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要求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从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失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具体措施。[关键词]人格塑造和谐社会要求[作者简介]郑小丽(1965-),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与教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社会要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谐社会要求论文 篇1:

和谐社会要求权力与权利和谐

[摘要] 和谐社会要求权力与权利和谐,为此必须准确把握权力和权利的关系:(1)权力源于权利;(2)权利应制约权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权力; 权利

[

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而在法律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权利和权力的关系是贯穿各个环节的红线,因此,在研究和谐社会中法治建设的作用时,无疑应当把握住权力与权利的和谐这一重要环节。

现代汉语中“权利”和“权力”最初是从西方法律或法学中引进的。英语中的right(权利)与power(权力)一般是分开的,例如,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中广泛地使用了“权利”(right)与“权力”(power)两个词,且含义都非常明确:人民享有权利,政府行使权力。

一、权力源于权利

现代法治理论认为,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保障。权利不是来自于国家的恩赐,而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因而国家权力的存在和行使,应当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公民权利以利益为基础,自由为前提,主张为取向。国家权力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国家强制力为支撑,国家权威为追求。

(一)公民享有权利,法不禁止皆权利。

公民权利是公民本来就应当享有的权利,它不是法律赋予的,而是法律应该规定的。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权利公民都可自由行使。人们可以不断地自由追求新的权利,在权利面前,每个人生来而且始终都是平等的。公民权利可以有效对抗国家权力的不法侵犯,公民应通过国家权力的保障获得最低限度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益。

(二)国家只是权力的行使者,法无授权即无权力。

权力源于权利,因而权力是有限的。宪政国家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限制国家权力:一种是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和范围,明确权力界限;另一种是将国家权力按照一定标准划分,并合理配置给不同的国家机关,进行分权制衡。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而且他们使用权力一直到达有界线的地方休止”。为了防止政府及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以法律授权为限,也就是说行使权力,必须有法律依据,任何超越法律授权的行为即是非法行为。

必须强调,尽管现代社会中的法治已经与国家权力不可分离,但从根本上看,法治所要回应的是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国家的需要。现代宪政国家为了保障国家权力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同时考虑到公民权利的保障日益依赖于国家权力,开始由消极限制国家权力向主动控制国家权力转变。不接受国家权力的有限性,不承认政府必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二、权利应制约权力

现代社会需要一个国家有全面管理和控制社会的能力和权力,但国家的权力一旦扩张起来,一旦垄断了暴力和以暴力强制规则执行的权力,就可能会对每个个体构成一种威胁。因此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公民权利的制约。

(一)在立法层面上制约。

1.充分发挥民主立法的表达和汇集作用。按照民主立法的一般原理,公民按照法律程序使自己的权利在立法上表达得越充分、汇集得越完整,立法就越能够充分体现和反映公民的权利,公民也就越愿意通过法律程序来表达意志、追求权利,而更少地采用非法的、有可能付出极大代价的极端方式来寻求自己权利的实现。

我国现行立法法需要进一步完善诸如立法提案制度、听证制度、表决制度、旁听制度、复议制度、否决制度等。

2.充分发挥民主立法的沟通和妥协作用。由于现代社会权利的多元化、公众需求的差异性、人们认识的多样性等原因,民主立法必然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或矛盾,立法作为体现民主、公平、正义的一种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艺术,就需要立法机关与立法涉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沟通,以便了解公众的需求,解释立法机关的意图,寻求相互妥协的方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应当尽快树立没有沟通和妥协,就没有和谐立法的观念。

从制度上保障民主立法的沟通与妥协,可以考虑的制度化安排有:一是实行权利人的立法参与制度,保证他们从立法调研阶段起就能够以不同方式关注和参与立法;二是实行立法信息公开制度,用这种制度既保证权利人对相关立法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又保证社会公众对于立法的了解和监督;三是实行立法协商与对话制度,由立法机关、社会中介组织、学术团体来组织,或由媒体提供平台展开讨论;四是实行公民立法诉求的民意调查制度,以便立法机关根据统计和量化的数据做出立法分析和决策;五是实行合宪性审查制度,由专门机关负责对违宪问题做出处理。

(二)在执法层面上制约。

尊重和保护权利要求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创设足够的价值空间和制度空间,要求限制政府行政的灵活性和自由裁量权,尤其是要求政府既要以消极的不作为,避免侵犯公民的自由权利,又要以积极的作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尊重和保护权利过程中的每一场冲突、每一个方案、每一次努力,都会拨动权利价值的敏感神经。

法治的要义就是规范、限制、监督公权力,保护私权利,这与宪法新增加的“国家保障和尊重人权”一脉相承。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个别行政执法部门滥用权力、徇私舞弊,甚至是暴力行政,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害。亟须对行政权进行有效地制约。

(三)在司法层面上制约。

应当通过强化权利救济制度实现权利与权力的结果平衡。公民权利归个人享有,单个人的权利显得力量微弱。而国家权力由国家机关行使,马克思称它是一种“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公民权利之所以能以微弱之力抗衡国家权力,其关键在于建立和强化权利的救济制度。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健全而有效的权利救济制度,一方面使微弱的公民权利获得了制度支持,权利的实现有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权利救济制度也发挥着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抑制和监督的作用。因此,权利救济制度体现了以权利制衡权力的基本精神,是实现权利与权力平衡的重要手段。

要完善以权利监督制约权力的机制,建立“阳光司法”,强化权力制约。从现实看,权利监督制约权力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途径。其一,权利监督制约权力成本小。因为公民的权利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用权利监督制约权力,就能保证司法权力在公民权利界限内运行。一旦权力运行超出界限,必然会损害公民利益,此时权利主体必然会为维护自身利益,直接监督制约越界权力,迫使越界之权复位运行。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公民以权利监督制约权力是最及时、最有效的制约。其二,以公民权利监督制约司法机关权力不会流于形式。无论是权力制约权力,还是其他方式制约权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权制权”因同在一个单位里共事,时间一长,权力制约必然弱化,被人性所左右,难免会形成制约的“盲区”和“死角”。而作为公民的权利,犹如大海一样,随时可在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多视角中对权力行使者和权力行使情况进行监督制约。权利作为权力的运行界限,权利主体对权力越界运行感受最早、最全面,为了自身利益不受权力运作异化的侵害,权利主体内在的本能必定要自发地、自觉地、主动地面对权力运行的异化,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落到实处。这种权利对权力的实质性、经常性的监督制约是长久的、高效的,它既对公权行使者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又能形成公共权力运行者广泛的个人自我约束机能,实现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预防权力滥用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省直分校)

责任编辑 宁 静

作者:鲁 玲

和谐社会要求论文 篇2:

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

[摘要]文章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从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失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人格 塑造 和谐社会 要求

[作者简介]郑小丽(1965- ),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与教学。(河南 郑州 450003)

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和谐发展上。可以说,理想的人格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基。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是知识、技能、体格和人格的全面教育,而人格教育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弱点、难点。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各级党组织都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①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大学生一要树立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共同奋斗;二要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避免出现偏激思想;三要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作风和品格;四要培育和谐的行为方式,要理性、通融、和解、礼让。

要特别指出的是,培育大学生和谐行为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和谐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大学生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做贡献;第二,和谐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中确立自己的行为边界;第三,和谐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中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第四,和谐行为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中抑制感情冲动,采取理性行为。

必须看到,虽然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都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吻合。这就需要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地去塑造,去感化,去纠正,帮助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理想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1.理想追求淡化,个人主义膨胀。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家庭的骄傲,本应有远大的理想,更高的追求,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为家庭知恩图报。殊不知,一些学生到了大学以后,被过去的成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忘记了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社会、集体、家庭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总认为社会不公,追求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缺乏敬业意识,理想追求淡化。

2.道德意识淡薄,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意识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被看做是有个性;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

3.相互攀比,追求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甚至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的现象;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他人工作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4.忘记根本,不知感恩。父母是学生生命的源泉,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他人是学生进步的力量,社会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大学生长大了、成人成才了,理应以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可是一部分学生却忘记根本,不图回报,反而嫌贫爱富,嫌弃父母,有的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敢认自己的父母,怕丢人。对他人的感恩、对社会的回报更无从谈起。

5.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荣誉观、责任观等人格观念的重要形成期,也是最不稳定时期,容易被干扰,一旦受到挫折,便意志力衰退,经不起丝毫的打击。表现为思想意识行为易走极端,从而酿成终生憾事,给社会、给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样的事在高校屡见不鲜,折射了人格的缺失以及人格教育的缺失。

三、适应和谐社会要求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途径

1.学校要重视和谐人格的教育。“现行教育必须深刻理解育人活动的终极价值,重塑教育价值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育人活动的宗旨。”②大学生是知识的象征,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时代赋予他们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们除了读书外,还要懂得如何做人。进大学的目的不是只做个科技人,不是死读书,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使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③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和谐人格教育”,使各种人格力量能够均衡地发展。一味地推崇学业和升学,延长学习时间,加大学习强度,置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格塑造于不顾,这种做法根本谈不上学生的和谐发展。所以,学校要重视和谐人格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学业发展为基本育人活动,兼顾学生的身心发育和人格塑造。

2.注重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心态教育、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和信念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离开了远大理想和信念,人就会消沉,意志就会薄弱,很容易丧失人格,失去责任。所以,高校应该通过课堂传播、党团活动、现代传媒等不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看到自己人生的光明,担当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健全的人格以健全的心理为主宰,可以说,健康的心理是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黏合剂”,它把个体的观念、情感、意志、行为整合在一起,使个体人格的发展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高等院校应协调学校各部门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心理素质教育网络,预防和及时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大学生要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要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使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以平和的心态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才能在社会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教育,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校园充满着集体气息,具有热情、团结和奋进的氛围,如果恰当地加以塑造和引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那么,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十分有益。相反,如果缺乏积极向上、活泼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只有呆板僵硬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逆反,久而久之,对学生人格培养有害而无益。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冲破阻力创办文学社、军人训练营、赛诗社、同学会、书法社、哲学社等社团组织,结果,中国出了个缔造者,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青年,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因此,文化造就文人精英,文人精英造就理想人格,道理就在其中。

4.建立多方联合的教育机制,发挥各种教育资源对人格的教育作用。开展封闭式教学,并不能保证学校永远就是一块净土。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的信息化,使各种壁垒被打破,教育也不例外。要想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培养理想人格,必须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的所有优势,建立多方教育机制。其中,学校当然是教育主体,应尽主要义务和责任,创造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社会应为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方法,变被动影响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影响,学校可以聘请各类社会专家兼任校外辅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以解决学生存在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学生的情感纠纷、生活来源、感恩教育都需要家庭的帮助和了解,因此,选择典型家庭或家长作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总之,学校是社会的学校,学生是社会的学生,发挥全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学校应该打破教育壁垒,实行开放教育,消除教育“孤岛”,培养社会化的学生人格。

5.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塑造升华学生人格。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的大熔炉,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那种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相割裂,认为学生只有到毕业后才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改正,为人格教育提供社会阵地,更多地、更早地让学生体验社会的需求,体会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事务的处理,体会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责任等人格要素,从中鉴别、纠正、培养人格,使人格理想化。

[注释]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26/content_

3138887.htm,2005-06-26.

②张美生.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EB/DL]. http://www.lunwenda.com/jiaoyu

200812/102218/,2008-12-20.

③佚名.教育的名人名言[EB/DL].http://www.buyiyang.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80,2007-01-27.

[参考文献]

[1]刘春元.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2]张玉芳.大学生人格教育[J].经济管理,2006(1).

[3]许序修.学校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06-11-07.

[4]杨晓梅.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途径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7).

作者:郑小丽

和谐社会要求论文 篇3: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关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针对性。

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326页)。列宁也曾用“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页)来表述事物的价值。价值观念则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的认识、评价和反映。事物为人而存在,这表明价值有鲜明的主体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因此,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的和历史的具体规定性。任何个人总是从属于阶级、民族等一定的群体,一定的群体又从属于更高级的群体,如社会、人类等等。在存在着阶级冲突和阶级对立的社会中,那些与历史发展方向背离的阶级和群体必然被淘汰,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阶级和先进社会势力战胜落后的、反动的阶级和势力,使社会历史的主体趋向于历史的一元化。因此,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形成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它就成为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居于社会文化的最深层次,成为这种社会文化的灵魂,在阶级被消灭的社会里,它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实践的共同的思想基础,起着整合全体社会成员朝向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21~22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组织,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就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党人的精神要求和道德标准。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共产党人善于把最高纲领和具体历史任务统一起来,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从而把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正因为如此,她始终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并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优良作风、革命精神的思想理论宣传。正是这_.共同理想和思想理论宣传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共同纲领》提出新中国的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为此要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教育。在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教育的过程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这些内容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于整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各阶级的力量,推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起了积极作用。

伴随着社会主义在政治、經济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奠基逐渐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剥削阶级被消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统治地位,这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长远的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八大提出要建立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基本上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共同理想。八大还特别强调民主和法制的价值,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在这一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得到发扬,共产主义道德得到普及和提高,革命传统和理想教育广泛开展。这些内容都深化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另一方面,在曲折探索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些失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受到消极影响。更为消极的影响是十年“文革”时期的社会大动乱。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几乎中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的价值遭受损害。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但是,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文化大革命”整个过程的严重考验也证明,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没有动摇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的立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出其理论价值,而不只是本本和教条;工作重心的转移,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确立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其作为共同理想的价值。在中共十二大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根本方向和发展道路,此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理解不断丰富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着力培养“四有”新人,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和细化,利益要求多样化,使得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

势。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主体意识成熟的标志,对于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主导作用的弱化,多元化价值观缺乏有效的整合,价值观多元化常常表现为剧烈的冲突。同时伴随着价值真空、价值错位、价值虚无等现象。这对于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对于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概括正是对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从以上的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改革创新正是当今世界潮流和科技趋势所昭示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体现着以往道德建设的成果,又对当前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确立和巩固其在多元化价值观中的主导地位,必须首先在实践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的现实基础。在理论上,要针对思想领域的各种斗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着力研究和回答人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统一人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思想认识。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在当前,现实经济生活和社会领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已经消失,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政策、法律、制度的手段进行调整。在思想观念领域,最不和谐因素就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攻击,它们试图采取种种手法消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消其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这种价值观念的斗争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责任编辑:杨文利]

作者:曹光章

上一篇:东亚区域经济论文下一篇:医疗保险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