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20

摘要: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增长质量、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论文 篇1:

试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途径

摘 要: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体。人是三个文明的实施主体和最终体现者,“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根本要求。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凝聚最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依据法律和经济规律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执政党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作者:韦曙林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论文 篇2:

浅谈以经济学的视野解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增长质量、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制度;经济视角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阶段。所谓和谐社会,就是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经济视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洞幽烛微、探赜索隐对于推动和完善以知识为基础的,以人本经济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必须从体制、制度、技术、文化及认识领域重新调节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秩序,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和谐社会的转型。作为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以及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其资源持续利用理念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科技、法律、伦理及政治社会生活中,预示着人类文明已经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文明。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仍囿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框架,生态灾难频繁发生,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切促使人们更深刻地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现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价值理念变化,叩问该如何保持资源财富的可持续稳定地增长。

在不断增加人们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抓住人类文明转型的机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构发展、富裕和财富增长的观念。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业绩,还要看资源持续利用的效益;不仅要注重物本领域的变革,还要看以人为本的权利是否落到实处,看生态保护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否与权利对应平衡;不仅要看干了多少实事,还要综合评价这些实事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低就业增长转向高就业增长、从不可持续增长转向可持续稳定地增长,彻底改变传统工业文明下的财富增长方式,实施向现代文明主导下的绿色的、自由的、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增长方式转换。放弃传统的追求经济高增长、高投资驱动增长的战略,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生产率、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知识资源、人力资源驱动增长的发展战略。正确认识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才是现代化的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指向;充分认识到人才的智力开发为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认识到人所拥有的知识是惟一可以不断增值的、不断发展的、可再生的、体现收益递增规律的社会共有资源。离开了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离开了全民族的人力资本积累,离开了全力开发人才资源的自觉意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持久,所谓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形成人的能力”的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扬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民为本、以民为基、以民为根,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众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体制空间,满足其基本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战略和发展观的核心落到实处。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人们对结果平等的强调已经淡化,但对机会均等的关注与日俱增,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社会的认同或尊重,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提高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是讨论基于结果的公平,也不是讨论基于权力或者起点的公平,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形成人的能力"的公平,尤其是要解决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问题。也就是说无论生活在大都市或者偏远农村,在未成年人进入就业市场这个起跑线之前,社会应该提供给他们起码的教育、医疗和必要的公共设施便利;在渐渐年迈退出就业市场这个终点线之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自身应该共建一个能维持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晚年生活保障;即便不能形成一个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但至少目前应该有维持全体公民基本生存的“社会安全网”,进行有效地调节,更多地向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倾斜,把“矫正的正义”作为当务之急。中国基尼系数的高位运行,返贫人口的增加,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说明了弱势群体实际生活困难,社会贫富差别在扩大。贫富差距并不可怕,甚至某种程度的失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富悬殊固化为社会结构,导致社会和谐发展良性运转基础的缺失。社会发展表明: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而社会的和谐从来都是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幢要件,是预防中国经济增长黄金期衍生为社会矛盾突发期和高发期的有效措施。

在已去的20世纪,所有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思潮,都力图在“发展”和“平等”两者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尤其是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公正、正义,保证经济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劳动的权利、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等不能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财产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是公平的基本要义。在健康的力量生长发育,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走出传统的轻徭薄赋模式,赋予公民以平等、公正的政治经济权力,让人权摆脱物权的依附关系,让公民权益得到更大的张扬和保障,有效地化解劳资之间、穷人和富人之间、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公民和权力机关、垄断部门之间的矛盾,把握其变化趋势,消弭阻隔,畅通人本视角变革的通道。使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成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相互关怀的、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现党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崇高品格,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途径。惟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坐标体系及其优化模式;惟其如此,才能永远保持和高扬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伴随着以新型工业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战略目标的实施,把以GDP为导向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变成一种以人为本、融入生态法则,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谐发展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制度创造和变革工程。

时间和先例表明,制度供给总是滞后的,与需求间存在历史的惯性的落差。现代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赶超战略使政府承担了与其能力不成比例的过多责任,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责任的无限性注定会导致政府的供应能力相对下降,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取得的历史功绩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减弱。虽然经济起步初期的较快增长和社会变革满足了公众的暂时要求,但它同时也使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迅速膨胀,不成比例的增长。面对一个充满复杂性、动态性和多元化的环境,政府已无法成为惟一的治理者,它必须和民众、企业和社会组织一起来共同治理,保证经济主体权力与义务的对称,给予各种经济成份市场准入的平等性,打破公共物品提供由政府一统天下的格局,保证资源无差别使用,营造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制度环境。制度变迁说到底是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权利的调整和权力配置公平会比其他安排能更好地节约社会成本,而蕴含其中的是完成共同利益主体模式的让渡,让每个利益主体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代言人,切实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建立社会弱势群体表达机制显得更为重要,保证各主体能够发挥主人翁精神,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治理,使经济主体在“耦合”中从自我走向协同。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其实包含着一种信赖和渴望,与这样的渴求相对应,打造一个人本主义的责任政府就是势所必然。在已经取得经济增长和反贫困成就基础上,我们应该将追求公平增长看成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将公平创造视为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基础,提高市场的公信力、资源的整合力和社会资源的动员力,在比较优势中早日摆脱行政权力钳制市场的痛苦过程,提升和建立驾驭知识革命所必需的新型体制和基础设施。市场经济社会不仅筛选产品、技术、人才,而且筛选制度;不仅筛选企业制度,而且筛选社会经济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实现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三位一体的身份转变,使他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经济增长无论是物资资本、自然资本的积累,还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都有待于良好的制度框架构建,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提高政策质量和政府管理社会的质量。因此,节约制度成本,在改革方略上必须重塑政府与多方关系,让多种社会组织共同管理和治理社会,将政府与企业和居民传统的控制关系演变成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允许并鼓励外来经济力量去参与国有资本的置换过程,并平衡这几种经济力量之间的利益矛盾。这不仅是一个微观层面的产权运营和产权制度变迁问题,同时也是宏观层面的产权配置问题,而且从长远看,也涉及到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社会结构平衡问题。同时赋予政府职能部门新的权限,并且使这种新权限体现在扭转市场失灵或市场失效方面。

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再认识,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制度创新活动,是改革与发展历史逻辑的引申。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是一个正在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一个正在建构新秩序的国家,一个正在从标准化经济时代向个性化经济时代转轨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全球经济再平衡中滋生新格局的重要力量。政通人和、安宁祥和是全中国人民的心愿,在强大的国家制度规制程序化基础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增长质量、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作者:张光珍 孙伟东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论文 篇3: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社会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就是重视人的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人的发展,在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关键词:和谐;以人为本;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目的

(一)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主体角色。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真正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具有专业技能的精英分子的作用不断增大,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使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公正参与社会实践、都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环境。在现实性上,要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营造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支持人民群众干事创造的社会氛围。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的活力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满足了人民自己的利益需求,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二)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提升,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利益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人民群众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突出问题,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做到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在制度上建立保证人的发展的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以人为本”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人类未来的理想蓝图时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P.649)可见,革命导师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人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就是为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是否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标准。

(二)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强调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个人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在强调人的本质时提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人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形成的制度范围内发展自己,依靠这一制度确保群体和个体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按照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人的发展要受到时代与交往程度的限制,所以,个体的发展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必须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三、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义

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并不意味着否定经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着我们在今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里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否认过物质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意义,反而是一直在强调物质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维系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决不是说,只要生产力高度发达就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在现实社会中,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和谐的,对抗冲突、矛盾危机,同样困扰着其中的不少国家。反过来说,一些欠发达国家,也呈现出社会和谐的状态。在人类历史上,生产的发展,社会产品的丰富总是伴随着物质利益的分化,而这些总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财产占有的私有化以及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不断催生着物质利益分化的对抗性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导致破坏性的社会动荡和崩溃的结果。

单纯的片面发展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起点低、生产力落后、地区差距大、经济格局分布不均衡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排除这些因素的着力点就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生产力在总体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综合国力的状况、物质丰富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共产党要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步入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解决现实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之一,群众工作是执政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联系、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渠道,对执政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难题,也是一个实践难题。过分强调公平,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扼杀创造力,客观后果是造成经济上的停滞不前,效率低下;过分强调效益,经济增长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却容易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般来说,社会公平有利于减少人们

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然而,过度的追求社会公平,就必然严重损害效率,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效率”状态;过度的不公平,会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破经济上一潭死水的局面,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兼顾公平改为更加“关注公平”,这就把公平摆在较为优先的位置,解决影响人们矛盾突出的利益问题。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进入了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分配调整的过程,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某些人群。如果一个社会因为权利的不平等而长期地把某个群体排斥在发展之外,这种发展将很难持续。解决社会不公问题,要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统筹兼顾地协调社会利益和动员社会力量。要寻求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促进公平与正义,不断把社会各阶层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反映到执政政策中,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开辟不同部门、不同社会阶层流动的合理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人才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使所有人都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关注人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和谐发展的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价值观,是指包括人们如何看待和评价人的价值在内的,有关价值问题的基本观点。[3](P.426)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邓小平、江泽民曾多次强调,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必然是一盘散沙,就不能实现富民、强国的历史任务。当前,国家与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在所难免,但是要警惕文化渗透和精神侵略,反对文化殖民主义,即发达国家“以本国的政治、经济等地位将自身的文化强加于他国,将本国的文化信仰强加于他国人民的一种‘软权力’手段,达到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相同的目的”,[4] (P.476)有意识建立“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类的解放、发展为宗旨,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其目的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基本来源,中国共产党执政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下来。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要凝聚人心,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经验表明,意识形态不能搞多元化,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就会失掉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混乱。但是,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并非意味着思想的单一性。马尔库塞在论及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时说:“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着质的变化。由此便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5](P.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价值目标,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历史进程的统一。只有在实践中高扬人、重视人的主体作用,落实“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形成人与社会互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李文成.追寻精神的家园—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德]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李东旭

上一篇:行政征用补偿制度论文下一篇:作文素质途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