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医学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互联网线上教学为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住培线上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互联网+精准教学”模式,以期通过精准线上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MOOC医学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MOOC医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医学教育教学发展,以强大的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课程建设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是医学院教学方式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运用经验,为医学院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教育;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了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近几年,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不断深化融合。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的一项战略规划。信息化也给医学高校的医学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大量医药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培养医学人才教育和训练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是新时代的要求。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地制宜地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多线并行教学,有利于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我们积极发展在线平台课程体系,优化开展在线教学、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与线下教学相互融合,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是整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交流学习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互补优化,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优点,优化了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性,促使更高更深层次的学习,并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这种模式能够以多种方式保证医学生系统地完成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同时也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VR、5G、3D等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新一轮新兴产业革命变革,利于促进教学信息化,是当前新时代医学院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需要。以“填鸭式”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差,缺乏自律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下,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供高质量、丰富多彩的在线音频视频资源和强大的互联网教学交互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践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自律性。“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医学教育课程建设的融合也推动了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让教育模式的发展创新具备了良好的开端。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总外科手术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重要的医学课程之一。外总外科手术学课程的设置,就是通过对大动物和小动物手术的实践模拟真实的临床手术操作,使医学生建立无菌观念和初步掌握手术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近年来,包含外总外科手术学在内的临床医学发展迅猛,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大大加强。因此,如何提高外总外科手术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适应时代变化面临的新挑战。单纯采用课堂授课、临床见习的方法,“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认识疾病,思路单一缺乏深刻理解,也缺乏主动性和深层次的探索。线上学习+线下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模式,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导向,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在线上线下实现师生更紧密的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融合了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

(一)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

线上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为线上教学提供更为广泛、优质、丰富的支持服务的软件集合系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目前的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完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及稳定性,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我们依靠钉钉、MOOC、腾讯课堂、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融为一体,师生、生生全程广泛交流互动。线上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方式,可以开展线上提问、答疑、测试等方式。教师还能自行建立钉钉群、微信群、QQ群进行答疑及师生有效互动。

(二)改革和完善线下教学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只有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目标[1]。目前关于不同教学方法[2]、教学模式[3]及多媒体技术[4]等在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已有研究报道。本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了外总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老师耐心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寻找答案提高了动物手术中的实践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上课时按分组的形式,进行提问、讨论,加强老师、同学之间的交互交流。这种高质量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课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观看实操视频、实际动物手术操作,通过激发学生主观感受,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養提高,并取得更好的教学实效。

(三)混合式教学过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线上主要包括教师通过App发布学习资料、视频,下发学习要求、在线答疑等,学生接受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在线自由讨论等。线下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与指导、指导每位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实践、积极地分组讨论、最后课程实验报告汇报展示[5]。采用的教学方式有直播、录播教学、在线研讨教学、SPOC教学、情景式教学、在线考试、自主学习等[6]。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去选择恰当的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比如,线上直播授课+视频资料学习+线上讨论与测验+线下录播复习的多种方式并行。混合式教学主要是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融为一体。课前,教师要将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网络推送,学生接收以PPT、PDF、Word、视频等形式传送的本次授课内容资料。App的“讨论区”板块可供学生相互发帖探讨重难点,这样的反馈可以让教师根据重难点来设计线下面授课的内容,提升教学的目标性。课中,教师可针对性地把疑难点作为重点操作演示;采取抢答、提问的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设置分组考核、相互评分、比赛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了解学习情况,客观科学实际地掌握教学状况。课后,可以通过实验报告书写手术记录检查学习效果,同时在App提供的“统计”环节对考勤、参与讨论、完成活动情况可供教师了解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也可查询测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丰富的板块有助于反映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反馈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依据线下教学教师能够根据线上的反馈情况及时、有效地更改教学计划,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模式无缝对接,线下教学采取探索式、导入式教学方式,综合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结合外总外科手术学的教学特色,优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加强外总外科手术学的实践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已有的相关基础知识,把外总外科手术学学好。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多线并行的教学模式,使“以教师、教材、实验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还需继续深化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振文,杜小燕,路静,等.实验动物外科手术学个性化教学方法初探[J].实验动物科学,2009,26(6):83-85.

[2]樊俊,李青,漆松涛,等.实验动物外科手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6):444-445.

[3]李立宏,秦怀洲,赵佐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3):195.

[4]祖雄兵.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6):941-942.

[5]夏金婵,张小莉,李业亮,等中医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光明中医,2018,33(17):2611-2613.

[6]陈芳,何进,端木德强,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20, 47(4):1087-1094.

◎編辑 张 慧

作者:李帅 杨琦琦 郑育强 盛朋飞 魏晓茹

MOOC医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医学教育住培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互联网线上教学为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住培线上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互联网+精准教学”模式,以期通过精准线上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精准教学 线上教学 医学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今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在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大中小学都把课堂搬到了线上,为国内在线教育发展按下加速键。[1]目前,为支持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各地教育部门及各学校纷纷开展“在线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直播和空中课堂等。[2]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的理论教育也大多采用此类模式。但随着“线上教育”模式的开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如直播教学过程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且可能出现网络故障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引发了大众对“在线教学”的各种抱怨和质疑。因此,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学制度,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由在校面授教学转变为居家线上教学,对医学院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要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必须建立在三者共同向好的情况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影响教师在线教学、学生线上学习的因素,探索医学院校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互联网+精准教学”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班级小团体的互联网+线上教学和学习模式,希望为提升学生线上学习质量提供可行途径。

1 医学教育线上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了互联网线上教育的探索。而线上教育基于其公开、迅速和信息量大的优点,也迅速在医学教育上得到推广和应用。线上教育顾名思义,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一种在线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提供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育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同步共享。

医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专业,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是通过面授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等方式进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比较大,而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医学教育则能够跨越这种时空的界限,通过网络课程来教学,医学生可以更方便和自由的学习。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精品课程资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金课”的建设浪潮,以及基础教育领域“微课”“一师一优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变革的推广与普及,网络课程资源和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各类在线网络课程资源都有比较扎实的积累。[3]有效利用这些网络课程资源,对学生的知识完善和拓展也起到较好的作用。目前,有许多优秀的医学精品教育课程逐渐推广,更加方便医学生们自主学习。

但是,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也对互联网线上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医学是注重于临床实践的学科,其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临床实践,因此,单一的线上教学课程很难完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拓宽“互联网+教学”新模式,以精准教学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目前探索的主要方向。

2 影响医学教育线上教学质量的因素

醫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全面考量和评估线上教学的影响因素,对医学教育“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影响医学教育线上教学的因素大致为三个方面:

其一,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以往的面授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的被动学习模式,其学习态度和主动性均可在教师可控的范围内,且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教学策略,带动教学气氛等。[4]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更容易被带入教学情境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体现。但在线上教学模式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效果起到的重要影响。由于没有教师的直接监督,学生能否在线上教学的同时,迅速进入学习角色,与教师的授课进行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但由于每个学生之间的个性、学习习惯和态度等存在较多差异,不能一味强调所有的学生保持一致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医学教育线上教学设计方面,也需要注意教授的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其二,教师的授课准备和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作为线上教学的主导方,其授课准备和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将线下面授课堂搬到线上教育的平台,但线上教育不仅仅是将讲台变成荧幕,传统的课件演示、网络授课、网络作业等已不能满足目前线上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们必须掌握除常规的网络教学方法外,学会利用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分认识“互联网+”教学的内涵,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融入医学教育上,并利用线上平台,并制定精细化、个体化的教学方案,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学习内容和空间。

但目前,很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教育方式理解不到位,并不能完全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点和作用,为教学而教学,仅仅是完成了线上教学的任务,而不能充分借助线上平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5]因此,提高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和水平,深化教师对“互联网+”教学的认识,优化教学资源,從而才内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其三,维护班级小团体的良好教学环境。目前的医学教育线上教学一般是一小班级团体授课为主,因此,在线上平台班级小团体的学习环境优劣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需要教师在制定好教学方案后,提前告知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并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预习的方向和资料,从而可使线上教学的效率更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此外,教师作为线上教学活动的主导方,制定的教学内容需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更有吸引力、更通俗易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有充分的带入感和参与感。教师还应合理控制授课时间,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时及时互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精确和及时的回答。同时,还可以尝试其他交流平台如微信、QQ等,为学生提供更便利的交流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授课内容。

3 医学教育线上教学“互联网+精准教学”新模式

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的互联网线上教育被大家广泛关注,“互联网+”教育的推广和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疫情防控背景的推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由此我们探索了医学教育的“互联网+精准教学”模式。“停课不停学”推进了线上教学,但教学机构、教师和学生三方均需清醒的对待线上精准教学模式。

首先,从教学机构方面看,需认清互联网不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技术,更是交流和融合的平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育是要把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浇灌和渗透到教育的最深处,借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对教育的整体性或部分性创新,促使教育实现质的飞跃。“互联网+精准教学”,是精准教学融合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支配教育,即“育人”始终是亘古不变的核心,这样的互联网+精准教学才能因材施教,精准定位,构建出更高级、更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平台。

其次,在教师方面,应充学习和利用互联网技术,理性思考其利弊,尽可能摒除其弊端,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在线上教学的情况下,如何制定精准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案,如何设计教学方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考核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等等,都是目前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由此,只有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才能更好达到精准施教的目的。

再次,在学生方面,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和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里提取有益的内容并吸收掌握,如何提高自律性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参与线上学习交流和互动,是线上教学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同时投入,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高。

综上,“互联网+精准教学”模式为真正有机融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提供了新的尝试,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找到最适合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式,找到最有利于科学技术传播的途径,是教育发展的重任和担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从中吸取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等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塑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通过打造高质量、形神兼具的“互联网+精准教育”模式,从外在与内在的双重维度加速自身的进化,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灵青,许林,李雅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3(398):114-122.

[2] 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398):1-6.

[3] 李琴,赵雨欣,许彭,陈邬锦,吴怡娴,董娟娟,冯树梅.基于“互联网+”探究医学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策略[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8):1205-1208.

[4] 孙炜,盛烨,张劲松.眼科学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1):159-162.

[5] 杜宁,张文芳,孙一岚,孙莉,张冬梅,黄崧健.MOOC在眼科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 32-34.

作者:张薇玮胡仔仲 刘庆淮 袁冬青

MOOC医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3:

通识课程中MOOC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

摘   要:大规模在线课堂MOOC在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新时代高校通识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基于当前MOOC发展现状以及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对几种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与MOOC结合的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并对未来MOOC与通识课堂混合教学提出展望。

关键词:通识教育;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引言

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对高校通识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大规模在线课堂MOOC应运而生。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的通识课程,将MOOC与传统课堂有目的地进行整合,则能发挥二者优势,相互促进,以期对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二、MOOC的定义与特征

慕课(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MOOC最早流行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一流大学,之后在我国也引起了一股MOOC风潮,如今我国的MOOC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形势,国内许多MOOC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慕课”等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MOOC的本质是网络在线课程,如其名字一般,大规模、开放、在线是MOOC的三大特点,[3]网络教学视频同样属于在线开放教育,但其与MOOC却有一些不同之处。网络教学视频多为实时录制的、时长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的国内外高校课堂教学视频;而MOOC则更多是相对简短的、分章节的教学视频。网络教学视频的上传具有随意性,其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观看视频的时间都没有限制,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读物”;而MOOC的教学内容则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每周在固定时间安排教学活动,并配合在线测试来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习者克服学习的惰性、更认真对待MOOC的学习。另外,MOOC具备网络教学视频所没有的学习交互性,学习者可以在线与其他参与者或者教师进行互动与研讨,从而形成思维的碰撞,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视频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MOOC则提供了一种“教学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4]

三、通识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者“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亦可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其中单词“Liberal”是自由的意思,因此通识教育还有引领人走向心灵自由的意味。对于通识教育,我们可以将其与专业教育进行对比。从教育的性质来说,专业教育是一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专门性教育,而通识教育则是体现出“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各自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而通识教育的目的则重在帮助大学生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5]大学的通识课程应该充分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整体性把握,为学生提供所感兴趣的学科的最基础且最全面的知识,从而塑造具有远大眼光、融会贯通、兼容并蓄和完备人格的高层次人才。简而言之,如果说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那么通识课程的目的则是“育人”,育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有生活、情感、理智与道德的全面发展。

在专业教育为主导模式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被割裂,蔡元培先生曾提及“文科学生轻忽自然科学,理科学生轻忽文学、哲学之弊”,[6]而通识教育则很好地打破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障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实现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知识领域共同发展,培养“有理想、有境界、有品格、有才华”的新时代人才,从而达到“全人教育”的要求。

四、如何在通识课程中实现MOOC和课堂教学的结合

1.传统课堂教学与MOOC教学在通识课程中结合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传统的课堂主要表现为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固有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能满足高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起一定加强作用。但这种模式往往也使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较低。这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大量知识的现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出现转机,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而来的MOOC教学模式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真正的“主人”,但同时MOOC也存在课程水平参差、学生掌握程度不够等缺点。传统课堂与MOOC教学模式各有利弊,若能将传统课堂与MOOC在通识课程中实现整合与衔接,则能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让高校通识课程能更好地发挥出潜能。[7]

2.通识课与MOOC的结合方式

根据通识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科学研究及艺术设计四大类别,通过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原理,将在线学习融入不同教学目标的通识课程体系中,该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程前期、课程中期和课程后期三个阶段,强调个性化学习、多元化互动的学习理念。[8]

(1)人文历史类通识课

课程前期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本校特色,在MOOC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PPT课件等,将背景文化知识进行引入介绍,激发学生对中外历史文化的兴趣,其中每段导学视频不宜过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宜,学生可根据视频内容对其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留言或讨论。

课程中期教师根据课前从MOOC平台掌握的学生预习情况与讨论内容,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分析与讲解,并采用课堂问答及分组式研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小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并按照自愿的原则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展示。线上教师根据课堂展示内容发布相关拓展话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若有条件可组织安排一次线上直播专家讲座,丰富课程深度与广度。

课程后期教师在MOOC平台上对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发布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线下按要求自主选题,完成课程论文,在线上MOOC平台复习已学知识,完成学习测试,分享学习心得或课堂展示PPT。教师根据学生MOOC作业、学习积极度与课程论文完成情况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人文歷史类通识课重点在于知识的延伸性阅读,拓展学生对历史的多角度理解,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社会经济类通识课

课程前期教师充分利用MOOC平台资源,引入课程相关政治、经济、教育、管理等方面概念知识点的导学视频,使初学者对课程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接着教师针对课前视频设定相关案例分析,在特定情境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案例,对知识点有更深层的理解。

课程中期教师就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有的放矢,进行重点解答,在课堂上主要采取研讨式教学法,进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学生根据线上线下所学知识对当下社会某一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并自主分组交流探讨。课程可设计1~2次课堂小组辩论,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教师对辩论过程进行点评,并对辩论中观点鲜明深刻、见解独到的辩手进行加分奖励。

课程后期学生完成MOOC作业,就小组研讨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优化总结并以小组形式提交最终调研报告。

社会经济类通识课主要偏重研讨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的讨论,与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辨水平,使学生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

(3)科学研究类通识课

课程前期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本校特色设计分节教学视频,形成独具课程特色的教学设计,通过MOOC视频详细讲解知识点,明确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则在课前安排充足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提前了解课程实验一般操作及过程,完成课前引导测试,并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课程中期教师根据引导测试结果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课程要求对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讲解与展示,教师则针对每一组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点评优化、完善方案;在线上利用MOOC进行分节习题练习,教师根据MOOC平台反馈的集中性问题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学习。

课程后期学生经过多次教师指导与组内探讨形成小组实验报告,附上个人实验方案设计过程心得,并上传,完成线上期末测试;教师批阅学生报告,并参考线上测试成绩与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贡献度综合考量打分。

科学研究类通识课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理性思维以及创新应用能力,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艺术设计类通识课

课程前期教师利用MOOC对课程相关艺术(绘画、舞蹈、音乐、装饰等)的引入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线上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艺术形式的了解程度,根据学生初始了解程度、学习风格及学习倾向智能分组。针对高校通识课程的MOOC教学活动设计研究,学生对课程相关感兴趣的内容,可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小组成员或教师发起讨论。

课程中期学生根据授课知识对课程相关艺术有初步掌握,并对该艺术形式自主创作。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线上与线下循环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点评学生作品,讲解重难点,学生可以提问、交流作品,在线上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并与组员交流,协同进步。

课程后期学生根据课程所学不断精进作品,并以文艺汇演或者会展形式进行成果的展示,最后根据教师点评撰写总结体会。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及课堂表现评定成绩并给出评语。

艺术设计类通识课注重学生艺术的品鉴与设计能力的培养,以艺术为载体,感受生活、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

五、发展建议与展望

1.推动高效“MOOC+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目前许多高校的通识课程仍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导,限制了MOOC与高校现行课程体系的融合程度,因此在通识课程中常出现MOOC仅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或者与课堂内容关联性不大的问题。这种形式化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让MOOC成为课程的“附庸品”,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要推动高效“MOOC+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应打破固化的教育模式框架,以MOOC发展为动力,将MOOC教育模式循序渐进地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真正成为通识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MOOC由时尚的“舶来品”转向为常态。

2.建立高校间MOOC联盟体系,推进MOOC平台的成熟建设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院校间MOOC联盟体系,是推动MOOC与高校通识课程体系融合的有效选择。首先,高校MOOC联盟应是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的体系,通过同等高校间联盟(如C9联盟)、区域间联盟(如中国东西部高校联盟)以及专业学科间联盟(如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将各高校强势学科、专业的优质通识课程资源汇聚一堂,实现MOOC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9]其次,高校MOOC联盟与平台的协同规划发展可以有效推进MOOC平台的成熟建设。就目前中国的MOOC发展来说,MOOC课程质量仍然是MOOC平台的基础,推动MOOC平台要以优质MOOC课程为支撑。高校MOOC联盟的集群能够促进MOOC平台的发展,增强MOOC平台的活力与竞争优势。而发展壮大的MOOC平台则将不断吸引和产生新的更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无异会大大推动MOOC教育发展的进程。

3.扩展MOOC课程的深度与广度

目前的MOOC平台通识课程覆盖的学科和专业较为狭窄和局限,只應用于少量试点课程中,教师对MOOC课程的使用频率较为有限,学生对MOOC课程的熟悉程度也比较低,总体来说,MOOC没有真正进入到课程的教学结构之中。为积极顺应世界范围内MOOC发展新趋势,贯彻落实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精神,扩展MOOC课程的深度,应通过MOOC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真正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结合,使MOOC课程真正成为通识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柱。而另一方面,要扩展MOOC课程的广度,必须延伸MOOC课程的应用范围,走进教学,走进课堂,走进课前与课后,完成由点到面的覆盖,完成从课程到学科到领域的联合。

4.提升全社会对MOOC教学的接受程度

MOOC教学的推广和应用程度还比较有限,因此,在MOOC教学模式建设的道路上,需要提升教育界、高校和社会层面对MOOC教学的重视。将MOOC课程与高校课程改革相结合,建设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一体的教学方式,将MOOC教学结果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生成绩,对通过MOOC课程学习考核的学生提供在校学分的认定与积累。MOOC教育在未来有希望和企业相结合,建设慕课联盟,从而丰富课程类型、深化教学内容,使通识课程的教学资料从实践的角度得到更新,将学生与社会企业联系起来,建立一座从象牙塔内到实际应用的知识桥梁。

参考文献:

[1]沈兰.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常璐.高校图书馆E-learning支持服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3]张策,徐晓飞,张龙,谷松林,初佃辉,季振洲,孙勐.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8(5):37-41.

[4]杨元元.MOOC时代的教学模式革新[J].大学教育,2014(7):49-51.

[5]雷胜学,张军要.论医学高等院校通识教育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4(23):13-14.

[6]庞国斌,刘桂君.通识课程建设:一个急待厘清和研究的问题[J].大连大学学报,2008(2):137-140.

[7]T.Torres-Coronas,M.A.Vidal-Blasco. MOOC y modelos de aprendizaje combinado. Una aproximación práctica (MOOCs and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A practical approach), RIED. Revista Iberoamericana de Educación a Distancia, 2019,22(2):325-343.

[8]杨晨,闫薇.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5):79-80.

[9]赵磊,朱泓,吴卓平.中国高校MOOC建设情况及制度环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0).

(编辑:王天鹏)

作者:竺莹莹 周文文

上一篇:高校服务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Java语言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