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地方文化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文化资源。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饮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文化衍生课程,课程承载文化。安庆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篇1:

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构想

摘  要: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当中,美食活动一直都备受幼儿喜爱和青睐,因此,将民间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并从中挖掘可被利用的教育资源,更加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对其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教育资源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饮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

The conception of excavating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from folk food culture

WANG Jingjing  (the first kindergarten of Yangzhou University,china)

现代社会发展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幼儿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各种新思想、新理念的融入,为幼儿教育事业带去了生机与活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幼儿园日常教育工作中,可尝试对民间饮食文化进行应用,以凸显教育特色,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通过一系列美食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符合现代化幼儿教育基本要求。

1.民间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幼儿教学方式和内容必须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不能选择幼儿陌生或不熟悉的内容,否则很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无法调动其参与熱情,甚至还会让幼儿感到紧张、恐惧和无能为力,在过往的幼儿园实践活动当中,美食活动一直都备受幼儿喜爱和青睐,对于饮食材料幼儿们也并不会感到陌生,因此,将民间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次,通过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能够让幼儿掌握和学习很多知识,以往在开展有关于饮食的实践活动时,幼儿们所接触的食物基本上都是成品,因此,他们对于食物原本的模样以及烹饪和制作过程并不了解,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食物制作,更加有助于调动其参与兴趣,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学习到更多新鲜的知识,同时也能强化幼儿对于日常生活的了解和关注,拓宽其知识面。

再次,将民间饮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能够为幼儿提供很多实践参与机会,同时也能够对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行调动,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小朋友的沟通协作,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团队配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通过民间饮食文化挖掘幼儿教育资源,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美食制作的机会和平台,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都可以让幼儿大展身手,使其获得成就感,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这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最后,将民间饮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学,还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幼儿的亲身参与,一方面能够使其进一步体会劳动艰辛,从而更加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能将幼儿饮食的坏习惯改掉,如饮食不规律、不爱吃青菜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幼儿养成健康体魄,增强其对于家乡饮食文化的了解。

2.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1)贴近生活,“吃”出趣味

第一,对“吃”的造型进行观察。

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经常会让人们垂涎欲滴,增强食欲。在幼儿园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卡片或美食实物,让幼儿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其造型进行观察。第一,观察食物外形,在中国民间饮食文化当中,有很多圆形的食物,它象征着完美、团结,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例如油饼、汤圆、糕点等等。第二,观察食物的颜色,红色是中国人们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着喜庆、吉祥、平安和成功,比较常见的食物如北方地区的糖葫芦、山楂糕等等。第三,对食物的装饰进行观察,在很多民间美食当中,都会对吉祥物一样进行应用,它是艺术设计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承载着世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例如,在制作红团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用模具在红团表面印出娃娃、莲花、鸟等图案,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4]。

第二,对于“吃”的作品进行创作。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借助美术区域活动,通过美术的方式展现家乡特色饮食,例如,在“我最喜欢的新年美食”、“家乡的特色小吃”等主题活动当中,幼儿们使用橡皮泥对自己熟悉的美食进行制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动双手,通过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合作配合,大幅度提高了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其对民间特色饮食的认识与了解。在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欣赏等方式,帮助幼儿对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进行回忆,实践活动过后,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收集在一起,举办美术作品展,以激发幼儿对于家乡饮食文化的热爱。

第三,对“吃”的包装进行设计。

在幼儿园美工创意实践活动当中,教师首先就是要引导幼儿认识到美食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之后开动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包装进行设计。在完成食物包装设计之后,可将食物装入包装,作为一份家乡美食伴手礼送给其他的小朋友,使幼儿能够学会分享劳动成果。

(2)营造良好的饮食文化环境,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积极响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号召,在幼儿教育当中,必须要为其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巧妙创设与应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教育元素时,首先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饮食文化环境,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饮食文化主题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创设出相应的饮食文化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环境功能和价值,开发出能够被幼儿所接受的原本课程。例如,教师可与幼儿共同打造“海南特色餐吧”,将海南民间饮食文化引入其中,由教师们在活动之前准备好各种海南特色民间饮食,例如海南椰子船、燕稞、清补凉、文昌鸡等等,在实践活动当中,幼儿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学会与伙伴进行分享。为了能够让幼儿们进一步了解民间饮食文化,教师们还要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食物进行制作,在活动之前准备好制作该食物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工具,课堂上与幼儿们共同参与实践,营造良好的民间饮食文化环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其对民间饮食文化的了解。

(3)高效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开展亲子活动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园比较熟悉的场所,因此,幼儿教育不能仅依赖幼儿园,广大家长们也要予以配合和支持,从而将民间饮食文化更好的渗透于幼儿园教学。实践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原则,与广大家长积极配合,高效利用家长资源,取长补短,共同开展亲子实践活动,全面丰富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活动过程中,可基于家园合作,以民间饮食文化为纽带,通过开展美食节,使广大家长和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拉近和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使幼儿们在品尝特色美食、互动体验当中增长知识,加深对于民间饮食文化、民族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通过亲子开放日邀请广大家长们参加幼儿园美术文化展,共同观看幼儿们的饮食手工作品,教师还需要将幼儿们制作美食的过程描述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实际情况,增强其参与幼儿园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与幼儿园共同构成一个和谐温馨、良性互动的教育整体,为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4)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增强课程整合能力

对于民间饮食文化的研究属于一个全新课题,可供参考的经验和资料较少,在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教育元素时,教师们大多数都是通过网络搜索、走访当地特色美食节、对报纸上的相关资料进行剪贴等方式来实现,从而进一步探索和了解民间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在开展饮食主题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还要对幼儿的表现方式、表现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这对于教师的评价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在活动反思和总结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寻求理论支撑和专业引导,这对于其知识结构、资本技能以及自我修养等同样具有较高要求。鉴于上述情况,在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时,必须要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增强课程整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民间饮食文化当中挖掘出更多可被利用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之后再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凸显教育地方特色,提高教育質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凸显幼儿教育地方特色,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幼儿对于地方民间饮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调动起学习兴趣,对其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行培养,这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姗泽. 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05):31-35.

[2]王春燕. 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浙江民间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李晶晶. 在园本节日活动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5):135-136.

[4]欧江南. 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应从娃娃抓起——将民族民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浅见[J].贵州教育,2017(01):23-24.

[5]牟雪元.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幼儿园小厨房生活化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J].好家长,2019(23).

[6]曹圆圆[1],段凤飞[1].发掘、拓展·整合、实践——多元饮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8(08):P.72-73.

作者:王晶晶

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篇2:

利用地方饮食文化构建幼儿园课程的探索

摘要:地方文化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文化资源。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饮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文化衍生课程,课程承载文化。安庆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安庆饮食文化特色活动,有机融合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利用环境创设、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优化课程体系,将安庆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从而让幼儿获得相关经验,让地方文化得到传承。

关键词:饮食文化  园本课程  融合

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底蕴深厚,她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本土文化。“民以食为天”,饮食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饮食文化在安庆随处可寻。安庆的美食特别多,有麦陇香、柏兆记、胡玉美等老字号,有鸡汤泡炒米、山粉圆子烧肉、江毛水饺、韦家巷汤圆、大南门牛肉包子等传统名吃。让幼儿从小了解安庆的特色美食,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知道饮食的历史渊源,这些都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传承和发展安庆地区本土文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来感受、体会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元与优秀精彩,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立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从传承优秀本土文化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探索利用身边的安庆饮食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本土气息的生活化园本课程,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质。

一、开展文化环境创设,渗透饮食文化

我们都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巧妙利用环境,通过环境的布置创设,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安庆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幼儿园各班级老师积极行动起来,巧借本土资源,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将安庆饮食文化特色融入环境创设,让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它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们在随处可寻、可见、可感受的本土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和环境互动,操作感知、亲身体验,感受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老师们发动孩子和家长,收集安庆特色的美食包装盒、包装袋、店铺海报,如:麦陇香各种糕点的外包装、手提袋,胡玉美蚕豆酱的瓶瓶罐罐……将这些收集来的“宝贝”挂一挂、摆一摆,布置成“安庆小吃一条街”,孩子们徜徉其间,走走看看,感受浓浓的安庆味道。有的班级老师利用包装盒子、袋子、瓶子等材料创设游戏区角。孩子们在“安庆美食工作坊”“我为家乡美食代言”“家乡美食logo设计”等游戏区角里画一画安庆特产的外包装,用黏土做一做自己喜欢吃的糕点,设计出独一无二的美食商标;在“娃娃厨房”里制作安庆的鸡汤泡炒米、山粉圆子等特色菜肴。老师们还把孩子们感知、操作、探究安庆美食的过程,用图片、美食调查表等形式展示在班级主题墙上。这样一来,幼儿园处处都有安庆地方文化的气息,孩子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感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知识经验,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文化环境的创设也让园本课程更加直观、生动。

二、结合五大领域,构建多元化园本课程

我们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不难发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不是高深的,而是启蒙性的。我们应当让每个领域的内容互相融合,有机渗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能力、情感、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在安庆饮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中,教师从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五大角度出发,选择趣味性强、富有教育意义、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饮食文化资源,来构建园本课程,开展主题教学,让孩子在实践操作、主动参与中爱上地方文化,接受地方文化,进而在认知、情感上得到综合发展。

(一)健康领域

在“好吃的江毛水饺”课程中,孩子自己包饺子,调馅料;在“地道的山粉圆子”课程中,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红薯,晾晒山粉……这些课程让幼儿有了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手部肌肉得到锻炼。在进行户外体育游戏时,师生齐动手,把安庆地方糕点的包装盒变成游戏材料,如过河游戏的桥、爬行游戏的垫子等。同时,将安庆小吃与健康营养膳食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幼儿懂得“墨子酥虽然很好吃,但很甜,不能多吃”“鸡汤泡炒米很香,但很油腻,不能一次吃太多”……幼儿通过这些地方特色饮食了解膳食营养的有关知识,知道科学的饮食搭配,从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语言领域

在语言领域,我们充分利用安庆饮食文化资源,给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如在大班年级组开展“舌尖上的安庆”“家乡美食推广赛”“我爱家乡美食”等语言活动,让孩子们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大胆讲述自己的美食故事。“麦陇香有哪些糕点?你最爱吃哪一种?它是什么味道?”“江毛水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们在家里怎么做雞汤泡炒米?”“韦家巷汤圆有哪些?”孩子们尝试着清晰连贯地描述饮食的有关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另外,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们参观老字号店铺,参观时孩子们十分欣喜,主动和店员交流,询问店铺的历史故事,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中班孩子在“安庆特产展示活动”中自己分配角色,有的当“商店导购”,有的当“顾客”,有的当起了“导游”。“导购”负责详细介绍安庆特产的名称、特色、味道、价格、优惠等内容,如:墨子酥是安徽安庆市闻名的一种有名的传统糕点,因颜色乌黑、油润细腻、香甜浓郁、形如古墨而得名……“导游”负责向“游客”介绍安庆老字号的名称、由来。“顾客”买到或品尝特产后,要对特产进行评价。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为孩子提供了非常好的语言环境。小班孩子在食物准备和分享过程中,学习并理解有关词汇,如“脆脆的、软软的、美味、香甜”等。这种融合饮食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条件,让孩子的语言知识更丰富,表达更流畅。

(三)社会领域

在“我眼中的麦陇香”“安庆老字号知多少”等园本课程中,教师向幼儿讲解食品背后的故事,介绍百年老店麦陇香的历史、江毛水饺店名的由来,丰富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使其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孩子们了解了身边耳熟能详的店铺的文化背景之后,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在制作安庆美食的过程中,孩子们要学习分工、学会合作、大胆交往、和别人分享等,这些社会性行为也增强了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

(四)艺术领域

在幼儿对安庆特色饮食了解、体验、感受、探究的基础上,我們引导幼儿运用直观的艺术形式表现家乡特色饮食。在融合安庆饮食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中,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如大班集体教学活动“我来设计安庆伴手礼”“家乡美食我来画”“设计包装”中,孩子们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发挥奇思妙想,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大胆创作,设计出很多彰显安庆特色的美术作品。小班集体教学“安庆糕点制作”中,起初孩子们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墨子酥,制作完成后,孩子们思考怎样摆放在餐盘中才最好看,体现出对美的追求,无形中使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科学领域

在融合安庆饮食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中,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安庆美食,在此过程中,他们对物体的数量、形状、空间概念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数物匹配、分类、一一对应等技能得到了提高。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比较多少”中,老师出示小包装的柏兆记绿豆糕,教幼儿认识并点数它的数量;并排摆放怀宁小贡糕,比较两组贡糕的多少并点数,说出总数。老师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把数学集体教学中使用的教具替换成安庆特色糕点,寻找课程与安庆地方饮食文化的连接点,使园本课程更具情境性。又如“山粉园子最好吃”课程中,幼儿观察山粉的制作过程,了解山粉怎样从红薯中提炼出来、如何变化等现象及山粉的作用,从而培养自身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以饮食文化为基点,通过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使五大领域横向或纵向联系起来,既丰富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又使幼儿内心爱家乡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化。

三、利用实践活动,拓展基于饮食文化的园本课程

我们的课程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为了把饮食文化资源更好地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我们也进行了尝试和实践。

《3—6岁儿童发展和学习指南》中强调,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经验。基于此,在拓展饮食文化相关的课程时,我们多次组织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鼓励幼儿到街头巷尾找一找安庆的美食,做社会调查问卷,填调查表:“古城里现在还有哪些老字号”“哪些地方可以买到最香的炒米”“韦家巷汤圆一共有多少家分店”……孩子们尝美食,进店铺,请爸爸妈妈拍照记录,尝试着说一说、做一做安庆美食。大班幼儿开展亲子实践活动“舌尖上的安庆”,家长带着孩子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安庆特色门店,了解门店历史典故,与店员访谈,品尝特色美食。之后孩子制作成手抄报带到幼儿园分享,和同伴交流了解到的食物背后的故事。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制作美食,如山粉圆子烧肉、鸡汤泡炒米、江毛水饺等,孩子在采购食材、制作美食、品尝分享各个环节中,走进生活,走近家乡,感受地方饮食文化的魅力。家长们在亲子实践过程中,非常积极投入,也很支持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饮食文化活动。他们乐此不疲,和孩子一起感知、了解安庆地方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将亲子实践和体验制作、品尝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在自媒体平台分享。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视频,惊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亲朋好友也纷纷为他们助力加油。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大家都切实领略到安庆民俗民风的魅力。

在实践中巧妙结合调查、操作、访谈、参观等形式,能让幼儿增强参与感。幼儿在品尝安庆美食之味、追寻家乡美食之源的过程中,激发热爱安庆美食之情,进而对安庆饮食文化产生亲近感。这些丰富多彩的趣味体验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让他们乐在其中,也使他们对安庆美食的认识更加深入,热爱家乡的情感不断升华。

饮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需要教师对安庆地方文化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以最为适宜的方式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同时,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三方面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开发饮食文化这一本土资源,使其能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载体。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正逐步融入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当中,它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使师生树立了文化自信,同时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基于饮食文化的园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老师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地整合资源,不断挖掘资源价值,生成新课程。这不仅能够让幼儿园课程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发展和学习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林虹.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9(10).

作者:滕丽 袁琛

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篇3:

中华文化角度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与途径分析

[摘要]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过程中从中华文化的视角出发,创设出相关的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手段。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环境之中,不但能够有效的丰富日常的教学环境,以体现出独具一格的教育风格,增强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也能够促使幼儿在中华文化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中华文化的特殊魅力,这对于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与审美观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幼儿园;环境创设

作者: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当中,所共同创造出的一种精神文化与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其中包含了各种样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以及思想观念等。而幼儿阶段的孩童正是接受各类文化熏陶的启蒙时期,在幼儿园之中创设出相应的中华文化环境,能够使幼儿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当中不断加强民族认同感,乃至于影响到幼儿一生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之中将主要针对中华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展开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途径策略。

一、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1、民族性

基于中华文化的视角来创设相应的幼儿园环境,必须要遵循民族性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作为出发点来融入多样化的中华文化内容。充分运用各类包含丰富民族性的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饮食等文化内容来创设幼儿园环境。例如在进行“欢欢喜喜过大年”的主题课程时,便可采用年画张贴、贴对联、挂鞭炮等方式来渗透以相应的中华文化,从而创设出极具民族性的幼儿园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幼儿园的广播播放《春节序曲》等欢快的音乐伴奏,使学生能够更加全方位的感受中华文化。

2、适宜性

从中华文化的视角出发创设相应的幼儿园环境,不但要能够将各类相关的教育资源予以充分的挖掘,同时所创设出的环境内容也必须要能够适应于教育大环境的要求,要想切实的发挥出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更加需要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依据具体的个体对象选用相适应的环境创设,遵从幼儿的情感认知与发展阶段,从而创设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文化环境。例如,针对幼儿园的情面设计,应当将其布设的内容与幼儿身高相适宜,除了在整体布局上要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氛围外,还应当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幼儿选用色彩鲜明的主题墙加以区分。

3、透彻性

在透彻性原则的贯彻方面,要对幼儿园的整体室内环境予以规划,从大厅到走廊以及教师均要布设相关的主题墙,其中所布设的内容可包含卡通人物形象,亦或是相关幼儿教学读本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以促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的活动当中,逐渐的感受这些内容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实践活动区域当中可张贴以一些极具民族风格的长城、兵马俑等;在每餐吃饭前可教唱儿童一些经典的歌谣,诸如“王二小放牛”“小螺号”“乡间的小路”等;在午睡前向幼儿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故事,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司马光砸缸》等。

二、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途径

1、结合民俗节日

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各类传统民俗节日十分丰富,在中华文化的视角之下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与这些民俗节日相结合,例如在每年的元宵佳节,幼儿园可布设相关的灯会互动,使幼儿与教师来参与其中进行角色扮演,依据学生的兴趣可扮演各类叫卖商贩、扭秧歌的人、猜灯谜的人等,并最终教唱幼儿《卖汤圆》这一传统民歌,使幼儿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结合饮食文化

中华民族对于饮食的追求闻名世界,在中华文化当中“吃”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各类传统节日当中,均包含有相关的饮食文化,例如端午节要吃粽子、喝雄黄酒,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因此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园可在中秋节到来之前以“月饼”这一传统食品为主题来创设出相应的文化环境,给予幼儿发放月饼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月饼的形状,同时采用身边各类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来再现幼儿心中的月饼样式,从而以达到文化创设与饮食结合的目的。

3、结合传统艺术

将优秀、健康且乐观向上的传统音乐、美术与文化融入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之中,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形态、意境、韵律等方面的美。例如:采用传统的剪纸艺术作为文化创设的途径,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剪制出相应的样板剪纸,如十二生肖兽,而后让幼儿观察各个不同生肖属相剪纸的特征,进而去模仿并剪出相应的作品,在初期学习阶段,可教授幼儿一些简要的剪纸纹样,例如花瓣等日常常见且制作起来较为简易的样式。

三、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阶段,创设出相应的中华文化环境,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影响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孩提时代所接受的文化熏陶,甚至会对个人一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意义,并且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对于幼儿在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审美观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的先辈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当中,所共同创造出的灿烂文化与材料,我们理应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相应的中华文化环境创设,意义非凡。

作者:何立群

上一篇:水利工程与水利施工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