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继提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扬,针对理论界一直关注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内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如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和谐社会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篇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

[摘要]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猎面广,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内涵、对策等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的主要论点有阶段特征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历史方位论、改革矛盾凸显论、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研究的主要观点有全面系统论、广义狭义论、基本特征论、本质内涵论、学科领域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关系,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内容。虽然研究成效和实践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整合性研究不足,多因素与单因素关系研究欠缺,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少,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研究欠缺等问题,需要在总结中深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自从2004年9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我国学术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的研究,归纳现有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三方面。笔者就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价,以便进一步深化研究、推进实践。

一、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的研究论点

对于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问题,学术界的主要论点包括:阶段特征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历史方位论、改革矛盾凸显论、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等。

1、阶段特征论。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特殊阶段,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经济正快速增长,必然加大资源、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不和谐因素增多,客观上要求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不和谐问题的现实要求。就社会结构转型而言,我国正加速推进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社会转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所有制、分配形式、就业形式、社会组织、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发展趋势,社会流动和分化加速,各种问题易发多发;从经济体制转轨而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等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凸显。现实发展要求协调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3、改革矛盾凸显论。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相伴而生,主要表现为:阶层矛盾;城乡矛盾和地区矛盾;官民矛盾;经济增长和资源承载能力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等。为此,化解矛盾为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需。

4、历史方位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决定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是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的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5、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致使不和谐因素增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新形势的必然。从国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把资本主义的矛盾由内部转向国际化。加之,信息时代中国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民族主流文化有被蚕食的危险;全球化一方面使人与自然出现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阶级斗争的国际化。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单纯追求cDP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社会利益群体分化,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扭曲,权力寻租、权力滥用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导致社会矛盾多元并加剧。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要求迫切需要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研究的主要论点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诠释也有不同观点,主要论点包括全面系统论、广义狭义论、基本特征论、本质内涵论、学科领域论。

1、全面系统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指每一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包括各子系统间的和谐。全面系统论既体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理解的全面,又体现为对诸多内容之间关系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的注重。如:李君如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相处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的社会;钟秉林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四个方面的和谐:社会系统内部诸种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郑杭生提出从理论、实践和由来三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诠释。陆学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经济社会诸多方面。朱西周认为,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

2、广义狭义论。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联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个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也有学者认为,狭义的和谐社会,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

3、基本特征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具有同一性,不同学者的分析视角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大特征为依据进行分析。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有的学者囊括了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者却着重从某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李君如、贾华强等学者直接运用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六大特征来总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

二,有的学者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六大特征,但其概括却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内容。如: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具体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利益、精神文化、法制五方面内容。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包括十个方面。有的学者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理解为十个统一。第三,也有学者着重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层面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第四,还有学者着重从社会层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4、本质内涵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从本质内涵上进行理解。主要观点包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论、共同富裕论、充满活力论、关系和谐论等。陈勇“”、郑杭生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共同富裕,刘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贾建芳、苟关玉等学者认为,应从各种社会基本关系和谐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张久海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辩证和谐、理性和谐、法制和谐和动态和谐的统一体。

5、学科领域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不同学科从各自学科领域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表现出学科视角的差异性。

政治学领域从阶级性、法制社会、民主政治、政府管理、执政能力等方位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强调阶级性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主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它具有阶级性、全局性、权威性和主导性;注重法制社会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关注民主政治的学者要求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理解和谐社会的学者,提出政府管理在职能定位上需要从“经济发展目标优先”转移到“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目标并重”的道路上来;有的学者要求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中国共产党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理念。”

经济学界的学者偏向于从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经济增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与劳动、新制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定义为一个资源配置“帕累托”有效和严格公平的社会;主张均衡发展的学者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不和谐为代价的,和谐发展就要求相对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角度考察,认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资源有限性,是破坏和谐社会的经济增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生产力的和谐是生产力各要素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配置,生产关系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化,构建平等性、互利性的生产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从资本与劳动角度分析,认为劳动视角与资本视角之间存在和谐共处的空间,只有在坚持劳动视角的前提下兼顾资本视角,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和谐;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理解,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这就要求合理安排国家、企业和市场三种基本制度类型,构建和谐政府、和谐企业、和谐市场。

社会学领域主要从社会价值、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从社会价值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从社会结构角度,认为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要求社会各个领域、部门、环节的关系稳定、协调、有序;从社会阶层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社会各阶层相互开放、利益协调的和谐社会;从社会环境角度看,认为和谐社会应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法律健全、经济协调的社会;从社会管理角度看,认为维系和谐社会靠民主和法制,确保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管理协调。

伦理学视角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强调价值观和道德要求。主要从价值和谐、价值判断、价值诉求、道德目标和道德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价值和谐分析,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和谐;从价值判断分析,认为“人一自然一社会”三者处于良性互动、有机协调的理想状态;从价值诉求角度,提出环境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伦理依据和价值诉求;从道德目标角度,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目标即是诚信友爱;从道德统一分析,认为道德观是纳和谐于发展之中并以发展来促进和谐的观念。

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化解矛盾的路径对策。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

1、通过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要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必须实现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人本身的全面发展。

2、通过协调若干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和谐社会建设,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应当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有十大关系论、八大关系论、六大关系论、四大关系论等。

3、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着重强调“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主要观点包括:~是强调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三是提出加强人权建设;四是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4、通过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角度来思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对策。主要从党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及行为规范、民主政治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5、通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要对策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财税体制改革等,并用联系的观点提出关注经济发展与相关关系的协调。

6、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从文化建设视角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要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二是要积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三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弘扬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五是认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政府应大力投资基础教育,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等。

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简要评价

我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虽然涉猎面广、角度和层面多、观点多元、研究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从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已经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域。从研究的内容环节来看,既包括了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原因的研究,又涵盖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内涵、特征及其理论渊源、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还包括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路径、策略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既有系统、全面、联系研究,又有单学科、单因素、单视角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既有动态研究又有静态研究。这表明我国该论题研究已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践推进中也取得了相应成效,表现为上访数量下降,群体性事件减少,公民安全感增强等。

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该论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整合性研究不足,多因素与单因素关系的研究欠缺,实证研究、定量研究较少,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研究有失欠缺。具体来讲,表现为: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局面尚未形成,虽然研究视野涵盖诸多学科,但还很少从多学科比较与整合的视角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因而还谈不上综合各学科研究视角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这必然影响对该论题研究的全面与客观;已有的研究以定性探讨为主,定量分析却明显欠缺,特别是借用统计模型检验所提出的理论解释,其结果不仅无法确认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而且还不能在多个自变量之间进行比较,确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致使对策研究由于缺乏科学分析的支撑而往往失去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静态研究丰富,动态发展研究不足。往往就我国矛盾现状进行分析,而对矛盾和问题发展变化的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动态过程研究相对不足,不利于及时监控和防范,也使政策制定的系统规划缺乏客观依据,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从社会建设角度研究较多,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研究较少,从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研究相对多,从文化建设方面研究却较少,对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以及社会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较少。其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历史过程,因而不能仅仅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孤立对象来研究,也不应仅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来分析,而应当将其视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也应当全方位思考,同时又要研究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向春玲,对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论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8)

[2]金维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交流,2004,(11)

[3]李培林,和谐社会:从十六大一句话到当今主题词[EB]

[4]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2-21

[5]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

[6]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钟秉林,和谐社会:多元、宽容与秩序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8][14)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11-30

[9]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3)

[10]朱西周,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求实,2005,(5)

[11]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J],前线,2005,(1)

[12]青连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10)

[13)陈勇,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15]刘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社会学家谈和谐社会[c],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6]贾建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解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3)

[17]张久海,现代和谐思维涵括的四重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

[18]张振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J),黑河学刊,2005,(4):5-8

[19]汪海霞,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政治学视角分析[J],理论探讨,2005,(5):21-23

[20]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21]李祥营,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原则[J],天府新论,2008,(5)

(责任编辑:石本惠)

作者:李 杰

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摘 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继提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扬,针对理论界一直关注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内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如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综述

自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成为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那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针对当前理论界关注的重点进行一次梳理,以此加强自我的学习。

一、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有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哲学解读: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1)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2)

有学者指出,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必须把握三个方面:一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二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坚持统筹兼顾;三要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3)

还有学者在方法论意义上试图构建“四要素”(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分析框架来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为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合理内核,吸收了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新发展观的科学合理元素,构建了一个涵义充盈的立体发展观,其科学的内在逻辑,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赋予人的发展以核心(重心)地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手段,与自然和谐为前提,赋予经济、社会、自然以支点的地位;在全面发展的大体系中,构筑了人、经济、社会、自然的四要素“金字塔”型结构的科学发展系统,赋予了发展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二维发展向度和丰富思想内涵。(4)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既强调人与人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5)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6)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1)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2)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3)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4)一个没有身分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5)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6)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7)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醇正的社会;(8)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7)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8)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9)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三方面:

(一)从哲学层面,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学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环境、条件和保障。(10)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只有不断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二者既可以说是前提和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11)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12)

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13)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理论基础,用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是基于科学发展观之上的一种理论深化和创新;二者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从内涵层面,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核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它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14)有学者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15)

总之,二者围绕着同一主题是:“发展”是主体,贯穿着“以人为本”的这一主线;体现 “社会发展的辨证法”的思想方法。

(三)从发展趋势的层面,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文明发展,发展文明;其发展的目的、道路及手段的选择都要追求和谐的境界,所以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的必然结果。只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6)有学者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地区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延伸。(17)

三、如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

(一)从经济的角度

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第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四,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五,要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18)学者指出,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把蛋糕做大,解决各种矛盾才能得心应手。(19)还有学者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维系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不可能会有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20)

因此,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物质保障。

(二)从政治的角度

学者认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满足产生利益诉求,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也产生利益诉求。(21)学者认为,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转变发展理念,也要转换发展模式,但尤为重要的是,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22)学者指出,没有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没有改革观的转变,就难以建立起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观。(23)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4)正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才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25)

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 从执政能力上

学者指出,经过几十年长期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在于党的自身建设。因此,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26)

学者认为,在新的形式下,我们不能单纯强调经济建设,而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建的重中之重,这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突破。(27)有学者指出,必须要建设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党;要提高党的预测、洞察、决策、依法办事、统筹兼顾的能力。(28)有的学者则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政府要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通过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法规,依法规范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公正。(29)

综述所述,理论界对这一战略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有待于理论界和学术界做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张华军、何忠国: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3)。

(2)张学森.科学发展观:背景、内涵及创新点[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1)。

(3)徐正兴、傅莲英: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创新[J].求实,2004(4). [J]。

(4)乔翔:近来科学发展观综述[J]. 《长江论坛》2007.1 期 总第 82 期。

(5)孙广军、朱建成: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J].理论学刊,2004(7)。

(6)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4)。

(7)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

(8)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05(2)。

(9)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北方经济,2005(4)。

(10)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4。

(11)李湘: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J].群众, 2005, (12)。

(12)权丽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兰州学刊, 2005, (3)。

(13)王昉荔: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统一[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 (1)。

(14)周钰: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 J].中共伊梨州委学报,2005, (3)。

(15)张秉福: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J].云南科技管理,2006。

(16)林虹、佛永莲: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J].攀登, 2006。

(17)贾书海: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18)刘琼华: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11)。

(19)高祖林: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10)。

(20)赵春福: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J].理论前沿,2004, (20)。

(21)齐卫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5, (4)。

(22)刘进军、赵晓燕:试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与科学改革观的统一[J].甘肃社会科学, 2005, (6)。

(23)刘琼华: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11)。

(24)耿明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诉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5)。

(25)丁朕义:实现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与基本途径[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 (6)。

(26)欧阳亮: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视角[J].当代行政, 2005, (1)。

(27)李雪勤: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5,(9)。

(28)虞云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03)。

作者简介:侯向群(1977. 6—)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作者:侯向群

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篇3:

中国传统“贵和”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贵和”思想,内涵丰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贵和”思想, 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贵和 构建 和谐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贵和”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传统“贵和”思想的诠释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基本精神之一的“贵和”思想,其含义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代先贤圣人认为,天地之所以运行不息、周而复始,就是由于其自身的和谐。“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天地间之所以万物并生,千姿百态,生机蓬勃,也是由于其自身的和谐而先天就有的。既然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应该深明此理,循天之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宗旨之一。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离开了自然也就没有人类世界。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去征服自然,而只能与自然为友、和谐相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教也”(《礼记•祭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等。这类例子都表现了维护生态和谐,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思想。

其次,个人自身身心的和谐。人和动物一样,也有满足自身肉体的各种生理需求和基本欲望。但是,人若纵欲无度,则会造成“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荀子•荣辱》)。因此,中国文化一再强调个人自身身心的和谐,主张修身养性,对自身的欲望作合理的节制,弥合与消除灵与肉的冲突,做到不为物欲所累,使身心各安其所。中国古代思想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对理欲关系作合理解决,所要实现的正是个人自身的身心和谐。

再次,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也要保持和谐。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必然要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没有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个人。古人也把这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看做是世界上最有价值、最宝贵的东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上,足见“人和”的重要性。荀子也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意思就是说,虽然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如动物,但是却能宰制它们,原因就在于人“能群”,也就是说,人能组成社会群体。“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孤立生存。而人既然只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为了使社会正常有序地运行,就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保持整个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

在“贵和”思想的这三个含义中,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无疑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那么如何实现这种“人和”呢?其一,就是要做到“仁”。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特别强调“仁”。“仁”必须落实到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作为一个“仁”的人,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强加于他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站起来,就帮助别人站起来;自己想开拓发展,就帮助别人开拓发展。可见,只有强调“仁”,并把它落实到人,这样方能实现“人和”。其二,要实现“人和”,也要遵守“礼”。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用“礼”来节制自己,各安其位,互相谦让。同时,统治者也要讲求礼制,这样老百姓就没有不尊敬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就能在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进而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贵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应要做到“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而不流”(《礼记•中庸》)。其一“和而不同”。古人认为,“和”是以承认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是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绝对的“同一”。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的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和而不同”所要表达的“和”的意思,并不是简单地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也不是要抹杀个性,相反,它的主要精神是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协调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从而达到新的和谐。其二,“和而不流”。意思是说,人们不应盲目从众,随波逐流,一味求和。“从流”之辈,也就是孟子所痛斥的“乡愿”。孟子曾这样评价“乡愿”之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孟子•尽心下》)从而再次论证了“贵和”并非无原则的调和。

二“贵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发

“贵和”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基石之一。社会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贵和”的思想,仍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很多有益的启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割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应采取批判和继承的态度来传承传统的“贵和”思想,并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营养成分。

第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对于我们化解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贫富分化的扩大、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矛盾、“先富”与“后富”的矛盾等。面对这些矛盾,我們除了在相关的政策上予以宏观调控外,还应继承和弘扬传统的“贵和”思想,注重各种因素的平衡与协调,兼顾各方利益,以化解社会矛盾,积极营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提倡帮贫扶困、“先富”带“后富”,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加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第二,“贵和”思想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名声和功利,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利性增强。这与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不相容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和吸收“贵和”思想中有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观点,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理念,积极营造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同时《荀子•王制》中“人生不能无群”的观点,更是把个人和社会群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三,传统“贵和”思想中注重个人自身身心和谐的观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永无止境的欲望,使得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一部分人的精神常常处于过度紧张、压抑、苦闷的状态,甚至身心失调、人格分裂,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们要修身养性,注重个人自身身心的和谐,做到不为物欲所累。这对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传统“贵和”思想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对解决当今生态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忽视了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比如,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淡水短缺,土壤退化,物种灭绝,森林面积减少等。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换言之,由于人类过于奢侈无度,大自然也正在对人类进行着“反击”和“报复”。因此,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传统的“贵和”思想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张人们以“和”去对待天地万物,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应在“和”字上下工夫,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总之,中国传统的“贵和”思想內涵丰富,其所包含的许多合理因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传承和扬弃这种“贵和”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2]张锡勤.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与和谐社会构建[J].学习与探索,2006(1)

[3]罗浩波.中西传统和谐观的整合创新及其时代价值[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郑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