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2022-04-28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关键词] 科学发展;本质;规律;发展方式;发展道路

[摘 要] 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和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何谓“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这是我们深入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并作出科学的回答。

一、科学发展的本质

依据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就必须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一样具有不可选择的决定性的一面。同时唯物史观又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选择,即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主体的这种选择的性质及其总方向是由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决定的。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反,这种选择如果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当然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曲折性决定了主体选择的困难和复杂性,即便是主体在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能否对具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科学的选择仍然是不确定的,这就取决于选择主体能否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判断,取决于其能否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实现途径和方法的科学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利益;相反,这种选择如果是违背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也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因而也会遭到惩罚。

这就是说,要实现科学发展,根本的前提就是要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如果我们认识不到社会主义的这些客观规律,我们就是在盲目发展,就无法做到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充分证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了科学的选择,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规律

科学发展的规律在本质上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规律,只有按这些基本规律发展,才能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胡锦涛同志多次提出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规律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就深刻地揭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途径和方法。他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努力从推动我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创造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1]

胡锦涛同志的论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规律科学认识成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胡锦涛同志所论述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和谐稳定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第一,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律。这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必须相互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生产力是既定的客观的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与水平,而生产关系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因此,必须注意社会各要素和各领域之间协调和均衡发展,即全面发展。如果离开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会导致社会片面和畸形发展,而且经济最终也无法搞上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为深入了。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2](P276)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P5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不仅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还要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主法制完备、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认识,对发展的内涵做了更全面的概括,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本规律以及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明确地把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四位一体”的理念,就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集中反映,即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协调发展,即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3](P850)

推进社会全面发展,还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

第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是由马克思首先初步阐发的。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是共产主义新社会必须而且可以具备的本质特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

我们党明确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进而深入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2](P295)

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对“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它强调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P465)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及其阐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地阐释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651)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人民群众,也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同样,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稳定和谐规律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谐。这一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律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胡锦涛同志科学阐述了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保持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5](P697)

这就告诉我们,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只有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很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安定有序、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关键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律的内在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6]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第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这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要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与稳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同样,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同时,还应看到,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循着胡锦涛同志关于认识和揭示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方法和途径的论述,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一定会更深入地获得新的认识成果。

三、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科学选择

科学发展观在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了科学选择。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7](P15-17)

可见,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既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也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

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提出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提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会因为缺乏物质条件而寸步难行。所以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不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不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没有完善的法制环境,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文化软实力。大力促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必须加快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在发展道路上,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快生产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整个社会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核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长远大计和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651)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选择我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判断选择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这一选择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规律所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式和道路,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显然,只有按照这一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习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人民日报,2004-12-03.[2] 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 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05-02-23.

[7]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Nature and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ZHANG Xin

[JZ](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ature; law; mode of development; path of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李文苓]

作者:张 新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篇2:

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落实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发展。从哲学上讲,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也就是说,发展是特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由落后到先进的运动变化过程。当然,发展也有快、有慢,有片面的、有全面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协调的、有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等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持续提高。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发展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比如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发展只视作经济发展,只见物,不见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的最终目的曲解为追求单一的经济目标、物质目标。认识和纠正这种错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理论、系统的方法、求实的态度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上,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上理清问题,走出理论误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彻底,在发展观问题上才能清醒和彻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目的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把握好科学发展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虽然反对人本主义,但是重视人文精神,而且马克思主义明确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而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观念,改变了西方传统本体论模式,探究的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本体”,也就是隐藏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的各种规律,而不是追求抽象本体。马克思有两句话: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前一句表现了历史观合目的性的方面,即历史是以人为本的;后一句话表现历史观合规律性的方面,它使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区别于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不致产生误读。把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下来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代诉求和现代体现,挖掘、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是向马克思的“复归”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解读。

其次,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规律说明事物处在矛盾体系当中,存在着一对对的矛盾。我们要看到矛盾对立双方,即看到两点,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一方处于主导方面,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坚持“两点论”,即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再次,协调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系统的集合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个或几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保持内在各要素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人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本质———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不能漠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一味向自然界索取,而注重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起来,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连续的、匀速的,保持一定后发力的发展。

由上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也无所谓科学与否。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不离发展这个主题。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前提条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但使经济增长,也要实现其他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或者说实质,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式写进党的文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本质与根本要求,这是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的关键所在。它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也是其内在的本质和不竭的动力。

在处理以人为本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要注意防止和纠正三种错误认识。一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目的,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关键要靠发展。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二是只见物不见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有两个前提: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应该围绕人的需要和自由全面发展来选择发展的内容和道路,并推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趋向于更公平,更合理。三把人狭隘地理解为单个的“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始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观点,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也是我们对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认识。社会形态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重点论,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是不可动摇的重点。同时,又要坚持全面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要发展。当然,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它必须追求一个综合的、协调的、全面的动态平衡。另外,从区域平衡发展来看,根据不同的国情,可以有选择性地优先发展某些区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地域重点,但从最终目的来看,是要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首先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次,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做到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三,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好收入分配差别问题、城乡贫困问题、就业问题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尊重规律,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灾害频繁,污染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充分认识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紧迫性及特殊重要性,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关注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考虑自然的发展。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如气候变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一些自然资源的不能再生规律,等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要慎待和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以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牢固树立“绿色GDP”的观念,建立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聂火云 易云鹏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成果。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它主张“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对“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的发展观”的超越和创新;它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的道路方面实现了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独创性理论,其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坚持和新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唯物史观所追求的目标。“全面发展”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1]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在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人的最本质的力量,并通过人的自觉性的活动,达到的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与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

西方传统发展观的“人本”思想的本质是确立人权的主体地位,进而反对神权主义、天定神受,旨在推翻宗教的统治地位。这一期间的“人本”思想是作为社会新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下半叶,“人本”思想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成为新的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作为发展观的“人本”思想,有别于历史上的“人本”思想,针对的是传统发展观的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为物质主义论的“物本”思想。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和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等著作中都提出“人本”思想。佩鲁的“人本”思想紧密地与发展问题相联系,主要观点包括:发展的“中心是人的发展”[2],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佩鲁认为人是发展的中心、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等。在佩鲁之后,西方研究发展问题的理论家也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例如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把发展与人的自由相联系,认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4]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继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将其作为核心,统领整个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借鉴和扬弃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对于传统发展观的 “物本”思想的批判更加合理和缜密。反思“物本”理念的背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自然破坏、生态危机的出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同时肯定物质文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贯彻对“人本”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强自觉性和理性的解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紧接着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牺牲生态环境、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其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这样就将“人”具体化,不是个人、是整体,不是抽象的整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是全体人民为本,反对物质利益为中心,反对“GDP本位”等,这是科学发展观超越传统发展观的最核心的理念体现,也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

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对“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的发展观”的超越和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在1956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或“进展”)同等使用,将GDP视为衡量国家进步和发展的评价指标,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任何关于民生、民主、自由等问题将迎刃而解。这种发展观是使得各国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从而忽视社会不公、分配不均、失业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社会的发展处于单向度发展轨道,即无效增长或无发展增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超越“经济增长论”的“综合发展观”被学者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指出:“应该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综合过程。除了收入和产量的提高外,发展显然还包括制度、社会和管理结构的基本变化以及人们的态度,在许多情况下还有人们习惯和信仰的基本变化。” [7]可以看出,迈克尔·托达罗将发展的内涵大大拓展了。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一书提出的新发展观不仅是“综合的”,而且是“整体的”。佩鲁指出:“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整体性的,这种发展使技术受到各个人类共同体知识的、社会的和道德的约束。世界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8]佩鲁的论述将“综合发展观”提升到了“整体发展观”的高度。

虽然“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发展观”有着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还是没有真正把握发展的本质,没有处理好人的地位和价值意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对“经济增长论”的扬弃,以及对“整体综合发展观”的借鉴和吸收和超越。

首先,比较“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的“全面协调”理念更能体现和把握发展的系统性。所谓“全面协调”,指的是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的发展。这就将发展的内涵扩至整个人类社会,并且将社会最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协调发展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即具有明显的感性色彩,又更富逻辑性和整体性及结构性。

其次,全面协调发展更具有辩证性。“整体综合发展观”也对在对经济增长论的单向度发展的理念进行否定和批判,但相比较而言,缺少辩证发展思维。“整体综合发展观”认识到“经济增长论”的负面效应,并努力实践对经济增长唯一论进行消解,但却忽略了经济增长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只是其中一方面,还包括社会其他各领域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通过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和人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在表述中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人的而全面发展的内涵,并指出经济发展决定政治、文化的发展,反之,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会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现了辩证的逻辑性,是对“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克服。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的方法,更具实践性。党的十八大中指出“全面协调”发展观提出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且还提出了“统筹兼顾”作为实现发展的“根本方法”,为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种阐述,体现辩证方法论的本质、又更具有实践性,是对“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

三、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的道路实现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此 “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被大多数国家所公认。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继承了“可持续发展”最初的本意,重点是否定和批判粗放型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损耗为代价,关注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等同权利,实现了在发展观理论上的创新,完成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

首先就是明确“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含义,创新性地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9]这种对“可持续发展”的解读的创新之处在于:人类发展的代际公平;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指向明确。

其次,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学意义阐发上,科学发展观克服西方发展观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忽视,创新性地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定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表明,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口压力、生态危机在本质上都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要克服人类对自然的肆意征服和改造过程,同时又回避那种自然至上的极端化做法,提出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价值目标的真谛之所在。

最后,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的具体化和制度化的表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化为行动纲领,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双重超越。

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对西方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从理论领域实现对其的扬弃和超越,为人类的发展理念做出重大贡献,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1.

[3]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4]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7][美]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M].经济出版社,1992:50—51.

[8][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94.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13CKS001)、(14BSH05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14JDSZK076)。

责任编辑/李 敏

作者:赵多辉 李明宇

上一篇:节目主持人言语沟通技巧论文下一篇:课程改革下企业形象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