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快乐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体育课程快乐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课程快乐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快乐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摘 要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运动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将“快乐体育”理念融入其中,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心态,对体育教学予以新的定位,随着充满乐趣的体育教学展开,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意识就会得以激发。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可以让教学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展开,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本论文针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快乐体育 教学 应用

Analysis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appy Sports"

Concept in Physical Education

PAN Junliang

(Mashan Country Guling Central School, Nanning, Guangxi 530614)

Key words happy sports; teaching; application

0 引言

傳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体育训练为主,体育教师严格地按照规定进行半军事化体育教学,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感觉疲累不堪,而且会产生心理压力。现行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体育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快乐体育理念在开展体育教学中,要发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而且对体育锻炼产生积极意识,能够利用体育课缓解自身的文化课学习压力,使学生的身心达到平衡。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 快乐体育的现状

1.1 我国快乐体育实施中的相关问题

所谓的“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到放松,身心愉悦。快乐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教學理念。让学生将文化课程学习的紧张情绪在体育课中得以释放。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要具备知识优势,就要努力学习,不仅需要面临难度较大的课程,而且课后还要做大量的作业,同时,由于家长对自己具有较高的期望,让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如果持续性地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就会感到身心疲惫。体育教学中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身心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之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的学习中。在快乐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有所提升,且这种积极意识会渗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以在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快乐体育教学存在着优势,当落实到具体操作中,也必然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凸显。

其一,体育课中要开展快乐体育,对体育运动场地就必然会有较高的要求。快乐体育是以小组模式展开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就需要有体育运动场地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小组运动的容量。特别是班级学生比较多,就需要较大的场地,很多学校很难提供足够的体育运动场地,所以,快乐体育教学就很难有效展开。

其二,体育课中要开展快乐体育,对体育器材必然会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参与快乐体育教学,如果需要体育器材,就需要器材设施完备。否则,快乐教学很难有效展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快乐体育教学没有顺利展开的重要原因。

其三,体育课中要开展快乐体育,会对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产生一定的干扰。快乐体育教学是通过在体育课上创设有趣的环境,让学生轻松地参与体育训练,其中强调了学生主观参与、自觉行动。[1]学生在体育课中就会从对体育的主观认识出发对体育运动进行分析,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都是具有系统性的。这种强化学生主观性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体育教学难以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展开,特别是体育运动技能难以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国内快乐体育与国外快乐体育的实施对比

将国内快乐体育与国外快乐体育的实施状况加以对比,结果如下:

德国的快乐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育教学为学生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将自己的运动能力目标建立起来。学生在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可以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日本是采用运动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健康、安全的角度理解体育运动,喜爱体育运动,从树立健康生活态度的角度愉快地参与到体育课中,享受运动,深化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日本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技术,还要掌握战术,增强自身的体能。美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展开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予以必要的引导,重在对学生的体能进行锻炼,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

中国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模式,重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学生掌握了系统的体育知识之后,就要投入到技能训练中,这样可以很快达到体育教学要求。虽然快乐教学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但是依然在接受教师的指导中被动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妨碍作用。

2 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

2.1 愉快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教学中采用愉快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虽然现在的运动项目非常多,但要使体育项目能够达到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目的,就要选择适合于学生的体育项目。特别是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有限、体育器材匮乏的情况下,就要合理配置学校的体育资源,根据学校的师资条件、运動场地范围以及体育器械情况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同时还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利。让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在学校顺利展开,同时还符合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开展快乐体育教学,使体育运动项目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就能够确保体育教学顺利展开,而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参与运动是人的天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就要让他们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爱好,配合适当的引导,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

随着中国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开展特色教学模式,就要借鉴国外成功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加以剖析,根据中国的体育教学需求加以选择性的运用。运用成功的国外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可以缩短中国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时间,可以让中国的学生快速提高综合体育素质。特别是德国、日本、美国的体育教学中,包括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教学课程设置以及体育教学中的操作方式等等,中国在开展快乐体育教学中都可以合理吸收。虽然这些国家的体育教学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快乐体育教学在引进国外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体现自身的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教学快速发展。

2.3 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中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来。只有让学生喜爱体育运动,才能够获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3]所以,体育教师要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就要转变教学思想,将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快乐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展开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体育课中快乐学习,并喜欢上体育运动,就会对体育课充满向往。随着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起来,就会逐渐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理念。

3 快乐体育与素质教育

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属于实践教学活动,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娱乐的方式展开教学,以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快乐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的体育课增添很多的情趣,对单调的体育训练和繁忙的学习生活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得以缓解。[4]事实上,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充满了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文化素养就会有所提高,此外,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都会得到培养。

体育运动以竞技为主,有输赢之分。学生在体育课中可以使竞争意识得到培养。快乐体育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应对各种挑战。所以,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让学生敢于身体力行挑战极限,从而提高其责任意識。

4 结论与建议

(1)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要发挥其时效性,就要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指挥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自觉参与意识,才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规定的体育动作,并自主训练。[5]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必然会感到体育运动是令人身心愉快的,因此会尽情放松,体育运动潜质也会得到充分发挥。(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快乐体育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学生配合体育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教师的体育教学才能够顺利展开。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不会产生心理隔阂,并愿意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由此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快乐体育教学效果。(3)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快乐体育教学就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体育项目,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体育教学活动要快乐有吸引力。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所强调的是“快乐”,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到快乐。只有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才能够促使体育教学获得预期效果。这也是快乐体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艳.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及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05-105.

[2] 杜馨.快乐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体艺教育研究,2015(52):262-262.

[3] 芦丛丛.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烟台: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 朱永莉,仲显彬.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分析——以云南大学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S1):343-346.

[5] 葛洪琨,邵林海.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与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37、187.

作者:潘军良

小学体育课程快乐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小学快乐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与路径探索研究

摘 要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快乐体育 理论 路径

21世纪的航船已经起航,新千年的大门已经敞开,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它将给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小学体育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更高的教育模式——快乐体育转变。

一、快乐体育思想的内涵

快乐体育指的是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体育运动作为小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体验从事理解、掌握、创造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小学生积极参加运动的自觉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它尊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有吸引力的事情。其基本内涵有下面四个方面:

1.追求小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而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快乐体育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小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小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小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小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注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小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小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小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小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小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小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快乐体育思想认为,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体育。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二、快乐体育的理论支撑

1979年,日本在全国学校体育研究协会上首先使用了“快乐体育”这个词语,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并运用到了教学中,对这一理论学者认识不完全相同,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其理论基础:

1.快乐体育的哲学基础

快乐体育的本质就是承认小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和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2.快乐体育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心理系统是由认知和情感两大系统构成的。在人进行各种活动中,人的心理两大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各种运动所具有的独特的快乐感和喜悦感,体验到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和进步后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小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3.快乐体育的生理学基础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不同情绪体验伴随着人的机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当外界刺激使得原有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时,人就产生积极的体验。此时,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肾上腺素加速分泌,血糖增加,新陈代谢过程加快,进而使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人的大脑皮层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各种神经联系容易建立,体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体育学习,包括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另外,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运动,才能更有利于体质的增强。

4.快乐体育的教育学基础

中外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大量关于“乐学”的论述是现代乐学思想发展的源泉,是直接构成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近些年来,现代教育的主题之一是如何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它也直接影响到快乐体育思想与实践。另外,随着“合作教育学”的崛起,尤其是在师生关系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师生关系更趋平等民主等,这些都为快乐体育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教育学基础。

三、快乐体育的路径

“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语)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觉、主动为前提才可能取得成效。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课的类型、小学生的能力、教学的条件以及教材的内容各不相同,因此,快乐体育的教学亦不可能仅有一种固定不变的路径,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路径,均要做好充分准备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而不俗套

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神韵”是尤为重要的。例分腿腾越练习中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足球过人及穿插跑动的“形如狡兔”等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美感及趣味,诱导学生投入极大兴趣,以一种蓬勃向上蔑视困难的勇气完成技术动作。这种快乐气氛不仅浮现与表面,而且是发自学生内心成功的快乐。言之有乐、有物、有趣才能对小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小学生对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乐于接受的,因为便于记忆,这就为小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小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小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小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因此说教师的语言是指挥棒。

2.场地、器材安排要有序、有吸引力

场地、器材安排如何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小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而易受干扰是小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上来。

3.教材选用和搭配要有新颖、实用、挑战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便显得教材的新颖。体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投入大,但他们很快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尤为重要,例如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使他们得到满足,而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是乐曲中主音符。

4.处理好快乐与严格的关系

实施快乐体育,绝不能片面认为是让小学生无负担、轻松愉快地玩,而是要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制定相对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快乐,并非不要批评,不要教育,不能将快乐体育与严格要求对立起来,否则,快乐体育只能是随心所欲、放任自流。

5.处理好快乐与兴趣的关系

快乐体育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为主要手段,以兴趣为主体,把微笑带进课堂,强调小学生个性发展,让小学生乐学,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快乐,而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只有设法提高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小学生练中受益,真正体现“快乐”二字。

6.处理好快乐与质量的关系

实施快乐体育,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体能、体格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快乐”蕴含在体育之中,是客观具体的。只有经过刻苦练习,艰苦努力获得的乐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探寻教材中的“天然乐趣”,研究、提炼并利用这些“快乐”因素,并使之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协调,才能使教学充满乐趣,使小学生在不断体验快乐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自由享受运动的乐趣与能力。

总之,快乐体育着眼于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兴趣爱好和体育需求着手,通过课程设计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育人和科学育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一味去追求快乐那也是不行的,只有将快乐体育加以灵活运用,同时还要将其它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这样才能适应我们当代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信娅.浅论快乐体育[J].高等教育教学研究.1994.6.

[2] 曹莉.试探快乐体育的基本教学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4.9.

[3] 蔡武成.对“快乐体育”思想的再认识[J].体育科学研究.2002.12.

[4] 庹红梅.快乐体育教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 姚湘.快乐体育教育思想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J].希望月报.2007.4.

[6] 冯成胜.浅谈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

[7] 路利卫.快乐体育教育教学[J].体育研究.2007.5.

作者:唐传旭

小学体育课程快乐教育研究论文 篇3:

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篮球是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其技战术的技巧性、集体运动的对抗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活动的游戏性和观赏的娱乐性,以及现代传媒的便捷和著名球星的效应,都是诱发中小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重要因素。怎样在新课改条件下使篮球教学以学生为本,主动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怎样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学练水平和需求,选编适宜的篮球教学内容;怎样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切的篮球教学方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的必要性

体育新课改给中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与开发提出了新要求。怎样促进竞技篮球普及化来满足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怎样促进篮球项目教材化以适应不同水平段学生的学练水平;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篮球——这一集体性竞技项目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健身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怎样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练水平和需求,选编和开发适宜的篮球教学内容;怎样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切的篮球教学方法。因此,中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开发,以及篮球教学方法选择和手段运用都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略活动课程,从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忽视了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针对这样的情况,从考虑学校本身的发展出发,挖掘出学校体育校本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在此背景下,开展以篮球体育训练项目为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认真开发本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来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敢于挑战自我、增强自我的身体素质。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的建设人才。

为适应课改对中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与开发的新要求,更是为了满足中小学生对参与篮球运动的期盼和学练的需求,本文力图从竞技篮球运动项目作为中小学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选编,以及教材化开发入手,着重探索与研究适合中小学不同水平段学生学练水平和学生学习需求的篮球教学内容结构,开发和创编适宜中小学生活动与篮球技能运用的篮球球内容、篮球游戏,探讨不同水平段适切的篮球教与学的方法。这将对于新课程下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落实与重构,对于拓展与丰富新时期中小学篮球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当前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运动技能传授,忽略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体系框架和校本课程构建上,过多地注重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对于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格教育方面的体育相关内容的渗透,却显得非常薄弱。大纲经过多次修改,也没有能够打破竞技运动教学的教材体系,这也是长期以来围绕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构建怎样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界与实践者研究争论的焦点和难点。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并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

2.只注重运动项目的简易技能分类,忽略了结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国家审定通过的几种新出版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在内容整体上有了一些新的改变,但就运动项目的编写体例上,大都仍然是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的简易技能分类框架,还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发展、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相联系的理念。使用现行版本教材仍需要教师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综合健康能力发展的要求,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对现行教材进行优化选组与拓展。

课余运动素材是指学生在课余所进行的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心娱乐为目的、充分体现自主的活动资源。课余运动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余运动的各种素材进行重组开发,实施教材化拓展,丰富学习内容,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只注重按教材内容传授,忽略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新要求

由于长期以来体育教师依赖纲本教学所形成的机械操作和惯性思维,在面对按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操作过程中,明显缺乏课程意识,即只知道如何教教材,却困惑于如何根据课程目标构建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其终身体育能力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的发展目标,这是当前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体育教师所要面临的新挑战。

三、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1.新课改标准是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篮球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开发应该主动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要积极适应不同学段学生发展需求,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从学生学的变化中不断思考和促进教师教的变化,从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要着重突出运动技能、体能与身体健康的学习目标,梳理出各水平段学生有关篮球的学习目标。

2.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在篮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即趣味性与游戏性原则、教育性与文化性原则、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以及生活性与实用性原则。在篮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考虑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向动作教育方向教材化;二是向游戏方向教材化;三是向理性方向教材化;四是向文化方向教材化;五是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化;六是向简化方向教材化;七是向变形方向教材化;八是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化等。

3.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分析中小学生学习水平入手

打篮球、参与篮球游戏与竞赛的主要目的是集体性玩耍和活动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从而娱悦身心;而次要目的是在学练技能、技巧中体验运动乐趣,以及结伴交友和锻炼身体。篮球运动深受中小学生喜爱,因而他们学习起来也充满热情。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初中学生)喜欢的篮球运动,实际上是以篮球为载体的各类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小学生对篮球学习目的性的固有认识,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4.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的有效重组

必须将竞技篮球进行教材化选择和改编,生成适合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体系;必须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适度的学习目标、选编适切的学习内容。在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运用好篮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开发策略,才能提高新课程下的篮球教学实际效益;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有效选择与开发,要实现运动技能学习和灵活运用合一,突出体能练习与游戏竞赛合一,体现情感意志培养与课堂情境合一。

5.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突出篮球游戏化教学特点,综合设计教学模块

小学、初中篮球游戏课程的开发充分突出篮球游戏化教学特点,使篮球成为一项具有游戏品质、竞技特色和健身效应的综合游戏,使篮球以其趣味的内容、游戏的形式、快乐的活动等特质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课程开发以其丰富多彩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游戏化学练方式,主动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生理负荷要求和活动方式期待。高中篮球课程开发与综合教学模块的有效设计,就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篮球基本知识、运动技战术、比赛的组织与研究,以及篮球比赛欣赏等方面的教学,通过两个模块教学促进高中学生形成爱好和持续的锻炼热情。高中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了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活动需求,结合了高中模块教学的专项化发展的意图,实现高中篮球课程突出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思想,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同时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材拓展的主体,不仅需要个体独立的实践与思考,更需要加强与各方面人员的合作,如与其他体育教师的合作、与专家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与学生家长的合作、与学校行政人员的合作等。体育教师作为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是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之一,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的能力关系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效果。要加强教育研究的再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责任编辑任洪钺)

作者:高明有

上一篇: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新教育观念的教学表现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