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19

摘要: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大经营决策,复杂性较强,涉及金额大,极易产生各类财务风险,制约企业并购工作的推进,甚至导致并购失败现象,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可以说,在并购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只有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方能保障并购的顺利进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并购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并购风险控制论文 篇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财务风险是并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对并购财务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财务风险控制必须贯穿于并购决策期、并购交易期、并购整合期三个阶段;继而阐述了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及风险控制各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决策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问题、交易期的融资支付问题、财务整合期的整合问题等;最后,提出了针对于我国国情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对策,包括并购决策期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并购交易期避免现金支付带来流动性风险、并购整合期财务目标导向整合等。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并购的英文是Merger&Acquisition,即兼并和收购。兼并指两家及以上的独立企业、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归并成一个企业或公司的法律行为。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的风险主要包括目标企业定价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财务整合风险,分别对应于并购行为的决策期、交易期和整合期,成为一个整体。本文根据对并购的整个过程的把握,针对企业并购各个阶段提出财务风险控制建议,以期整体控制并购财务风险。

2.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及问题

2.1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法律基础

为了给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降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除了原有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外,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要约收购涉及的被收购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条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发布实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进一步增强了并购财务风险的可预期性。

2.2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a.并购决策期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我国并购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分析不够。由于财务报告体系的混乱,对于诸如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等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往往被并购企业忽视。同时,并购企业选择不当的定价方式,造成对目标企业估价过高,使并购企业股东利益遭受损失。

b.并购交易期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不注重融资支付预算。并购企业在实施并购活动前,对并购各环节的资金需要量进行预算做的不够,特别是忽视了并购后整合期间所需的资金,往往出现资金超付的现象。

c.并购整合期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企业往往认为整合是并购后的事情,并购活动终止后,整合才开始。实际中,这样的过程有时会导致缺乏效率,整合速度慢,影响整合效果,增加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并不是仅仅做到资金存量与负债的整合就完成了财务整合,控制了财务风险,财务整合包括财务目标整合、财务制度整合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依存,一面失控,面面受损。

3.完善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3.1我国企业并购决策期风险控制对策

3.1.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我国企业应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等。

3.1.2有针对性地调查隐形债务

由于隐形债务往往在企业的会计帐薄上得不到反映,因此,并购方欲进行并购时,要调查了解近两年来目标企业与其业务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查明目标企业有无违约行为,查明目标企业的担保情况及有无可能承担担保责任。同时,及时用公告形式对外发布信息,通过社会反馈途径了解目标企业的隐形债务问题。《公司法》第184条第3款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三次。并购方应利用此条规定及时、有效地发布公告,以其向社会公开信息,将目标企业的债务包括隐形债务问题作全面、详实的了解。

3.1.3合理选择定价方法

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方法选择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遵循“应类制宜、适当修正”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对于主业更新、资产换血型收购可考虑成本分析法,对于债务比例过高的目标企业,要考虑由此而产生的股权价值折扣和风险折扣;对于维持主业,惯性经营型收购可更多地考虑市场参照法,同时注意进行市场风险调整,使之更接近企业的实际价值;对于业绩优良,分配规范型目标企业收购定价可选择股利折现法为主,但由于股利分配易受股利政策和未来经营状况影响,有必要根据目标企业未来股利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调整;对于规模性重组,享受融资优惠型收购定价可更多地选择现金流量折现法,此类收购涉及到目标公司的规模性重组时,如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置换超过70%,就可以享受融资优惠政策;对于高门槛,垄断性强行业的收购可考虑在现金流量折现法基础上适当提高控制权溢价。

3.2我国企业并购交易期风险控制对策

3.2.1对并购交易期融资风险的控制

a.做好并购融资预算

并购融资需求量是指并购企业顺利完成并购交易,并使目标企业能正常运转而需要融通的资金。在考虑资金需求量的大小时,不仅要使并购企业完成并购,更重要的是要使目标企业在并购后能迅速正常运营。

强化并购资本预算制度是企业并购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有力措施之一。并购方在并购前应对并购各环节的资金需求进行核算,据此制定出并购企业所需的资本预算。在此基础上,并购方可采用资本预算分析对并购风险进行衡量,通过项目评估,分析原始投资、各期现金流和残值等因素对收购资本的影响,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可能的融资,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做出合理安排。

b.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的选择同企业的资本结构密切相关。并购融资应该以先内后外,先简后繁、先快后慢为原则。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并购企业首先应考虑的是企业内部积累,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融资阻力小、保密性好、风险小、不必支付发行费用以及为企业保留更多的融资能力等诸多优点。但是,通常企业的内部积累资金都很有限,并购所需资金量往往又很大,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同时选择合适的外部融资方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应该是首选。贷款融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成本低及保密性好等优点,因而是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一个极好途径。

企业最后考虑的是利用证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获取融资。这主要是由于其保密性差、速度慢且成本高。虽然这一方法有诸多缺点,但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仍是一个强有力的融资渠道,所筹集的资金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采用证券市场融资时,企业一般倾向于首先发行债券融资,其次是发行股票。由于股票的发行成本高于债券的发行成本,而且有时甚至会给企业在股市上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在选择顺序上次于债券。

c.合理规划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的规划,必须是在融资方式选择的基础上,将融资风险与成本综合考虑。债务融资的比例越高,财务杠杆的作用就越大,对于融资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风险。而如果以较高的股票融资来减少融资的财务风险,融资成本就会升高,并且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又可能会导致股权价值被稀释。由此可以看出:融资企业一方面要在杠杆比例带来的利益和EPS稀释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又要在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与债务资本比重之间进行权衡。这一过程就是并购企业根据自身的评估结果和市场实现条件来规划合理的资本结构,以达到使整个并购融资成本与风险的最小化。

3.2.2对并购交易期支付风险的控制

在目前采用股权支付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支付风险的最主要表现是现金支付过多以至出现资金流动性困难。回避现金支付风险一项重要措施是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减少现金支出。具体措施包括: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组合;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以折股分红方式进行并购等。

3.3我国企业并购整合期风险控制对策

企业在控制并购财务整合风险时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和并购类型,兼顾进行并购的战略意图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金筹措、资金运营和资金分配等各种投融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实现企业投融资活动的统一规划、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规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并购后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本文根据财务整合具体的四个方面,分析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措施,以做好财务风险控制。

a.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整合

企业并购后,首先要确定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一般来讲,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降低营运成本,获取先进核心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等。

b.财务管理制度和模式整合

对于企业并购,财务管理制度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并购双方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统一规范、优势互补,由此带来财务协同效应。一般的并购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整合,往往采取并购方为主导或者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

c.存量资产与负债的整合

存量资产、负债的整合是指以并购企业为主体,对并购各方的资产、负债进行分拆、整合的优化组合行为。企业对目标公司进行并购后,应对其资产进行定性分析,对并购后企业无法利用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需要的资产及时转售出去,以便净化企业资产,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和企业内在价值。

d.现金流转内部控制整合

可试行将财务负责人列为并购方财务部门的编制人员,由并购方直接委派并接受并购方公司的考评、负责被并购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参与被并购方的经营决策。同时建立财务定期报告机制,定期将财务数据通过财务信息网络传送至并购方总部,以期对被并购公司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与监控,进而实行全面预算、动态监控及内部审计。

4.总结与思考

在企业层面,并购企业应对并购决策期、并购交易期和并购整合期进行整体的控制,把控制行为贯穿于并购的整个过程。在国家政策及立法方面,我国也应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吴勇.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郑磊.企业并购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海涛.知识型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周宁,满水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

[6]汤谷良.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财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傅王族.企业并购的最优化融资支付结构博弈[J].国际融资,2005.

[8](美)道格拉斯•R.爱默瑞等.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作者:张雨萌

企业并购风险控制论文 篇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

摘 要: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大经营决策,复杂性较强,涉及金额大,极易产生各类财务风险,制约企业并购工作的推进,甚至导致并购失败现象,为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可以说,在并购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只有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方能保障并购的顺利进行。本文基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0引言

企业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国内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并购的方式快速整合优质资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企业在并购中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在实施并购行为时,企业必须充分识别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1企业并购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并购主要涉及兼并和收购两方面的含义,是指企业法人为了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在等价有偿、平等资源的前提下,获得其他企业或者法人产权的经济行为。实现企业并购的经济形式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类。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并购时所出现的,极有可能致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财务活动。在并购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交易执行阶段以及财务整合阶段,企业均可能会面临财务风险。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

2.1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并购前未对目标企业的市场环境、生产运营能力、企业价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也未合理的评估自身的并购能力和并购收益价值。另一方面目标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会计和审计的局限性较大、缺乏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可靠性不高,无法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估价参考,使企业产生了错误的并购估价[1],可能导致高额的资金支付,加大并购企业的负债率,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

2.2支付风险

企业在并购中可以选择现金支付、股份支付、股份加现金、定向增发募集配套资金、金融机构并购贷款及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付等多种方式。现金支付可能导致并购方陷入流动性危机;债务融资支付可能造成并购方的偿债风险增加;股份支付、定向增发以及可转债等方式可能会导致并购方控股股东的股权被稀释。因此,并购方必须谨慎选择支付方式,以降低并购的支付风险。

2.3财务整合风险

对并购方而言,并购交易完成后期能否成功整合,实现“1+1>2”的正向协同效应才是并购最终成败的关键。并购整合是对并购方综合管理能力的考验,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正向的财务协同效应有助于保障并购目标的实现。因此,除了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合风险外,并购方还面临着财务整合风险。

2.4估值风险

不同企业甚至不同部门在对价值进行评估时,因所采用的评估方式不同,最终所得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若估值双方对潜在价值认识不同,也会导致估值结果的变动,为企业并购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在并购定价时,财务报表作为重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估值准确性,若信息不准确,将导致信息风险,影响决策的准确性,财务报表审计受到影响。在企业并购的定价估值中,掌握企业实际情况非常关键,同时,还要重视评估人员的水平,有效规避估值风险。

3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3.1扩充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风险

为控制融资风险,保障并购过程的资金充足,应在保留当前融资渠道的同时,不断扩充新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可考虑与海外企业、国内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共同参与并购,以此降低企业并购的资金压力。当然,企业也可选择产权转嫁方式融资,通过将固定资产转嫁给目标企业,使这些资产成为目标企业的一部分,以此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有效控制,并快速取得股权。同时,对融资结构不断优化,规避融资风险。融资结构优化前,企业应对不同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全方位权衡,掌握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的优质,以此科学安排并购方的资本、权益资本、债务资本的比例,分析财务的资本构成、期限结构,以期限将企业偿付债务、未来现金流进行组合、配比,寻找未来资金流的薄弱环节,优化长短期的负债数额、负债期限,保障融资成本的科学性。全面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风险的发生。

3.2加强财务调查工作

企业在开展并购活动之前需要开展长时间科学有效的财务调查工作,企业并购本身并不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如果调查工作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调查工作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增强财务风险的发生。以A企业并购B企业为例,并购本身只用了半年时间,但是,A企业在并购之前对B企业进行了长达8年时间的调查,在8年时间里A企业对B企业的財务状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使A企业了解到B企业对自身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A企业的领导层才做出了并购B企业的决定,开展了并购活动。从A企业对B企业的并购调查工作中可以了解到财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并没有能力开展全面的财务调查工作,这就会导致企业了解到的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对称,无法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并购定价风险就可能发生。财务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财务报表的货币基础不同、财务报表信息不全面等,都可能给财务调查工作增加困难。因此,在开展全面的财务调查工作时,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具体措施。首先,在开展财务调查工作时,企业应该以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为最主要的参考依据。财务报表是一个企业客观反映财务状况的最主要材料,但是部分企业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这会导致财务报表缺乏客观性,因此,在财务调查中应该选择最真实客观的财务报表。其次,企业还应该开展实地考察工作,也可以签订并购前协议,明确双方义务权利义务,通过法律形式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大对并购企业外表事项的关注,减少债务风险等带来的财务风险,使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估,减少定价风险的发生。

3.3科学地进行目标企业估值

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最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是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的估值,只有科学的估值,才能准确把握目标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情况,对企业的并购重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目标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状况,对目标企业的发展预期收益也要做科学合理的考虑。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也要进行评估,避免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出现问题。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全方面的评估时,最好交给专业的评估机构,在专业的评估机构的帮助下,企业才能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把目标企业的估值风险降到最低,让企业顺利完成并购重组工作。

3.4从时间和数量上提供融资保障

基于目前的运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企业应对所需资金做预算,制定合理的资金融入规划,及时核算缺乏的金额,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其次,企业要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产运营,使生产活动与融资量相匹配,保证资金的合理运转,避免经营活动陷入困境。此外,核算好企业一系列运行环节所需的金额,科学规划资金筹集时间,保证资金到位后立即投放到生产活动中,达到资金收益率的最大化,以便企业的正常生产与运营。诸如股票、现金或混合的支付方式都能支持企业的并购,而企业筹集资金时最难应付的就是现金支付的方式。合理的选择支付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提高资金的收益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3.5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资产组合的建立能够很好地规避或减少流动性风险。其中原因是,只有运用资产负债体系的革新来提高资金运用管理,才能减少作为资产负债结构性的流动性风险。因此,针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企业可以分配组合将来现金的出入,利用正负现金流量的缺口时间点改变其构架,最后实现流动性风险的减少与规避。流动性风险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同样的,随着收益的减少而减少。所以,基于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流动性资产组合的构建既能实现并购公司的资金流动,又能防止风险的发生。

3.6确立风险防范机制,应对外部风险

只要企业有并购重组活动,就会有外部因素对财务风险的诱导产生,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确立风险防范体制。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时候,要根据两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策略,把外部环境风险降到最低,让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受到较小的阻力,顺利完成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

4结束语

企业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有很多财务风险,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就需要企业对这些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把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有所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让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袁建明,段妍芫.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232.

[2]杨林.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J].纳税,2019,13(21):39-40.

[3]陈礼甲,蔡金玲.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J].智库时代,2019(34):54-55.

[4]王鳳利.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管理[J].大众投资指南,2019(14):171.

[5]宋雨姗.互联网行业并购动因与财务风险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7):246-248.

[6]李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财会学习,2019(18):53+55.

[7]彭光彦.浅析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13(17):155.

[8]徐迎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6):81-82.

作者简介:

刘博文,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刘博文

企业并购风险控制论文 篇3:

企业并购及其风险控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越来越频繁。企业通过并购行为实现企业对产业、行业的整合,即获取竞争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增强企业实力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然而企业并购风险不容忽视,并购失败导致企业进入困境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我们在正确认识企业并购的高收益的同时必须要正确、合理、恰当的认识企业并购中隐含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文章对并购风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风险控制

一、企业并购形式及动机

企业并购是将产业与资本运作相互结合的关键点。企业并购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1,横向并购,是指处于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内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活动,主要案例有天津红日药业收购中国现代中药业标杆型企业康仁堂。2,纵向并购,是指企业与供应商或者客户之间的合并,这种并购方式使双方企业形成了线式的经营模式,典型案例有天津长荣股份通过定向增发的模式收购深圳力群印务有限公司。3,混合并购是指从事不相关业务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每种并购方式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企业结合自己集团层面的发展战略和行业内的大环境来选择使用。

高峰和张继升(2001)指出企业并购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五种类型:效率性动机、战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国家政策性动机和机会性动机。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不能达到预定设定的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对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 即企业并购投资的净收益现值的不确定性(肖尧春,2010)。

企业的并购行为往往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如果整个过程处理得当就能够为公司带来超过预期的高收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企业的并购行为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极大的风险。任何投资行为普遍都是风险与收益共存的,操作不当的并购行为会给企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企业从战略层面上的布局。如曾经名噪一时的唐氏旗下的德隆集团,魏氏旗下的涌金系,在探索风险的传奇中都曾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下面我将要尝试从几个方面论述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风险从并购行为的失败结果上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评估风险

在确定并购目标企业后,交易双方最关心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如何在持续经营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财务尽职调查队对被收购企业价值做出合理地估算。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可能因测算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而估价与实际价值的偏离程度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在尽职调查及综合估价中所用信息的有效性有多强,而信息的有效性又取决于下列因素:1.被收购的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2.并购企业是否存在恶意收购的动机;3.并购动作的时间节点;4.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等。坦率的说,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在尽职调查阶段取决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在最终的议价阶段中,收购方可能会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收购企业将要支付更多的资金。一旦目标企业实际盈利并未高于收购企业支付的资金综合成本而使收购方陷入财务困境。

2.并购的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很有可能通过发行公司债,并购基金,银行授信,股权或资产质押等方式融资收购,对此可能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战线过长导致资金面紧张。并购的融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目前来看并不主要存在于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而是在于目前整体经济形势资金面短缺,资金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导致收购成本的上升。

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最终目的是以二级市场差价出售为目的,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目的。这时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若安排不当,未按时退出,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如果收购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用,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尽量使用低成本资金,或长期并购基金,降低风险。

(二)经营风险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方面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充分的竞争压力。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竞争双方经常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这样就会使整体的外部环境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政策都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发生巨大变化。不同行业的企业,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政策变动对其影响是不同的。

另外,作为收购企业所购买的应当是一个能够运营的目标公司的整体业务条线,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总和,这也就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经常会说起的“收购优质资产,实现短期直接并表”的效果。

(三)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前主要是并购意向的形成,寻找目标企业.进行初步调查,成立收购团队进行尽职调查,内部商讨并购决策等。若目标企业与收购企业的战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则相应的审计风险加大,双发一般比较难于合理妥善的配合对方的工作,并购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并购收益和并购成本是并购决策最基本的财务依据。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以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消除风险。企业并购实施后,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实现并购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并购后的审计应该围绕企业内部新旧业务串联运行的组织情况、与原有客户关系的处理情况、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情况、等方面进行。并购整合阶段就是要让协同效应发挥出来,包括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协同、技术协同及管理协同等各个方面。

(四)信息不对称风险

获取信息的有消息及充分性是决定企业是否进行并购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并购的重要依据。公司财务报表和股价基本上不可能与企业基本情况及变化完全一致。

就股价而言,作为虚拟资本的股价波动有其复杂的原因,如二级市场的操作等,使股价在微观上看不能有效反映该公司的实际价值。

就财务报表而言,第一,报表因定时编制具有滞后性,比如资产负债表反映过去某一时刻公司的财务状况。第二,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具体要求,需体现出“充分揭示”,而所要求的“充分揭示”并不意味着核心数据的完全揭示,在某种程度上将公司仍可在制度、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隐藏不必公开的商业秘密,如某大型控股集团旗下的某上市公司在漂亮的财务报表后蕴含了极大的危机。可见,“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影响着并购行为,成为并购经营者必须严加关注和防范的一种风险。

三、企业并购的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购并所具有的风险相当复杂,它将出现于并购的整个过程中。收购企业本身以及参与购并活动的政府各主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律所都应谨慎对待,防患于未然,帮助收购企业做好风险控制。可通过資源整合,文化整合减少经营中的风险。新的管理团队整合人力资源,实现经营的协同,通过文化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张蓉,2018)。

为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从内部外部多个角度收集信息。内部信息收集包括财务报表,各种文件,资产清单,纳税申报材料,合同等。外部信息收集是指从客户,上下游供应商和银行,税务以及工商等相关部门收集信息(陈海波,2018)。

市场经济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并购风险也更是复杂多样,所以要充分认识并购行为以及收购过程中的风险,选择合理方式来降低并购中的风险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成功并购。

参考文献:

[1]陈海波.(2018).浅谈企业并购风险控制. 纳税,142-144.

[2]高峰,张继升.(2001).中国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肖尧春.(2010).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市场论坛[J], 33-34.

[4]张蓉.(2018).企业并购风险与防范.财讯,159-160.

作者:刘清洁

上一篇:阅读调查留守儿童论文下一篇:中学管理学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