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对于高校教学系统,MOOC的破坏性创新体现在兴起背景、教学创新、目标用户和运营模式四方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MOOC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MOOC高等教育论文 篇1:

MOOC给高等教育及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MOOC浪潮席卷全球,必将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及教师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脉搏,认清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作者认为,MOOC会分担高校大部分的教学职能,会引起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但不可能短期内取而代之;高校教师只要能改变观念,加强自身学习与建设,强化科学研究,生产新知识的角色,围绕学生学好知识、提高素质及增进能力的目的,立足于课堂,加强与学生的即时互动与情感交流,就会获得新的机遇,会将教书育人的职责履行得更好。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改革

凤凰网在2013年12月列出了未来将会消失的8个职业[1],其中第2个就是教师,见表1;新浪网也于2014年2月推出了一组专家预测:将被机器人取代的十种职业[2],见表2,教师同样赫然在列,人们不禁要问,是真的吗?为什么呢?前者的解释是:远程学习正在流行开来,通过网上课堂和电子评分,今天的教师办公室可能成为明天的虚拟问讯台。后者的解释是:机器人,它不需要薪水;不需要休假;不会成立工会组织罢工和老板对着干;不会要求改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工作效率奇高。

也有人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幕课)来了,未来只需要保留几所知名的大学,每个大学只需要几个教学名师即可。这是真的吗?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会不会失业,MOOC真的会完全替代教师吗?本文将从MOOC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教师应对策略几方面阐述。

一、MOOC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有时也写为MOOCs,中文称作“幕课”,这一名字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根据英文“MOOC”音译过来的[3]。MOOC雏形的出现,目前国内外专家比较认同的说法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美国学者David Wiley面向全世界具有研究生水平的学习者开发了一门开放的在线课程《Introduction to Open Education》(开放教育导论),受到了普遍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者也为这门课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内容。同年,加拿大Regina大学AlecCouros博士开设了一门Social Media & Open Education,邀请世界各地的特邀专家参与了该课程的教学。而真正意义上的MOOC的出现在2008年,标志是加拿大Stephen Downes和George Siemens开设的Connectivism & Connective Knowledge。2011年,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这门免费MOOC课程,吸引了160 000多人注册学习,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之后Udacity、Coursera及edx相继出现,并席卷全世界,因此人们把2012年称为MOOC元年[4]。目前MOOC已经风靡全球,各大知名院校都纷纷加大投入建设了自己的MOOC教育平台或者加入上述三大MOOC阵营[5]。MOOC历史虽然短暂,但它的孕育却有着较长的历史,1962年,美国Douglas Engelbart提出一项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改变“破碎的教育系统”的方式应用于学习过程当中;而中国的远程教育从六七十年代针对成人的函授教育开始,到80年代出现了的广播电视教育,如中央电视大学,再到90年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现代远程教育,也具有MOOC的一些特征。由此可见MOOC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一个长期积淀的结果。

二、MOOC的结构与特征

MOOC是一门课,这门课的制作非常昂贵,一门出色的MOOC需要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软件、互联网等科技公司的共同参与,费用动辄数万美元;这门课面向全世界的所有学习者的,不论肤色人种,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基础,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而且这门课大多时候是免费的,与进入大学校园学习一门课相比便宜很多。要想学习这门课,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在MOOC学习网站注册一个账户即可。学习这门课你可以选择要学分,也可以选择旁听,你可以“半途而废”,也可以从一而终,可以参加定期的在线讨论、在线考试、期末考试(有人监考或在线测试),通过考试拿到的学分还可以获得不少国际知名院校或社会团体的承认[6],甚至可以获得国际一流学府、机构的文凭,这些可以作为你进入一些国际大公司的考核依据[7]。所以,MOOC不仅仅是一门课,还是一种教育体系,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学府,何时入学,学期多长,时间自己掌握,学什么自己把握,学多少自己选择,拿什么文凭也是自己决定。这样的“高校”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或者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另有想法的学生来说,简直就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这就是MOOC的魅力!

关于MOOC的特征,DeWaard[8]等人认为MOOC有4个共同的特征,即内部的多样性、内部信息的冗余性、学员之间的互动和分散控制,前两者是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材料都在互联网上,学什么、不学什么需要自己鉴别与选择,而同时选择同一门课的学生又千差万别。后两者是指学生大多时候只能靠自己与自己的“同班同学”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很少有机会直接与教师沟通,而这样的学习模式也决定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来自于学生之间的讨论或者学生自己的体会,即课程的提供者无法确保每位学生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Kop,Fournier,and Hill把MOOC的特征总结为课程资料的聚集性(aggregation)、再混合性(remixing)、再利用(repurposing)和正向输送(feeding forward)。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加工成为服务于自己的观点的内容,然后把它发到论坛里跟大家讨论以验证其正确性,最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再与论坛里的、全世界的后来者分享。而国内通常更笼统地将MOOC的特征概括为:大规模(Massive)——庞大的学生数量及众多的教师参与;开放(Open)——对任何人开放的教育资源;在线(Online)——网上进行的学习活动;课程(Courses)——扎根于大学传统的课程,而呈现形式、组织形式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综上所述,MOOC的特征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在线学习与在线反馈为主要方式的、大规模的开放式课程。

三、MOOC教育体系与传统高等教育及远程教育的对比

在入学方面,古今中外的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入学考试的环节,我国的远程教育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学历要求,而MOOC却是大门洞开,不设任何门槛。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传统的大学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老师评,还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前还有毕业设计。MOOC是每周一次到两次的在线视频教学,随堂测试,每周都有的论坛,另外还有留言板,一段课程之后有个测试,测试通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在一个学期内,进度快慢全由自己把握,最后可以参加在线测评或者有人监考的考试,以保证考试的可信、公平与公正,也是为了学生所取得的学分能够被社会更广泛地接受与认可。在这方面,中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与MOOC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在课程安排、服务对象的覆盖范围、教学的灵活性以及互动性方面有较大差距。在最后的评价方面,传统教育是发一张文凭,而不同的文凭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水平和能力,甚至是不同的工作和薪水。在MOOC体系里,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哈佛、MIT的学分和文凭,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要学分和文凭,免费旁听。MOOC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随着社会对MOOC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MOOC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的冲击可想而知,或许会极大地削弱未来高校的教学职能,高校变成了考场和机房,高校老师变成了答疑者或讨论参与者。当然,高校其他的职能,如创新驱动科技进步等,受到的影响较小。

当然,MOOC也有其天生的不足之处,老师的评分都是机器自动评分,所以题目的设置只能尽可能的客观,且要求答案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因此更多地只能出选择题,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层层剖析、展开回答[9],学生的复杂逻辑与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10];缺少学生和老师、学生与学生的直接互动或者互动不足,学生难以获得集体的社交体验,更缺少面对面地深入沟通,教师和学生无法建立深层次的联系,难以严格把握学生的成长历程,使得那些优秀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11],而对于那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由于MOOC需要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他们的学习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是MOOC辍学率非常高的原因之一[12]。

四、高校老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Udacity、Coursera及edx就像三座大山,已经巍然矗立于我们面前,这三个平台的课程全部针对高等教育,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以Coursera为例,这家公司原本已和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全球33所学府合作,而2013年2月,公司再宣布有另外29所大学加入他们的阵容。在Udacity的课堂中,非常重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Udacity的创办者Sebastian Thrun解释说:“我们认为寓教于练比寓教于听更重要”,这种形式类似于“翻转课堂”。他还认为,传统大学的学位已经过时,Udacity将会提供一种全新的终身教育模式,而这更适合时代的市场需求。2012被称为MOOC元年,斯坦福大学校长称之为“一场数字海啸”,有可能将传统大学教育全部“冲走”。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一下子成了被革命的对象,未来何去何从,需要每个高校教师认真、反复的思考。

面临MOOC的挑战,高校教师自己要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学习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学习MOOC有益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学习的环境,在教学内容的深化与选择上要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突出视频、动画等综合的感官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恰当把握“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围绕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重新优化教学流程,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重视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确引导学生顺利渡过人生的这一重要阶段。另外,适时开展在线教育,制作自己的“微课”,实时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必将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互补,也有利于教师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冲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线。

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适应性,总能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更好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五、高等教育与MOOC的发展趋势

短期内MOOC不可能颠覆传统高等教育。首先,要想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有一种“相观而善”的氛围,相对单调的环境,实时面对面的沟通、讨论,这种环境只有现代大学校园才具备。其次,高等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缺一不可,我们常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高校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些都是MOOC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的。最后,目前高校的老师都还在“生产”着新知识,绝大多数高校都承担着国家、企业委托的各种课题,高校的老师也始终奋斗在人类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承担着推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职责。而MOOC本身也是科技进步的成果之一,它的成长与壮大离不开高校教师的辛勤劳作。

MOOC将来必将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首先就是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学生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以跟地球任何角落上的学生一起同堂上课、同步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更先进的知识内容,更优秀的教学名师的课,只需要动动鼠标即可。而且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加速发展,随着社会对MOOC的学分认可程度越来越高,MOOC引起的高等教育变革或许比想象的更加迅猛和激烈。未来的高等学府或许更多的是承担培训与考核的职能以及创造性、创新性较强的一些科研工作。

高等教育本身也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与进步,它会不断地吸纳各种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来完善自己。因此它必定会吸收MOOC的成就而更上一层楼,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MOOC本身也需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来充实其教学内容并改进其教学方法。因此,MOOC与高等教育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六、总结

MOOC以其开放、便捷、优质及价格低廉等优势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因为其新知识的来源以及技术手段的更新、授课方式的改进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机构,而且传统高等教育本身也具有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情感熏陶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MOOC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MOOC与高等教育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互促进、相伴成长,共同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高校教师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教师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适应性,加强与学生的即时互动及情感交流,总能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更好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凤凰网.未来可能消失的八种职业[Z].2013:2014.

[2]新浪网.专家预测:将被机器人取代的十种职业[Z].2014:2014,军人、快递员、医生和护士、教师.

[3]刘增辉.中国MOOC:与其被动改革不如主动变革: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焦建利[J].中国远程教育,2013,(14).

[4]黄浩.MOOC:教育生态的重塑?[J].中国信息化,2013,(17):52-55.

[5]闫智勇,马超英,耿耘,等.MOOCs背景下药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12-113.

[6]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20):5-8.

[7]黎静.在线教育来潮:教师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13,(05):151-155.

[8]Dewaard I,Abaljian S,Gallagher M S.Using mLearning and MOOCs to understand chaos,emergence and complexity in education.[C].2011.

[9]Mahraj K. Using information expertise to enhanc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 2012(8):360-368.

[10]Creed-Dikeogu G,Clark C. Are You MOOC-ing Yet? A Review for Academic Libraries[J].Kansas Library Associa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ection.2013,3.

[1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02):53-57.

[12]Pence H E. When Will College Truly Leave the Building:If MOOCs are the Answer,What Is the Ques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2012,41(1):25-33.

作者:王金鹏 许林云 周宏平 茹煜

MOOC高等教育论文 篇2:

MOOC:高等教育课程市场之破坏性创新

摘要:对于高校教学系统,MOOC的破坏性创新体现在兴起背景、教学创新、目标用户和运营模式四方面。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教育需求增加,教育性能过剩,教学质量下滑,是MOOC兴起的一个重要背景;作为简单易用的课程资源,MOOC从开放性及可扩展性两个方面实现了教学创新,并吸引了在校大学生和校外在职人士的广泛参与,开辟了学业MOOC市场和职业MOOC市场;借助网络商业模式,MOOC引入了专业化的课程团队、成果导向的认证机制和“免费共享&增值服务”的营利模式。然而,MOOC的破坏性创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MOOC不能彻底颠覆传统大学,但很可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格局。它创建了进入高等教育市场的课程市场,对大学传统课程模式形成破坏性创新的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维持性创新创造了机遇。该文基于MOOC的破坏性创新特征及特殊性,提出了促进中国MOOC发展的策略,对于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优化教育和教学结构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OOC;破坏性创新;维持性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凭借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品牌大学的共融,创造了开放的高等教育课程市场,使高深学问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创新扩散的同时,对传统大学的知识传播方式产生了一定的颠覆效应,亦为高校课程教学的多元化革新创造了机遇。尽管如此,MOOC的发展仍然具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MOOC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哪些方面的变革?能否取代或彻底颠覆传统高等教育系统?与高等教育哪些层面的问题有关?其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机理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与MOOC的创新扩散过程有关。基于此,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MOOC之创新扩散特征进行认知与解读,审视MOOC的兴起背景、教学创新、目标用户及运营方式,并从市场层次、教学效果和教学系统性质三方面探析高等教育领域MOOC破坏性创新的特殊性,从而得出促进中国MOOC发展的策略,对于推动高校教学系统的变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根据市场影响程度的不同,哈佛大学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教授将企业的创新模式归纳为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s)和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s)两种。维持性创新是通过常规的技术增长与突破,对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与提升,从而确保或增长企业在已有市场竞争中的业绩,如飞机可以飞得更高,汽车可以跑得更快,手机待机时间可以更长。但这样一来,维持性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会日益变得复杂昂贵,最终只有颇具经济实力或卓越技术的高端用户才具有购买或使用能力。

破坏性创新,又称为颠覆性创新,它不是在已有的竞争市场上沿着传统的发展轨迹寻求技术的改进与持续创新,而是通过使用不足以与之前匹敌的产品或服务打破原有市场的发展路径,旨在针对新的消费领域(非主流用户)或已有用户的新需求,设计并开发较为低端、廉价的新产品或服务,从而再通过技术上的改进,与主流市场的产品展开竞争,最终蚕食已有的产品或服务,颠覆原有用户的消费观,迫使原有的主流企業转向颠覆性的市场环境。例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苹果公司生产的个人电脑,借助其简约、低廉、便捷的特征逐步在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取代了大型计算机。

三、MOOC破坏性创新的关键特征

与维持性创新相比,破坏性创新具有四个显著特征:第一,创新产生的前提是主流市场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过剩,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方案;第二,产品具有功能简单、物美价廉、便捷易用等特点;第三,创新发端于低端市场或非消费领域;第四,创新组织规模较小,通常为新兴的中小型企业,它们创建了新的价值网络,重新定义了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情境。基于此,讨论MOOC对高校学位课程模式的破坏性创新潜力,需要考虑四个问题:传统高等教育的性能或服务是否出现了相应问题,为MOOC的兴起发展提供了哪些思想基础?MOOC如何将课程从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抽离出来,使之成为简单易用、价格低廉的教学资源,其本质的教学创新是什么?MOOC是否具有新的非传统教育用户,以开辟新的课程市场?是否有新兴机构承担MOOC的运营,是否具备创建新市场的策略和持续的运营模式?依据破坏性创新理论,认知MOOC破坏性创新的关键特征,有助于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解答。

(一)MOOC兴起的国际背景与思想基础

MOOC的兴起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和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教育需求增加,性能过剩,成本提升,质量下滑,传统大学无法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是MOOC兴起的重要背景因素。

当代大学生是个性化极强的认知主体,具有多样性的知识需求,先进技术的访问能力和高深知识的学习能力,注重学习的有效性,需要随时随地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之规模效益日益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稀缺,教育质量明显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的公司化倾向日益明显,教育职能不断扩展,管理与服务部门不断增设,经费开销逐渐增多,教育成本日益膨胀,学费持续提升。集中的地点和昂贵的学费加剧了教育鸿沟与知识鸿沟,教学质量和大学学费长期不匹配,使人们难免对高等教育价值产生质疑。2011皮尤年度报告指出“57%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大学没有提供与学生学费等值的教育”。约翰·丹尼尔(John S Daniel)认为如果要满足世界的高等教育需求,那么从1996年开始每周都应建立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大学。显然,任何高等教育系统都负担不起这样的成本,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经费支持。

长期以来,大学都秉承这样一个假设:若教师精通某门学科,则他(或她)就能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水平越精湛,其教学能力就越高,对资源投入(如师资、经费等)与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著等)的量化考核,也能间接评估高校教学质量。研究水平和成果逐渐成为了大学教师聘用、职称晋升和学术声望的重要标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上,忽视了对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过于强调知识灌输,以致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课程很难找出明显差别,高深学问及其传递方式趋于同质化。在质量保障方面,高校又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监控,造成了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和评价方法的标准化,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MOOC恰好平衡了大学课程成本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学习者提供了能够在更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优质课程资源的机会,而且是较为便宜的方案;另一方面作为可扩展的课程资源,建立了一个多元的生态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取悦了学习者,满足了其学习的潜在需求,弥补了传统的单一面授模式的不足。

(二)MOOC的教学创新

与复杂的大学教育相比,MOOC是一种功能简单、便捷易用的学习资源,可为用户提供相对廉价的教学服务,并鼓励一切非商业用途和非侵犯版权的复制、应用和推广行为,其资源获取和应用的限定条件也很少,任何人只要有终端设备,能联网,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信息素养,就能参与学习。MOOC汇集了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智慧,但归纳起来,其本质的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开放性及可扩展性两个方面。

由于受政府庇护、校友支持、学术声誉及建设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大学一直规避开放自由的市场竞争。MOOC是开放教育运动的一种自然延伸,其教育理念在于将本土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强调品牌效应的同时免费发布课程,突破人口、经济与时空的限制,使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随时随地参与学习。这种开放性对传统大学课程与教学模式之“破坏”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了学习方式、交互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学习者是思维的主体,强调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学者的交互及学习者间交互的价值与作用,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促进者,强调教学职能不仅是知识讲授,更是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促进有效教学和深度学习。二是实现了高质量课程资源的免费推送,为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课程选择空间与更具弹性的学习机制,不仅增加了其学习机会,而且给予了其学习的自治权,使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充分满足了其个性化与多样性的学习需求。

MOOC是扩展性技术、学习科学和复杂社会之教育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可扩展性具体表现为大规模性、大数据性和模块化设计三个方面。“大规模”并非具体的学生数量,而是课程容量的可扩展性,亦即“在不对任何部分或学习活动体验造成重大破坏的前提下,课程所能容纳的最大用户数量”。由于时空、经费、人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传统大学课程规模扩展的同时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学质量的下降,尽管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但未能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相对而言,MOOC的这种可扩展性在规模和质量上均能确保一定收益。大规模的课程容量和学习参与意味着MOOC教育的大数据化。传统教学的评价机制往往仅停留在学习者个体的认知层面,而MOOC中的大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不仅重视学习者个体的行为与经历,而且更加关注其群体学习特征,提倡对学习者整体变化趋势的评价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决策,以期促进学习者群体学习凝聚力、归属感和学习动力的生成与保持,建构大规模的学习群体智慧。另外,MOOC将课程内容从复杂的高等教育结构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了简单易用的碎片式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被合理地拆分成知识点,以知识颗粒的形式嵌入到讨论主题、交互视频或学习任务等各种模块之中。这种传播方式类似于资深媒体人罗振宇提出的互联网时代的U盘式生存方式与核心竞争力,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在这种设计中,各种资源不依附于任何课程体系,它们之间的组合与协同作用清晰易懂,并可在不同的教与学隋景中形成多种变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资源的传播速度,增大扩散范围,节约课程成本,简化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使学习变得弹性、灵活,而且打破了多年来传统高等教育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互依型教育模式。

(三)MOOC的目标用户与消费领域

MOOC吸引了不同的学习者,他们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带有不同的目的和期望。2015年12月10日,Coursera发布了关于MOOC学习者及其学习成果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对51954名完成了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课程的学习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表明,61%的学习者认为他们获得了教育收益,72%的学习者表示他们获得了职业收益。为此,我们有理由认为MOOC对于学业进步和职业发展均有帮助,其潜在用户可主要划分为两类:学业导向的学习者和职业导向的学习者。从年龄和学历构成看,前者是高等教育的寻求者,主要群体是在校大学生或其他学习爱好者,构成了学业MOOC市场;后者是职业的建构者,主要群体是高校之外的在职人员,构成了职业MOOC市场。从学习动力来看,前者企图利用MOOC进行教育深造,例如希望获得学分、证书或免修预科项目资格,提高入学成功率;希望代替本校课程的学习,获取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加深对高深学问的理解,建构或更新知识体系;探寻并确定新的学习方向或研究领域。后者表示希望通过MOOC迅速获得某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实用的工作技能,提升当前工作的胜任力或新职位的竞争力,获得升职加薪,找到新工作或者开展新事业。

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大学毕业生与21世纪经济社会人才能力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未来社会需要大学毕业生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体系、更高的工作悟性、开展合作与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系统需要逐步转变,以适应不断更新的期望。在这高等教育工具化的性质日益加深,职业教育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传统高校尚未对此迅速做出反应的时期,MOOC恰恰为此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一方面,满足了在校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新需求,为其巩固、更新知识体系,接受职业训练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吸引校外用户接受高等教育,使其不需要重回校园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提升职业能力。由此可见,MOOC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除大学生之外的非传统意义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从而自然吸引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弱势学习群体(如非一流大学学生、职场人士及其他终身学习者P的加入,獲得了新的目标用户,开辟了不同于传统学位教育的课程市场。

(四)MOOC的运营方式

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MOOC机构有美国的Udacity、CourseFa、edX、欧洲委员会的OpenupEd、英国的Futurelearn、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德国的Iversity和中国的学堂在线等,绝大部分创建于2012年前后,属于新兴的中小型企业或教育平台。前者是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致力于与企业和大学展开合作,开辟职业MOOC市场,满足学习者群体职业培训需求,如Udacity、Coursera等;后者是非营利性的教育项目,依托于高等机构,探索如何利用在线教学模式,建立跨校学分转换机制,服务大学教学,有效改善教学质量,如edX、学堂在线等。这些机构通过提供MOOC资源,不仅发展了适合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模式,而且借助互联网,打破了多年来高等教育的知识产业链,吸引了明牌大学的介入,为在线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运营模式,其创新之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MOOC的实际运营是在专业化课程团队的管理与协调下展开的,这与传统课程中“一个教授&若干助教”之团队模式明显不同。MOOC的课程团队可认为是以MOOC机构为轴心,由在线教育投资者、课程内容提供者、课程服务提供者及物理环境建设者等各种动态联动、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的教学共同体。其中,MOOC的运营机构是课程的建设者和资源的整合者,构建课程学习环境,整合所有学习资源;在线教育投资者为MOOC机构提供长期的经费资助和管理协助;课程内容提供者是授课教师及其教学团队,负责课程讲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的所有环节;课程服务者为整个在线教学的过程提供服务,如课件开发、视频制作及考试服务等;物理环境的建设者包括基础设备和教学辅助工具提供者,前者负责提供保证MOOC平台顺利运行的硬件和软件,如服务器和MOOC自主产权的软件等,后者提供的是教学工具,用于知识的有效传播与共享,如Wiki、社交网站、播放器、阅读器及翻译工具等。

第二,MOOC是源于“名校名师”的高质量课程资源。建立适应性的认证机制,直接对课程本身和学习成果做出评价,以确保教学质量是其长足发展的基本逻辑,例如Coursera推出了专项课程(Specialization)证书,Udacity推出了微学位Nano Degree)證书,edX推出了X系列(Xseries)证书,其目的都是分享优质的课程资源,促进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企业和大学之间的知识流动,保证学习者之学习成果的公信力。这种成果导向的认证机制,打破了高校学位课程之投入导向的间接认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教育市场和就业市场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第三,MOOC采用了一种“免费共享&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免费共享”指的是整个学习过程是免费参与的,学习者可以免费学习和比较不同的课程,从而挑选出适合自己的MOOC。在“增值服务”方面,杰弗里·扬(Jeffrey R.Young)归纳出MOOC具有8种潜在的营利方式,分别是:(1)课程的认证证书,对于学习者而言,在课程结束后,如果他们还要获得官方的认证证书、学分或微学位,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2)安全性评估,学生以付费的形式参加有监考的考试,包括带有网络摄像头的在线考试和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两种形式;(3)员工招聘服务,对于雇主而言,他们是高等教育质量最具权威的评价者,但永远无法取得课程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而MOOC可以在获得学生允许的前提下,依据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数据为招聘单位提供有偿的潜在的员工匹配服务,企业可以通过MOOC平台获取学生的学业信息,同时支付一定费用;(4)申请者筛选,即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线上考试服务,或帮助高校对新生实际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测评;(5)企业培训服务,将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提供给企业,用于员工培训,员工通过考试后,可获得认证证书;(6)个别化辅导或作业批改;(7)风险投资或机构(基金会或高校)赞助;(8)学费,即提供部分收费课程,同时允许经济困难的学生贷款或免除学费。由此可见,对于学习者而言,这种“免费共享&增值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先体验后收费”的商业模式,这显然是对传统大学之“先收费后体验”模式的一种翻转。而MOOC在与企业或大学展开合作,并收取费用的同时,也把成本从学习者转移给了雇主或高校。

四、高等教育领域MOOC破坏性创新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现象,破坏性创新理论不能对其进行完整解释,新兴企业取代行业领先者的现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亦十分罕见。事实上,MOOC的产生并非偶然,它不是激进的革新,而是现代大学教育发展趋势和思想观念的自然延伸,是高等教育日益普及与开放的必然结果。MOOC与大学并非取代或彻底颠覆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从市场影响来看,如今的大学是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的高等教育学位之唯一授予机构,旨在为那些达到入学标准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授予学历和学位。大学的主流市场是学位市场,法律法规确立和巩固了其实际的垄断地位。而MOOC的产品是课程,形成的是“进入高等教育学位市场的课程市场”。如果把大学比作汽车制造厂,那么课程就是生产制造的重要环节;如果把学位比作汽车,那么学分就是汽车上的零部件。汽车制造厂可以通过引进优质零部件的方式来制造汽车,大学也可以认可学生从校外获得的学分,并参照学分换算标准决定是否授予学位。MOOC恰恰为大学提供了一个与制造行业类似的机会,即通过使用廉价的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提升学位质量。基于此,我们有理由将MOOC与大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聚焦于MOOC对大学学位课程的影响层面,并认同其对高校课程模式与教学结构破坏性和创新性。

从教学效果来看,MOOC尚不能完全实现关于高深学问的深度学习体验。高等教育与其他层级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学习内容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和传递的是高深学问,即位于教育体系上层的、突出的、深奥的、含混不清的学问,它处于已知的状态或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深奥神秘,难以掌握。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本身是一个接受、选择、思考、讨论与整合信息的过程。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高深知识,形成高阶能力,发展高尚品德,健全自身人格,塑造独特个性。目前,大多数MOOC很好地实现了传统课程的“网络迁移”和学习信息的大范围呈现,但过于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忽略了反思学习、探究式学习与协作学习。而这些学习模式更有利于高深知识的获得、高阶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思维的形成。从这种意义上看,MOOC只能保证知识的有效传播,尤其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否有利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和素质的形成还有待商榷。为此,只有当MOOC的平台功能和教学设计不断改进与完善的时候,如融入各种社会性交互软件,或采用MOOR等新型学习模式,建立大规模在线交互学习环境或研究环境,它才有可能给学习者带来关于高深学问的深度体验,从而真正造成对高校现有教学系统的破坏性创新。

从教学系统的性质及价值取向来看,高校教学系统具有极强的自为性,具体表现为目标的模糊性、技术的不确定性及主体的多样性,从而决定了其“混合性”的价值取向,功能单一的教学模式或课程资源在高校很难立足。MOOC本质上是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注重“名校、名师、名课”的集中、开放与共享,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借名得名”的效应。尽管具有诸多在线教学的优势,MOOC仍不具备完整的学习过程和教学价值,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只能作为其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开展混合教学创造了新机遇,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具有显著效果。由此可见,MOOC与高校教学之间存在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在适当的教学法和教学设计的作用下,MOOC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学系统的维持性创新带来了机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破坏性创新具有特殊性。一方面,MOOC以破坏性创新的方式创造了新的课程市场,在课程教学、目标用户、运营机制和价值网络等方面对高校学位课程系统形成了破壞性创新。但是,MOOC创造的是课程市场,不是学位市场,与高校在市场层次上具有不对称性,而且MOOC之高深学问学习体验亦十分有限,所以其破坏力具有一定的局部效应,不能取代或彻底颠覆传统大学及其教学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功能的互补性,MOOC为高校教学改革创造了新机遇,有利于高等教育格局的转变,同时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维持性创新。

五、促进中国MOOC市场发展,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

对于我国而言,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远低于美国的普通高校,且东、中、西大学办学水平差异较大,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中国高校对高质量课程资源的需求要比美国更加迫切。为此,根据MOOC的破坏性创新特征及特殊性,提出促进中国MOOC市场发展的策略,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和教学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大力发展职业MOOC,培植新的学习群体

高等教育学位市场中“未消费群体”与“过度消费者”的出现,为基于MOOC的破坏性创新提供了机会。探寻这一类学习群体的教育需求,培植潜在用户,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服务模式让他们认可与采纳,是应用MOOC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看,MOOC的潜在用户是渴望获得高等教育的所有人,他们拥有传统大学无法满足的学业需求和职业需求。根据果壳网2013年和2014年的调查,中国MOOC的学习者主要由在校大学生构成,在职者比例不高。由此可见,目前我国MOOC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学业MOOC市场,对职业MOOC市场影响甚小。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规模和层次提出了双重需求,迫切需要打开高技能人才的升学通道,突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为了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2015年教育部启动了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的转型试点。其中,课程改革是转型的难点也是关键环节,同时也为中国职业MOOC的发展创造了一定契机。为此,首先要鼓励名牌大学、应用型技术大学与知名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设计与开发职业MOOC,一方面用于培养在校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缓解其就业压力,同时为企业提供学生学业表现的第一手信息,增加其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吸引企业在职人士参与学习,满足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接受短时期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提升职业能力,从而在职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其次,开发课程难度或专业层次较低的MOOC,并应用于“农远工程”,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如果不是时间、信息、空间、资金、项目和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农民工早就是中国非传统高等教育生源的主力军,他们形成了中国巨大的潜在的非传统教育市场。中国职业MOOC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为其提供教育的新机遇,使其成为中国开放教育最大规模的潜在学习者与受益者。

(二)基于“学习产出”的认证机制,重新定义课程质量

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竞争规则会形成不同的质量标准和商业模式。大学在主流的学位市场中具有极稳固的垄断地位,与之相比,MOOC不具备竞争力。但MOOC可以根据大学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不足,建立新的课程市场,吸纳更多的非传统教育生源,以其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义质量标准和课程模式,随着教学设计和平台性能的不断完善,优化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形成相对于传统课程的竞争优势。“大学是一个共享思考过程的地方,教学是与外部社会进行永恒对话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质上是大学教学不断适应外部标准并保证质量持续的过程,高等教育认证的基本逻辑应是考察大学教学“是否适应了新标准并确实有所提升”。基于这种逻辑,大学的设备、经费及师资等资源投入固然会成为评估对象,但对课程质量的直接认定更重要。由于MOOC出售的产品是课程,不同的课程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学团队,具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适用于不同的学习群体,只有建立新的质量标准,对课程资源直接进行评估,才能确保MOOC的整体质量与品牌效应,所以MOOC采用的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认证机制。为此,政府部门可建MOOC的公共认证体系或机构,将认证标准确定为“是否能使学生习得与未来生活相关的、实质性的成功经验”,将认证对象指向MOOC机构及其课程资源,将评估内容聚焦于教学环境、学习内容、课程难度、专业系数、学习体验、教学效果和考核方式等变量,并对认证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描述,为学习者、高校和企业的课程选择和MOOC平台的持续建设给予指导性建议。国内MOOC平台可效仿欧美MOOC的认证方式,如微学位、能力证书,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授予资格证明,对其达到的资质进行认定。高校的教学部门需要修订质量标准,把学习成果作为课程评估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过“跨校选课,学分互换”的机制,推送或引进MOOC,逐步转变课程模式与教学结构,利用底层课程单元的改革影响上层的学位质量。

(三)创建新的价值网络,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MOOC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破坏性技术,其核心破坏力表现为将在线教学与网络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创建了新的课程市场,打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知识产业链,满足了学习者新的学习需求。事实上,MOOC已经推动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技术的创新:更加依赖学习科学,注重学习规律的研究与应用;更加强调开放学习,打破人口、观念、经济和时空的限制;更加注重对学习成果的认证,将学习产出与教育投入进行分离;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治权,重新定义师生角色,推动权利由教师和管理机构流向学生。由此可见,MOOC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在现有学位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以“学”为中心的价值网络,是推动MOOC逐步走向成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政府是教育方针政策的主要来源,但不具有制度的操作性和例行性;高校是优质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但不具有教育产业的市场性和商业性;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主要来源,但不具有学习资源的集结性和管理性。为此,需要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供信息化学习体验为导向,建立互联网教学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或平台,做政府、高校和学生不能做之事,集结各种优质资源,打造“课程超市”和“学分银行”,向高校、企业、学习者推送相应的教育服务或信息服务,协助政府推动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弥补大多数高校因经费不足、师资缺乏及学科局限而无法建设MOOC的问题,为学习者提供廉价优质的学习资源。研究表明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是“实现MOOC与传统课堂的有机融合,在我国落地生根的最佳方式”。为此,高校要积极应对MOOC的挑战,把握机遇开拓新的高等教育市场,改革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高校可以成立独立的、具有一定自主经营能力的部门(如MOOC研究院),专门负责探索开放的高等教育。一方面,为校外具有学习需求的人们提供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为校内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逐步将至上而下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形成混合教学的价值网络和学习文化,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促进大学教育的维持性创新。另外,教师是大学教学的主体,其学科知识水平、科研素质和教学学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MOOC的发展有赖于名师的努力。全面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不仅在于教育体制机制的转变,更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此,需要建立具有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学学术,研究学生学习活动规律与生成机制,为其提供有效的学业指导,强化校园的教学支持服务功能。

作者:赵磊 朱泓

MOOC高等教育论文 篇3:

MOOC对高等教育深度学习的影响研究

摘要:MOOC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更具有个性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特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梳理MOOC教学模式以及高等教育特征的基础之上,研究了MOOC环境下高等教育深度学习模式。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深度学习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此背景下,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OOC)是现在高等教育最突出的趋势。MOOC由第三方在线平台发布,它的视频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的和免费的特点,习题集和论坛通过投放在网上平台,有高容量的参与者。近几年世界各地注册使用的MOOC课程用户数量迅速增长。MOOC的历史也不是很远。它最早于2008年由史蒂芬·唐斯和乔治提出,其后,在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开发教育影片,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发布支持与免费的网络资源。2014年后MOOC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数量扩展越来越多。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先后开发了MITX平台和EDX平台。英国开放大学以远程教育领域闻名,MOOC平台的课程在欧美国家可以互认学分。

深度学习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西方的认知科学学者提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学习的深度。MOOC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得到提升,碎片化的学习会不会导致学生“浅层学习”?本文将探讨MOOC环境下高等教育如何改革学习模式,增加深度学习的效率。

1、Mooc概述

1.1M00C的特点

MOOC的基本特点是公开、参与性和分布范围大。参加MOOC是自由和开放的,人人都可以访问互联网。所有的课程内容是开放给考生共享和使用的。在开放学习者的角色特点方面,科米尔和西门子(2010)认为这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当学习者逐步完成我们敞开的门,他们被邀请进入我们工作的地方,加入到研究,加入讨论,并为某一领域内的知识成长做出贡献。”在MOOC的学习无论在创作和个人的贡献共享方面参与性强,而且这种互动的参与是自愿的。MOOC是基于关联主义的方法;因此,大部分发生在社会学习环境的课程活动,参与者都可以互动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1.2M00C发展历史

MOOC比较短的发展历史称为cMOOC周期的第一阶段。从XMOOC期已经开始,其中包括在线课程,通过网络平台为受众提供学习管理的一些证书课程,美国和欧洲的EDX,Udacity,Udemy,iversity,MiriadaX提供了一些著名的MOOCs平台课。这些课程通常情况下通过Web平台发布。xMOOC(基于内容的MOOC)通过专用学习机构管理平台。今天MOOC的DASS模具大部分主要是基于内容(xMOOC)。有些人因此批评XMOOCs教学模式里的视频讲座没有任何公开学习或互动。MOOC被说成是一本教科书的在线版本。MOOC声称学习者能够创建,生成,解决和创新。

1.3选择M00C的原因

首先,学习者希望在某些领域或针对某些主题进行研究学习。这源于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他们希望有一个证书可以申请工作。一些教师指导他们通过MOOC平台支持学习,他们自己在课堂教学。在MOOC学习是免费的,采取考试方式获得证书。这些课程并不被认可,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合适的商业模式以期获得社会的认可。

2、Mooc的教学模式

要运行MOOC只需要很少的学术支持就足够了。相关MOOCs的教学法已使用多年,现在论文远程教育领域的实施范围已经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课程是免费形式的。XMOOCs学习基础管理在线课程,其中包括基于视频的讲座,评估和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查阅相关最新课程。一些课程是自动生成的选择题测验,短片,文件共享和论坛。课程是基于同行学习模式且运行过程中的专家指导。有同步学习的机会(EG.在线研讨会)。对课程结构进行梳理可以看到,MOOC课程包括学习管理系统的讲座,笔记和作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毕业论文课程视频讲座进行了改进;越来越多的专业视频包括动画和仿真,它们之间的互动特性让MOOC课程更丰富。大部分课程都是成人短期课程学习:如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和招聘。有些MOOC像爱丁堡的目标大学的马营养课程,学生与世界各地的马匹工作,变换地点不必获得教育机构的批准。基本上MOOC课程主要包括:

1)视频讲座,视频讲座MOOCs有不同的表现风格,从名嘴到讲课教師应有尽有。字幕(主要是英语,但其他语言正在引进)是通过课程提供。运行时间为讲座视频通常是每个lN一5-10分钟。

2)视频测验嵌入。(A)自动评分的选择题:使用主要评估疑问或自动评分编程作业设置题型,(B)同行评议考核,学生自己评估和基于定义设置栏目批改作业。

3)论坛:论坛主要是让学生提问并回答其他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也产生互动。论坛通常针对主题明确的问题进行讨论。

4)阅读:大多数MOOCs不要求学生购买书籍,大部分读物可在网上浏览或通过课程导师提供。

5)实时视频会议:除了每周一次的讲座,还有实时视频会议。

6)活动内容:提供一系列教育活动,以让学生进一步测试的目的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7)其他视频资源:这些都是照本宣科的视频,为帮助背景理解,鼓励学生继续对其他社会公开网页进行他们的讨论:如Facebook和Google。

3、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提出的概念,认为浅层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和批判性地学习。深度学习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以知识的建构和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模式。要实现深度学习必须保证学习的主动性、投入程度和专注力。国内关于深度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王永花(2013)认为以学习者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为标准,可以讲学习划分为简单学习和深度学习两种类型。简单学习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是复杂学习的基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简单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基础。为了实现深度学习,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面授和网络学习结合起来。张浩(2012)等人认为深度学习具有5项基本特征:重视知识理解、信息整合、知识建构、要会迁移知识、解决问题。深度学习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度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批判新知识,整合原有知识,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解决新问题。它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实现深度学习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基于Mooc的高等教育深度学习模式

4.1M00C环境下高等教育的新特征

MOOC环境下高等教育将具有独特的特征。首先,高等教育的普及性更加突出。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学习高等教育课程。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各种各样的在线MOOC教程给了学习者丰富的选择。其次,高等教育综合化更加明显。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通识型人才”。MOOC给予了学习者跨学科学习平台,文理渗透和交叉,学习者将得到全方位的学习。第三,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更加丰富。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学校机构的选择、教育标准方面的多样化将更加丰富。第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更加便捷。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国际知名大学的课程。MOOC给予了便捷的途径,使得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更加方便。

4.2 M00C环境下高等教育深度学习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MOOC平台观看视频,一般会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电脑客户端。经过调查,学生持续观看视频的时间一般会在15分钟左右。学生每天阅读手机或者电脑,常常游离于和学习无关的资源中,注意力严重分散。学生无法定下心来思考问题,就不可能具备深度学习要求具备的批判性思维,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和适用。有些学生还会在中途退选课程。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持续性,避免浅层学习的情况就要需要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首先,预备学习阶段,设计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教师把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传达给学习者。然后对学习者进行预评估,预评估包括对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学习偏好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针对每个学习者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学生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全身心的投入,保持优秀的学习状态。第四个阶段是预備和激活先期知识,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将要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整合新旧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的存量。第五个阶段是深度加工知识。学生不仅要能理解知识的浅层含义,更重要的是根据情景的变化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到新的场景中。最后一个阶段是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评价和反馈是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适当给学生反馈,促进他们的更加深入的学习。

综上所述,MOOC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期的MOOC比较关注视频的表述方式,学生观看线上的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学习。现在MOOC更加关注学习的效果,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深度学习质量才是MOOC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同努力下,MOOC教学模式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张虹

上一篇:校外少儿声乐教学论文下一篇:实验教学工业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