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思考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需求特征可被识别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等四个方面,通过质量功能配置模型和质量屋方法被转换为交通运输人才素养需求和高校培养需求。基于这些需求,“互联网+”视域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方协同育人为特点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思考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思考论文 篇1:

关于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 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趋向,探索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经管类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经管类专业 实践教学

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视角,从人才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把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准熟练”人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一、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从知识的更新性看,应届毕业生应该更具有优势,他们有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然而在对江浙千家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多数企业普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八成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所学知识实际用处不大,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根据人事部对北京、广州等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2006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比往年下降22% ,而高校毕业生人数是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5年的338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的待业人数达79万人。

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状况如此,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其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值得深思的是,用人单位在降低对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同时,仍在抱怨招不到既懂先进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满意人才。

二、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分析

1.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经验的人才

用人单位的人才来源主要有应届毕业生、社会待聘人员、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是同整个社会在进行竞争。从专业技能上,应届毕业生对实际工作还是很陌生。从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看,应届毕业生还缺乏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踏实肯干、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此,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而人才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使用人单位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市场经济讲求的是效益,用人单位最终会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

2.育人单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

现有经管类专业设置实行宽口径原则,体现了大而全的特点,这种教学有优势,为大学生构建了较宽的理论体系,适应面广,但也应看到,在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届毕业生能遇到的经济事项是很有限的,能运用的经管理论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学与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有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普遍侧重热点和难点的经济事项,轻视实际工作中常见事项。以会计为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和外币折算等知识是教学重点,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公司会遇到这些经济事项?即使遇到,又有多大可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

(2)讲授知识重长远、轻当前。现有经管类专业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要到毕业后多年才有可能用到,而对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可能遇到的或运用的知识,却因理论含量少和难度低,讲得少。如会计专业教学强调成本核算并单独开设成本会计课,而成本数据属企业核心财务数据,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的。

(3)师资力量有理论、无阅历。现有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的经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师资不足,只能从应届毕业生补充,与社会脱节严重,加上教学重心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

3.供需双方对实践教学的主体责任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高校这样的育人单位,还是企事业用人单位,都是国家拨款。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放在高校或是放在用人单位,最终都由国家承担,并基本形成了这样的格局:高校负责理论教学,大学生毕业后,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实践教学,叫“见习”。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数用人单位追求效益,不再为实践教学买单。不仅如此,如果有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还收实习费。而高校的观念转变滞后,没有承担起实践教学的责任,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

三、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

1.育人单位应充分开展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要培养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高校应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

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为经管类实践教学确立培养目标。高校应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以获取社会对经管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证。高校应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突破在工资待遇、体制、学历、编制方面的诸多限制,從社会招聘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经管类人才充实到实践教师队伍并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充分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

2.用人单位应配合高校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特别是职业教育水平很高的德国,职业界对高等教育有重大的影响力,它们与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并深入到教学计划的修订,学生的学习考核等工作中。更有行业协会为教育改革适时修改示范性课程,发表人才需求特别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从而使得各教育机构在教育改革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以此为鉴,我国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经管类行业协会、职业团队在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应提出培养需求;其他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应从本行业的特殊需求出发,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具体需求。只有这样,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1]刘在云等:应用型大学经管类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尝试[J].北京教育,2006.9

[2]许华丽刘毅: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6.04

作者:刘在云

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思考论文 篇2:

“互联网+”视域下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更新改造路径研究

摘  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需求特征可被识别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等四个方面,通过质量功能配置模型和质量屋方法被转换为交通运输人才素养需求和高校培养需求。基于这些需求,“互联网+”视域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方协同育人为特点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围绕该模式,CDIO和OBE教育理念被引入,从课程体系、教师政策、教学方式、学业评价和大学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更新改造。

关键词:新工科;专业更新改造;交通运输类专业;互联网+;人才培养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以下简称“四个交通”)战略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性战略。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时代呼唤具有大交通视野和国际化视野、基础知识扎实并能引领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交通运输人才。新型工科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的三大内容之一,其建设要求针对传统的、现有的工科专业“存量”,面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或其他学科的渗透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1]。培养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的引领性人才是交通运输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所在[2]。本文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政用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角度探讨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类专业更新改造路径,以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

一、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需求特征与培养特征

(一)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需求特征

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时代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交通运输人才。具体来说,要求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敢于担当,自强不息;见识广阔,学识丰富,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体质强、人格健全、意志坚强;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以劳动为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勞动。

2. 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人才。“互联网+”时代的交通运输行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宽,不但包括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电子控制、信息工程等,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人文科学等[3]。要求人才具有宽口径和厚基础,既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又掌握本领域的专业知识,既了解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又掌握本领域主流的理论和实践范式,以及先进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特别是具有环保意识和主动安全意识,能够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类的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交通经济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对交通运输效益做出分析、判断的人才。

3.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高度的人才。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企业“引进来”的新形势要求交通运输人才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的战略高度。要求熟练掌握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关注世界不同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实施的重大举措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和学习国外先进交通运输技术及其组织管理方式的意愿和能力,积极参与对外合作项目。

4. 具有大交通视野的人才。大交通本质上是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城市交通、邮政、电信等各种交通运输(通信)方式的整合,注重各种交通(通信)方式合理配置、优化、整合,提升整体通行能力和效率,减少交通(通信)资源浪费。“大交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4]。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需要具有大交通视野的人才,即从整体出发看问题,着眼于整体交通(通信)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各种交通(通信)方式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囿于一时、一地,不局限于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

(二)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特征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质量管理中的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 QFD)方法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培养需求之间通过人才的素养需求(人才本身所需要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即,人才的社会需求先转化为人才的素养需求,再由人才的素养需求转化为人才的培养需求。借助质量管理中的质量屋模型(house of quality, HOQ),将交通运输类人才的社会需求转换为人才素养需求,进而转换为人才培养需求,如图2所示。

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养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需

求)。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需求的显著特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结合大交通领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祖国交通事业的热爱,树立他们投身祖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2. 能够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社会需求)

——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领域问题的能力(素养需求)——宽口径、厚基础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培养需求)。按照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要求,加强通识教育,深化专业教育,实行宽口径培养。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在交通运输领域知识构架下,深度融合信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机械电子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经济、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工程伦理等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有大交通视野(社会需求)——具有全局观、系统观(素养需求)——多方协同育人(培养需求)。在“政用产学研”联合背景下,有条件的学校和专业可酌情引入“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实习),合理分配学生的在校时间和企业培养时间,加强与企业沟通,建立学生表现情况反馈收集和定期了解培养情况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除实践教学环节外,以教育部认定的相关学科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交通运输领域各项竞赛为契机,深入企业调研,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 国际化视野和战略高度(社会需求)——开放、包

容、合作的态度和对外交流、学习的意愿和能力(素养需求)——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培养模式(培养需求)。立足于国情和校情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目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高度的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可行路径。在已开设的交通运输类双语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开设部分全英文课程。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逐步招聘领域内的优秀外籍人才来校任教,形成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交通运输类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

二、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方协同育人为特点的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特征,构建“互联网+”视域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方协同育人为特点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并以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培养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学、力学、管理学、计算机、外语、必要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知识基础及土木、机电、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掌握车辆运用与保障技术、道路运输系统规划、道路客货运输组织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车辆技术使用与管理、运输安全管理、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与管理、事故分析鉴定等工作,能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过程

特点一:多学科交叉融合

除吸收传统学科知识以外,该培养模式特别注重与“四个交通”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和信息、互联网、电子通信和控制、环境工程和应用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吸收融合。长安大学以“四个交通”为抓手,以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为基础,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架构起适应当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知識结构。同时以智能交通、车联网、车路协同、安全驾驶、危货运输等交通运输行业热点问题的研究为导向,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特点二:多方协同育人

在不同程度的“政用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关于“政用产学研”的融合程度,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些高校为“政产学研”平台、有些为“产学研平台”,等)下,通过“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或者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甚至理论教学的部分环节进行多方协同育人[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理论教学环节聘请交通运输相关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讲解交通运输专业前景、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期以及行业政策等,对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特点一: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五大“金课”

长安大学在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两性一度”目标打造五大“金课”。依托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线上“金课”,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慕课,通过慕课与虚拟仿真试验相结合的主动式线上教学方法打造虚拟仿真“金课”,并以慕课和“翻转课堂”模式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同时改造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造线下“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将二者紧密结合,建立线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正反馈机制。

特点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建设“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借助雨课堂、微助教、课堂派、学习通等平台,通过慕课和在线虚拟仿真实验等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在线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虚拟仿真教学;同时,通过学科竞赛、“双创”大赛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方法进行线下教学和实践教学。打通线下教学和实践教学、线上理论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知识面广阔、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交通运输人才。

(四)服务保障和评估管理体系

1. 服务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的服务保障体系包括设备和基础设施,实习和实训基地,以及就业实践、创业孵化基地等。设备和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教学和实验场地、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而且包括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如高速、安全的校园网,高质量、多样化的网络教学资源,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等软件资源。长安大学拥有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场,和包括人-车-路-环境三维动态模拟系统、电动车辆试验研究系统、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汽车行驶性能综合测试系统、FST2A数控发动机实验台等一批大型试验、研究、教学仪器设备,校园网高效、安全、覆盖面广,为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实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基础。

2. 评估和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评估和管理体系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已建立了包括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等多视角、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并举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管理体系,建设高水平职业化管理队伍。增加教学服务岗位,使教师从部分繁琐的教学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有更多时间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对接学院和学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并安排专人负责学院教学信息管理工作和系统维护。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反馈及时、反应灵活、多方协同的教学管理体系。

三、交通运输类专业更新改造路径

CDIO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思路和理工科改革的创新工具,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四所大学为首的世界几十所大学率先引入工程教育改革之中。其中,C代表构思(Conceive),D代表设计(Design),I代表实践(Implement),O代表运作(Operate)。在该模式下,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现实世界的系统和产品来学习工程理论和加强工程实践[6]。叶民等认为,工程教育的模式当前仍然处于科学向工程范式转换的进程中,CDIO是一种范式转换的实践性思路,CDIO转换平台包括课程设置、教师政策、学业评价、教学方式和大学文化五个方面[7]。OBE是一个结构模型,用于组织、实施和评估以预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教育。OBE 教育模式的实施建立在规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四要素基础上,主要包括对学习成果的确定、实现、评估和使用。借鉴CDIO和OBE思路,结合交通运输类专业特色,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学业评价和大学文化五个方面对交通运输类专业进行更新改造。

(一)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更新改造

保留数学、英语、人文科学、力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通识教育课程,更新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系统科学等课程的课程内容,增加心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与汽车运用和运输管理等专业发展课程相融合的课程;在智能载运工具方面,开设自动驾驶汽车课程,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知识学习;在智能物流方面,开设智能化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课程,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开设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应用技术课程,提升学生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设、建、管、运、养”等交通问题解决能力。

(二)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教师政策更新改造

首先应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培训,其次应扩大优秀教师队伍,特别是重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在现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要从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方面加强教师培训,二要从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加强。在“双一流”战略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是各高校争夺的焦点,纷纷实施海外招聘、全球招聘等举措。交通运输类专业应加大引进“四个交通”方面的海外优秀人才,提高海外教师比例,全球配置优秀师资。此外,还应加强与国际大学的实质性合作,通过国际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师海外交流互访,促进教师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学习。

(三)体现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方式更新改造

“政用产学研”多方协同育人是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之一。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与陕西省物联网产业展示中心、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通汇汽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海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等方式形成了多样化、长效化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在该机制的保障下,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师生能够经常性地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此外,通过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项目提供方企业深度合作,特别是在交通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培养和锻炼了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面向实践和发展的学业评价更新改造

学业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全方位发展。学业评价包括对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的学习评价,以及畢业生质量评价。加强对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的学业评价体系研究。一般地,课程学习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测验评价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建立全培养过程的动态反馈课程学习评价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业成绩背后反映的人才培养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在毕业生质量评价方面,通过第三方机构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毕业生对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和培养效果等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断改进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大学文化更新改造

校园文化承载在大学精神,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培植世界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沃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中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将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方面[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工科建设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底蕴、以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为内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先进校园文化,通过树立典型人物、走访榜样等多种活动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师言传身教,以认真、严谨、进取的治学风貌和学术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追求。长安大学通过举办“学青年近平,比敬业精业”读书征文比赛、经典诵读会等活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建设大学文化,营造了风清气正、朝气蓬勃的大学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将新时代、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人才的社会需求转换为人才培养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方协同育人为特点的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入CDIO和OBE教育理念,从课程体系、教师政策、教学方式、学业评价和大学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交通运输类专业更新改造路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 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2. 全面考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影响,以此作为新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的核心要素;3. 强调“政用产学研”多方协同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4. 将五大“金课”建设与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金课”建设促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检验并完善“金课”建设。本研究对“互联网+”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围绕人才培养进行升级改造具有启发意义,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升级改造模式对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升级改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后续拟对“政用产学研”多方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各方合作模式以及协同培养交通运输人才的具体方式、方法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20-24.

[2]彭其渊,马驷,文超.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5-10.

[3]鲁嘉华,郑树彬,王娟.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72(05):30-35.

[4]胡德平,王洪顺,徐飞.大交通:从“一带一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5]杨若凡,刘军,李晓军.多方协同开展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72(05):36-40.

[6]Crawley E F , Malmqvist J , Sren stlund, et al.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CDIO Approach[M]. Springer US, 2014.

[7]叶民,孔寒冰,张炜.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24-31.

[8]张男星,饶燕婷.“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

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J].大学(学术版),2014(1):4-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工科优势高校组)“道路交通运输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158);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视域下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编号:XGH19088);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8-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A类重点课题“交通类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交教研1801-14);长安大学2019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堂“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编号:300103292216);长安大学2018年中央高校“双一流”引导专项课题“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生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研究”(编号:300104282207);长安大学2017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编号:0012-310622172403)

作者简介:李博(1980-),女,汉族,河北怀来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

作者:李博 汤会庆 胡大伟 王来军 胡卉 赵姣 赵博选

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思考论文 篇3: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了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经济管理学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结构设置、实践性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设计和运行机制设计,最后对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能系统地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鞠立伟(1989-),男,辽宁丹东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何永秀(1970-),女,湖北荆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220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以来,以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体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及其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国家繁荣、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主渠道,而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做好本科阶段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就显得非常关键。

文献[1]通过比较中美创新人才理念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差异,提出了中国在创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传统的授课模式、考试模式的不足,力求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制度。文献[2]结合了经管类学生的特点,提出应尝试教学法改革、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等。文献[3][4][5]分析了创新人才教育的现状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提出在经管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构建新时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献[6]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理论观念、技术支持、实验场地、教育资金等的结论。文献[7]论述了大学应该开展创新能力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当着力加强创新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实施创新实践活动。文献[8]论述了在创新能力培养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并且强调非智力因素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观点。文献[9]构建了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境的可拓展模型,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校的各项关于创新教育的措施相结合。通过模型将各个因素优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师资水平和实践教学是营造实践环境的关键因素的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系统理论与创新理论,从教学体系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体系、创新环境构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我国高校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设计和运行机制设计。

一、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设计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发现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实践性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能与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相适应,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三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意识、环境以及“教与学”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前提

大学的作用是为国家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大学的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任何教育措施的实施与改革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时也应当坚持这一基本前提,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构建人才教育模式,这是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2.创新意识的转变

现代大学应当把教育目标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批判性思维等。通过转变意识,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一方面将会促进学校加强创新环境的构建力度,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与学环节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在创新教学上的改革以及学生自身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意识的转变是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

3.教与学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教与学两个环节。教育环节是外因,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主学习是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外因可以促进内因更好地发展,因此只有抓住教育与学习这两个方面,相互组合,构造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与学环节的转变,一方面促进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创新意识与创新环境环节的发展,因为随着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环节变得更具有创新性,学生也更注重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这样就会带动学校的整体创新意识和学校的创新环境的构建。因此,教与学是构建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4.创新环境的营造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和欲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应仅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和教研教改,还应该通过优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构建开放、民主、自由、和谐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环境的创新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类型丰富的创新能力的竞赛以及创新方面的知识讲座,来带动创新环境的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因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不可少的一个外界因素。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从创新意识转变、教与学环节的改革、营造创新环境三个环节着手,深层次地挖掘三方面的关系,构造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来设计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解决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二、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运行机制设计

运行机制的设计是培养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另外一个环节。只有在运行机制环节,结合经管类本科生的自身特点,设计出符合经管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行机制,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经管类创新型人才。本文所述的经管类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是在培养体系的前提下,针对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构建的,如图2。

1.改变传统招生模式,以院系为单位施行大类招生

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导致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候没有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在大学后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大类招生,大一、大二阶段是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到大三阶段才开始细分专业,这样既没有影响到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所在院系的各个专业的特点提供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通过大类招生,每个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对该专业有一定了解并且想要深入研究的学生,学校就可以更好地设置各个专业的教学深度与广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建立科学的评价和奖励体系,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目前很多大学仍旧以单一的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和奖励学生的依据,这样的评价体系不能够体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就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有必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奖励体系。在评价体系方面,将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并且要逐渐加大创新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在奖励体系方面,设置单独的奖项,奖励在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通过在评价体系和奖励体系两方面的改革,加强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参加各类创新活动,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3.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化课程结构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尤其是经管学院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广阔的知识面、开阔的眼界。所以,要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应当从选修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程三方面来进行课程改革。首先,增加选修课比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其次,优化专业课的设置,适当地引入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并鼓励设立具有综合实践性的课程,减少课堂对教材进行专业课讲授的课时内容;最后,在实践课程中,设置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将学生的自主实践成果作为课程成绩计入考核,通过增加创新实践学分来激发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4.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教学模式发展为“注入式”教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结合当前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事件相结合。教师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指导者的身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把探索性、动态性、综合性、合理性、个性化教学原则贯穿于整个课堂。重视对现代科技产品的应用,例如ERP平台的构建利用,科学是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基础,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考核中,不应当完全以试卷为主,而应当扩大考核的范围,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列入考核范围,并且逐步加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占最后考核成绩的比重,以此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育

由于经管类专业性质不同于工科,工科类学生能通过做实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所以实践性教学对经管类本科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实际经验。因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及不同专业方向或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多层次的、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多专业教学需要的学生实习基地等。

6.加强学校的创新性实验室建设

开放性实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开放性实验与普通实验教学最大的区别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个人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自主独立或团队协作完成实验项目,使实验活动成为一种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开放性实验是配合学校培养计划的实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体现其开放性、自主性、先进性、综合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

7.建立院系模拟企业,各个班级负责相应的部门

由于经管学院所学专业的特殊性,每个专业对应着企业的各个部门及岗位,因此在经管学院的教学中,可以以院系为单位设立模拟企业,不同专业分工合作,进行企业模拟运营,学生可以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企业的模拟运营中,而且以院系为单位,学生在进行运行企业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的学习。通过具体的企业模拟运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8.以竞赛、讲座带动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定期举办一些培训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教授给学生做以当代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及交叉学科的重要进展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报告和科技讲座。让学生对学科前沿的知识以及学科间的交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触发学生索取知识的激情,更能激发学生对前沿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地获取各类学科的知识,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开阔了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比如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等为主的各级学科竞赛活动并且给予一定的经济与精神上的奖励。这样有助于吸引和鼓舞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结论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创新,只有坚持创新人才教育,才能促进经济更加稳健的发展,而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经管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从意识、环境、教学三个方面来构建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构建创新人才运行机制时,充分结合了培养体系的具体要求,从招生模式、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模式、实践性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设计。通过培养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相互结合,构造一套系统的教育模式,来改变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现状,提高经管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余际从.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3(3).

[2]肖玉梅,刘艳.普通高校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

[3]张彦,冯鹏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7).

[4]汪卫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对策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陈周见,肖云龙.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缓慢原因探析[J].发明与创新,2003,(4).

[6]丁革建.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

[7]董亮,罗明明,涂小东.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月刊,2007,(9).

[8]盖晓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8).

[9]方耀楣,蒋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境的可拓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10]黄晓波,陆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黑龙江教育,2009,(4).

[11]杨哲.试析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网络财富,2009,(3).

(责任编辑:沈清)

作者:鞠立伟 何永秀

上一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欠发达地区域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