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数字逻辑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数字经济处于滞涨阶段。一方面投资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技术派许诺的效果并不明显。乐观派,如MIT的格申菲尔德(NeilGershenfeld),鼓吹数字经济已经进入数字革命的第三阶段,从数字通信和数字计算到数字織造(DigitalFabrication)。

第一篇:数字逻辑论文范文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教改探索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数字逻辑电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探索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首先更新观念,实现由传统教育观念向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新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切忌死守课本。从头到尾按大纲“满堂灌”。要把考试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教师应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新知识和新发展都应给予高度关注。了解新技术和最新成果,自觉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阔视野,提高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新概念、新器件和新方法,必然引起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根据电子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厚基础、宽口径、大专业”及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符合“厚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确立了加强集成、削弱分立;重视外部特性,淡化内部分析;强化基本功能,突出应用设计的教学内容优化、调整的原则。为此,笔者在教案上结合考试要求做了如下调整:(1)削减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详细工作过程的内容,着重于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外部特性和典型应用。如对三态门、传输门、异或门等,只介绍其功能、符号及应用,删去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的分析。将原触发器一章内容压缩为二节,介绍集成触发器的功能、符号及应用。(2)增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在数字电路第六章,以及增加了可编程阵列PAL、通用阵列逻辑GAL、高密度可编程器件CPLD中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系统设计等反映数字电子技术新成果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感优化课程内容符合课程发展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主导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励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为此,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知识点的引入和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教与学互相激励。具体做法如下:

(1)知识点的引入是一个新知识点的起点,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逐渐意识到:知识点的恰当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思维、引发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加强学生联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课中,可根据知识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如在讲计数器一节时,笔者选用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数字钟作为实例引入,提出“如何实现计时”,引出计数的概念,进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的学习,再通过“如何实现计时所需的60进制”,引出集成计数器的扩展应用——反馈预置和反馈清零法。

(2)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当讲完一章时,除了本章内容小结外,笔者常用一两道典型例题融合一章内容,使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具体化。如在讲完组合逻辑电路一章后,笔者举了一个血型配对电路的例子。先用小规模门电路设计,再分别用中规模器件译码器、选择器、比较器(附加少量门电路)设计,不但使知识系统和深化,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章中的几个重点、难点容易掌握。印象深刻。

(3)对教学内容精讲、少讲,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去自学、去研究,去讨论。引导、训练学生思维,而不要代替他们思维,更不要制约他们的思维。

(4)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因人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通过分析例题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这类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2.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应抓住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和教育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巩固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素质,巩固知识结构”的原则。在拟制测验题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和能力外,有意出一些扩展、超纲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做题情况分类进行分析、辅导讲解。通过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强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注重从理论到理论,而忽视应用,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听课情绪低落。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例如,在讲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时,尽量举一些实际中常见的报警电路、密码锁电路、控制电路(如怎样实现三个卧室分别控制客厅灯的亮灭)等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工夫花在平时,注重打牢基础,不留知识死角”的施教原则。通过合理安排自学、重点讲解、课内外辅导答疑、作业讲评、单元测验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激发和调动教师、学生双方积极性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 钟肇新,范建东.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 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数字逻辑电路(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作者:徐健宁

第二篇:避免数字经济悲剧的政治逻辑

数字经济处于滞涨阶段。一方面投资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技术派许诺的效果并不明显。乐观派,如MIT的格申菲尔德(Neil Gershenfeld),鼓吹数字经济已经进入数字革命的第三阶段,从数字通信和数字计算到数字織造 (Digital Fabrication)。现实派,如麦肯锡公司、德勤与MIT斯隆管理评论的调查 (“成熟中的数字化”报告,2016, 2017)显示,领头的25%已经从数字化转型中获益,但其后的大多数还在摸索。悲观派,如田中(Graham Tanaka), 认为是认知概念出了问题。数字化带来的“数字紧缩”(Digital deflation)的规律被错误理解。持同样态度的技术派还从实施数字化策略的执行设计中找出一系列数字化悲剧的操作失误,例如,关键组织活动的数字化必须同时推进,无法排队进入。“拔剑四顾两茫然”,企业高管似乎落入一个类似广告花费与效果关系的困境:我们知道数字化有用,但不知道怎样让它有用起来!

格申菲尔德关于未来的“数字织造”理论有一点是现在就明确的,即数字经济有别于原子经济,它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过去。原子经济内含生物时间,单向单维度不可逆。数字经济的时间是双向的,能来回拨动,完全可逆。像儿童玩具的橡皮泥一样,材料(粉末状)、生产技术(3D、喷射铸造、叠片压模)、设计(数字化模拟)、消费体验(虚拟和物理感受),一切生产和消费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数字化。消费者想要什么,生产者愿意制造销售什么,二者之间没有先后顺序,而是处于数字化虚拟仿真的循环影响的闭环中。由此,生产关系牵引生产力,生产力服务生产关系。如格申菲尔德强调,技术系统的进步必须同时伴随社会系统的进步。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从被动的历史数据分析转移向主动引导的理论与实际耦合。

在数字经济滞涨背后,它是一个忽视或不敢以主动引导的态度看到两个系统必须协同发展的问题。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二者需要交互发展,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如果要发挥内在的潜力,它就不得不正视社会系统(管理设计)方面的关键问题。研究数字化的悲剧和成功之作,我们发现,在众多的管理设计中,政治原则是关键。它事关控制秩序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古希腊语中的“经济”泛指管理家庭生活,后来延申至为社会生活而实施的资源管理。“政治”则指选择和维护秩序体制以及因此而生的权力关系、利益分配和合法的强制性说法。经济规则基于交易双方的自愿,而政治规则强调合法说服(包括强制性的)。从应用之始,数字经济的通讯、计算和生产技术就改变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因此改变组织内外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原则。例如,数字化网络信息传播彻底改变了音乐、电影、图书、报纸等行业的内容和形式,改变了这些行业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因此,关注政治规则是任何企业数字化组织转型的策略要求。

在数字化经济的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政治规则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如何避免政治规则,特别是合法的强制性说服被滥用?学术界和企业家还没有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和答案。其中,难以将政治规则从影响数字化技术的众多因素中剥离出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因为有机会接近和获得一个特殊的样本群体而更清晰地看到了政治规则的作用。通过对30个利用协同软件推动企业数字化的案例研究,本文着重分析成功的数字化策略的“可视化管控逻辑”。

我们首先罗列单从技术系统出发容易发生的数字化悲剧。然后,我们解释对数字化管理价值建构感知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出数字经济背后的政治规则,特别是“可视化管控”的政治逻辑。最后,我们解释对数字化策略继续研究的现象学方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数字化经济的高潮正在到来。只有懂得如何保持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同交互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数字化经济的商机。

数字化的悲剧

人们对数字化转型往往持怀疑的看法,因为它似乎昙花一现,90年代大放异彩,然后便沉寂多年。当它再次进入企业的核心议程时,决策者往往担心它会不会重复过去的悲剧。

做为颠覆性技术,数字化转型再次成为管理讨论热点。现在,亟需讨论的不是技术颠覆的速度,而是拒绝颠覆的社会和组织因素。以打印机为例,速度从来不是问题。从最早在MIT研究发明的2D打印,后来技术转让给DEC公司, 再被Compaq公司收购,又成为HP的主营业务,直至3D打印技术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数字化技术系统不完美,但一直在快速建模,不断迭代。想比之下, 社会系统的变化发展就极其缓慢。例如,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各级管理人员的任务特征与原子制造时期有什么不同?我们还是套用过去的规则处理数字化后的管理问题。事实上,新的技术背景下,对最高领导而言,他们的管理任务就是优先排序。对中层干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优化流程并重复最佳实践。对一线员工,他们的核心任务是维持已经被定义的效率。在下一节,我们会着重讨论为什么信息高管要理解最高决策者的优先排序的管理任务。这一节,我们将展示的是,当社会系统没有与技术系统协同交互发展时,数字化转型的悲剧就会发生。思维方式、组织行为、治理规则和转型模式,它们是本文讨论的社会系统的四个基本元素。

数字化的技术系统正处于一个滞涨期。它有内生的技术成熟过程的原因。技术革命许诺的生产力解放都需要一个兑现期。在此之前,生产力增长甚至迟滞、变慢。这是芝加哥大学斯维森教授(Chad Syverson)研究30多个国家经济历史数据得出的结论。例如,1890~1915年之间,机器革命并没有马上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增长。相反,在那段时间,生产力的增速变缓。从美国的数据中,斯维森还发现,数字化技术的经济许诺也遵守同样的历史规律。数字化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热潮。在1995~2003年之间,它确实刺激了经济发展。但是,2004~2015年之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大约1.5%。如果算上这11年因为增速放慢的机会成本,它大约有3万亿美金。斯维森并没有细分哪些数字化技术的经济许诺尚无实现。但是,数字化技术“雷声大、雨点小”的现实生动地体现在硅谷创投资本家泰尔(Peter Thiel)对数字技术的调侃:我们本来期待一辆可以飞的车,结果只来了140个字节(指twitter)。

除了内生的成熟过程原因外,数字化转型还有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失误和失败。它们多数与思维方式、组织行为、治理规则和转型模式的社会系统有关。莎士比亚说,喜剧大多相同,悲剧各有曲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如此。 虽然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缺乏协同交互发展是数字化转型悲剧的深层原因,但它的表现形式各异。概况总结如下:

用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替代深度学习效应 。数字化技术本身有系统联动性。运用之初,它可能会给部分流程带来鲜艳却短暂的效果。但是,它的系统联动性需要生产、运营、行政管理集成协同。这时,追求规模效应的做法往往失败。尊重技术的系统属性,合适的做法是强调深度学习效应(Scalable learning),在知识管理环节下功夫,把先遣部队获得的认知能力传播到组织的各个层级。

认为不能多次跳跃过河,希望功毕一役。单方面强调技术的系统联动性,信息主管就会推销一次性过渡的转型策略。它很快就遭遇全组织的抵抗,并自证不合理。与社会系统协同,成功的做法是分析组织流程和任务的强关联性和弱关联性。然后,从弱关联的环节开始,建立信心和团队配合能力。我们研究的案例中,一些企业甚至设计数字化系统的双轨制,性命攸关的核心流程可以慢一点,能承受波动的流程可以快一些。

急于证明数字化可以为领先的创新模式服务。数字化可以为创新模式服务,例如沃尔沃汽车把车内通讯报警的功能衍生为车内购物和接收的服务。不过,成功的数字化创新模式都有渐进演变的特征。一开始就对标市场中创新模式,并希望复制,这是走向失败的道路。市场中先进模式已经走过自己渐进演化的过程。看见的早已经发生。

把对顾客的商业价值列为唯一的衡量指标。且不说技术需要适应和除错过程,接受技术带来的新价值,顾客也要有习惯培养过程。如果把客户对数字化价值的反馈做为成功的主要指标,绩效会强差人意。没有给数字化转型一个应该有的成长、成熟时间,再先进的设计也可能功亏一篑。

选择购买最好的软件,或选择最好的IT企业合作。持续更新是数字化全产业的特征。IT行业中,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合适与否,还要看IT策略与公司商业策略之间的配套关系。孤立地评估产品和企业,应用中的失望就难以避免。同时,大公司(所谓最好的)会对客户重要性做排序。对于营收低的客户,大公司的做法是提供标准产品,控制成本。没有客户化的交付,先进软硬件融入新系统就很难。

为缩短数字化转型周期,组织团队流水线作战。结果,供应链的长鞭效应在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发生,即部分环节提速不能传递到全程,甚至引發阻塞效果。早在1975年,IBM OS360系统的首席工程师布鲁克斯(Frederic Brooks)撰写了《神秘的人工时效》(The Mythical Man-Month)。书中,布鲁克斯指出流水线团队的组织方法有问题,因为软件开发任务有可以分割与难以分割二种。执行难以分割的任务,流水线团队不能提高效率。合适的做法是,组织一个“手术台团队”。它让一个人“主刀”,让各司其职的成员为“主刀医生”服务。这个建议也适用于数字化转型的任务。

数字化策略目标过于刚性,缺乏灵活性,丧失过程中出现的机会。数字化带来的困难和效果都一样具有系统性。 我们研究的案例中,一个公司在追求核心任务流程数字化时,发现集团一年有1200个会议,会议时间达12万小时,参会人数有56万人次,但会议效果没有记录和分析。对此,他们开发应用会议管理软件,把整个流程数字化,包括会上任务分工和会后决议跟踪。成功的会议管理软件又反过来促进核心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他们发现,参加会议越多,管理层级越高。高管使用会议软件而学习的数字化能力可以延申到核心任务流程的改造中。相反,那些只允许集中在一个目标上的项目,不仅没有获得不同项目之间学习转移的好处,也因为任务目标单一性凸显高投资成本。

没有给数字化转型一个应该有的成长、成熟时间,再先进的设计也可能功亏一篑。

养一支属于公司的信息化内部队伍,自力更生解决问题。懂技术的工程师易求,有天赋的信息人才难得。因此,公司总是希望挖到有天赋的人才,并养在自己公司里。这种做法往往是灾难的开始。首先,即使是天才,他们也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去砥砺自己。其次,留住天才的成本总是越来越高。再次,这种人事策略隐含“代理人危机”。天才员工要挟企业的事例屡屡发生。案例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成功的做法是“三知”管理:知道任务的技术难易属性,知道行业人才在哪,知道与外部合伙人的合作治理结构。

数字化转型一般会经历管理学家舒茨(William Schutz)说的学习三阶段:肤浅的简单,混沌的复杂,深刻的理解。要避免技术系统单向思维的悲剧,企业就得同时思考与社会系统协同的问题。要建立深刻学习能力,企业就还要改变旧式的问题意识,建立“触媒问题观”(Catalytic problems),即怎样让发生的问题触发对现象的再思考,对问题重新定义,对方法做创造性更替。“触媒问题观”具体表现为三种学习方法:

一是衍生学习(Derivative learning)。它不只是举一反三的老生常谈,更强调从失败的变差中看到过去知识体系的假设条件,看到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看到前提和假设不成立的时候,知识体系向外开放的缺口,看到从缺口衍生出去的道路。例如,数字化转型在强关联的任务上比较难快速有效。那么,是否可以先尝试弱关联的任务?

二是指数学习(Index learning)。“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己”。网络时代,任何人试图看见目标知识的“全牛”,一定失败。因此,庄子笔下的庖丁“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现代庖丁需要关注的是标识目标知识的启发性线索。它们类似于超文本传输协定(HTTP)。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我们才会顺着知识指数掌握相关细节。之后,一切又回到指数状态。数字化的技术优势特别有利于指数学习的方法。

作者:鲍勇剑 徐石 袁文龙

第三篇:数字时代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关系

摘 要: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改变是专业群建设的客观需求,立足服务地方产业的需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所在。专业群建设中的内部逻辑关系包括纵向的逻辑关系和横向的排列式逻辑关系。专业群建设需要打破院校之间的专业建设的封闭性、院内专业建设的分割性两个桎梏。关键词:数字时代;专业群建设;逻辑关系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专业群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2019年2月13日,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这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指标。这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将专业群建设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可见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总体目标离不开专业群建设的支撑,所以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现实的高职院校建设中,尤其是在开展专业群建设和组织“双高建设计划”申报过程中,一些院校对专业群建设的真实内涵、主要特征、内外逻辑关系把握不准,甚至出现严重偏差。原因在于对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了解不清晰,与地方产业的逻辑关系把握不准确,所以,在专业群建设中,其院校建设方向与专业建设路径不够清晰。笔者将从专业群建设的外部环境入手,廓清专业群建设的外部逻辑与内在逻辑,以此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

一、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改变是专业群建设的客观需求

中国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颠覆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数字时代带给企业带来的的最大变化就是行业边界变得不再清晰,企业的跨界经营已成为必然,新型的市场生态和行业竞争格局已兴起。商业行为的单一化已被企业和行业的共生业态所代替,生态型的企业正在蓬勃兴起,例如阿里巴巴,已经不只是一家电商企业,它已经将零售相关的所有功能在网络上整合,构成一个以数据驱动的大型网络,链接起消费者、营销者、服务提供者、物流公司和制造者[1]。从阿里巴巴商业模式的改变可以清晰的看到以下几点:一是阿里巴巴强大的数据平台,造就了阿里巴巴涉及诸多行业与领域的庞大业务规模;二是跨界经营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阿里巴巴从电商起家,如今的跨界经营超乎想象,具体有网络零售,跨境的全球业务,批发业务,数字媒体和娱乐,导航、外卖,金融支付,物流,云计算等;三是跨界经营产生的良好效益来自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其中高度数字技术的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最为重要。

从传统制造企业海尔集团的商业行为变化来看,海尔集团是当今世界白色家电制造品牌排名较前的企业之一,年营业额达350亿美元,在全球各地拥有员工7.5万人。[2]即使世界知名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数字时代来临的初期,例如海尔集团也面临巨大的危机,市场开拓能力减弱,库存积压严重,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经过实施数字化改造,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传统制造企业与数字化结合的典范:一是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以企业平台作为连接点,成立独立运营的小微公司。目前,海尔集团已成立了4000多个独立运营的小微公司,每个小微公司,占海尔集团市值10%以上;二是建立了开放的跨界经营生态系统。有网络遍及整个中国的海尔物流,有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海尔集团供应商与经销商)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海融易”,有为一万个社区提供本地农产品直供快递柜“日日顺乐家”;三是实现了三个大转变:从整体式大企业转为小微公司、从严格界限到开放创新、从恐惧创新转变为大规模创业。

上述两种典型企业的发展与转变,充分说明,无论是新型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制造企业,都在数字化时代迎接挑战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必须认真学习与研究,无论从知识储备或实践技能的掌握上都要尽快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会被社会与企业唾弃,被时代淘汰。无论是新型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制造企业,都有一个共性的现象:数字时代的企业越来越开放,跨界经营越来越普遍。这就需要我们在组建专业群,力求通过专业群的力量,培养综合能力强、思想意识开放,多种技能型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是数字时代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客观事实,也是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专业群建设的外在逻辑。

二、立足服务地方产业需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与根本目的是紧密服务地方产业。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提出专业群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专业群定位准确,对接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地方产业与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关系,在教育部的“双高建设计划”中的“三个要求”已经明确: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

(一)如何使“当地离不开”?

当地离不开是从内涵上界定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即地方社会许多行业与企业的人才供给离不开本地高职院校。而一些高职院校喜欢盲目求大,忽视地方产业特色,在办学定位上,忽略服务地方产业这一根本性的目的,盲目提倡“服务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规模冲动”。

教育部在如何做到“当地离不开”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论述,必须紧扣区域发展、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创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建成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撑。这段话内涵丰富,歸纳起来的逻辑很清晰。定位要紧扣区域,只有紧扣地方产业与区域经济,才能获得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才能获得企业与行业的认可,就业才能有良好的前景。途径就是要与产业高度融合。教育部提出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要使企业与高校成为“命运共同体”。这就充分说明,企业与高校只有高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当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企业的骨干组成部分时,就实现了“当地离不开”。平台是指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奠定了企业与高校“双主体”育人的基础,企业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也是学生顶岗实习完成和检验技能的基地。同时,高校也是企业工人与技师提升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基地。实现了上述的几点其结果就实现了“当地离不开”。

(二)如何使“业内都认同”?

紧贴行业、企业,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让行业企业都认同。教育部在“双高建设计划”中的这段解释,字句不多,内涵却很丰富。首先,进一步明确高职科研的对象是“行业、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这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高度一致。其次,科研的类型应该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一致。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不是高职院校的强项,应用型研究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再次,提出了检验研究成果的方法就是行业企业都“认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创新:(1)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视,提高服务行业、企业的意识;(2)行业与企业要对高职院校充满信心,主动与院校交流行业、企业的技术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并给予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3)创新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引进院外有关专家,协同创新,开展科技攻关;(4)双方要建立对应用技术研究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使教师在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

(三)如何实现“国际可交流”?

国际可交流是教育部在“双高建设规划”中第一次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首先,这是教育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支撑;其次,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的延伸和提高。延伸是指随着地方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也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数字时代的世界格局已经使地方、国家与世界紧密的链接在一起了。“提高”是指地方产业链延伸到国外,行业的标准必然是国际化的标准。因此,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是服务区域、行业和企业的高标准化。

如何实现国际交流?一是国际院校合作。院校之间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更好的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二是校企合作。院校与那些将产品、技术和服务输出国外的企业合作,以获得服务于国际市场的技术与技能;三是模式与内容的交流。将中国高职教育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与标准与国外进行合作、交流。

三、专业群建设中的内部逻辑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总体上看,东部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比较多,产业链配套比较完善,落后地区产业不发达或者配套不完善。但是,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都应或者必须紧密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就是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产业,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会有支柱产业。然而,在现实的专业群建设中,往往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误把新专业当作重点专业

例如,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在连传统制造工业都没有情况下,却将人工智能制造专业当成主要建设专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理由是当地一些企业有些岗位在使用机器人。这种把个别现象当成普遍现象的行为是不符合实际的。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制造,制造的工具是人工智能机器。制造产业都没有,何谈人工智能制造,用机器人制造设备或者制造机器人。脱离了当地支柱产业的现实需求,即使投入再多,也很难培养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更无法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

(二)忽略自身特色或优势专业

一些地方,由于所在地区地理结构的原因,使得某些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冶金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社会和家长的误解与偏见,对涉及冶金行业的专业不感兴趣,学生报考人数较少。由于当地高职院校在这些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造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专业团队对产业的延伸领域缺乏研究,使得专业单一,长期都没有任何变化。于是出现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高,为地方企业创造了很多效益,企业需要大量人才,但该类专业却是门庭冷落的现象。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办学的指导思想与办学定位偏差。

在过分注重不具备地方产业优势的同时,也不重视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甚至对地方政府关注的行业充耳不闻,感觉地方优势产业不够先进与时尚,便放弃了服务这些优势产业的专业建设。如一个地区,政府将城市定位为旅游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将健康旅游和民族风情文化建设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但当地高职院校,不注重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却投入大量资金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民航管理等最前沿的专业。

(三)错把专业堆积认作专业群建设

专业堆积往往是从专业的相近或相似度来考虑的,并没有与地方产业优势相结合。例如,某院校,在申报专业群建设时,把一些专业堆积在一起。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这种专业堆积的原因是未看到专业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上五个不同专业基本上都属于销售的范疇,只是销售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专业之间缺乏内在的互补性,最关键的是,这个专业群的落脚点缺乏扎根于地方产业的深厚土壤。因为这所高校所在的地区,商品经济并不发达。

再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这个电子商务专业群由五个专业组成,分别是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这个专业群的科学性在于以下几点:一是专业群内的专业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业务上有关联性和互补性,专业侧重点不同,有侧重于电子商务的软件技术,有的侧重于硬件技术,还有一个专业的连接线就是万物互联;二是各个专业的专业技能和对应的岗位不同,专业毕业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不同;三是这个专业群体现了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开放度。最重要的是,这个专业群符合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当地政府的工作报告与愿景规划中,十分明确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四)专业群建设的内在逻辑

专业服务地方产业是高职院校兴办之初衷,随着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特别是行业与企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急需专业群合力来满足产业人才的需求。专业群在合力满足地方产业需求的过程中,其内在的逻辑形式应该有以下两种:

1.纵向的逻辑关系

这是地方产业带的客观需要所产生的一种现状。在这个产业带或者产业链上,涉及产业的上游、中游与下游。产业之间存在上下之间的依存关系,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满足这个产业带的不同专业有机组合的专业群。例如,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西河池市,是该市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河池市是广西著名冶金矿藏之乡,冶金行业占居河池的GDP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地位。该院在申报专业群建设时,紧密围绕这个支柱产业做文章。申报的“冶金与机械制造专业群”就充分体现了纵向产业群的逻辑关系。在这个专业群中,冶金与化工分析专业是专业群中的龙头专业,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强,曾为地方冶金行业创造出很高的经济效益。冶金与化工专业对应的是产业上游,满足冶金行业的矿石原材料的化学分析与冶金的提炼技术,这是该产业链的第一环。机械制造与维修专业对应的是冶金行业中矿石产品的加工与机械设备的制造、应用与维护。这些机械设备使用量大,具有地方矿上使用的独特性,属于产业链的中游,這个专业属于该院的机电工程系。物流管理专业对应的是冶金产品(初级产品)的仓储、运输与管理,属于产业链的下游,物流专业属于财经与商贸系。这个专业群,横跨了该院的三个系,几乎整合了三个系相关的最优质的资源来服务于地方产业链的需求,呈现出比较科学完整的逻辑关系。

又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群建设。该学院以服务第一产业闻名,申报的专业群中有一个是“茶叶与旅游策划专业群”。该专业群有茶叶种植专业、艺术设计与产品包装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在这个专业群中,核心服务的主线是围绕着茶叶产业开展的建设。茶叶的种植在该院历史悠久,该院前身是广西热带作物和茶叶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在广西内知名度很高。茶叶是广西首府南宁积极发展的特色产业,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这个专业群的设计很独到:茶叶种植专业是产业的上游,要实现的是如何选育、种植和茶叶的加工;艺术设计与包装专业要实现是对茶叶产品的精美设计与包装,以提高产品的内涵与外观的吸引力,电子商务专业要实现的是如何在互联网上扩大茶叶产品的销售,这两个专业属于茶叶产业链的中游;旅游策划专业是要解决如何把众多茶园策划成旅游景点,满足观光者的更多需求,这个专业是茶产业链的下游或茶叶产业的延伸产业。

上述两个专业群虽然服务的专业链各不相同,但是纵向逻辑关系的特点十分显著。一是服务的产业链具有显著的上下游的产业区分,但是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有些产业链并不十分紧密,但也具有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即使这种关系属于松散型的);二是专业群之间的关系因为满足服务的对象而构成了紧密的关系,这种原本封闭的专业之间因为服务对象的原因而连成了一条线,这条线上的专业实现了专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三是专业群的专业设计改变了过去的单打独斗,紧密围绕产业链,寻找技术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相近的、职业岗位相连的思路,重构专业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设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业开放、服务能力增强的目的。

2.横向排列式逻辑关系

横向排列式逻辑关系服务产业的特点与纵向式逻辑关系有明显的不同。纵向逻辑关系服务的产业链比较长,带有比较明显的上下游关系特征;而横向排列式的逻辑关系服务的产业往往是产业比较集中,换句话说,产业带不长但是产业“很厚”,只要集中在科技含量比较集中的制造业。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专业群”由以下专业组成:轨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制冷与空调技术、电机与电气技术[3]。这个专业群的显著特点是:一是集中服务于地方最有实力的第二产业——制造业,进而服务“轨道交通装备”这一细分市场。虽然产业链的长度不长,但产业的“厚度”很厚;二是专业群中的各个专业的服务地方主次分明、分工明确、条理清晰。作为龙头专业的铁道机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服务的对象是轨道交通的主体产业,主要包括:机车、动车、地铁生产制造,这些都是该产业群的核心部分;作为骨干专业的数控技术是核心产业群的配套部分,使用数控技术对上述产品进行生产与加工;作为支撑专业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制冷与空调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主要服务于核心产业群的外围:主要是通用机电设备、电器设备和其他配件的生产制造;三是专业群的密切联系的主线就是轨道交通设备的制造,在完成这个整体制造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主要设备、次要设备和外围设备。这种专业群是横向排列式的逻辑关系,不存在产业的上下游,而是围绕核心设备形成圈层状态。

横向排列式专业群的专业实力往往具有专业的深度,技术含量高,这与产业自身的特点相吻合。轨道交通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也是湖南株洲最大支柱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占株洲市GDP的70%以上,2018年产值就突破1000亿,2020年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株洲市未来的规划是创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四、专业群建设需要打破两个桎梏

虽然专业群的建设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但从专业群建设的外部宏观环境看,与数字时代的要求差距甚远,仍然处于微观层面的创新与改革,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商业模式下企业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因此,专业群的建设还需打破两个桎梏:

(一)打破院校之间专业建设的封闭性

院校间的封闭是目前专业群建设的盲点。数字时代的商业生态环境呈现开放性、共生性和跨界经营,这种新的商业生态环境要与之相对应的高职院校专业也呈开放性、共生性和跨院校办学。如不进一步开放办学、开放办专业,整合社会与院校多种资源培养人才,教育与教学就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更满足不了开放环境下的企业人才需求。

在打破院校间专业建设封闭性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中国教育报》在2019年4月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5所高职院校组团试点协同行业企业“走出去”》[4]的文章,介绍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分别合作整合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信息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5个专业,组团前往非洲的赞比亚,以中国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结合赞比亚国家实际,研发、制定相关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合作筹建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1+1大于2的作用,形成了成功的“整合国内优质专业资源,合力服务国外职业教育”的开放合作模式。

以下模式在国内同样切实可行。例如,国内一个区域在实施某项重大工程时,本地一所或若干所院校不能满足重大项目人力与技术支撑的现象越来越多,需要启用这种模式快速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推广这种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考评机制的创新,将这种模式的实施与校园的整体考核相挂钩;二是与下拨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相挂钩;三是与招生的指标相挂钩;四是院校之间互认学分,教师互动互用,资源共享。

(二)打破院内专业建设的分割性

虽然各院校高度重视“双高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专业群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申报的时候重视,申报结束依然是老样子;二是材料上的内容写得富有创新与改革,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甚至申报结束就忘记了材料上所写的改革与创新内容;三是申报时候的重点专业,申报结束就重新恢复到了非重点,材料上报的各种财力支持,事后很多都打了水漂。

要做大做强专业群,必须克服上述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专业群建设:(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变,尤其是数字时代的商业模式和企业行为已经发生了顛覆性的改变。领导要带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商业生态的基本规律,深入行业与企业,全面了解生产一线岗位的变化与需求。(2)成立专业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专业群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将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全院的其他专业中,最终实现全院专业群的建设比重越来越多。(3)深入改革与创新。首先是改革传统的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按照专业群的结构需求划分学院,打破过去传统的条块分割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将有产业链接关系的专业划分到一个大的二级学院。(4)师资队伍按照专业群进行组织与配备,不再按照各个专业划分与使用教育资源,同时把行业与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聘请担任专业群教师。(5)重新编排实习实训场地等各项硬件与软件资源,同时按专业群的规模配备学生管理干部。(6)深化学分制。采取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然后将专业群中公共基础知识课统一协调规划,实现课程建设的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以达到宽基础的目的。不同专业之间的学分要互认。(7)成立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行业标准、岗位设置和技术技能标准,总结专业群在服务地方产业中的成功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总之,高职的改革方兴未艾,高职的改革必须紧密围绕数字时代所带来的一切变化,才能培养出行业企业和社会、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明.阿里巴巴与未来商业[M]//哈佛商业评论.蒋荟蓉,译.杭州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8:70.

[2]加里.哈梅尔. 终结科层制——海尔为适应数字时代重塑管理[M].//米歇尔.扎尼尼,哈佛商业评论.蒋荟蓉,译.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8:102.

[3]李忠华.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建设——维度原则与创新视角[EB/OL].(2019-1-2).https://m.sohu.com/a/288502475_ 97872.

[4]5所高职院校组团试点协同行业企业“走出去”[N].中国教育报,2019-03-30(5).

作者:黄绍光 热爱古丽·艾依提木合买提

上一篇:防护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低保档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