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年不断线”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2022-10-10

一、观念上要高度重视、规范教学管理

近年来,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从本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调研中, 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领导关注就业焦点在于宏观上重视就业的质量与数量, 微观上重视还不到位。为了真正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数量, 高校领导要增加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带头更新理念,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适当增加上课课时, 争取就业指导课程和其他课程“平起平坐”, 明确课程的属性, 促进课程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真正把就业课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不断规范就业指导教学管理。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团队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全力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负责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和组织实施, 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 组织教学交流, 探讨教学方式方法, 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测评, 开展对就业形势、就业市场调研等工作。教研室要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 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 要把评估结果作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对现有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高校职业规划TTT培训、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展示会、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UTC高校生涯导师培训、KAB教育师资班等各级各类培训班, 鼓励教师取得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 以提高就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为逐步提高就业课教学质量与效果打好基础。也可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全国知名职业指导专家来校讲授职业生涯理论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举办教学培训班、教学研讨会、教学示范观摩课、就业创业理论研讨会等活动, 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 真正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数量。

三、突出教学针对性

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特征不一样, 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大一阶段:注重心理辅导教育, 开设就业指导的基础性课程, 比如《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等课程, 加深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认识, 对于国际国内社会所在专业需求变化, 掌握本专业就业动态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从而促使学生针对自身情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管理。还要通过职业兴趣测定、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测评、学生职业能力等各种综合测评, 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身性格兴趣和爱好专长, 结合所学专业, 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设计, 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2) 对二年级大学生, 应着重进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邀请资深业内人士举办产业、行业分析的专题讲座, 帮助大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状况, 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 并与自身特点和能力相对照, 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 或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作调适。邀请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高年级学生与他们座谈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邀请走上工作岗位取得好成绩的校友谈工作体会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真实需求, 也可请各用人单位谈他们对人才素质要求等等。通过熏陶和培养, 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引导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 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

3) 大三阶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巧指导, 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包括学生自荐方法与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商务礼仪与公共礼仪、形象设计, 简历制作方法与技巧。加强学生求职能力的外在表现, 让学生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 有效地进入社会就业。同时, 介绍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 相关考务信息和安排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重要作用等;另外还可以介绍自主创业的政策和事例以及报考公务员、考研、参军、留学、服务西部等内容, 使学生熟知国家的相关政策, 掌握如何成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4) 对毕业班大学生, 应着重进行择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意识培养。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加强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政策咨询与指导, 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以调试学生的就业心态, 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努力探寻就业途径, 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就业机会, 实现就业指导效果提升。

四、探索多元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求职信心

在课堂教学传授理论后, 必须建构配套的实践教学, 帮助学生完成从态度、知识到技能层面的转变。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或临时兼职, 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实践体验中找出自己欠缺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和培养。

学校建立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针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 提供不同成长成才资源, 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素养提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针对有兴趣创新创业的学生, 进行SYB创业培训, 然后为他们配备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参加“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 提升创业能力。针对本科毕业后就业学生, 引导他们参加学校社团、社会调研、“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或参加订单式培养班级, 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从总体规划, 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管理与运行、学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 打造出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形势下, 如何构建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凸显重要。本文研究…“四年不断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四年不断线”

参考文献

[1] 于春娥.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与职业价值观的演变[D].山东大学, 2008:21.

[2] 马恩, 杨东, 白延宁.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14) 16-20.

上一篇:“互联网+”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下一篇:处处留心皆学问——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