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并购调整研究论文

2022-04-25

A股市场经过几年的下跌,当前的估值水平接近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后股权分置时期,所有A股得以流通,通过股权购并等行为,证券市场所提供的资产配置空间和效率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力企业并购调整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力企业并购调整研究论文 篇1:

中小水电项目并购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能源问题不断做出调整,电力企业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以此来应对当下的能源应用现状。大型水电企业通过并购中小输电等形式扩大自身规模,并优化自身的资源。文章主要研究了在中小型的水电项目中并购会出现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笔者从并购的角度出发,理解中小型水电项目并购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并购现状。期待通过对其并购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分析,能够找出合理防范法律风险的相关措施,促使中小水电并购更加顺利。

关键词:中小水电项目;并购;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作者简介:范吟(1988-),男,汉族,河北南宫人,本科,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融资主管,研究方向:法学。

我国已经通过对能源使用现状的了解计划了关于能耗降低的相关计划,致力于将能源使用的比重减低。我国的发电企业一直处于能源结构调整的最前沿。将会面临能源调节的巨大压力。为了适应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动,电力企业需要不断融合自身的资源,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如今,我国的水电行业结构基本都一定定型,一些大型的水电企业将目光转向中小型的水电项目,期望通过并购的形式将中小水电的资源融合到自家企业当中,一时之间,国内掀起了并购的热潮。

一、并购释义

所谓的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在兼并的过程中,企业实力较强的一方将保留自身的权利而企业实力较弱的一方将会被兼并到对方的企业当中,企业也将不存在。在并购的过程中,一方企业的财产以及资源都会在并购后归对方所有。并购就是指比较优势的企业对于比较劣势的企业所实施的购买,最终实现对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话语权的目的[1]。并购这一行为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大规模变动,一些大型的垄断公司出现,以并购的形式将同行业的小型企业并购,从而形成行业寡头的趋势。我国的第一次并购案发生在1984年,当时并购的理念刚刚被我国所采纳,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并购迅速扩大了影响范围。

二、中小水电并购现状

自从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计划以后,我国的水电资源已经获得了更加长远的发展机会。我国开始转变对于水电的投资机制,并针对小型的水电行业予以优惠,致使很多中小型水电企业兴起。我国为了促进地方对于水电资源有效利用,采取了很多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从而吸引企业来地方进行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等地作为水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已经开设了多家小型水电企业,成为了全国中小型水电企业最多的省份[2]。并购在我国兴起以后,一些大型的水电企业为了扩张自己的规模,融合更多优质的资源,将四川等地的中小型水电企业作为并购的重点,并争相制定了并购计划。我国中小型水电的并购并不是十分顺利,尽管改革开放为企业的并购打开了方便之门,但我国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为企业的并购带来了严格的限制。后来,随着能源结构的调节,我国致力于使用清洁能源,并购才再度被水电行业所利用。其实,我国的中小型水电并购存在着很多风险。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致力于推广水电行业的发展。但该政策落实在地区上,其政策理念发生了变化。缺乏了政策及法律的支持与保护,水电企业的并购会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风险,可能会为并购企业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3]。

三、中小水电并购的法律风险

在中小型的输电企业并购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的风险就法律方面的风险。一般来说,法律的存在能够确保企业之间并购的成功。虽然企业之间的并购指示属于商业层面的行为,但其中的错综复杂关系能够促使该种商业行为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根据对我国的企业并购案例进行的统计,我国已经实施的并购案当中,仅仅有三成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充足。真正促使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如此低的原因是我国对于企业并购方面的法律存在问题,以及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并没有注重法律方面的防范[4]。

其实,在中小型的水电项目进行并购的过程中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关注以及法律方面的支持。尽管一些并购案会受到地方政府的限制,政府方面期望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要慎重。国家对于电力方面的相关政策,促使企业需要并购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并购难以实行。来自于地方政府方面的并购风险也是最常见的并购风险,该类风险处于地方政府对于政绩方面的考虑。并购企业的股东诚信风险也属于中小型水电并购的法律风险之一。中小型的水电项目毕竟属于卖方市场,一旦被并购就需要披露自身的信息以便于收购方收集并购资料。但并购方在并购了中小型水电项目以后还需要面临已经被披露的信息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企业在并购之前都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资产价值的评估。而在中小型水电企业的并购当中,收购企业自然也需要评估目标企业的真正价值,如果目标企业真的符合自身并购的标准,才能够实施并购[5]。但在企业评估出现错误时,目标企业一旦无法达到收购的价值,就会为收购企业带来超额支付的风险。在中小型的水电企业并购当中,还存在着最大的法律风险,就是目标企业并没有将真实的经营信息展现给并购企业。并购企业无法得到目标企业的真实资产情况,也不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状态,很有可能造成并购的信息不对称。并购信息不对称促使并购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的时候受到巨大的阻力,甚至会陷入到利益陷阱当中。中小型的水电企业并购都会受到政府的关注,而政府按照地方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了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都会对企业的并购进行干预。尽管政府不会直接介入中小型企业的并购,但会在法律等相关层面对企业之间的并购进行监督。而一旦中小型企业受到了政府的干预,就会使正常的并购活动受到阻碍,促使并购所花费的时间更长,需要花费的成本也更多,不利于收购方的利益,甚至会为其带来并购方面的风险[6]。

四、中小水电并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一)谨慎选择并购目标

为了防范中小型水电企业并购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企业在实施并购之前应该做好并购的准备,根据当时的市场实际情况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并拟定对目标企业的并购计划。在对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大型的水电企业能够很容易的了解目标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涉及的法律风险。一旦发现目标企业不符合自身的并购需求,就可以立刻终止并购活动,避免自身遭受经济损失。要想谨慎的选择并购目标,还需要企业在并购之前对目标企业进行法律方面的调查。企业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对并购的目标进行法律调查,以此来查询目标企业的法人是否有违法乱纪的行为,以及企业当中是否存在各种法律状况。如果在调查当中发现了目标企业存在法律方面的纠纷,就要考虑自身是否能够解决该法律纠纷,慎重考虑是否放弃并购活动,以免为自身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二)坚持并购程序标准化

在并购中小型水利项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严谨的调查,还需要严格的按照并购程序进行并购活动。企业首先要召开高层会议,一起研究关于并购目标企业的决定,在确定该并购方案可行的情况下,企业的领导者做出决策。该种决策既符合了企业的决策程序,又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将该次并购活动的全部信息都记录下来[7]。其次,企业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收集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确保自身所掌握的信息的可靠性,并做好谈判的准备,以便于在签订并购合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合同上的纰漏。最后,企业为了实现并购后的资源重组,需要核实目标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资产情况,并按照并购法律的程序进行资产的重组,以便于从标准的角度完成整个并购。

(三)制定并购协议

为了避免并购过程中将会出现的法律问题,企业在并购之前就应该制定好相关的并购协议,并在双方签订合同的同时,按照双方的意愿对并购协议进行调整,从而形成符合双方要求的并购协议,双方按照规定签订该协议,以便于约束双方履行该协议。该并购协议主要保障了并购中小型水电企业的过程中将会遭遇的并购法律风险。作为一种法律保障的并购协议能够约束双方的行为,促使双方按照规定完成正常的并购活动。从企业的权利交割到股份的转让,在并购协议当中都应该体现出来,并购的企业双方都能够在并购协议的保障下有效的避免法律风险。

(四)聘请法律中介

部分企业在并购中小型水电企业的时候承受了法律风险是由于其缺乏法律方面的顾问。为了避免该问题,企业可以聘请法律中介,促使其为自身的并购活动提供服务。法律中介都具有相当丰富的并购经验,且了解水电行业的并购规则,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的建议和帮助。企业聘请了法律中介以后,就能够将并购活动的法律部分委托给法律中介,从法律中介的角度来防范法律风险,促使企业不会在并购案当中落入对方的圈套当中。

五、结论

总而言之,中小型水电项目的并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商业活动,其中所蕴含的风险非常多。企业需要面临的法律风险不仅会为其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导致自身企业深陷入被并购的行列当中。企业应该注意了解并购过程中将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避风险,以控制法律风险源头的手段来杜绝法律风险的产生,以此来促成中小型水电企业的并购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本领.试述中小水电收购法律风险防范实务操作[J].商场现代化,2012,06(04):78-79.

[2]王海英,王萌,刘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新法律障碍及对策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02):25-30.

[3]文川.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国内文献研究综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06):32-35.

[4]吴卫.关于中小水电股权收购风险分析与防范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22):272.

[5]赵凯军.明珠集团股权收购小水电项目风险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会计师,2013,08(10):33-35.

[6]李友田,李润国,翟玉胜.中国能源型企业海外投资的非经济风险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3,03(05):1-11.

[7]宋维佳,熊宏韬.基于并购准备阶段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09(11):87-94.

作者:范吟

电力企业并购调整研究论文 篇2:

十大最具并购价值A股公司

A股市场经过几年的下跌,当前的估值水平接近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后股权分置时期,所有A股得以流通,通过股权购并等行为,证券市场所提供的资产配置空间和效率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重置成本法下具有并购价值的行业

从价值低估的角度考察,当并购企业在购买目标企业股票时,目标企业的全部重置成本远大于股票市场的价格总额,该并购的价值就大。

衡量行业的并购价值,我们可以考察的方面很多,例如市净率、不动产及土地使用权、品牌、特许权、专利及专有技术等方面。

市净率初筛行业

从市净率的角度来看,对于市净率较低(接近于1)的企业来说,如果从二级市场以市价购入该企业的股份并获得控制权,也许会比重新购建这些资产来得低廉。

由于行业内各公司情况不一,我们在初筛时对市净率标准定得比较宽松,以市净率低于2作为目标行业的选择标准之一。

基于上面的标准,我们按照交易所行业分类标准,初步筛选出17个行业,其中部分行业为子行业(见表1)。

从表2中可见,纺织服装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65)、电子行业(C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5)和造纸、印刷行业(C3)的市净率较低。

稀缺性资源的重置成本巨大

然而,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具有明显的并购价值,即便是市净率较低的行业。

市净率只是影响并购价值的一个方面。不动产及土地使用权、品牌、特许权、专利及专有技术等方面都对企业的并购价值有所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我们在此将这些方面的资源统称为稀缺性资源。

普遍而言,稀缺性资源在账面上通常很低甚至根本没有入账,如自有品牌。其他企业要想重新购建这些稀缺性资源的成本很高,难度很大,有些甚至是没有可能的,比如说尚在专利期内专利。在对这些稀缺性资源进行重估成本时,通常都有较大的增值空间。所以,如果以从二级市场购入流通股的方式来达到并购这些带有稀缺性资源的企业,会比重新购建这些稀缺性资源来得容易和低廉。

具备稀缺性资源的行业

我们认为以下行业具备较强的稀缺性资源:

1、 电力行业:垄断性特许经营权价值

电力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是典型的垄断性行业。因此,除了在实物资产方面体现并购价值外,隐形资产也是并购价值的重要来源,这就是电力行业所特有的“特许经营权”。在投资电源项目时,需要经过所在地区政府、发改委、环境等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核准;电厂选址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等。这种垄断性特许经营权的获取,是未来电力企业获得持续、稳定收益的前提条件。

2、 汽车行业:目录和合资名额价值

去年6月公布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将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改装车生产企业)实行特别公示。强调该类企业不得向非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个人转让汽车、摩托车生产资格,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买卖生产资格,破产汽车生产企业同时取消公告名录。

这项规定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资本进入汽车行业的成本。即使花费了超过20亿元的初始投资,如果没有进入发改委的汽车生产目录,企业仍不能正常生产经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有汽车企业的“壳”资源依然奇货可居。这种价值也是汽车类上市公司的独特价值之一。

经营权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汽车整车合资企业的名额限制上。新产业政策规定,每个国外汽车厂商在国内不能有超过两家合资企业,那么,对于那些想与外资汽车厂商合资合作的资本来说,如果外商的合资名额已经用完,那么这些资本将无法通过新建汽车厂来实现他们的目的,惟一的方法只能是通过参股甚至控股外商在华的合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合资企业,其拥有的合资名额也是并购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3、 医药行业:品牌中药的特殊价值与销售终端的资源价值

品牌中药的特殊价值:中药的品牌可以相当于化学药、生物药中的研发能力和专利技术。而且很多中药品牌实际上具备了不可复制的特殊之处,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属于国家中药保密品种,只能独家生产;而东阿阿胶经历了2000多年的阿胶文化洗礼,非其他补血产品所能替代;同仁堂这一中华第一中药老字号则历经300多年的品牌树造,深得国人认同。

销售终端的资源价值:医药销售模式的变化,使销售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目前一些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心理:谁掌握了“下游”——医药连锁店和医院这样的销售网络终端,谁就占据了“上游”生产制造的优势。

4、 商贸行业:房产的增值

城市房地产增值提高了零售商拥有的房地产价值。目前国内零售商拥有的房地产主要按照历史成本入账,并且按照40年的折旧期间进行折旧。而这些零售商,特别是国内较多的百货业态上市公司而言,所拥有的房产往往处在重点城市的核心商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价格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急速上扬,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司账面价值,

因此,如果用财产清算价值来衡量国内零售上市公司,其价值将大大超出公司的账面价值。

5、 钢铁行业

7月份刚发布的《钢铁产业政策》对我国钢铁行业进行了较完善的规划,这将使钢铁企业在数量上很难增长,新的资本进入钢铁行业只能“借壳”,通过进入现存的钢铁企业,才能进入这个行业。小钢厂可能成为紧俏资源。

6、 石化行业

具备石油资源和开采加工能力与权限的企业无疑拥有了巨大的稀缺性资源,在未来价值的提升将是必然的。然而,目前我国已经着手进行石油能源战略储备计划,对于具备石油开采和加工权力及能力的公司来说,无疑已被列入国家统一规划中。其他企业想要收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样的公司或其子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石化行业(特别是石油开采)并不具备并购价值或并购可能。

7、 银行业

金融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作为关系到国家金融经济稳定的行业,是典型的受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业。因此,虽然在实物资产方面(市净率较高)并未体现并购价值,但隐形资产是其并购价值的重要来源,这就是银行业所特有的“金融牌照”。在成立银行时,需要经过所在地区政府、中央银行、银监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核准;金融牌照的申请具有较大难度,因而具有稀缺性。这种金融牌照的获取是未来银行业获得持续、稳定收益的前提条件。

最具备并购价值的公司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10家具备并购价值的公司。

电力行业

我们采用资产重置法对电力上市公司进行评估。用当前电力投资价格对公司所拥有的权益及装机容量进行重置估价,并用超额收益法评估电力企业所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价值。结果表明,从资产重置角度看,电力企业存在着价值低估。并购价值较为明显的公司有:华电能源、黔源电力。

汽车行业

综合测算结果和公司基本面,我们选出了最具并购价值的三家汽车类上市公司:湘火炬A(000549)、宁波东睦(600114)和曙光股份(600303)。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这三家公司的股改方案和公司动向。

医药生物行业

综合测算结果和公司基本面,我们选出了最具并购价值的三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北生药业、武汉健民和九芝堂。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这三家公司的股改方案和公司动向。

商贸行业

具有并购价值重估的零售上市公司,主要是历史悠久的、拥有地段较好的商业房产的百货业态类零售上市公司。主要有:百联股份、新世界、益民百货、重庆百货、王府井等。

益民百货2005年6月底将旗下的红星眼镜公司转让出去,获得2.1亿元现金,大大补充了公司的现金流,公司将进一步专注于淮海路商业地产的经营。公司目前拥有商业地产52处,其中淮海路的地产就有约5万平方米。

同样地处黄金地段、拥有地产升值的并购价值与重估价值的有新世界等其他公司。

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因此房产波动幅度较大,因此这种以房产增值为主要内容的并购价值重估,必然会受到房产价格下跌的影响。存在一定风险。

(X档案编码1112,使用方法见P7)

(作者为华夏证券公司研究所研究员)

近两年国内并购行为分析

文/陈夷华邹新进

近两年我国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操作也更为规范。反映到上市公司层面,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借壳上市的并购行为有所减少,更多的是企业为了实现规模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谋求协同效益而实施的并购活动。

我国近两年并购行为的走势可以通过并购指数反映出来。并购指数是根据交易金额和数量变化编制反映并购市场整体变化趋势的总体指数。其发展变动可以展现整个并购市场的变动趋势。

我们将并购金额指数权重w1、并购数量权数w2设定为1,I0取1000,那么2003至2004年的并购指数走势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并购指数一直在1000~2000的范围上下波动,说明我国企业并购较为平稳,从2004年底开始,并购发生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2005年,面对内部整合、外资冲击,我国各行业的整合洗牌动作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国内并购市场将在2004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行业纵深方向发展,并购指数预计将在2003年、2004年的基础上提升至2000~3000点区间运行。

2003年、2004年并购发生数量前十名的行业分别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的分布可以看出,除了综合类企业外,近两年发生并购数量比较多的行业有:机械设备仪表、石化、批发零售、医药生物、公用事业、房地产、纺织服装。从并购发生总量来看,2004年少于2003年,但并购前十位所占的比例更大,说明并购发生更为集中,向纵深方向发展。并购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为电子,其他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医药、批发零售、金融。建筑等。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为并购数量减少较多的行业,主要原因是因为2003年机械投资拉动行业高速增长,且有大型国企集团改制重组,如东风汽车、特变电工重组沈变。进入2004年,由于受到宏观调控、钢材价格上涨以及利率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购热度有所降低,但从绝对数量来看,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仍然是并购发生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从并购发生的金额来考察2003年、2004两年我国并购事件的分布。

与并购发生数量的行业分布不同,2004年发生金额前三名的分别是石化、金属非金属、公用事业,说明这三个行业并购重组向更大规模扩张。公用事业发生金额较大体现在电力行业发生了较多、且规模较大的并购事件。

作者:陈夷华 邹新进

电力企业并购调整研究论文 篇3: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并购机会及金融支持策略

面对全球经济和人口增长的能源需求,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之路,新能源产业也有望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将带来更多的投资并购机会。

“碳达峰、碳中和”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

新能源发电领域投资动力强劲

根据《2020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的研究,2010—2019年的10年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了2.7万亿美元,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温升控制目标,未来10年至少将投入1万亿美元。相对于火力发电而言,新能源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其成本在不断下降,2009年以来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下降了81%,企业有动力在新能源领域增加投资。在全球多个国家,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都是最便宜的发电选择。因此,新能源发电行业将持续受到资本方的追捧,越来越多企业从节能环保、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资。

电网安全稳定接纳新能源成为重要问题

新能源发电的“有效转动惯量”与常规机组相比较小,导致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使得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冲击。以英国为例,由于高比例消纳新能源发电使电网运营变得不稳定,2019年8月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海上风电、大量分布式电源接连跳闸脱网,电网频率快速下降至正常范围之外,导致大量负荷被切除,从而发生大停电事故。要想在提高新能源发电和储能容量的同时提供可靠的电网服务,需要做到既确保电力生产和电力需求的平衡,又要维持整个电网的电压和频率。

氢能与燃料电池迎来发展机遇期

根据氢云链的数据,全球2019年纯氢产量7000万吨,含氢气体的氢消费量4500萬吨,氢能方面的投资增长很快。我国也提高了对氢能的重视程度,将氢燃料电池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不容忽视,“卡脖子”技术分布在产业链多个环节,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储运技术存在短板。未来一段时期,制氢设施、氢能储存与输送设施、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等领域有可能得到资本的青睐,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又一吸引并购投资的新领域。

新能源储能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

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终极手段,成为业界广泛共识。联合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跟踪计划出力、减少弃电等,是新能源配置储能可能的获利点。虽然储能成本和收益暂未实现平衡,但却不影响国际资本对这一领域的追捧。如,2019年1月壳牌新能源与英国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商Anesco合作开发了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在全球储能市场中获得广泛关注,成为传统能源企业向新能源业务转型的典范。国际资本纷纷进入储能行业,为新能源储能技术的突破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让这一行业成为最具有投资价值的领域。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领域的并购机会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在3~5年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也将面临碳减排压力。后续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持续推进,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开展新能源产业并购。

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投资并购机会增多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低迷的同时,快速拉低了全球资产价格,给电力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带来了抄底契机。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影响下,一些行业领先者纷纷涉足新能源行业,使得该领域成为并购热点。例如,瑞典家居企业宜家在收购新能源项目公司的同时获得绿色电力证书,完成100%使用新能源发电的目标。根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141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11.2亿美元,涵盖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输配电等工程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使得电力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携手海外电力开发商“走进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合资创立了海上风电开发公司,来自欧洲的投资开发商们也纷纷在中国投资建设海上风电项目。随着中国电力改革走入深水区,新能源发电领域还将有更多并购机会。

新能源企业上市或私有化的动力强劲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需要强大的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资金的需求亦不相同,与此相匹配的融资产品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初创期的新能源企业主要选择风险资本、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融资,待发展稳定后对财务杠杆的应用逐渐增多,融资方式变更为以银行贷款为主,符合上市条件后便转向依靠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10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发展海上风电。同时,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也更加频繁。例如,东方能源收购国家电投控股的控制权,将国家电投旗下金融板块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升金融产业服务国家电投主业的能力和水平。再如,京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京能清洁能源公司于2020年7月推进港股私有化交易,有意通过私有化退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化将出现“以大吃小”

随着国内光伏电价的不断下降,市场逐步进入存量市场时代,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并购活动会变得更加活跃。从国内市场来看,前十大光伏电站运营企业装机占比30.28%,与火电行业五大发电集团装机占比51.36%相比,光伏发电市场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参考日本的经验,在光伏补贴价格下降到最高峰的40%左右时,市场将从增量向交易转变。近两年我国光伏标杆电价较最高峰下调了30%~40%,达到临界值附近,未来行业内的企业将更多依靠并购方式获得装机容量的提升。光伏项目规模通常较大,从项目申请、建设开工、申请补贴到后续运营退出,生命周期跨度大,考虑到政府补贴获取周期长的现实条件,能力弱的企业在项目现金流上将面临压力,有可能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实现退出。未来,新能源领域可能会出现大量大中型企业收购小光伏电站的情况,并购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一带一路”的新能源投资机会进一步凸显

我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我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提供绝佳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能源普及率低、人均能源消耗量少的问题,但同时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而我国新能源技术具有很强竞争力,比较适合“走出去”。根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0年1—5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4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占同期总额的15.5%。相比传统电力项目,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增长迅速,以中广核、三峡为代表的风能投资集团加快风能海外布局。以三峡公司为例,其先后获取了吉拉姆河上的卡洛特、科哈拉、玛尔三座水电站的开发权,总装机约250万千瓦,总投资超过60亿美元。

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将更加活跃

当前国际能源合作从以偏重传统化石能源开采的合作开始向以低碳、清洁化为导向的新能源经济产业链转变,新能源的国际合作成为重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电力与公共事业交易有明显下滑,但长期看电力行业的并购需求仍将持续,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在疫情影响下变得更具吸引力。我国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并购呈显著上升态势,2016—2020年上半年累计完成2323宗并购交易,已披露的交易金额累计超过12210亿元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电力与公共事业交易比2019年有明显提升,分别上涨45%和293%,交易金额也创下三年来新高。其中新能源交易为129笔,占电力行业总交易金额的88%,风电、光电、新能源汽车电源以及制氢等行业成为主要投资热点。截至2021年6月末,国家电网公司已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等9个地区或国家成功投资运营骨干能源网资产,所有投资项目运营平稳、全部盈利。2020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全资收购智利切昆塔集团公司成功交割,成为中国企业在智利能源及公用事业领域的最大投资项目。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并购的策略

支持新能源企业开展战略性并购

重组整合是新能源产业的助推力,也是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在一定时期内,新能源企业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的并购整合将持续涌现,更加聚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银行应积极支持新能源企业站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整合全球资源,改变过去以国内市场为主、以提高市场化运行效率为目的进行重组拆分的传统观念,从“国内竞争为主”向“国内外竞争并重”转变。同时,银行也要强化金融对实体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充分认识到国内企业与国际龙头企业在体量上依旧存在差距,稳步支持光伏、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并购,促进资本更多向符合国家战略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集中,提升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支持企业通过并购打造全产业链发展优势

国内新能源企业实施的并購中多以横向并购为主,而横向并购可以获得目标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或者目标市场,但并购中也存在对企业上下游市场开发不足的问题。基于新能源产业一体化、纵深化发展的趋势考虑,纵向并购可以实现产业规模化效应,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并提升并购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对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并购,实现对新能源资源的整合,并统一上游制造资源和下游销售资源。新能源并购企业可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战略进行统筹安排。在企业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纵向并购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银行在并购交易的推进中,应引导企业深入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力度,推动向高端价值链的延伸与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支持利用政策红利实现海外市场拓展

国内新能源企业实施并购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银行应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开拓沿线新能源市场,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同时,应积极参与开发沿线国家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扩大自身优势,实现海外市场的拓展。银行应结合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最新趋势,适当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技术和战略资源,提升企业新技术、新能源的研发实力。另外,银行也可以支持国内企业对处于产业低潮期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对于破产边缘或升级转型的企业进行主动并购,以并购低成本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通过并购获得先进技术,并借助东道国扩展欧美市场。

(姚影为工商银行内蒙古包头分行副行长。本文编辑/王晔君)

作者:姚影

上一篇:小学英语创意作业设计论文下一篇:伦理学中利己主义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