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十三五交通强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轨交通行业亟待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参差不齐,水平总体偏低,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因此,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与考核模式,完善行业英语教材,注重传授跨文化知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1: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旅游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张亭(1982-),女,汉族,湖北宜昌人,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教育国际化。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上海市2012年度“晨光计划”(12CGB11)和上海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协作组2011-201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KYC2012005)的共同支持。

【摘要】国际化的旅游产业需要配备国际化的旅游人才,高等旅游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并依托行业,人才培养方式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针对旅游行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及高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展开实证研究;从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出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探讨高等旅游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与满足我国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从而指导旅游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跨文化交际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2.0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有望于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国际化的旅游产业需要配备国际化的旅游人才,世界旅游强国需要强大的旅游人力资源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旅游教育也应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旅游行业及旅游院校展开实证调研,分析高等旅游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与满足我国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以期指导旅游教育的发展。

一、旅游人才培养的概况

旅游教育的价值通过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数量来体现,旅游教育以培养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人才培养方式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正面临“教育膨胀”、“人才稀缺”、“就业压力”、“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表现为旅游教育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脱轨;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结构不合理,复合型师资梯队匮乏;学生实习体系不健全等。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必须拓宽旅游教育通道,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改革课程体系构造,不断与国际接轨;扩大校级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拓宽教师研究平台、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拓展学生海外实习基地,提供海外学习通道等,逐步尝试旅游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之路。

二、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理论概括

跨文化交际即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学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国际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流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概述为:对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集团成员各自的交际特征和他们之间的交际行为与文化差异进行的研究[2]。

(二)提升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实现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国际化需求对接。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一线人才的重任。除了学习专业技能,还应该顺应时代,掌握必要国际交际能力。“2009两岸三地旅游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中提出旅游人才培养问题亟待解决,概括而言旅游行业人才匮乏的症结在于:旅游行业缺乏完善的基础理论指导,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形式过于教条、不能满足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机制缺失[3]。因此我国未来的高等旅游教育必须面向国际、依托行业,根据行业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国际化办学,“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实现产学研结合。

2.跨文化交际是旅游教育国际化程度的直接体现。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办学特点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现代高等教育正在逐步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因此,高等教育要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高等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跨文化交际学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我国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正因为跨文化交际的交叉学科特性,其相关理论对我国开展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国际旅游业展现了各国的国际化程度,旅游产业链中,尤其是大型跨国集团、连锁企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求贤若渴。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语言普及为国际旅游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是旅游教育国际化的直接体现。

三、旅游行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需求的实证研究

为研究旅游行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状况,笔者对长三角地区150家旅游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回收率51%;受访对象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企业、旅游商务咨询企业、会展服务企业、会议展览企业等,通过综合归纳,得出以下结论。78%的受访企业涵盖海外业务,包括境外旅游、酒店服务、商务会展等,随着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涉外业务量不断增加,类型及层次不断拓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会逐步增大。

为了解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笔者针对上海、云南、广西等省市地区的旅游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及一线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累计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回收率96.2%,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结果整理如下。

(一)通过调查得到的基本情况

1.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供需现状。受访旅游企业中,已聘用或拟聘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企业占67%。其中,37%的旅游企业表示跨文化交际人才供需大体平衡;15%的旅游企业表示每年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另有15%的旅游企业表示目前的人才储备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我国旅游行业跨文化交际人才市场的总体供需不平衡,院校的培养环节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跨文化交际人才供给渠道分析。旅游企业引进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渠道可分为院校引进、社会招募、内部培训等方式。院校引进(占48%)为最主要的人才供给渠道,通过院校系统培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得到行业普遍认可,随着国际化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院校提供大量海外交流及学习的机会,较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成本控制方面,院校培养为企业节省了员工海外培训的部分成本,不少旅游企业表示,从院校引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

3.旅游企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界定。旅游企业从国际经历、国际语言、国际意识、国际思维以及国际能力等方面,将所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界定为:具有国际化意识及知识结构;精通至少一门外语;具有海外游学或海外实习经历;了解国际市场、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复合型人才。

4.行业需求拉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旅游行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需求较大,但市场提供(或院校输出)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均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随着旅游国际化的进程加速,旅游企业涉外业务量逐渐扩大,急需大量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通过调查和走访得到的启示

1.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法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行为,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中体现。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都是在外语教学中体现,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偏重的是语言知识的教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重视及显现。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双方均为同一语言、文化背景人群,因此无法构成跨文化交际行为,只是跨文化技能训练。

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母语的交流者之间的交际行为。因此,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跳出外语教学的范畴,跳出教科书的范畴,为学生创造真正的多元文化环境,提供海外游学或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2.师资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师资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师资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反映了教学的国际化程度,师资的国际化视野及意识直接作用于传道授业。教师是连接学生个体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桥梁,其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及国际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学习及运用。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西方文化有比较深厚的了解,才能将跨文化知识传授予学生。

通过与旅游高等院校一线教师的访谈,目前院校的跨文化类课程由语言类教师担任。80%的受访教师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基础,却缺乏海外交流学习的经验,“闭门造车”、“照本宣科”较为普遍,对西方价值理念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规范的差异了解较欠缺。中西方社会规范存在很大差异,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道德规范也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以教师自身能力提高为前提。

3.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院校对海外交流项目的重视程度及宣传力度,影响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参与程度。跨文化交际要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展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用环境及场景,在不同母语背景下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而海外交流项目则为学生提供了跨文化交际的机会。48%的受访旅游院校开展了国际交流项目;17%的受访学生有海外游学或海外实习的经历。院校对海外交流项目的重视程度及宣传力度,直接影响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参与程度。

4.学生外语能力薄弱,客观上局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受访学生中,涉外交流的语种包括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韩语、德语等。12%的学生能流利地使用外语交流;41%学生能较流利的进行外语交流,但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38%的学生外语交流障碍较大;9%的学生无法开展外语交流。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语言短板从客观上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5.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海外交流项目中得以增强。82%的受访学生通过参加海外交流项目锻炼并提升了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术能力;通过海外交流项目,增加就业砝码、开阔视野、感受异国文化的熏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语言应用基础上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应简单停留在是语言技能的训练,院校培养与行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四、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转变传统的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文化教学的观念。“跨文化”作用下,语言与文化缺一不可,既重视语言技能的讲授,也重视科学文化观的传播,成为跨文化交际意识、技能培养的引领者。同时,鼓励推动学生向学习主导者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促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锻炼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交际意识。

(二)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教学,语言是基础,交际是内涵。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改革来源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促进教师知识结构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补,优化师资的专业内涵与素质。语言类教师向专业方向拓展,专业类教师增强语用技能,推广双语跨文化类专业课程。

师资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师资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反应出教育的国际化程度。高等旅游院校与旅游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业是典型的国际性行业,从事国际化教育的教师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必须具备国际化教学的理念、跨文化视野、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及扎实的专业背景。国际化绝不是纸上谈兵,必须有实战经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及动态的国际型教师是实现行业需求与院校培养无缝对接的一大保障。

(三)整合国际化教育资源提升旅游高等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即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吸引、分享、整合以及配置包括学生、师资、技术、人才、资金等教育资源,以服务于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也是推行国际化教育的深层次目标[4]。旅游教育因为旅游行业的国际化而国际化,国际化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输出”或“教育引入”,而应该是“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探索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旅游高等院校“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的创新型国际化双向循环教育机制。

要改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培养真正适合旅游行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作为旅游高等院校,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除了教授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非专业技能素质,尤其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学校应重视产学研结合,增强高等院校学生职业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即培养旅游行业真正需要的旅游国际化人才。

具体而言,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学生在读期间“走出去”参加海外游学或专业实习,并根据行业的动态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另一方面,国际化的师资团队为“引进来”的海外长、短期留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与行业的纽带关系,搭建跨文化实习基地,为行业输送国际化人才。“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创造跨文化交际必备的语言环境及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运用,实现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分论坛综述[J].《国际教育交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总第14期:18.

[2]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4):66-73.

[3]张亭.旅游行业国际化人才需求研究[J].特区经济,2012(12):136-138.

[4]郭玉贵. 从对美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分析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创新机制[J].世界教育信息,2012(9):11-20.

作者:张亭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2:

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随着十三五交通强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轨交通行业亟待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参差不齐,水平总体偏低,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因此,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与考核模式,完善行业英语教材,注重传授跨文化知识。培养专业化跨学科师资队伍,提高学生职场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高职   行业英语   城轨运营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当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处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坚持世界眼光、中国特色的战略思维,实现城轨交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实现交通强国的崛起。“十三五”的5年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总计达4360km,年均新开运营线路872km,5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超过“十三五”前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的累计总和(侯秀芳,2021)。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迈入快速建设时期,为了满足行业服务需求亟待大量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毕业生跨文化服务意识欠缺、能力不足,在数量与质量上难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这种供需不符的矛盾对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和新标准。各人才培养单位有必要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服务综合能力,为城轨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的《论交际能力》中,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包含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Hymes,1972)。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双方可以清楚理解对方语言的含义及文化国情并开展有效交流的能力。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指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言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和心理,使自己的语言输出符合交际情境,保证语言交流是恰當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等同于口语交际能力,是文化储备与口语应用能力的融合。

为了科学地评价高职院校城轨运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城轨运营专业大二学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计发放电子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问卷有效率为97.7%,量表整体信度系数检测为0.924。问卷设计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陈国明教授的跨文化意识、敏感度、效能感的量表及威廉.斯塔罗斯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三维度模型理论。问卷分为三个环节共计72题,其中反向题型30题目,分别测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与意识、情感与敏感性及行为实践。研究使用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跨文化意识测评。跨文化意识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具有的感觉敏锐性、理解科学性和处理自觉性(毕继万,1991)。跨文化意识的高低决定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处理不同文化。将跨文化意识量表得分表分值换算成百分制,发现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得分均值为64.5,标准差为11.4。说明高职学生跨文化意识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学生跨文化意识差异性较小,对不同文化的认知情况较差。第二,跨文化敏感度测评。跨文化敏感是指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Chen & Starosta,1997)。本部分问卷采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问卷问题分为差异认同、交际专注度、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与交际信心五个层面。学生百分制得分均值为81.6,标准差10.09。数据表明高职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为中等偏上,能够主动欣赏接受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第三,跨文化效能感测评。分析数据发现学生跨文化效能感得分均值低于跨文化意识与敏感度,均值仅为61.3。跨文化效能感包含的六个方面数据中仅“尊重对方”分值较高,身份维护和讯息技巧分值高于60分,行为弹性、互动管理和互动放松低于60分。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沟通能力较差,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

2.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困境的原因

高职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我校城轨专业54%的生源通过分类招生考试入学,剩余46%是高考生源。一些学生在高中或者中职阶段对英语缺乏重视,语言基础相对较差。该专业大一年级学生英语A级英语B级首考通过率为68%。总体来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跨文化认知较低,但对浅层次的跨文化知识较感兴趣。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学习存在客观知识障碍,学生跨文化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有待提升。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实用英语涉及较多的行业术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

缺乏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的专业教师。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具备国际化跨学科学术英语能力的教师(刘雨蓓,2014)。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须依赖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大学英语教师。目前,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师资主要来自公共英语教学部门。这些教师缺乏所授学科专业知识或对专业领域知识理解不深,导致行业英语教学被简化成“行业基础知识英译教学”,这种简单的加法式“行业知识+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是行业英语教学的普遍弊端。行业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两个学科知识的融合。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英语教材普遍忽视跨文化知识。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城轨行业教材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客户服务英语》、“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外研社创新职业教育系列《城市轨道交通实用英语》等。研究对比发现主流城轨行业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涉及较少,没有设置专门的跨文化知识模块。其中,仅徐胜南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户服务英语》设置一个章节介绍多彩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的缺位实际上是跨文化教育理念长期忽视的结果。教材在教学中起着纲领性作用,没有教材的规范与指引,行业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教授亦无章可循。

行业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不合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较单一,只重视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高,背离语言学习的本质(史洁,2013)。这种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占比分值较大,长期不合理的考核模式必然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我校2019级和2020级轨道交通学院各专业期末行业英语考试考核为例,考试形式以考查为主,平时成绩占比40%,卷面成绩占比60%。我校和其他同类高职院校一样,行业英语不考核英语听说能力。学生访谈过程中提到日常口语小组活动由于缺乏科学评分标准、反馈不充分等原因,自己参与意愿并不强烈。

3.培养高职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突破城轨运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偏低的瓶颈亟待对症下药。首先,第一学年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基础能力。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不高的现状限制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基础夯实阶段,第二阶段为行业英语强化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为实操演练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就是要在第一学年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确保90%的学生通过英语A、B级。教学模式以语言学习为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传授跨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语境下服务的差异性。例如,在学习语言点时穿插介绍合肥轨道的地方文化元素。合肥軌道站点命名背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公园、秋浦河路、大东门、海棠、三里庵等站名实际都是对合肥老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修建的园林。包拯清正廉洁、铁面无私、不附权贵,敢于为老百姓主持公道,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大东门是合肥历史上七座古城门之一,尽管城楼已不复存在,大东门这一地名始终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夏磊,2018);三里庵建于唐代,与莲花庵为姐妹庵,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开门,供人祈福。

其次,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化解困境的关键之一,必须要培养具备城轨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的跨学科教师,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中外师生交流学习。受制于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学科差异与学科利益竞争、缺乏跨学科平台支撑、院系组织构架等因素,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举步维艰(于汝霜,2015)。跨学科师资的培养首先让教学回归应有地位。“数量科研”和“职称科研”的指挥棒让高校教师疲于重复性低水平研究,教学的忽视让本就困难重重的跨学科交往停滞不前。培养跨学科教师必须让教学回归应有地位,对成果的考核评价要均衡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比重。同时,高校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跨学科平台科研配套支持,组织跨学科合作和专业课程再培训,让教师自由参与跨学科再教育项目。高校人事和继续教育部门配合考核认定,确保教师参加跨学科团队没有后顾之忧。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不仅需要高校的支持还需要外部条件的辅助,借助校企合作项目,将跨学科学习与生产和社会服务相结合。让城轨专业英语教师不仅具备城轨专业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城轨运营实操能力。

再次,完善行业英语教材,搭建云平台丰富行业英语学习资源,注入合肥轨道交通地方文化特色,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跨文化知识,开阔国际视野。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教材编写欠缺中国元素、没有中国魂是大学教材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孙立会,2020)。行业英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跨文化知识模块,学生跨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课堂即兴拓展,存在较大的随机性。目前主流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内容极少,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多样性。城轨运营专业英语教材应该设立跨文化知识拓展模块,内容应该与章节承接。跨文化知识模块不仅是跨文化知识的学习,跨文交际能力的提升,还是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基础。跨文化知识模块不仅要有整体性还要突出局部特色。例如,结合合肥城轨交通中的合肥本土文化特色,赋予教材地方文化元素。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选取“包拯卡通形象”“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主题,设计两列主题列车,一列以包拯卡通形象为主题元素,加上“合肥,我是霸气的”“廉政,我是认真的”“违规,我是必究的”等宣传标语,以全新的活泼形象诠释廉政文化。1号线全系列车车身红白相间的两条彩带象征合肥的母亲河——南北淝河。另一列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主题,讲述“合肥的那些馆,那些事,那些校,那些人,那些山,那些水”,从六个维度介绍合肥的特色,让每一位置身主题列车的乘客都能感受到合肥独有的文化魅力。合肥轨道交通地方元素资源丰富,可开发空间大,在教材中注入地方文化特色,赋予教材文化魅力,让合肥轨道文化实现“内”“外”兼修。

最后,调整行业英语考核模式,结合信息化平台推行全过程考核,提高实操实训分值占比。长期以来行业英语课程考核模式与综合英语考核模式基本没有差异,重期末轻过程,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指向性不明确,结果不具评价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构课程考核模式,建立过程性考核与实战检验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模式。基于超星平台、学习强国平台搭建城轨运营专业英语学习平台,全过程记录学生学习历程。平台具有海量专业音视频资源,通过积分奖励手段鼓励学生打卡学习赢取积分。设置挑战环节、动态分享评论等措施提高语言文化学习的趣味性。过程化考核主要考察签到、课堂讨论、抢答、任务得分、即兴演讲、小组模拟、课堂笔记等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量化,作为终期考核成绩重要依据。重视跨文化知识储备考试,建立标准化线上考核体系。提高主观题及口语考试占比,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际操练能力的考核(张玉青,2011)。借鉴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机考模式,增加远程面试环节,实战检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的检测,借助校企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实操实训,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考核。

4.结语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培养城轨行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城轨运营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业规范与岗位要求,从教师、学生及企业多个维度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展专业课教育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强化跨文化服务意识,实现城轨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式发展,为社会输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Chen G M & Starosta W J.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 Human Communication, 1997,1(1):1-16.

[2]Hymes.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In Pride J. B. & Holmes, J.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

[3]曹阳.中学俄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4]毕继万.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1(5):72-76.

[5]侯秀芳.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J].都市快轨交通,2021,34(1):12-17.

[6]刘雨蓓.大学英语教师跨学科学术转型发展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9-40.

[7]芮燕清.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26-53.

[8]孙立会,朱雅,李芒.大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8):1-5.

[9]史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0-52.

[10]夏磊.地铁塑造城市形象研究——以合肥地铁1号线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8.

[11]于汝霜.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4):90-94.

[12]张玉青.构建科学考核模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6):135-136.

基金项目: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21SKB21)。

作者:谢长宗

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3:

再论英语教学与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以各种方式传播英语文化,做好跨文化教育,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各种途径中,英语词汇是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工具,而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释例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催化剂。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词汇释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在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2004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曾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

1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1.1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因此,在中国实施英语教学也是一种跨文化教育行为。这里是一个图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所说的跨文化教育主要是指配合语言形式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通过语句,语篇学习外语,同时也在习得一种思维习惯、一种世界观、一套价值观念。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必须实现心理深层的调整,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因此,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意识”而非“认同采纳”。在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今天,我们根本无法认同采纳某一种文化而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各民族人民进行交流,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是有效途径。综上所述,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什么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呢?

1.2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为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铺垫。跨文化交际是指“发生在具有足以改变交际结果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不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可以发生在“大文化”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亚文化之间。外语教育所关心的是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包括大文化区之间、国家之间、跨国组织之间、本文化群体与对象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的交际。这种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可以在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完成,而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只能在英语教学环境中完成。因为文化教学是教会学生怎样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完成与社会环境相配的社会行为,传授的应该是关于文化知识的真实、地道的使用,而不仅仅是关于文化的知识。因此,在缺乏真实英语社会环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性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建立和提高这种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目标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自觉性。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涵盖如此之广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言,因为承载了上述各种文化内容而与文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但语言又不只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被抽象概括出来的,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现代学科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并非孤立存在,它深深扎根于它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两种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其语言(包括词法、句法、表达方式等)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映射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可以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胡文仲先生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还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承载文化,文化制约语言。清楚认识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运用该语言的能力。

3跨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结合

从理论上讲,现在没有人对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质疑。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王振亚曾经讲过文化教学的状况是“教师随机任意地教,学生凭兴趣任意地学”。时过多年,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尤其是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这种“任意性”势必会造成英语教学中本来必要的文化教学成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即有的教师文化教学内容多一点,有的教师文化教学内容少一点,甚至完全没有。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在素质教育、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问题被提出并讨论多年之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甚至原地踏步的原因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文化教学的内容不明确,或者说部分教师不清楚该向学生传授哪些与所学外语有关的文化项目;二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方法和理论指导,没有真正将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相对比较容易,主要是根据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制定出明确的教学大纲,指明外语教学中必须涉及的文化项目。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更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为了解决文化教学与外语(英语)教学的结合问题,1996年徐盛桓教授提出了“常规关系模式”(Stereotypical Relation Model, SRM)。常规关系是“事物在各种条件下与它物产生关系的规约性概括。”徐盛桓对“常规关系”作过一个简略的概括:若事物(或其特征等)A一般总是常规性地同事物B(同样或其特征等)联系在一起,A和B就结成了常规关系;提到A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联系上B,B就可能是A所暗含的隐喻。例如,The pregnant woman has given birth to a baby.例句中“pregnant woman(孕妇)”和“a baby(婴儿)”在“give birth to(生孩子)”的条件下结成了常规关系,即,当人们提到“孕妇”时,一定会想到“婴儿”,一提到“婴儿”就会想到“孕妇”。在结合外语教学进行的文化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常规关系意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的过程,这种跨文化意识正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不可或缺的。而培养学习者的常规关系意识必须通过文化内容的学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与词汇有关的文化内容,与语法篇章结构有关的文化内容,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内容,与非言语交际有关的文化内容。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可以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举办讲座、举办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然而,最为有效的还是结合日常的英语教学从事文化对比,使得学生不仅在理性上对于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而且能够自觉地汲取语言中的各种文化信息。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使用外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结合日常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固然可以在各个层面上进行。然而,笔者认为,英语教师首先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英语语言中最为丰富的材料——英语词汇,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毕竟,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因此首先可以通过分析理解词汇,把语言延伸至文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也对照了中西文化,找出了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并且懂得了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交流。Seelye认为,“如果学生(或者教师)不了解词的文化内涵,他就不知道那个词的意义——不论他是否会读出或译出那个词”。Byram认为对于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异文化的结构和观点,这种学习应该尽早开始。人们一般认为利用词汇实施文化教育,主要就是正确理解英语词汇的语义并帮助学生揭示其文化内涵。当然,这种做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英语词汇的利用价值其实远非如此。上述做法往往只适用于自身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而对于那些没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则没有指导意义。笔者以为,除了利用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开展跨文化教育之外,还可以利用本身并无文化内涵的词汇实现跨文化教育。这是因为词汇是各种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不论何种词汇都可以成为传播文化和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工具。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以各种方式传播英语文化,做好跨文化教育,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各种途径中,利用词汇及其释例渗透文化信息无疑是首选之策。这是因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英语词汇的参与,就不可能出现句子、篇章、语用、文体等其他文化教学途径,所谓跨文化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英语词汇是实施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工具,而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释例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催化剂(activator)。

4参考文献

1Byram, M. et al.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M].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4.

2Edward Sapir: Culture, Language and Personality[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4

3Hanvey, R.G. Cross cultural awareness. In E. C. Smith & L.F. Fiber Luce, (Eds) Toward Internationalism [J]. 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81:.46-56

4Seelye, N. 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ational Textbook Co, 1985.

5Samovar Larry. A.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32-135

6Tomalin, Barry & Susan Stempleski. Cultural Awarenes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李淑静,徐盛桓.荷恩等级关系:常规关系的特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2):55-56

10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3):72

11徐盛桓.常规关系与文化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1):2-7

作者:潘荣成 李 灏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评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