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4-25

摘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分析评价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缺陷,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制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发展观,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寻找理论依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探究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发展水平下提出的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理论和发展目标。它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促进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实现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一切都是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的结果。在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发展仍旧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党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所确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必然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强调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都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手段,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回答了我国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也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不是不分主次轻重地一把抓,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在发展顺序、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等方面协调统一、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系统设计,不仅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且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提出的战略思想。20世纪下半叶,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起有识之士的警醒。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个关系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划时代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目标和策略。1992年该组织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这两个文件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付诸行动的开始,充分肯定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和谐的自然观。《我们共同的未来》文件中强调:“从广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里约宣言》第一条原则也强调:“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方式建立的基础,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发展,依然把发展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它认为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以发展求生存,以发展求和平以成为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十分丰富,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而其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在所有危机的背后,表现出来的恰恰是人的危机,人自身的身体、心理、价值取向的危机,人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归宿。

二、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同时又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去分析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理想。科学发展观从表层意义看,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但是从深层次意义看,社会是人的社会,科学发展观最终要解决的则是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一是从“类”的角度看,人类发展是一个整体的持续进步与发展过程,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延续与发展的,这是一个整体的、持续的过程。二是从历史角度看,人的可持续发展决定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每一代、每一代的每一个阶段的人都不能剥夺和牺牲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每一时期的人都享有自己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权利,既要满足和实现当代人的发展,又不要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三是从个体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就是使得作为个体的人在体力、智力、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等各个方面得到持续的发展。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科学发展过程。

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2004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当代人的发展同后代人的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创新,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来把握总体,才能正确、稳健、有效地解决一系列复杂的发展问题。

再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宗旨。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持续加快发展经济、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等思想,最后都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才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人自身需求与发展、持续加快发展经济、全面发展及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关注。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它的树立和落实有着重要的“纠偏”和“引领”的作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摒弃传统观念,转变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传统发展观只把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尺度,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忽视甚至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种发展观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这种发展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建立在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由此,我们必须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引导合理消费,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党中央指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大部署。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决定性因素。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其他重大问题,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样,科技的不断进步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从一般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都与可持续发展有关,尤其是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然而具体地说来,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技术是节约能源和材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好的技术。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环保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技术。从实际情况看,重点应发展控制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技术。根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后一个时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主要领域是:大批量、低成本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普遍推广的废弃物能源化技术、开发新能源技术等。

再次,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法律,增强环保法制观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面广,为了顺利地推进这些工作,必须有法律作保证。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十多年来,我国逐步加强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立法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与人口、资源、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建立健全与可持续发展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执行的监督体制。有关职能部门要秉公执法,绝不能徇私枉法。还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自觉守法,全社会都严格依法办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5.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宋 琳 刘文霞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分析评价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缺陷,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制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反思是从近代传统社会均衡的裂变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的,其重要成果就是建立了基于机械力学思想,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为基本内容的古典发展观。古典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思想上重要的认识成果,是人类工业文明得以成功的认识和思想基础。但任何发展理论都是取决于语境和环境的,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人与自然关系及生活形式的变迁,古典发展观的局限开始显现出来。从社会与经济综合的角度来看,这种以经济为惟一衡量标准的狭隘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很多恶果,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内心的空虚等等。时代要求发展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当前在中国深入学习实践,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适应当代要求和语境的新的发展观,丰富了发展理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创新与发展,是当代人对未来社会发展做出的一种前瞻性思考和科学判断。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渊源和背景

工业革命之后,由于高度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立足于单纯经济增长理论的古典发展观以为,人类文明与幸福的社会理想就要实现。正当人类沉浸于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增长、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古典发展美景之中时,20世纪60年代末凸显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等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资源制约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人们理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思。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发展对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人类的持续生存能力的问题,可以看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初步表达。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经过近三年的调查与总结于1987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并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有别于旧发展观的新的发展理念,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其目的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并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发展观的片面性,实现了发展理论从经济向社会、从单一性向多样性、从独立性向协调性、从主体单一化向主体多元化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理智地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关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重新审视现有的生存状态及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对发展问题做出的理性回答,是现代发展理论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发展观的一个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两方面的基本内涵,即发展与可持续性。没有发展,就无从谈及可持续性;而没有持续性,发展最终将会自动停止。其中,发展作为立足的基础,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发展要以经济的增长为基础,亦即首先要实现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另一方面,强调发展不等于传统工业社会的单纯的增长,发展必须考虑分配问题,发展应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评价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约束条件,也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应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即自然资源的可使用量、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有限性;其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同时要重视后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人的发展留有余地,实现代际利益均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有着潜在和可引申的涵义,也为其自身的理论创新和拓展留下空间。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并不是静止的。就可持续发展的可拓价值和含义而言,“首先,它要求消灭贫困与剥削。第二,它要求保护和增加确保永远消除贫困的资源基础。第三,它要求拓宽发展概念,使它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和文化发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要求在所有层次的决策中把经济和生态统一起来”。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足与局限

近年来,尽管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较之传统发展观的独特之处,但是作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古典发展理论反思的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视角、内涵和实现条件、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有着发展的余地和创新的空间。

(一)可持续发展标准在理论上不足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分割,只有在两者统一中才能理解对方,但两种关系的角色和地位有所不同。其中人与自然关系在发展中应具有先導和优先性地位,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只是在人与人关系的一致性上来定义可持续发展,忽视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只强调了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关系而忽视了当代人之间的矛盾及其迫切性和现实性;过多关注“持续”不够重视“间断”,淡化了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有悖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事实上事物的发展都是一种“间断”与“连续”的统一;没有对现存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仅仅依靠现有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机制及技术进步来改变环境和发展现状”,这是不现实的,是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浅层方案。

(二)宏观视角和导向上的不足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益导向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仍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的发展圈子,仍是一种代表西方发达国家利益和强者利益、立场的发展观,因此,应该立足当代产业经济和国际经济中不平等竞争的现状,扩大经济与产业公平竞争及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二是性质上的缺陷。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是一种超级宏观调控战略,它所倡导的各种措施和方法在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远不足以解决环境问题所形成的挑战,不可能使人类‘持续’地发展下去,应该用转移式发展取代可持续发展”。

(三)时空视角统一性上的局限可持续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纵向时间轴”方面的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等的分析,如对当代与后代、代际公平、人类的未来、文明的延续等。对于“横向空

间”的世界性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的分析和认知较少,缺乏对于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及世界现状的针对性。如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状态的差异、贫困地区的形成与消除、区域环境格局的不均衡、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地域差异等,涉及甚少。”因此,立足于此种发展理论所提出的对策和措施往往难于实现。

因此,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虽然创新了古典发展理论,得到传播和尝试,但是客观地说,其理论落后于实践,有一定的空泛性和模糊性。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发展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积累了不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观念来指导,推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同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积累使现在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方法论,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照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反映了对发展理论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引人注目的是,科学发展观不仅借鉴了以往发展观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同时也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进行了弘扬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系统性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解释了儒家哲学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和包容。

四、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

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高、更明确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是达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它们统一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科学发展观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着眼未来,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的创新与贡献

1.引入人文因素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在生态系统演化中确立人本身的独立的自然地位和社会地位,实现人的价值,树立植根于现代模式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仅是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认为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及良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其目标就是通过这些基本要素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科学发展观恰恰突出了发展的人文方向和特征,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价值,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现代化。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的批判,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通过对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通过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表达了唯物史观立场上的人道主义精神。科学发展观既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也包含着对人类个体及其发展最高理想的追求;既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既关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的发展,又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关注制度设计可持续发展理论只是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对经济运行模式进行改良,并未在一个新的社会经济体制运作中进行展开,却要求使发展的最终结果超越其体制框架达到理想化运行,无疑是一个悖论和矛盾,这是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落后于理论的关键因素。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要求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求的经济增长模式及其体制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要求按系统思维方法,对原有的经济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体制结构进行系统优化和创新。

3.立足当代科学的自然观念,重视生态和环境价值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观念和理论基础,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追求人、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其核心是合理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它包括经济的数量增长、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优化等。

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自然观为思想和理论基础,关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和规律性问题、超越性问题及综合性、整体性问题,包含有力学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内容,但以生態自然观为主要理论基础。

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人类与生态环境具有一体性、不可分割性和共生共荣性等特点,因此人和社会的价值研究应该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必须承认生态环境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只有承认环境的价值,承认生态价值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尊重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理解的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人,具有无限丰富的物质、精神需求和能力的人。而在人的多方面需要中,在当代,健康的生态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尤其是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不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人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哥本哈根会议的主题把人的健康生态需求,以强烈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冲突、竞争的形式体现出来,足以证明这一点。

(二)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国情与情境的科学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既立足于中国,又放眼全球,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而做出的战略抉择。它既揭示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又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表现出明确的应用特征。

1.考虑了中国产业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大于需的矛盾突出,等等。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但鉴于中国独特的国情,要加快推进中国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工业化道路,也不能走我们以往的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道路,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一条有时代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的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

2.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和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分配的公正性等。针对这些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把民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力求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这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现实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建立社会发展的公正机制,着眼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协调,着眼于当代人和后来人的永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低收人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从而缓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追求公平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依托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秉承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始终强调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在科学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战略价值和重大意义,认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够有效创造新的科技成果并积极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瓶颈,从而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是“以人为本”、“中庸”及“天人合一”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吸收并融合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是一种关于“人”哲学思想及文化价值观。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仁与礼的学说。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并关注其实现方式。“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无过犹不及的态度作为思想方法,具有久远的历史影响。

科学发展观从本体论继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方法论上承续了“中庸”的思想价值,并将其融入对发展的理念和战略设计中。

科学发展观树立了全面、協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文化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的角度而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充分汲取人本和“中庸”思想文化的精神基础上的一次创新。

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明显的特色。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人类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命题就是“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以朴素的辩证法和系统性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机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吸纳了“天人合一”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是对传统文化融合和有效继承及应用上的创新。

责任编辑 卫 玲

作者:常 江 王忠民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首先,树立科学发展现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25年改革开放成果表明,我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在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核心思想推动下,不但迅速地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使了社会发展的较好平衡。江泽民同志不但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思想,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作者:王天德

上一篇:学位版权问题综述论文下一篇:运动员教学下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