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与民族艺术论文

2022-07-03

摘要: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有着十分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受到了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剪纸不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瑰宝,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美术价值,是美术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阶段来说应当积极地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融入剪纸艺术,促使小学的美术课堂能得到进一步的活跃,也为我国的剪纸艺术传承提供更加有益的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与民族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与民族艺术论文 篇1:

关于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民间美术是将民族特色与民族艺术精神从艺术角度进行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价值观念。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在美的熏陶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生是素质教育环境中新鲜力量,加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对于小学生既有利于接受消化,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意识。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传承性与民族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打开探索与发现民间美术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对于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欣赏与理解美术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深化品味。小学美术教育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育人塑造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美感,树立完善的审美观与健康的做人操守,对于学生完善心理素质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逐渐疏离了城市与乡村民间之间的联系,小学生多生活在城市中,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广阔农村的风土人情,民间美术,就根植于乡间农村,真实的反应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由于民间美术接近生活,通俗易懂,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一、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必然联系

民间美术内容丰富、直观,与喧嚣的城市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朴素现实的美术教材。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观,建立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打开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视野,建立善待生活的道德情操,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生的审美培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发现美、塑造美的人生观念,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美术教学中对于民间文化风情、民间文化情怀的解读,通过赏析民间美术中的字画、壁画、艺术作品等,有助于小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艺术背景、创作背景的理解,在欣赏的同时近距离地走进作者,理解作者的人文情感,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下建立小学生的意识品质和道德素养,在美术教学中融合民间美术是深化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论。

(二)民间美术有助于小学生民族观念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审美能力的建设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现美,观察美,民间美术具有良好的民族特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历史文化精髓。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建立阳光积极的艺术体态,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与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优良的民族品质的关键时期。在美术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展示端正的仪容仪表,通过仪表,学生体察到教师的气质,以此来感染学生在自身生活中对于仪表的尊重与重视,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文明、逻辑条理清晰的教学语言,通过文明的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言谈举止之间展示的是教师的素质,文明、阳光、健康的教师形象给小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人文素养,也是对小学生人生观的一种启蒙。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民间美术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关于“教与学”“教与做”之间搭建了桥梁,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落脚点。

(三)实现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路径与通道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对教学目标与任务确定关系,建立单一化课堂模式是一种形而上的教学形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在与对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帮助。在实践过程中建立情感联系,是小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之间的融合,更好地规范小学生的美术观念,也是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观察美的一种培养方法。教师充分利用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媒介,感染学生,发现美术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比如赏析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对于小学生的革命意识的养成,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赏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对于作品中战士英勇善战、奋勇杀敌的精神,体现一种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生活。小学生通过赏析作品的同时更换视角,建立对于身边事物的理解与欣赏,从内心深处实现对于美的诉求与追求,也是美术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民族特性的重要准则。

二、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方法

(一)感染法

民间美术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智慧的结晶,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创造,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建立美好的德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美的同时,形成一种追求美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美,运用美来改变生活中的细节。教师运用民间美术为小学生拓宽视野,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创造灵感。点拨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与民間美术的联动性,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健全小学生的艺术心灵,在情感、感知、意识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建设,对于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与美丑、健全心智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的最大的魅力在于感染力,运用民间美术的感染性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育人教育进行细化的展示,将抽象的工作更为具体,使小学生喜闻乐见,身心愉悦的接受,取代教条式的说教与管教,在兴趣驱动下进行教育,更是对心理层面的教育建设的重要手段与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对于小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有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民间美术的独特性与小学美术教学实现有机结合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传说故事等。学生通过赏析各种作品,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以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形式,为小学生美术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小学美术教育应以趣味性、多样性为主,以生活美术对学生进行启发为主,民间美术的资源应被小学美术教师所重视,利用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民间美术色彩丰富,寓教于乐的独特性,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具有完美的契合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艺术形式,难以接受,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手法上的创革。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培养,是塑造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审美观念不单单是一种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对于在小学生心理发育中的重要影响。

(三)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民间美术的色彩较为丰富,形式较为多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民间美术适当的引入至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有助于传播民间传统文化,形成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民间美术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民间美术的创作中,并对学生开展民间美术资源保护的教育。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相结合,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之间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互相促进。民间美术作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丰富了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较为系统、规范的来学习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对民间美术口口相传,传播中的不完整性,形成补充,在新课改背景下,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相结合,是时代背景下一项难得的机会。

三、 民间美术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内容

(一)民间美术表达手法的多样性

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较为多样,如剪纸、贴画、扎染、印染等,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彩、蜡笔、颜料的应用,使得课堂形式丰富多彩,颠覆传统教学形式,固有框架下的表达手法,表现内容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与现代美术形式有机结合,具有时代的进步性,打开学生的脑洞,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价值取向,为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民间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工具,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通过观察将自己眼中的艺术表达出来,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思维模式的建立与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相融合,在创新中寻求共性发展,以变化打破僵局,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二)民间美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间充分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民间美术基于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比如,民间艺术中对于蔬菜、菜园的作品表达中,民间美术者眼中的瓜果是千奇百怪的,憨态可掬的,这样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得学生零距离的接触想象创作,打破循规蹈矩,综合材料的独特性,巧妙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作的空间,提供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大开大合的结合方式,对于学生的艺术审美与创作是终身受益的。

四、 结语

小学阶段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美的同时,形成一种追求美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美,运用美来改变生活中的细节。教师结合民间美术形式为小学生拓宽视野,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创造灵感。点拨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在美术活动中欣赏美提升创造力。美感的培养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与外部世界形成联结。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健全小学生的艺术心灵,在情感、感知、意識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建设,形成明辨是非与美丑的健全心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2]韩娟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间美术的功能及实现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

[3]丘仁富.民间美术的独特育人价值刍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

[4]刘忠红.少儿美术教育应重视民间美术审美意识的传承[J].美术,2005(6).

[5]龙湘平.论乡土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出培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

作者:出培阳

小学美术与民族艺术论文 篇2:

如何把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摘要: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有着十分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受到了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剪纸不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瑰宝,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美术价值,是美术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阶段来说应当积极地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融入剪纸艺术,促使小学的美术课堂能得到进一步的活跃,也为我国的剪纸艺术传承提供更加有益的帮助。本文主要对如何把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剪纸艺术发扬和传承提供可靠的保障,为小学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

剪纸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更是被列入了非物质遗产的行列当中去,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弘扬和民族精神的发扬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美术课程则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美术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将剪纸艺术融入其中不仅能促使小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同时也能有效的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措施。下面将对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 民间剪纸艺术的概述

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与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相比较而言其应用性更加广泛,因此在百姓当中得以传承。剪纸艺术事实上就是通过纸张来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剪刀或者刻刀之类的工具来在彩纸上进行剪刻,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形象。它不仅能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艺术的研究中吕胜中老师认为,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这当中是有着一定道理的。之所以我国的民间剪纸当中仍然保留着各种不同层次的剪纸艺术形式,是因为其受到文化、地域和经验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于剪纸艺术不同的专家在当中所认识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民间艺术家潘鲁生认为,在经过无数的民间老剪纸艺人的实践之后,并且经过了剪纸文化的多方面交流和融合,在剪纸的刀法上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并且也有着最为基本的方法来表现固定的造型纹样。作为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剪纸艺术一直以来都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着鲜明的民间特色,并且也包含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滨州民间剪纸中,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情怀的影响,剪纸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地域性特色,直接地体现了当地的风土民情。

二、 小学美术课堂中剪纸艺术的融入

事实上在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包含着很多关于剪纸艺术的内容,几乎每一个学段中都有一些剪纸内容,并且按照从浅至深的程序进行排列。从基础教学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还是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的。在进行剪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剪纸艺术形式进行讲解,能让学生多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特色,并且从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民族的认同感,促使他们在内心中逐渐地建立起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意识。此外,剪纸艺术的融入将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且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注力,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一) 探索剪纸方法,剪出变化

在剪纸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小学生对于剪纸可能缺少正确的认识,因此只有教师对此加以指导才能让他们融入其中去。因此,教师在进行剪纸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示范不同的剪纸方法。例如:剪双喜,需要将一张正方形的纸进行对折,然后再对折,然后用剪刀剪出笔画端正的喜字。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视野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蝴蝶飞飞》的教学中,教师用双面胶固定一只指环在手指上,然后将其变成一个蝴蝶形状的戒指。这样一来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进行学习。接下来教师在进行蝴蝶剪纸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能更加的得心应手。

但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在实施示范性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同时关注到学生的思考和合作等方面的提升,让他们能在感受剪纸乐趣的同时也能得到适当的拓展性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剪出几个不同的几何图形,然后用这些几何图形来进行任意搭配,看最终能形成什么樣的图形。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因此他们最终所呈现的作品形式也将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剪纸的基本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并且也能起到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激发学生兴趣,剪出氛围

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他们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真正的主动参与其中。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剪纸艺术形式,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例如采取游戏法或者民谣方法等,根据剪纸内容设计出简单易学的民谣,然后让学生用民谣记录的方式来进行逐步的剪纸操作。例如在进行剪图案的时候将方法变成儿歌:小猴子,月牙脸,嘴儿尖,头上配上月牙眼,七手两腿紧相连,S型尾巴向上卷。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小猴子的特点是怎样的,那么在剪纸的过程中也就更加容易提升他们的剪纸能力,并且能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感的效果,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剪纸教学活动当中去。

其次,教师要做注意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内容,首先选择的是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在学习《小动物盖房子》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着用手撕纸的方式来进行表现。然后再逐渐地引导学生进行大树的剪纸和房子的剪纸,从而逐渐的完成自己的作品。当学生完成以后会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并且也能促使他们逐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事能从简到繁逐步进行。

(三)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有针对性地来实施教学。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满足需求,并且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剪纸教学效果的目的。首先,在进行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例如采取PPT教学和视频资料教学等形式,通过讲解、示范和小组研究等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方法是否有效将直接的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尽量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且要保证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和系统性,尽量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或者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都能融入剪纸教学当中去,并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作品的呈现方式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剪出各种不同的形式的图案或者有趣的作品制作成为纪念册,然后进行展览。或者利用学生的剪纸进行教室布置等等,也可以带学生到街头举办义卖活动,促使学生能参与到更多的社会活动当中去。各种各样的措施不仅能促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于传统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审美体验,这对于教学的发展和剪纸艺术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四) 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品质

剪纸艺术与人民的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表现出了人民对于社会、家庭以及自然等方面的感受。在一些我们常见的剪纸图案当中我们会看到“福、寿、禄”等样式,这些都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人民的率直。孩子是未来祖国发展的希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教师一定要根据重视起对于学生的品质教育和性格养成,促使学生都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风尚。通过剪纸艺术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剪纸知识和小的技能,更加能对剪纸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逐渐的爱上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產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此外,剪纸艺术还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剪纸艺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是一种特色化的教育形式。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能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美的陶冶,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说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能产生十分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在小学中开展剪纸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促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对此加以重视。

美术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除了能促使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良好兴趣,让他们得到良好的审美能力提升、创造能力提升和想象能力的提升,从而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在现代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将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剪纸融入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去,则更能促使学生对传统艺术有所了解,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对于教学的实施和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力友,蒋德忠.小剪刀大艺术——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7):140-146.

[2]蒋德忠,陈照菊.剪纸艺术进入小学课堂让艺术之花开遍农村学校——重庆铜梁农村小学剪(刻)纸艺术进课堂纪实[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8):65-69.

[3]王非.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4(3):77-80.

[4]陈国珍.浅谈剪纸艺术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24-25.

[5]李梅.如何把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堂[J].华夏教师,2014(7):23-28.

[6]白晶莹.在剪纸教学中渗透德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123-125.

[7]艾尔肯·莫力大汗,孔凡哲,王辉.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7):65-96.

[8]刘世民,王义宝.鲜活的生命力——从四川省C县H小学的剪纸教学实践看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44-51.

作者简介:

黄建辉,福建省邵武市,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作者:黄建辉

小学美术与民族艺术论文 篇3:

浅谈东北民间美术进入课堂的必要性

[摘 要:东北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组成部分,反映出本土艺术内涵和民族特色,也是中学美术教学重要的财富。东北民间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才能将东北民间美术进行传承并发扬光大呢?我认为首先要去深入的了解下东北民间艺术的传承以及相应的介绍,然后将地方美术融入学生的美术课堂中,并且发扬其传统特色。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剪纸文化]

一、东北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介绍

东北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很重要的祖成,不同的地区的文化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说吉林东丰农民画、还有辽宁大连庄河的农民画、以及黑龙江绥棱农民画等,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都是农耕文化。

距今,所谓的萨满文化已经有五千年至一万年的历史,比如一些象征着“萨满”文化的图片,米友芝前辈的剪纸艺术在吉林当地是出了名的,作品中特别的造型与想要表达的内涵,都与北方满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系列东北民间艺术无疑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此,笔者有一些想法: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可以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教育。

二、东北民间艺术进入课堂的必要性

中国历经了上下五千年,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传承,民间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最富有的文化内涵。它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先辈们留下的智慧结晶。它的存在来源于先辈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美的需求,充分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渴望,对美好的倡导,也体现了先辈们的智慧。所以学习民间艺術可以让这项艺术得到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以及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将这些中国元素理解通透,并把这些运用到自身的设计里。所以我们的教育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让各种出色的文化都可以不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埋没,让其能继续传承下去。可以利用教学让学生们欣赏并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同时也能激励学生,让其具备民族精神。东北民族文化进入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家乡历史,熟悉文化特征。

三、东北民间艺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在所有的民间艺术中,东北的民间美术独具一格,它透露的是一种自然、真实的美感,也许不够华丽,但自成一派,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是象征了民众的纯朴与善良。现今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重视的是思想上的开拓以及创造的能力,而民间艺术就很符合这种要求,它可以让学生不受思想的约束,更健康快乐的生长,也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笔者以为:东北民间艺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层面:

1.传统民间艺术使美术教学更加多元化

东北民间艺术可以表达出民众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纯朴的特质,非常贴近生活与自然,与城市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但更方便学生理解与学习。另外东北民间美术作为教材会更通俗易懂,现实性更浓厚。因其纯朴的特色很适合给少年儿童当作美术的启蒙教学,更易被孩子们接受。主要是它操作性强,易上手,也很有个性,而学生本身就喜欢新奇的东西,再加上它较为简单。

2.东北民间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东北民间艺术生产出来的物品都具有一定的审美,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们很崇尚美感,也很自然的把艺术融入其中,哪怕只是普通的物品也能体现出来。我们一直都处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里,看到了很多民间才有的艺术文化。可以说民间艺术改善了那些城市里的学生以往对艺术的认知,让他们认识了民间艺术的与众不同,给他们提供了感受自然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不同的教育上均有了很大的突破,不论是人格教育还是生活教育以及其它教育都提供了好的素材。

3.民间艺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东北的一系列民间艺术都具有很强的特色,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孩子们对此方面的兴趣,推动他们创造力与多向思维的发展。科学和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经过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创造出各种特色的绘画作品:特别的造型、多变的色彩、饱满的构图、全方面的刻画、各种时空形象的结合、浓厚情感的抒发、自然的情绪流露、创作时的自然心境以及多元化的想象等,老师与家长定会因此为孩子而高兴,给予大力的肯定与表扬。

4.东北民间艺术教学有利于东北民间艺术和文化的传承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实现对民间艺术的传承,首先,对历史进行修复工作,一定程度上重现当时兴盛的样子;其次,对历史遗物进行收藏,比方说历史博物馆的建造。因此,美术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青少年也将成为未来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孩子们将会在接受美术教育后,对民间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有利于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也为家乡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结论

总之,在中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应该将民间艺术视为重点教学项目。如此才可以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正确、全面的审美观念,让他们更加重视民间艺术,为其传承提供保障,大力提升孩子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戴翠云.乡土资源进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以福建平潭“石头厝文化”资源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53+155.

[2]张芳宁.对陶艺课进入美术课堂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8(06):95-96.

[3]张慧敏.民间美术进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活态”教学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8.

作者:隋丛 苏照捷

上一篇:司法鉴定制特征探析论文下一篇:电影产业发展互联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