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稳定儿科护理论文

2022-04-27

早在2006年,卫生部就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向转诊制度”,鼓励社区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时转诊”。2013年,全国居民约59%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解决,虽然和过去相比有了不小进步,但离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基层医院稳定儿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层医院稳定儿科护理论文 篇1:

思政教育背景下《儿科护理学》教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摘要:“课程思政”是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适当融入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中,与育人育德互相融合,有效衔接,培养热爱护理事业的实用型儿科护理人才。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 课程思政 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是培养热爱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且随着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儿科医疗和护理质量的重视以及三孩政策全面放开,其学科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儿童属于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教育部于 2020 年 5 月份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我院从2020年开始,根据《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思政课程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课程为育人载体,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同时注重思想价值引领,让传统课程教学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的临床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而轻视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及动力。以上现象不能够完全体现“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的思政教育理念[3]。因此,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开展符合本学科特点和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将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热爱儿科护理事业的专业型人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加强儿科建设 [4]。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量儿科专业型人才。今年6月份,三孩政策全面开放,为了促进生育,国家层面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目的就是能够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儿科专业化特征明显,涉及系统较多,在理论授课和实践课程当中,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渗透爱专业、爱儿童、刻苦学习的思想。在绪论当中,导入国际战士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其博爱胸怀。培养学生掌握精湛的技术,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

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积极开展医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探索思政教育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护生践行自身医疗服务价值。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例如:在我院“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这一医疗扶贫项目中,每次派专家团队到龙胜县、资源县等边远山村进行免费医疗服务时,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入到乡镇医院和乡村,协助老师测量体温、血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监测,向家长进行儿童喂养和护理等健康知识的宣教,开展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的儿科护理实践教学。同时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幼儿园、中小学校等开展窝沟封闭、视力检查、疫苗保障等志愿服务,这些实践活动让护生面对真实世界中的儿童,进一步提高职业使命感和认同感,为促进人民健康,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这些深入到基层和一线的医疗服务项目中,亲眼感受和目睹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采取的力度和决心,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事业。

4. 让学生树立起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纵观我国的发展历程,无不伴随着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应对每一次事件都体现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党和政府每一次采取的应对措施,人民群众支持配合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关键所在。授课教师应积极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结合点。在讲授“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这一章节时,可自然而然导入我国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体现了我国的制度自信和民族自信,进一步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宣传扬祖国传统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践教学中因势利导进行教学。讲授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程时,利用榜样人物的力量加入祖国传统中医药学元素,如青蒿素的发明人屠呦呦说过: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青蒿素的发现,为非洲人民解决了疟疾的痛苦,对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护生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成就,感知中国骄傲和成就感。

6.《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6.1对社会的意义: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热爱儿科护理事业的专业型人才,缓解供需矛盾,让更多家庭和患儿获得优质护理,为三孩政策全面放开保驾护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儿科病房的护患关系。

6.2对专业的促进:顺应改革新时代以及放开三孩政策的需求,针对性培养儿科专业型护理人才,促进儿科护理专业的发展,稳定儿科护理团队的建设。

6.3对学生的意义:通过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的教学方式,让护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团队意识、人文素质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等,为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6.4对老师的意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将思政课与教学相融合,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真正践行课程思政的内涵,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提升教学质量。

7.小结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动人物和感人故事激励、鼓舞着无数高考生投身于医学事业。医学生教育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健康,决定着我国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思政教育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有效的融合,培育人文情怀,增强爱国热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能够对以后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进而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优势,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余结根,汪全海,刘辉,等. 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课程思政”内涵及实施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18(4):49-51.

[3]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教党〔2017〕62号).

作者:秦燕羽?曾慧杰

基层医院稳定儿科护理论文 篇2:

浅析目前分级诊疗体系的现状

早在2006年,卫生部就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向转诊制度”,鼓励社区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时转诊”。2013年,全国居民约59%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解决,虽然和过去相比有了不小进步,但离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医改工作及任务时提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调查显示,省级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120%,而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不到25%,这是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衡的表现。国家的钱向下走,患者医生向上涌。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都说看病难、看病远。如果家门口的医院有好条件、好医生,看病还难吗?继续深入推进医改,就是要合理把控公立大医院规模,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诊疗,为患者就近就医创造条件。

然而,截至2013年底,除了北京、青岛、青海等部分省市区推行分级诊疗外,全国范围内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还未真正得到确立,且面临难实施的困境。现就目前分级诊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如下。

1 分级诊疗的概念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治疗,逐步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以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

在分级诊疗模式下,患者就医次序是:患者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找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就诊,全科医生完成必要的诊疗,如果患者病情超出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由上级专科医生接受进一步的诊疗;患者疾病进入稳定期,再由专科医生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如果需要急诊服务时,可以直接前往医院寻求诊疗服务。

在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就医盲目无序的现状下,“分级诊疗体系”无疑成为重新配置医疗资源,破解“看病难”顽疾的一剂药方。在实施分级诊疗后,人们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前冷落的就医难现象将有所改观。

2 患者就医意向

丁香园近日的一项调查数据(13288人参与)显示,平时看病,41.7%的受访者会选择去大城市大医院(三级),19.5%的受访者选择去县市区级医院(二级),还有27.6%的受访者选择去社区、乡镇等基层医院(一级)。对于选择医疗机构时看重的因素,67.8%受访者最在意“医生水平高”,也有人在意“医疗设施好”(27.4%)、“医药价格”(21.4%)和“距离近”(21.0%)。还有人看重“有熟人”(15.8%)、“是不是医保定点医院”(12.3%)、“不排队”(8.9%)和医院“规模大、等级高”(4.2%)等。

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丁香园的调查数据还显示,68.3%的受访者不信任身边社区医院的水平,62.9%的受访者表示在目前的分级诊疗系下,不会选择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为何遭冷遇?公众为何不信任身边的社区医院?调查中,65.5%的受访者归咎于医生水平不高,28.2%认为是因为医疗资源少,21.5%认为是医药费贵,还有20.5%受访者对基层医院不信任。除此之外还有不能纳入医保(15.6%)、全科医生数量太少(11.9%)、转诊麻烦(6.2%)等。

有患者表示,患者看病花钱买的是放心,社区医院一直不被重视,社区医生医疗水平良莠不齐,坐诊医生的水平很多都不如大医院,医生的医疗水平很难被患者信任。社区医生虽号称全科医生,其实大多数只是内科医生,也只能看内科病。社区医生的学历普遍不高,进修机会和在职培训更是稀缺。由于社区医生没有接收新知识技能的途径,因此医疗技术很难得到提升。同时,社区医生待遇不高却工作任务繁重,因此很难吸引优秀医生前来就业,即使前来就业,医疗硬件和软件设备的差别、就诊疾病种类、数量等条件的限制,也会让优秀医生感到难以施展抱负,无法安心扎根基层,从而导致社区医生流动性大。

而三甲医院有知名医师队伍,医疗设备也足够齐全,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患者会选择信誉有保证的大医院还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医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3 我国目前的就医现状

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就医盲目无序。目前的就诊情况是:一个人生病了,不是先到社区诊所,而是直奔最高端的三甲医院,形成了“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怪现象。

据统计,在三级医院接诊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普通疾病,而非疑难重症,本来常见病、多发病应该在社区,由社区医生完成诊疗工作;由于患者涌向大医院就诊,让高级医学专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诊治大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医学专家干了社区医生的活,结果就是加剧了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单位却是门可罗雀。

全国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只有扩张三级医院规模,才能解决看病难问题,结果使得很多三级医院盲目扩张,产生“虹吸现象”,不仅“吸走”了基层的骨干人才,而且“吸走”了基层的患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更大浪费。目前医疗情形就是三级医院越做越强大,而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萎缩,甚至因长期没有病人,导致医生业务撂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上,公立医院由于集中了大量医疗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平均而言相对较高,因此市场占有率自然也较高。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占所有医院业务收入总额的比重,在2004年曾高达98.5%。绝对的控制就必然产生问题。公立医院垄断医疗市场,没有竞争机制,自然难以解决其根本的问题。当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后,患者可选择性就随之增多。让那些态度恶劣、服务水平不足、收费不合理的医院出局,形成真正合理、高效的市场。哪家医院好就去哪就医,还用忍受公立医院原有的问题吗?

4 探索分级诊疗中的问题与机遇

要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貴问题,就必须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感和认同度,实现制度性的基层首诊、分级就诊,改变目前无序就医的格局,引导患者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所以要尽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这将有助于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形成新的就医格局。

基层医疗服务网底薄弱、有序分流实现难、医疗信息化建设落后是分级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最大的问题。

现有的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和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标准,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基层医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医技人员严重短缺,存在无证执业、跨类别、跨专业和超范围执业等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引进、培养、使用、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基层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结构欠合理,以及检验、影像、药剂等专业人员短缺、护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等问题。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患者信任度低,就诊人员少,导致医疗资源利用效益低,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社区医院想要成为居民们的放心之选,在培养出真正的全科医生前,应将内、外、妇、儿科医生都配备齐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脆弱,人员编制不足和待遇偏低,使基层优秀医务人员招不进,留不住。因基层服务能力不高,难以取得群众信任,从而出现小病也到大医院的现象。同时,医保在大医院与基层的住院服务报销差额只有6%,部分地区相差仅3%,三级医院门诊服务与基层社区也仅差10%。这种差额不足以引导病人首诊在基层。”提高偏远、艰苦及少数民族等地方乡村医生待遇的政策,则是政府为偏远艰苦地区百姓建立的“保护伞”。提高医生待遇,稳定医疗队伍,防止医护资源外流,这是保障当地百姓医疗条件的最有效办法。

在目前状况下,让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生进入社区仍是引导患者流向社区医院的最佳途径,鼓励大医院医生进社区仍处在探索阶段,在相应机制同步完善的基础上,社区医院要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待遇,创造适合年轻医生成长与工作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目前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仍以大医院为就业目标,鲜有学生选择社区医院。大医院的总体环境仍明显优于社区医院,学生们作出这样的选择也很正常。

要建立真正有效的分级医疗模式,就需要对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只有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才能构建有序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机构医疗“门可罗雀”的矛盾。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首先是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切实推进“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和康复回社区”。加快基层全科人才的培养,建立严格的全科医生培训考核体系,放宽医生多点执业。下派基层医院需要的专业人员而不是低年资的住院医师,提高公众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

目前,双向转诊机制并不完善。我国城市基本医疗“双向转诊”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综合医院的双向“互动”在实际运转中不尽如意。主要反映在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大医院的“单向转诊”占大多数,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不多见。

丁香园的调查数据提示:六成受访者希望更多好医生到社区医院。60.6%的受访者表示政府应想办法鼓励好医生到社区医院,27.1%的受访者希望减轻医生自由执业负担,22.7%的受访者建议提高社区医院报销比例,21.5%的要求打破行政医疗资源分配格局。除此之外,还有人建议“形成竞争性社区门诊”和“社区门诊机构按人付费”等。

分级诊疗要顺利实行,必须有制度作保障,同时应建立有序的就医路径和连续性服务,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应和居民形成签约服务进行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改变居民“小毛病也奔大医院”的就诊习惯。

建立分级诊疗操作细则,完善医保付费调解机制。要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服务层级,促进有序就医。大型公立医院主要承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诊治为主,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公立医院应偏重服务型定位,承担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大病的康复治疗。同时,要提高患者首诊在社区的报销比例,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提高经社区转诊患者的报销比例。要以现有常住人口为基数,重新分配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并根据增加人口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范围较大的乡镇卫生院所要完成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工作难度,重新分配公共卫生经费。

目前,只有少部分省市区推行分级诊疗,而且还是使用行政手段推行,面临推行困难的现状。例如目前青海省推行分级诊疗,存在问题不少,据中国广播网报告,在青海省的一些基层医务工作者眼里,分级诊疗制度中规定的转诊率、平均住院天数的限制等不符合实际情况。某三级医院负责人如是说:他在一级医院看,一级医院看不了,最起码要挂个号、做些检查吧?再到二级医院去看,又得做检查吧,最后到三级医院来,别说这些钱他能付得起,时间也耽误不起;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说,在下级医院做的部分检查,不能被上级医院认可,重复检查被指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

这些问题说明,制订医革方案不能闭门造车,决策者应更多地倾听群众意见,广纳百川,让医改更多地惠及民众,造福人民。制度的设立,需要认真调研、吸取多方面的的意见和建议,试点后充分论证,再行全面推广。公立医院应当有足够的自由,根据患者需求、市场导向提供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要,才能顾及卫生的公平、效率、可及、效果。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健全分级诊疗体系”预示了医改的方向。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健全制度结合起来,坚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坚持尊重群众首创和完善顶层设计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健全分级诊疗体系,给予社区医院更多政策等方面的扶持,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惠及百姓!

作者:孙士东

基层医院稳定儿科护理论文 篇3: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对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性的沟通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儿科所接诊的100例患儿。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在进行日常护理时,采用的是语言沟通法,而实验组在进行日常护理时,则采用的是非语言性的沟通方法。本次实验已提前与患儿家属沟通,并征得同意签署了同意书。患儿出院后由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相关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与应用语言沟通方法进行日常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非语言性沟通方法进行日常护理的实验组,其患儿的家属对服务态度、质量和护理技术等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儿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适当的应用非语言性的沟通方法,有利于提高患儿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保障医患关系的和谐,并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亲切自然;身体姿态;病房环境

非语言性的沟通方法即是指在进行日常护理时,在于患儿进行沟通时,通常不适用词语等言语,而采用眼神、手势、表情和其他肢体语言将自身的思想传达给患儿。通过对各大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和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将非语言性的沟通方式应用到儿科日常的护理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次实验随机抽取某医院中儿科的100例患儿为实验目标,并告知患儿家属本次实验,征得对方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后开展本次实验,从而对非语言性的沟通方式在日常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等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某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所接诊的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患儿,并将该部分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该100例患儿中,共有52例男患儿,48例女患儿,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年龄最大的为12岁,平均年龄为6.5岁。住院天数在5周至12周,平均为7.8周。其中对照组共有27例男患儿和23例女患儿,平均年龄在6.4岁,住院天数平均为7.8周。实验组的50例患儿中共有25例男患儿和25例女患儿,平均年龄在6.7岁,住院天数则平均为7.9周。两组患儿无论是在性别年龄,还是在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50例患儿在进行日常护理时,通过语言性的沟通方式进行。而实验组中50例患儿在进行日常护理时,通过非语言性的沟通方式进行。

1.2.1 表情

在日常行为中,通过表情可以反映出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和仪表、内心想法等,并且也是在于患儿接触中,内心情绪最为直观的表达方法之一,因此对患儿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对儿科的患儿进行日常护理时,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从而保障相关规范和措施可以落实。并且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面对患儿,医护人员应保持面带真诚微笑、且表情要自然。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愉悦感和安全感,进而拉近其与医护人员的关系,有利于帮助患儿恢复。当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自内心且热情真诚的来到病床前,有利于给与患儿精神上的安慰,从而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有利于治疗。反之则会使患儿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的心理,进而拒绝治疗或无法发挥治疗的作用,严重时还会导致患儿的心理疾病,极易导致医患关系失衡、恶劣。

1.2.2 身体姿态

身体姿势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感觉,情绪状态及身体健康状况等。适当运用身体姿势非常有利于临床患儿的护理工作。在临床收集患儿病史资料时,常与患儿家属进行互通信息性的交谈,交谈过程中,灵活运用手势或点头等动作,能维持和调节交流的进行。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护士要特别注意自己行为举止,保持从容镇定,动作迅速敏捷,举止有条不紊,这时候,如果护士行为慌乱,必然会导致患儿或患儿家属的紧张和恐慌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1.2.3 眼神与目光

护士可以通过目光表示倾听患儿的叙述和对患儿的痛苦表示同情,使患儿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亲切友善的目光可以给患儿带来良好的心境,甚至有时护士还可以通过目光来稳定患儿的情绪。例如,在患儿进行注射治疗时,护士肯定和鼓励的眼神能够使患儿的心情放松,较好的配合治疗的完成。

1.2.4 抚触

抚触是一种能增加舒適感的实用护理技术,全身或局部的抚触不仅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能促进孩子与家人的亲情交流。当新生儿的皮肤感受到温柔的抚摸,可增加患儿安全感,改善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是腹部抚触,可刺激消化功能,促进吸收和排泄。

1.2.5 病房环境

儿科病房的环境对于患儿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装饰、通风、光线等。不良的环境会使患儿烦躁、淡漠甚至影响身体的恢复。因此,要为患儿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流通的病室,并保持安静,光线柔和、清洁、干燥,同时在病房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壁画,让患儿消除对病房的恐惧感,稳定患儿的情绪。患儿自身免疫力较差,因此,对病房的环境要求比成人患者的要求更高。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两组患儿出院后,由其父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可见,对照组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为76.0%,观察组为90.0%;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分别为80.0%和92.0%。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结束语

通过对本次实验的100例患儿出院后,家属所填写的调查问卷的回收整理和分析。发现在儿科中进行日常护理时,应用非语言性的沟通方式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护理人员在与患儿进行日常沟通时,可适当使用抚触、眼神、表情和身体动作等,并且应对病房的环境提高重视,从而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在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时,应将语言性沟通方法和非语言性沟通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对此医院方面应对既有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提高其服务意识,帮助医护人员对非语言性沟通方法的技巧、应用等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并且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如个人品质、道德修养、知识储备等。从而在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时,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3):186-187.

[2]邹惠祥.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694-695.

[3]许宁峰.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

[4]佟智莹.对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174-1174.

作者:董倩文

上一篇:公安院校教育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当代艺术设计民族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