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思考论文

2022-04-27

【内容提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因势利导,抢抓发展机遇的战略决策。本文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迫切需要提升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社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的领导能力,并指出了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能力的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思考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新经济 建设

一、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a好氛围。

二、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1.新型工业化。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 国际化。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

3.市场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4.城市化。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 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出发,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与邓小平的改革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快速发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加上原来的一些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都给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增加了新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我国新一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为此,除了要坚持上述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外,还要特别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1.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2.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我国经济生活中小社会强政府的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善,“行政经济”的痕迹还很深,一些领域由于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而出现各种社会矛盾,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的水平。

3. 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

作者:木太力甫•艾力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思考论文 篇2:

努力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领导能力

【内容提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因势利导,抢抓发展机遇的战略决策。本文认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迫切需要提升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社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的领导能力,并指出了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领导能力 途径

【作者简介】罗海藩,湖南省人大原副主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会长。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部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基于改革的伟大实践,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最终形成了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与此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从而为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夯实物质基础。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使经济增长、分配合理、社会和谐,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的战略决策。能否敏锐发现机遇、勇于抓住机遇,是对我们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正是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供的有利契机,中央才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只有因势利导,树立紧跟时代潮流的世界眼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世界大势中争取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够乘势而上、顺风而行。当前,就是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提升领导能力

加剧的国际竞争要求提升领导能力。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分化重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在通过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的“绿色经济”,使自身能尽快地走出危机阴影,赢得竞争新优势,努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例如美国强调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欧盟投入巨资发展绿色经济,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在其他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日益严峻。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痛下决心,不提高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能力,不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不实现后发赶超的能力,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错失的就不仅仅是地方发展的机遇,而是国家发展的机遇。

确保经济持续发展要求提升领导能力。2010年8月,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过于强调对GDP的崇拜,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以牺牲了社会效益为代价,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情况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实际情况表明,传统的依靠物质投入和外延扩张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化解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困局,就必须提升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领导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求提升领导能力。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与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逐渐成为近些年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居民的收入增速与GDP增速比例不相协调,人民群众认为对经济发展成果享受不够,公平感与认同感不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升自身领导能力,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突出提升三种能力

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领导能力,我们必须选好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各级领导干部要重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社会发展、加强自主发展与对外交流三个方面能力的提升。

1.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方面

第一,必须具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必须具备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必须具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协调社会发展方面

第一,必须具备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必须承认,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约束压力在日益加大:一是我国正进入一个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工业化阶段,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目前正处在爬升最陡的区间。二是14亿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三是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四是我国在许多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促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必须具备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当前,环境约束的压力,首先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排放也相应增大;另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环境正在成为体现生活质量的一种产品,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必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环境综合治理,不断维护和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环境质量的新要求。

第三,必须具备大力推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能力。人口与资源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富国强民,加快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自主发展与对外交流方面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领导能力的途径

1.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践表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愈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愈自觉、愈坚定。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坚持深入持久地学,全面系统地学,真正学深学透、学懂弄通。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看待政绩,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近年来,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尤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唯GDP马首是瞻,把GDP的增长作为评价政绩的唯一标准,忽视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正确选择发展的模式和道路,科学制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2.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律的认识

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对于我们认清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掌握经济发展的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认识转变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一是通过学习系统掌握经济理论和知识。例如学习现代经济知识,努力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运行特点和基本规则,了解各种调控手段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这就要求认真学习科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把握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领导能力。三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治意识,规范从政行为,提高依法指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3.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实现能力的不断积累与提高

实践是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试验田,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根本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中去,一是要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把工作的过程变为学习提高的过程,做到稳扎稳打、稳步推进。二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虚心向基层和群众学习,自觉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三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在破解难题、勇闯新路中增长才干。四是要坚持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总结,注意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把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起来、坚持下去,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不断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

责任编辑:达名流

作者:罗海藩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思考论文 篇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化及其路径选择

摘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科学、人本和生态化三重取向;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个践行”和“一个推进”,即积极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取向;路径选择;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随着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日益急迫。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2007年10月24日,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一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变革,这既是为了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也是为了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正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强调的那样:“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由制度变迁促动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实现社会最大的增长潜力的过程。而经济发展方式则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东西,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内生性决定于发展阶段,它是反映特定的经济增长动力、目标和经济资源动员、消耗水平的经济范畴。现代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与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尽管这种转变具有积极性,但是,这种转变并不彻底,在相当大程度上寻求的依然是一种经济上的“量”,即GDP总规模或人均数的变化,追求更多的产出与物质财富的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则是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追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高等手段,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不只是强调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等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在于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人的发展是目的,社会和谐是载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它体现了发展目标向多元化转变。前文谈到,相比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它考察经济运动情况的指标体系更加合理: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指标,还包括社会方面的指标,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即使是考察经济方面的指标,它也不再是唯GDP论,而是综合考量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等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观念指导下,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试行将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人文指数、城乡二元结构状态、经济集约化状态等列入政绩考核指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显然,这是一种比单纯的GDP考核更为科学的制度设计,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并让公众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二,它体现为向又好又快、好字当头、好快并举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总体而言,已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经济强国。从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美国500强的规模比较来看,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分析报告称,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40 458亿美元,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17.53%,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41.4%。2010年世界企业500强中,共有54家中国公司入围,中国入围企业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占世界企业500强的份额仅分别为8.6%和8.08%。从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尽管中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2010年,In-terbrand公司发布了“2010年度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以704.52亿美元连续10年位居榜首,而百强中竟无一个中国品牌。2009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5万项,我国申请8000项,只及美国的六分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美国的差距。此外,我国企业还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上的投入与产出不协调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不协调的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好字当头、好快并举的转变,就应当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就应当以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要抓手,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就应当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坚持资源保障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它体现为向以人为本转变。大规模的物质投入所支撑的发展难以为继。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资本瓶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实现向以人为本的转变。这种以人为本的转变,首先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它体现为向统筹兼顾转变。中国历史悠

久、人口众多、国土广袤,国情和所面对的国际局面十分复杂,思考和解决问题决不可非此即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做到全局总揽,规划前瞻,重点突出,循序渐进。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能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能不能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生态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取向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点上,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界到学界,从高层领导和普通民众,应该说已经达成了一致认识。但是,怎么推动,向哪个方向推动,仍然是一个急需厘定的理论问题。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三重取向必须坚持,即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坚持科学取向,是因为现代经济一方面需要靠科学来揭示,另一方面离不开科学的支撑,或者说现代经济就是一种科技经济,是科技的物化。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取向,一是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以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指导去求发展,减少发展的盲目性。二是要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致力于增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充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三是要学会科学地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分析判断经济形势,不但要关注经济规模与增长速度,还要关注经济结构与效益(投入产出之比和产品的市场转化率);不但要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还要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四是要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政绩考核不能只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反映民生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例如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以及包括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在内的人文指数等等,即使是经济发展,也不能仅看GDP的总量和增速,还要看单位GDP的能耗、材耗、水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等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坚持人本取向,是因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本取向也如此。首先它明确了经济发展为了什么——经济发展是为了人。对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把经济发展本身视为目的,并将经济发展归结为GDP增长,信奉GDP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鼓吹GDP至上、GDP万能。一种则认为经济发展并非目的,经济发展应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关心人的生存条件,或者说应服从或服务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应当说,后一种观点才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当追求的目标。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物质财富只是基础,但不是全部,还要有社会公正、政治民主、人际融洽和生态良好。要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并不是物质财富越多越好。就目前世界而言,在物质财富方面不是生产的不够,向自然索取的不够,而是分配不均。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世界GDP总量为60.557万亿美元,按67.6亿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944.9美元,可以说大大超过了世界银行确定的经济发展比较富裕的阶段标准。然而,普遍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没有如期而至,发展中国家的广大民众仍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其次,它明确了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依靠人。发展经济,资金、市场、信息、原材料当然重要,但人更为重要,发展经济最关键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诚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不是单纯人口意义上的人,而是人力和人才意义上的人。促进生产力进步,人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位的资源。当然,人口是可能向人力和人才转化的,完成这种转化需要条件,这个条件便是教育。人不是经济动物,更不是经济的奴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要的金钱刺激、福利举措不可或缺,但仅仅如此远远不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坚持生态化取向,这是因为生态化取向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重取向之一,其意是指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众所周知,“绿色道路”是与“黑色道路”性质相反的经济发展道路。所谓“黑色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式或“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是一条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黑色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能走也走不通这样的道路,因为它不仅为国情所不容——中国的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加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非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搞生态殖民主义,而且为世情所不容——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制定好了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各项国际规则,使中国的污染成本转移不出去。所谓“绿色道路”则是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道路,这是一条通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一条我们正在探索的道路。莱恩特·布朗指出:“由于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走过的所有道路,对中国都不适用,中国非得开辟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国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榜样,如果失败了,所有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化的取向。坚持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取向,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倡导资源节约,注重环境友好,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化取向的基本要求,为贯彻落实这两个要求,我国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将一系列涉及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指标变成约束性指标。资源节约的反面是资源浪费。倡导资源节约,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资源浪费,包括体制性浪费,即由体制设置缺陷所造成的浪费;决策性浪费,即由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管理性浪费,即由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标准性浪费,即由产品标准制定不合理造成的浪费;观念性浪费,即由价值观扭曲造成的浪费;以及习惯性浪费,即由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浪费等。注重环境友好,必须抑制乃至消除对环境一切形式的污染与破坏,诸如废气、废水、废弃固体物的污染与破坏,并积极解决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水土流失、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区域性环境问题,维护人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只有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不懈努力,才能达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这里有一个底限设定也有一个

上限设定,底限设定为经济发展必须无害或较少有害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上限设定为经济发展应当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综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重取向,首先是相互区别的,各有侧重、各有强调;其次又是相互统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取向之一的生态化取向与其他两种取向内在关联,不可能脱离另外两种取向而成立。换言之,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化取向,同时就要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取向和人本取向。

三、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的路径选择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个践行”和“一个推进”,即积极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应积极践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也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经济系统输入端控制原则,立足点在于如何减少流入生产和消费流程中的物质总量,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强调的是“少用些、少用些、再少用些”。再利用原则属于经济系统过程性控制原则,立足点在于延长物品在生产和消费中的使用时间,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抵制一次性产品的制造和消费,强调“用长些、用长些、再用长些”。资源化原则,属于经济系统输出端控制原则,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最大限度减少最终向环境的丢弃量,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不能再次直接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加工处理变为再生资源,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强调的是“少丢些、少丢些、再少丢些”。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三大优势,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技术依赖。资源节约体现在经济系统输入、输出以及整个过程当中分别贯彻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环境友好是因为循环经济强调“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闭环流动模式,从理论上来说,所有废弃物均可变成资源,从而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压力。由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变传统的技术范式,构建新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技术范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技术依赖程度更高,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正因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较高形态的生态经济,所以它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应切实践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应有之义,但低碳经济并不等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内涵比循环经济更为丰富。例如,在能源上,循环经济诉求减少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低碳经济则不仅如此,它还诉求对高碳化石能源新的可替代能源体系的建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其一,关键在于创新,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推进低碳经济,这些创新应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产业结构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等。其二,重点在于能源。低碳经济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低碳能源经济,离开了低碳能源就没有低碳经济可言。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任何社会物质财富都是由自然资源经由人类劳动加工转化而成的,而要完成这种转化离不开能源。

就践行低碳经济而言,我国的能源战略方针应当一方面坚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另一方面,坚决贯彻清洁性和可持续性原则,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如果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那么经济结构能否优化,则直接关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能否实现。就我国目前而言,调整经济结构最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方面来讲,其中有两项工作显得尤其突出和重要,一是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做大做强生态产业(环境产业),这二者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之所以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是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高新技术产业正是通过高新技术知识的物化而形成的产业,隶属知识经济的范畴。高新技术的主要领域除信息技术之外,还包括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无论哪一个领域的高新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以调控人类与自然的冲突所引发的生态危机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并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途径。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克服工业化生产在市场体制下所引起的生产过剩、经济衰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弊病,既能保证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能减少物耗、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如果说知识产业是独立于传统三大产业的第四产业的话,那么,顺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趋势,生态产业已经应运而生,并且已成为新经济结构中的第五级。它不仅推动经济和生态的紧密联动,还将最终促成生态经济的一体化。关于生态产业,有人认为它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有人认为它是与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相区别、相对立,是对其否定和摒弃的一类产业;还有人认为它是为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并从而创造出经济价值的产业。其实这三种看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生态产业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还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导产业,离开生态产业谈生态文明是不切实际也不可能的。因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强大的生态产业为依托,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不论是从微观到宏观,还是从技术到管理,实现全面、全过程的生态化。

总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而切实实现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则需在战略方向上向循环经济转变、向低碳经济转变,并以此为契机、动力和抓手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责任编辑:朱蓓)

作者:刘湘溶 罗常军

上一篇: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探究式教学法下商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