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逻辑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美国特殊教育在世界教育界中有着较好的效果与影响力,是美国培养特殊教育师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阐述了美国特殊教育拥有高影响力的原因,为我国特殊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与影响力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改革逻辑特殊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逻辑特殊教育论文 篇1:

对我国特殊教育综合改革之思考

摘 要: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正向人本价值和民生意义转变。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转向需要综合改革作支撑,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整体性改革、系统性调整和协同性治理。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综合改革 意义

党和政府是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权威决策主体,特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党和政府的一种政策性表达,特殊教育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政治决策的认识定位。当前,特殊教育正面临向人本价值和民生意义的发展转向,这必然要求适应的新的特殊教育发展改革逻辑。

一、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人本价值与民生意义转向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作为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纲领,是奠定特殊教育新认识的重要基础。十七大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求“关心特殊教育”,并把它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十八大则进一步强调教育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民生之利,要求“支持特殊教育”,并且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表明,党和国家不再把特殊教育视为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等利益的工具,而把特殊教育作为残疾人应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和民生福利,强调特殊教育在实现残疾人民生改善和自身成长发展中的目的和作用。这种新的认识和定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纯注重国家利益和政治意志的工具本位、国家本位的特殊教育发展观,而转向人本价值与民生意义取向的目的本位、民生本位的特殊教育发展观,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之于残疾人人权性质的充分肯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之于残疾人人本价值和民生意义的高度认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发展特殊教育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定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特殊教育在推动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1],并要求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这既表明了特殊教育的民生性质,又表明了特殊教育不是一个机构的“局部性事情”,而是整个经济社会“全局性事业”的组成部分。2014年国务院转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下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指出:“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这些重大政策表述以权威话语建构了特殊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显示了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与民生意义及其在经济会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特殊教育综合改革及其必要性

特殊教育发展对人本价值与民生意义的定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改革逻辑支撑,这种改革逻辑就是综合改革。

关于综合改革,最权威的设计源自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设计。这对特殊教育而言既是一个改革逻辑被动的政策植入,又是一个适应特殊教育新定位的主动逻辑跟进。因为,一方面,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其改革发展自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的整体设计之中。另一方面,这是与特殊教育新定位及新的问题矛盾相适应的逻辑必然。特殊教育人本价值与民生意义的转向,揭示了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必然以公平和质量为价值核心,既要面向增量改革,为改善残疾人教育提供充分的量的增长保障,又要面向存量改革,为解决既有矛盾、特别是体制束缚和制度缺陷提供合理路径。从特殊教育内外部关系看,特殊教育改革发展重心就是既面向特殊教育系统内部要素改革,促进特殊教育系统自身的制度优化、完善创新,又面向多学科知识及其工作者,以及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系改革创新,促进特殊教育多元合作、多元主体治理的良性互动和有效配合。这表明特殊教育改革要面对的是一个错综交杂的制度问题,特别是利益分配制度问题是一个硬核。它与不同区域、部门或组织、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内部要素结构上盘根交错相互嵌入,形成一个既有利益格局的“铜墙铁壁”。由于改革总是基于特定制度结构束缚之下的,特别对稳定的价值追求往往会使改革回避“硬核”风险,这样仅凭某些局部改革就难以破除改革的壁垒。因此,就需要一种超越于任何局部改革或零散改革而追求全面逐步深入的综合改革思维,即要坚持一种综合改革逻辑。

三、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方法论特征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改革和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设计的精神,本文所指特殊教育综合改革,以促进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完善为主要手段,追求特殊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全面深化。它具有以下方法论特征:

第一,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是一种整体性改革。在现代社会,特殊教育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宏结构系统。它一方面有机嵌入社会结构中,是一个依赖于整个社会系统的开放结构。另一方面其自身有一定的组织制度、活动方式和人群,以及较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学科领域。同时,构成特殊教育宏结构整体的部分之间,特别是特殊教育投入、师资和学生等要素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动态平衡过程。特殊教育每个局部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整体的分析,局部问题需要放到特殊教育整体的系统之内考察,明晰要素构成及其存在的联系和矛盾,并以特殊教育宏结构整体优化提升促进局部问题的根本解决。特殊教育综合改革逻辑就是基于对这一整体性状及其关系的体认,认为特殊教育部分的某些属性、功能优化和问题解决,不仅是其本身的属性、功能问题,而且来自于特殊教育整体结构调整组合对部分属性、功能的影响和制约,是整体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譬如,优秀教师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金子”,只有在适宜的、能调动其积极性的整体制度环境中才能“发光”,实现其“优”的价值。也就是说,特殊教育任何一个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并不是无条件的,而受到整个体系结构的制约。

第二,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是一种系统性调整。特殊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其每个结构要素都与整体密不可分,同时每个结构要素的“短板”都可能导致整体缺陷。根据“木桶原理”,特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来自于每个结构要素的限制。基于这个认识,特殊教育综合改革逻辑认为特殊教育整体发展是其每个结构要素的属性和功能按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实现的。譬如,投入要素的结构调整优化会直接导致教育条件的改善,薪酬分配体制的结构优化会直接导致师资配置的优化,而这些又会直接导致教育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实现特殊教育成功改革就要立足对特殊教育每个结构要素的考察,特别是立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结构要素“限制性”的分析和解决(如体制机制问题),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这里,构成特殊教育整体的不同要素结构属性的差异性,是整体得以存在的核心因素,也是促进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不同要素结构属性之间的彼此联系使得特殊教育整体成为可能,准确把握不同要素结构属性之间的彼此联系就成为综合改革的一个基点。它超越了简单的线性思维,强调系统结构是与每个结构要素的功能及其关系紧密相连的,每个结构要素及其关系是系统整体功能的构成要素,有什么样的特殊教育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特殊教育存在样态。

第三,特殊教育综合改革是一种协同性治理。特殊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以一个教育合作结构存在[6]。首先,它以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及其工作者的多维合作为结构体系,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和多元主体的参与。其次,特殊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构成,离不开政府、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多元方式的参与。也就是说,特殊教育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各个不同系统之间是协同配合的。特殊教育发展及其系统要素的调整组合必然遵循一种开放的合作思维逻辑。基于此认识,特殊教育综合改革逻辑认为特殊教育整体发展是其每个系统之间协同合作的公共治理过程,特殊改革发展成效取决于不同系统及其之间的结构优化程度,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7-29.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

1/162822.html,2014-01-08.

本文系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正义与局限:特殊儿童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研究》阶段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特殊教育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B-a/2009/01/027)研究成果。

作者:于炳霞 王培峰

改革逻辑特殊教育论文 篇2:

美国特殊教育高影响力实践策略及启示

[摘           要]  美国特殊教育在世界教育界中有着较好的效果与影响力,是美国培养特殊教育师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阐述了美国特殊教育拥有高影响力的原因,为我国特殊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与影响力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特殊教育;高影响力;实施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也获得了较大进步,师资力量队伍不断壮大。但传统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通过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制度对教师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了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质量。然而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领域相对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研究主要针对普通的教育领域,缺乏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因此笔者考察了美国特殊教育的教学效能机制,分析了为何在世界上有着较高的影响力,为我国特殊教育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帮助。

一、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背景及优势

(一)制度背景

早在20世纪,美国各个大州就建立起了教师资格证制度,这项政策要求美国要想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必须拥有此证书,且该证书获取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美国开始关注起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并将教师资格证制度细化,对特殊教育行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后推出了新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发展到现在,美国特殊教育按照接受教育人群的残障类型分出了专门的特殊教育人才,以帮助残障人群克服障碍,接受到教育。发展到现在,美国更是通过为特殊教育立法来保证特殊教育制度的合理,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法案》《不让一个人掉队》法案来保证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制度优势

建立相关的制度为特殊教育立法,是美国特殊教育行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书保证了教师的质量,同时根据残障人的区别,对特殊行业教育进行细分,保证了教育的质量。而教育法案的出台则是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接受特殊教育的途径,使美国特殊教育在世界上有着较高的影响力。

二、美国特殊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美国特殊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前沿,经过了较为曲折的发展,然而在发展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我国在借助美国特殊教育经验时避免错误,减少损失。其中美国特殊教育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增值评价上的弊端

增值评价方法是指对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某一段时间的成绩,通过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方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控制[1]。这种增值评价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运用于美国特殊教育行业中,联邦政府还通过发布文件的方式要求各州必须要有公平、透明的增值评价基础,并把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加入教师绩效的评价中。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从一定程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长远角度考虑效果较差。且这种增值评价方法需要较多学生的数据进行考察,现有的特殊教育行业通常缺乏学生的特殊教育数据样本,基本都是普通成绩的样本,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持会导致评价效果变低甚至出现偏差,教育效果不升反降的情况出现。

(二)特殊教育教师任务繁多

从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责任来看,教育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负责多种任务。一方面急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需要与课堂上进行普通知识授课的老师进行合作教学,很难量化学生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特殊教育老师往往还会担任某个常规科目的主讲老师或资源收集老师,因此导致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产生负面影响。

(三)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从长远角度来看,特殊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素质,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互相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在情感上有着较大发展,让学生正确认知残疾等问题,避免学生走入思维的逆区。因此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不能够滿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美国特殊教育教学绩效措施探索

(一)循证教学实践理念

循证教学实践理念是指教师通过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薄弱环节[2],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有着较高的时效性与逻辑性。由于特殊教育本身的教育方法就比较复杂,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手语、盲语等。这些教学手段专业技术含量高,学习过程困难。因此需要将循证教学实践理念加入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高质量的学习技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构建

为了彻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过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来进行解决。系统的构建过程需要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实际考察,将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作为评价系统主体,政府设置相关的质量评估员展开评估,并将相同教师不同时间的评估成绩进行汇总,设定标准,将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为完成教学内容、部分完成及未完成三个等级。评估完成后将结果告知教师,方便教师总结经验,取得更高的教学水平(内容见下表)。

四、美国特殊教育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虽然我国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但特殊教育行业仍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水平,因此研究美国特殊教育制度与培养人才方式能够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特殊教育行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我国特殊教育行业应尽快完成以下几点:

(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资格证制度

至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认证制度,仅仅在2017年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到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应该满足国家规定的手语、盲语标准。因此我国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们往往只需要普通的教师资格证书就能够担任,导致未对教师的特殊教育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影响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及教学水平。

(二)建立教师专业既能评价体系

我国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使用的评价体系仍是普通教学活动中的体系,构建专门的评价体系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与质量,并通过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帮助教师提升其专业技能。在评价体系构建任务中,具体可以借鉴美国特殊教育的技能评价体系,设置专门的评估人员,深入特殊教育课堂中,通过建立老师相关的课堂教学调查表,对老师一年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对于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实行奖励、评优等,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我国贡献特殊人才。

(三)展现中国特色

在构建中国的特殊教育科学体系时,应充分展现中国的特色,对于美国的良好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变化,如美国课堂上直呼老师姓名的方式就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思想,因此在借鉴时需严格注意,不能顾此失彼。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四个自信”。

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与国家的发展,研究美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果及擁有的影响力,并借鉴先进技术引入我国的特殊教育行业中,不仅能够体现我国的一视同仁思想,更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特殊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艳,吕祎凡,杨柳.美国新手特殊教育教师导师制的发展经验与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9(24):31-36.

[2]李欢,黄文桥.美国特殊教育高影响力实践策略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76-80.

编辑 张 慧

作者:王秋云

改革逻辑特殊教育论文 篇3:

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分析

摘要: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可分为渐进性、激进性、断裂性三个制度变迁阶段。这三阶段的特殊教育政策发展深受各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国家治理方式、社会政策理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分别呈现边缘—停滞、复苏—发展、提升—转型的阶段特征。各阶段发展方式呈现极强的路径依赖特点,政府主导与行政推动是其总体性发展所依赖的核心动力,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特色现代特殊教育制度体系构建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政策与实践议程,并在中国教育与社会福利等领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获得重要发展路径与动力。

关键词:特殊教育政策;历史制度主义;教育公平;教育改革

引言

特殊教育是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纵观其发展过程,以1978年为历史节点,呈现出由缓慢前进到快速推进,由国家单一主体到社会多元主体,由碎片性政策支持到整合性政策融合,由特殊教育资源配置规模增长到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由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到全学段特殊教育衔通扩展等诸多转型发展的显著特征。我国特殊教育呈现出这种发展趋势与特征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由政府高度控制与集中配置,特殊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意志与政治价值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与强劲动力,伴随着党的执政理念与国家总体教育制度的变迁,特殊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阶段特征。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以探讨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发展,为特殊教育政策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与参考。

一、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演进

(一)渐进性制度变迁阶段(1949-1978年):以盲、聋哑儿童教育为主导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高度统合的体制,特殊教育政策在这种体制下采用的是政府包办和包管的办学与行政机制,国家成为特殊教育的需求者与供给者。这一时期主要遵循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的要求,将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由慈善救济性质转变为国家福利性质。由此,特殊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主要针对盲、聋哑学生。

(二)激进性制度变迁阶段(1979-2009年):义务教育普及与全学段教育衔接为重点

1.特殊教育全学段衔接政策提出与义务教育普及推进。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由此,特殊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0年颁布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使特殊教育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得到确认。1994年发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作为首部专门性的特殊教育行政法规,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确定为三种主导特殊教育模式,以普及义务教育为重点并向上下扩展至学前、高中与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发展原则得以明确。

2.特殊教育改革政策深化与特殊教育区域平衡政策推进

2001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将工作目标定位于提升视力、听力、智力三类适龄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和“保学率”。同年提出“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的特殊教育发展实践方向。在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关注重点仍然聚焦在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上,并通过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来缩小普特间、地区间、障别间的差距以促进教育公平。因而,在政策层面,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政策上出现融合趋势。

(三)断裂性制度变迁阶段(2010-2020年):普特教育政策融合与全纳教育政策转向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特殊教育其他教育并列为八大发展任务,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纳入其政策目标中,并确定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与保障机制为基本路径。这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与普通教育政策进入融合与互嵌性关系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特殊教育制度体系,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指出,特殊教育发展重点仍然在普及和提高残疾儿童的受教育率。在这两个纲要性政策影响下,特殊教育发展走向普惠性、普及性与公平性。

二、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未来思考

本文将从政府与社会两个主体出发来思考我国未来特殊教育政策的发展。

(一)政府层面

特殊教育改革,一是要将顶层制度设计与创新置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人口老化、全球化等变迁的宏观环境之下,整合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资源;二是要抓住制度变迁的历史否决点,充分把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改革和福利制度改革的改革惯性,积极促进特殊教育政策内部体系的改革完善与外部体系的嵌套衔接;三是要努力转变政策目标定位与决策理念,努力转变以往国家-管理本位的政策目标定位,创新民生-服务本位的特殊教育政策目标定位,促进特殊教育政策设计、执行与评估过程的多元主体参与,创新特殊教育政策理念與模式。

(二)社会层面

要充分发挥好残疾人团体及其相关组织的作用,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改革中,听取其积极意见和建议。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作为残疾人的一个代表组织,在国家各类政策设计与发展扮演“参与者”角色,促进面向残疾人和特殊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等组织,实证调研、政策设计、政策论证、政策修订、政策评估特殊教育政策。鼓励媒体对残疾人特殊教育问题进行关注,特别是拓宽公众在一些关键性社会事件上积极表达特殊教育需要和诉求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彭华民,冯元.中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制度转型—福利政策体系化与福利提供优质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39-148.

[2]朱家德,胡海青.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4):66-70.

[3]周光礼,吴越.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62-75.

[4]王国羽,林昭吟,张恒豪.障碍研究———理论与政策应用[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12.

[5]王培峰.特殊教育政策:正义及其局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黄培森.中国特殊教育史略[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7]邓猛.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41-47.

[8]赵小红.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8(10):35-41.

[9]王智钧.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华国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3(2):65-69.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李真

上一篇:职业学校礼仪教育论文下一篇: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