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环境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传统民间美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将其有效地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让环境艺术设计更具灵性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在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形式应用、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创新、地域元素设计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民间美术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若干体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间美术环境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美术环境艺术论文 篇1:

“下里巴人”着新装

【内容提要】民间美术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征鲜明。但长久以来,它总是被美术教师所忽视,甚至偏废,对美术教育的整体性和思想性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高中阶段民间美术教学形式探究采用了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因地制宜地展示实物、灵活多样地进行室外活动、形式多样地实施作业等多种教学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高中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民间美术 教学形式 探究

美术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构成的。雅文化和俗文化、乡土文化和都市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共同发展。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和原发性特征,它传承了原始艺术,就某种意义而言,它甚至成为其他阶层艺术的基础和渊源。在高中阶段的民间美术课中,高一课程主要以欣赏、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知识为主,从中体会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高二课程要求学生不但掌握民间美术的特点,还要学习掌握它的实用性,在学习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作品。其中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过程和实践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美术修养还是人文素养的熏陶均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中美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民间美术却常常被美术教师所忽视,甚至有某种程度的偏废。教师们往往较多地重视素描、国画、油画以及相关的美术欣赏,一旦遇到课时紧张等情况,有的教师对民间美术仅仅是一带而过,甚至忽略,这样的教学处理对美术教育的整体性和思想性等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多年来一直站在美术教学第一线,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民间美术教学呼唤着新的教学方式,从无意到有意,从单一到多元,“下里巴人”渴望着新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民间美术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普及和运用,大大丰富和推进了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直观认识和审美能力,同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特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配上音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第一部分,中国民乐伴奏下的民间美术特点介绍,中间穿插部分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图片,大致介绍民间美术的类别及其内蕴;第二部分,在上海博物馆等地拍摄的有关民间美术方面的资料加以整合制作。第三部分介绍不同省份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民间艺术,重点介绍本省本地的民间艺术。如浙江永康的剪纸、绍兴的黄酒包装、台州的刺绣、杭州的丝绸等等。借助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和情感方面有效地激发和触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即使仅仅是一张剪纸窗花、一根木雕梁柱、一只青花茶碗、一床蓝印花被面、一条挑花围裙、一件五彩绣衣乃至一对白银手镯也能让学生感到每一件民间美术都倾注了劳动者的心血与智慧,它既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同时,它又打上了人类设计思想的印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大了讲授内容的容量,可以在空间上和视觉方面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向往;民间美术作品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等特征,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尤其是根据地域特点所拥有的民间艺术的解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祖国民间文化的认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回归大地的淳朴思想感情。但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要注意内容的整合和剪接,避免面面俱到而冲击正常的课堂教学;要注意课件的长度和可视性,避免时间过长,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此外,作为艺术门类,要尽可能使用多媒体相关制作技术,诸如flash技术、利用包括声、光、电的多种手段和材料进行美术作品的制作展示。

二、因地制宜地展示实物

实物展示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排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因地制宜、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别开生面的实物展示。收集与民间美术相关的民间年画、剪纸、刺绣、蜡染、青花瓷、木雕、布老虎及一些典型的民间玩具,包括正在流行的大红中国结、红灯笼以及从旅游之地带回来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等等。虽然所展示实物的品种和样式极其有限,但这种实物展示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和认识上的震撼始料未及。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学生的惊叹声不绝于耳。学生看到眼前栩栩如生的民间艺术品,对这些展示的实物中或构思巧妙,或形象生动,或匠心独运,或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品更是爱不释手,竟有学生禁不住喜爱之情,上前索要。展示中适当穿插民风民俗的讲解,真正让学生品尝到一道民间美术的大餐。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进一步的体认,不少学生列举家中的一些物品,对民间美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趁热打铁,布置学生回到家中的作业,向家人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了解相关的民间美术,并根据学生所在的省份和地方特色,搜集民间相关美术作品,并对搜集的情况进行一次实物展览。展览前夕,要求学生参照一定的要求,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询相关知识,对所搜集到的实物进行分类解说。

虽然实物展示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所展示实物的代表性、艺术性;二是展示中注意把握学生的情绪,适当注意课堂秩序的维护,三是注意所展物品的完好性和可视性。身为美术教师要在平时的业余时间注意收藏和积累相关实物,尤其是到各地旅游时,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购置相关物品,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三、灵活多样地进行室外活动

美术教学的课程资源中,除多媒体和课堂的相关内容之外,不可忽视的还有室外活动,校外艺术课程资源的利用。此类资源包括:(1)公共文化设施:如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及各种私人博物馆。(2)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各地的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园林、民宅、老街等;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如城市雕塑、建筑以及自然景观等;(3)艺术家工作室、艺术画廊等:此类资源可视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开发利用此类校外资源,对了解一些作品的诞生是极为有益的;(4)家庭艺术资源:不少学生家长或亲友具有艺术方面的特长,他们不仅可以给予自己孩子艺术方面的指导,还可以借助他们的资源或特长来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在进行民间美术的教学中,主要利用新昌本土相关的文化资源和学生家长两方面的资源:带领学生到澄潭老街和新林胡卜古村等寻访古迹,了解当地一些古朴的民间美术。在澄谭老街,带领学生了解民间建筑、门和窗框中的艺术特色,以及一些民间室内陈设;在新林乡胡卜古村,带领学生了解千年古牌坊、古村落以及风情民俗等;在梅渚镇,让学生了解一些新昌剪纸艺术的特点及民间艺术家的风采。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和欣赏,让学生在活生生的可以感知和触摸的民间艺术作品前真正地去了解和把握其中的特点。在任教的班级中,既有本地学生,也有外地学生,挖掘学生家庭中的相关资源,也是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由于民间美术源于民间,有着特殊的普遍性和平易性。因此,在开发学生家庭民间美术资源方面便于操作,且具成效。不少学生从家里带来了以前的年画、剪纸、刺绣、陶瓷用品,甚至有的学生带来母亲的绣花鞋垫,编制精美的日用品,漂亮的小布袋等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这些教学也影响了学生的家长,使他们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进行室外教学时务必要注意安全、有序、有效、轻松。有始有终,有计划,有成效,有总结。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学校政教部门进行配合,提前做好实地考察和组织工作。

四、形式多样地实施作业

民间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制作、绘画中体验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崇高境界。通过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经由学生的作业练习,如学生喜欢的剪纸、编织手工艺品、陶艺制作等进一步体现中国民间艺术的特点。

创造一定条件,根据性别特点、兴趣爱好的不同,安排女生做编织、刺绣等,安排男生做民间绘画、脸谱制作、木刻等。在做作业之前,注意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场地的安排要符合制作的要求。防止自由散漫和无谓的“创作”。划分不同题材制作小组,高一学生要求他们制作的作品相对简单一些,能够体现自己作品的特色即可;对高二学生的作品要求高一些,不但要体现民间艺术基本内涵和特点,而且能够力求有一定的创意。根据学生对作业的选择,作业材料的准备以学校和家庭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动学生从家中或其他地方寻找。废旧的编制材料和包装材料等都可让学生用来制作,对选用的制作工具要安全、耐用。经过不同时期的作业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制作出较为完整的作品。特别是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制作出了精美亮丽的中国结、小挂件、小首饰、布贴画、草编人物、纸塑花瓶、竹根雕、风筝等等。总之,多样化、平易性、趣味性是该作业形式的特点。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搞了两次作业展,进行评比,设置一定奖品。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果,让大家更好地交流,进一步激发其浓烈的学习兴趣。

鉴于民间美术的独特性,经由以上几种途径的讲解、寻访和了解,从理论到实践,从开放、综合到作业,注意民间美术本土化、通俗化的特点,以多种形式进行美术作业的练习。此类作业在完成过程中,一要注意避免一刀切,不要仅是一种门类的作业;二要注意作业材料的准备;三要注意作业小组的合作精神;四要做好作业的展览和评定工作。在完成该部分的教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民间图案和年画是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比赛最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提倡多元化教学、重视民族传统的今天,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不可忽视民间美术教学。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扩展知识信息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的传递迅捷,超越时空界限。因地制宜地展示实物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甘醇美酒般的民间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劳动群众质朴热情和醇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这是无穷的影响。灵活多样地进行室外活动,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形式多样地实施作业,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创作能力的培养,使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教材的落实形式不拘一格,让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

努力让“下里巴人”着新装,并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在民间永不朽。

【参考文献】

1、胡知凡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左汉中 《雨花阁随笔》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2008年12月版

(新昌县鼓山中学 浙江绍兴)

作者:张明君

民间美术环境艺术论文 篇2:

传统民间美术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探讨

【摘 要】传统民间美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将其有效地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让环境艺术设计更具灵性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在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形式应用、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创新、地域元素设计的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民间美术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若干体会。

【关键词】民间美术 环境艺术 艺术设计

我国具有优秀灿烂的传统民间美术文化。这些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凸显出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艺术魅力。传统民间美术与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它们相互渗透以及相互影响,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1.1 环境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造型是一脉相承的

传统民间美术富有丰富的、个性化的造型,这些造型艺术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许多的值得参考的造型元素。可以说,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的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跟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存在很密切的关系。传统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成千上万的民间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思维,在我国艺术界中流光溢彩。传统民间美术自古以来是很注重实用性,人们往往将其用来祭祀、也有的用来祈福等。为此,实用性堪称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要素。此外,传统民间美术还具有另外一个元素,即怡神。怡神其实就是人们在积极创造各种艺术作品时体现出来的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情感与思维。怡神要素的应用给许多艺术设计作品注入了感情元素。比如,剪纸、各种建筑物上面的雕梁画栋、民间家纺的各种印花设计等凝聚了许多劳动者的集体智慧与精力。艺术设计大师把自身的审美视角与感情经历有机地倾注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此种感情元素的注入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大师自身的个人价值取向,同时也存在审美共性的成分。审美共性可谓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因此,可以说传统民间美术跟环境艺术设计可谓一脉相承。

1.2 传统民间美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传统民间美术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比较久远,主要是从精神层面影响环艺作品。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比较简洁、单纯,这跟环艺作品相得益彰、不谋而合。传统民间美术内涵很丰富,众多的造型艺术均蕴藏祈福思想。

1.3 传统民间美术拓展及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

传统并不仅仅就是过去的,它也属于现代的。我们不要将传统跟现代相互隔离开来进行研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民间美术,而应该将传统民间美术融入其中,在融合中相互交叉、相互发展、相互创新。譬如,有位农妇积极、巧妙借鉴老虎艺术作品的特点,通过创新、联想与发挥,运用在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中,成功创造出一个威猛、活灵活现的老虎剪纸艺术形象。这位农妇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实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也需要此种想象力与创造力。

2 传统民间美术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研究

2.1 形式方面的应用

传统民间美术的形式主要是体现在造型、色彩与纹样等方面。将这些形式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仅仅追求形式的一模一样,而是要在借鉴传统民间美术过程中,能够在精神上造出一种“势”来,积极创造出造物的精神气,让环境艺术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从而赋予环境艺术作品新内涵及新意趣。

2.2 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创新

移植传统民间美术元素构建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有所创新,从而让环艺作品可以赢得人们的感情共鸣。为此,环艺设计人员不要简单、机械地提取与移植传统民间美术的符号或者元素,应要加以提炼、加以转化、加以创新,并且可以运用结构方法把这些传统民间美术的元素或符号进一步重构及升华,从而形成创意丰富的环艺设计的特有元素。值得一提的是,环艺设计工作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巧用计算机技术、3D技术等现代科技将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给予科技创新,从而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及采纳。

2.3 地域元素设计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比如有天津的泥人张以及湖北的剪纸等等,而这些造型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及地域色彩。为此,可以通过创新以及融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民间美术造型地域特征融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从而构建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令人们青睐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过,不能生搬硬套、随意将传统民间美术搬进到环艺作品中。比如,如果将具有徽派文化意味的环境设计作品放在哈尔滨进行使用,则显然难以受到北方民族的欢迎。由此可见,应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引用传统民间美术所蕴含的地域元素,使环艺作品更具民族风格以及富有人情味的乡土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应该立足传统民间美术的精髓,加强创新、巧妙运用,让街景等环境景观都注入浓墨淡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而让环境艺术设计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申保华.现代艺术设计中河北民间美术视觉元素的挖掘与传承[J].大家,2011(17) .

[2]马欣.浅谈环境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创新[J].群文天地,2011(12).

[3]李沙,乔薇.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04).

[4]袁浩鑫,刘小军.承袭的元素: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价值[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作者:刘昕

民间美术环境艺术论文 篇3: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系统解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以民间色彩“五色观”为切入点,研究民间色彩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联和设计应用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道路。

关键词:民族民间色彩; 五色观; 现代艺术设计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精神,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营养,更是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木板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为例,探讨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五色观”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一、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和“五色观”的象征意义

(一)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由原始的“单色崇拜”逐渐发展到“五彩彰施”的。《尚书》中曾有记载“五彩彰施与五色,作服”,五色即为赤、黄、青、黑与白。春秋时期的《孙子》一书中有记载“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理论是以《周易》阴阳五行为基础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衍生的五色学说,起源于商代(公元前1600—1100年 )。五色学说是中国色彩理论的基础和中国哲学的代表之一,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产生自然万物之源的五种元素,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可纳入五行的理论系统,阴阳五行在空间方位关系上体现为东、西、南、北、中五方。音乐的五声、农事的五谷、中医的五脏、五官等等,结合中国人对自己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的认识,并与构成世界的其他要素:季节、五方、五脏、五味、五气中逐渐发展而来的。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加上赤、黄、青三所形成的“五色观”,构成了中国民间美术多彩的世界(如图1所示)。

(二)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五色观”的象征意义

在以《周易》、阴阳五行为基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下,色彩被纳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形成色彩的青、白、赤、黑、黄五色。五色的色彩体系与图腾化神抵相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央黄色;与人格化神抵相合即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玄帝、中央黄帝。由此,色彩化生出五方正色、五方间色,有了高下等级的划分和特殊的象征意义,有的颜色还有严格的使用禁忌。民间色彩的使用不再是人的本性对颜色的快感诉求,而更多地蕴含着某些象征性的意味,如民间社火的脸谱色调,显现出明确的概念化符号特点;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绿为草莽、蓝为妖邪、金银为神仙佛道等(详见表1)。

二、 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学的关系

(一) 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学上具有相似性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色彩体系,蕴涵着悠久的文明,广为现代设计界所借鉴吸收。原始色彩的单一性,在东西方色彩艺术中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古代中国,人们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从复杂的色彩中归结为五种基本色彩——赤、黄、青、黑和白。从周代开始,他们把赤、黄、青三色称为彩(即现在的有彩色系?妖,将黑与白称为色(即现在的无彩色系),这五种色彩列为正色。除正色以外,其它的颜色都称为间色。《辞源》中记载“(五色)谓青、黄、赤、白、黑也。——古盖以此五者为主要之色。”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已经逐步掌握了配色的基本原理(详见图2)。

公元1500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Leonardo·da Vincl,1452-1519),他认为?押“黄、绿、兰、红四种色和白色及黑色是基本色彩。其它颜色都可以从六种基本色调合出来。”公元1666年,著名科学家牛顿(Issac·Newton,1642-1727)发现了红、橙、黄、绿、青、兰、紫七色光谱。十九世纪,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扬·托马斯(Thomas·Young)发展了三元色原理,他于1802年指出?押红、黄、兰是三元色。古代中国的“赤、黄、青、黑、白”五种基本色中的有彩色系“赤、黄、青”的三元色与扬·托马斯的“红、黄、兰”三元色是相同的,民间美术色彩结构中的赤、黄、青(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突破了他们本身的色彩范围,和七色光谱具有大体一致的色彩倾向。从颜色的有无彩色的角度看,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结构中的五色实质上己经接触到了现代色彩学上的两个基本色彩系列?押既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民间美术色彩中的“赤、黄、青(含绿)”和现代色彩学上的“红、黄、蓝”分别构成了古今色彩学上“三元色”框架。由此看来,古代中国人认识和发现色彩三元色的原理早于英国物理学家扬·托马斯的三元色原理大约三千年之久(详见图3)。

(二) 传统色彩与现代设计的特征差异

1.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色彩特征。中国民间美术是一个涵盖面相当宽泛的艺术范畴,“特指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全融合的美术形式。”其作品种类繁多,数量浩繁,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民间年画、剪纸、玩具、民居、民间用具、民族服饰等。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作为传统美术造型的基础语言,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和稳定,其内容、形式、风格与审美标准均饱含着民间的精神符号。在历史意义上,它是一切民族色彩传统的万川之源,在造型艺术意义上,它与原始色彩观念直线相连,其内涵和寓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色彩审美功能,显现出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2. 现代设计的色彩特征。现代设计涉及视觉艺术、环境艺术、服装艺术、工业产品等多个专业领域,其设计产品与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在现代设计诸多构成要素中,是使设计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色彩设计会起到“影响人们的感知、记忆、联想、情感等特定的心理作用”。

(三) 传统色彩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色彩文化从原始宗教信仰始,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民族文化与哲学理念的成熟与完善,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赋色体系。这一体系在年画、剪纸、民居、玩具、服饰等民间美术中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饱含着民间的精神符号,其内涵和寓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色彩审美功能,显现出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为现代设计的色彩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

三、 “五色观”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古人由单色肯定发展到五彩并用,形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五色观”,它具有清新、质朴、强烈、奔放的色彩韵味却震撼着现代人饥渴的色彩心灵,这也是现代设计界研究古老的“五色观”的重要因素。

(一) 民间色彩的文化内涵是现代设计创作的源泉

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自己创造的一种文化,它即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我国当代一切民族造型艺术、民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心理源头。因此,从艺术形式上讲,民间美术既是源又是流。从艺术心理来讲,民间美术奠定一种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础,或者叫审美感受能力的基础。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造型千变万化,风格多彩纷呈,思维方式独特,审美意识纯真。在形式上,它造型朴拙,构图简练,线条粗犷,色彩艳丽,形式多样,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精华。民间美术色彩的“五色观”作为民间美术的构成要素,它的发展与民间美术密不可分。“五色观”在民间世代相传,历经千百年,在中国农村比较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丰富着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内涵。“五色观”强烈奔放的原始生命力,质朴而纯真的艺术源生态性,伴随着人类的生存,构筑着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五色观”本身毫无矫揉造作的原始艺术形态,反映出了鲜明的民族意识。对于现代设计的创意创造来说,无疑是一种内醒、觉悟和启迪。是现代设计创作的源泉。

(二) “五色观”与现代设计共同具有装饰性和表现性特征

1. “五色观”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性。在民间美术中,装饰意味着很少受表现对象的局限。装饰性色彩反映出民间绘画用色比较自由的一面,另一方面在色彩选择过程中,它往往根据民间艺人自己认为的理想色用色。民间美术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决定了其色彩的单纯、明快、简洁,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性效果。例如: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所使用的主要颜色红、绿、黄、紫、黑加上白色的底子,在画面上构成补色对比、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共同作用,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色彩效果。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表现性构图中,反映出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五色观”的阳刚之气。

2. 在现代设计中色彩具有吸引注意力的作用。一幅好的设计作品在视觉感受上善于运用鲜色、单纯、明快、的装饰性色彩抓住人的注意力,传达作品信息。民间美术色彩“五色观”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性特征具有这种特性。

(三) “五色观”与现代设计共同具有简洁性和象征性特征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总是利用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来获取观赏者的注意力。运用最简练的色彩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也是每一位设计师所追求的。因此,现代设计本身的特征也就被确定为准确、简洁、明晰,具有视觉上的可视性(美感、醒目)和感觉上的可读性(内容、概念、信息)。而在这一点上,“五色观”表现与现代设计非常相似。民间画诀“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即点明了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如民间剪纸艺术,民间艺人基本上是选择一种颜色,创造出主观的、直觉的、意念的理想化形象。民间美术色彩所具有的强烈、浓郁、朴拙、真挚的特点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简洁而浓郁的色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种以最简练的方式给人以最强烈的视觉感受,与现代设计对色彩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倡导“绿色设计”、“少即多”设计思想的今天,具有特别的借鉴性和示范性的艺术审美价值。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五色观”的纯粹的单一,风格的简约,与现代平面设计追求单纯、简洁、醒目的设计要求非常吻合。在现代设计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运用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比如2008年中国奥运会申奥标志,采用民间“五色观”红、黑、青(蓝、绿)、黄配以白色做底色,以中国传统太极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又与奥运五环相一致,视觉冲击力强,其中既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又具备了强烈的现代美感,将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融为一体,是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很好的范例。

(四)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现代设计在追求市场经济的同时,又要注意文化心理、民族特色和设计师个性的表现。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纵观世界现代设计史,尽管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风土人情炯异,各国设计水平参差不平,但在挖掘本民族优秀文化底蕴上却有其共同性。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各国优秀的设计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范例,特别是同属东方民族的日本,在世界设计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日本现代设计受到传统浮世绘版画的影响,作品极其重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同艺术样式的表现语汇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在现代设计中。这些作品是通过借用传统图形的形式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设计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以深化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展了现代设计的视觉。日本现代设计成功在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在现代讲求“个性纷呈”的社会中,把传统色彩融于现代设计之中,通过最为本质、朴实的色彩语言来传递现代设计元素和构成手法。在中国已经有不少设计师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正是由于他们运用东方理念贯穿于设计作品中,才得以成功。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棣强先生,他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作品之中,其中既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又具备了强烈的现代美感,将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切合点上寻觅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视觉语言。这对于现代设计是一种丰富与发展。

总之,民间美术色彩本身的特性与现代设计中对色彩上的要求具有相似性。寻找这种相似,并把民间美术色彩给人在视觉感受上的震撼力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是本文研究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3.

[2]李振球乔晓光.中国民间吉祥艺术[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2.

[3]回顾.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特征[C].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2004.

[4]蒋红英.中国民族服饰的色彩装饰艺术特征[J].装饰,2004,(1).

[5]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1.

[6]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286.

[7]谢朝.中国民间美术之色彩审美特征研究[C].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2004.

[8][德]哈拉尔德·布拉尔姆.色彩的魔力[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9]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J].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2005.133.

责任编辑杨小民

作者:王 飚

上一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论文下一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