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让爱先行”,爱学生是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深刻体会,爱学生,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会感恩,会爱;指导学生学会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管理论文 篇1:

大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学生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内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的学生工作开始面临更多新的难题和挑战。调整思想、转变观念,及时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是解决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难题、应对各种挑战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

关键词:学生管理 新情况 新问题 新思路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一代新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系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他们除自身特有的优势外,也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缺乏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较差;还有部分学生缺乏爱心,互帮互助的意识较差。

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人才,就要求高等教育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这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奠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响应时代的呼唤和培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化人才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当前大学生管理的模式

当前,大学生管理大多仍采取传统的外部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组群的作用,它将个体完全处于外控水平,以此达到对学生的有序管理。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缺乏以人为本和相当的弹性,大多依靠僵硬的行政指令来完成控制与被控制的管理目的,因此极易导致对学生的个性压制和创造压抑,不能充分发掘和激发大学生作为成人所应具有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笔者也曾走访过省内外一些高校并与大学生们座谈,根据他们所提供的资料,加上笔者的亲身观察所见,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大学生时常埋怨在学校之中没有自由,即使是非常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外在的压力和束缚,大学生在一些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中往往缺乏突破的勇气,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导致独立性意识差,内在的创造潜能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激活。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模式多为制度管理。从入学到毕业,学校都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进行约束。这些规章制度或许对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形成有纪律的人格特征,都是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但管理效果其实不尽如意。由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答卷上,并未真正化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

推动学生学习的是各种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如为获得老师、父母、亲友、同学的赞扬或物质奖励而学;因害怕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奚落而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动机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考上大学。随着年级的上升和高考的临近,考大学几乎成为努力学习的唯一和最大动力。而目标一旦实现,动力立即消失。最初进入大学校园的那点新鲜感消失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对大学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容易出现学习无动力、生活无情趣、精神无寄托、苦闷迷惘、郁郁寡欢的“大一综合症”。大二、大三(专科大二)时尽管对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但不少人的学习目标、远景性动机问题仍没有解决,随波逐流成为常态。到了大四(专科大三)最现实的问题是谋求一个好职业,行动动力不是落在如何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要上,而是落在求职这单一活动上。就这样,从入学到毕业,教育者从外部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内部目标、动机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管理效果只是一时之效而难以持久就不足为怪了。

二、大学生管理的对策

要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作用。恩格斯曾指出:“人们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通过他们的头脑,一定要转变成为他们的愿望和动力,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提倡大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们要管理好学生,就首先要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因此,调动起他们内在的积极性,提倡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大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

(1)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鉴于目前大学生管理窘境,改革大学生传统管理方式已迫在眉睫。由于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过于死板,而且一味地将大学生单纯地视为被管对象,忽视大学生的自我能动性,极易导致大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缺乏动手能力与主动性,极易造成所培养的人的素质与时代、社会所要求的个人素质格格不入。即我们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利于学生作用的发挥,管理效率也较低,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只有积极地改革学生的管理模式,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开拓、富有群体意识,并能合理进行自我规划的新世纪人才。

(2)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大学生自我教育能避免把大学生单纯地视为被管对象,将学生个体推向前沿,实现学生的一种自觉、主动的自我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而不断“修身养性”,以自己的良好言行举止作出示范去影响他人,最终实现行为规范的内化。

(3)通过大学生自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避免传统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弊端,通过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地调动他们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并在动手做和参与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通过挖掘每个人在流动群体中的各种能力,促进其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的发展。

(4)通过大学生自我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大学生自我服务能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让大学生的能力在自我服务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从接待新生报到开始到毕业离校,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或主导所有的活动,做好每一项活动的策划,让大学生在自我服务中提高服务能力。

2.转变途径

基于以上现实,转变大学生管理模式,使之从传统的外部管理模式转向全新的自主管理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过程能顺理成章地进行。由于其中涉及观念、人、体制、组织部门等复杂因素,因而必须谨慎待之,务求在整个过程中全局和细节皆顾,尽量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既不畏首畏尾,也不急功近利,更不能矫枉过正。总体而言,在传统管理模式转向自主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途径。

(1)体制之变,观念更新为先。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追求人全面发展的时代。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多给学生自己选择活动、自己提高自己、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横比为主”转为“纵比为主”,即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将横比和纵比结合起来,横比找差距,纵比看进步,发掘潜能,把大学生培养成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2)体制之变,行动为本。在整个大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应重点建设一种充分引导、帮助、服务于大学生个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体系。作为大学生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辅导员要转变工作职能,由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转变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同时,作为大学生的团体组织,学工处(部)、团委应积极制定发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工作方案,并对所有学工人员进行培训;要重点抓好各院系学生辅导员的遴选、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安排好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项活动。

(3)形式多样,积极倡导自主。作为全新的大学生管理模式,自主管理讲求形式创新,更应注重实际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文化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更多的主体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向自主管理模式的转变。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人为取得良好的适应,积极寻求发展而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管理。由此可见,自我管理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而且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水平,他们就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事情,能够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服务,充分实现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和周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条件,把自己培养成既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又能满足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洪.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实施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04(2):109.

[2]郑玉香.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3(3).

[3]汪洪捷.浅谈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12).

[4]顾翔.大学生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施斌,林振守.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参与管理的形式、方法探索[J].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6]吴迪等.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7]李儒峰.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初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2).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高建强

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管理论文 篇2:

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感

摘要:“让爱先行”,爱学生是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深刻体会,爱学生,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会感恩,会爱;指导学生学会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管理;爱;指导

今年七月,由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两个班的学生毕业了,在这三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感慨颇多,感触颇深。在三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管理好班级,应该“让爱先行”,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成长、提高、进步,这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石。

教师关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体现,近代教育家夏尊丐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关爱学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关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世界日益国际化的需要,是班主任教师的天职,是班主任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体现。

学生在经过了十二年的学习进入大学,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几年时间里,需要发展,需要进步,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自身的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在校期间还会面临着情感的诸多问题等等。这使得学生需要班主任的关爱,需要班主任给予学生应有的关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去认真地研究、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指导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共同进步,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努力,在哪个方面多加努力,面对学习期间的诸多压力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状态等。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正是要给予学生关爱,让学生在进入社会的过渡期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新时期高校教育日益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发展趋向,而我国经济发展、高校教育的发展,需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这都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发掘自己的潜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具备创新的素质,适应环境的能力,把过渡期的时间利用好,发展成为一个能为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做贡献的人。

爱学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爱学生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伦理道德的体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直接面对学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活动密切,工作是细致而琐碎的,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爱心。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态度、理念等,在学生面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爱,正是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体现,是班主任老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爱学生,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爱学生的内容既抽象也具体。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爱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2007年9月迎来了我所要带的班级:07营销一、二班。这些学生刚从高中学校毕业而来,没有高中时代学生学习有着明确的目标,在学习上难免会迷惘、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该怎样学,学了怎么用等等。或者虽然有想法,也因社会阅历不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在管理工作中适时、及时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主动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入学之初,尽管学校组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入学教育,尽管学生的竞争观念、自主意识也是在日益增强,但是很多学生还是觉得学习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很茫然,针对这种情况,我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随后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明确地让学生知道大学的学习阶段的特点,学习的任务,努力的方向,并要求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爱好,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学习、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指导学生先以班为单位或以宿舍为单位或以学习兴趣进行分组,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等查找相关资料,并互相支持、配合、督促开展学习。经过学生一个多月的努力,在班级内团结合作学习的气氛浓厚,学生开学初对学习的困惑得以解决。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也在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展。经过学生的努力,两个班的学风较好,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获相关奖励。常受科任老师的好评,二班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学风优良奖。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我还给学生一些建议,如开展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等。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都尽量给学生建议。

二、指导学生会感恩,会爱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总有健康的心态。感恩是一种始终感觉到环境对自己好的心态。”《诗经·大雅》里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是对感恩这一传统中华民族美德的阐述。学会感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每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学习工作,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工作的态度,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会爱的表现及表达。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发展。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期望,为了学生的学业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家人的付出,学生应该感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生活、学习的圈子,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与很多人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学生学会感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无形中会得到很好的回报。常怀一颗感恩的人学习、生活、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多的怨言,就不会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学习、工作起来就会心情愉悦,想问题也会全面些,也会反方向或换位思考问题。在这方面,我通过主题班会课让学生思考讨论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与家人、同学、朋友、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适时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学会爱。最后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不能把家人、老师、长辈、同学、朋友的关爱及友谊视为理所当然,毫无感恩之情,要通过经常以电话、写信、QQ、邮箱、飞信等方式、方法与家人、同学、朋友、老师联系沟通;在节假日以各种有效方式向家人、同学、朋友、老师问候;与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做事,都以一颗感恩的心与其合作,遇事不冲动,三思而后行;有事情择决要与长辈商量,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帮助等等。事后,很多同学都采取了行动,与家人、老师、同学、朋友们的联系更密切,更融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显得更成熟,更理性,学生的品德

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学生的成才。

三、指导学生学会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社会竞争激烈,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心理素质、学会调节自己的人较容易适应环境的需要。马家爵事件后,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普遍重视,在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配合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教育外,班主任也要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程中,以身作则,乐观开朗,精神状态良好,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开朗乐观的班主任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同时,更注重培养班里的班团干,让这些班干部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工作的第一学期的十二月初,发现班里的班干部情绪低落,经过沟通交流,原来他们在工作中并不顺利,虽然他们也是班里民主选举出来开展工作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班干部的工作并没有这些班干部的期望值那么高,他们觉得同学们虽然选了他们做班团干部,但是并没有真正地支持他们的工作,所以情绪低落。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与部分班干部进行了面谈,有些通过QQ、邮箱的形式告诉他们,工作还是要正常开展下去,各个同学都不是从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个个会一模一样,同学们是有个性的,包括他们自己在内,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允许一定范围内有不同的意见。经过与这些班干部的沟通后,学生的情绪稳定,对于同学的意见听得进,心态平和,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抱怨同学的不支持不配合,与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在入学之初,有一女生,心理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依赖性非常强,并在开学一个多月中到学校常设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过咨询,回来后效果不太明显,做事还是想依赖其他人,其母也想到学校陪读。通过多方面沟通交流,了解到该女生没有住过校,其家长对其包办较多,养成她凡事不自信、要依赖人的习惯。我首先与该女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家长要配合学校、班主任、班干部、班里其它同学的工作,适时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同时,挑选一、两个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较强的班干负责与该女生保持较密切的联系,并让与该女生同寝室的同学经常和该女生谈心、交流、与她共同参加各项活动,让该女生较快地融入班级的各种活动中。在去年的毕业实习实践活动中,该女生认真努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成长成了一个思想、行动都较独立的人,现在的她也在积极努力着,为实现自己规划的生涯奋斗。

四、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

大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做准备,进入社会,社会交际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指导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百分之十五,而交际能力却占百分之八十五。而现实告诉我们,在大学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到了社会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表现最出色的,而那些成绩中等或较一般的同学,到了社会上凭借其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左右逢源,很容易适应社会环境。这些都说明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指导学生提高其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入学之初,学生的专业是营销,这对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要求也较高,针对这些情况,我认真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首先是让学生明白,并持一理念:营销专业表面说是销售产品,不如说是销售自己,尽可能地把自己“卖出去”,要~想把自己“卖得快”、“卖得好”,就要有能力把自己的商品介绍给顾客,并把顾客的购买欲望激起,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前,先与班里的班干部、班里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然后进行了指导。我采取的方式第一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积极参与校内的各种社团,如爱心社、足球协会等,在这些社团中学生接触面在扩大,对学生社交能力提高提高了较好的平台;第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挑选一种球类,经常去参加与这一球类相关的活动,在提高球技的同时,增加社交活动的范围,增强自身的社交能力;第三是放手让学生做事。在大学里,学生不喜欢说教,相对应的,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能统包统管,对学生的能力持肯定、信任的态度,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自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自己想办法该怎样与人沟通交流,把事情办妥,以此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第四是鼓励学生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工俭学,到校外应聘找周末上班的工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及搞挫能力等;第五是鼓励学生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考虑选址、班里同学们的喜好、资金来源、经费开支、是否要拍照制作成光盘等等因素,这无形中都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本班学生组织过烧烤、野炊、到烈士陵园扫墓、到庆老院为老人服务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五、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管理是为了不管,为使学生对自己管理得更好、更科学、更理性,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让学生自觉反思。反思又译“反省”、“反映”。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论语》日“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我国对反思这个道德修养的陈述。教师需要反思,作为学生,也应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学会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学会反思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失败的原因,思考再做同类事情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做的效果会怎样,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开展讨论,或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并指导学生养成做记录的好习惯,正如鲁迅说的“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让学生记录反思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有些什么是可以称许的,应该保持什么,哪些是要改进的、怎么改进,哪些是做得较好的、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学生经过反思阶段,对自己的行为、处事有了较全面、客观的了解、认知,都想办法努力调整自己,让自己发展得更好,学得更好,处理问题更成熟更老练,学习、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生活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随之愈显轻松,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配合也会愈显默契。

爱需要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爱学生的能力,还需要在多方面加强学习、努力。

一、班主任要有科学的育人观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的主体、客体,用正确、科学的育人观开展工作,对学生不用挑剔的眼光看,而是用发展的目光看学生,学会并养成发现学生的优点、不扩大学生的缺点的

习惯,以这样的态度、观点与学生沟通、交流工作,学生易于接受,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有了保证,对班主任老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的影响。

二、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素养

为达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班主任也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素养,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班主任的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活动是常教常新的活动,这同样需要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交流技巧

做学生工作,实际上也是与人交流的活动,是常做常新的工作,因此班主任的交流技巧需要不断地提高;当今社会发展得快,变化快,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变化也快,与学生交流的技巧、方式也应该是跟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沟通交流技巧要不断提高、改进,才能适应变化的需要。

 四、接触社会

鲁迅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高校的班主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真正地在社会上磨练过,在工作中难免带着“书卷”味,追求完美,这对工作是非常不利的,与学生也很难沟通交流,更谈不上与学生融洽相处。所以,班主任老师要敢于正视这个事实,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接触社会,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些“材料”。

五、班主任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自觉进行反思

教育提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反思,反思每一个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能够“以人为本”,是否真正地为学生服务,是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班主任养成反思的习惯,自觉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有利于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让爱先行”,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使学生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建设人才,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高校管理工作的发展的需要,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一基于治理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包国庆,培育创新精神与班主任的职责,江西教育,2001,2

[3]封娜,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班主任工作的探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8

[4]邵文鑫,“与时俱进”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探析,吉林大学,2008

[5]齐剑玲,阎庆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满腔热情关爱学生,中国地质教育,2005,1

[6]姜标,将爱进行到底——班主任工作之我见,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09,9

[7]朱东旭,王天贶,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做好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海峡科学,2009,11

[8]宋鹃,贴近学生,关爱学生,探索辅导员工作新途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作者:陈巧雅

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管理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新探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管理上的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学生管理

民办公助独立学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区、独立财务、独立组织教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毕业证书、独立教育统计的本科层次的办学体制,他能有效的实现公办高校品牌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迅速有效扩大,还能有效的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总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独立学院属于三本录取的学院,学生的入学分数普遍低于其校本部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好、自律性差、缺乏钻研和进取精神等等。

其次,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绝大多数来自城市,家庭条件普遍优越,经济基础好。这将使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生活方面优于其他院系的学生,因为见多识广,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文体动手能力特长明显;但也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因为娇生惯养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经验,个性过于强烈,组织纪律性差,追求自我的目标和显现自身的魅力,缺少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二、重视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崛起,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本科学校机制,如何根据独立学院的新情况新形势,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重视加强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是当务之急。

重视和加强、改进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是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真正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首位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需要。重视和加强、改进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新要求、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改善当前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现状的需要。

三、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管理者缺乏对学生能力的信任

大多数学生管理者身兼数职事无巨细什么都在管。但对学生诸如学习方法上的转变、生理心理解疑等问题的管理指导却较少。学生工作者在具体工作的指导中,不容许学生出现一丝过失。

(二)管理者工作者的职业定位模糊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学生工作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其实,学生工作并不只与高校的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全紧紧相连,而是有其丰富内容和重要地位的,可以说,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共同支撑起整个大学的运转和发展。但对于学生工作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人们对其职业地位的模糊认识,进而影响着学生工作各项内容的正常开展和创新。

(三)学生工作思路老套,缺乏创新性

很多高校学生管理者只是严格地按照既定思路办事,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缺乏即时应对的能力。在学生工作管理者一人包办的模式中,与学生的交流也多是在上级与下级这样的方式下进行,在管理中人本理念的不足也突出显示出来。

四、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

我们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和“学生自我约束”的管理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独立的健全人格。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院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学生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充分考虑学生意愿,积极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

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着张扬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特点,把握学生专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引导,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道路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基础。

(三)着重建设一支多层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

根据目前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不稳定、经验不足的情况,培养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加强专家化、学者型的职业化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不断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教育管理水平。还可以选聘一批精干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参与学生教育管理。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以自己的言行给同学树立榜样,一方面这种形式也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

(四)必须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受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的影响,造成学业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违纪问题严重等,如果学校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抑郁、自卑、空虚、烦恼等消极心理体验,进而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为了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必要对学生心理进行研究,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制度是组织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独立学院要制定出适合自身学生特点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要从大一开始杜绝旷课、迟到、夜不归宿等现象,坚决阻止不良习惯的形成和蔓延。

参考文献:

[1]彭湃,李刚英: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其学生管理对策[J]科技信息,2009,9

[2]刘尧飞,严新龙: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3

[3]伏永祥: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作者:陈 芬

上一篇:医疗核心保障制度管理论文下一篇:临床安全输血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