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追求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15

摘要:社会公正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与根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公正伦理建设,现今的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政府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公正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会公正追求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社会公正追求和谐社会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践

摘 要:公平正义作为调节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利益关系的核心原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奋斗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的公平正义观,并阐释了共产主义公平正义理想。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价值诉求。公平与正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聚焦点,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实践呈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正向能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制度设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正在逐渐积累和凸显,尤其是在关系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社会公平正义层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不高、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并已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之前的公平正义观:从道德伦理到资产阶级抽象寓意的历史嬗变

1.中国古代和古希腊道德伦理寓意上的公平正义观。一般来说,公平正义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不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却大都从伦理道德和美德方面即“德性”寓意上来谈论公平正义。我国古代就有所谓“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的论断。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也认为“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任别人的事”。[1]他语境下的正义意味着各个阶级各司其责,每个人安分守己,自愿接受自己的命运。在他看来,正义的本质不仅在于社会关系和职能的外部调节,更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品质,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天职并按照善的要求去做,就形成了国家整体的善和正义。显然,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为他《理想国》的等级制政治理想辩护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认:“公平就是比例,不公平就是违反了比例,出现了多或少。”[2]他认为各种德行都可以囊括于公正范畴之中,公正就是行为的中庸,是按照自己的所值取得相应的份额。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不仅寓于某种平等之中,而且要求按照平等原则给同样的人以同样的对待。由此观之,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古希腊,公平正义始终是人们的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是应然的、观念的和道德的范畴,其缺憾是把诸如公正、公平、平等等概念混在一起使用,影响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问题的准确把握。

2.上帝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公平正义观。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中关于公平正义的探讨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话题。尽管不同宗教对正义的内涵有不同的诠释,但中世纪宗教大都认为上帝就是至善的,是真理、是永恒与绝对因而也是公平正义的化身;而公平正义就是上帝的旨意,是人类领受上帝的恩赐或惩罚而展现在人间的自然秩序。换言之,中世纪宗教认为上帝的神性表达了公平正义的绝对性与永恒性,因而公平正义就成为独立于人之外、超越尘世的永恒观念。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就认为,只有天国才有绝对的公平正义,也才有绝对的和平秩序,人们用信赖与无私的爱完全将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上帝,这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永恒的幸福与正义。在奥古斯丁看来,只要实现了天国的公平正义,当然也就实现了人间基本的公平正义。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这同它曾经作为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的性质是完全适合的”。[3]445可见,欧洲中世纪的公平正义观,就是认为上帝是至善的、是真理、是永恒与绝对因而也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3.资产阶级抽象寓意上的公平正义观的历史进步性及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来构建公平正义观念,并把公平正义归结为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等权利的保障。康德就从他所谓的“自由意志”出发,认为正义的公民社会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存在着最高度的个人自由。“没有人能够强制我按照他的方式(按照他设想的别人的福祉)可以幸福,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所认为是美好的途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要他不伤害别人也根据可能的普遍法则而能与每个人的自由相共处的那种追逐类似目的的自由(也就是别人的权利)。”[4]在康德看来,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和他人的自由是并存而不是相互对立的,这就是正义。任何人妨碍他人实施正义行为,就是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便是非正义的。康德认为法律完全可以运用强制力量来对付那些不适当和不必要地干涉他人自由的人。康德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重视在德国的思想家中是罕见的,马克思正是继承康德的自由观,强调人的权利和自由,猛烈抨击专制法律和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践踏。

罗尔斯则把正义观的规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5]1他认为:“正义的概念就是由它的原则在分配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利益的适当划分方面的作用所确定的。而一种正义观念则是对这种作用的一个解释。”[5]10罗尔斯还把公平看作是人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竞争所引起的收入差别是对这种“天赋权利”的侵犯。在他看来,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个人所拥有的工具不一样,占有的资源也不一样,再加上自然的和社会的原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平等,有的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则没有机会受到教育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也由于经济的因素,比如市场中存在着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因素;还有各种非经济的因素,比如性别、种族、年龄、宗教的歧视等等,都会使公平大打折扣。他还指出,如果众人没有一种正义的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一种正义原则就不可能被接受,这就是罗尔斯所讲的“正义即公平的相对稳定性”。虽然罗尔斯为实现社会正义所进行的思考至今仍然受到国际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广泛重视和密切关注,但罗尔斯“回避了正义原则的阶级性、历史性等问题,回避了性别差异,因为达成正义原则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哪种性别的人。……最终目标并没有背离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观”。[6]因而,罗尔斯的正义观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出发的公平正义观: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共产主义理想

1.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的著作研究公平正义问题,但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非正义现象的批判,他在许多著作中都表达了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因而也可以说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抽象的视角阐释公平正义理念不同,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指导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认为公平正义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人类社会的第一种形式中,“第一个前提首先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家庭和扩大成为部落的家庭,或通过家庭之间互相通婚[而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并不是共同占有(暂时的)和利用土地的结果,而是其前提。”“这些前提本身并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劳动的自然的或神授的前提。”[7]472在马克思看来,在原始社会时期,社会公平与正义对氏族成员来说是生而具有的,因而也就不存在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只是到了阶级产生以后,人类社会才产生了对于公平与正义的诉求。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公平正义是历史的产物,不存在超越阶级和历史的所谓“永恒正义”。

2.对资本主义抽象的公平正义观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不仅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批判和继承,同时也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首先对从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出发的资产阶级公平正义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8]71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他的基本权利总是要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而不能凌驾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之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从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论出发来建构公平正义观,其缺陷是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忽视人的阶级性来探讨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性,将正义看作“永恒的正义”或“自然的正义”,这种公平正义观显然是不科学的。马克思还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生产方式出发来批判资产阶级公平正义观,批判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所谓永恒的公平正义理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7]197马克思还把对资产阶级公平正义观的批判性分析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分析联系起来,揭露了资产阶级公平正义观的狭隘性和虚伪性。在马克思看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压迫、物化、奴役等种种非正义现象的根源。资产阶级享受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不自由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它本身就回避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不自由、不平等的本性。

3.共产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理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公平正义进行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指出了无产阶级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的现实途径,即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剥削,使人从物的力量的统治和异化的社会关系中摆脱出来,走向为人的生产和为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王国——共产主义。只有在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维护社会正义。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条件,就是整个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就曾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94恩格斯也认为,在资本主义造就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在实现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之后,“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9]因此,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看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关键的是要实行社会生产关系的合理化调整或变革。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剥削、消除压迫,只有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反差

1.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正义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反差。正如马克思晚年所预测的那样,俄国、中国等一些东方国家既没有亦步亦趋地沿着西欧的道路走下去,也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而是先于发达的西欧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虽然阶级差别已不存在了,所有的劳动者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但是,这个阶段的人们的劳动还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它还不是一种自觉的劳动。所以,人们“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3]305马克思语境下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之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但仍然存在着同质的亦即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也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而且,东方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进程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困难和挫折。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生产要素不可自由流动和公有制经济运行的行政化以及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形成了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再加上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本身还具有理想性,因而,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2.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坐标下的公平与正义不是自然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只是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某种可能,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平等和分配平等就能理所当然地立即得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社会公平,但市场经济的存在必然会带来不公平,这话听起来是矛盾的,但却是合乎理性的。市场经济的起点虽然是公平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也是平等的,不过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个人所拥有的工具不一样,占有的资源也不一样,再加上自然的和社会的原因,市场经济虽然遵循平等竞争,但不提供社会公正,不保障全体成员的平等发展。市场经济下的诸如分配不公、商业垄断、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环境污染等问题,有些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而有些则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所无法有效解决的。由此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正义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聚焦点,是由于它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一种理论的实践呈现。

3.公平正义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会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是与中国的当代发展分不开的。公平正义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这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对平等、公平和正义等价值追求受到普遍关注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无疑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招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与原来的社会遗留问题一起凸现出来。我们曾一度认为,只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能解决我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反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再加上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利益结构由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新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导致了利益群体之间在分享社会利益时的矛盾和冲突,而社会不公正现象突出,对社会和谐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公平正义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会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是与中国的当代发展分不开的。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改革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推进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成员在交往、发展和享有等方面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主人翁精神不断发挥和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的真正源泉,它从最真实、最普遍的意义上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真正优越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在不同程度、不同内容上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基于公平正义社会却又高于公平正义社会的社会秩序和理想状态。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的憧憬,其核心点正是在于追求一个不仅在政治层面,而且在经济层面和其他社会、文化层面上真正贯彻公平正义理念的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和实质上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没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进程中,必须把公平正义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解决当前社会中的种种弊病,必须将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公平正义上。”[10]

2.深入推进制度设计、制度安排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通过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博弈而形成理性的制度共识,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框架,以制度正义的基本实现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日益成为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议题。”[11]制度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中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一经实施,就能起到持久而稳定的作用。首先,深入推进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必然能够促进社会的机会公平。机会公平虽然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其次,深入推进制度设计、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社会分配公平与分配正义并举。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内涵和实质所在,是解决部分社会矛盾、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而“让公民们在就业、参政、进入市场等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克服各种人为的歧视;同时进一步落实实质正义,满足公民的各项福利权利,通过再分配机制,避免过大的社会收入差距”,[12]就能够实现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正义。再次,深入推进制度设计、制度安排能够促进全体劳动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而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共建共享的原则之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切实维护社会正义,公平与正义就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

3.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是实现小康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关键在于它极大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现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凸显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是社会倒退或者停滞的问题。因此,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它是中国发展进步中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标志,对这些问题也必须通过不断改革来解决。恩格斯早在1890年就曾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3]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需要我们一方面要继续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纠正以往改革中的不足及其后遗症,这个阻力较大,因为改革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可能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碍因素。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已从民间声音,逐渐化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再三强调以及党代会的承诺,显见已成为整个社会最为急切的期盼。这一强大社会心理力量,既可能引来不同群体间的碰撞与矛盾,也会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正向能量。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4.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95.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贾可卿.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逻辑缺陷[J].学术界,2010,(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7.

[10]孙立平.中国改革的新选择[J].学习月刊,2012,(6).

[11]唐皇凤.制度正义: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议题[J].桂海论丛,2012,(2).

[12]顾肃.以分配正义推进社会进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43.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陈国富

社会公正追求和谐社会论文 篇2:

和谐社会中的公正伦理建设启思

摘要:社会公正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与根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公正伦理建设,现今的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政府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公正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公正伦理 建设

作者简介:潘朝珍,1971-12生,广东阳春,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社会公正伦理逐渐被社会所广泛接受。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的科学论断以来,“和谐社会”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主要目标。和谐社会旨在理顺收入分配制度,改善社会关系,建立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这与国内外社会公正伦理的要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国内许多学者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可以说,社会公正伦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和根本原则,因此,对社会公正论的探讨,以及对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探讨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实施。

一、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

社会公正指的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3。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伦理建立在自由、民主、社会合作等理论基础上,关注于公正分配、公平分配。社会公正伦理从具体内容和原则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基本权利保障的原则,即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权利得到保障;(2)机会平等的原则,即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机会;(3)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即社会成员根据自身的具体贡献得到合理的社会分配;(4)社会调剂的原则,即对某些社会成员的分配进行调剂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4。和谐社会,从字面上理解,和谐指“配合的适当和均匀”,社会指“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因此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各个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明确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其置于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核心位置。归纳看来,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从而建立一个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对比社会公正伦理以及和谐社会的定义及内涵,可以看出,和谐社会和社会公正伦理之间存在着许多必然的联系。首先,社会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体现在社会主义对社会公正的一致追求。和谐社会对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要求试图确保每个公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繁荣和辉煌,而这正是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核心要求。其次,社会公正伦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厚基础。在胡锦涛同志论述的和谐社会六大方面中,公平正义位列第二。西方社会学家西塞罗也指出,一个国家一致的状态若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不可能出现的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永远得不到好的结果,社会公正伦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的价值规范标准必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和理论基础。最后,社会公正伦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社会的长期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若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动荡会引发政局不稳,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传统统治手段失去了以往的效力,政府不可能继续通过隐瞒、遮掩等方式消除社会的不满,因此,从社会整体层面倡导社会公正则成为稳定社会的唯一途径。通过社会公正伦理建设逐渐消除社会的负面因素,积极为经济建设扫除障碍,从而获得经济建设与社会公正建设的同时进行,逐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我国公正伦理的建设过程

社会公正思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社会公正的理解是基于于人们对“道义”的诠释,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之辩、孔孟对仁义的阐发均是在“公正”的意义上探讨仁义问题。然而,虽然我国公正思想源远流长,但后世对于这种存乎于自然的道德规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阐述,公正思想仅仅作为一种的道德追求存在于对社会报以期望的文人学士脑海中,其以明确的形态被公众所广泛感知已是千年之后。

现代意义上的公正伦理思想发展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社会公正伦理的极大体现。此后,公正伦理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不断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对和谐及社会公正的探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社会公正思想逐渐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基本理论思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随着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扮演隐性指导思想的社会公正伦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它社会公正伦理逐渐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整体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公正伦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创建期(1949—1978),调整期(1978—2004)以及全面创建期(2004—)三个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是社会公正伦理的创建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从而实现了人民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为社会公正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对新中国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通过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号召,人民的激情和动力逐渐转移到对新中国的建设上来。这一时期的人民对共产主义抱有强烈的憧憬,整个国家表现出人人平等、互帮互助等符合社会公正伦理的优良品德,社会公正伦理虽然在此时并没有呈现在相关文件或政策上,但其思想已深深融入每一个新中国人民的实际行动中。

从改革开放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可以看作是社会公正伦理发展的调整期。之所以将改革开放作为创建期和调整期的界限,并不是对改革开放持有某些负面的看法,仅仅是因为改革开放国策的建立具有鲜明的里程碑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些变化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然而,与此同时,经济建设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开始造成了社会公正伦理的偏移。对经济的过度关注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正、社会信用体系不公正以及人格价值权利不公正等多种问题,国有体制改革时公共资源逐渐被少数人所掌控,社会财富分布不均导致人们社会地位出现不平等现象,社会公正伦理在这一时期表现为上下波动的调整形态。

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和谐社会”以来,我国社会公正伦理建设又重新步入了全面创建期。从十六大的“创建小康社会”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可以看出,社会公正伦理重建的需求已呼之欲出,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和谐社会”则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自然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命题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之一,这清晰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乃至整个社会对和谐社会的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民主、公平、诚信、活力、安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6,这些要求本身便构成了社会公正的核心思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公正伦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上就是对社会公正伦理的一次全面建设。

我国社会公正伦理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渐演化成为一个被广大人民所熟知,同时也被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伦理准则。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日趋增多,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远景的我国社会公正伦理建设需要不断吸收国际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实现社会公正伦理的全面建设。

三、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存在问题

现今我国社会公正伦理建设正处在第三个全面建设阶段,第二阶段调整期遗留下来的社会公正问题仍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解决,而同时,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我国在社会公正建设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归纳起来,我国现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主要存在由经济发展过度引发的问题、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和有公共权利不适当使用引发的问题三种7。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正伦理建设当今还存在着许多由于经济发展过快而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公正伦理建设的第二阶段就已经逐渐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1)资源分配不公正。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前,国有资源由全国人民所有,而随着经济制度的发展,以国有资源为基础的国有企业通过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在改造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利用政策的漏洞及其社会关系将国有资源无偿的或以低价的方式私有化,从而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土地;(2)社会信用体系不公正。在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市场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信用缺失的现象。一些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等不断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进口走私,出口骗税的事件也不断见诸于报端,这不仅破坏了国内的平等竞争环境,更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此外,企业间资金互相拖欠,“三角债”,恶意逃债等行为也在不断破坏着和谐社会的公正伦理;(3)贫富差距逐渐增大。资源分配不公正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大了我国贫困和富裕人群的差距。改革开放初,我国城乡收入比为2.4:1,2000年扩大到2.79:1,2010年增加到3.33:1,而若是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实际的城乡收入比应该为5:1甚至是6:1。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大仅仅是我国贫富差距增大的一个方面,地区差距、年龄差距等其他方面更是扩大的这种差距。此外。由经济发展引发的社会不公正问题还有贫困人口规模增大、环境问题等,这些都是在以后公正伦理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其次,社会信息的不对称同样影响着和谐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进入21世纪后,随着家用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全球逐步迈入一个信息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中,信息的价值高于一切,信息可以创造财富,信息可以获得权力,信息甚至可以挽救生命。然而诸多的事实有表现出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仅掌握在某些个人的手中,普通大众难以识得其真面目。“钱云会事件”、“李刚事件”等虽然官方给予了一定的说法,但往往这些所谓的“真实情况”并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司法机关与公众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虽然公众享有对事件的知情权,但这种知情权往往被轻易的忽略,从而导致公众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影响着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此外,信息的实时性与便捷性虽然能成为社会公正伦理扩散的有利工具,但若有负面的影响,它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影响范围。

最后,公共权利的不适当使用也减缓了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1)公共权力腐败。在我国,公共权力的机构最初设计的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公共权力的职能部门逐渐丧失了最原始的对民意的敬畏,开始利用现有的职权谋取私利。2009年有新闻指出,“最近10年里,至少查处了约50万起腐败案件”8。公共权力的腐败严重挫伤了人民对政府和国家的信心,从而导致社会不公正感加剧;(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基础的教育、就业以及医疗体系基本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难以满足现今人们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尽管政府在最近十几年开始重视社会基础保障工作,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然非常明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实施;(3)司法不公正。司法公正是国家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保障。我国在社会公正伦理建设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司法不公正的现象,余祥林“杀妻”冤案、荆州的“阴阳判决书”等事件都反映出现今中国仍存在着司法不公正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经过社会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社会的舆论导向,从而在更广泛的程度上损害着民众对于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信心。

四、 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上述我国在社会公正伦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我们许多启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经过对问题不断反思和对建设方式的不断改进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基于公正伦理的和谐社会的创建工作。

对于由经济发展过快引发的社会公正问题,减缓经济发展显然不是一条明智的措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先富起来的地方帮助贫困的地方,先富起来的人帮助致富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公正伦理建设的过程中,私人化国有资源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特权的不满,同时也造成社会成员间财富差距的扩大。结合当前的时代环境,利用信息技术使国有资源运作透明化,实时披露国有资源的流进流出,接受社会的监督,从而及时发现资源运用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最终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计划经济难以实现生产力的极大化,而完全的市场经济虽然可以最大化生产力,但往往会带来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假冒伪劣、环境污染等,而我国还缺乏在体制上保护和发展具有潜力的国有或民族企业,对培育我国自主的知名品牌表现不佳。此外,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不仅会带来社会问题,任其发展还可能引发更大层面上的问题,从当前国情出发,解决“三农”问题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心。具体的做法包括:(1)透明化国有资源运作。透明化国有资源运作是政府接受社会监督的表现,它加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正伦理建设;(2)加大经济建设的宏观调控。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对于违反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制造型企业,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政府对市场产品的质量检查,尤其是对那些民众日常消费品。政府还应严格控制走私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维护现有市场的竞争均衡;(3)完善社会分配机制。政府应该积极的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起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实行分配的原则,严厉惩处非法牟取暴利的行为。同时应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鼓励城市经济体开发农村市场,鼓励沿海经济较好的地区帮助内地地区发展,在整体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各个地区协调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全面实施反贫困战略,重视“三农”问题,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推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让农村走上发展质量好、速度快的新轨道,从而实现社会的公正伦理建设。

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社会公正伦理问题是在新环境下产生的特有问题,信息技术的改进增强了公众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而与之相矛盾的是政府职能机构往往通过对信息的掩盖及隐藏,将民众的这种权力不予理睬,这种矛盾随着网络的兴起而日趋严重,极大地危害着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政府首先应该对公众的知情权给予重视,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着公开,并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上实行行政公开、司法公开等披露活动,及时将事件的相关信息告知社会,满足公众对特定事件的信息知晓。政府可具体通过建立网络公开咨询平台在线及时回答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并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不断披露事件发展的信息建立社会的信息公正。此外,减少公众与政府间信息差距需要政府正确对待来自于民间、公益团体以及媒体等组织的信息咨询,现阶段政府对于上访民众往往给予推脱、搪塞等消极措施,这不仅增加了社会对其的质疑,同时也消磨了公民对信息知晓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当公众完全失去对政府的信心时就会威胁其统治地位,因此,正确对待上访民众或团体直接关系到政府威信的树立以及和谐社会公正伦理的建设。

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9”公共权力腐败是所有政体首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腐败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政权的稳定性。我国政府虽然已采取许多措施控制腐败,但其效果还不能令公众满意。而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必然要求。现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教育、医疗、养老等活动依旧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此外,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保障,实现司法公正首先应该保证司法独立,只有独立的司法才能不受任何约束的进行公正的司法判断。具体做法包括:(1)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因此,为建设社会公正伦理,加快制度建设,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仍然是我国政府在今后长期时间里需要不断深化的工作;(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教育、医疗和养老3个方面进行,教育方面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医疗方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方面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通过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公正事业;(3)推进司法改革。在我国不断推进司法改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而在现有司法制度下实现司法公正,首先政府应改善人大和各级党组织的监督,其次规范媒体监督,最后保障群众监督,从3个监督层面上维护社会司法公正,从而保证社会公正伦理建设的顺利实施。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冯颜利,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3】胡锦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N ]. 北京:人民日报, 2005 - 02 - 20.

【4】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353、384—386、3.

【5】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90页

【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7】刘惠,胡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8】中国人民网,中国10年查50万件腐败案愈6成涉外,2002年,http://news.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SS,20090813,30325928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p333

作者:潘朝珍

社会公正追求和谐社会论文 篇3: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谐大学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学术的理念、服务社会的理念、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向世界的理念和引领社会的理念。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的五个关系:服务社会又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的关系;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关系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大学,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引导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1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

和谐概念、内涵十分丰富。构建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中国早在西周末年,思想学家和历史学家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命题和思想理念。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美在和谐”要早200年。继史伯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晏婴论“和同之异”。接着,儒家提出“和为贵”。并把“人和”上升到高于天时、地利的位置。中国的孔子、老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诸子百家是习惯用和的概念来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如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西方学者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提出建立一个正义、公道的社会。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的主张。16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莫尔撰写了名著《乌托邦》,以对话的形式第一次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9世纪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提出铲除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和平方式建立和谐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主张。但由于当时并不具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这些设想最终只停留在书本上,是一种空想。

我们党在新世纪初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是建立在富裕群体的利益增进同弱势群体生活处境同步改善的基础上的。因此能够协调好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能够使社会不同群体和各个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使社会呈现出公正状态,也就是科学的发展观成为社会和谐的客观标准。

我国现在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条件: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正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期;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加大;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乡低收入者和贫困人群的生活得到保障。但是,应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更加凸现,利益冲突、价值错位、道德失落、行为失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实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1],并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早就指出:“教育是巩固和完善和谐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基础。”[2]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龙头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深刻的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应构建和谐大学。

2建设和谐大学的重要意义

2.1和谐大学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校内问题与校外问题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大学这个“象牙塔”不和谐,现实社会就不会和谐,未来社会也不会和谐。建设和谐大学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大学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把大学建设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为和谐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建设和谐大学是培养和谐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和谐大学的根本任务。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师生成长的重要条件,只有校园和谐,才有琅琅书声,只有消除校园中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及时转化各种矛盾,才能优化育人环境,把师生的精力引到读书作学问上来。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只有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大环境,师生指定在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学术上的交流和争鸣,个性得到张扬,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这样高素质人才才能破茧而出,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2和谐大学要培养和谐的人

大学应培养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与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才,将求“真”的科学教育与求“善”的人文教育统一于对学生日常做人、做事的教育之中。在培养方式上重视综合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倡生活化、社会化的实践教育;建立以素质教育为统揽的第二课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赞同的口吻转述了黑格尔“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和谐发展象一条红线贯穿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中,没有社会和谐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和谐的人格。切实加强和谐人格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达到内心的和谐、身心和谐、人我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资源和谐。以和谐的理念教育人,以和谐的理念塑造人,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从真情和亲情,爱情、友情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认真地学习、工作、奉献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而实现公民的社会价值,得到精神和心灵的和谐安宁。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尊德性”与“道学问”并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者所以学做人也”。西方现代大学理念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爱因斯坦主张,“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这些思想都强调,和谐大学所培养的人,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匠人,更应该具有以专业知识为根基的人性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要通过调动学生内在的精神层面的力量,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等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境界,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

这种具备了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道德、完备的知识智能和勤奋负责的生活态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和谐大学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教书与育人切实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改进和完善大学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大学文化。为此,大学要重点推进包括大学文化、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涵建设,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诚信友爱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出大批具有人文情怀,道德高尚,理想追求,专业精良,创新精神,德业双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和谐发展的人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大学的使命,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满足和谐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专门人才的需求,这是大学现实生活的坚守。正是这份坚守使大学保有了独具魅力的品格,维护人类精神文化价值。

和谐大学应该是教学和研究完美的结合,培养的人应该是和谐发展的人。但是,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大学的急功近利现象十分凸显,当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而昂首前行时似乎遗忘了大学为何而存在?缺失了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理念。因此,在大学教育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是一直偏向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这是值得引起深思的。

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西方多元价值观和思潮的冲击下,更应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习,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教育大学生诚信友爱,遵守法纪,勇于创新,提高综合素质,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成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2.3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文化

大学和谐文化的特质是理论与实践、人文与科学、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构建和谐大学要唤醒大学的文化自觉。大学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战略高地。这里集聚了思想最活跃、最敏锐的知识分子群体,这里所产生的思想和文化对整个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加强自身建设,消除不和谐因素,关键应加强大学文化的建设;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物质体现,是大学文化外在的表现和物质基础;大学制度文化是维系大学内部运行,协调大学与外部关系的必要条件;大学环境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校和谐,有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有助于学校上质量,出人才。通过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和谐共处、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有利。通过大学这个“孵化器“培养出具有和谐文化“基因”的莘莘学子,造就一代代和谐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同时,创造出承载和谐精神的各种文化产品,向社会广泛传播和弘扬。

2.4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理念

建立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应当把握好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大学人认同的大学精神和共同奋斗目标;二是摒弃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孕育一种“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倡扬“兼和”的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学和谐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创造和谐的学术环境,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大学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自觉充实和谐文化底蕴,努力构建和谐文化模式,建设以办学功能和谐推进、师生员工和谐相处、不同类型文化和谐相融、人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和谐校园。

2.5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组织管理制度

化解矛盾,追求和谐,是大学组织建设不可忽视的急迫任务。有学者指出,大学和谐是大学的最高境界。实现大学和谐的对策,只能从大学的理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构建中去寻找。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同步构建对大学和谐来说不可或缺。大学和谐在于对自身本质认识的确定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办学者对大学本质的选择。和谐思想蕴涵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倡导和谐,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校园文化,提升人们的素质。但如果形而上学地理解和谐,也可能片面地追求一团和气,回避矛盾,而这恰恰亵渎了和谐的精髓。

3树立和谐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由此形成的对大学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观念体系。和谐大学理念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成为自我要求时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自身价值。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2)崇尚学术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严谨创新,学术自由,追求卓越。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现代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方向与时俱进,学术人才有大师名师,学术成果有重大影响,学术平台有交叉整合。学术需要积淀,学者需要执着。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存量。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自主创新,自行选择学科发展方向,自由确定科研项目。崇尚学术与学术进步,需要整合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

3)服务社会的理念。21世纪的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坚持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不仅要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而且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深入研究美国“硅谷现象”和英国“剑桥奇迹”。现代大学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努力实现大学的崇高使命与学术研究的和谐统一。

4)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学校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标志性地位,又要重视发展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做强“三强品牌”(适应能力强、苦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学校导向政策的协调,学校与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实施科学决策,减少和规避风险,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理念,提高投入产出比,努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5)面向世界的理念。坚持大学对外开放,勇敢走向国际教育舞台,大胆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全方位、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努力实现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统一。

6)引领社会的理念。坚持着眼未来,引领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古希腊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20世纪,大学才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大学的功能在于生气勃勃创造未来。和谐校园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进,努力实现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的和谐统一。

4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之间关系

4.1处理好服务社会,又引导社会发展的关系

1)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大学不仅仅为实现自我完善或追求所谓学术至上的象牙塔,而应努力融入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大学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开展基础科研所提供的间接服务,而转向鼓励大学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转让科技成果等形式的直接服务。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科研手段先进等优势,大学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为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取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还转让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及技术咨询等有偿服务,也可以为大学自身拓展资金来源,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实验设备,以及改善教师待遇等,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2)大学还应发扬批判精神,引导社会前进。大学不仅仅是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还要发扬批判精神,引导社会发展,做到服务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这就是说,在当代由于大学正处在经济社会的中心,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不仅应当在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时坚持自己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而且应当自觉地发挥追求真理的学术批判精神,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导社会前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内涵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为社会的当前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为社会长远需要服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引领社会不断前进。当前,特别是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许多道德衰微、诚信危机、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环境等问题,需要发挥大学文雅、诚信、正义、公平等先进文化的辐射作用,一方面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以及大学的文化研究成果,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交流的纽带,另一方面将国内外的科学、高尚的文化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及人民群众,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学也要注意一种倾向,即社会的功利性过强,诱惑力过大,致使大学精神衰微,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迎合社会上的市侩俗风,把神圣的殿堂沦为追求金钱的学店,这不仅对社会发展无利,反而有害。所以,笔者特别强调大学既服务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因为大学与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联系非常密切,而且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大学承担传递先进文化和批判性的创新知识,充当社会良知的发动机,以及历史、文化精神的守护人,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谋求学术精神的张扬,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的这些使命往往是超越于当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它往往是运用自己拥有的新思想、新文化的精神力量,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的批判,代表“社会的良心”,引领社会前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4.2处理好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以高度综合为整体特征的社会,它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其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持。

1)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首先,人的发展是以人的解放为前提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又离不开“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和谐的状况,譬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尚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还不能完全实现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不同职业者之间的贫富差距还较悬殊,一些腐败现象还在滋生,等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素质、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人。因此,我们党把“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其次,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他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既是人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对人来说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它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又是制约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两方面,但不管是个体人的发展或是人类的发展,都只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能实现。换言之,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人的发展便会受到制约。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自然,自然的进化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还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在历史上,人们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的同时,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攫取,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不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就无法构建,人的全面发展将无法落实。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为前提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而且还是社会存在。因此,建构一个公正、公平、合理、文明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核心的。改革开改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人际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构建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人际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4.3处理好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的关系

和谐大学是文化创新的基地和幅射源。文化创新是和谐大学精神之所在,也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创新是以文化积累为基础的。文化是积累的过程。文化积累有快慢之分,多少之别。在文化创新中,不同的文化有消有长。一般说来,新文化传播迅速会为人们广泛吸收,也就是大规模传播。比如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所以大学要特别关注文化创新,对社会影响大。现在比较多的是提倡科技创新。提倡科技创新是必要的,但那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精神是文化的一部分。重要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提倡少了,就会出现各种文化之间的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不和谐。不必讳言,是文化差距过大在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相配套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先导,就应当走在文化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前列。创新思维的方式很多,延长是一种,逆向否定也是一种,要不拘一格。既有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一面;也有破字当中,立在其头的另一面。各执一端,并把“一端”绝对化,都是以偏盖全。“破”“否定”都会给人带来痛苦,可这痛苦是创新的代价。创新有时也会带来不和谐,被“破”的东西会起来反抗。可是,和谐文化喜欢这种动态不平衡,倡导这种动态的和谐。这种由创新造成的表面不和谐,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往往是新的更高层次和谐的序幕。

创新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如果将教育的过程视为人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教育必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勿庸置疑,人们自我实现的创新活动包括科学创造和人文创造活动两个方面的内涵,这就是和谐文化。

在中国,和谐文化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文化。马克思说:正像人生产社会一样,社会也在生产着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正因为如此,社会要以人为本。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社会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人应当坚持以社会为本。社会越是以人为本,人越是应当以社会为本。和谐社会是双向的,不应当是单向的。“社会以人为本”与“人以社会为本”相结合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谐文化与创新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其核心是共同的。只要抓住这个核心,和谐文化的百花园必将枝繁叶茂,争奇斗艳!

4.4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今在社会上甚至在大学中,流行着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观念和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味强求大学必须是“学科专业的大齐全,学历层次的大完整,科学研究的大成果,招生数量的大规模,校园建设的大圈地,院士博导的大汇聚”。受此理念的误导,有的大学不顾条件上专业,不惜代价上层次,不顾容量上规模,强而为之,结果是伤了元气和根基,失去了优势和特色,有的甚至债台高筑。说穿了,这是一种大学中的贪大求全,急功近利。从世界上发达国家情况看,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都是“大”学,名大学并不一定非“大”不可。如哈佛大学招生规模多年来一直稳定在4000人左右,每年在两万名申请者中只选拔1600多名。蜚声全球的法国巴黎高师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却开设了40多个学科,培养出了10个诺贝尔奖得主、6个菲尔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3位法国首脑。盲目攀“高”,硬性求“全”,势必会影响大学教育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效益发挥,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和谐社会运行规则的。

5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先,大学不是企业,不是银行,也不是市场,不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场所,而是位于时代文化科学发展前沿的求知、求真的“学问之府”。大学教育主要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而不是社会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不能取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所指出的:“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其次,大学应当“服务”于经济,但不是“服从”于经济,更不能变为经济运作的“工具”。如果大学过分注重经济目标和经济价值,就会使其面临退化为培训基地或超级市场的危险。

再次,大学要为市场经济服务,但不能仅仅定位于为经济市场服务;大学要为社会服务,也不能仅仅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教育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不等于大学教育商品化和市场化。大学既要正视市场、适应市场,又要解剖市场、超越市场。忽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狭隘和片面理解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服务”和“适应”,把“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片面地理解为用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来取代教育规律,盲目以社会的短时需求为导向或追求,必将严重危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就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研究。从分析的结论来看,和谐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将承担重大的责任,高教界的同仁必将在这项伟大的社会工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吴英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00.

On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university

LIU Zhi-yu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Hubei,430070,China)

Key wordsharmonious social,harmonious university,knowledge innovation,serving society,guiding society.

作者:刘智运

上一篇: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