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7

摘要: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论文 篇1: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这种格局如果持续下去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逐渐明晰。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现阶段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二元结构 战略意义 具体途径

1.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一句话,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让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让城里人过的好生活农民也一样能享受,农村和城市齐步前进。

2.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或者继续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任何一种单一因素的拉动和贡献,都不可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民众多,约占中国总人口70%,但只拥有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0%。原因是由于过去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而农村、农业却被忽视了,导致现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会长久,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2.2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来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2.3统筹城乡发展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当今,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提高,但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加强与改善,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2.4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因素,达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

3.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3.2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城乡在经济方面的融合、城乡经济的拉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3.2.1发挥“人”的优势,做好转移文章。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工夫。一是把加快小集镇建设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小集镇的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进镇门槛、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较低,小集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小集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推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要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要采取必要措施,调用职教中心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提升创收能力,走一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

3.2.2突破“地”的瓶颈,发展现代农业。投入多产出少的农业种植现状,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不生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

3.2.3加大“钱”的投入,创优增收条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情况,提升农民负担监管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因农用物资价格过快上长,增加农民生产成本,抵消农民增收。

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减轻农民负担。

3.3.1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就农村医疗体制与条件而言,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覆盖面只有10%左右,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乡镇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减轻农民看病难的负担。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赡养制度,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

3.3.2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责任,改变主要由县乡财政和农民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状况,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除对教育费用上涨太快进行控制外,还有必要对农村一些低收入户的义务教育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

3.3.3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建立公共财政,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社会公共需要;一切有效益、面向市场的项目建设,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取消对农民专门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直接受益。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出路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志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2]王俊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1.05:73-76.

[3]石铮,高贯中.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4:21-23.

[4]马稷.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农民思想素质问题研究[Z].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4.

[5]裴晓勇.西部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6]王韬.我国西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7]袁清坡等.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103-105.

[8]刘笑.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Z].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9]王习明.统筹城乡发展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09:55-61.

[10]徐世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09:13-17.

[11]张杰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力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2011.08:60-65.

[12]周小辉,屈胜拮,夏沁田.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区域发展,2009.8:7-8.

[13]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分析[J].区域发展,2008.11:32-34.

作者:朱丽丽

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渊源及战略选项

摘要: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应遵循既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和基础性作用、又发挥政策调节和导向功能的原则,有效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不断进行战略措施的完善与创新:确定合适的增长点,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加强宏观调控,从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立法、完善机构设置等方面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地区经济利益,积极发展跨区域联动与协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强化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公共生产与服务的区域均等化,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转型。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理论渊源 战略选项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厘清一些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问题的不同认识,以期更好地促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本文将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及其政策导向进行具体探讨。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渊源

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并非一时凭空构想,而是有其相应的理论脉络。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

(一)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及意义

平衡布局生产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构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他们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都会经历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空间形式,而社会主义应当和可能由国家有计划地均衡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异。

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城市与乡村对立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指出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在设想未来社会形态时,恩格斯又首先提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地区经济要统筹规划、平衡布局。列宁通过对俄国和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分析,认为经济技术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及区域发展的严重差距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揭示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中,列宁又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应当“普遍高涨”。

恩格斯提出的“平衡分布”是指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逐步消灭各地区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为最终消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列宁提出的“普遍看涨”是指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尽可能地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把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科学技术,吸引到全国国民经济发展上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二)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及其意义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布局的“两个大局”思想,如“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并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折射出以下内涵:(1)从“不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路径;(2)从“不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共同富裕是目的。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东部地区已率先发展,第一个“大局”的落实卓有成效,第二个“大局”的序幕业已拉开,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新疆设经济特区的提案也应运而生,这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现实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及其意义

2D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發展,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重大方略,我国整体进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在社会发展理念上超越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顺应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局势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长足发展,物质文明大大提高,但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失衡,引发出许多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却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地区发展悬殊,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等,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要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可见,科学发展观赋予区域发展以丰富的内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另一理论渊源。

综上,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大理论基础的联系和意义上看,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和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是其基本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这一党在新时期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和执政理念的确立,意味着党的执政方略的重大发展,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现实。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质上的理论支撑。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和谐视野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是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产生很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中西部地区在外贸和利用外资方面

基本处于“荒芜”状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发劣势明显,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没有一整套强有力的政策作支撑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上述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和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调节功能和导向作用,使“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得到施展;既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又要做好宏观调控,使“微观效率”和“宏观公平”相结合;既要依靠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力量,不断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又要有中央政府政策的支撑,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并重“内因”和“外因”的力量,并以此来进行区域政策的完善和政策实施工具的创新,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1、确定合适的增长点,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中西部各省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别的存在要求因地制宜地按照各地区的发展阶段进行区域发展规划,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形成特色区域经济;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利用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选择一批具有显著开发前景的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具规模的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以现有的工业密集、实力较强的大中型工商业城市为基础,围绕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组织中西部地区与有关方面建立不同形式的经济协作区,或在西部建立具有示范区性质和效应的开发特区,让“协作区”或“开发特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增长点的辐射作用,以此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在软环境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与引进外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等。

2、加强宏观调控,从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立法、完善机构设置等方面统筹区域发展。首先制定更有效的缩小地区差距的转移支付政策,当前的税收返还政策保留了地方的既得利益,富裕地区得到的税收返还也多,实际上起了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因此要调减税收返还数量,将切出部分税收返还资金用于过渡期转移支付分配,突出转移支付的均衡功能,或者改变现行的财政利益分配格局,取消中央税收返还,将其作为中央可支配财力全部用于均衡性拨款;同时,要继续完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考虑更多的因素合理测算各地方的标准收入、标准支出和应得转移支付数量。我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工具单一,只有资金投资和政策优惠两种,而这些政策工具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并不很高,难以让公众和投资商预见,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区域政策的立法工作,保证区域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解决地区差距,还必须重视建立区域经济的管理机构及其监测系统,对我国来说,一方面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监控地区差距实情,监督落实有关规划和措施,另一方面对区域开发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诸如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协调;同时也需要建立面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和监督系统,对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居民生活水平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协调地区经济利益,积极发展跨区域联动与协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我国地区间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广阔,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东中西部地区要在携手联建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联合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开展教育科技的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合作可以采取鼓励东部沿海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加强东部发达省市对中西部不发达省区的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东部地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示范力量的带动,输出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以多交利税和扶贫开发等多种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可以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丰厚物质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没有西部的大开发,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将会受到制约。因此,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大局出发,构建东中西部联动与合作的新模式,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促进东中西部联动和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区构成了基本的经济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的可能。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不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也不利于各经济区域的长远发展。因而,应协调地区经济利益冲突,建立起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推动区际经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及产业的合理流动和转移。

4、强化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公共生产与服务的区域均等化,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转型。区域协调发展本身不是单一目标,而是一个包含了经济、社会、市场秩序、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集。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目标多元化,要求區域治理是一个综合的治理结构。区域综合治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现有组织、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效率,并通过整合将其系统化。在区域合作中,政府及政府部门间要善于相互协调和合作,通过沟通、协商和协议等多种方式和机制,将区域内多个平行的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原有权力运作关系整合为有利于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运作结构。通过区域综合治理,不仅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还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加快社会发展,核心是进一步提高落后地区公共物品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公共生产和服务的均等化,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普惠全体社会成员,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和主义。

责任编辑:董博

作者:黄国华

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论文 篇3: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进行阐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观点,最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对于拓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形成过程 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是一下子凭空产生的,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它的形成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

实行绿化,兴修水利,消灭荒地荒山。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为了修复因长期战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消灭荒地荒山的任务。他说:“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p509随后,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垦荒和植树造林运动。1956年3月1日,毛泽东又在《中共中央致五省(自治区)青年造林大会的贺电》中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此外,毛泽东还十分关注水利设施建设,兴建了一批大规模水利工程。这一系列思想和实践,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和重视,提升了我们党对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

“向自然界开战。”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p216。毛泽东的号召顺应了当时人们迫切要求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愿望,全国各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但随着大炼钢铁运动的开始,树木遭到破坏性采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环境污染治理思想被当做资产阶级理论而遭到彻底否定。20世纪70年代初,以大连湾污染事件和北京官厅水库鱼污染事件①为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引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重视。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1973年8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了环境保护“三十二字方针”②,同时颁布了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走上制度化轨道。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

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基本国策是事关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对策。1983年12月,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下来,这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次会议还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同步”和“三统一”③方针。1990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此后,虽然基本国策的内容不断扩充,但环境保护这一条一直没有被改动。相反,我们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得以明确。

环境保护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公害”,从而奠定了环境保护的根本法制基础。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预示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具体的有法可依阶段,为实现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此后,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和规定,并于1988年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这些环保制度的建立和环境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从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继承拓展

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江泽民领导国家建设时期形成的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全球共识。为履行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庄严承诺,同时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性难题,1992年8月,中国政府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4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和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正式对外宣布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江泽民接着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4]p4631996年7月,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4]p532由此,我们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和成熟,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指南。

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开始凸显,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995年9月,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4]p463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开始具体化为正确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1996年,江泽民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4]p5322002年3月,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5]p462这个基本思想为后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四)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科学阐释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主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6]200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议,随后“两型”社会建设被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目标。这样,我们党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实现了新的跨越,对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7]p20随后,胡锦涛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他同时强调:“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8]p12这实际上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组成部分,从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2012年7月,胡锦涛在“7.23”讲话中再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报告首次独立成篇地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9]p36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意义

(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逐步深化、拓展和完善。实际上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分别加以阐述。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0]p117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阐述基本纲领。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变为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立成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明确宣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9]p12,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二)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根源于我们党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依靠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来发展经济的做法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60%,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供给压力日益紧张。“十一五”环境保护总体计划指标虽超额完成,但部分指标没有实现,一些地区环境污染持续加剧,恢复困难。近年来,由于公共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在逐年递增,环境污染成为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面对资源如此紧张、环境污染如此严重的形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并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成并列的战略高度,体现出党对建设生态文明高度重视、一以贯之,这必将成为未来维护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三)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潮流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根源于我们党对世界文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的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类不断征服着自然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人们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人类开始反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供应紧张,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反思经济发展模式,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开始由工业文明逐步迈进生态文明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注意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近年来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气候谈判,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任务没有变。面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们党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既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对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有力回应。○

注释:

①大连湾污染事件:1972年,大连湾发生严重污染事件,涨潮时一片黑水,退潮时一片黑滩,因污染荒废的贝类滩晾5000多亩,损失贝类10万多千克,海参1万多千克。北京官厅水库鱼污染事件:1971年春,北京官厅水库因工业污水排入而造成严重污染,鱼类大量死亡,部分居民吃过水库中的鱼后发生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②“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三同步”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统一”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90年12月5日),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012/t20101217_63155.html.

[4]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3-11.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张荣辉

作者:彭志中

上一篇:高职高专教学西方经济学论文下一篇: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