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MOOC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可扩张性和网络交互性。MOOC的优势是:搭建了更为广阔、优质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促进课程建设的数字化。MOOC的劣势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替代面对面的互动;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 篇1:

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MOOC浪潮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教学模式的革新,这将改变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格局甚至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格局。但是MOOC作为教育界的新生事物仍然处在探索中,这要求中国各高校在MOOC时代保持一份谨慎,积极寻找应对MOOC挑战的良策。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联盟

MOOC(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的英文首字母缩写(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一般采用复数),这是一种源自美国的教学革命。MOOC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对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2011年,以斯坦福大学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入门”课程为标志,MOOC风暴开始席卷全球,2012年被称为美国的“慕课元年”。[1]其后,MOOC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也有了一批知名高校开展MOOC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出现了一批MOOC问题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中国高校的MOOC时代已经揭开了序幕。

一、MOOC在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

与以往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所不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使得MOOC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教育变革,MOOC在国外兴起之后便迅传播到中国,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场信息时代兴起的教育变革将有可能彻底改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中国高校均不甘落于人后,迅速积极应对。根据中国高校在MOOC发展中的组织模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高校的MOOC发展划分为如下四种模式。

(一)中外合作模式

MOOC诞生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国外高校在MOOC的探索中走在了前列,这为中外合作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MOOC诞生伊始就引起了国内知名高校的极大关注,一些国内较有眼光的高校深刻地洞察了这场变革背后的机会,因而这些高校纷纷与国外知名高校就MOOC开展合作,合作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或是加入国际知名的MOOC平台,以抓住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机遇,或是合作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例如,2013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率先与美国的edX慕课平台合作,将该校优质教育资源推向edX平台;紧随其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纷纷宣布与美国的Couresra合作,开发慕课课程。在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也相继与国际知名的MOOC平台合作,开发慕课资源。中外合作模式反映了中国高校在MOOC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更反映了中国高校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智慧与勇气。

(二)地方高校联合模式

与国内知名高校慕课的发展战略不同,随着近些年高考扩招压力的增大,地方综合性高校在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捉襟见肘,教育资源紧张成为各地方高校发展的共同难题。MOOC以其所独有的优势为解决诸如师资、教学场地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为此,地方高校更多地将MOOC视为一种缓和教育资源紧张的手段,希望通过MOOC来改变当前所处的窘境,UOOC联盟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优课(UOOC)联盟由深圳大学发起并成立。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大学,为抓住机遇,应对变革,再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发起了UOOC联盟。优课(UOOC)联盟整合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优质课程共享机制,丰富教与学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UOOC联盟运行一年多来,整体效果良好,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加入。

(三)区域性高校联盟模式

MOOC依靠信息技术使得区域性高校间的资源整合也成为了可能,其目的仍然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并缓解教育资源的紧张局面。由重庆大学发起并推动建立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就是为了上述目的而成立的,该慕课联盟得到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40余所高校的积极响应。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慕课课程建设,以解决各高校校内选课不足的问题。东西部联盟共享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模式,直播课堂大班授课,该校课堂小班研讨,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第二种模式,本地课堂大班授课,该校课堂小班研讨,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第三种模式,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在线课堂研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将MOOC教学模式诠释得更具生命力。与地方性高校联盟不同的是,区域性高校联盟是跨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其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高校自身的影响力。

(四)行业性高校互助模式

除了上述三种合作模式之外,国内高校也出现了第四种合作模式,一些特色较为明显的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共同的问题,为了促进资源互补,他们发起并成立了行业性高校联盟,重点是加强以MOOC为代表的特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便是一例。2014年5月,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在北京成立。这一联盟成立的宗旨是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发挥林业行业院校自身特色与优势,集成各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林业行业跨校教学合作活动,并面向社会开展特色课程推广和知识传播,提升林业高等教育的地位与知名度。“联盟”建立了统一的课程资源平台,并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做出了详细规定,联盟成员涵盖了绝大部分全国林业高等院校(共计32所高校)。

就在众多中国高校张开双臂迎接MOOC时代的同时,国内一些企业也紧跟MOOC的时代步伐,投入到MOOC市场的开发中。这其中网易公开课、新浪、果壳网等纷纷推出类似MOOC的开放式网络课程,虽然形式各异,但从中都可以看到MOOC的影子。另外,优酷网也与美国的Udacity达成独家官方合作,成为了全网首个Udacity课程发布平台。从事MOOC研发的企业群体既有平台提供商,或专门服务于高校,或专门面向个人用户群;也有内容提供商,借助云平台,主推自身拥有的资源,服务于特定用户。企业的加入,因其身份和角色不尽相同,而极大地促进了MOOC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企业的加入,使得最初以免费为宗旨的MOOC有了一丝商业化的气息,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利于MOOC良性发展的。

二、MOOC在中国高校的发展问题

中国经历了自己的MOOC元年之后,这一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新生事物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并接纳,由此中国掀起了规模巨大的MOOC热潮。但是在这股MOOC热潮的背后, MOOC发展所面临的重重困境更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一)教育技术的局限

MOOC的诞生实现了互联网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大大提升了人们在教育上的便利程度。但是MOOC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即使是成熟的技术也不是高等教育的全能上帝。MOOC时代尚有很多教育技术细节等待突破,例如,如何监控学生,看似只是个技术问题,事实上却是技术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有效学习从根本上需要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自觉的投入,MOOC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有赖于个体诚信意识的增强和自律惯习的培养。在这些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MOOC采取实时监控的技术手段依然是治标不治本,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此外,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带来成本的降低,MOOC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沉淀资本,在MOOC前景并不十分明朗、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成为MOOC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社会资本很显然要追求合理的经济回报,由此产生利益化的驱动,这将使MOOC面临适当收费问题。因此如何在市场与公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二)教学模式有效性的挑战

MOOC通过将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时空剥离,成功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到互动评价的转变。但是MOOC所崇尚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是值得人们反思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MOOC教学模式是否能够真正产生实效还有待时间证明。MOOC教学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形式,一改传统课堂沉闷、被动的局面(所谓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把传统大班上课讲授基础知识、个人课后质疑研究艰深问题教学模式翻转为个人自学基础知识、大班上课研讨艰深难题的颠倒模式)。中国当前的教育仍然充满了应试教育的弊病,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否胜任翻转课堂的需要,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人们有理由担心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消化,学生能否真正将知识内化吸收,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此外,MOOC学习模式能否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受到人们质疑。

(三)学分认可难题

从社会性学习资源转向正规的在校学习资源,MOOC将从满足个体自发性学习的资源转变为满足个体自觉性学习的资源,因此,MOOC的学习结果将面临着考核的问题,这就将MOOC学习的学分认可提上了日程。然而,MOOC课程的学分化至少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MOOC课程是否已经达到了授予学分所要求的质量;其二,如何通过可靠的途径评估学生是否已经完成了上述课程。这也就是说,实现MOOC的学分化至少需要两步,这需要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协调,绝非单纯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的。很显然,学校间自发的协调行为无法全面解决学分认可难题,只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面,才能够从面上实现学分的互认,真正赋予MOOC选修的学分以现实意义。

(四)育人瓶颈限制

MOOC在教学模式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一开始就带有三个方面的局限性。首先,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立体空间中用语言表达观点,并且人与人之间能够通过语言、动作等实施互动。而在MOOC教学模式下,书面交流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口头语言交流,这使得直接经验传递的传递效率大打折扣。其次,MOOC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难有保障。其三, MOOC教学模式将教育功能异化,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具有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被极大削弱,其后果是个体社会性被忽视。这些都是MOOC在人才培养方面限制的具体表现。

虽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这并不能否认MOOC的发展潜力。MOOC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自然产物,它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潮流,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网络化、碎片化学习的环境和习惯。虽然它还极不完善,但是通过人们的努力这种局面将会得到改善。因此,站在教育发展规律的立场上来看,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武断地否定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而应该用发展眼光来审视它,包容它现在的种种不成熟的表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找到应对良策,这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客观态度。

三、MOOC在中国高校的发展对策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MOOC的发展可谓前途未卜。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生事物,产生之初由于其不完善,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都备受诟病,显然MOOC也不例外。但是只要我们翻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主动权正处在回归学生主体的潮流。而MOOC正是契合了这种学习主动权的回归潮流,因而我们应该对MOOC这种新生事物心存期待,而非武断否决。并且要抱以这样的智慧和自信:MOOC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将经过人们的努力而得到解决,MOOC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一)攻克技术盲区

虽然MOOC技术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克服技术盲区,进行技术上的完善。MOOC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将教与学进行时空分离,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例如线下自学时侧重理解,集中上课时侧重答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虽然有效学习从根本上需要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自觉的投入,但是MOOC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富媒体的形式将课程打造成具有精美视觉和听觉效果的“教学大片”,或是通过类似游戏通关的形式,让传统枯燥的课程充满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逐步将学习过程中技术监控的他律行为转变为学生的自律行为,克服技术盲区。

(二)转变教学模式

MOOC教学中采用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并不会必然带来学生负担的加重,事实上它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激活。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原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富有成效的话,学生成绩分布应该是与正态分布完全不同的。因此他提出‘掌握学习’的概念和理论,认为教学质量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而不是根据某些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只要恰当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掌握水平”[2]。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教师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诊断学习问题,便能逐步克服教学模式转变带来的震荡。

(三) 推动学分互认

MOOC最初主要是针对社会学习者而言的,当这一教学方式被引入大学之后,如何与大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相衔接就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只有与学分对接,才能实现MOOC的跨校间教学资源的自由整合,因此,学分对接是MOOC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正如美国高等教育西部州际合作委员会副主任罗素·波林(Russell Poulin)所言:“从学理层面来讲,学分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这也是MOOC发展的方向所在。” [3]随着学习过程的碎片化和学习平台的多元化,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的客观形成,实施学分兑换和学分互认,是激励个体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趋势。深圳大学牵头成立的UOOC联盟的学分互认的实践探索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探索,这为推动学分互认提供了直接经验。

(四) 弥补育人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MOOC也不例外。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介入,MOOC教学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确实会带来传统教育效果的某种缺失,为此传统与现代教育模式互补是逐步克服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事实上,MOOC发展的趋势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大学教学模式,而是与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实施有效互补。未来大学的教学模式必然走向一种混合式教学,即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MOOC的负面影响,而将其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Susan Hockfield)所指出的那样,校园环境能够提供在线教育所无法复制的机会和经验,其言外之意便是MOOC设计的初衷是改进而非替代校园经验,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融合将是主流的发展趋势。

四、小结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感受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开始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被称作 IT 教父的乔布斯在去世前曾提出过这样一个令无数人陷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信息技术几乎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有限? 事实上这个问题随着MOOC时代的悄然到来已经渐渐有了答案。MOOC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影响力日益深远,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这场教育变革实践中,MOOC浪潮已经开始向我们席卷而来。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MOOC存在着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在MOOC浪潮的狂热中进行冷思考,进而寻找堵塞MOOC“漏洞”的良策,从而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洗牌”中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1]马若龙,袁松鹤.MOOCs:教育开放的模式创新与本土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14(12): 20-26.

[2]B.Bloom, The 2 Sigma Problem: The Search for Methods of Group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 as One-to-One Tutor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6 (1984): 4-16.

[3]Kolowich, Steve.The MOOC Disruption Proves Less Than Revolutionary After All [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3, Vol.59 Issue 45.

作者:安颖

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 篇2:

对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SWOT分析及应对

摘要: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MOOC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可扩张性和网络交互性。MOOC的优势是:搭建了更为广阔、优质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促进课程建设的数字化。MOOC的劣势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替代面对面的互动;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可能产生以下冲击:容易拉大高校之间的距离;可能形成“文化新殖民主义”。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应对MOOC:做MOOC的积极参与者,传播本国文化;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以翻转式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学习者安全意识,搭建健康的网络学习平台。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SWOT模式

文献标识码:A

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近年来成长得如火如荼,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MOOC的到来,受冲击最大的是普通高校,办学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那么,如何深入地了解这个新事物?如何早做应对?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特点

关于MOOC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说法。一般认为,MOOC是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在线课程,把学习者交互参与和网络开放式资源相结合,给学习者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题,同时还提供各种交互性社区、建立交互参与机制。MOOC教学模式让教育超越围墙,相对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来说,是一种创新与超越,让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指向学习,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本质。

MOOC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开放共享(openaccess),MOOC参与者不必是在校的注册学习者,也不要求学费,它是让大家共享的;第二,可扩张性(scal-abiliy),这一特性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相对于那种一位教师对应一小部分学习者进行授课的方式,MOOC里的“大规模”课堂是针对不确定的参与者而言来设计的,少则几十人,多到十几万人,且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第三,网络交互性(online),即在MOOC学习中,学习者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只要可以上网,有MOOC资源,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且能利用各种交互性平台进行深入切磋。实际教学不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而是同时横跨博客、网站、社交网络等多种平台,这也是MOOC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名校公开课、精品课程、广播电视大学课程的重要方面。

此外,这种类型的课程虽然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但依然希望参与者能够按照课程的计划进度进行学习,以便获得最好的效果;课程讲解者把课程设计的短小精悍,每个视频10分钟左右;画面生动,不局限在室内;用一对一的方式讲,而不是一对多的方式;视频的播放可选择不同的速度,如1.5倍、0.75倍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MOOC作为OER(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公开教育资源)运动的最新发展形式,成为新型的学习模式和高端的知识交换模式,便于教师的信息交流和学习者学习.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习者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MOOC的发展呈“井喷”之势。因此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2013年是中国MOOC启动年,2013年5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MOOCr的edX平台,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入Coursera平台;同时,由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首的国内十余所知名高校联合起来,共同推进MOOC的发展。除此之外,英国的FutureLearn、日本的Schoo、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以及德国的lversity也都相继建立并迅速发展。可以说是各具千秋,发展态势相当乐观,同时也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空间无限扩张,促进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二、用SWOT分析方法对MOOC的分析

为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的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其优势与劣势,以及其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和劣势是内部自身因素,机会和威胁是外部环境因素。MOOC的发展前景将是其“能够做的”(即自身的强项和弱项)与“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有机组合的结果。

(一)优势分析

1.VIOOC搭建了更为广阔、优质的学习平台

对学习者来说,MOOC的开放性使学习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受到世界各知名高校的MOOC教学资源,同时,学习者还可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或发展需求选修其他相关课程,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教师来说,可学习、吸取其他名校名教授的优点;对高校来说,能促进各高校之间对相同主题、相同学科的课程进行比较、融合,分析其异同,从而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2.MOOC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MooC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对学习的时间、地点以及学友没有固定的要求,在这些方面比较自由和开放。换句活说,MOOC可以不受场所、时间的限制,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自助式学习。对于不太理解和不清楚的部分,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解决;对于错误的习题也可以进行反复验算。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和全世界的同学一起探讨某一学科问题,从而激发思考、加深印象,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MOOC可以促进课程建没的数字化

自2008年MOOC课程兴起以来,MOOC在提供给学习者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数据的收集、积累和分析,为优化学习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对MOOC学习资源的使用过程中,网站可以清晰地记录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状况;尤其是对一些练习题目的处理,对于那些反复出错的题目,MOOC系统都会提供机会进行再次训练。在MOOC学习过程中,这些记录能跟踪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者的学习进步以及倒退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利用MOOC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计划、课堂教学计划做出调整,使其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MOOC教学资源。

(二)劣势分析

1.MOOC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MO0C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中途退课率偏高,很多学习者容易中途放弃学业。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众多的MOOC课程运用中,注册参与的学习者众多,但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并通过考试,取得考试合格证的学习者不超过15%。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2.MOOC中虚拟的互动难以替代面对面的互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学习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思维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仪仅通过视频观看和网络交流很难深入。大学教育是要把素养积淀在学习者的生命中,教师不是在教课程,而是在教“自己”,自己的言行态度和与学习者面对面的交流是潜移默化的隐性课程。“人一机”关系只能是“人际”关系的补充而不能替代“人际”关系。而且,在MOOC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数量巨大,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却各异,虚拟空间的互动,难以让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是单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说,MOOC教学资源在那些需要教师澄清价值取向、多与学习者互动交流、多参与实践的学科领域适用性较低。

3.MOOC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和反馈是MOOC发展扩张的主要瓶颈之一。MOOC作为一种新事物,一个新的知识交换和学习平台,在当前的实施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难以真实反映学习者运用MOOC前后的学习效果。对于一些方便用客观题目测试的科目或知识点,MOOC已发展出一些即时的小测验,或期末考试题目,评价结果亦可即时反馈。但即便如此,是否确实是本人所做则不得而知。这也影响着课程学分的互认。对于那些社会、人文、艺术等方而的主观题日,目前是实行生生互评,这样,效果就打了折扣,学习者获得反馈的质量就很不确定。

(三)机会分析

1.MOOC当前和潜在的用户有大量的学习需求

MOOC的易获得性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从所需的学习条件上来说,只要有能上网的设备,就可以学习。从所需费用上来看,花费甚少。MOOC资源的使用现在不需任何费用,如果要拿结业证书则需少许费用。即使将来MOOC的使用会收费,也会大大低于在实体高校学习的成本。而且,人从出生开始就本能地爱学习新事物,知识爆炸的时代义促使终身学习成为需要。因此,MOOC的使用者并不限于学习者,实际上,目前MOOC所服务的更多的足社会资源丰富的人群,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全球的平均数据来看,这些学习者主要为在职状态。从互联网经济学的角度看,MOOC领域类似于亚马逊、谷歌,都是内容生产者去往消费者最多的地方,是消费者选择最多内容的所在地。况且,技术的潜力所带来的东西将超出我们对“注意力经济”的想象。新生事物的传播需要时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MOOC的了解,使用它的人会越来越多。

2.技术不断更新给MOOC提供支撑

网络宽带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视频的传输愈加便捷,这对于制作MOOC和观看MOOC视频的人来说都是福音。Web2.0技术如电子邮件、博客、Facebook、Wi-ki等使得学习者讨论和建构学习内容更加深入。MOOC运用web2.0的理念,使学习者不仅成为学习内容的消费者,而且成为学习内容的开发者、自组织的学习者。云技术使MOOC可以进行大数据处理,了解学习者的情况,及时反馈,变更教学内容和策略。

3.市场为MOOC提供有力的支持

市场上已有了多家专门提供MOOC平台的供应商,包括目前该领域的三大巨头:Coursera,Udacity和edX;2012年9月,Google推出了MOOC的开源制作工具-Course Builder,使得普通老师自己制作MOOC课程成为可能。国际上较为著名的风投公司KPCB、Greylock Partners、Charles River Ventures等均投人多笔资金,几个著名MOOC提供商的融资都在数千万美元以上。这些捐赠除了用于MOOC提供商的平台研发、业务拓展之外,也会用于对于这类新型网络教育方式的研究。

(四)威胁分析

1.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尽管MOOC自发展初期就吸引了许多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但目前为止,还没有MOOC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除了学业证书、成绩单、就业推荐等收费项目外,将MOOC课程作为大学预科课程或提供给商业网络教育机构有偿使用,或者用MOOC课程教本校学习者并收取学费授予学分,都是目前正在尝试的商业模式。鉴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准备自己建设MOOC平台,越来越多地开展MOOC教学的方式,商业化的MOOC提供商会有怎样的未来还难以预料。

2.MOOC的推广可能遭遇阻力

MOOC对传统高校会有冲击。顶尖高校要抓住机会扩大影响,可能会形成“赢家通吃”或“马太效应”,强校愈强,弱校愈弱。那么将损失利益的一方会形成阻力,抵制新生事物。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根基较牢,几所高校也是刚刚加入MOOC平台,慕课在我国的推广仍具有很大的难度,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综上SWOT分析,我们发现,MOOC的发展潜力巨大。其优势明显且符合时代潮流,新技术与教育同步发展,互为促进,有助于教育的公平化、民主化、个性化、大众化。MOOC的劣势只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尚不令人满意,而这些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探索逐步改变,至于网络中的互动不能替代现实中的互动,那与其说是劣势,不如说是特点,何况网络上的互动能与更多人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MOOC外部环境的机会很大,需求是最有力的推动因素,市场和技术也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至于可能面临的风险,更像是必然存在的未知性,在MOOC发展的道路上尽可以且行且解决问题。总之,本文对MOOC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

MOOC将走向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MOOC的发展将由公益性逐渐转向市场化,并初步形成一定的商业模式,如付费形式的作业评分和进入社会网络并参与讨论、为赞助商的课程做广告、支付学分类课程的学费等。MOOC的商业运作,可以为MOOC项目的发展带来大量的资金,这样就可以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修改既定方案、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商业化发展。

MOOC将走向国际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MOOC的版图已从北美、欧洲扩展到南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同时,MOOC的资源也是来自世界各地,Cursera是依靠多个国家知名高校提供的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发展起来的,edX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北大、清华等六所亚洲大学的教学资源。此外,已经建立的MOOC进一步进行国际扩张,不再局限于一定地域,而是具有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

MOOC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将有何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呢?

(一)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

1.容易拉大高校之间的距离

MOOC的兴起和运作,给广大的高等院校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按照MOOC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从事MOOC的机构越来越多,MOOC的教学资源也将逐渐由免费使用变为有偿使用,各MOOC机构从民众中争夺生源。其中,由常春藤联盟大学主导或参与的机构明显比地方高校主导或参与的机构占据优势。为此,该机构中的著名教授开设的MOOC,明显比地方高校的教授开设的MOOC更有吸引力。因此,一些地方性的、规模较小的高校所开设的MOOC可以说很少有学习者注册参与。这样就会使得高校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大。

2.可能形成“文化新殖民主义”

文化殖民主义是强行消灭弱势文化,建立优势文化的统治地位,并且为前者谋取利益,以文化方式进行侵蚀,达到从根本上消灭他人文化自主性的目的,淡化民族意识。MOOC的到来,使学习者们主动地接受其他文化。传播者的文化是被同化还是被接纳、顺应?文化是会变得更加多元还是会变得更加趋同?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因此,我们不仅要做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做文化的传播者。

(二)我国高等教育对MOOC的应对

1.做MOOC的积极参与者,传播本国文化

MOOC正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世界顶尖大学在其中争棚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也要积极参与,传播我们的文化,制作有独特性的、有竞争力的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对世界施加影响,也让世界更了解我们。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才不至于被同化。同时,世界上的著名高校将通过MOOC争夺生源,如果中国的学生可以通过MOOC拿到国外学位,对中国的大学生源也许会构成威胁。但是,中国的大学也同样可以开设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我们也可以向欧洲、非洲、美洲、向其他地方去争夺生源。对于传统大学而言,如果想提升其学生市场占有率,扩大国际影响,向公众提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借助网络占领高等教育市场,也是每一所世界一流入学的重要战略举措。

2.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更有效地运用MOOC

在以往精品课程、公开课程的建设中,从设计到评价,突出的都是教师的教,而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MOOC时代,教学回归到本真的“学习”上,学习者有了选择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的机会、而MOOC的学习效果也取决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因而在MOOC视频及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应按照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要求,一切从学习者出发。通过教帅的“教”唤起学习者的“学”,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借助于心理学的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理论,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可运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引导学习者参与教学目标的设置、方法的选取、内容的取舍以及效果的评价等活动,使一切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学习者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MOOC课堂生动、鲜活起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MOOC的使用更加有效。

(三)以翻转式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反转课堂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上刚好相反,学习者利用学习机通过网络平台预先观看视频,掌握知识点并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对于有疑问的题日做一标记,在课堂上再由教师主导开展关键问题的研讨,这个过程就是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MOOC的学习由于有优质的课程讲座资源,就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先请学生课下观看讲座视频,再在课上通过组织讨论、习题演算等方式启发思维,提高授课效率。教师应改变角色,变主讲角色为辅导、交流的角色。此外,应结合课程内容,引领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应把所掌握的理论等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一些工科、理科的实验室建设等内容,应增强实践环节,形成线上学习和线下的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四)提高学习者安全意识,搭建健康的网络学习平台

MOOC在整个学习中,不仪有单向度的知识传递,更有通过互联网(可以利用E-mail、Google、Skype等)的信息交换,进行教与学、问与答的交互协作。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学习平台。因此,根据对MOOC教学理念、授课形式、内容组织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MOOC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危害有哪些、如何避免网络危害、未来网络安全将如何发展等重要问题。同时,培养学习者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得到安全、充分的利用。

结束语

MOOC是对传统大学的颠覆性延伸而不是威胁。MOOC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MOOC将创造一个传统的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全新的、更大的市场。因此,MOOC的浪潮会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但传统高校人与人面对面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性。以后的状况可能是“大学中有MOOC,MOOC中有大学”。在深入了解MOOC的基础上,很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如MOOC教与学的模式创新研究,MOOC中学习的质量、完成率与评价的研究,对MOOC接受度与}人证的研究,对MOOC运行与管理的研究,对MOOC的成本与盈利模式的研究等。但无论如何,警醒地面对时代的变革,顺势而为,不断改革,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智慧的选择。

作者:王峥

MOOC市场兴起高等教育论文 篇3:

互联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及MOOC的兴起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使优质教学资源为更多人所共享,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许多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我国高校在办学定位中应该突出各高校自己的特色,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顺应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探索将MOOC和翻转课堂结合,更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MOOC,翻转课堂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on Chinese high edu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Jia Hongzhi, Zhang Wei, Zheng Jihong, Sui Guorong, Xu Boqing

School of Optical-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433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快步进入信息时代,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渠道,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和发展。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方式,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1、互联网以其虚拟性、及时性、全球性和开放性从物质层面打破了校内外的隔阂,实现了信息的校内外互通。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为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从网上得到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同时学生的学习渠道得到显著扩宽,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上。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教育模式更趋开放,教育资源能为更多人所共享。

互联网的发展使个性化的、以热情和兴趣为基础的学习变成现实,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触学习资源,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

1.2 MOOC的兴起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缩写。200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ware,即OCW),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约1800 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此举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日本、法国、英国等各国高校、国际教育组织纷纷效仿,以各种形式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方面展开实践探索。2010 年春季哈佛首开世界网络公开课先河,推出了《幸福》、《公平与正义》、《死亡》等专业课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

2003 年我国教育部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在2003- 2007年建设1500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就目前来看,精品课程评选仍然是我国公开课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精品课程评出了众多优质的教师及课程,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和资源共享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精品课程的评选也有很多局限,如其耗资巨大但效益低下,课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学生参与和关注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共享率低使得学生对于精品课程毫无兴趣。2013年5月,清华大学正式加盟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MOOC”平台Coursera。

MOOC的兴起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它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在家即可学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而在2014年达到了65万人,增长幅度远超过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利用MOOC提前学习大学课程。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教育模式,为那些有超强学习欲望的90后、95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帮助。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正在推进各种形式的学分互认以及对MOOC课程的学分认可,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你可能不需到校学习即可获得某校的学位。通过全球网络公开课,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网上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知识,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能够跟国外学者或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学习。

MOOC的快速发展使优质教学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这相当于引进了竞争机制,对相当一部分国内高校及一般教师带了压力。MOOC 的市场化运行容易形成“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马太效应。相比其它地方高校教授,知名高校著名教授开设的 MOOC课程更具有吸引力。这些著名高校可以继续从MOOC中获益,增加全球影响力,扩大学术声誉。穆迪投资者调查报告显示,MOOC 的兴起有助于顶尖高校扩大受教育者范围,并最终通过提供教学内容或颁发证书等方式获得实际收益。随着MOOC课程越来越受欢迎,中小型地方院校和部分盈利性大学将面临挑战。MOOC的发展不仅会扩大高校间的差距,而且会吸引各国学生选择英、美等高等教育强国的名校课程,从而影响各地区高等教育的民族性。

2 如何应对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2.1 顺应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实质就是教育的个性化,最早的师徒制教育是个性化的,但受众面太小,成本太高。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使得高等教育得到普及,但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个性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个性化教育在低成本基础上的实现成为可能。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竞争不仅是全国性的,更是国际性的,一些名校会继续重视传统教学,同时通过网络提供免费课程资源服务大众。另一些大学需要与名校形成错位竞争,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校的特色必然以学校所办专业的特色为基础,而专业特色又以培养的学生个性为依托,因此高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这其中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传授是课堂教学或者MOOC学习可以完成的,而能力的培养(包括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却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MOOC学习可以完成的。结合MOOC,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实现。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知识传授通过MOOC完成,而课堂时间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实验实践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方式不仅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2.2 MOOC和翻转课堂的结合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这其中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传授是课堂教学或者MOOC学习可以完成的,而能力的培养(包括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却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MOOC学习可以完成的。结合MOOC,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实现。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知识传授通过MOOC完成,而课堂时间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实验实践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方式不仅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3 结论

互联网一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另一方面也对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为应对挑战,高校应该顺应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同时注重及利用MOOC的大规模推广,将MOOC和翻转课堂结合,更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四期,46-51

2.汪明,张睦楚,庞立场,贾彦琪,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遭遇及其应对,未来与发展,2015年第一期,61-65

3.王珺,王朋娇,浅析MOOCs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5年第一期,32-34

作者简介:贾宏志,上海理工大学教授,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教指分委委员。

作者:贾宏志 张薇 郑继红 隋国荣 徐伯庆

上一篇:高职音乐课堂与民族音乐论文下一篇:古文学中的酒店妇女形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