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建筑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以其独有的形制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是伊斯兰艺术的瑰丽之作,也是伊斯兰精神最集中的凝结,充分体现了独特的伊斯兰艺术的美学模式。本文仅从清真寺建筑的外观、结构等出发研究西海固地区清真寺的形式美。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伊斯兰建筑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伊斯兰建筑艺术论文 篇1:

西北伊斯兰建筑艺术初探

摘要:以西北伊斯兰建筑为研究对象,以甘肃临夏伊斯兰建筑实例为依据,以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特征为主线,着眼于伊斯兰建筑空间形态、民居文化的内涵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伊斯兰;建筑;装饰;民族文化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众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西北地区是回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由于甘肃处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在此地的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既带有与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居住文化融合的特征,同时由于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传统民居又具有其民族、宗教文化特色。西北伊斯兰建筑装饰在形式、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在建筑和装饰材料应用上融汇了以中原汉族为主的“晋陕”建筑传统,集两种文化之大成于一体。

1 概述

富有伊斯兰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清真寺、拱北等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演变,展示伊斯兰建筑庄重、雄伟、雅致的艺术风格,领略伊斯兰建筑艺术博览园的风采。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阿拉伯语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面向圣城麦加拜倒叩拜。“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古兰经》。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主要形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等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其建筑由礼拜大殿、宣礼塔(邦克楼)、诵经堂和水房等构成。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座西朝东。大殿正面西墙中心有窑龛,窑龛左侧有阶梯形带扶手的讲坛,大殿内多铺地板和礼拜毯。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成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

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专指苏菲派在其筛海、圣裔、先贤坟墓上建造的圆拱形建筑物,供人瞻仰拜谒。在中国主要指苏菲学派的著名传教士和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

2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国传统式、阿拉伯式和中阿合璧式。

(1)中国传统式清真寺,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也随之传入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中国的建筑匠师们经过若干世纪吸收融化,及至明代已经创造出比较成熟的中国风格,中式传统清真寺建筑有着强烈东方色彩,强调中轴对称,规整布置,多采用四合院式。建筑特点突出主体,表现在礼拜大殿、邦克楼和大门等主体建筑上。礼拜大殿一般为大木起背式,由前卷棚、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用“勾连搭”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而又立体的大型建筑。有的清真寺门内正面有木制或石制牌坊,有的大门上套建数层亭台式邦克楼,以木结构或水泥仿古结构为主,多为六至七层;底座为四方形,上层多为六边形,顶部为蘑菇头飞檐翘角式。寺门多采用中国寺庙式大门,一般为木制或水泥结构,三间五檩,屋顶为硬山式筒瓦,或歇山式琉璃瓦,带八字墙及斗拱。清真寺装饰具有中国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梁柱的彩绘雕刻及圣龛的处理上。

(2)阿拉伯风格清真寺为穹顶式建筑,大殿屋顶正中是一座浑厚饱满的绿色或白色穹顶,四角多有尖塔或小穹顶,穹顶和尖塔顶上均有宝瓶和新月标志。邦克楼多与大门套建,也为尖塔式或穹顶式。殿堂装饰追求淡雅素洁,雕塑、彩画较少,注重建筑整体色彩;多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3)中阿合璧式清真寺建筑将中国古典式和阿拉伯穹顶式两种风格融于一体,古朴高雅,别具特色。这类风格的建筑主要体现在清真寺礼拜大殿或邦克楼的建筑上。大殿主体一般为阿拉伯式,在外部正面及两侧面又套建古典式的卷棚,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邦克楼底层为阿拉伯式,顶层为中国古典亭式。

3 临夏拱北建筑风格

拱北建筑大多数为殿堂式风格。拱北墓庐由墓亭、拱子组成。墓亭多为砖木结构,有三层八卦、二层六卦、一层四卦。一层多有砖雕,内容主要以梅花、菊花、荷花、牡丹、松树、竹子、石榴、桃、葡萄等花草树木为主,还有花瓶、香炉、经文等。二层、三层大多为木制结构,飞檐翘角,用木雕和彩绘,图案有桃、荷、牡丹、菊、经文、宝剑、香炉、汤瓶等。墓亭顶部有宝瓶。墓亭里面是拱子,拱子由砖砌或石制的长方形底座和圆柱式石拱组成。临夏主要的拱北有大拱北、华寺拱北、国拱北等。

4 临夏穆斯林民居建筑风格

临夏民居以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代表,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和以商业流通、手工业者、餐饮业为主要谋生手段,回族穆斯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特征,决定了临夏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社区的选址及布局特征;以清真寺为中心,大都一家一院,房屋多坐北向南,一门两窗。传统的北方四合院,民居中最讲究的是堂屋,称为“上房”,一般有三间,坐北朝南,以土坯或砖砌墙,木材做屋架,屋顶多覆以小青瓦或大红瓦。屋顶为单流水式或两流水式,屋檐有飞椽。设有火炕,屋中多挂中文、阿文中堂字画。穆斯林庭院内干净、整洁、朴素,喜种花养鸟。

5 伊斯兰建筑装饰

5.1 砖雕

砖,灰色中性的颜色和软硬适中的材质,这种色彩格调和砖雕本身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相吻合,所以从物质基础和审美需求看,在西北黄土高原石材稀缺或开采加工难度大,运输成本高等因素下,砖雕成为建筑外装饰最好或唯一的选择。为了不使清真寺过于庙堂化,以区别于佛道建筑,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和砖雕的大量使用,有时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完美。

清真寺、拱北的砖雕多见于照壁、墙壁、大门等处,在特制的青砖上用镩刀、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葡萄以及阿拉伯书法、图纹等,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中国画、汉字书法、印章、诗文、阿语书法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东公馆和清真北寺的砖雕堪称精品。

5.2 木雕

木雕在伊斯兰建筑中较为常见。木材原料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且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松木、樟木、柏木、红木等。木雕技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阴雕、双面雕等,雕刻时可诸技法并用。木雕多表现在建筑物插梁、飞椽、垫板、梁椽、斗拱、隔扇、门窗、裙板、隔心等处。

5.3 彩绘

伊斯兰建筑常用彩绘进行装饰。清真寺、拱北、民居的彩绘主要在梁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构件上,以梁枋部位为主。彩绘的主要作用在于美化和保护,颜色以蓝、绿、黄、白为主。传统中式清真寺的彩绘图案精美,色彩雅致,栩栩如生。

随着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置身于强势的儒家文化中的回族大量吸收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元素,在建筑装饰中大量出现龙凤、麒麟、佛教中的吉祥八宝、道教中的暗八仙、传统的吉祥图案等。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和伊斯兰双文化的影响反映在建筑装饰中形成两种文化既融合交流又规范制约,既对立排斥又欣赏交融,最终形成了临夏伊斯兰建筑艺术既小异于中国传统艺术又大同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标签。

作者简介:马牧群(1968—),男,甘肃临夏人,副教授,兰州工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装饰装潢设计。

作者:马牧群

伊斯兰建筑艺术论文 篇2:

论西海固清真寺建筑造型的形式美

摘 要: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以其独有的形制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是伊斯兰艺术的瑰丽之作,也是伊斯兰精神最集中的凝结,充分体现了独特的伊斯兰艺术的美学模式。本文仅从清真寺建筑的外观、结构等出发研究西海固地区清真寺的形式美。

关键词:西海固;清真寺;形式美

建筑,是民族文明的个性体现,是一切美术品中最持久的艺术品,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建筑有着自身独特的形式之美。建筑艺术也是伊斯兰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而最能代表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便是清真寺。清真寺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其外观变化、设计手法、宗教内涵等各方面在世界建筑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由于地域与时代的不同与变化,奇想纵横、庄重神秘、雄健雅致的清真寺建筑也各具特色,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伊斯兰教的宗教理念与其发展历史。因为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西海固被称为“最不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地方”。“赤地千里”的景象以及“苦甲天下”、“贫甲天下”、“旱甲天下”等词语是文学中也是人们印象中的西海固。但在这一片几近焦土的大地上,清真寺及其上那弯新月为它平添了宁静和安详,使它变得博大而神秘。西海固清真寺建筑以其独特精致的外观结构、神奇绚丽的色彩图案、奇幻多变的光影效果体现着伊斯兰建筑独特的魅力。

西海固地区的清真寺分布极广,只要有回族聚居的村镇、小区,都建有不同规模的清真寺,有些地方远不止一所。近年,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的清真寺也不断翻新。在整个中国疆域中,清真寺建筑的风格类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中国传统宫殿式、阿拉伯式和中阿结合式,中阿结合式也即混合伊斯兰风格,“混合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是外来的伊斯兰建筑式样与中国建筑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这在宁夏清真寺建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西海固的也不例外。但总体上,由于地理等自然环境的差异,西海固地域较具年代的清真寺都在继承阿拉伯风格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艺术形式。同时,兼有宁夏回族建筑的特征,寺脊隆起,飞檐突出,既雄伟古朴又庄严肃穆。而西海固地域的清真寺建筑更为独特的地方还在于它与当地民居文化的结合,例如固原羊圈堡沙沟拱北清真寺,在整体外观上是阿拉伯式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与理念,但同时也结合了当地传统的院落式布局与结构,可以说是十分典型的西海固清真寺。从建筑内部理性分析,本文仅从以下三方面分析西海固清真寺的形式美。

1 形体构成中的形式美

形体是事物在空间中给人的视觉感官印象。各种物体因其具体可感的独特外在形态组成了千姿百态的世界,也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成就自己独特的外部存在形态。物体的外部形态从视觉上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造形态两大系统,而构成事物外在形态的形式则包括点线面体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它们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事物的外部视觉形态会在具有感知能力的人类心理上留下心理印象进而生成关于事物的思考。

点是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在空间存在中起到标明位置的作用。在几何学中,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厚度与大小的抽象概念,但作为建筑中形式美的点,它具有大小薄厚等维度,也具有规则与不规则等不同类型,是实有的存在物。例如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中四个绿色的小穹顶、中间的一个大穹顶以及穹顶上大小不一的圆球都可以看成是不同的圆形,也可以看成是大小不等的点。中间的一个大的绿色穹顶吸纳着人们的注视与膜拜。这些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在西海固清真寺中依旧承担着这样的构成功能。

在形式美的各种要素之中,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空间存在中起到贯穿扭结的作用,具有无穷尽的艺术形态,比如粗细、长短、曲直、虚实以及各式各样的律动变化。它们给人造成的心理形态有快慢、刚柔、利钝以及节奏等不同的情感反应。在清真寺建筑中会应用各种各样的线以造成丰富多变的建筑效果,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链接钢球的线以及新月刹杆的直线,给人以挺拔、直指天际、充满力量的感觉;而葱头状门边的曲线,则显得明快而简洁等等。

在点线之外,各式各样的面也是构成清真寺建筑的基本元素,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锥形等等。在西海固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的大门楼上,大门与宣礼塔、望月楼结合而成,屋顶为攒尖顶,呈现出锥形面。大殿的平面多为矩形,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受。

具有丰富变化的点线面又会组合出变化万端的形体,球体、正方体、长方体、椎体、不规则形体等等,它们各具形式之美。尽管任何建筑都离不开点线面体的组合,但在西海固清真寺中,因其中阿混合式的建筑风格以及其与本土民居建筑的结合使其在形体组合与变化中、在干旱贫瘠大地之上更能突出建筑的形体特征。

2 对称与均衡中的形式美

均衡即为平衡、匀称,是事物的色彩、形状、声音等形式因素在组成审美对象时在一定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致、对等、照应等关系。“自然界的秩序就是通过形式上的对称、和谐、对比等因素来体现的。”[2]对称均衡又称“天平式均衡”,是指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以对称的排列方式形成的形式美规律。这种均衡会使人产生整齐、端庄、庄重的感觉。其主要形式是左右对称。

西海固部分传统风格的清真寺建筑,讲求完整对称的布局,一般采用四合院布局,使用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殿前两侧为南北厢房,寺门正对大殿,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整体来看中间似乎有一条中轴线,由两进或四进四合院组成,两旁的布局较为对称,有以对称为美的特点,但又各有特点,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清真寺礼拜大殿的中心位置,使清真寺主体建筑的气势显得古朴大方,雄伟庄严。位于泾源县香水镇的城关清真寺就是一处二进式四合院。

再如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大寺,它的大门楼是左右对称的,大门是葱头状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扇小门,小门也呈葱头状。它拥有四个圆柱形的宣礼塔,大门与宣礼塔、望月楼结合而成,屋顶呈攒尖顶,以上建筑都是对称的。上面绿色的圆球体以及伸向天穹的弯月也都是对称的,跟人一种庄重、深邃、和谐的形式美感。

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的外观造型是在大殿顶上设置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周围有四个小穹顶,各居殿顶一角,簇拥着中间一个巨大穹顶。大穹顶上有一弯新月挺向蓝天。平面布局采用集中式构图,强调垂直轴线。这种建筑特点的典型代表为西吉北大寺、海原清真大寺。

中阿式清真寺主要融合了中国传统清真寺和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于一体,在突出宗教氛围时,又注重经济适用,如固原三营清真大寺、泾源城关大寺、海原县南关清真中寺等。

3 节奏与韵律中的形式美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一说法说明建筑和音乐之间有着相通、相合的一致性。建筑与音乐虽然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都能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和谐的结构打动人心,令人陶醉。

“节奏”一词本来是音乐范畴的术语,但作为一般的形式美规律,是指审美对象的构成中色、形、声等物性因素有规律的重复而形成的美的运动形式规律。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产生的,建筑的韵律美与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韵律是构成系统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也是使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式之一。富有伊斯兰特色的清真寺建筑的高低错落、疏密聚散、虚实浓淡、间隔进退等在有规律的变化中体现着单纯而明确的节奏。建筑个体中的整体风格和具体建构,各种形体,如门、窗、柱、墙面等合乎规律的组合、重复,都如同“凝固的音乐”般形成独具特色的节奏与韵律,给人以类似音乐节奏和韵律的美感,蕴含着丰富的视觉美。

清真寺在和谐统一的美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变化,清真寺建筑既通过空间的连续和重复体现出单纯而明确的节奏,也通过高低、起伏、浓淡、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等在有规律的变化中体现出抑扬顿挫的律动,颇似音乐中的序曲扩张、渐强、高潮、重复、休止,让人感觉到一种韵律美。清真寺建筑雄伟壮观的空间序列俨然一组“巨大的石头交响乐”。它的空间结构与室内装饰,能够激发人的宗教热忱,适合于祈祷和祭祀等。建筑物的内部空间适应于主体的活动,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舒畅和自由,从而给人以美的感受。

西海固清真寺凝聚着西海固地区回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美学观念,充分体现了独特的伊斯兰美学模式。西海固清真寺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各项原则,又大量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在宁夏宗教建筑林中,别具一番风貌。在西海固地区,每个清真寺都和周围的穆斯林自然的联系在一起,遍布宁夏的清真寺,丰富了宁夏建筑文化。同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族融合过程中使得“兼具统一性与多元性”[3]成为这个民族及其文化最突出的特征,而这种兼具统一性与多元性在西海固清真寺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宁夏清真寺建筑类型及其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5):295.

[2] 雷礼锡.艺术美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5.

[3] 孙嫱.生存智慧:从回族清真寺建筑看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166.

[4] 马宗保.伊斯兰教在西海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5] 束锡红.宁夏回族文化图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6] 李嘉珊.艺术美学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丁克家.至真至美的回族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8] 刘伟.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9] 刘伟,黑富礼.固原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10] 王伏平.宁夏回族史话[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11] 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马雪妍

伊斯兰建筑艺术论文 篇3:

城市与大学: 穿越时空的人文互动

导读:任何一座城市,真正的文化趣味不是哗众取宠的欲望宣泄、时髦失控的前卫论战,而在于具备“探思想之造化、究生活之美化”的崇高境界,在于成就润物无声的精妙规划,因此,打造一座城市知名度的顶尖大学从来就是简约、精致的典范。正是因为大学的这种纯粹的人文特质,当人们循着岁月印迹去探寻城市悠久书香雅韵的时候,会觉得一座城市的闻名,有着太多的古老大学人文积淀的支撑。正是这种支撑,诸多城市平添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高雅,并因此而闻名遐迩、著称于世,抑或成为陶冶情操的人文景点。

在人类教育历史上,城市历来与大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功能性关系。最初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始自十世纪前后,由当时教会主办的行会学校发展而来,主要是为精英阶层提供世俗宗教、王权、商业等机构的专业人才、专业技能。之所以在城市得以兴办,是因为“城市可能是为大学提供安全、稳定、并不昂贵的房子、食物和啤酒的惟一可能场所”。在今天看来,大学作为知识与研究的集聚中心,理所当然地反哺城市,为城市提供了空前浩繁的形而上观察与社会驱动力。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后,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大学也已从早期的只传授文学、法律、神学、医学的范畴转向关心世俗事务,也渐渐脱离原先的教会性质,许多靠地方捐赠校舍的大学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切实地关注社会的贫困、失业、犯罪、疾病等公共社会问题。大学不再仅仅探究“此岸彼岸”的学理知趣,大学的发展脉络完全受制于城市社会的兴衰变迁。

毫无疑问,任何一座城市真正的文化趣味不是哗众取宠的欲望宣泄、时髦失控的前卫论战,而在于具备“探思想之造化、究生活之美化”的崇高境界,在于成就润物无声的精妙规划。因此,打造一座城市知名度的顶尖大学从来就是简约、精致的典范,“让真理与你为友”的哈佛校训、“主照亮我”的牛津格言,凝聚的就是远望饱目、造福桑梓的精神虔诚。爱尔兰教育家约翰·纽曼在1873年出版的《大学的理念》中说,大学“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切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正是因为大学的这种纯粹的人文特质,循着岁月古老印迹去探寻城市的那些浸泡着悠久书香的雅韵,我们会发现,一座城市可以因为有古老大学的绵延存在而得以成为闻名于世的著名景点,甚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一、摩洛哥菲斯——卡鲁因大学

摩洛哥在788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由于是最靠近欧洲的国家,因而阿拉伯文化与新潮西方文化并存,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特点使摩洛哥被誉为“北非花园”。属于摩洛哥布勒曼地区的菲斯城始建于790年,是摩洛哥第一个王朝的开国之都、四大古皇城之一,位于摩洛哥北部,旧称麦地那,也是举世闻名的阿拉伯古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学者的墨水比殉教者的血水更为神圣”的圣训影响,城市的发展强调了知识与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使得我们现在看到的菲斯城城内伊斯兰建筑艺术精湛无比,城市街道花木繁盛,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古城堡、宫殿等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包括北非最古老的有1100多年历史的卡鲁因清真寺和伊德利斯二世陵寝,其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更值得颂扬的是菲斯城宏伟的卡鲁因清真寺,它同时也是一所著名的大学——卡鲁因大学,859年由商人穆罕默德·菲赫利的女儿法蒂玛·菲赫利建立,并规定非伊斯兰教徙是不能进入的。该大学被视为伊斯兰国家最古老的伊斯兰高等学府,其历史比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早两百多年,比英国牛津大学还要早几百年,堪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还认可其为最古老的学位颁授大学。虽然上千年过去了,卡鲁因大学至今还设有伊斯兰法律、阿拉伯语言和文学、神学和哲学等学院以及伊斯兰研究所,并藏有非洲珍贵的珍本、善本和手抄本等古籍经典,印证了伊斯兰世界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科研体系起源地的事实。这一切使得菲斯城几经变迁依然显得古色生香,卡鲁因大学仿佛是工艺高超、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董,罕见地让菲斯城至今一如既往地再现优雅典美的城市姿态。

二、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

开罗是埃及首都,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就在开罗吉萨地区。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罗定都于此并更名开罗——阿拉伯语“胜利”的意思,并开启了埃及伊斯兰的高等教育历史。自1260年开始,埃及又成为马穆鲁克王朝的都城,修建了大量建筑物,有的保存至今,成为埃及珍贵的文化遗产。14世纪中叶,开罗达到了极盛时期,但随着1517年土耳其的入侵,开罗变成省会,城市发展开始衰落。直到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再度定都于此,开罗才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并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城市建设,国王伊斯梅尔下令在中世纪旧城以西兴建欧洲式样的新城,这使得开罗迅速朝着西方化发展。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源头,埃及的高等教育也很早就拉开了序幕。现在位于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作为伊斯兰教学府,始建于公元97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现在校区内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就是其大学的前身,十世纪时为什叶派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心,寺名来源于纪念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宰赫拉,由执掌政教大权的哈里发亲自任命教法学家主持宗教事务,并从宫廷拨专款支付费用。980年,法蒂玛王朝大臣亚尔古布本·克力斯亲自确定并领导37名教法学家为爱资哈尔清真寺的专职教师,研究教学法问题,采用讲座形式进行教学,传播伊斯兰思想和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科目为伊斯兰法律、神学、阿拉伯语。1171年法蒂玛王朝瓦解后,埃及阿尤布王朝素丹萨拉丁将其确立为逊尼派的教育阵地和阿拉伯伊斯兰学术的中心,并在宗教学者的倡议下,该清真寺正式改称爱资哈尔大学。中世纪时,爱资哈尔大学就颁授了多种学位,包括研究生学位,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博士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伊斯兰学校的教育传统。自古以来,爱资哈尔大学对培养造就穆斯林人才、传播伊斯兰思想和学术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世界穆斯林有志之士学习深造的园地,它在伊斯兰教育和学术文化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被誉为“世界伊斯兰学术文化的灯塔和朝向”。20世纪60年代经改组引入现代大学体系,开设了医学、工程、科学、农学、教育、商业等专业课程。另设有十几所学院以及语言与翻译研究所、伊斯兰与阿拉伯高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1962年开始招收女生,并为妇女专门办了一个学院,开设医学、科学、商业和艺术等课程。据悉,20世纪30年代,中国昆明的明德中学、上海的伊斯兰师范学校、成达师范学校和其它组织先后派遣了6批穆斯林青年在该校学习;80年代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继续向该校派遣留学生。毫无疑问,爱资哈尔大学是开罗绝美的城市经典文化的源头,尽管今天的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精良雅致的文化魅力至今不减当年,也使开罗顺理成章地成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呈现出空前未有的古雅气貌。

三、意大利博洛尼亚——博洛尼亚大学

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是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市规模不大,但犹如莫兰迪油画色彩调子的建筑外墙,让人很能够享受亚平宁半岛上的炽烈阳光和古雅感受。公元前534年伊特鲁里亚人在现在的博洛尼亚地区建造茅舍,并围以石墙,建立都市,公元前四世纪该城被高卢帝国所占领。至公元190年,经过两次血战,罗马人终于夺取此城,易名为博洛尼亚,并进行殖民统治。罗马帝国崩溃后历经拜占庭帝国、伦巴得人和法兰克人的统治,直到11世纪才成为自由城邦。1088年欧洲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大学在此建成。文艺复兴期间,该城是意大利唯一允许女性担任专业职位、获取大学学位的城市。现在,博洛尼亚是意大利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当然城市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震撼世界的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学、欧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建立于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但丁、彼德拉克、丢勒、伊拉斯谟、哥尔多尼、伽利略、哥白尼等都曾在这里学习或执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大学迁出市区中心,学区因此分散在城市各处,这使博洛尼亚更像是座大学城,随处都可见学生的身影以及各种学术活动。博洛尼亚大学的旧址——阿尔基金纳西奥宫现在成了博物馆: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的两侧墙面和天花板上密密麻麻地悬挂着旧时显赫家庭的徽章,这些都是曾在此就读的贵族子弟留下的;木质结构的教室如礼拜堂,讲台在中央,学生座椅围成一圈,足以让人想象当时激烈论辩的教学情景;讲堂四周穹顶下刻着代表各个科系教授的雕像;另外还有人体解剖室,天花板是由两个嵌在木头里的没有皮肤的人体模型支撑着,可以让旧时医学院的学生在此进行人体解剖,而教堂的神甫们则在旁边密切关注并加以宗教指导。在1888年博洛尼亚大学八百年的庆祝典礼上,几乎世界上所有大学的代表们会聚在博洛尼亚,共同为“大学之母”的荣誉而欢呼,他们认为博洛尼亚大学是他们的知识根源,是继承与追求宽容之路的根本。因为博洛尼亚大学又是意大利不同政治和不同思想共存的中心,传说曾经成为黑手党等不满力量的袭击目标,但正是这样开放、自由的思想才能让这座古老的城市保持创新和活力。现在,博洛尼亚大学仍保持着世界文化学术界的特殊位置,在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功地引领了欧洲大学制度的城市化改革。

四、英国牛津——牛津大学

牛津位于英格兰南部,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据记载,牛津市从公元七世纪起已有人在那里居住。“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汇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到公元900年时,它已成为英格兰的陆路要冲,是伦敦西行路线上的重点。1096年时就已有人聚集在牛津讲学。1168年牛津大学正式形成并开始迅速发展,学院遍布了整个城市。据说,当时城市的管理者有很多是牛津的毕业生。1209年,由于学生与校方发生的冲突,导致了一些学生和教师离开牛津并建立了剑桥大学。令人惊叹的是牛津市仍保留中世纪英伦小镇的模样,高高的石墙爬满古藤,在烟雨迷蒙中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华,清尊素影。街道穿越没有围墙与校门的牛津大学,风景如画,令人神往。

牛津大学具有世界声誉,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经济科学、商务管理哲学三大领域的不断进取与创新成就,震撼了整个世界,同时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扬: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出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该校在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律、工程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历史、音乐、化学、生物化学、文学、法语、德语、丹麦语、数学、物理、地球科学等学科上均是行业内的翘楚。在近800年的历史中,牛津大学培养了6位英国国王、26位英国首相、多位外国政府首脑、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诗人雪莱、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天文学家埃德蒙多·哈雷,以及我国的大作家、博学家钱钟书等。在牛津,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英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在牛津街道上散步,就像回到了历史之中,市内有圣迈克尔教堂的萨克森人塔楼、诺曼人碉堡和城墙遗址等,连王尔德坐过的木凳、肖伯纳倚过的书架,都照原样摆放,处处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并成为旅游胜地。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在2005年上海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大学要繁荣的话,就离不开城市的繁荣”。是啊,最优秀大学的标准除了培养学术人才外,还应培养出未来城市的领袖,应该通过大学帮助社区解决现实问题,将研究智慧付诸现实挑战,使城市因为大学而变得更加美好。

五、英国剑桥——剑桥大学

举世闻名的剑桥大学位于伦敦北面50哩以外风景秀丽的剑桥镇。剑桥镇本身是一个拥有大约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译作“剑河”或“康河”,是一条南北走向、曲折前行的小河,小河两岸风景秀丽,芳草青青,河上架设着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剑桥之名也由此而来。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最初是由一批为躲避斗殴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桥镇的剑河两岸,以及镇内的不同地点。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古色古香,别具一格。市中心到处都是骑自行车的学生,距剑河不远就是英格兰的乡村,别具另番风情。剑桥镇虽然不大,但充满活力,为到此工作或学习的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设施和舒适的服务。作为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剑桥大学在学校近800年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像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还从这里走出了7位英国首相以及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都为剑桥大学奠定了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伟大地位。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的成员之一,在世界各报刊以及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剑桥大学经常位居世界第一。曾留学剑桥的徐志摩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某种意义上,剑桥镇就是剑桥大学,城市和大学对于“剑桥”两字而言,就是情同手足的并蒂莲花,即使十分挑剔的人,也会无可厚非地认同这两者之间相互征服、相互吸引的巨大魅力。

六、西班牙萨拉曼卡——萨拉曼卡大学

萨拉曼卡是西班牙著名的历史古城,原为伊比利人聚落,八至十一世纪时为基督教徒和摩尔人的战场,十二世纪时重新聚集基督教徒,1253年至十六世纪末,一直为文化中心。整个城市的建筑非常宏丽,历史文物遍布,大都采用当地出产的维亚玛约尔石为建筑材料,夜晚时会让建筑物闪烁黄金般迷人的光芒,因而也被美誉为“黄金之城”。著名的建筑有建于1140年的罗马式旧教堂、建于1513年的罗马式新教堂,以及其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阿纳亚学院、丁香塔、贝壳宫等建筑。萨拉曼卡城因其古老的人文传统、丰富的历史艺术遗产、威廉姆伊大街上的黄砂岩、极其朝气蓬勃的特性,在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又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萨拉曼卡市至今只有有萨拉曼卡大学与彭蒂菲西亚大学两所大学,但与众不同的是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主要是围绕着当地的大学。大学生取得学位后都会去参加斗牛活动来庆祝,然后用公牛的血在墙上写下“胜利”一词并注上姓名日期,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萨拉曼卡大多数的建筑物上都有红色的涂鸦,这个源自15世纪的风俗一直保留到今天,由此也为萨拉曼卡增添了许多神秘智慧的气息。

萨拉曼卡大学创建于1218年,这所国立大学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从建校起到16世纪末,它一直是欧洲的重要学术中心之一,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齐名。萨拉曼卡大学崇尚人文主义,也是西班牙征服拉丁美洲地区时早期大学的楷模,大大小小的宗教流派都曾到这里学习或执教。除此之外,大学建筑也建造得十分璀璨,古代的建筑工匠们用非常复杂华美的花叶形状装饰外墙立面,这样的装饰被当时人认作是对天主教国王的崇敬,以及这个学校被赋予的特殊权力。贯穿古今的历史渊源,使得萨拉曼卡大学里收藏了许多中古城市难以企及的文物珍宝,其中的一座图书馆价值连城,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25,000册书卷,包括一些从十一世纪到十八世纪的古老且十分珍贵的藏书,400份古本(从活字印刷术发明到十六世纪初印刷的书籍),另有一些十分稀有古老的书,诸如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印刷复本。大学附近的露天天台与金碧辉煌的萨拉曼卡大学在夜空中所构筑的竞相争荣的影像视角,被称为是这座城市最宏伟的“萨拉曼卡的天空”,这条天际线留下了极致绽放的城市光芒,也印证着萨拉曼卡古城千转百折的人性、历史和命运的纷繁。

七、意大利帕多瓦——帕多瓦大学

帕多瓦属于意大利行政区威尼托中的一个城市,位于意大利北部,建城于公元前320年,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公元前四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渔村,是威尼托人的重要中心,后与罗马结为联盟反抗高卢人,公元前45年时成为了自治城。作为曾经的罗马帝国最繁荣的城市,至今还可以从当年圆形露天剧场剩下的残垣断壁中看到该城繁荣雄伟的过去。公元602年伦巴第人毁灭了帕多瓦城。公元十一世纪再度成为自由城市国家。此后两个世纪里,帕多瓦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卡拉莱西统治时期(1338~1405),帕多瓦的发展达到了政治强权的鼎盛时期,其统治领域扩展到了威尼托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建造了欧洲著名的建筑,当时许多著名艺术家纷纷留下艺术杰作,如斯克罗维尼教堂的壁画就是乔托的杰作。卡拉莱西的统治结束于1405年,从此艺术文化气息浓郁的帕多瓦并入了威尼斯,并受威尼斯人的统治达四个世纪之久,一直到1866年意大利的统一。虽然帕多瓦经受了多次战乱的破坏,但是它的城市结构并没有受到毁坏,现在人们看到的拱廊式建筑下错综复杂的街道、纪念广场、普通的民房和宏伟的建筑物组成了一个有机体,已成为帕多瓦最迷人的城市风情。

帕多瓦大学建立于1222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意大利最大的大学,像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样,当时是西方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据说之所以建立该校,是由于当时的博洛尼亚大学限制学术自由,而且不能保证师生基本的公民权利,所以大批的教授和学生从博洛尼亚大学脱离出来,建立了帕多瓦大学。1399年帕多瓦大学分化为两所大学,一所主要教授民法、宗教法和神学,另一所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1813年两所大学又重新合并为帕多瓦大学。历史上帕多瓦大学涌现许多杰出人才,哥白尼等著名科学家曾在此学习过,伽利略在1592年到1610年在此教过18年书,并从事科学研究,给学校带来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其名望盛极一时。近现代,帕多瓦大学致力于促进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和科研屡结硕果,因而跻身于意大利一流大学之列。1995年帕多瓦大学通过了自己的独立法案,最新的立法使帕多瓦大学从中央政府的管辖中摆脱出来,恢复了自主的权利。2006年,该校还对中国实行培养留学生的“马可波罗计划”。因为帕多瓦大学有哥白尼、伽利略等名气非凡的人物,帕多瓦城因此有了“大学者的城市”的别名,让每个漫步在帕多瓦城的人都能沾上了非凡智者的“仙气”。

八、法国巴黎——巴黎大学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现在是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世界第四大国际大都市。巴黎的城市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2年,就作为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被古罗马人征服。公元358年,罗马人又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后来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罗马人起初将该城命名为“鲁特西亚”,意为“沼泽地”,在公元400年左右改名为“巴黎”。公元508年,法兰克王国定都巴黎。十世纪末,雨果·卡佩国王在此建造了皇宫。此后又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巴黎的主人换成了菲利浦·奥古斯都(1165~1223),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并建立了大学学府——巴黎大学,这一切使得巴黎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十九世纪时期,巴黎经历了两个时期的大规模城市改造。第一个时期是1859年拿破仑三世时期,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建造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第二个时期是1871年的重建时期,当时巴黎大量的主要建筑在巴黎公社革命中被焚毁。混乱结束后,巴黎很快在废墟上建造了大皇宫和小皇宫,并为迎接世博会修建了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及巴黎地铁,形成了今天的城市形态。上世纪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曾经下令彻底摧毁这座城市,但这个命令最终没有被执行,巴黎完好地保存了十九世纪以来的古典主义风格的城市面貌,成为风情万种、最吸引人的欧洲城市。

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巴黎拉丁区,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神学院,同教皇和国王都有特殊关系,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作校名。自由、独立、不受羁绊,一向是法国人最标榜的,这种精神也反映在巴黎大学的学风上。在很长时间里,巴黎大学没有新生训练、毕业典礼,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训导制度,甚至也没有所谓向心力、认同感。过了上课时间10分钟还不见老师,学生们就自动退席。而老师讲得兴起、超过时间,学生也可以鼓噪。迟到、早退、旁听,一切悉听尊便。长期以来,学界人士和青年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是热衷于课堂外的自由讨论,咖啡馆便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因为从法国和世界各地到这里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档次的旅馆和学生公寓便应运而生,生意兴隆。这一切使得大学区内书店林立,咖啡馆和旅馆也成为巴黎大学附近的主要建筑。17世纪,宰相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的校长,这使巴黎大学有了飞速的发展,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因此奠定了巴黎大学的国际威望。但受到拿破仑教育改革的影响,巴黎大学于1793年被撤销,直至1896年才获得重建。历史上巴黎大学共有7位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著名的居里夫妇。写《第二性》的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波伏娃也是巴黎大学的哲学教师,她与“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奇特恋情至今还为世人津津乐道。1968年巴黎大学发生学潮,学生抗议课程落伍及填鸭式的教育,要求更多的学术自由和校园民主,法国政府便对巴黎大学作了一连串的改组和调整,将原有学院“合纵连横”——把地缘相近、教学理念一致、课程容易搭配的归并在一起,再逐渐扩充组成13所独立大学,即巴黎第一至第十三大学。1971年1月1日,新生的13所巴黎大学同时宣告成立,这些大学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编号与质量及名望无关。现在巴黎大学的外籍学生超过了20%,这些在巴黎大学学习的优秀学生不仅是推动巴黎的城市发展的主力,同时也是一股将法兰西文化推及世界的重要力量。从地理位置角度而言,巴黎身居全球政治、经济、外交、艺术、科技的枢纽,其活动之频繁及文化氛围之浓厚,是纽约、华盛顿、伦敦等大都会都难以企及的,这也正造就了巴黎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独占鳌头的地位,而对知识的虔敬、不拘的风气又使得巴黎大学成为许多有志青年向往迷恋的地方。巴黎及巴黎大学的一切,正如歌曲《大教堂时代》所颂扬的信仰那样:“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一砖一石,日复一日,一世纪接一世纪,爱从未消逝。”

九、奥地利维也纳——维也纳大学

维也纳作为奥地利首都,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蓝色的多瑙河紧贴内城而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择居这里,享受绿意葱茏的优美景色。公元15年,维也纳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前线城市,用来防卫北边的日耳曼部落,公元1世纪罗马人在此建立城堡,12世纪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13世纪末,随着哈布斯堡皇族的兴起,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著名的维也纳大学也是在那个时期建立起来的。15世纪以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16世纪和17世纪时奥斯曼帝国每次入侵欧洲都在维也纳被阻挡。18世纪玛丽亚·特雷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同时大力推进音乐艺术的繁荣。由于海顿、斯特劳斯、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这些杰出音乐家的贡献,维也纳的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人类至今为止难以企及的艺术顶峰,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并获得了“音乐之城”的美誉。现在我们看到的维也纳城市的布局是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的,内层是两旁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的街道、中间层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建筑,外层是一直延伸到森林边缘的郊野,这使得在很远距离的旅人一眼就能将城市全景尽收眼底,会情不自禁地升起对维也纳这座音乐圣殿的敬意。

维也纳大学位于维也纳,是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德语区国家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由哈布内斯王朝亲王鲁道尔夫四世捐助并于1365年建立,随后的亲王阿尔布莱希特三世通过改革和扩大,使学校发展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中心。1389年,该校注册的学生已达325名。从建立至今,维也纳大学在政府、教会、王室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建造了图书馆、研究院、天文台、博物馆和各类研究中心,开设了医院、食堂、运动中心等设施,招生范围从男生扩大到女生,从教徒扩大到非教徒。在校史上,有许多著名科学家曾经在这里从事工作和研究,如薛定鄂、多普勒、卡尔波普等,还出现了像弗洛伊德这样闻名遐迩的精神分析学开创人和哲学家,并有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二次大战后,维也纳大学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术单位,诸如美国加州大学的伯克莱分校、乔治敦大学、德国洪堡大学等的联系和合作,向国外高校输送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维也纳大学还十分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推出了卓有成效的“助教面向经济”方案,鼓励年轻教师走出校园、接触实际,到经济界和管理部门去工作若干年之后返校或者继续留下工作。根据1966年奥地利《普通高年教育法》和《大学组织法》的规定,维也纳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接受科学的职业培训,而且获得相当的智能可以独立地完成研究课题,能适应变化的形势,满足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1975年为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传统的5个学系改为8个,系以下169个研究所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基层单位。维也纳大学诸学院中最富声誉的是医学院,在本世纪初该院曾位于世界医学之巅峰,器官移植是该院最大的研究项目。1972年在维也纳成功地移植了人体肝脏,1984年移植了心脏和胰腺,1989年移植了肺,现在该院移植中心是欧洲最大的肾移植中心。音乐与医学,好比是对人类心灵与身体的滋养与修补。在这样的视线里,维也纳不断以自身的精彩诠释了城市与大学并驾齐驱、相互媲美的波澜壮阔,高调展现了美轮美奂、雄名千载的堂皇典丽。

结语

传世传承的城市与大学,是人类继往开来、披棘斩棘的文化精神史和身份再造史。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古老的城市、那些古老的大学,所有的珍稀记忆都如同相册中的照片那样清晰可辨,连贯地摹画出城市的浮生流光,摹画出大学的一念清静,并像意味深长的诗歌和画卷,穿越时光的迂曲隧道,娓娓动人地在我们身边叙述荣光至盛的传奇经历,又像不计成本的阳光,随着人类生命的魅力风向,温暖地照拂着当今的智慧生灵,并带着现实世界的革新与期待,栽种着通往未来的膜拜主题。

责任编辑:张炜

作者:雨辰 龚常

上一篇:弗里达艺术研究论文下一篇:信息化计量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