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兴起与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從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前景:一是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仍然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指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网络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会计兴起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兴起与发展论文 篇1:

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的共生共融研究

[摘 要]会计的演进发展本身就有文明的需要。通过会计发展历史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有着紧密的共生共融关系和规律,即会计演进中总存在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现象与诉求;会计发展演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共生共融

在西方,拉丁文中很早就有“文明”一词,后来,诺亚·韦伯斯特在《韦氏大词典》中,把文明界定为“教化的行为”。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文明”,比如《易经·乾卦》中就已经有“天下文明”之句;在《新华字典》(2004)中被解释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刘振铎主编的《现代汉语辞海》(2002)中将“文明”解释成(1)(名)文化;(2)(形)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会计,环境存在和变革的需要才产生会计并发展会计;只不过作为会计发展的这种环境不会是单一或单纯的,应是一种万事万物共生共存的和合状态、条件等,是一种处于与生物体适应性互动的生态;这种需要的产生或缘由则在于人类社会从未开化向文雅转变或进化的状态、方式和阶段。由此可理解:作为社会重要现象的会计,其发展本身就有文化或文明的需要,本身就在关系、适应、导向的生态运动中诉求着会计文化与会计文明。[1]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都不能脱离其文化环境的氛围,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以特有的语言文字描述和传播会计信息,按照其道德规范及习惯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形成符合这个社会发展要求的会计文化;会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且与其他形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产生、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并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作用(朱晓,2008)。

关于会计有无文明、或者说会计有无文明的诉求,以及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国内外学者虽有所提及或研究;但都不是很翔实、全面,至少没有从文明的实际内容,或者说其所有的物质化、精神化、政治化和生态化等特征来论述会计与生俱来所具有的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诉求,没有真正说明会计演进与各种文明形式之间的共生共融关系。为此,本文通过对会计产生发展历史的动态梳理和认知后认为,会计发展有着天然和必然的文明现象与诉求;并以文明按实际内容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为根据,有着强烈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现象和诉求,它们之间存在和发生着一种共生共融的紧密关系和客观规律;明确这点,对我们夯实会计基础、理顺会计关系、强化会计管理、和合会计生态等很是必要和重要,为我们正进行的会计深化改革、会计国际趋同、会计特色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一、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的共生共融关系

1.会计演进与物质文明发展

(1)会计演进结果或成果的基本表现就是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时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它也体现出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对政治、思想等其他活动具有决定作用.会计发展演进中所表现的物质文明,就是会计信息成果及其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有关理论、制度、手段等的物质表现,以及其中所涉及、触及的物质性事物等;它们之间的共生共融关系就是:会计在其不断的演进发展中,始终会以确认、记录、计量、报告与披露等方式和相应的介质来形成和表现出健全规范的“工艺设计规程”、“生产管理制度”以及优良的内外环境,[2]少瑕疵、障碍和冗杂的流通信息,公开合法、性价比合理、质效合度的消费信息等物质及其文明产物与成果。可以说,会计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实为一系列有形制度与无形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它们都有一个从习惯到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制度化的动态的逻辑行程(马圆,2007)),会在主体期望获取最大潜在利润的基本假定下得到一个从制度不均衡到均衡的变迁(魏国宪,2006)。

(2)会计物质文明记录和反映着会计变迁或演进的历史。霍金(1988)说:“自从文明开始,人们就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集中于制度的会计物质文明在“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集体行动控制个人交易,使之由利益冲突达到合理的“程序”形成合法的程序(葛家澍,2005)的过程中,会尽量通过会计制度的修复来克服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动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利用等环节上的失真、失效问题,[3]自然自动或被动他动地进行着会计制度修正、恢复,修补、兴复,从而记录和反映出一定时期的会计现象和内容。

(3)会计演进与会计物质文明的共生共融离不开会计生态各主体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积极参与和推动的。会计生态各主体包括会计生态需求主体、供给主体、管理主体和媒介主体等,他们在会计信息的生成、提供或供给、需要或满足,以及会计服务的供需、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都起着极大的积极参与性、自觉主动性和能动创造性。比如,作为会计生态管理主体的政府,在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制度变迁推进的次序与时机的权衡中就起着决定性作用,扮演着“制度决定者”的角色。再如,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其产生后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存量的变化和意识形态演变等因素的变化面临着变迁问题,虽在其中政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持有“理智的冷漠”态度,[4]但他们或多或少有时机或有能力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或实施;虽在其中会有一些主体不按标准或规则执行而屡屡实施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等违规行为,但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或多个主导因素形塑会计准则执行的阶段性特征,都会在完善的威慑机制和激励相容的替代性监管机制等作用下强化其有效制定和执行。[5]这就形成了包括规范经济(市场运行)的惯例、行业公会的集体规则、法庭判决(含解释),以至政府、国度的法律法规在内的所有会计制度成果表现,既形成一种满足和适应于当时会计环境的物质文明(有些还会影响和作用于其后很长时间),又促进和推动了会计的又好又快发展和演进。

2.会计演进与精神文明发展

精神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而改造主观世界时所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体现了一种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过程中所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他人与自我的关系。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精神文明从不同角度理解就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精神文明,会计精神文明内涵的界定,也可针对会计是表明一种工作、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以及表明一种事物、一门学科或学科专业[3]等方面而进行不同的规定。本文综合各方面,总体上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会计演进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共生共融关系。

(1)会计理论研究演进中的会计精神文明。对于什么是会计理论,有着各种认识,但它应该是围绕人类活动而反复实践和反复检验的过程中所得出的结论;应是对会计实践的理性认识——来自会计实践、高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它不可能在会计实践基础上自动生成、往往需要人们经过一定的过程并用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才能将人们对会计的感性(表象)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它已是对会计这一事物规律性的反映,已着重回答了会计的本原、本质和本相等问题。[3]会计理论的不断研究、完善和成型,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工作的发展、会计科学的研究、会计学术的交流、会计规范的建立、会计改革的进展等自身条件;又依赖于会计生态需求主体对满意会计信息和服务的需要和满足、会计供给主体对有用会计信息的供给和受托责任的履行、会计媒介主体对各种会计信息和服务的及时交换、会计管理主体对其他主体实施有效监管等主观因素;一句话,会计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史表明,新会计理论不断代替旧会计理论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会计环境变迁影响下,科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先进研究系统和系统论等不断完善和更替的过程,也是各会计生态主体不断地对会计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认识的过程,更是会计精神文明不断成型和丰富的过程。因为我们的会计实践在很多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同时情况还在不断变化,它也需要新的会计理论的诞生,也需要人们在“探索未知、设计未来”的过程中对会计理论进行“道前人所未道”或“做前人所未做”,[3]以此有更多的会计文明成果和财富来丰富和发展着会计理论。

(2)会计意识觉醒中的会计精神文明。会计意识从会计秩序体系角度分,有国家会计意识、专家会计意识、公众会计意识和个人会计意识;从会计法制化角度分,有会计法治意识、理治意识和德治意识。这些意识的培养、树立和作用,是随着会计服务范围的广泛化、会计人才的专家化、会计组织机构的灵活化、会计手段的信息化等得到逐步觉醒和强化的。因此,不论是一国政府、会计专家,还是社会公众,都应在这些意识的强化上努力,以对他人高度负责的品质、对他物有效利用的态度、对人事相互协调的作为等会计精神文明来保证国家会计法律的法治权威、专家会计理论的理治合理、公众会计行为的德治畅顺。从近年来国际国内会计市场所揭露的“会计丑闻”、所开展的“打假风暴”,既反映出各国国民和组织对会计的重视、对会计质量的依赖、对会计生态和谐与平衡的呵护,也表明了会计意识的觉醒与凸显的当然和必然、必要和重要;更暴露出在会计管理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专业素质、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市场管理和会计市场竞争等方面有着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和不文明问题。可以说,会计生态各主体存在和作用的非理性、会计生态各客体储运和应用的失范性、会计生态环境变革和推进的污染性,都要求不断强化既已觉醒了的会计意识,促使会计市场乃至整个会计生态不断走向文明;以此促进会计演进的健康持续发展。

(3)会计观念创新中的会计精神文明。世界在变,会计在变,人也应该变。特别是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其信息是由会计人员生成的或提供的,其研究和服务是由会计工作者进行的。会计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进行包括观念在内的系列创新。因此,作为变化了的会计,其观念的转变和创新最终就落脚和落实于会计执业者的观念转变和创新;一是职业化与法规化、统一性与弹性、稳健主义与乐观主义、保密与透明的会计价值观塑造与应用,[6]二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作假助假为耻”的荣辱观(王军,2008)的树立和强化,三是全面核算与理财观、正确收益观、官闲民乐观、为民执政观、通才观等素质观的求变求新,[3]四是以思维方式和过程创新的创新观的培育和推进。[7]这种观念转变和创新就包括职业化与法规化、统一性与弹性、稳健主义与乐观主义、保密与透明的会计价值观塑造与应用,[6]思维方式、思考方法和行动过程创新的会计思想观培育和推进,诚实守信、坚持操守、不做假帐的会计荣辱观树立和强化等;这种蕴含于会计精神文明中的观念及其创新,对会计的演进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无穷的。

3.会计演进与政治文明发展

政治进步是历史进步的一个方面,政治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良化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政治文明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与国家政权直接相连,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它体现了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密切联系、互为作用、相辅相成。政治文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会计演进与政治文明的共生共融关系,既指会计在其历史演进中要为其主体(包括国家)提供相应的各类政治性服务,满足其政治上的要求,适应或改变政治的愿望与需求,创造成型一定的政治文明;又指其在不被政治认同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跟进与调整适应。比如,在会计准则方面: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虽是由民间制定,并不是法律条文,但美国政府以证券交易法等立法形式维护公认会计原则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英国有可能逐步走向由政府进行干预,或使其法令化、制度化的轨道;法国会计总计划的制定是官方性的,并有法令化的趋势;日本会计原则的制定直接由国家进行,以大藏省名义颁布。[7]比如,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美国政府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1933年和1934年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1977年的《反国外贿赂法》、到1991年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修正法案》,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无不反映出管理与立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根据美国的历史经验,推行内部控制,既要有政府强制规范和引导,也要有社会团体推动和宣传,还要学术界的研究和培训。[8]诸如此类针对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的一些做法,都说明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的条件下,“政府”(广义的)的各种行为和各种法规,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会计域秩序、协调会计内外关系、维护会计生态平衡、实现会计政治文明的必要选择和重大举措;是会计服务经济、服从政治的文明化发展。

4.会计演进与生态文明发展

(1)会计生态文明源于会计的演进。人们所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唯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是围绕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良性循环而开展的伟大理论和实践。[9]会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其活动或运作过程中,就可能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造成会计生态失衡、失和、失调的问题;而要矫正这些问题就需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会计特有的科学与技术规律,使其形成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会计生态环境和合发展,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和谐的文明态势。

生态文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我们探讨生态环境、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10]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申曙光,2007)。由此理解,在会计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会计生态文明,就是会计、生态、文明三方面的有机构成,是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以及会计与生态文明、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合理架构。

(2)会计演进内含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实际上就是会计生态文明的彰显或凸显过程。不论是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会计发展中,还是贯穿以“四个里程碑”为红线的会计和会计理论发展史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和得知:人类在会计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用既定的、现存的会计方法、会计组织、会计制度和会计理论等对实际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的有用性、有效性反映,形成以会计信息为主体的各类财富或成果;另一方面又需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创造和发展出更多的新财富、新成果,以跟进适应和及时满足变动着的社会经济实践和会计实践。会计的演进历史都是立足生态的平台来操演和写就,都是围绕生态文明的视角来解读和评判。

(3)会计演进与会计生态文明依存共进。对会计不论是侧重于功能还是侧重于工作程序,不论是从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信息系统论角度还是会计控制系统论角度去理解,如果都能活性地看待和对待它的话,它就应具有生态的特性和特质,有密切和维护其系统内外相互间环环相扣关系的正常诉求和需求;它就需保持和坚持从未开化到开化、从较低级向较高级发展的“文明”行动和作为;它应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文明动态;是处于不同时空的、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各种成果表现;是为着追求和实现从自然、自由、自发到自主、自动、自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和结果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成果和财富总称。

二、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的共生共融规律

从上述分析可见,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总是有关联的,在两者共生共融的历史中,可以抽象出一些基本规律。

1.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会计演进阶段和文明发展程度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直接决定着会计演进的阶段,根本导向着会计文明的发展发达程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会计演进与会计文明发展情况。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狩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也与之适应而同样经历了原始计量记录、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方法发展过程;以及简单刻画记事和结绳记事、手工簿记习题、机器穿孔卡片系统到现代电子数据处理与集成系统的技术手段发展过程等。这些过程中所揭示、呈现、保留和续用的会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会计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人类在会计实践和演进中的会计作用发挥和会计职能运用程度。可以说,只有这种过程中所蕴含的会计演进与会计文明共生共融关系,才会让我们及后来者得知诸如“10—3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最初的会计计量记录行为”之类的会计文明,才会形成会计演进与会计文明发展较快较好或较慢较差的时期区分。(2)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决定会计及其文明的地位和作用。一部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生产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吴水澎,2007)。伴随经济关系和生产管理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况,更需要细化社会分工,多从职业化和专业化角度考虑提高会计工作和会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等问题。而传统社会分工下的会计较单一、单向,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的会计将越来越重要,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维护,其地位将不断提高、作用将不断增大;会计文明发展,莫不如是。随着社会分工对某种需要的特别要求而出现,并与经济关系和生产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相应发展进步;经济关系和生产管理活动的纷繁多变,更需要细化社会分工,强化分工中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以此提高会计工作和会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等。因此,伴随社会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既要求会计不断克服过去社会分工下较单一、单向的不足,又强调会计必须随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提高其地位、放大其作用、优化其功能。会计文明发展,莫不如是。

2.会计演进和会计文明发展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或作用

会计演进、会计文明的发展,以及两者间的共生共融关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管理、法制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或作用。比如,从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到封建社会中叶,中国的会计一直位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在15世纪后却为什么落后于西方?这个“谜思”就包含有当时之中国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不足,在思想观念上的落伍;西方国家已开始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重农抑商走向兴工活商、从自给自足走向资本市场活跃之际,我们却还在闭关锁国、封建帝制、路径依赖下从事简单的经济活动、维持简单的经济关系,其会计发展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会计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经济后果和前述单个或多个因素的存在,都会对会计的对象、内容、重点、组织和实施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作用或影响,都可能使得会计呈现出不平衡的存在态势和发展趋势,从而促使或推动了相应的会计演进及其相伴而存的会计文明。

3.会计演进和会计文明是社会全面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有机构件

从会计演进与会计文明的共生共融关系分析中,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就是,会计的演进变迁本身就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有机构成内容;只有会计发展与社会进步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只有会计文明与社会文明紧密联系和互动适应,才能切实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真正发挥和凸显会计是生产力、文明是竞争力的作用;会计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谋求变革发展和文明程度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应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会计的演进过程与结果,来积极保持和创新会计演进中的文明之风、文明之果。

4.会计演进和会计文明发展维系于一种关系、适应和导向

一部会计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先进的未必永远先进,落后的未必永远落后;无论哪个民族,都必须勇于创新、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与社会合拍、与未来大同。“文明生态史观”也强调,文明需要交流传送,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并加以改良;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1]只有将会计演进和会计文明发展置于关系、适应和导向的生态系统中,我们才会明白“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才会清楚会计发展史上的任一突破或贡献都“凝结了无数人的经验与智慧”。

从孔子做仓库主管会计——委吏一语道破会计工作的要害系于“当”字、帕乔利著述《数学大全》留下历时500多年的“帕乔利密码”、到斯内尔临危受命签发“南海公司”审计意见书、谢霖成为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当时称为会计师)和起草制定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会计的发展已经历了农耕文明时代、贸易文明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和实业救国时代,不难就会得出“文明造就会计审计,会计审计辉映文明”的结论;也就可依照会计史学家沃尔夫所说“有什么样的会计,便有什么样的经济,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会计”得出“会计乃文明之孙”的论断。[12]

三、初步结论

充分认识和把握好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共生共融关系及规律,还需要我们围绕下述几点来认清会计演进发展中如何建设高度发展的会计文明,又如何以优秀的会计文明培育去推动会计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与特色建设。

1.会计演进中的文明发展有其必然和必需

对文明的诉求和发展推动着会计和会计生态不断变迁发展,作为会计系统那份“大文明”的形成考虑、作为会计生态那种“很文明”的追逐要求、作为会计发展那个“好文明”的创造实现,人类就需要在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共同“文明行动与作为”下不断发展会计。因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法律类型、文化特性等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规范形式、会计文化、会计传统和会计特色(李奇凤,薛祖云,2007)类文明现象和成果。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系统生态管理旨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优化系统功能,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强生命力的生命系统去反观和逆推,我们也不难得知,会计不断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在于对会计文明的诉求,就取决于人类在会计演进活动中的不断开化和进步。我们必须时刻注重和加强会计演进中的文明因子培育和文明成果珍藏,发扬光大会计文明。

2.会计演进中的文明发展和表现有进退高低

这主要缘于:文明和文化的主体都是人,但在汉语语境中,一般把文明理解为文化发展的历史形态、用以表达人类生活世界积淀起来的积极成果(不包括那些背离价值取向的消极东西),因而在发展序列上会表现出进退高低。[13]会计演进发展中的文明也会由于社会经济和会计发展的自然性与人为性、会计理论和制度演进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会计意识作用的反叛性与和合性等而导致会计系统不可能一贯生就成熟至大文明、会计生态不可能一直安然成很文明。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味强求会计演进的顺畅和会计文明发展的无恙;也不能固守落后陈旧的会计及其文明范式;更不能在会计演进中不知所措、不知所从、不知所为,让会计文明之花早谢凋零或昙花一现。

3.会计演进中的各种文明发展关系紧密

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样,会计物质文明是基础,会计精神文明是主导,会计政治文明是保障;它们的关系表现为会计精神文明既是会计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晶和产物,又是会计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内在的精神动力,它导源于会计物质文明并受政治文明的支配、又能动地作用于会计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14]。而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与会计实践方面所创造的会计生态环境,为会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后者则是在会计生态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或者说是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会计生态文明体现了会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升华,是后者的落脚点。[15]四种文明共同成为社会或国家文明体系之要件,是需要在全面协调中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

4.会计演进与文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会计实践

会计实践是实践中具有专业特点的一种实践,是会计执业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会计工作的活动。会计执业者带着特定的目的朝向既定的目标作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时,既可反映和揭示会计客观现象,形成以有形和无形会计信息为代表的会计成果,或者会计文明;也可创造符合会计存在与发展规律的会计理论、理念,使得会计不断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以明之;更可通过会计实践,形成条件、显露新素、造就原型、验证误弊、修复变迁,完善、发展与协调会计的各种文明形态。这就需要会计实践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形成会计实践要素的最优组合,增强会计执业者的会计执业质素和实践能力,以更好更快地演进会计、发展文明。5.会计演进中的文明发展具有高度的时空维度和主客观因素

会计对各种文明及其发展的诉求和依存,既要随着会计自身的发展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或模式;又要在人类的会计实践下得到不断的满足和适应。可以说,会计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在不同时空有不同文明需要、不同文明愿景的奋斗史和创造史,就是一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辩证史、唯物史。

参考文献:

[1] 李爽,宋学锋,曹庆仁.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18.

[2] 赵士琛.从会计信息的产生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A].廬翔.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C].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252-255.

[3] 吴水澎.会计理论(第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10-312.166-167.6-13.6-19.330-334.

[4] 李宁.基于游说的会计准则变迁研究[J].经济管理,2007,(20):39-43.

[5] 刘彗凤.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系统框架的构建[J].经济管理,2007,(15):76-80.

[6] 王松年.国际会计前沿(第2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0-33.

[7] 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第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55-359.

[7] 梁莱歆等.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第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6-83.

[8] 龚杰,方时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方法与案例(第1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6(序3).

[9] 春雨.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新华文摘,2008,(19):24.

[10] 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46.

[11]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J].学术月刊,2007,(9):117-123.

[12] 张连起.谱写中国会计新篇章[J].财务与会计,2007,(12):4-6.

[13] 阮纪正.文明的历史形态[J].广东社会科学,2004,(2):82-88.

[14] 左亚文.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辨证互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73.

[15] 陈家刚.生态文明与社会公平[J].新华文摘,2008,(2):117.

(责任编辑:杨全山)

作者:靳能泉

会计兴起与发展论文 篇2: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摘要:本文從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前景:一是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仍然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指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化、网络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与发展。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财务信息安全问题、复合型人才缺失问题、行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等。新形势下,只有认识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手工会计日益显现出自身的弊端,如工作效率低、缺乏约束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摒弃传统的手工会计,积极引进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使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很多企业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没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尽管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30年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实现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转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也得到了普及,这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也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可靠度,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欢迎。随着专业会计软件的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将会更有效地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助力。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能发挥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维方式,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不能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很多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不能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不能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未能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会计系统缺乏开发性和共享性,不能通过网络向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不能实现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的共享。第三,会计软件开发平台、工具和技术落后。虽然当下的会计软件在技术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开发平台由dos转变为windows,但是很多会计软件开发工具仍然沿用dbf文件体系,也缺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在性能、功能和安全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也在逐渐地融入到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去。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会计人员的不断努力与改革下不断得到完善。展望未来,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处在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这种会计电算化模式过于重视事后结算,仅仅将电算化用于处理简单的数据信息,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摆脱传统的核算电算化的束缚,更加重视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形成科学、系统、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所有的软件开发公司在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功能模块标准化,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模块划分为黑箱标准化和白箱标准化。白箱标准化是指功能模块的内部设计必须要遵循统一的标准。黑箱标准化是指会计信息化功能模块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遵照统一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标准化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公司利益、软件版权并鼓励创新。因此,只制定了功能模块的黑箱标准化。

(三)网络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会计电算化不断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财务”正逐渐兴起。在“网络化”的发展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系统既能够处理会计数据,也能够及时传递和分享会计信息,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四)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ERP)也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结合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地控制和分析企业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作出预测、计划和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利用科技信息化系统可以及时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归纳和整合,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可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在企业中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逐步的应用与推广。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体系,积极构建会计电算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朝着标准化、网络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盐城国际妇女时装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芹玲.试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J].时代经贸,2013(04)

[2]徐秀娟.简述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2013(07)

作者:张亚梅

会计兴起与发展论文 篇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纵观苏州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产业发展形影相随,一路相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一方面,产业的优化升级引领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充足优质的高素质产业人才。通过认真梳理苏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产业背景好演进脉络,并从产业发展视角认真审视当前苏州职业教育的现况,紧密结合当前苏州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提出关于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产业结构调整;苏州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B-b/2011/03/055)

作者简介:杨海华,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讲师,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发展研究所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裴斯泰洛齐说过,使功课劳作合一,提倡职业训练,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实际生产量的最好途径。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现代服务业的强劲崛起,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新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产业转型一定要有这么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与服务人才队伍做支撑才能实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离“中国制造2025”只有十年的时间。职业教育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我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高素质技能和服务人才,职业教育也必须转型升级,必须紧紧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笔者以苏州为例,详细阐述苏州产业发展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当前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况,并提出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建议与思考。

一、基于产业发展的苏州职业教育演进回顾

(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拉开苏州职业教育序幕(1978年—1989年)

上世纪70年代末,苏州农村工业化拉开序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工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苏州职业教育也开始逐渐起步,并不断改革发展。1979年,苏州就提出了“变革中等教育结构,扩大农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比例”,从此,苏州职业教育正式拉开了改革发展的序幕。1983年,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职业教育的若干规定》,对调整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发展市属中专,加强职业学校教学、生产实习和学生学籍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84年,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若干规定》,对农村职业学校目标任务、办学职责、管理体制等做了明确规定,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自1987年开始,苏州轻工职中、电子职中、机械职中等三所学校实行“双证书”试点。1987年至1990年期间,国家教委先后确定苏州为德国“双元制”模式试点城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80年代末,苏州乡镇工业经济规模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大发展,苏州对乡镇成教中心开始举办职业高中班,实现成教职教相互沟通、城乡职教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职业教育根据苏州产业的发展,相继开办了丝绸、纺织、轻工、化工、旅游、财经、商业、电子、机械等职业类学校,开设了丝绸服装、丝织技术、电子技术等70多个专业和工种,并坚持以培养加工制造业急需的初中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可以说,苏州乡镇企业与加工制造产业的兴起与壮大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同时,苏州职业教育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促进了苏州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外向型经济的强势发展助推苏州职业教育发展(1990年—2001年)

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开始全面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大规模引进外资,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乡镇企业改制大规模展开。苏州经济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以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为代表的开发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工业经济强劲发展。苏州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原先以传统纺织、丝绸、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迅速形成了以IT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通讯设备、计算器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国电子行业的12.3%,苏州已成为了世界知名的IT制造业基地之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各类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州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91年至1994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不断多元,出现了行业联办、校企联办班、公办民营以及民办职业学校。1995年至1998年,苏州不断加强骨干学校和专业现代化建设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专2所、职业中学6所、技校2所;省(部)级重点中专4所、职业中学9所、技校4所,已覆盖了苏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数的57.2%。1995年开始,组建技校集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同意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对十八个苦脏累工种面向农村招生,实行“农转非”制度,保证机械、丝绸等基础行业后备劳动力的培养和输送。同时,为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在职业学校全面推开“双证制”,毕业生四级工合格率达99%。1995年开始,苏州省级以上重点中专和职中开始进行高职教育试点。截至1997年,苏州初中毕业生7.26万人,继续升学的占88.26%,职业类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6:4。1998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4所,在校生共9.6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8%,其中,中专校24所,在校生4.32万;技工学校22所,在校生1.66万;职业高中48所,在校生3万。可以说,苏州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就学就业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与平台。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迫使苏州职业教育改革(2002年—2010年)

“十五”“十一五”是苏州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断呈现新的特色。一是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优势行业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传统主导行业保持优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六大行业实现产值16 684.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7%;三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型平板显示、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制造业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 100.56亿元,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8%。

经济开放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从而促使苏州职教进入合并重组和提升优化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从2002年起,通过实施“整合提升一批、转制重组一批、保留发展一批、撤消停办一批”的方针,对苏州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和结构布局进行改革、调整,提升办学层次,鼓励和支持集团化发展。同年,苏州职业教育布局的首次大调整,建设苏州国际教育园,教育园的定位以发展高职为主,积极探索民办和国际合作办学模式。苏州职教改革发展了二十多年,已为苏州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30多万人,使苏州初、中、高技术工人比例由1979年的74∶25∶1调整到40∶53∶7。

由此可知,苏州职业教育伴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务实创新,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灵活开放、形式多样、城乡协调”的区域性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教育成为苏州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二、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审视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现况

(一)苏州经济社会与产业结构调整概况

苏州市经济发展迅速,现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苏南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苏州GDP长期居全国前六、江苏省第一。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愈来愈大,调整的节奏也愈来愈快。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 761亿元,比上年增长8.3%,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质量效益实现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6万亿元,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提高到47.5%和44.8%。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工业产值0.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三个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92%、15.7%和14.1%。服务业量质齐升,实现增加值6 305亿元,增长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苏州将继续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优势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形成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挥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资金扶持、平台建设等方面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营造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苏州职业教育基本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1.职业教育主动适应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14年,苏州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其中国家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高水平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7.3万人,专任教师4 600多名,主要开设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交通运输、文化艺术等十二大类80多个专业。26所中职校中有5年制高职校5所、5年制办学点7所,每年中职学校招生约2万人,其中五年制招生约8 000人。目前,苏州已基本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他教育机构广泛参与,中职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教育并行,城乡一体发展,国内国外开放,具有苏州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基本与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吻合。苏州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始终与本地的产业结构保持了良好的匹配与对接,各职业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凭借自身优势,开设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金融商贸、旅游服务等100多个专业,各类专业都有中职、高职两个学历层次,通过对口单招和五年一贯制等形式,较好地实现了中高职的衔接。2014年,苏州新开设的专业达100多个,光伏技术、乡村旅游、服务外包、港口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企业质量管理等一批优秀新专业涌现出来。据对相关学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13年,有71.88%的学校认为,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应度较高;2013年,62.5%的学校认为,专业和产业结构吻合度高。可以说,苏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基本满足了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符合苏州企业要求、学校和学生要求。据对相关用人单位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苏州用人单位对市内职校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良好,总体上优于对中西部地区来苏州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显示出苏州企业对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对于苏州本地职校毕业生,97.2%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81%的用人单位中有80%以上的学生能连续工作满一年,70%的用人单位有70%学生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2年。工作满3年或以上的达到50%左右。有70%以上的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据对相关毕业生问卷数据统计分析,2013年,65.63%的学校有95%以上的毕业生获得与所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有6122%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岗位基本对口,有6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基本对口。78%的学生比较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据对相关学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1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学校的占比为78.79%。2013年是65.63%,呈逐年递增态势,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的学校占比为65.63%。

(三)苏州职业教育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出现失衡

尽管苏州地区的职业学校“越来越高大上”,校园环境越来越现代化,实训设施充足先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技能比赛成绩斐然,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绝大部分职业学校都自称办学业绩突出,办学成果丰硕,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事实上,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量和质都基本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用人的需求,可以说是学生所学非所需,所学无用,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将影响职业学校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学者抨击,国家和家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个人投入了美好的青春,却依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公众、家长乃至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抛出了职业教育“无用论”,自然职业教育只能成为当前学生及家长的无奈之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将更加全面深入,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很难跟上,隐含在职业教育层面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也随之浮现并显性化,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界和职业学校必须正视的问题。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错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错位,实际上是职业教育供给的专业人才与产业需求的人才不吻合。所有职业学校都趋同开办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电子、汽车、机械、会计、商贸、旅游类,而对计算机、会计、商贸等专业类中职层次的毕业生需求较少,导致专业人才规模过剩及学生就业不对口。而新材料、新能源、通讯、金融、动漫、生物医药技术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巨大,但因社会和家长对新兴专业就业前景不了解,即便就业形势大好,也是无人问津;同时,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新兴专业,专业培养能力不够,导致新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另外,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完全对接区域特色产业,比如,吴中的现代高效农业、山水旅游与传统技艺;相城的物流、园艺;吴江的纺织、丝绸;张家港的冶金、装备;常熟的服装与化工等相关特色产业的技能人才非常紧缺。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将影响到苏州产业人才的结构,影响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必将影响到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

2.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存在错位。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当前苏州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规模存在错位。(1)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小于产业需求规模,如服务业从业者供不应求,机械、电子等加工制造产业从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高级工短缺,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已成为苏州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2)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3)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超过产业需求规模,比如,计算机、会计等相应专业的学生难于在对口产业就业。在调查中有18.29%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岗位完全不对口,学非所用。

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人才需求质量呈现错位。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重视学生的专业背景、学历、综合能力及面试时的表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表达与表现的能力;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学生的工作经验、是否是学生干部、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80%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82%的用人单位重视学生的政治面貌;95%的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85%的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91%的用人单位重视学生的自控能力、实践与操作实施能力、学习与创新开拓能力、组织与影响他人能力、工作责任心、理想信念与道德自律、团队合作精神、执行能力。而很多职业学校更加注重单一注重技能训练,注重取得职业资格,过于热衷培养技能人才,而忽视了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导致部分技能较好的学生不能胜任企业对综合能力较高的岗位需求。调查中,有24.45%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今后的工作岗位毫无关系,尤其是外资企业,对各类证书的关注度普遍较低。

4.学生及家长盲目被动选择专业。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可能是一辈子的生存立命之本。但对于职校学生来说,专业的概念非常弱化,笔者也多次问学生为何选择此专业,答案也是大同小异:(1)父母亲戚帮他选的;(2)我什么也不懂,随便胡乱选的;(3)听说这是热门专业,出来好找工作;(4)这个专业学起来比较轻松;(5)被学校调剂安排的;(6)我想上的专业父母不同意,就随便选了个专业,等等。家长基本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终身发展,只管选热门专业,导致学生专业学习完全应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自然比较低下。

5.职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地区当前每年职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工作的不到20%,基本都去升学。绝大部分职校毕业生都没有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很多学生都在从事房地产销售与中介服务、投资理财顾问、商场营业员、快递员,等等,也有大量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开快递公司、开服装店、开网店,等等,不去对口专业就业,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等基本属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前功尽弃,如何能保障为产业提供有质有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对策思考

(一)以产业与择业导向调整专业结构

从本质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己任的专业教育,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最显性的表现,如果专业设置不合理,那就谈不上为地方产业服务了,所以专业设置是关键。如何能够科学设置专业,务实建设专业,是苏州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服务苏州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在调整专业结构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主导产业相关专业要确保。首先要考虑苏州近五至十年的产业规划,确定了解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未来几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化纤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仍将是苏州的支柱产业,必须随时清晰掌握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并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情况,确保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撑。(2)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要论证。苏州未来将重点培育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以及服务外包等四个新兴产业,对于很多衍生的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不能盲目开设,一定要务实做好多方面的的市场调研和论证,比如,要随时向产业部门了解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规模和发展趋势;要论证本校是否有能力开设相关新兴专业,师资、实训设施等专业教育资源和能力是否具备,不能为迎合新兴产业,获取政府补助,而盲目开设新专业,有名无实,无法保障企业和学生的权益。(3)特色产业相关专业要考虑。职业学校更多还是为县区域经济服务,苏州地区各县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差异性也很多,所以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在考虑苏州市产业调整的情况时,更要考虑本县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情况,比如吴中的现代高效农业、山水旅游与传统技艺;相城的物流、园艺;吴江的纺织、丝绸;张家港的冶金、装备;常熟的服装与化工等相关特色产业。(4)专业布局要合理。设置专业要要考虑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不要为了好招生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根本不考虑学校专业承受能力不,盲目跟风,扎堆开设。(5)专业设置要以生为本。在设置专业时,不仅要做产业企业的调研论证,同样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调研论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和择业意向,而不是盲目为仅仅迎合产业发展开设专业,如果盲目开设所谓的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生和家长不接受,招不到学生也是徒劳。(5)引导保障学生对口就业。通过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树立技能成才成功的理想,让学生安心走上依靠技能发展成就理想人生的职业道路。因此,职业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时,在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为导向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择业取向,以确保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以产学合作理念推进产业人才培养

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已是老生常谈,其重要性不必赘述,职业教育界和产业界均已认可产学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培养产业人才的最佳方式。所以,产学合作的导向是形成共识的,调和理顺校企合作矛盾,更加顺应双方关切,关键是如何科学有效的推进,还有待更一步深入研究实践。笔者对校企合作操作有以下两点思考:(1)建立企业导师制度。面与面的合作过于宽泛,归根结蒂要落实到的人与人的合作。通过职业学校认真筛选,由政府聘请,给每个班级配备一位有企业资源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负责安排协调引导学生的职业指导、企业实习甚至就业推荐,由政府颁发证书和相应津贴,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互动,又有利于增强企业导师的责任意识,真正把校企合作育人落到实处。(2)试行“双元制”培养。大量德资企业集聚苏州,每年都将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致力于人才招聘,职业学校很难培养出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这都为在苏州试行中德校企“双元制”合作育人培养提供了可能。试行“双元制”教学,建立“双元制”教学平台,需要政府、学校、支持职教的企业的共同参与。①进入“双元制”培养的学生由企业面试筛选,实施“双元制”教学,使学生在企业有较大比例的时间接受技能培训;②建立“双元制”平台应由企业主导与引领,由企业提供培训场地及设备、训练用材料,供学员学习训练;但学校是办学主体,在培养学生、项目合作推进过程中,担负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职责,主要发挥规范监督作用,学校负责学生理论课及德育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兼顾其个人全面发展;③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培训师资团队,按照“双元制”教学体系的要求,负责教学平台建成后具体管理与运营;按照企业的标准对待学生;负责学生参加技能鉴定、考证工作;④学生在参加“双元制”培训之前,应在公证部门主持下,学校及其监护人见证下,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义务。

(三)以服务为导向及时培养培训专业人才

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单靠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很难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基于此,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构建集群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每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都是由不同的产业集群构成,因为产业是由政府和产业部门统一规划布局的。根据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确定一些行业企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依托,同时,根据师资、实训设施等专业教学资源的办学实际,大力加强专业群建设,滚动调整专业方向,增强专业迁移能力,及时为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兴起及时提供技术技能人才。(2)不断扩大发挥职业学校在企业教育培训和再就业教育中的优势。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太快,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少则三年,多则五年,特别是新兴产业所需的相关技能人才,培训是解决所缺人才最有效最快捷的路径,所以,职业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及时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人力支撑提供平台和服务。

(四)以素养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校学生要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职业人的转变,必须要学会生存并求得发展,他们不仅应当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职业素养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职业素养一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培养。(1)依托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展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2)依托职业教育大赛,全面拓展学生素质。职业教育应继续举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让职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竞赛重新找回自我,重新树立自信,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技术技能服务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发生关系,其中最显现的表征就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引导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职业教育通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之相对接,并助推产业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要科学务实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国情、民情和体制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学生及家长的实际的需求与情感期待,多看看职业教育现实的“生活世界”,让职业教育发展更加贴近其价值与功能的本来面目,在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和服务人才的同时,让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子的人生都能出彩,让每一个培养职教学子的职业学校和家庭同样能收获自豪与幸福。

参考文献:

[1]曹建东,桂德怀.苏州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孙簃.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角度审视苏州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3]王平.苏州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经验[J].文教资料,2013(13).

[4]王东来.合拍共振无缝对接——探寻苏州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J].人民教育,2007(Z2).

[5]杨海华.苏州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评析[J].职教通讯,2010(1).

[6]杨海华.苏州职教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契合度调研报告[J].江苏教育(职教版),2011(5).

[7]中国江苏网.2014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01/19/023392573.shtml.

[责任编辑 曹 稳]

作者:杨海华

上一篇:现代化人学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力线通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