三名,大家相互监督,相互学习)。

十一、【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在个人时间分配饼图和生涯彩虹图的帮助下,更为深刻地理解到自我规划的重要性,学习“今日三件事”也可以明白如何进行自我规划是直接有效的,并为之付诸行动。本次课在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学气氛下,增进了师生间的亲近感和学生之间的友谊,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切身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和自我规划的价值所在,并最后学会如何制定规划并执行规划,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颜家妮

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论文 篇3: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

摘 要: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能力,理解、掌握心理调节的理论与方法,学习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获得心理成长。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以20人左右为一个教学单位,在专用教室进行授课。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 活动课 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实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要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课程。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由于课时少、教师不专业、缺少专业设施等原因,很难在课程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缺少针对性,只能应付开课。不少学校只是把几个班的学生集中起来讲心理健康知识,教学方法单一,考核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有学生对心理知识感兴趣,也很难把心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由此看来,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设计对发挥课程的作用意义重大。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基于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20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专用教室为教学环境,以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引导、促动,对教学内容总结、提升,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获得体验、感悟和成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课程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获得自我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课程教学设计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调研的结果选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能力,理解、掌握心理调节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获得心理成长。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以20人左右为一个教学单位,在专用教室进行授课。

一、课程目标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般目标是通过自我探索过程,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中,增强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评估、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并对此做出相应修正与完善,从而获得自我成长。

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学生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1.能够融入高职生活

即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环境,感受由此带来的愉悦,找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觉察进入高职后在适应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相互启发,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能够觉察自我

即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3.能够意识到人的潜能

即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正向信息,体验自信的效用,觉察不自信的方面,分析原因。

4.能够感受生命的意义

即学生能够澄清价值观,意识到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能够感受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提高生命的质量,过充实精彩的人生。

5.能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即学生能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现象,能够觉察与周围人交往中的困惑与问题。

6.能够学会感恩与宽容

即学生能够具有感恩的态度和感恩的行为,并由此培养宽容的心态。

7.能够培养健康情绪

即学生能够觉察引发不良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8.能够学会应对压力

即学生能够面对压力,学会放松,能够觉察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分享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学生应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有关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二、课程结构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整体设计以“我与环境”为主题与线索,分为初始课、主题活动课、回顾课和结束课四个模块。

初始课用于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用于帮助学生融入高职生活,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约定课程活动规范,并提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了解学生、评估课程效果,并由“融入高职生活”引出课程“我与环境”的主题。

主题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体部分,以“我与环境”为主题和线索,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环境中的我”,二是“我面对环境”。“环境中的我”部分帮助学生觉察自我、提升自信,分为四个单元,即:自我面面观,我是独特的,我可以更好,生命的意义。“我面对环境”部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绪,学会面对压力,分为四个单元,即:交往有方法、感恩与宽容、积极与乐观、压力我应对。

回顾课用于解决学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前,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之相关的自身的困惑与问题,借助团队的力量,求得自我成长,促进心理健康活动课向生活的延伸。

结束课主要用于效能评估,学生展示并分享学习成果,处理分离情绪,提取课程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结构的4个模块下,课程共设计了15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设计1至2个核心活动,再根据需要和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热身活动和辅助活动,整个课程共设计20多个活动。

例如,主题活动课“环境中的我”部分,设计了“自我面面观”单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该单元设计了2个核心活动,一是“我是谁”,二是“立体我”。“我是谁”主要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立体我”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相互进行评价,而后填写表格。最后,小组进行讨论,各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意识的内涵、明确的自我意识及认识自我的途径等。

具体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等进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就必须要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投入到课程中,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上采用活动课形式,活动课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热身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活动状态,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启动;主要安排核心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发掘积极的个人特质,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觉察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成长,更乐观、自信、向上地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要对心理健康知识与基本理论进行讲授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分享心得与巩固活动成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活动课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如小拓展活动、纸笔活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课堂讨论与分享、案例分析等。

五、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发言、学习心得、学习总结报告所体现的思考、成果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学生参与活动、课堂分享、活动记录、完成量表、活动心得等作为平时成绩,以6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学生心理情景剧表演、课程总结报告作为考核成绩,以4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之和。

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基本考核标准如下。

优秀:出席课程,参与活动很投入,活动体验深刻,积极分享活动感受,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活动结果在高职学生中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良好:出席课程,积极参与活动,能够分享活动感受,能够较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努力学习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合格:出席课程,能够参与活动,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基本把握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未出勤,无组织纪律,抄袭,观点明显错误。

六、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可以提供活动的相关道具。教学环境要能够提供专业支持,如舞台、灯光、音响,用于播放轻松的音乐、快乐的教学软件等。

七、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安排在高职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0课时。课程理论授课与活动教学的比例约为1∶2。以20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5至6人为活动基本单位。

八、课程设计对教师、学生的要求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能够放开自我、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与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王延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建设宿舍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