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言语交际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罗曼·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研究 ——六因素六功能的当代符指拓展与应用

摘要: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及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理论研究,旨在对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开展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符指拓展和应用,使这一语言学模式成为一个符号学模式,将其应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并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进行理论阐释。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20世纪著名的美籍俄裔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符号学家。作为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纽约语言学小组的奠基人与领袖之一,他为20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语言学和诗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雅各布森认为,语言的变化无论多么复杂,都是出于某种目的,为了实现某种功能(function)。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言语交际理论,即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所有的言语交际行为都由六个要素组成,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当言语交际行为倾向于某一因素时,六功能之一成为主导,即情感功能、意动功能、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成为其语言学诗学的核心思想,在语言学、诗学、文学、哲学和符号学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学界对言语交际理论中的“六因素”及其相应的“六功能”本身缺乏研究,这一语言功能模式本身的学术渊源、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亟待梳理和研究。签于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在雅氏学术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当代学术价值,本研究从雅各布森的言语交际理论本身出发,拟考察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溯源: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如何,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学术发展历程如何,以往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如何,雅各布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如何?(2)符号学视阈下言语交际理论的理论内涵:主导功能的界定和六因素的交互关系如何,符号学视域下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当代的符指拓展和应用如何?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所在。(3)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六因素和六功能模式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当代文化现状的理论诠释力如何?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综合、内省和理论思辨的方式展开研究。取得如下研究发现和结论:(1)从柏拉图、洛克、索绪尔和皮尔斯,再到理查兹、莱昂斯和韩礼德,学界关注的言语交际过程因素一直只有三个:言者、听者和言语的指称。与此对应,布拉格学派在此有较大突破,除了马泰修斯和施佩特对言语功能的阐述,在比勒三因素和三功能的基础上,穆卡洛夫斯基提出了诗性功能,强调了语言本身的形式美(message),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寒暄功能,雅各布森在上述基础上,受美国传播通讯理论的影响,增加了两个因素:接触(contact)和代码(code),并提出了元语言功能。和前人相比,雅各布森的六因素和六功能在因素和功能方面增加虽然有限,然而,这一新的言语交际模式在其系统性、完备性乃至主导理论下的诠释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强大的诠释力和活力。(参见第二章)(2)任何言语交际活动均蕴含着必不可少的六因素,任一因素均可实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一种功能,且语言具有多功能性,各项功能组成一定的等级序列,其中一项功能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功能,决定整个言语活动的外显趋势和类型。在彼此关系上,六因素六功能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展现出三对互为消长的对立关系,如情感性和意动性、指称性和诗性、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当某一因素上升为主导,不可避免地以与其对立的另一因素的重要性下降为代价。尤为重要的是,符号学视域下的雅各布森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具有强大的诠释力,适用于任何交际事件,包括“我—我”对话,人机耦合,不再局限于言语符号。(参见第三章)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情感性和意动性(参见第四章),从语言学上的祈使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乃至当代无处不在的意动类叙述,在当前日益频繁的交际事件中,情感功能逐渐退居次要,意动也许成为人类交流的基本模式,甚至可以说整个文化进入了普遍意动性的时代——以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效果为主导的时代。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指称性和诗性(参见第五章),从语境论、对话性、互文性、跨文本到当代的伴随文本理论,“我们在读到一个文本之前,已经理解这个文本;也只有理解了的文本,才能被我们理解”(赵毅衡,2016:151);从文学性、陌生化、前推论、双轴关系以及展面与刺点,不同的诗学理论侧重点不同,诗性功能的实现路径因而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当代文化的标出性和泛艺术化。对于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性和交际性(参见第六章),不同于对象语言的元语言,其层控关系历经逻辑学、语言学和符号学的阐释,在当代文化中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的存在凸显元语言阐释的复杂和多元;从交际功能为主导的寒暄语,到当代图像转向和多模态呈现的寒暄技术(微信和QQ),当代文化进入了一个以重复和再现为特征的超接触性时代,接触性成为“主导中的主导”。(3)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并恰当运用寒暄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游戏理论视域下,超接触性使我们主动沉浸于寒暄技术而不愿脱身;作为符号学模式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阐释当代不同主导趋向的礼物形态、沉默类型和儿童语言功能习得。(参见第七章)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学术思想上,雅各布森言语交际理论的“六因素六功能模式”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模式,更是一个符号学模式,不是语言符号所独有,而是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所共有,适用范围从语言学领域拓展至社会文化的大范畴;(2)在学术观点上,言语交际理论是一个基于主导因素的功能等级序列,强调语言的多功能性、主导因素的重要和交互关系的复杂,凸显当代文化语境下意动性、诗性和交际性的主导;(3)在研究成果的时效性方面,符号学模式下的言语交际理论能够对当代文化现状中的典型特征如弹幕和微信、多模态表情符、文化标出性和泛艺术化、解释漩涡和评价漩涡、意动性构筑路径等展现理论诠释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具有当代价值。

关键词:符号学;六因素和六功能;情感性和意动性;指称性和诗性;元语言性和交际性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引言

二、国外研究述评

(一) 学术生涯

(二) 经典著述

(三) 综述与评价

三、国内研究述评

(一) 语言学诗学研究

(二) 语言符号学研究

(三) 言语交际理论

四、对话精神和多功能语言观

五、结语

第二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学理基础和学术渊源

一、引言

二、语言与话语:两种语言哲学视角

(一) “语言”和“言语”

(二) “独白”和“对话”

三、语言功能的学理基础

(一) 柏拉图的语言工具论

(二) 洛克的口语传播模式

(三) 索绪尔的言语回路

(四) 皮尔斯的符号解释项

(五) 理查兹的语言功能观

(六) 莱昂斯的语言功能观

(七) 韩礼德的语言功能观

(八) 小结

四、言语交际理论的学术溯源

(一) 比勒的语言功能理论雏形

(二) 比勒改进后的语言工具模型

(三) 比勒语言工具模型的不足

(四) 乌克斯库尔的环境界理论

(五) 施佩特的语言“三功能”

(六) 马泰修斯的语言功能论

(七) 马林诺夫斯基的寒暄语

(八) 穆卡洛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九) 小结

五、信息通讯理论

六、结语

第三章 六因素和六功能

一、引言

二、元语言功能主义

(一) 语言功能总论

(二) 布拉格学派功能观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内涵解读

(一) 六因素与六功能

(二) 内涵解读

四、六因素六功能的主导与交互

(一) 主导成分

(二) 交互关系的复杂

五、结语

第四章 情感性与意动性

一、引言

二、发送者与情感功能

(一) 语言的情感功能

(二) 元情感与情感间性

(三) 人际交往的启示

(四) 实例分析

三、接受者与意动功能

(一) 普遍意动性

(二) 分析哲学的“符用转向”

(三) 意动类叙述

(四) 实例分析

四、对立与共存:意动主导

(一) 情感性与意动性的交互

(二) 意动性构筑的路径:以广告为例

五、结语

第五章 指称性与诗性

一、引言

二、语境与指称功能

(一) 语言的指称功能

(二) 语境论

(三) 对话性与互文性

(四) 跨文本性

(五) 伴随文本

(六) 实例分析

三、信息与诗性功能

(一) 语言的诗性功能

(二) 文学性、陌生化和前推论

(三) 双轴关系

(四) 实例分析

四、文化标出性与泛艺术化

(一) 文化标出性

(二) 泛艺术化

五、结语

第六章 元语言性与交际性

一、引言

二、代码与元语言功能

(一) 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二) 元语言的形成和语言学的元语言

(三) 符号学视域下的元语言

(四) 实例分析

三、接触与交际功能

(一) 交际功能

(二) 寒暄语

(三) 寒暄技术

(四) 重复和再现:超接触性时代的到来

(五) 实例分析

四、语言教学中的元语言和寒暄语

(一) 元语言

(二) 寒暄语

五、结语

第七章 言语交际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具体应用

一、引言

二、超接触性—主导中的主导

(一) 游戏理论

(二) 弹幕文化

(三) 微信文化

三、六因素六功能的具体运用

(一) 礼物类型划分

(二) 雄辩的沉默

(三) 儿童语言功能习得

四、结语

结论

一、主要发现

二、启示意义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模具专业论文提纲下一篇:政治制度设计原则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