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美术作为艺术表达创作的一种,其题材选择能力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而在现阶段的美术学习中,大部分小学都将传统的西方美术理念作为美术教学的核心,这也是学生的题材收集能力大大下降。即便国家提出了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口号,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相对较差,所以也很难将传统文化带入到小学的美术课堂当中。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1:

浅议国画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对我国国画启蒙教育的传统分析,探讨当前小学国画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文献比较研究,发现传统的图式教学和逐步发展起来的儿童水墨国画教育在国画启蒙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这些方式都存在只关注教育的手段和过程,对国画启蒙教育的终极目标尚未形成理论基础。通过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得知,在启蒙教育阶段,儿童眼中的世界和审美意识,对事物的想象及反馈,与成人大相径庭。实践证明,在启蒙教育上,程式化和成人化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和表达。因此,在国画的启蒙教育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审美强加于儿童身上。概言之,在新时期的国画启蒙教学中,提高美术教育理论水平和鉴赏能力,推动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归因研究都是亟待解决和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国画;启蒙;教学

1 传统国画启蒙教育的方式

中国画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上拥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然而中国传统国画的教育大致属于师徒传授模式,主要通过一对一或对几的面授和临摹前人作品。在国画启蒙教育这一方面,更没有明显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课程组合。

(1)家教方式。中国古代的国画启蒙教育,起源于家族的传承,或者请好的画师在家中进行教学,这也成为国画传承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有一些共性:第一,受传统文化熏陶,琴棋书画是条件殷实人家的必修功课,家中必有擅长书画的人。这些人自觉承担了启蒙老师的角色。

(2)学校教育。国画作为学堂教育的正式课程,早期出现于清代。此时的图画启蒙教育比较注重技法画法,尚未形成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临摹前人作品为主,仍是中国传统的方式,受到西洋美术的影响不大。这种学校内部的国画启蒙教育,为以后的国画学校教育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儿童国画启蒙教育的现状与辩思

随着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前中国画教育处境堪忧,在美术教育领域,源于西方的素描、速写、油画、色彩等成为主流。中国画的启蒙教育更是被边缘化。通过调查了解,

2.1 国画启蒙教育的现状

(1)中国画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国画作为传统绘画形式,已纳入小学美术教材,但所占比重和学校重视程度均远远不够。具体现象是:大多数学校不开设国画课,教材内容也是应付授课,学生们对国画的知识掌握比较匮乏。能根据家长和学生兴趣需要,开设国画课或兴趣小组的学校,能办出成绩和坚持下来的也不多。总体反映出,教育整体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

(2)小学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小学美术教师在国画教学上能力普遍偏低。由于书法国画等传统美术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断档,各师范类以及综合类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对国画素质培养的方式基本属于集中辅导和训练,不够系统。对国画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普遍不强,训练大多是限于用笔与用墨以及构图等层面。绝大多数美术教师没有建立起传承国画教育的主动意识和兴趣,对国画启蒙教育的研究更是荒芜。

(3)目前两种儿童国画教学形式。在儿童中国画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沿袭了国画传统图式的教学形式,以临摹为主。但小学美术教材所提供的范例畢竟有限;另一种是提倡让儿童学生自由发挥,接受了尊重个性教学的观点,但往往忽视国画传统技法。

2.2 对当前国画启蒙教育形式的辩思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画启蒙教育盛行的教学形式,不管是沿袭中国传统国画教学方法,还是提倡儿童自由发挥的观点,都存在观点上的排斥,前者仅立足于中国国画的自身的特点,而后者只关注儿童认知和个性特点,都存在片面性。

(1)传统中国画启蒙教育方式仍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中国画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技法与鉴赏体系,前人总结与积累的教学方法与经验,非常有借鉴价值。然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古代的启蒙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西式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符合中国文化特点和氛围的教育理念和途径,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在国画启蒙教学中,应该把传统图式临摹教学方式与儿童水墨教学有机融合,以互相弥补各自之不足。

(2)美术教师国画教学能力亟待提高。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画的意识很淡薄,同时也缺乏基本的国画教学知识和技能。另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对此有所认识,但认为国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笔墨技法过于深奥,儿童难以接受,致使教材中的国画教学章节被其他美术内容所代替。目前,高考考生在报考师范类专业之前,大多接受的是素描、速写、色彩等西式美术教育的集训。因此,教师的培养培训机构,要强化对美术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对国画技法与鉴赏水平的提高。因为国画课是将来他们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要面对的课程。

3 儿童国画教育的现实实践

现代儿童国画启蒙教育应当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加强文化传承,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一方面要让儿童感受到传统国画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应启发儿童进行开放式的国画学习活动,鼓励儿童大胆创作,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1)重构学习内容。在现行幼儿园、小学美术教材的框架下,重组教学内容,使国画教学素材题材更宽泛,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简单易学,进而激发儿童学习国画的兴趣。这样能使儿童从丰富的学习内容中寻找符合自己审美需要的题材,便于学生进行各种自由表现。

(2)抓好基本训练。首先,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先讲解示范握笔的姿势、再手把手地教儿童进行练习中峰、侧峰、卧峰等笔法,并随时提醒指正。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训练:水分和墨色是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法,应先让儿童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后抓好用墨技能训练:国画“墨分五色,妙在用水”,让儿童观察,直观上感受墨色的不同和用水多少的区别,在掌握好这些技能基础上,再进行作画练习。

(3)丰富表现形式。鼓励儿童用多种方式进行自由创作。儿童天性幼稚,单纯,心灵纯净,还处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初期,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用成人视角审视儿童绘画表现。这时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鼓励学生尝试一切可以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强调儿童画表现的自由性、淡化完全的临摹,给予儿童创作的空间和内心情感与体验表达的机会,才能使儿童的作品个性张扬、风格多样。

参考文献:

[1] 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孔露苗.新理念下幼儿水墨画教学之策略[J].学前教育(家庭版),2008.

[3] 龙念南.儿童如何学习水墨画[J].学前教育(家庭版),2006.

作者简介:廖章(1993—),女,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

作者:廖章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2: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对策探析

【摘要】美术作为艺术表达创作的一种,其题材选择能力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而在现阶段的美术学习中,大部分小学都将传统的西方美术理念作为美术教学的核心,这也是学生的题材收集能力大大下降。即便国家提出了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口号,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相对较差,所以也很难将传统文化带入到小学的美术课堂当中。因此,针对于此情况,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并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解构,以便其融入到现代小学美术课堂当中,也希望我国的美术能够更加表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不被西方传统的绘画概念所禁锢。

【关键词】小学美术  传统文化  对策探析  教育方式

美术对人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其有一定的外物认知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想象表达。而对于美术教学来讲,则更需要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创作当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年龄越低,美术教育的难度就会越高。因此,现代化的小学美术教育需要在教会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其独立性和个人性进行提升。而在此期间,教师还需要尝试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较好的民族文化传统认知观,而并非只限于西方外来的美术结构中。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虽然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模式都偏向于西方教育,但对于艺术创作来讲,与学生距离较近的依旧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小学美术为例,小学美术虽不及素描、石膏等内容形式,但为了照顾与初中、高中的衔接,所以还会对其具有一定的倾向[1]。而对于小学生来,比起传统的西方绘画式内容,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更具亲和力。尤其是民间文化,学生不仅接受度较高,且上手也相对较快。在经过正确的训练后,也有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绘画能力的条件。另外,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文化价值下的美术课堂的结合性还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帮助学生形成富有东方价值的美术认知观

传统西方式的教育模式,虽然说可以短时间内能够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并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实质上,学生的美术学习环境主要为东方,且素材寻找环境一定程度上也为东方。但长时间的西方概念渗透不仅会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盲目感,并影响学生的素材寻找能力。而美术教育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其素材寻找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作为艺术家的潜力。如果学生无法在儿童时期培养出此种素材敏感度,那将会严重影响其在东方艺术文化圈中的发展[2]。

(三)容易被社会大众所认同

在基础的美术教育中,西方的美术体系偏向于形似,所以在学习前期很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但随着学习的推进,西方美术体系中期的价值表达由于所属文化不同,所以很难得到东方文化的认同。而学习后期的价值表达需要专业的美术欣赏能力作为支持,否则很难理解西方画作中的艺术体现[3]。而对于东方传统文化来讲,虽然说大众前期很难感受到国画中的神似,但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大众也能够重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视,从而获得更高的文化认同感。从整体上而言,在绘画能力相同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做加持的艺术作品能够更加容易地调动更多东方人的认同[4]。

二、传统文化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一)课本设计缺少艺术性表达

在现阶段的美术教材编撰中,大部分教材都将科学性作为教材设计主题,并希望通过科学性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为例,在《会动的线条》学习中,教材主要是通过表现形态的多样性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事实上,从科学角度上来讲,教材的设计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艺术性表达上,这种表现方式并不适合学生艺术性的展开。尤其是在较低年级的美术学习中,这种模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十分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二)美术评价理念教育落后

在低年級的美术评价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经常会将形似作为学生美术能力的唯一判断标准。但在美术学习中,形似只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尤其是在学习中期,技巧上带来的形似对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相当有限。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教学压力的迫使下,其依旧只能选择传统的美术评价方式。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对策

(一)增加教材中的艺术表达

美术教学毕竟为艺术教学,所以在美术教材的编撰中,要尽量依靠其艺术性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并非科学性。如果编撰人员认为教材的艺术性表达很难在小学中被学生所感知,则可以尝试将美术的艺术性进行儿童化处理,一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二来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好感度[5]。依旧以《会动的线条》为例,在此课学习中,教师要尝试使学生明白线条的基本含义。线条作为美术表达的一种基本手段,虽然其本身性质较为明显,但也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首先,教师可以将不同性质的线条画在黑板上,如曲线、直线等,也可以通过虚实来进行区分。之后,教师则可以将线条进行排线处理,从而形成较为简单的明暗关系。即便是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但在此种表达方式下也能够明白图形的立体关系。处理完成后,则可以将排线进行涂灰处理,并延伸至我国的传统国画。与西方的明暗关系相比,我国国画中的线条排列更加倾向于神似,也就是整幅画面中的线条交叉关系,而并非明暗对比[6]。而在此情况下,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单根线条在整幅画中的表现关系,从而将自身的思维从传统的美术体系中跳出,并逐渐加深对线条本身概念的理解。在上述操作完成后,教师则可以继续扩大线条的概念。比如可以直接将绳子、草木等具有线状结构的物体置于课堂上,并尝试利用此物品进行作画,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对线条的认知,而并非只是将其限制在白纸当中。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将新的概念融入到线条当中,比如在线条中添加色彩,从而进一步摆脱科学对艺术的限制。

(二)更新现代对美术教学的评价标准

在小学教育中,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都相对较为有限,所以单纯地要求形似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尝试更新美术的判断标准,比如在形似之外,还可以将创意、搭配、表达、变化纳入当中,从而在多维度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行评判。不过,实质上美术教育中的大部分问题还是集中在西方绘画体系的侵入,所以如果想要改变美术教学评价标准,还是需要打破西方教育体系的垄断局面。比如在评判标准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以便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评判体系当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直接将其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氛围中,通过实地操作来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标志的多样性,而并非仅仅限于社会以及家长眼中的“好像”[7]。

(三)多样化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入当中,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将壁画、雕塑等美术体系内的性质进行融合,从而帮助学生锻炼出良好的素材寻找能力。但实际上,美术教育的包容性极大,所以传统文化的荣誉也不仅只限于上述方式中。因此,在小学的美术教育开展上,教师可以尝试将形体融入到绘画当中。实际上,绘画中形体的融入已经有较多经验,比如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教师也可以直接对飞天进行改良,从而使其更加趣味化、儿童化,以便于学生接受。比如就可以参考当今较为流行的动漫卡通IP设计动作,一来能够在美术课堂中有效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二来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当然,教师在传统文化的融入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加入想象成分,并尝试与预言和童话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魅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终归是艺术教育的一种,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开展中,教师尽可能地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努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有更强的艺术感知力。另一方面,校方也要尽快展开艺术教育的方案改革,并尝试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倾注到小学的美术课堂教育中,从而间接提升美术教师的课堂开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国际公关,2019(8):131-131.

[2]顾敏.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169-169.

[3]严韵.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新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32-133.

[4]杜惠怡.淺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科学咨询,2019(24):164-164.

[5]马燕玲.提高审美情趣体味生活之美——建立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6.

[6]陈晓璐.民间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与传承研究——评《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8):67.

[7]古全.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8(3):41.

作者简介:

朱云逸(1975年1月-), 男,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本科学历, 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朱云逸

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篇3:

现象学哲学视野下的美术教学探究

摘 要:以现象学为基础的教学是当前美术教育实践教学的理论建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哲学为基础的支撑,只有从本质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美术教学,从而使得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得到一个全面的认识。现象学的美术教育是基于人文主义这一立场, 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去除遮蔽的道路。生活中的艺术不是崇高的怪物,而是生活和生命的表达,更是每一个健康生活的基本需要。

关键词:现象学 美术教育 教育实践

一、现象学概念分析

现象学(Phenomenology)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的哲学家胡塞尔奠基于1900年,胡塞尔深受布伦·塔诺的“真理自身”的理念影响,从而提出对意识本质的研究,或描述先验的、绝对的认识之根本与法则,称之为“现象学”。现象学是一种方法,它是从直接直观和先验本质中提取知识的途径。胡塞尔提出一个口号:返回“事物本身”,即回到意识的领域,丢开普通思维方式,用“还原法”对于我们通常的判断“悬置”起来,“加上括号,存而不论”,如此才能直觉到纯意识的本质或原型,从而发现意识中的基本结构。

“意向性”即意识总是指向有关某对象的意识。如果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出发,我们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认识是一个包含知觉、想象、判断、直观多种因素的集合整体。而人的存在同样是在诸多关系之中的一种交互联系,也就是说人与世界是相互共存的。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都需要从自我认识中获得自我存在之价值。因此,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人人的,不是一种客观孤立的存在。对于老师来讲,美术教学方法是一种个人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情境的体验之中才能使知识成为活的知识,实现现象学之还原。而师生关系又是一种主体性关系,通过美术教育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具有价值的活动过程。

二、美术教育的现象学教学原则

教育的“育”是现象学美术教育之源,可以看出教师与父母之间的可替代性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教育中教师的智慧体现在“教”,在一个具体的氛围中,取得实践性的体验,所以说,美术的教学要与特定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的过程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出发,设置不同的艺术教学经验模式。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现象学教学秉承“回到事物之本身”的原则,从教育的最原始的部分探讨问题。在美术教育中,现象学要求回到最初的感性与理性没有分隔开来的状态,从而实现形而上的超越。它将视线从世界自然科学回归现实生活。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更加重视生活中的情感意识。我们说艺术是一种感性的学科,从现象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完整的。艺术是充满人性的发展,它超越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区别,其中包含情感、理性、感悟和敏感性等。它需要将科学的理性转化为自然的理性,从而赋予美术教育以生活的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自然。教育应该是真诚的,不迷信于权威的知识,目的是挖掘人的创造潜能,摆脱中规中矩的理性概念束缚,从而实现未被规范之前的人所具备的可能性和意义性。

三、现象学哲学对于美术教学的启示

人有不言自明的天职与使命,毎一个人都在生存之中感悟自身存在的意义。面对着北国萧瑟的冬景,笔者每每陷入沉思。多年来,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中,我曾体验过精彩的讲解带来的满足,也体验过沉闷的教学带来的痛苦。人生正是经历了无数的画面、无数的激情与无数的教学体验化作为今天知识和阅历的积累。也是在这种存在中,确立着自身的存在价值。

现象学、艺术和教育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现象学的体验、艺术的自由、教育的召唤,三者在相互贯通又互相彰显着彼此的意义。现象学关注存在的过程,要求自身的实践体验过程。在艺术体验之中,人庸常化的生活被艺术的意象所唤醒,感悟到生命本初原本与世界一体的澄明感受,在艺术品的意象、艺术家的经验、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情感世界的交融状态下,返回生命本源之思,在生命之思之中又折回,从而确认生活的意义所在。

教育的唤醒功能在于用智慧和灵感的教育方式,能带领学生走向光明,也能驱逐令人恐惧的黑暗,可以带来生命的超越与升华,摆脱腐败和堕落。我们说,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这是所有人的问题的焦点,而美术教育现象正是抓住了这个重点。在美术教育的反思之中,我感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需要重返艺术体验现实,重返“生活世界”的体验。现象学对教育学的启示:一是事情本身;二是生活世界;三是交互主体性。在我看来,现象学美术教育的意义不止这些。其中,尤其是对“直观的”理解,尤其适用于艺术活动的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现实生活的本真性是非常有意义的,了解了这个层面,更有助于人们获得生命之真谛。 “体验”在我看来是“放松心态”来直面这个世界,用心去感受世界。

美术教育的意义,是回到事物本身,具体分析主要指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教育。这首先让我们觉得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使学生体验良好的美术教育过程。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美术教学是一个体验式的现场,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产生教育的方式方法,体会美术教学的生动趣味和它自身的丰富性。其实,美术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美术教育。从交互主体性的美术教育意义价值来看,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主体的典型。在我们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发现教育出现了单向度的问题。后来我们改变了前一种想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这并没有错,但老师的主体作用不能就此抹灭。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任何一方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当,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审美意识的活动,是交互主体性关系。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不能单独定义,这将会忽视欣赏者的感受效应。毋庸置疑,个体与环境同样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存在关系。因此,对主体间性的理解,有利于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促进人与环境的互动,更能使学生获得好的成长。再有,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主体间性。要理解这种关系,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在与人的相处中,养成相互尊重和宽容的好习惯。最后,学习和认知是一种主体间性,这是人与外界交互的表现。总之,主体间性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在自我和外部关系处理中,需要的是和谐共处。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的生活世界是美术教育的本身。我们应该在具有生命意义的美术教育中去感受美术教育。在生活世界的美术教育意味着我们的美术教育应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美术教育课程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联系,从学生经验中获得美术与学生自我的关系,注重把握学生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在美术课程的内容设置中,教师应该走进大自然,走进日常生活,善于从生活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使学生感受美、陶冶美,逐渐形成这种对美的爱与人格的养成。因为,美术教育的最终归宿点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生活世界理论要求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充满生活的气息。生活世界永远是在自我意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把握直观性,本真的存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总之,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是现象学美术教育的要求所在,继而重返生活本源。教育生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友谊和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现象学开启艺术教育的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奇异和更具自然化的景观。让我们的知觉恢复生命之初赋予我们的本然的敏感性,因此每个灵魂都能在美术教育的生活中相遇,有一个全新的体验,从而丰富内心世界。几乎人类任何事情的源头都出自于体验,在经验中我们可以使干燥理论世界完全恢复其本来丰满的意向。只有回归生活原本存在的爱,我们才能重新感受失落的意义;只有在经验的范围内,才可以重新获得我们的美术教育智慧。感性的世界、情感的世界与理性的认知在“生活世界”之中获得本然的完整,美术教育不再是一个死的概念,而成为活的教育现象。作为一个主体应从生活本身而重新认识生活的真谛 ,我一直相信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才是所有生命意义的基础。然而,在现代化工业文明不断发达的今天,人的存在正慢慢与生活的意义相背离,在巨大的社会的压力之下,人类的生活和精神更多体现出来的是手段化、庸俗化、亚健康化。这种破碎的的现实,使人们无法感受真正的自我。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始终藏着一种诗情画意的画面感。这是人的本能情感,我们渴望回到一个真正充满意义和富有诗意的世界,让疲惫不堪、烦扰己久的自己获得静谧逍遥。生活不能没有艺术,生活不能没有意义。尊重每个人的感情,让生存获得意义感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压倒一切的主题。现象学美术教育的旨归之所在,也正是艺术体验的价值之所趋——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在社会人性化的生存中,可以感受到呼吸的脉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生活与艺术的存在和本质意义,以及生存本身的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 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2] 吴廷玉,胡凌.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黄曦,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黄曦

上一篇:少数民族客家文化艺术管理论文下一篇:解析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