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在进行旅游管理教育工作时,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本文分别从课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具体探究人才模式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其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更高程度的保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 篇1:

地方师院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 地方师院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在于:师范性和地方性决定其开设非师专业的双重弱势,表现为师资的缺陷,学术带头人才缺失;学生专业观和就业观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不相比配;专业特色不突出,难以形成招生的吸引力和就业的竞争力。出路是完善师资结构;打造为地方服务的专业特色,并以此为中心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 地方师院本科层次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困境 出路

中国旅游人才培养规模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急速发展而扩大,在此背景下一般师范院校也纷纷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并多数定位在本科和专科层次。在旅游管理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上,本科学生应该是旅游就业市场的主力军,但是事实上本科学生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处境,科研能力不如研究生,动手能力不如专科生,尤其专业思想不明确、就业定位模糊,考上师范院校的非师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程度更低。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和地方性使其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众多旅游院系中处于双重弱势。

一、困境及其原因

1.师资结构不合理尤其缺乏学术带头人。

地方师范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多数由原来师范专业的历史学、地理科学等专业开设,从专业特长看,侧重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评价而欠缺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教师,开办之初常常“因人开课”而做不到合理地安排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从师资的职称和学位结构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往往是非旅游管理专业的,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往往偏年轻职称较低,且由于地方师院的层次特点和区位劣势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教授或博士),这样就造成师资队伍中明显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大学之大不在于大门而在于大师”,学术带头人缺失,从而造成专业建设滞后、专业特色难以形成,在同行中缺乏影响力等弱势表现。

旅游管理专业相当一部分课程实践性、实务性强,这也是师资队伍中的一个软肋。教师队伍中具有旅游企业实践经历、经验的少,授课中理论与实践不匹配,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

2.难以形成专业特色,从而影响招生和就业。

如前所述,学术带头人的缺失不仅在同行中缺乏影响力,而且在潜在的生源中缺乏吸引力。地方师院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来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应运而生”,而事实上仅仅是跟风而上,专业设置只能歩人家后尘,既缺乏基根,更无所突破,所以要形成专业特色难上加难,我所在的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的招生情况优于本科层次,同一个系的不同专业,学生对师范专业的认同程度远远高于对非师专业的认同程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班学生中大部分并非第一志愿甚至并非出于志愿而入学,所以即使已经进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之后仍然争取机会转到其他专业尤其是转入师范专业,非师专业在师范院校属于“新”办专业,师资的缺陷和专业影响力的不足使之在招生中处于劣势,而专业实力、影响力和特色不鲜明又使毕业于这里的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继续在本专业深造的学生也为数不多。韩山师范在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历年招生人数起伏不定(见表1),2004年达到最高峰,最近五年的招生人数少于前五年,2007年最少;从已经毕业的五届毕业生首次就业情况看,虽然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2%以上甚至100%(2009届),但是首次就业于旅游行业的比例一直达不到半数,最低的2006届仅有20%的学生首次就业于旅游行业。在本专业的考研队伍中,报考旅游管理的很少,也就是说,经过本科阶段学习,即使考研也不再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继续深造。

3.学生专业观和就业观模糊。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由于中国的旅游服务业仍然处于粗放的状态,在人们的心目中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地位不高,观念的错位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观模糊,尤其是被录取在地方师范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错位”的,认为考师范院校就是要读师范专业,非师专业的专业地位不如师范专业。非师专业的就业保障不如师范专业……在专业思想没有端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显得被动,没有热爱、没有激情、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业问题更是凸显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学生就业意愿的矛盾。一方面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成熟,旅游就业市场急需高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本科学生对从事旅游业的兴趣不大、信心不足,对个人在旅游行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导致毕业生首次就业于旅游行业的比例不高(表1),若干年后,仍然坚持在旅游行业的就更少了。

4.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不相匹配。

2008版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各类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和旅游行政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管理人员。”事实上,不少企业认为本科生缺乏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旅游人才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各部门可以替代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而旅游本科毕业生缺乏替代其他专业类学生的能力(刘曙霞,2007)。之所以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反映的如此反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不相匹配。诚然,直至今天,中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仍然处在不成熟的探索之中,由于至今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仍然处在粗放的阶段,似乎其他专业的人都能在旅游行业中插上一脚,旅游管理专业科班人才反而难以凸显其优势。优势的缺失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实践环节、专业意识、师资构成、体制僵化……从知识结构看,只有旅游学科及一些交叉学科是本专业的优势,旅游学科是注重实践的、应用的,而实践教学环节停留在简单重复、肤浅的实操层面难以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甚至引发逆反的作用,使学生更不愿意将自己的发展定位在旅游行业,许多专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层次教育改革指出“良方”,例如校企合作模式等,而作为师范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更不具备优势,师生都难以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体制的僵化体现在诸如师资引进、师资再培训等,旅游专业教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授,更需要具备相关企业的实战经历,目前师范院校的人事制度难以在这些方面对教师的再培训具备操作性和鼓励性。

二、出路

1.完善师资结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范院校在非师专业的办学模式上要有所突破,首先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的特殊要求配置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尤其是引进具备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资再培训。

2.打造为地方服务的专业特色并以此为中心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师范院校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实用型专业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才能凸显优势,因此,分析地域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能在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又能为地方输送适应需求的人才。例如韩山师范学院地处千年古城的潮州市、区域文化独特的潮汕地区,而在广东旅游强省中旅游业发展却相对落后的粤东地区,旅游管理专业应体现地方特色而又具有前瞻性,为地方输送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转变就业观念。

教育的效应是滞后的,只有思想领先于行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要依靠教师的未来意识、大局视野和专业情结。在这个多样化的时代,市场的需求是越来越专业的,现代服务业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高层次的需求弹性大,发展空间充分,学生要有既立足于基层又对个人发展有充分信心的就业观。专业思想和就业观,归根到底是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决定人的社会性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个体将目标的价值看的越高、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力量就越大;相反,如个体认为目标价值不大,动机就越弱,激发力量就越小。”(张积家,2004)所以,只有对本专业强烈的认同感才能激发其聪明的才智及持久的热情。教师的言传身教之力与现实社会对旅游行业定位之力,两者结合才能促使学生更加认同及热爱所学专业,并立志于以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从而获得相应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李坚诚 陈非 黄咏欢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 篇2: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在进行旅游管理教育工作时,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本文分别从课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具体探究人才模式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其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更高程度的保障。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引言:

旅游行业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过程中,旅游行业的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对其相关人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优化课程专业设置

在具体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专业设置是其相关工作的重要体现,对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高等院校在具体设置旅游管专业时,不仅需要确保工作满足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需求,确保其规范性和严肃性,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满足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现代人才的具体需求,确保其相对灵活性。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时刻关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尤其需要高度重视其新兴业态[1]。基于旅游行业具体需求和人才发展长期规划进行相关专业的合理增设或调整,例如,会展管理,休闲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营销策划等多个专业,确保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专业人才和综合性人才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除此之外,在我國目前,旅游科研,旅游教育,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工程,旅游交通等方面人才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需要科学构建相关专业进行人才培养。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传统知识面较窄的老专业进行科学调整,整合传统教育中划分过细的方向和专业,使其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步淡化,进而实现专业口径的有效拓展,使旅游业人才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

二、整合创新课程体系

在高等院校具体进行教育工作过程中,课程设计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对学生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为了进一步实现培养目标,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高等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具体设置专业课程时,需要对其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创新和有效整合,基于构建隐性课程强化院校心理文化课程和学校制度课程等方面的科学构建,确保有效结合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和相关人才专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教育工作,确保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制度。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的科学设置,培养学生职业把握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实现更为更高程度的职业化发展。在此过程中,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需要有效添加实践课程比重,不仅需要设置实践技能课程,同时,还需要科学设置毕业实习和校内实训课程,确保其系统实践的规范性,进而保证旅游专业每个学生都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进一步适应旅游工作。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在具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高等院校必须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价值,基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需求科学改进师资队伍建设,为优化人才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学校可以选择派遣骨干教师参与学习考察和专业培训,通过访问学科优势不同的相关高等院校进行专业进修,与此同时,高等院校需要鼓励教师队伍继续深造,使其具有更高的实践技能和学历层次。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对师资队伍所具有的流动性充分考虑师园,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有效的梯队建设,选拔主干课程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确保在教学改革中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和带头作用,科学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逐步形成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共同构成的教师梯队[2]。另一方面,还需要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有效交流,可以聘请旅游行业或其他高校知名专家开展专业讲座,聘请旅游企业或旅游管理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对其传统过于单一的师资结构进行科学改进。

四、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高等院校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企业参与是其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条件,能够确保高等院校办学具有更大的整体效益。在我国目前地方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力量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存在机制缺乏,层次较浅,动力不足等多种问题。在早期高等院校与相关行业合作时,企业或行业的积极性和热情普遍较低,通常只能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或教师与企业合作相关项目。而通过有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企业能够全程参与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在制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大纲,拟定招生计划,建设和培训师资队伍,安排学生实习等环节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而高等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强化能够使其与相关行业科学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进行利益平衡机制的科学构建,强化制度建设,对其激励评价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的科学构建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高等院校在具体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时,只有确保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科学构建长效机制,才能进一步满足我国现代旅游行业发展对其技术人才建设的具体需求。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优化课程专业设置,整合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长效合作机制能够确保高等院校开展旅游管理教育工作时,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专业人才,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旅游行业发展需求,进而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高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泽林. 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措施[J]. 中国商论, 2017(12):39-40.

[2] 石丹.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z1):88-92.

作者简介:

鲍润华(1980-),女,汉族,籍贯:重庆市丰都县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作者:鲍润华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反思及构建

摘要:当前,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国际旅游业的竞争加剧,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的剖析,提出了从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创新的科研氛围、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政府引导和社会需求等六个方面构建适合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构建

高素质旅游人才是衡量国家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转变中,亟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旅游教育水平因此首当其冲成为限制一个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影响旅游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1 青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青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是2004年开始招生,历经了六年的建设,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状

为了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企业需求更好地衔接,调查采取了问卷方式,面向的范围为青海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的专业人士,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38份,回收率95%。具体的结果如下:

(1)受调查单位每年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基本在20%~40%之间,录用比例并不高;调查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受调查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表

(2)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表2所示。

表2 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与事业心、快速适应环境或岗位等综合素质。

(3)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如表3所示。

表3 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团队精神、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业务素质。

(4)受调查单位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如表4所示。

表4 受调查单位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历、职业资格证书、发展潜力、职业修养、学历与成绩等。

1.2成因分析

通过对青海旅游企业的调查发现,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1.2.1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错位。目前,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只专注于按学科需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不了解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与旅游企、事业单位联系甚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现象。

1.2.2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课程体系则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学校系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培养目标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所安排的实践项目比较少,教学质量及效果不尽如人意。

1.2.3实践教材建设滞后,教学脱离实际。这也是致使旅游实践教学质量多年来仍在较低水平上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旅游实践教材尚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教材的实用价值不高;教材内容存在严重的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没有充分反映实践教学的创新,致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和旅游学科的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一个内容复杂且组织严密的体系,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和理性的范式向导。一方面完善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与省内外知名的旅游企业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实现理论升华,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

2.2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主体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选择和组织等。我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学科内在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合力作用下,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变也见证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和思路。

2.3创新的科研氛围

杰出的教育、科研领军人物对于院系建设及发展尤为重要。但培养、扶植这样的领军人物需要营造其产生和成长的土壤,这是需要合理机制才能产生的。设立旅游发展科研基金,建立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招投标制度,借助清华大学的优势进行高素质师资的培养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2.4多层面的合作机制

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是指高校在多个区域、领域间就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广泛的合作,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包括 “高校——企业”的合作、“高校——高校”的合作、“高校——旅游组织”的合作、多方参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合作。

2.5政府的引导

高校积极同旅游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研究规划管理部门等部门建立合作协定,政府从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对旅游高等教育给予扶持从而促进旅游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经济上,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拨款的形式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是旅游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保障。在政策上,相关部门通过制定部分倾向性政策能够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只有扮演好这双重角色,才能成为扩大水晶体系的力量,成为推动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一把利剑。

2.6社会的需求

旅游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需求,得到社会大环境的认可支持。从根本上说,学生受欢迎才是旅游教育成功的标准。对于旅游高等教育而言,形成社会认可的情况大致有:毕业生成为行业佼佼者;标志性出版物增多;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制定专业规范标准和质量认证;精品课程建设和出版规划教材等。

参考文献:

[1]李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旅游高等教育研究[J].时代人物,2008,(10):30.

[2]赵鹏,汤利华.旅游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05,(S1):71-78.

[3]包永宏.旅游本科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2):2-5.

[4]王铁.产学研结合——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J].职业时空,2006,2(6):52-53.

[5]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1):11-12.

[6]马勇,魏卫,邓念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2005,(S1):62-66.

作者:何梅青

上一篇:小学生写作教学探究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中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