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中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幼儿教育在教育序列中具有奠基性,在幼儿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1:

STEAM教育理念对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适用性研究

摘 要:为改进当前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本单位开展了基于STEAM理念下幼儿传统文化活动的实践研究,研究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提升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STEAM 教育理念对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适用性问题;三是开展基于STEAM 教育下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STEAM理念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适用性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12.029

为改进当前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于2019年着手实施“基于STEAM理念下幼儿传统文化活动的实践研究”华东校外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旨在借鉴近年广受业界推崇的 STEAM 教育理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挖掘,将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设计成适合幼儿学习和参与的活动项目,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主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锻炼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多维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培育民族认同。推进研究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提升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STEAM 教育理念对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适用性问题;三是开展基于STEAM 教育下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意义。

一、提升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日渐深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4月1日,主管部门就发布了主要针对中小学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能力培养、情感培养的黄金阶段,是个体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弘扬传统文化必须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多以活动为主,虽然各地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日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内容上,普遍注重启蒙读物、古诗词等文本内容,部分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有很大距离;形式上,多采用诵读、节日、游戏等简单体验方式,容易让幼儿对传统文化形成机械、单一的表面认识。究其原因,既与时代变迁、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关系,更与教育方法有关。比如,多数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设计之初,在活动目的上,常注重礼仪养成、道德及情感培养或审美等教育目的,较少涉及对孩子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思维及动手能力等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培养;在活动方式和流程设计上,常以教师展示内容及孩子的被动体验为主,自主探究方式几乎不被采用,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幼儿传统文化活动亟需更科学的教育方式。

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没有采用STEAM理念开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系统研究,只有耿京金、孟娜、李俊的《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园本主题活动实践案例分析——以“好玩的皮影戏”为例》,因其重点是STEAM教育理念开展的园本主题活动,传统文化活动并不是其研究对象,只是涉及“皮影戏”这一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所以谈不上系统研究。但是,在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幼儿STEAM教育方面分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筛选和挖掘有待于提高;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有待创新;幼儿STEAM教育本土化的实践探索还需要加强;如何采用STEAM理念开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有待系统研究。

二、STEAM教育理念对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适用性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上世纪 90年代,美国为应对未来科技人才的供需矛盾,确保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能保持绝对优势,提出并实施STEM战略。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很快为全世界所关注。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也开始引进STEM理念,并进行本土化课程设计和政策推进。STEAM理念是由STEM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些学科相互融合的新形式教育)拓展而来,后来加入了Art(不仅仅直译为艺术,还可以理解为更广泛的人文社会领域),成为更为综合的STEAM。STEAM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和艺术(Art)、数学(Math)五个学科名称的英文首字母。该理念倡导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跨学科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新教学方式。在我国,STEM 教育大概于 2007 年引进,期间其内涵不断演变,逐渐扩展为 STEM+、STEAM 教育等,并努力寻找本土化之路。2017年《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颁布标志着STEM教育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同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即 STEM。随之,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都开始关注到STEM和STEAM。各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校到企业机构纷纷积极探索STEAM教育的推进方式。近年来,幼儿阶段的STEAM教育成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方向。国内外相关探索发现,STEAM理念具有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自主探究、团队协作和项目化学习的显著特点,与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和当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相吻合,幼儿阶段很适合开展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开发和发展。开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所借鉴的STEAM理念,不仅仅关注其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和艺术(Art,本課题将Art理解为涵盖人文社会领域的人文精神)、数学(Math)等学科综合特点,更关注其以问题导向、自主探究的项目化开展方式,以及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及人文素养,即注重该理念所指向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主探究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等多维素养的培养。

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内容非常广泛。本研究所指的传统文化资源即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广义传统文化,如梁国楹、王守栋的《中国传统文化精要》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伦理道德、诗词歌赋、书画艺术、戏曲与武术、婚姻习俗、丧葬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中医药学、教育科举、军事谋略、文物鉴赏等十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民族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适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丰富教育资源,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还包括了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的中华人文精神。因其资源的丰富性,即使只打算了解其中某些看似与科技无关的人文内容,在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涉及数学、科技、工程、地理、生物等多项跨学科内容。

因此,将STEAM理念引入幼儿传统文化活动,成为顺应幼儿认知特点及成长规律、解决传统文化教育现存问题的重要选项,成为科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并锻炼多维能力、培育情感价值的重要途径。STEAM 教育理念对于开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较强适用性。

三、开展基于STEAM 教育下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幼儿(3-6岁)为活动对象,通过对筛选出的符合幼儿认知特点、适合采用STEAM教育理念进行项目探究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项目设计,引导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教育活动,实施该研究具重要价值意义。研究开创性地将STEAM教育理念的项目化学习方式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相结合,既是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式的创新,也是对STEAM 教育理念本土化研究的创新探索,是广大教师以前沿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究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新路径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拓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育人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能在提高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的同时,增强幼儿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情感价值培育的深度。

参考文献:

[1] 胡英慧《学前儿童STEAM教育课程设计及案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3] 鄭葳《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7年。

作者:崔光红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2: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 中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幼儿教育在教育序列中具有奠基性,在幼儿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幼儿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字画、戏曲等。在幼儿阶段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下一代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结合活动的相关研究,谈谈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不足

目前,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缺乏系统化,幼儿园选择课程资源时比较单一和片面,没有长远目标。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优秀教育资源,形式多种,覆盖了教育的各个领域,而多数幼儿园重国学经典读经,很少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内容。例如有些幼儿园只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教材,以背诵为主要目的,忽视了与其相关的历史、礼仪等其它资源的开发。固然,传统经典文化可以给幼儿带来理性的感受,但是民间礼仪、民间音乐、民间艺术、民间技艺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更能使幼儿在实践行动中得到熏陶。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长期的、系统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寻求各领域资源的整合和发展,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内容和样式,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实施途径单一

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以往的多数幼儿园在进行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时,实施活动形式单一,创新途径欠缺,实施效果不佳。有的教师受理论知识所限,对课题目标把握模糊,忽视中华文化所包含的内涵,不能把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讲解充分;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幼儿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比如,在教幼儿古诗时,有的教师生搬硬套旧时代私塾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幼儿单纯的跟读、反复背诵,不会给他们讲解古诗由来、背景和作者写作意图,孩子只能是死记硬背。好的教学实施活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影响,哪些学习方法或教育方式更适合幼儿,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家长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文化在教育中逐渐受到冷落和忽视,社会和家长对传统文化认识浅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规范体系中彰显得严峻和紧迫。有的家长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复杂枯燥的,孩子学起来很难;有的家长认为传统文化教育过时了,孩子学了没用;还有的家长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漠不关心。因此对于教师的系列教育活动和任务,完成程度参差不齐,而幼儿由于家长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减弱,导致幼儿传统教育成效不大。家园合作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高家长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迫在眉睫。

二、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丰富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首先,教师应将教育科学理论作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指导,多方面开发教育资源,选取能吸引幼儿、感染幼儿的优秀的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教育、诗词歌赋的欣赏和诵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等资源纳入各领域教育课程中。例如,在幼儿体育类课程融入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顶牛;在手工艺术类课程融入剪纸、做彩色泥人、蜡染;在益智类课程中融入五子棋、石子棋等益智游戏,在音乐类课程中融入戏曲欣赏等。

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辨别、提取、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幼儿的需要,形成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教育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化、深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活动形式多样化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非常重要,教师应具备钻研精神,研究多种多样可利用的途径和手段,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1.环境创设帮助幼儿建立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使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并接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主题墙,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和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图片。如,“孔子系列故事大全”“成语故事”,并根据学习的主题内容定期更换;班级区角适当投放配有插图的 古诗词书籍、成语卡、词卡,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机会;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创设与节日有关的环境,并鼓励幼儿参与进来,让幼儿对节日有直观的感知。

2.数字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方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教学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源,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动力,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

3.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的实施途径。在游戏活动中有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通过游戏过程愉悦的学习到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更好的丰富游戏内涵。

4.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髓,让幼儿认识我国的传统节日,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节庆氛围,了解节日内涵,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比如过中秋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故事、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庆祝形式,并组织幼儿亲手做月饼,一起过中秋,让幼儿吃到自己动手做的月饼,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家园共育,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合力

家长资源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保障,要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就要及时沟通交流,教师要与家长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达成共识。首先,可以通过宣传栏、发放宣传单或家长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其次,请家长收集传统文化相关操作材料和学习资料并将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家长资源的提供与利用能够加快活动开展的进程,也使幼儿受益更多。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家长们能发现活动的意义,不仅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

参考文献

[1]程五一, 杨明欢.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107.

[2]张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发展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上), 2017(7).

[3]左雯霞. 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J]. 科教文汇, 2007, 000(08S):91.

[4]谭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理论探讨, 2008(02):90-94.

作者:马丽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篇3: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精与髓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幼儿教育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聆听先辈的思想,汲取其中的智慧,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构建符合幼儿认知与学习规律的传统文化课程,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更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也存在全而不精,以及偏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性能较差的问题。沈群英主编的《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一书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相结合,在“幼儿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理念下,科学选择、开发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其中既有经典民俗,也有简单的艺术创作;既有实物,又包含传统文化;既有探究性内容,也有体验式教法。本书对在幼儿阶段实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使一线教师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教幼儿习得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本书注重对幼儿的启发与实践,内容充实,形式丰富,有效避免了空洞讲述对幼儿知识获取积极性的影响,十分符合幼儿认知规律与身心特点。通过介绍卢宅古建筑群、民俗街、国学馆、工艺美术馆、艺海小镇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民俗等,让幼儿全面了解不同领域中的优秀文化内容,并以“感知积累”“多元美术”“传统创意”的线索生成十多个领域的具体活动内容。这些涉及多领域、凸显综合性、形式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极大丰富了幼儿的直观经验,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审美和文化素养。

在知识传递途径方面,本书以“情境教学”为主,处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广泛收集”“精心筛选”“科学构建”等方式将传统物质文化资源与传统精神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以更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方式将内容展示出来。在幼儿熟悉的环境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日后幼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本书的指导下,我园对幼儿传统文化主题课程进行设计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对传统文化中隐性资源的利用不足。国外传统文化教育发展趋势即是重视传统生活习俗与隐性资源,其有利于将传统文化渗入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要进行完善,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毕竟传统文化是时代性和永恒性的统一,只有将其融入生活之中,才能使其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衔接。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郁东利)

作者:沈群英

上一篇:融资平台财务风险论文下一篇:现场施工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