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之伊斯兰教

2022-09-11

第一篇:宗教知识之伊斯兰教

法国伊斯兰教

法国“伊斯兰化”问题根源及应对探讨

2013-07-01 第012期

2009年,抗议活动中,一名穆斯林女子将法兰西三色旗当做面纱围在脸上。

2010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发起针对穆斯林与法兰西国家认同关系的全国性讨论。

国家认同与法国的伊斯兰化

作者:多米尼克•加图(法国教师培训学院教授)

译者:李灏

编者按:法国作为西欧发达国家,一直是作为欧洲文化的‚堡垒‛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然而,近年来,随着禁止穆斯林妇女在公共场合佩戴面纱法令的颁布,尤以萨科奇时期发起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法国的‚伊斯兰化‛引起关注。这一现象,一方面透露出民族、宗教问题的广泛性,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某种镜鉴。

为此,凤凰网评论频道特别约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多米尼克•加图教授详细剖解法国‚伊斯兰化‛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不过,多米尼克•加图教授认为,所谓‚法国的‘伊斯兰化’‛实质上是一个伪命题,某一宗教并不应该等同于恐怖主义,所谓的对立更大程度上是贫富差距、性别歧视、宗教歧视、教育平等、就业公平等等现实问题造成的,但如果不善加解决,虚无的‚伪问题‛也有可能演化为激烈冲突的‚真问题‛。而解决的办法,无非在共识的基础上取得民族认同和从最基础的教育入手消解‚歧视的观念‛。

在法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人们认为,国家认同在法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涉及民族团结、社会凝聚力以及国民归属感。缺乏国家认同感,整个社会,或早或晚,终将瓦解。由于法国面临全面伊斯兰化的危险,现在法国社会正面临分裂危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认同的基础什么,我们应该加强国家认同的有关政策实施力度,去除带来威胁的伊斯兰教。

而另一种声音认为,现实中,在法国,对伊斯兰化的恐惧在不断被夸大。实际上,移民人口占法国总人口比例一直处于绝对少数,而在这些移民聚集区以外,他们所带来的宗教,也就是伊斯兰教的传播能力极为有限。然而散布这种对伊斯兰化的恐惧,对法国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派的攻击,却可以给另一类少数派带来好处,当然,这类少数派是处在法国社会支配地位的强势群体。

两种声音本来势均力敌,针锋相对。然而近些年,随着外部世界不断将伊斯兰文化恐怖主义化,法国也不知不觉地认同,威胁着这个国家团结统一的,就是不断“猖狂”发展的伊斯兰化运动。 倡导宽容开放的法国正逐渐接受对穆斯林的恐怖主义泛化指责

我想,法国在这一问题上给出自己的答案前,应该仔细思考两个问题,不幸的是,这两个问题往往是我们所忽视的,或者说故意忽视的:

首先,虽然我们已经默认伊斯兰化对国家认同感造成威胁,但我们至少应该先问问自己,构成法兰西国家身份的因素都有哪些?构成所谓“我们的国家认同”中的“我们”到底指谁?在考虑这个问题是,是否也将那些在法兰西合法工作的的移民们视作法兰西的一份子?还有这种“我们的国家认同”的适用边界最远能够到达哪里?这一概念是不是仅仅是一些人进行政治纯洁、政治身份筛选的工具,还是说政府也允许这一概念进入四处扩张、遍布全球的大型商业中心,强调这是法国的?是否也允许这一概念在提倡无国界的时尚投资与娱乐消费领域?这两个领域到目前为止是法国重要的经济产业,是不是也要在这些自由经济领域强调“我们的国家认同”?而在这些实实在在涉及法国核心利益的领域,就我们所知,所谓的“伊斯兰化”并没有对它们构成半点威胁。

然后,说到伊斯兰化对法国的威胁,我们也要冷静思考,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在法国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时间,既没有参与这个国家新教发动的战争,也没有参加这个国家天主教进行的屠杀,为什么在短短20年间,突然间,成为威胁法兰西生存的最大祸根?今天的伊斯兰宗教到底在哪些方面威胁着的法兰西的生存?是道德、政治、法律还是宗教方面?

由于法兰西一直倡导宽容开放、自由平等的精神,所以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存在所谓“文明冲突”的概念,这和世界上的一些超级大国对世界格局和自身发展的思考定位并不完全一样。

然而近来的一些反对穆斯林的游行活动中,不仅仅出现了一些针对穆斯林的恐怖主义泛化指责,这些指责将全部穆斯林都视作是恐怖主义的实施者或实际资助者,当然这些言论在国际上已经屡见不鲜,但不能因为司空见惯,就默许它的存在,不去思考它的真实性,这不是法兰西应有的独立精神。

此外,为了证明每一个进出清真寺的大人小孩都是潜在恐怖主义分子,一些宗教团体搬出了历史,用以证明穆斯林在当今法国正在发动的伊斯兰化运动,其动机来自一千多年前,十字军东征与穆斯林教派接下的仇恨。这些人为制造出来的阴谋论只会转移公众的注意力,刺激公众狂躁的种族情绪,忽视穆斯林是如何变成法兰西公民眼中随时会引爆自己肉身的恐怖分子,这一现实问题。在这些叫嚣着将自己的同胞,虽然他们是穆斯林,从法兰西驱赶出去的示威人群中,我们隐隐约约看到了上世纪30年代,邻居德国的身影。 法兰西是否应该为了防范极少数的恐怖主义分子而发动大规模的纳粹主义运动,来清除同是法兰西公民的穆斯林同胞?如果这真的成为现实的话,那么穆斯林在法国的存在确实是“威胁”到了法兰西的精神,因为在人们日后尝到纳粹主义复辟所带来的恶果后,还会有所谓的“法兰西白人精英”站出来说,是穆斯林刺激了纳粹在法国的成长。当然,按照这种逻辑,德国之所以会在二战中犯下屠杀犹太人的罪行,也是因为犹太人出生在了德国,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是的,这种说法听起来可能令人发笑,但十分遗憾的是,现在的欧洲,很多人都不假思索的接受了这种逻辑。

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根源是青年移民群体被精英化的世俗文化遗弃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按照法兰西共和国的传统,以肤色和信仰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哪怕10年前也都是不合法而且也不道德的做法。宪法规定,共和国是一个世俗政权,而不是某一种教派的宗教政权。这意味着,至少在过去,任何宗教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公共场所公开宣传自己的信仰符号、和自己的信仰理念。

然而,这一法条,从生效之日起,就没有办法得到贯彻执行,按照这一规定,法国全境由基督教会控制的教堂的十字架符号,将不得不被遮蔽,地方政府在上世纪60、70年代时,站出来公开表示,这些教堂不是宗教思想的传播场所,而是历史遗迹,这使得基督教的十字架符号可以在这个世俗政权下,合法存在,但随着教堂塔尖上的十字架的存在得到世俗政权的默许,更多人开始在公开场所佩戴并显露十字架,在公众聚集的地区,发放宗教宣传手册,并拉拢看起来像是外国移民的路人加入教会。按照宪法规定,这种做法实际上侵害其他宗教在法国被信仰的自由,但没有人因此受到起诉与职责,更不会被贴上恐怖主义的标记。

然而,当巴黎郊区开始修缮旧清真寺时,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开始公开要求清真寺去掉圆顶上的星月标记;当穆斯林妇女带上面纱时,她们被视作破坏法兰西精神与世俗化的罪魁祸首。现在,郊区的青年群体开始在有限的范围内,实际上,被严格限定在少数几座清真寺或者家庭环境中,接受伊斯兰的道德和教义培训。但那些曾经在大街上公开拉拢路人入教的宗教团体开始指责,伊斯兰宗教团体违反宪法,企图将巴黎郊区伊斯兰化。

我们应该思考,在一个世俗政权中,为何在一个宗教敢于公开指责另一个宗教,而被指责的宗教却不敢还嘴?我们还应该思考,为何郊区的青年群体更多的选择走进为数不多的清真寺,而不是为数众多的教堂?

我想,这首先是因为我们和我们自身文化的倒退。伊斯兰文化在郊区的传播,事实上有可能并不像组织所宣传的那样,“侵占了世俗文化和其他宗教文化的势力范围”。首先,我对世俗文化或者宗教文化拥有势力范围的说法,保有强烈的怀疑。实际上,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添补了世俗文化缺失所留下的空虚;实际上,郊区的青年移民群体已经被精英化的世俗文化所遗弃。而当伊斯兰文化进入时,原先被精英群体视为“垃圾”与“贱民”的郊区移民群体,却成为精英群体指责伊斯兰化入侵法国的有力证据。难道不是应该由法兰西的精英文化来负责吗?

法国社会被“伊斯兰化”概念引入误区掩盖全社会的问题

穆斯林并不是导致法国社会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的主要原因,它至多是众多社会背景因素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它同恐怖主义联系了起来,这是使得穆斯林有意或无意的被设计成为一个,或者说,几乎是法国社会唯一一个公众可以用来宣泄不满情绪的公共渠道。实际上,“伊斯兰化”为萨科奇政府成功分担诸多社会问题带来的压力,而这一工具,也被奥朗德政府完美的继承下来,因为政治家发现,无论面对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只要举起打击恐怖主义的大旗,大多数法兰西民众就会重新和政府团结起来,为了法兰西的生存,准备克服一切困难,然而,政治家的想法和民众的预期总有差距,实际上,法国的政治家只想将民众团结在他们周围,为他们投票,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动力。

我们应该注意到,第一个提出“伊斯兰化”上升到威胁法国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官方人士,就是曾经担任过内政部长的萨科奇。当时,也是巴黎郊区第一次出现移民族群的**行为。我们应该谴责暴力活动,但我们也应该关注**发生的原因,高失业率、教育不平等、排他性移民政策等等是这类抗议活动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些要求中,唯独没有提出对伊斯兰宗教在法国地位的要求。但萨科奇却利用抗议群体主要来自伊斯兰社区的特点,将问题全部推给了“伊斯兰化”问题。

而更为严重的是,法国社会正在被“伊斯兰化”的概念引入一种误区,这种误区不仅仅指穆斯林就是恐怖主义分子,更为糟糕的是,一种误解认为穆斯林社区就是社会问题的来源,解决法国的社会问题,应该先从穆斯林社区入手,解决了穆斯林社区的社会问题,就解决了法国的社会问题。这种自我麻醉的心态,使得多年以来,法国政治、社会、经济改革难以取得积极效果。

实际上,由于穆斯林在法国属于少数群体,虽然失业率较高,实际上,按照宗教差异进行失业率统计本身已经违反了宪法,构成了种族与宗教歧视,虽然失业率较高,但失业总人口并不多。这意味着,失业实际上是法国全社会的问题。而且,有时一些人因为信仰穆斯林在工作单位受到排除,甚至丢掉工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女性就业不公层面。法国长期以来存在男女因性别差异,导致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所以消除性别歧视,是法国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但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非穆斯林群体中。而当萨科齐政府在09年推行国家认同政策时,在禁止穆斯林女性佩戴面纱问题上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后,法国主流社会开始将女性受男性支配、歧视的祸源推给了穆斯林社区。必须承认的是,一些穆斯林社区依然保持着诸如一夫多妻、女性不得工作等等歧视问题。但是否提升穆斯林女性地位或者说将穆斯林群体从法国去除后,剩下的法国女性就能摆脱歧视现状?

虚无的伊斯兰化问题由于社会问题的积累可能变成“真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我们的国家认同”中“我们”的定义呈现出一种极度扭曲的状态。当涉及到法兰西民族优秀的一面时,“我们”的定义中是不包括穆斯林群体的;而当法兰西出现问题时,“我们”的定义中往往仅仅剩下穆斯林群体。在法兰西,做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群体,因为伊斯兰化的概念,被迫成为了这个社会的承压桶,无法与同为少数派的精英团体分享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领域的利益。

我们有必要强调,法国始终是个民主国家。如果伊斯兰化真正存在扩大化的问题,那么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不断增长的穆斯林选票中看出端倪。然而事实上,穆斯林始终是弱势群体,在这种模式下,永远无法取得政治话语权。这使得法国政府面对指责时匆忙提出的共和融合政策成为一纸空谈。因为融合、和解政策是建立在双方具有平等地位以及共同意愿的基础上。这种地位可以是政治上的,也可以是经济上的。

但不幸的是,穆斯林群体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具备对话、和解的条件。而所谓共同意愿,更是无稽之谈。由于长期存在恐怖主义泛化宣传,非穆斯林群体无法接受穆斯林群体成为法兰西的一部分;而从穆斯林群体看,长期受到歧视与打压,使得在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和解与融合成为了一种令人感到羞耻的施舍,这种羞耻感在目前的穆斯林社区中普遍存在,由于羞耻,所以在承受压力时,现在穆斯林群体更愿意表现的更为强硬,往往在没有畅通的解压渠道时,只能选择暴力的方式释放,这就使得穆斯林群体的在社会中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

而与此同时,无法及时解决社会问题,将产出更多的失业人口,更多穆斯林。在这个层面上,在未来,原先是政治家用来释放压力而制造出来的虚无的伊斯兰化问题,将有可能变为真实的伊斯兰化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因,并非伊斯兰文化的主动传播,而社会精英文化对自身问题的回避以及对伊斯兰文化的打压。 以上讨论的所有问题,在我最近接触到的两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而这样的案例是我最不愿面对的事实:

首先是一所非穆斯林群体占多数的中学里的一个老师向我讲述,过去10年或20年中,法国青年对法国的认同越来越模糊,在最近的课堂上,一整班的学生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国人,应该是怎样的?

第二,则是发生在一所只接受穆斯林学生的小学里,一名6岁的小学生向他的法国老师做自我介绍时说:

“不,先生,我不是法国人,我是一个阿拉伯人。”

法兰西在变化,然而究竟是像政府、媒体还有一些宗教团体所宣传的那样,正在朝伊斯兰化的危险方向发展,还是正在朝排外的白人种族主义、纳粹主义方向发展,需要每一个法兰西公民冷静思考。而究竟是伊斯兰化,还是纳粹化在威胁法兰西的精神,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伊斯兰化”名义下的诸多社会问题应如何解决?

我想,认识到这些问题背后的重大隐患的法国人并不在少数,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社会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和足够的关注程度,这使得政府在处理穆斯林群体问题时可以十分随意。实际上,也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是在事态不严重的时候,漠视穆斯林群体的需求,要么是在事态严重到可能危及到选举胜利时,动用CRS(编者注:法国一只允许使用最低限度武力的特殊警察部队,常被用以镇压少数族裔的暴力活动)这样的武装力量进行以暴制暴的打压。而在防爆盾、电棍与催泪瓦斯面前,一切关于和解与融合的政策许诺,对穆斯林群体而言都是一种羞辱。

首先,应该放弃狭隘的“法国人”的观念,探讨“欧洲人”的定位。今天的法国,已经不能仅仅在法国人的层面上,解决融合问题,而是要摆脱“法国人”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实际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强调国家认同,才导致了法国人与新移民之间的对立,并且陷入无解状态;而现在欧洲在欧盟背景下,已经进入了更大范围的融合阶段。如何定义欧洲人,可能为法国消除法国人与新移民之间的矛盾提供新的平台和方向,无论新移民还是“法国人”都要成为欧洲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法国再次落后的话,不仅仅是法国人和新移民之间的融合问题,最终将导致法国人融入欧洲出现障碍。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伊斯兰化将再也无法为法国人提供后退的解释。 第二,应该在“欧洲人”的定义下,重新审视法兰西的民族精神。这意味着,通过成为“欧洲人”使得新移民和法国人重新回到平等对话的地位,即使法国人不认可穆斯林等新移民的法国人地位,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们都在欧洲人这样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而重新审视法兰西民族精神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必须以平等姿态,让法国人与新移民共同参与到法兰西民族的定义讨论中来。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过去旧有法兰西民族定义因为不是多方平等对话的产物,所以导致法国人对新移民高高在上的傲慢感,并且这种傲慢也令法国人面对新移民,实际上也是自己的同胞产生不安全感,进而导致“伊斯兰化”这样的闹剧产生。而对法兰西民族的探讨,应该强调我们对法兰西民族的认同,源于继承,而非世袭。是源于对这个民族的在历史上的共同贡献,而非强调血脉的种族遗传。这就要求我们回归理性,而非狂热的民粹思想。强调部分种族的团结、友爱,平衡个人自由主义带来的极端排他行为。

第三,重新检讨我们一直在口头上不断要求坚持的民主政治。我们所说的民主政治和我们的政治家所做的事情是否一致。现实中的法兰西民主政治是否还是我们一直相信的民主政治。如果是,那么选民选出的政治家,就应该积极主动解决贫富差距、性别歧视、宗教歧视、教育平等、就业公平等等现实问题,通过改善所有公民的生活赢得选举,通过选举,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而不是刺激、联合大多数,攻击少数,通过提供宣泄的快感赢得选民的选票,但实质上却在逃避解决问题的责任。至少在这个层面上,那些试图以血腥斗兽、竞技活动来取悦民众的罗马皇帝们,为法兰西共和国指明了崇尚娱乐至死的帝国的最终命运。

第四,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从最基础的教育层面,消除歧视的观念。法兰西人民接受共和概念绝非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只有当构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每一个公民对消除歧视都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时,消除歧视才真正有可能实现。这里的公民不仅指法国人,也指新移民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不然,即使提高了新移民在法国社会中的地位,给予新移民更多甚至超过法国人的权利,他们的歧视观念也不会消除,而且情况可能会更糟糕,可能会变本加厉地反过来歧视哪些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

我们应该记住,歧视与被歧视,是相对的概念,在没有取得消除歧视的共识前,在对民主权力没有充分的认识前,无论有多好的民主政治形式与多严谨的法治体系,永远都是强势者保持对弱势者的歧视状态,而且当强弱地位发生变化时,将引发更为血腥暴力的报复行为,这种现象,在欧洲残酷的宗教战争历史中,并不少见,在现在法国政府对待非法移民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以暴制暴,只会引发更为强烈地反抗。

第二篇:【伊斯兰教的斋月】

“伊斯兰国家”一般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和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伊斯兰国家有时又称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之意)不过,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人口多数,但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如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几内亚比绍、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乌干达、加蓬等。除这些国家外,其它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还有:文莱、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土耳其、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乍得、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尼日尔和西撒哈拉,一共45个国家和地区。

斋月是伊斯兰教历第九个月,根据阿文的发音,斋月又称“拉玛丹”。斋月开始和结束是以新月的出现为标志,全球穆斯林根据当地新月出现的时间先后进入斋月,因此,斋月的起讫日期每年都不一致。

对于穆斯林,斋月是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贵的月份,因为伊斯兰教认为这个月是颁降《古兰经》经文之月。斋月又是穆斯林斋戒的圣月,全球穆斯林逢此月必斋戒一个月,故中国穆斯林称之为“斋月”。 斋戒是伊斯兰教念、拜、课、斋和朝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是穆斯林的一种修炼心性的宗教活动。在伊斯兰教看来,斋戒能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情操高尚,心地善良,还能使富人体验穷人忍饥挨饿的滋味。

根据伊斯兰教教义,斋月期间,所有穆斯林应从每日的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内禁止一切饮食、吸烟和房事等活动。教徒在患病、旅行、月经、怀孕、哺乳期间可延缓补斋或以施舍补赎,老人、儿童、体弱、慢性病和日以继夜工作的人以及战时军人可以不封斋。

事实上,斋戒不只是每天从黎明到黄昏制止吃喝、吸烟和克制性欲,斋戒还包括肢体斋戒和心灵斋戒,禁绝一切不良行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说:“封斋是一面盾牌,封斋的人非礼勿动,非礼勿行”。

8月31日,穆斯林在斋月的前一晚进行祈祷。

一名妇女将《可兰经》顶在头上进行祈祷。

穆斯林斋月节的第一天,晚上外国工人们聚在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斋月期间,穆斯林信徒要从黎明到黄昏实行斋戒,而白天工厂和办公机构也会减少办公时间。

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名男子在准备完清真寺纪念斋月开始的仪式之后稍事休息

斋月又是穆斯林认为集中行善的月份。斋月期间,一些清真寺或有钱人出资在各地搭起斋棚,设置“慈善餐桌”,为穷人施斋舍饭。斋月结束后,全球穆斯林都要举行活动以示庆祝,这就是著名的开斋节。

巴勒斯坦穆斯林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参加斋月节第一次朝拜仪式。

在伊斯兰国家旅居、工作或访问的非穆斯林朋友,应该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和风俗习惯,同时还要了解斋戒的有关规定及有关方面的法律规定。在斋月到来的伊始和开斋节,非穆斯林可以向穆斯林朋友们祝贺,以示友谊,也可以参加或观看穆斯林开斋及过开斋节的盛况。同时,还应该弄清楚当地的封、开斋时间,以及斋月的特殊作息时间。在从拂晓至日落这段斋戒的时间里,千万不要在任何公共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地吃喝东西或吸烟,这被视为极不礼貌的行为,会引起当地群众的讨厌。如果与穆斯林朋友在一起,也不要在他面前吃喝或吸烟,以示尊重。根据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一些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对在斋月明目张胆地违禁,且不听劝阻的人,法律部门会给以一定的处罚,一般是拘留一个月,直到开斋节才释放。所以斋戒制度不仅是个神圣的宗教功课,也是伊斯兰国家的法律规定,希望在伊斯兰国家旅居、工作或旅游的非穆斯林人士,特别是一些驻外机构和公司及单位,应该对斋月给以足够的重视。

突尼斯的商务礼俗,冬天前往,宜穿保守式样西装。访政府机关及大公司必须先约会.持用有阿拉伯文或法文、英文对照之名片最好。大多数突尼斯商人说法语或意大利语。销售姿态宜氏。突尼斯是世界上唯许妇女提出离婚诉讼的伊斯兰教国家。突尼斯也是全球第二大橄榄油输出国与第4大磷酸盐生产国。虽然大多数商业接特活动是在几个大旅馆内进行,但突尼斯人有时会邀请你到他家中餐。总之,突尼斯的伊斯兰教商人是相当西化的,与其他邻近伊斯兰教国家的人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穿着变化很大,目前,年人大都是西装,身穿奇装异服的摩登女屡见不鲜。

10月至次年5月最宜访问,圣诞节前后二周及复活节前后数日不宜前往。

7、8月多休假。每逢伊斯兰教及基督教日教。每年斋月商业活动甚淡。

伊斯兰教对突尼斯人的生活风俗影响颇大,多数突尼斯妇女都有深居简出,面纱的习俗。伊斯兰教徒每天要在中午、下午、黄昏和夜晚各礼一次。面在每星期五的午后,还要到清真寺举行一次集体“三麻拜”。礼拜时,他们将伊斯兰教历太阳年的

1、

7、

11、12月视为”神运载月”。在这四个月中,禁止一切激烈活动。

在节日里,人们十分热情好客,常以椰枣、烤肉和传统的民族菜“考斯考斯”款待客人。在招待重要外宾时,主人往往上一只或几只烤全。椰枣是林十分珍爱的食品。突尼斯人一般都以大、面为主。在用餐时他们有边吃边谈的习惯,而且在饭后习惯要洗手,然后就喝茶聊天。按伊斯兰教教规,突尼斯人忌食猪肉;也忌讳酒。

第三篇:我眼中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一项对全球穆斯林人口分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穆斯林。而且穆斯林们分布的地方超乎我的认知。原本认为印度这样一个盛行印度教的国家穆斯林应该是比较稀少的,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印度,穆斯林比除了印尼和巴基斯坦的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是埃及的两倍!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还有基督教这些信上帝教本来都是同一个宗教,但是穆罕默德在当时混乱的阿拉伯世界利用宗教来和平统一了强大的阿拉伯世界,用文化、用思想向全人类传达天启的信仰的神圣使命要求人们抛弃蒙昧时代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放弃偶像崇拜和金钱崇拜,放弃醺酒,赌博,高利贷,宣扬安拉面前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因此穆斯林们除了信安拉别无选择。在我生活的周围有不少穆斯林,大多是回族。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密切关系,具体反映在宗教信仰上就是一种强烈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感情。回族在长期的宗教生活中对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保留,就足以体现了一种宗教认同意识,而这种对于宗教的认同在回族内部又反映出一种对于本民族成员的认同心理。虔诚的穆斯林们一般都保持着一日五次礼拜的习惯,因为礼拜是穆斯林最重视的五功。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寺庙或者佛堂不同,清真寺内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有简单的花卉或者几何图案用于点缀,绝无佛教寺庙日常人头攒动的景象。但逢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还是比较热闹的。

曾经看过一句话“憎恨伊斯兰的人要么是不了解伊斯兰,要么就是嫉妒它”。 这句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如今社会的真实现象。先暂不说非穆斯林了,就连穆斯林中不知道“穆斯林”和“伊斯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要做穆斯林的人都大有人在。在我的潜意识中,穆斯林=回民,回民=穆斯林。很多穆斯林民族当中现在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情况在年轻人中是相当多的,更准确的讲是他们不大懂得怎么在清真寺作礼拜,不会念祈祷词。在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的人很多,按照教规来讲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或者有的人只知道是不吃猪肉或者只是觉得父亲母亲是回族、维族、撒拉族等,我也理所应当是他们一样的民族,所以不乱吃东西是基本做到的,但你问他什么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和五功时,他哑口无言。这是我现在了解到的身边的一些穆斯林的情况。嫉妒伊斯兰的非穆斯林们为什么会嫉妒它?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像伊斯兰一样,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一致的声音和一致的动作去崇拜安拉,那种不论是宣礼声还是诵读古兰经的声音永远是震撼人心的。而且大多数的穆斯林都非常虔诚,心中有安拉的存在,他们便能心平气和的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心灵的纯净和信仰的坚定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伊斯兰教的信仰没有民族之分,没有种族之分,没有贫富之分,有人嫉妒穆斯林间的默契,嫉妒那种团结,嫉妒天下穆斯林是一家人。同样,在民大,穆斯林是一个非常团结和友爱的团体,他们经常性的穆斯林交流会,穆斯林间的互助,让我们这些非穆斯林们看了都能羡慕不已,更何况他人。

在我看来,世界三大宗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相近的。他们都追崇有神论,对神顶礼膜拜;他们都崇尚善,反对恶,提倡人们行善,追求安和世界。伊斯兰教不外乎如此,只不过它所崇拜的神与其他宗教膜拜的不一样罢了。但经常听到有人说伊斯兰教的政治性太强。这一点我不太赞成。察看一下三大宗教的发展历程,每个宗教的政治性色彩都极为强烈。可能佛教的政治色彩不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来得浓,那可能是因为中国有自己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中世纪的欧洲历史则几乎是基督教的历史。当然,塔利班那样的恐怖组织则是脱离世俗框架之外的,它于伊斯兰教如同污渍一般,它是愚昧、暴力、恐怖的代名词,将纯洁的穆斯林拉向黑暗的深渊。而伊斯兰教有着高贵的宗教理想,他们的斗争精神同样是高贵的宗教精神。

第四篇:明朝对伊斯兰教的尊重

明朝對伊斯蘭教的尊重

【現在有些穆斯林同胞喜歡把先皇說成回民,這個,我們且看做是他們對先皇的敬愛可也。文中《中国纪行》的記載,值得玩味。】

1。明太祖御制至圣(百字赞)。

洪武元年,明太祖救建清真寺于金陵(南京)。赐名“净觉寺”,落成后频临幸,井御制至圣《百字赞》。《清真先正言行略•赛哈智传》载:“明初,徐达入元都,得秘藏书数十百册,系天方先圣之遗典。因御书百字,褒颂圣德,敕赐清真寺并嘉酉圣遗惠,宣恩西域;钦与赛哈智世袭咸宁侯,并命哈智于京师、西安建净觉、礼拜二寺……”《天方典礼》载:“明洪武初,敕修请真寺于西、南两京及滇南、闽、粤,御书《百字赞》褒扬圣德”

《百字赞》全文如下:“乾坤初始,天藉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三十部册,普代众生,信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晕业,仁覆天下,道贯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圣贵人。”明太祖的《百字赞》对伊斯兰教的教义、使命、《古兰经》、穆圣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和精辟的概括。如果对伊斯兰教没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很难写出如此之杰作。

2。明武宗对伊斯兰教的评论及御制尊主诗。

明武宗(正德帝)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帝王,对各宗教都有所研究,唯独对伊斯兰教认识尤深,感情尤厚,他对诸教有如下的评沦:“儒者之学,虽可以物开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皈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探原于正理。此所以垂万世与天壤久也。”并御制尊主诗曰:“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武宗还自名“妙吉•敖兰”此语为阿拉伯语(Mejid一Allah)的音译,意为“真主的荣耀。”(见《清真先正言行略•陈大策传》,明末王岱舆收录于《正教真诠》)。

武宗对伊斯兰教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又有伊斯兰教的经名,他是回回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而伊斯兰教在中国又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宗教,由此推断,明室家族应为信仰尹斯兰教的回民族。

3。明朝皇帝敕建清真寺

洪武元年,明太祖“敕建清真寺于金陵(南京),赐名„净觉寺‟……。“明洪武初,敕修清真寺于西、南两京及滇南、闺、粤……。”

1“洪武二十五年(1391年)三月,召赛哈智赴内府,宣谕天经于奉天门。奉旨每户赏钞五十锭、棉布二百匹。与回回每分作二处,盖造礼拜寺两座。如寺院倒塌,随时修,不许阻滞……。”(《清真先正言行略•赛哈智传》)

“敕太监郑和……得尔所奏,南京城内三山街礼拜寺被焚,尔因乞保下番钱粮人船,欲要重新盖造。此尔尊敬之心,何可怠哉!尔为朝廷远使,既巳发心,岂废尔愿?恐尔所用人匠及材料等项不敷,临期误尔工程,可于南京内监官或工部支取应用,乃可完备,以候风倍开船,故敕。时宣德五年(1430年)七月二十六日。”(《明代与回民之关系》)

“世宗敕名净觉寺,行令礼部给与札付,冠带荣身……令各省随方建寺,赴京比例,请给札付,住持寺院。”(《瀛涯胜览》)。

“神宗召修天下清真寺,褒以封号:凡一应主持,恩及冠带。今供职焚修,以事造化天地人神万物之主。”(《皇明外纪》)

4。明朝皇幸曹多次颁布昭令,命保护回民,勿歧视回民。

(明史)卷二载:“……蒙古、色目人(包括回回)有才能者,许擢用。”这是太祖命勿歧视回民之敕令。

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颁布上谕命保护回民。全文是,“成祖时有保护回教之令。今泉州清真寺壁上尤见其敕文曰:„大明皇帝敕渝米里哈只,朕惟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度,故天赐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只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持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悔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水乐五年五月十一日。‟”(傅统先《中国回教史》)。

回民生活在中国,其宗教信仰、传统习俗,乃至衣食住行,举止言谈等与汉族有所不同,他们是少数民族。又散居在广大汉族民众之间,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乃至厌恶、歧视、排挤,甚面发生民族冲突,如得不到国家的保护,难以生存下去。故明朝皇帝曾先后颁发保护回民的敕令,也是维护自己的民族和宗教信仰。

阿里•阿克巴尔在《中国纪行》第二章《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故事一则》中记载,“大臣们向中国皇帝禀报,有几千定居的穆斯林混杂在人民中间,有如麦田里丛生的杂草,无法把他们分清。不该把他们清出去吗?而且不该给他们经济上的援助。皇帝作了三条回答;一,我们的父辈没有管过这些事,我们怎么好管呢?二,我们只管他们的外部事务,何以能干涉他们的内心事务?三,如果我们运气好,我们也会成为穆斯林的。”

在第八章(中国人隆冬后一年一度的过年情况,里记载:“在汗八里的穆斯林中有一个科学家,皇帝在宫里接见了他。第二天,中国的大臣们上书皇帝,说这样做是违背法律的。他回答说,法律只管人们看得到的行为,我不在外部事情上违背法律,我内心的事情与你们何干?我也没有管过你们内心的事……。”

在第六章《萨达特式王国》中写道,“皇帝在金龙宝座里就位以后……从穆斯林国家来的人比其他人得到优先照顾。他们站在寓皇帝两三步远的地方。”

从明朝皇帝的上述话可以看出,他不好宣布自己的族藉和宗教信仰,面是把它藏在自己的内心里,所以告戒人们不要干涉别人的内心事务,包括他自己的内心事务,这是保护回民和伊斯兰教,也是维护自己内心信仰的一种巧妙方法。

5。明朝皇帝推行伊斯兰教律

禁止饮酒、禁食猪肉是伊斯主教的基本戒律。明朝皇帝对此两项先后发出了明确的禁令。《明史》卷一载:“初,太祖克婺州,禁酿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时大海方征越。都事王恺请勿诛,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宁可使大酶叛我,不可使吾法不行。‟竟手刃之。”。

禁止酿酒是从根本上禁绝饮酒。明大祖为了禁酒,竟亲手杀了大将胡大海的儿子,可见其执法之严。大海儿于是回民,他既违反了教法,又违反了军法,所以毫不容情,从严惩处。

武宗禁止民间畜猪、食猪肉为明代一引人瞩目的事件,所以议论颇多。《明书•武宗本纪》载:“正德十四年九月,上次保定,禁民间畜猪,著为令。”《皇明实录》载:“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明末沈德符的《野获编》载:“兵部左侍郎王,抄奉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钩帖;照碍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名,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为有谕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如若故违,本犯当房家小发极边,永远充军。”

此禁令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19年)在南京发布。所谓“镇国公朱”是武宗化名;“但当爵本名(武宗为猪年所生),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等论乃是虚构托词。清代俞正燮《癸巳有稿》对武宗禁食猪肉解释说;“其豹房实多回人……怂恿之,托云国姓朱,武宗亥生,故有此钧帖。”《野获编》和《艺梅珠蘑》中的《武宗外记》云:„明时回回人给事宫廷者甚多,武宗曾纳回回女为妃。”

从以上资料看,武宗禁食猪肉的原因昭然若揭。

6。明太祖改革汉族的丧葬、祭奠仪式。

我国汉族的丧葬、祭奠仅节自周朝以采有严格的规定,并形成不可更改的传统习俗,丧葬仪节如停灵分七期,每期七天,共四十九天,孝服为白色;服期最少三个月,最多为三年,修墓、停止嫁娶、交际、化妆等。祭其仪式如设祭坛。安放祖先牌位,置三牲,鸣炮、奏乐,上香、献花、献酒、献馔、焚冥纸、读祭文、行鞠躬或叩头礼等。

《明史》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丧葬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渚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后马氏崩……其外宫殿制,与京官同,闻讣日与公所成服,命妇服亦与在京命妇同,皆三日而除,军民男女素服三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皇太子才人王氏薨。命视皇太子妃郭氏例。……帝照浅淡色衣。百官青素服,黑角带朝参……。”

从以上《明史》资料看到。明朝皇帝一反汉族的历史传统,提出一套新的丧葬制度,如把停灵改为三日;孝服改为青色,服期改为三日,“孝陵山川毋改作”,即不修墓,”丧葬仪物毋用金玉”等。汉族传统的祭奠仪节,明太祖全部废除,不设祭坛、不放祖先牌位、不置三牲、不献酒,不焚冥纸、不行叩拜礼等。

《明史》卷四十七载:“赞唱、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时太常寺奏中严……饮福、受胙、各致赞词……初升坛、唱再拜及祭酒、唱赐福胙。洪武七年,礼部奏其烦读,悉删去。”同卷又载:“上香礼,明初祭祀皆行,洪武七年,以翰林詹同言罢……。”《明史》卷五十五载:“洪武十五年,太祖将幸国子监,议者言,孔子虽圣,乃人臣,礼宜一奠而再拜。太祖不从,命礼部尚书刘仲质定其制。”

据传,明太祖生前从未进过佛、道教寺庙,没有叩拜过一次偶像。

洪武帝提出的丧葬制度跟伊斯兰敦的丧葬制度基本吻合,然而,他驾崩前的遗诏并未付诸实施,从明陵看,不但孝陵山川已改作,并且基苗有人兽像,墓内有陪葬品。可见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习俗,一个帝王也是难更改的。

7。从明朝皇幸选后妃看。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帝王后妃数一般为八十一房,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明朝自洪武帝至崇祯帝共十六代帝王都同时未超过四后妃。《明史,卷一三O,后妃一载,“太祖孝慈高皇后、孙贵妃、李淑妃、国宁妃(共四后妃);惠帝马皇后(仅一后),成祖仁孝徐皇后、王贵妃、权贤妃(三后妃)„宣宗恭浪胡皇后、孝恭孙皇后。关贤妃、郭嫔(共四后妃),英宗孝庄钱皇后、孝肃周太后(二后妃)……。《明史》卷一一四,后妃二载:“孝宗孝康张皇后(仅一后),武宗孝静夏皇后(仅一后)……。”

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根据《古兰经》规定,穆斯林男子最多只许同时娶四房妻室,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就只许娶一房妻室。

明朝历代皇帝,连同未登基的太子兴宗和睿宗共十八代,历时276年,帝王后妃无一超过四位,这不可能都是偶然的巧合:显然是出于遵循伊斯兰教律和家庭的民族传统。

8。从朱元璋登基之初“尚右”看。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尚左”,故“左”为上方,排位时左方为尊长、客人之位,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而伊斯兰教是“尚右”的宗教。《古兰经》、圣训中“尚右”的经文很多。朱元璋登基之初“尚右”。两年后改为“尚左”。《明史》卷一载:“元至正二十四年,……以李善长为右相国,以徐达为左相国……”(尚右)同卷又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冬十月丙午,令百官礼仪„尚左‟,改李善长为左相国,徐达为右相国。……”

洪武帝为什么“尚右”仅两年又九个月后突然改为„尚左‟呢?《明史》并未说明其原因。但是可以推断洪武帝登基之初“尚右”,显然是出于遵循伊斯兰教的“尚右”思想,不可能有什么别的原因,因为如果朱元璋家族是汉族,他登基后肯定遵循汉族几千年的“尚左”传统,不会无缘无故的改为“尚右”;而后来又改为“尚左”,显然是迁就时势,向传统势力让步。当时朱元璋正全力争取民心,完成统一之际,他恢复中国绝大多数人“尚左”的传统,显然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明史》上洪武帝向传统势力迁就、让步的实例很多。

明代汉文译著活动的开创

一、汉文译著活动的历史条件

汉文译著发端于明末清初,汉文译著就是以回族穆斯林民族的特有眼光和视野,以儒释道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已汉文为工具,翻译、解述、注释伊斯兰教经典的文化传扬和创造过程。这是中国回族等各族穆斯林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工程,是对回族等各族穆斯林民族精神文化的振兴和创建,它把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汉文译著作品量大面广,内容繁富,涉及伊斯兰教的经注学、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历史、人物传记、典礼制度、民常习俗、语言文字等方方面面的专题和学科领域。白寿彝先生研究认为,汉文译著可分两个阶段:“王岱舆至刘智,是一个阶段。马德新、马联元是一个阶段。第一阶段,译述和发表的地域以金陵为主,内容或专译一经或专述一理论的体系,其兴趣几乎全限于宗教哲学和宗教典制的方面。第二阶段,译述和发表的地域以云南为主,内容方面较广,已由宗教哲学、宗教典制扩及到天文历法、地理和《古兰经》之汉译了。,‟①这两个阶段,四位代表人物基本勾勒出了明清之际汉文译著活动的主线。当然,还有些其他人士的译文译著,尤其清末到民国年间,伴随着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勃兴,汉文译著这一学术文化传统在传承发扬的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发展,成就显著。

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汉文译著活动是时代与社会的共同产物。汉文译著的文本源于对国外阿拉伯文、波斯文伊斯兰教经典的翻译和注释,在翻译和阐述的过程,是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在坚持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原则和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养料后进行的一种再创作活动。通过汉语的工具化介绍,使伊斯兰教与儒家理学思想直接交锋并融会,使汉语世界的中国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群众能够更直接、更明确地了解伊斯兰教的内涵、仪礼和要义等原则,同时尽可能地直击中国社会现实,努力探寻回族等穆斯林民族文化与汉族等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这样,从时代氛围、人才条件、回族等各穆斯林民族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其他宗教作品的面世等各方面因素,对汉文译著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上讲,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适应和顺应中国社会文化的时代潮流,当时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值鼎盛,并占有主导地位。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信仰,在中国建设伊斯兰文化,就要学习汉文化,学习代表时代主流的哲学思想和实践理论。同时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已有一些精英人士跻身中国政治、文化高层,尤其为官求仕,必须精通儒学,方可通过科举仕进,才能有所作为。儒家文化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际的思想和观念,对发展中的回族等穆斯林民族来说,是值得赞同和学习的。因此,明末清初的许多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译著家们都早先专门研读过儒家的“六经论及孔孟百家诸子”。这些都为他们以后从事译著活动打下了扎实而广泛的知识基础。

其次,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自身观念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为汉文译著的顺利进行解除了许多障碍。历来在一些回族等穆斯材众中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阿拉伯文经典不能译成汉文,谁这样干就是旁门左道。有的人认为经典在翻译中会失去原貌,因此不译不解,反而周全。他们的结论是:“多言诡道,不如冥冥。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吾于经,取其不译而已矣!”①明代中叶后,传入回族等伊斯林民族社会的中亚、南亚苏非主义思想,帮助回族等穆斯林民族有识之士率先突破了这个禁区,明代晚期,苏非主义纳格什板丁耶教理一度在中亚和印度等地兴盛,并通过新疆传到内地。回族穆斯林学者张中就曾投拜在南京阐述苏非教义的印度经师阿世格门下学习。另外,从王岱舆、刘智等人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正统苏菲主义思想的深深烙印。苏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主张“接近真主、融于真主”,人可以通过“直觉”和“爱”,可以接近宇宙独一无二的真主,具体地讲是要虔诚拜主、内心参晤和修炼,日积月累,从而达到与接近真主、融于真主的“浑化”境界。为了启迪穆斯林对真主的虔诚和爱戴,就必须将伊斯兰教宗旨如实地宣讲予广大穆斯林,从而冲决了过去不主张宣传和研究教义的陈腐思想围堰,给汉文译著活动提供了合法根据。以后这种观念为更多的人所接收,并将译著经典视为符合教义的参考书。再次,为解决汉文译著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译著家们还从当时社会中寻求一定的参照体系及经验。因此,为了将阿拉伯文、波斯文伊斯兰经典译成中国穆斯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形式,王岱舆等人从佛经翻译中吸取了“格量”(以中国学说尺度来衡量)的方法,当时,除了佛教、道教各家有自己系统的宗教著述外,连外来的基督教也刊印了不少具有异国色彩的汉文经卷,如外国传教士罗明坚于1584年刊行《天主实录》,利玛窦 1604年刊行了《天主实义》。至1664年,耶稣会教士在华印刷的宗教书籍不下150种。此外,有关天主教理书籍的出版也大致相同①。从而为伊斯兰教的汉文译著工作提供了借鉴。

汉文译著作品的出现,是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整合的结果,也顺应了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呼唤自身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社会和民族整体社会思想及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在这一文化工程的建设当中,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中兼通“中、阿”文化的知识精英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站在阿拉伯——波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起点上,“用儒文传西学”“义以穆为主,文以孔为用”,将两种文化表里相结,融会贯通,为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环境背景下争取“表述”的话语权利,并以期更多的中国人消除误解、增加了解,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和努力。历史证明,这一文化建设和交流的成就是显著的。

二、汉文译著中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1.汉文译著的学者们采取“以儒诠经”的方法,用儒家思想和语言来阐述伊斯兰教有关信仰观、人生观、道德伦理、宗教历史与人物、典礼制度及民常习俗等观念

其中最主要的是伊斯兰的哲学思想和认知论。汉文译著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显明的特点。第一,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认知原则与宋明理学中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相结合相比照。通过接受宋明理学关于太极说中的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无极的说法,进而提出,无极不过是“万物之原种”,太极也只是“万性之原果”,在无极和太极之先,还有一个“造化之原主”,这就是“真一”,又叫“真宰”。“真一有万殊之理,而后无极有万殊之命,太极有万殊之性,两仪有万殊之形”。“维皇真宰,独一无相,生城生地,生人生物”①。肯定了真宰才是造化天地人物的本体,系世界万事万物的总根源。而后,真宰又“集气、水、火、土四行之精”,造化了人祖阿丹,阿丹生育子孙,圣裔代出。“始兴治立教焉,自兹以后,生人渐繁教道四达流被日远”②。 他们还进而论证说:“人之本性乃无极之样式,此身之本质,即太极之证明。首;圆象天,所以轻清者上升,属阳也;足方象地,所以重浊者下降,属阴也。五脏按五行,通身类万物,其行止知觉,虽由无极之性灵,孳生百骸,固出太极之本质,然其生死穷通,安危得失,概不由本性本体所能自专,即此便知。无极虽受真主之命代理人乾坤万物,其生死贵贱之极,必不由无极太极所能工巧匠有自主也。”③在这里,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学者将“万物非主,惟有真主”这一基本原则,通过用超越太极的“真一”加以彻底的表述。 2.回族等族穆斯林译著家将《古兰经》所提倡的观察事物和内省求知的方法与宋明理学家们关于“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结合起来

朱熹等人的格物穷理不在于认识物理,而在于认识天命和天理,格物穷理是为了明心之理,他们的认识论与太极说的宇宙观是一样的。回族穆斯林著译家们则按照《古兰经》的表述说:“天有天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理之与物,盖若意之与字也。”④因此,他们也认为认识事物的方法在于格物,认识事物的目的在于穷理,“夫致知格物,乃万学之先务也出。不能致知格物,而日明心见性, 率性修道,皆虚语也”⑤。

同时,朱熹所谓的格物,范围是无所不包的,既指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指哲学上的最根本原理。但他认为格物的目的是穷理,而穷理就是对封建道德原则“探寻究竟的道理”。他所谓“致知”的“知”,主要是指对封建政治和道德方面的认识。以此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即通过致知格物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封建社会的道德原则。回族等穆斯林译著家们遵照《古兰经》的观念,提出的致知格物的范围很广,包括两大部分:一为有形之物,即上而日月星辰、风雷雨露、霜雪雹电,下而山川湖海、草木金石、羽毛麟甲;二为天形之物,即包括哲学上的抽象原理。然后,他们认为致知格物的最终目的在于认主,而认主又是为了敬主、畏主、顺主,所以强调认主先须认己、明己,所谓“人认得自己,然后认得造化自己之真主”①。

回族等族穆斯林译著家们和朱熹不同之处在于,朱熹的“穷理”是无穷尽的,格具体的物是不能认识真理的全体的,只有到“一旦豁然贯通”时。通过顿悟才能得到一种全知全能的认识,而回族 等族穆斯林译著家的格物致知却没有这么复杂,他们明确提出:“我不见一物则已,第见一物,便认得主。”②

3。采纳并运用儒家的“人性论”思想

在汉文译著中,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到孟子的性善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以至朱熹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说,都有明显反映。回族等族穆斯林著译家们将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加以适度的借鉴与吸收,并以此来为宣传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服务。王岱舆认为人性可分为圣、贤、愚三种,他对此形象地比喻道:“春色本无商下,花枝自有短长;清酒席间共饮,容颜各自红黄。”从表面看,春色和酒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实质是“天命”所定的结果。他最后还强调社会中的贵贱不可打乱,君子小人不可不分,高者高之,下者下之,因材而用,各得其宜。 4。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译著家吸收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

儒家的群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称为“五典”,作为人伦礼仪的重要表现之一。同时,儒家的“三纲”认作人伦之礼的根本,三纲制约着五典之义,五典统于三纲之名,所谓“五不外于三。而三则约乎五之义,在不外于五,而五则统乎三之名。名义产而道尽,人伦之要无余蕴矣。”①故王岱舆提倡:“人生在世有三大正事,顺主也,顺君也,顺亲也。凡违兹三者,则为不忠、不义、不孝 矣。”②这样,就把忠于真主,顺乎皇权、父权和夫权相互联系起来。

以儒家礼教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五常”来比拟、阐释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天命“五功”。从文化角度看,“五功”与“五常”分属差异性很大的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体系,但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译著家们都将二者做了有益的比照和诠释。在王岱舆看来:五常之首为念,念经不忘主的人就具有“仁心”;五常之二为施,有真主所赐之物施散给穷人。体现真主怜悯之一心,这就是伊斯兰教施舍的“义”;五常之三为拜,拜有两种,一拜真主,二拜君亲,这是自然之礼;五常之四为斋戒,戒者就是戒自性,能这样做的人即具有“智”;五常之末为聚,主要是朝觐,这是天下穆斯林最盛大的聚会,聚会的主要条件是事先要把一切相约妥帖,并特别遵守这项协定,这就叫有“信”。 5.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译著家们还大量汲取和改造儒、佛、道诸家的哲理概念,以更准确地诠释和丰富伊斯兰哲学

如王岱舆在其《正教真诠》40篇文章中,篇名大都借用了真

一、无始、普慈、真赐、似真、易真、昧真、迥异、人品、回回、五常、真忠、至孝、友道、荤素、风水等。再如蓝煦的《天方正学》一书,则大量运用了天干、十二地支、乾元、运元、二十八宿、真道、白道、节气、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等。诸如此类的还有许多,尤其像“清真”“道”“一”等概念,原来都只是普通的儒、佛、道常用的特指概念。但它们经汉文译著家们的巧妙借用,被赋予伊斯兰哲学的特质内涵和外延,而成为中国汉语系统内的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用来表达“认主独一”原则以及伊斯兰哲学体认方式的最高境界和界定概念,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教义学的思想内容和理性认知。

第五篇: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还有:文莱、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土耳其、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乍得、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尼日尔和西撒哈拉,一共45个国家和地区。

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人口多数,但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几内亚比绍、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乌干达、加蓬等。

90%的穆斯林属逊尼派,10%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而将近三分之二的什叶派穆斯林生活在伊朗,伊朗是四个什叶派穆斯林占主导的国家之一,此外还有伊拉克、阿塞拜疆和巴林。

有些国家居住着大量的穆斯林,如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许多人认为欧洲大部分的穆斯林属于移民,这种说法只适合于西欧,因为在欧洲的另一些地区,如俄罗斯、阿尔巴尼亚、科索沃的穆斯林均属于本地居民,这说明,欧洲半数以上的穆斯林都是本土居民。 报告统计,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分布在以下十个国家。

1:印度尼西亚,202867000,占总人口的88.2%。 2:巴基斯坦,174082000,占总人口的96.3%. 3:印度,160945000,占总人口的13.4%。 4:孟加拉国,145312000,占总人口的89.6%. 5:埃及,78513000,占总人口的94.6%。 6:尼日利亚,78056000,占总人口的50.4%.

7:伊朗,73777000,占总人口的99.4%。

8:土耳其,73619000,占总人口的98%。

9:阿尔及利亚,34199000,占总人口的98%。

10:摩洛哥,31993000,占总人口的99%。

世界上穆斯林民族最单纯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和巴林,100%都是穆斯林;其次是土耳其,人口7千万,穆斯林占99%。 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2亿3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88%以上,其余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印度教或佛教。 非洲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有7千多万。 亚洲的穆斯林人口大国有巴基斯坦,全国1亿5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97%;其次是孟加拉国国,1亿4千万人口中,穆斯林占83%,在这两个国家只有少数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 印度多次申请加入伊斯兰会员组织,理由是印度是一个穆斯林人口大国,超过1亿2千万,但印度是传统印度教为主的国家和文化,每次申请都被拒绝。

非洲的成员国家最多,但穆斯林人口只有世界16亿穆斯林的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北非,如利比亚、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 在这些国家,穆斯林人口都占绝对多数,而有些非洲成员国,人口未必是多数,例如尼日利亚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的50%,其余为基督教和土著宗教;许多老殖民地国家如多哥、莫桑比克、喀麦隆,穆斯林不是多数民族,但伊斯兰是最大的信仰人群,超过20%,因为当地人信奉各种土著原始宗教和一部分基督教徒。 埃及是非洲进入伊斯兰化最早的国家,从公元639年穆斯林进入,于641年,阿拉伯的将军阿米尔·伊本·艾斯率领穆斯林大军跨越加沙地带,长驱直入埃及,开始了非洲的伊斯兰历史。 在以后的二百年间,穆斯林通过各种方式,如贸易、传教和战争,不但把伊斯兰传遍北非,而且教会他们使用标准的阿拉伯语,因此所有北非伊斯兰国家至今都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如今,伊斯兰已经遍及整个非洲,所有非洲国家都有穆斯林社会,但主要集中在北非和西非。

上一篇:质控报告及改进意见下一篇:浙江省省管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