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传统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存在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特点,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教学改革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盲校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盲生不再是被动灌输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把盲生从教师的说教声和不停地记笔记的被动状态下转变成观察、思考、人机互动的主动学习状态中来。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 盲校 自主学习 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通过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形象的教学手段。在盲校的传统教育教学中,盲人由于视力残疾失去了由视觉直接接受外界信息的条件,教师往往错误的认为视障学生因受视力的影响,没有必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而通过板书,图像,动画等传统的多种教学手段也受到限制,教师单调的语言描述和简单教具触摸成为主要教学手段。盲生因视觉感官的缺失对事物和问题的理解更加片面和主观,单凭教师语言描述和简单的触摸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不利于盲生的智力开发,使盲校教学陷入单调乏味、没有活力和生机的滞后状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阳光读屏软件等在计算机领域方面的开发应用,为多媒体技术在盲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理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盲校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必将有利于激发盲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盲残学生在认知外界事物时虽然比视力正常学生慢,但我们在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激发盲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在这种声、光、电、形、色的诱导下产生了积极的求知欲望,通过对其增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和训练完全可以达到正常学生的基本水平。因此,在盲校这个特殊教育领域里,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计算机多媒体这一新鲜事物。盲校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适合盲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就要根据盲人生理和心理特证,充分利用盲人听觉和触觉的敏感特征,遵循功能代偿原则来弥补视觉缺陷给教学带来的不足,合理的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传统的教学优势融入到现代科技中来,才能把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极大的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我们盲校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激发盲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盲生具有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自我表现欲较强等特点。由于他们视力残疾,使得他们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对声音的辨识特别敏感,他们也常通过声音来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在教学中根据盲生这个特点,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图片和动画的同时,大量声情并茂的语言和音乐便会让盲生增添一些感情认识。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把语言、音乐、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音频效果能更好地调动盲生听的兴趣并能使其增强学习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盲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不仅激发盲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改变盲生被动学习状况,使课堂真正成为盲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问题的场所,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改变盲生的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提高了教师备课质量,扩展了盲生的知识面

计算机容量大,信息快捷,查找方便,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方便和大量素材。教师备课时可以先在计算机上把讲授的课程内容、讲课步骤和方法、知识的重点难点、实践课程都设计好,上课时教师只要打开计算机,就可以把要讲授的内容在屏幕上展示给学生。对于拥有一些网络教学设备的学校,教师随时可以从网上获取各种教学信息来补充一些知识。运用计算机备课和设计教案比传统的教案书写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的教学内容,使盲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在传统授课和以往的学习中,由于受盲文书种类、版本、数量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盲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盲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和对知识的更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各个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它可以把相关联的不同学科的知识重新整合和扩展,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盲生都得到满足。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盲生在学习上的需求,也扩大了盲生的知识面,同时在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盲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使盲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优化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盲生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以向盲生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强调对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只教知识,不教学习方法,不利于盲生的终身学习。随着阳光读屏软件的广泛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人和计算机可进行信息交流,盲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到较多的学习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盲生参与非常有限、只能被动接受的弊端;教师要根据盲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按照他们所喜爱的方式,演示他们想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吸引盲生,进一步激发盲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多媒体教学还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盲生不再是被动灌输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把盲生从教师的说教声中和不停地记笔记的被动状态下转变成观察、思考、人机互动的主动学习状态中来。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学的整合,能使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教学由复杂变简单,知识由难变易,把抽象变直观。多媒体教学也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等具有强烈感染力、多样化的刺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方法。盲生还可通过各种媒体间的信息,把学习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通过思考判断产生自己的思想,这样既开发盲生的学习潜能又有利于培养盲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培养了盲生的综合素质。

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的一个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应用现在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技能。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尽快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技能,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而且要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的和最大限度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能;其次,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整合能力,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其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再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要具备前瞻性的科学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强、多样化、速度快的特点,给盲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生动的教学环境。

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盲校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对盲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盲校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周春颖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于电子学课程教学的尝试

摘 要:传统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存在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特点,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教学改革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电子学课程是高校自动化、机械等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影像、检验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诸多变化,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受到关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这个问题的得到了较好地解决。本文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概述,分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协助下加强电工电子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电子学课程;教学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学课程的教学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式难以锻炼学生们的操作技能,因此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够改变教学模式,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数据、影音等对象的处理。它在不同类型软件、硬件结合应用的基础上实现逻辑关系的建立,形成的具备交互功能的系统。在多媒体处理方面包括:影音技术、视频技术以及编码等;在通信方面,它可以实现影音图像以及数据等的传送。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它也在人工智能的领域中实现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1]。

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技术渐渐与人们的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2]。在当前技术和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多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其内容中新增的部分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为使用者和行业带来诸多新的体验以及发展契机[3]。

2.1 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是图像、数据、影音等,能够对数据实现存储和传送。经过数据化处理之后的信息量规模巨大,针对这个方面进行的处理主要依靠处理器的性能、自身的存储容量以及数据传送能力等[4]。

视频技术。它包含了数字化和编码两个方面。视频的数字化是指将虚拟信号经过转换手段转换为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的信号。编码的目的就是实现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到常规的转变,通过这个过程,视频具备可录性和可播性。这项技术会因为应用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差异[5]。比如在电视台进行视频处理的过程中,应用的编码技术就要达到其自身的应用标准。

音频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针对音频进行数字化、处理、合成以及识别等。音频技术在人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时间较长,因此人们并不陌生,随着技术的发展,音频的数字化处理倾向越来越明显,如此便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的音频应用服务。语音识别技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语言沟通是未来计算机智能化的必然发展趋势[6]。当前,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之广,能够实现人机交互,让计算机具备某些人性化特征,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探索动力,语音识别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这个方面开展的研究十分频繁,各种新思路和新成果持续出现。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方向就是实现类似人的语言系统的研发,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这个梦想的实现并非遥遥无期。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识别语种有很多,并已经在现实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7]。

数据压缩技术。这项技术的压缩对象为影音等文件,目的是便于存储和传输。针对图片进行的压缩是这个领域中的重点和热门,对于图像和视频的传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目前,ISO针对图片制定了两种标准格式,即JPEG和MPEG。计算机通过对压缩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对图像和视频进行持续的处理,目的是确保节目的正常播出。

2.2 通信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影音、图片等文件的同时传送。它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整合的结果,主要涉及数据同步以及压缩编码等。

数据压缩编码。在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影音、图像等数据进行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在压缩技术的重点辅助之下完成。在应用领域当中,较为优质的视频压缩技术可以让视频的播放质量得到提升,减少延迟的发生。虽然国际权威组织已经针对视频制定了相应的压缩标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标准类型正在不断出现,能够进行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渐渐与人们的生活实现了良好的融合。

数据同步。现实证明,数据同步在多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前的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处理视觉、听觉等信息,甚至能够对触觉信息进行一定的反应,但是如此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因为具备的功能越多,也就使得系统更加复杂,处理问题的流程也就越繁复。分布式多媒体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同步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能够满足同步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3 相关对策

3.1 教材改革。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学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在智能化等系统的作用下,以往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教材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教材改革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连接,通过自主研发以及校际合作等方式使得网络化技术在教材方面得到应用,可制作并应用数字化教材,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实现知识的传授,还要指导学生在网络自主寻找学习内容,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实现教学效率的根本提升。

3.2 改变教学方式。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到教学之中,将原有的电子教材和新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对其进行必要的增添。学生通过对电子教学方式的适应,可以使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实际上,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将电子形式的教学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电子学课程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成效,对培养学生们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也会不断得到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概述,分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协助下加强电子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参考文献:

[1]俞政.多媒体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2):112-114.

[2]邹彬.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4):147-148.

[3]王永常.浅析社会风气?校风?班风对学风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145-146.

[4]冯秀彦,朱昊,张红瑞.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技术教育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11(06):189-190.

[5]樊婷婷.多媒体教学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和影响[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6):115-116.

[6]宋小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114-118.

[7]丁浩敏.《社区护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118-120.

作者简介:秦鑫(1978-),女,河南卫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计算机应用及信号处理。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作者:秦鑫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于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尝试

电工电子课程是高等学校机电、机械、汽车、电子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上述专业的必修课程。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现有教材的实用性受到挑战,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受到冲击,课堂教学开始由封闭的教室向实验室、工厂、实训基地和加工企业转移,这样势必对课程的教学提出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精心设计、全面实施。特别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实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专业,更应该是技能,也只有这样,毕业后的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创业、参与生产、进行科学研究的梦想。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中,不断改革电工电子课程教材,优化教材体系;深化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大胆探索带有启发式、猜测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输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运用网络和计算机输出多媒体等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实际操作技能练习,突出技能教育与能力培养,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多年来,多名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技能大赛并获得好的成绩,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

1 改革电工电子课程教材,优化教材体系

随着现代编程与技术的普及,特别是高集成电子电路与大功率的实现,微电脑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工电子学科中,特别是受控制系统与智能系统的影响,传统的电工电子教材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电子学习的要求了,必须进行改革。因此,要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首要的是对现状进行改革,改革教材体系,完善学习内容,充实学习知识,实现与现代设备要求相对接。

在电工电子课程中,着重对基础的教材体系进行增补,如将微电脑知识与技能增补到电工电子课程中去,为学生学习与掌握现代编程与高集成电路的设计做准备;将电容器的测量与加工技术改革增加到教材中去,作为新能源动力的普及与应用基础知识;将电路的优化设计与供电系统增补到教材中去,为学习节能减排、创造新能源动力、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做好技能、知识的储备。同时,将电工电子課程划分为4个有效的单元,赋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应用实践等模块,组织模块教学,与教材体系同步,实现教材的连续性、科学性与创造性。

电工电子课程体系的建设,紧紧与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相联系,通过自己开发、网络资源利用和与兄弟高校相对接,将现代高等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课程的电子片教材引进教学,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师一方面通过网络教室向学生传授电工电子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阅览室、自习室和网络教室积极链接对应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研究与分析,借助网络与计算机的特有功能,实现专业教学的最优化。

2 深化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大胆探索带有启发式、猜测式的教学模式,以模块教学为主体,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电工电子课程体系改革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带有启发式、猜测式的教学模式,以模块教学为主体,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在将电工电子课程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应用实践等模块后,基础知识在教室内完成,通过讲授与学生的讨论,建立现代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模型,构建电工电子的后续学习框架;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转移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以基本操作为主体,加强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走向实习车间、工厂和研究机构创造条件;应用实践则由学校转移到企业、工厂、车间和研究开发部门,成为学生创业与继续深造学习的重要桥梁。

教学中逐渐采用带有启发式、猜测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研究,特别是对于高难度的教学内容,做到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重在理解与应用,关键在于能够在实验室内进行转化,做到数据对比、动手实验,自己能够进行设计,教育学生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查询与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理解与应用。电工电子是一门基础与实践性要求都比较高的课程,单一的知识掌握是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必须要求学生进行研究、猜测、实验、比较学习,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同时,大胆引进网络和计算成辅助教学,将已有的电工电子课程电子教材与教材同步使用,在扩大课程信息量的前提下赋予网络教育以新的内涵。电工电子课程电子教材的进课堂、进教室使用,最大的获利者是学生,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现代高等学校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已经由原有的课本教学开始向立体的电子教学转化,从学生单一的分析记忆,开始向启发式教学、猜想式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转化,激励学生多角度学习与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为就业打好基础。

如建立电工电子网络实验教室,一方面解决学生实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无限度地、开放地向学生提供实验机会,让学生从中受益。网络电工电子实验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也为进行探索式教学提供了经验。

3 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练习,突出技能教育与能力培养,为就业打好基础

现在学生的技能实践活动,一是在实训基地(实验室或者实训大楼)进行,二是在工厂、车间进行实际操作,但无论在什么地方进行,教师的科学指导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高等学校的学生虽然基础理论学得很好,但基本的操作技能是需要经过实践锻炼而成的,如果离开了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工厂(或者车间)师傅的指导与手把手传授,很难达到相对熟练的程度。因此,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电工电子课教师,一要在学生进行实训前做好实习规划,制定出可行的操作实训计划;二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升操作基本的水平,为适应下工厂(车间)进行实际操作做好准备;三要树立典型,在学生中培养技能水平高、熟练程度强、善于研究的学生带头人,通过他们的技能训练热情带动全体学生的技能提高。

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与鉴定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这样方法简单,效率高,同时还能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对高校学生进行跟踪评比,以取得学生技能成果的及时统计、及时分析,并做到及时调整实训教学计划,满足学生最大的需求。

总之,网络环境下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就是立足网络,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为学生就业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网络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实验、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要注意发挥现有的条件,注重开发新的教学优质环境,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教育。

作者:李桂艳

上一篇:数学应用问题教学论文下一篇:教学改革电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