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治疗美术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艺术治疗因其非言语沟通的特质,在心理治疗方法中逐渐开始受到推广。对艺术治疗的概念、历史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为艺术治疗的教育与发展在艺术职业院校教学与运用,提供一个契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治疗美术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艺术治疗美术教学论文 篇1:

艺术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从艺术治疗的理论背景和两种发展取向谈起,以发展性艺术治疗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特点、目的和手段上的契合为依据,探讨了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并提出艺术治疗应用的可行性范围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艺术治疗 发展性艺术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

一、艺术治疗的原理

心理学家认为表达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活动中的表达来达到身心和谐。而艺术治疗正是“以艺术活动为媒介,以心理理论和艺术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咨询师、来访者和艺术作品三者关系来发挥作用。”

艺术治疗(art therapy)最初仅包含绘画等视觉呈现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研究者逐步将范围扩大至音乐、雕塑、舞蹈、沙盘、心理剧(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各类形式,此为广义的艺术治疗,统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therapy),其中又以绘画和音乐两种最为常用。由于人们的思维大多以视觉为主,一些被压抑的创伤性经验用语言无法提取[1]。这成为降低言语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非言语治疗(nonverbal therapy)的艺术治疗很好的突破了言语表达的限制。

早期的艺术治疗主要以治疗性为主,常用于精神疾病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康复中,如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特殊学校等。随着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发展和实践,艺术治疗开始分化为治疗性和发展性两种取向。本文中的艺术治疗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与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发展性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重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认为从事艺术活动的人会将情感和内心冲突投射至艺术成果中。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绘画分析技术,如续笔画、学校动态图、画人测验(DAP)、房-树-人测验(HTP)、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8CRT)等。通过对绘画作品比例、布局、线条特征、色彩使用、阴影描绘以及细节的分析来解读人的心理状态。而艺术治疗理论学家Eidth Kramer认为,即使不对艺术治疗的成果进行投射技术的解释,艺术治疗操作过程本身也能导致积极的改变[2]。如大声的歌唱与呼喊、对柔软沙具的抚触和摆弄、颜料的倾倒与挥洒、对硬质材料的折叠与搓揉等,从事艺术行为本身在较安全的氛围中使来访者重新面对冲突,重新整合人格,通过领悟与升华释放压抑的情绪和原本不太明了的思绪。

二、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中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性艺术治疗正向、积极的取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教育和发展的目的十分契合。

艺术治疗在国外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示出独特魅力。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把艺术治疗理念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干预性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采用绘画教学为主的艺术治疗,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日本则为辍学儿童提供绘画、雕塑等艺术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并回到校园[3]。

目前艺术治疗在我国发展较缓慢,部分教育者开始尝试在特殊学生群体中进行艺术治疗,包括情绪障碍、经历创伤以及自闭倾向的儿童。王丹将艺术治疗应用于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认为艺术治疗有助于受到创伤儿童的情绪稳定并促进意识行为的发展[4]。易红等的研究显示绘画艺术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改善社交功能[5]。将发展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与模式。

发展性艺术治疗能够通过表达促进个体对自我的探索和领悟、对情绪的觉察和调控,提高人际交往及环境适应能力。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表达、支持关系安全稳固、情绪体验与认知思考整合等特点,填补了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空白,是对以语言为最主要载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

小学低年级学段或学力不足的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理性思维能力、情绪体验能力发展不完全,即使主动来访也无法准确的描述事件和表达情绪,笼统、含糊、抽象的语言较多,缺乏“具体化”常令心理辅导老师无法判断。艺术治疗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能够帮助低龄学生较快的澄清问题。

此外,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学生的认知中走入学校心理咨询室意味着心理或“精神”不正常,因此主动来访的情况较少,多是由班主任或家长带入心理咨询室。在这类情境下学生的防御心理非常强,言语类咨询效果不大,甚至会起到反效果。艺术治疗平和的表象和有趣的内容能够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发展性艺术治疗的应用范围

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发展性艺术治疗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辅导内容、不同社会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儿童与青少年[6]。

把艺术治疗引入常规心理活动课,可以发挥艺术治疗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任和支持的氛围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艺术治疗还能以活动渗透的形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个体心理辅导、朋辈辅导中应用。在艺术类课程、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等各类德育活动中,也可融入丰富的艺术治疗元素。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艺术治疗还具有融入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这不仅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艺术治疗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实现。正如鲁道夫所言“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艺术教育”,如音乐治疗常用的“热身-聆听-分享-重构”环节就与音乐课堂学科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1.学业困难

在学业困难学生的辅导和提升中,艺术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孟沛欣等的研究认为艺术活动的各项环节可以提高注意力、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等认知能力[7]。

同时,艺术治疗包含表达、创造等元素,在从事艺术活动时,心理健康教师常能发掘平时不易发现的学生性格与能力的强项。如果能够及时鼓励强化,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的自信心及获得的情感支持可以延伸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事件中。

2.自我认识

青少年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看待自己。而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由于自我认识偏差引起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较常见。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分化与整合、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自我是此时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之一。

艺术治疗作为有效的心理测验和咨询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防御机制,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深入思考和顿悟(insight),改善自尊水平,主动发挥内在的积极能量,实现自我价值[8]。如“自画像”的创作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认识自我的不同角度,引发对“现实我”和“理想我”的思考。

3.同伴关系

在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干预上,艺术治疗比传统心理咨询中使用的正强化、创造良好环境等方法简便,比单纯的说教和惩罚有效。毛丽娜关于艺术治疗对儿童攻击性的干预实验显示,绘画、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恐惧、焦虑、冲突等负性情绪的作用,戏剧、故事讲述的艺术治疗则通过直观展示人际交往过程提供儿童习得和模仿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9]。

团体艺术治疗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互动、观察与合作,丰富交往手段和表达方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同伴交往产生的问题尤为适合。长期进行的艺术治疗团体可增进团体内成员的交往。在校园生活中较难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群体归属感和稳定的心理支持,自发地助人自助。另外,艺术治疗活动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宣泄负面情绪(如愤怒、敌意、悲伤)的方式,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入人际交往而引起的同伴关系问题。

团体艺术治疗能够丰富朋辈辅导、主题班会等活动的形式,其中心理剧已被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剧取材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迎合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体验到了不同的反应方式,有效促进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理解与接纳,从而改善同伴关系。

4.家庭关系问题

Kwiatkowska在20世纪70年代将艺术治疗引入对家庭关系问题的治疗中,认为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归属,孩子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立项课题研究显示,绘画艺术治疗具有促进单亲家庭亲子交流的积极意义[10]。

当前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亲子关系最为关键。将艺术治疗融入亲子活动,创造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探索的机会。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以积极的态度引导亲子沟通,在共同完成绘画、泥塑、剪纸等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形成新的关系,体验新的乐趣。

发展性艺术治疗主要讲视野聚焦在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上,期望促进个体的自我领悟和自我完善。与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较常用的焦点短期模式相比,艺术治疗需要较长的周期。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尽快的回到常规的学习生活中,因此要避免冗长的讨论与分析,尽量达到“短时高效”。

由于艺术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起源与西方,在我国中小学应用中需避免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和活动内容,而应致力于“本土化”,探索更贴近中国学生思维习惯和审美取向的艺术治疗活动。东方文化自古就有修身养性、身心和谐的概念,传统文化中绘画、音乐、建筑等东方元素都为艺术治疗在学校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此外,虽然艺术治疗可应用范围广泛,但仍是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对参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活动场地、器材等有较高要求。在活动前需根据学生的学段、认知水平、团体动力等确定活动目的和理论基础,选择合适的艺术活动内容,活动中也应根据个案的变化灵活处理,避免艺术治疗过程的僵硬化,切忌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参考文献:

[1] 魏源. 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型研究回顾[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27)

[2] Kramer E. Art as Therapy with Children. M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1.

[3] 钱初熹. 国外心理治疗取向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6(7)

[4] 王丹. 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 社会福利, 2007(6).

[5] 易红, 王祝康. 绘画艺术治疗在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2).

[6] 陶琳瑾. 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1(17)

[7] 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 心理学报, 2005,27(3)

[8] 蔡宝鸿. 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07(29)

[9] 毛丽娜. 艺术治疗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研究[z].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0] 肖戈. 绘画艺术治疗取向的单亲家庭民间美术教学[J]. 艺术教育, 2011(09)

作者:顾纯青

艺术治疗美术教学论文 篇2:

艺术治疗的在艺术职业院校的教学途径研究与应用领域分析

摘要:艺术治疗因其非言语沟通的特质,在心理治疗方法中逐渐开始受到推广。对艺术治疗的概念、历史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为艺术治疗的教育与发展在艺术职业院校教学与运用,提供一个契机。

关键词:艺术治疗教学途径应用领域

1 艺术治疗的起源:

艺术治疗(Art therapy)或称作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therapy ),其定义为:艺术治疗是“运用艺术媒介、形象、创造性艺术活动和患者对作品的反应,来呈现个体的发展、能力、人格、兴趣、关注和冲突的一项服务性职业。艺术治疗以人类发展和心理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包括教育、心理动力、认知、人际和其他的治疗途径在内的评估和治疗为辅助,解决情绪冲突、提升自我意识、提高社交技巧、管理行为、解决问题和减少焦虑,辅助现实治疗效果。

19世纪60年代众多艺术家、心理治疗师、艺术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积累将艺术创作具有的心灵慰藉与辅助心理成长等作用发展为艺术治疗—一种艺术与心理治疗之间全新的结合方式。他们还将自身的经验与实践技巧进行传承与发展,使艺术治疗教育初现雏形。之后,艺术治疗由一种全新的发现逐渐发展为一种专业范畴,经验性的传授演绎成标准化的教育体系,由行业协会与国家组织机构授权、大学等教育机构实施,提供标准化的艺术治疗教育和行业准则。艺术治疗教育首先在美国与英国获得了当局的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取得较高的评价。

2 艺术治疗的学科构成

艺术治疗(Art therapy),又称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therapy)。通过表现性艺术,如视觉艺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词等,其中视觉艺术又包括涂色、雕塑、电影、书法等艺术相关的专业学科来进行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的一门学问。

艺术治疗有两种主要技术:

第一种技术是把艺术的表达作为治疗的工具,以当事人的艺术产品配合联想和解释,帮助当事人发现他自己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第二种技术是利用艺术创作的过程,调和当事人的情绪冲突,升华情感,并帮助当事人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以增进自我成长。

由此可见,艺术治疗首先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在心理学以及艺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艺术活动促进当事人的非语言的艺术表达,最终调和情绪冲突,增進自我成长,改变现实状态。

3 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教学途径

1、艺术治疗的发生机制

虽然艺术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看上去与生理需要不相关。实际上,人类的艺术中都隐含着其生理的需要,奔腾不息的生理本能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当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容易使潜能被调动起来,个体的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所有生理器官的供血畅通,心情开始变得愉悦,并引发整个身心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更新。

以艺术为介质使双方可以借助视觉艺术形式,即意象而非语接近情感的深处,表达郁积在心的困苦心境,纠正扭曲的情感体验,学习新的情绪体验方式,最终使来访者借助自我的力量建立一条与心灵交流的便捷通道。藝术治疗在心理干预和治疗方面有着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2、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

艺术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以及心理投射理论。该理论认为:左脑主要负责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

研究表明,右半脑的功能被损害后将影响到个体情绪的机能,而同样被右半脑控制的艺术创作活动则能影响和治疗者的情绪机能障碍。

人们内隐的思维多以视觉的方式呈现;记忆则有相当可能是前语言的或是被压抑起来的。个体从前的创伤经验等不愉快的内容遭到压抑,仅仅靠运用语言是无法提取出来的,从而难以被干预。同时,个体相当多的情绪体验内容,其本身的呈现形式就是前语言的,人们并不能将它们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

3、艺术治疗的教学途径

经过多方走访,作者统计能结合艺术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途径有以下类别:

(1)绘画治疗(涂色治疗、色彩搭配治疗、色彩分割治疗、励志型绘画治疗等)(2)节奏治疗 (3)音乐治疗 (4)舞蹈治疗 (5)雕塑治疗(6)手工治疗 (7)诗歌疗法 (8)阅读疗法(9)东方文化式的疗法(书法疗法、民谣、花道、茶道等)

艺术治疗教育具有丰富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形态,跨多个学科门类。因此国外艺术治疗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的偏重授予不同学位:艺术治疗学位、心理健康学位和艺术教育学位等。其课程体系普遍包含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治疗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艺术治疗实践、毕业项目五大模块,对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创造符合艺术治疗教育特有的学习认知模式和该模式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其特殊的课程结构,从而在现代教学框架内秉持艺术治疗教育的基本使命。

4 艺术治疗的应用领域分析

目前,艺术治疗方法在欧美国家已经相当盛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与心理治疗领域,是医院、监狱,甚至学校、养老院等普遍使用的心理治疗方式,也是灾难目击者的重要心理辅助方式。艺术治疗能够为揭不潜意识提供途径;同时,艺术治疗还具有非言语沟通的特质,治疗的对象比较广泛。因此,艺术治疗之所以能从欧美起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稳定和独立的社会职业,这与艺术治疗的独特优势是分不开的。

我国的艺术专业艺术院校有深厚的艺术教育学术理论,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培养艺术治疗研究方向的技能型学生及本科生、研究生,与此项学科发达的国家及大学开设艺术治疗业的高校互派交换生,并实现课程学分和学时认,积极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培养从事该领域的术研究专业人才,为我国艺术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士供人才储备。

作者简介:胡艺

现就职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2014年度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青年骨干教师,被美国政府邀请至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全美第一的心理学研究中心访学。国家二级演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钢琴家学会会员,教学经验丰富,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立项课题《选课制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2014年3月湖北省重点规划课题《艺术职教集团核心资源分析及架构策略研究》以及编写《湖北艺术职教集团组建方案》、《湖北艺术职教集团论证报告》;《基于钢琴伴奏的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研究与实践》。“十二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钢琴即兴伴奏教程》副主编;国际会议教育类论坛获奖论文,《Facing Reality and Challenge -Making Course Selection System Become the Leading Reform in Chinese Vocational Colleges》法国Atlantis Press 刊登EI、ISTP检索;论文《关于钢琴练习中的若干问题思考》《浅析艺术高职钢琴教学中左手训练方法——以“革命”为例》《音乐制作及其教学价值----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论如何打造湖北文化强省》《我国当前职业院校钢琴伴奏教学模式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职业院校钢琴伴奏就业方向的市场需求分析》等。

参考文献

[1] 李小红吴明霞艺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估《中国电力教育》2011.04.07

[2] 王祖承.艺术治疗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0,18104.

[3] Reese S H. Art therapy as a catalyst for affective expressionwith emotionally/behaviorally disturbed children in educa- tional set-tingsMA, Ursuline College, 1996.

[4] 阿瑟·罗宾斯《作为治疗师的艺术家》孟沛欣,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作者:胡艺

艺术治疗美术教学论文 篇3:

艺术治疗在学校中的应用

摘要:艺术治疗因其非言语特质,在工作对象和心理问题治疗上有着特殊优势。本文从艺术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入手,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提出艺术治疗除了可应用于特殊学生外,也可融合在不同层次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艺术治疗;学校;应用

以语言为媒介的传统心理治疗在工作对象、情绪和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上有其局限性。近年来,艺术治疗因非言语的特质,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有关艺术治疗在学校应用的研究与实践比较少。本文从艺术治疗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入手,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提出艺术治疗除了可应用于特殊学生外,也可融合在不同层次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

一、艺术治疗概述

艺术治疗是广泛运用于临床、咨询、教育和生活的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它是通过绘画、雕塑、舞蹈、动作、写作、音乐、沙盘、仪式和即兴创作多重艺术体验的方式,提供给人们非语言的表达与沟通管道,以促进自我表露、自我觉察、情绪成长及人际关系提升。

艺术治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出于对自然现象的畏惧,在岩洞中留下壁画以表达敬畏之心。到近代,因艺术具有表达、符号象征和创作等元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治疗中。在欧美国家,艺术治疗经过多年的累积,发展相对成熟,应用也较为普遍,并且已建立起独立的人才培养专业和学校。在多种艺术形式中,艺术治疗法最初主要采用视觉艺术的方式,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莱斯利大学将包括绘画、雕塑、舞蹈、动作、写作、音乐、沙盘、仪式和即兴创作等在内的林林总总的各类艺术治疗,总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1]。

艺术治疗的实践大多是在医院进行,在康复、手术、精神科、神经科等部门有所应用。此外,艺术治疗在心理诊所、监狱、老人院、健康服务中心、学校也有所使用。艺术治疗的研究对象一般都是病人,如精神、神经和心理疾患者[2]。同时也针对高血压、心绞痛、头痛、失眠、脑术后恢复及妇产科、儿科、老年等临床疾病患者。在多种艺术形式中,运用最广泛、疗效最明确的是音乐疗法和绘画疗法。

二、艺术治疗在学校应用之价值

近年来,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家庭结构改变、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学校师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事件层出不穷。以语言为媒介的传统心理治疗在面对一些特殊对象如自闭症、多动症、发育迟缓的人,以及一些有情绪障碍和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的患者时有一定的局限。艺术治疗由于其非言语特质,在面对健康人群时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1.艺术治疗的特点

艺术治疗能够催化个体内在的创造力,激发内在的情绪、感觉、创造力和灵感,帮助人们打开进入内在的通道,触及内心深处难以表达的经历。

第一,治疗同盟更易形成。艺术治疗通过绘画、雕塑、舞蹈、动作、写作、音乐、沙盘、仪式和即兴创作等多重艺术体验的方式,激活个体的自由联想,回避意识,降低心理防御及阻抗,表达出更丰富的内容,让潜意识的内容自然浮现,投射在作品中,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能使来访者与作品有强烈的联结感,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过程。

第二,无意识具体化。艺术治疗中的作品如绘画、编故事、导演戏剧等方式将无意识的内容具体化,通过具体的形象,提供了一个扩大感官经验、了解内在冲突、认识自我能力和性格的媒介,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感官,促使自身意念与情感的整合过程,具有超越时空的整合性。当事人能将所表达的思想和情绪关联到过去、现在的事件,甚至投射到未来活动。

第三,整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艺术治疗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方式,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如可以单独进行绘画治疗,也可以从音乐到绘画,再从绘画到心理剧,并且相信这些艺术形式可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图片胜过千言万语、音乐有至于最野蛮野兽的魅力、笔比剑更有力量等。

第四,注重过程性,给人们一个表达的空间。艺术治疗理论认为,人们的很多问题多是由于缺乏表达的对象和表达的能力,或是缺乏表达的自然力而造成的。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绪得以宣泄,人格得以整合,这已经开始了心理治疗。另外,艺术治疗并不注重作品好不好或美不美,而是借着和他人的互动,促进人们不断内省,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非言语,用身体去感受、表达。Moreno有句话:我们脑子忘记的,我们身体还记得。这句话可以从他的人性归于自然理论来了解。他讲到儿童发展理论时,说婴儿开始时只能扮演心身角色,第二步才发展到社交角色,最后才能扮演心理戏剧角色,身体的动作和行为比语言开始得要早。艺术疗法较少或不用语言,而更强调用身体去体验、感受和表达[3]。

由于艺术治疗对工作对象没有任何要求,既不需要具备艺术创作的经验或背景,也不考虑其文化背景和年龄。因此,它既可以在幼儿园、初中、高中、大学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使用,还可以在特殊学校使用;既可面向一般学生,也可面向特殊学生;既可以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可以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既可个别使用,也可以在群体中使用。因此,艺术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日常教育管理的方法手段,在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课堂教学中应用,同时也可作为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咨询、评估和诊断的方式,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2.艺术治疗在学校应用之重要性

艺术治疗的目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艺术治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让学生来表达自我,寻找自我,与真实的自我联结,探索自身内在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处理情绪问题,提升压力管理、情绪纾解的技巧;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启发想象和灵感,激发学生创造力;可以加强班集体建设、社团团队建设,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任何形式的艺术,都能够反映并统整学生的发展、能力、兴趣、人格、潜意识与内心的情感状态。因此,应鼓励学校教育工作者运用艺术治疗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并且在相伴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评估和治疗过程。

目前,艺术治疗在我国学校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发展较为缓慢,艺术治疗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仅有一篇相关论文,在检索到的近十年的文献中,关于艺术治疗的仅有百余篇,专著也较少;第二,运用领域较窄,目前艺术治疗对象一般以特殊儿童居多,在具体操作上,仅作为个体咨询或团体辅导的一个环节,或者运用到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4];第三,多种艺术形式发展参差不齐,在学校中,绘画治疗使用相对多一些,其他方式较少。

表达是人的基本需求,艺术创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由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非言语沟通特质,健康学生也能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来调和情绪冲突,将无意识的东西具体化,促进自我了解与成长,获得人格的统整。因此,在学校教学、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个体咨询、团体辅导中应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艺术治疗的学校应用简例

艺术治疗在学校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形式多元。在艺术治疗主题的选择上,教师要能配合多年的教学主题,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兼顾与其他课程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受益。同时,主题的选择,可以配合一些特殊时段(入学、毕业、重大考试前)、传统节日(母亲节、端午节等)、重大时事等来取材。

在选择艺术治疗的活动方案时,要首先确定活动的目标和理论基础,以及学生的能力和需求,从而选择并安排适合学生的艺术形式。艺术媒介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首先要依据学生的能力、注意力程度、班集体的凝聚力等,其次,要考虑时间、空间、器材,并且要考虑活动连贯性及次序性,如由易到难,由动到静,由具体到抽象。再次,要考虑运用的时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例一

活动名称:春天来了

应用年级:小学低年级

学习领域:小学语文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季节的转换,春天的自然生态,通过艺术的表达(歌唱、粘土塑造、表演),发展对主题的认知。

2.能通过表演过程中的分享,重视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能通过艺术的表达,激发创造的喜悦和乐趣。

活动材料:彩色粘土、音响、电脑、音乐CD、绿色塑胶帆布、假树、盆栽、布偶等。

活动内容:

1.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引发学生兴趣,导入主题。

2.教师操作木偶,利用角色扮演说故事,说明春天来了,木偶(给它取个名字)正在森林里散步,看见许多的昆虫和小动物,很想和大家做朋友,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最想当哪种动物或者昆虫。

4.教师讲解粘土塑造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技巧,请小朋友们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昆虫。

5.小朋友们自我创作时间(播放大自然音乐)。

6.小朋友在用绿色塑胶帆布所搭建的模拟森林里,将自己的作品找个适合的位置放好。

7.由教师所扮演的布偶走进森林,与小朋友们的动物打招呼。利用布偶和小动物们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师与小朋友们彼此交谈和分享。

例二

活动名称:森林音乐会

应用领域:大学新生适应教育

活动对象:大一新生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相互熟悉、认识和了解,增加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材料:音响一套,装饰彩带、话筒、DVD、音乐CD、丝巾若干,一些可发出声音的物件。

活动内容:

1.播放音乐,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冥想放松练习(5分钟)。

2.主持人念旁白:天黑了(关灯),月亮升起来了(打出一束光)。一只可爱的猫头鹰正在森林里散步,看见许多的昆虫和小动物,很想和大家做朋友。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选一种动物或者昆虫代表自己,你会选择什么呢?

3.学生思考和准备时间(5分钟),学生利用这段时间思考用什么动物来代表自己,并且想一想如何用表情、动作让其他同学来辨识。

4.猜猜我是谁?全部学生围成一圈,不说话,用动作和表情让大家猜一猜自己是哪一种动物或者昆虫。

5.全部学生完成后,教师播放音乐并宣布森林音乐会开始了。动物们随着音乐欢快起舞。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表达“不会跳舞”或者“姿势很难看”。因此可提醒学生们刚开始可闭上眼睛,也可以随意选用丝巾或者乐器,等感觉舒服自在了再睁开,这样可以减轻焦虑。

6.在音乐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分成内外两个圈,要求圈内圈外的学生在舞动的过程中,用眼神、动作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必须与其他学生有交流。

四、学校实施艺术治疗要注意的问题

1.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的教育背景及相关的职业技能是决定艺术治疗使用领域的关键因素。艺术治疗师必须拥有丰富的艺术和心理治疗背景。艺术治疗包含着精神分析、心理学、艺术教育等跨学科知识,同时要具备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技能,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并有多年实践经验才能准确明白创作者的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2.艺术治疗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很难给予标准化的测量,因此效果缺乏科学统计,难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评估来访者的进步。

表达性艺术治疗因其跨多学科领域,具有其他心理治疗方式难以媲美的特点,理应在学校有更广泛的应用。我们相信,艺术治疗一定能在校园文化的百花园中开出绚丽的花朵。

[1]陆雅青.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3-21.

[2]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心理学报,2005(03):403-412.

[3]龚鉥.艺术心理治疗[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1994(04):231-233.

[4]马美容,王晶洋.心理学视角下的艺术治疗[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34-35.

作者:邹凤梅

上一篇:绿色施工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推进农村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