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品格探讨论文

2022-04-22

摘要: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到工作实践的开展,都充满对人的重视与关注,蕴含着人文关怀的特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品格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人学品格探讨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即共同人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文学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种视角,而且是更加贴近文学艺术自身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当代文艺学建设,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学艺术的最终目标。首先,应当从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高度,认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的文学艺术;其次,文学作为人学,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最后,文学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认识、教育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以人为本 共同人性 文艺学 本质和功能

一、人学:回顾与总结30年文学的一个视角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国文艺界和文艺理论、批评界纷纷回顾、总结、反思30年的文艺经验和理论发展道路,这对于未来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这种回顾、总结、反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路加以展开。比如,就文艺理论而言,许多学者从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及其相互关系人手来探讨文学的本质,这固然不错,而且确实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即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来阐述和揭示文学的本质的某些层次和方面呢?我想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就“文学是人学”这一根本之点而论有可能更加切近文学的本质。关于这一点,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从文学的发展实践来看。

毫无疑问,30年来我国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远远超过新中国前17年的伟大成就。上世纪80年代从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到先锋文学,文学思潮此起彼伏,文学观念多元展开,文学景观多姿多彩,优秀作品大量涌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90年代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商品大潮不断涌动的大背景下,文学的整体格局出现了雅俗大分化,世俗化、通俗化、大众化迅速成为主流,但同时,引领时代潮流的高品位佳作仍然不时涌现,守望和维护着人文精神。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信息、传媒、网络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文学中物质化、欲望化、日常化、娱乐化倾向愈益彰显,但相反的精神抗争和审美抵御也从未终止,创作群体“70前”和“80后”的分野越来越明显,但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问题是,这30年中国文学有没有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有没有始终不变的文学精神?我很赞同当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雷达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在回顾30年文学发展的历程后作出如下的概括:这30年的中国文学,“寻找人、发现人、肯定人就是贯穿性的主线”;“事实上,寻找‘人’和回答‘人是什么’是新时期文学最根本的一个精神向度”;他还进一步把这一人学主线具体化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我以为,雷达的这一概括是准确、深刻的,完全符合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发展的实际。

无独有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回顾、总结自己30多年来学习东西文学经典、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经历时,也重点谈到了文学的人学本质。她将文学比喻为灯,认为“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们的笔下是如何严酷的故事,文学最终还是应该去呼唤人类积极的美德”,“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她还从普遍人性角度理解文学的本质,认为文学其实只需简单地分为两类,即“好的和不好的。而所有好的文学,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出发,它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也因此,我对文学的本质持乐观的态度”;所以,她坚定地表示,要“保持对人生和世界的惊异之情,和对人类命脉永不疲倦的摸索,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真正高贵”。这恰好是以作家个人亲身的创作体验呼应了雷达对新时期我国文学创作基本精神的人学概括。

上述两位作家、评论家都把文学的本质与人、人性、人心即与人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想,这决不是巧合,而恰恰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文学的人学本质的有力揭示。

二是从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来看。与文学创作思潮的演进密切相关,30年来我国文艺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和发展。由于涉及的问题非常多,这里只从文学与人学的关系角度作一简要回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民性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社会背景下,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文艺理论界对文学与政治关系、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展开批判性反思,逐渐摆脱政治的工具论、从属论、服务论的偏颇和束缚,“人”的意识开始复苏和觉醒,长期以来属于理论禁区的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得到学界的广泛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件是钱谷融50年代提出的“文学是人学”的重要命题得以重新确立。笔者认为,这是当时我国文艺理论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重新思考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并应用于批判否定人性、人道主义的极“左”思想,正确总结、反思建国以来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历史实践和经验教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90年代以后,在市场化、商品化大潮的奔涌和冲击下,文学的世俗化、欲望化、娱乐化进程加速从边缘走向中心。而其内含的人文精神却日趋萎缩、匮乏和空虚。于是,引发了一场围绕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问题的大讨论。讨论主要涉及人文精神的理解、人文精神的种种危机征兆、人文精神重建的迫切性和具体途径、在重建人文精神的同时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精神与终极关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讨论中尽管存在种种不同意见和分歧,包括对人文精神含义的不同理解,但总体上多数人基本上是将人文精神与人的生存及其价值联系起来考虑,或认为人文精神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它是道德价值的基础和出发点,或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换言之,主要还是从人、人的价值、人的精神追求等人学视角来思考和理解人文精神的,也是在人学这个层面主张重建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场人文精神大讨论乃是80年代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深化。可以作为笔者这一观点旁证的是,将这一讨论的积极成果运用于文艺理论建设而构建起来的新理性精神文论。钱中文等倡导的新理性精神文论的核心仍然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思路,把新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内涵和血肉,在大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进步的人道主义的观照下,弘扬人文精神,以新的人文精神充实人的精神,以批判的精神对抗人的生存的平庸与精神的堕落。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但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以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性,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人本精神,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本精神的自觉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目前,学界也开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文学艺术的最终目标,亦即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来思考、研究和建设当代的文艺理论。

二、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界对此存在不同意见,但是,诚如有的学者所说,强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回应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哲学中所谓‘人学空场’的责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关于‘人学’的名称和人学的学科定位,……其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且有众多研究者参与其中的研究领域”。而且,就一种理论、学说研究的问题域或主要对象而言,人学已经构成了对于人、人性、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发展、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品质和能力、人的文化一心理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相对独立的问题域。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提法在理论上是能够成立的,在实际研究中具有显见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刻,但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理由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一开始就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亦即以人为本的学说,从而推出社会革命就是为了彻底推翻压迫、奴役人的旧的社会关系,达到人和人类的彻底解放。第二,以人为本这一人学的核心理念还集中体现和展示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愿景。《共产党宣言》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彻底解放全人类的最高理想和目标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上。马克思后期在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的三种社会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人的发展三种状态时,更加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人的发展定位为“个人全面发展”。他说,与最初的社会形态和第二大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第三大形态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的最根本标志归结为“个人全面发展”亦即人本身“自由个性”的发展,显而易见,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核心仍然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人”一向是一个含义极为复杂多样的范畴,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理解,“人”的所指就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人”,可以从集体和个体两个层次加以理解。

作为一个集体概念,它意指全人类。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的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理想形态的共产主义就是人的普遍的全面的自由发展。这里的“人”是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命运着眼的。人类有超越阶级、阶层、民族、国家、地域、制度、信仰等等之上的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和共同特性。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社会发展日益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的趋势下,在我们面临各种过去不多见而今天却层出不穷的,超越阶级、阶层、民族、地域、国家等的,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和矛盾时,从宏观意义上重新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从全人类的理论视野来看待“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

作为一个个体概念,它指每一个个体的人,是生存在“地球村”里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以人为本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从个体角度关注人、人性,关注个体的生存境况,高扬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这是在“人”的层面上对人类诸个体的价值认同,也是对人的深层次关怀,是上述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体现了时代思想的巨大进步。对个体“人”的认同和个体生命的关爱,不但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维系之一,而且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性),即共同人性。这一点,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歪曲或遮蔽了,好像马克思主义只讲阶级性和阶级斗争,不讲人性、特别是共同人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严重误解。这种误解的实际后果是,新中国前面的将近30年,在“左”的路线支配下,人性论、人道主义不仅成为理论学术的禁区,而且成为政治上批判、禁锢、束缚、戕害广大人文知识分子的枷锁。实际上,马克思无论在早期还是后期,都明确肯定普遍、共同人性的存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通过对人与动物生命活动性质的根本区别的比较,揭示出人的类本质或一般本质:“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的生命活动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人的类特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本质,马克思还强调指出这是人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人正是通过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可见,这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正是马克思心目中的普遍、共同的人性。马克思在其成熟著作《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他在论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特点时还指出:“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时候,“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这些都确凿无疑地证明了马克思一贯承认人存在普遍的、一般的本质、本性,即共同人性,而且是在以人为本(根本目的)的意义上,在描述共产主义理想蓝图的最高层次上加以论述的。笔者认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文学艺术研究,尤为重要。

与承认共同人性密切相关的是,在新世纪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下,人性认同问题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紧迫的意义。我很赞同有的学者的以下看法:人性认同不同于意识形态认同,它是对超阶级、超国家、超文化、超地域、超党派、超贫富的共同人性的认同,即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是凡是人都可以认同的作为人而对人类同类生命的一种深切关切;它是人的类属性的最基本和最普适的表达;人性中的这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的自然倾向,是所有民族及其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和源泉;由人性认同,对生命体的尊重和珍视,我们可以进而确认真善美的认同,确认有超阶级的共同的真善美,这是所有学科,包括伦理学、美学、哲学,应当承认、尊重和由此出发的基本事实。㈣笔者认为。这种对共同人性的认同,不仅对于学术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代中国处于世界性的全球化历史环境中,我们所面对的许多问题,已

经大大超过阶级、阶层、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等等的范围,而带有全人类亦即“一般的人”的共同性。于是“人”的一般的、共同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这一方面迫切需要寻求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给予回答,另一方面,也给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当代文艺学建设

回到当代文艺学建设上来。笔者认为,文艺学的核心问题是文学的本质和功能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几十年来,我国几代学者作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比如反映论、意识形态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等等,都有其合理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得到了学界比较广泛的认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至今仍在争论。在我看来,文学的本质、功能,本身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次多向度的课题,人们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加以研究。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以提供一个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功能不同于以上几种探讨的另一种研究视角,而且是更加贴近文学自身的研究视角。因为,文学的本质、功能固然可以从反映、从意识形态等角度、层次去揭示,但是,反映只能是人的反映,意识形态也只能是人的意识形态,所以,从人、人学角度切入进去阐发,与上述这些角度、层次其实并不矛盾。反而可能更加贴近文学的本质、功能。惟其如此,在我国,1957年首先由钱谷融提出的“文学是人学”这个看似非常普通、平常的描述文学本质的命题,能够至今仍被普遍接受、深入人心,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下面,笔者试应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从三方面对这个问题作概括论述。

首先,文学(文艺)活动作为人类审美活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我们应当把文艺活动提到人的存在方式的存在论高度来认识。

马克思的存在论首先把人与世界不是看成对立或主客二分的,而是融为一体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人与世界的融合统一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达到的,人是在世界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果”。人正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诞生、发展、获得自己现实的社会存在的,而世界也是在实践活动不断得到改变,愈益成为人的世界。所以,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实践存在论。而以文艺活动为最高、最典型方式的人的审美活动,乃是人生实践或人的存在方式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审美活动的历史发生和发展,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双向建构、同时形成、同步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受,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所以,我们应当从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高度,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动态的关系角度,来为文学艺术定位。这是探讨文学艺术本质、功能的必要前提。

其次,从文学(文艺)的本质看,文学作为人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人的普遍本质(共同人性)出发来论述文艺本质的。他从人与自然(世界)的实践关系入手指出,人正是凭借普遍、共同的人性,即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使“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通过这种自身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里的“复现”和“直观”,不仅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而且正是文学艺术产生和存在的人学根基。艺术和审美活动乃是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中高级的精神活动之一。由此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另外一段话:自然界的种种事物“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这里“进行加工”的意思无疑就是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将自己的“精神本质”对象化和复现出来,从中可以直观自身。这种直观,实际上是一种感性的对象化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的“以全部感觉”进行对象化的方式。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文学艺术活动(创造和欣赏)是人类通过感性方式来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很清楚,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规定文学艺术本质的。它告诉我们文学艺术确实存在人学本质这一存在论层面,也清楚地回答了文学为什么、在什么意义上是人学,我们何以需要并且能够从人学层面揭示和概括文学的本质等问题。这一点过去我们重视不够,现在应当给予重点关注。

关于文艺活动的感性方式,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情感性和想象性。先说情感性。情感活动是艺术和审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既构成了相关其它各种心理因素产生的诱因,又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时,它还作为一种弥漫性因素伴随、贯穿于文艺、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使整个审美活动都显示出明显的情感色彩。托尔斯泰在浓缩了其丰富创作经验的《艺术论》中强调:“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种情感。……它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可见,情感性是文艺活动作为人的感性存在的核心因素和内在动力。再说想象性。在文艺和审美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日常思维的最重要区别,是想象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思维,是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是将审美想象对象化的精神活动,无论创造还是接受都不例外。想象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早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人们就开始借助于想象力来改造和征服自然,将自然力形象化,从而创造了大量的神话和史诗。马克思在谈到作为“希腊艺术的前提”、“武库”和“土壤”的希腊神话时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里,想象和幻想就是“艺术方式”。因此,想象力乃是人类一切文艺创作和审美的必要和根本的条件,想象性当然就是文艺活动这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活动的基本特征。情感性和想象性在文艺和审美活动中互依互存、互补互动,想象诉之于人的感官,激起人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则成为激发和推动想象自由翱翔的强大动力,它们共同以感性的方式使人在对象世界中肯定和确证自己,“复现”和“直观”自身。

由此可见,是人的本质决定了文艺的本质,而不是相反;从人的本质人手探讨文艺的本质,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提供的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再次,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文学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认识、教育等,从最深层看,它的根本目的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完全一致,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文学(艺术)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和方式,因为在最内在的精神方面,文学与人、与人性具有紧密的联系。如前所述,人类的人性认同必然指向超越时空的、追求真善美的共同认同,而文学(艺术)正是追求真善美、建构美好人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历史告诉我们,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毫无例外地都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追求真善美、追求充实完满的人性之美和建构美好人性的基本品格,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使人性得到改善,精神趋向崇高,情感变得丰富,人格日益健全。这就是文艺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无论中外,人们都能够通过阅读和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具体而丰富地感受、体验到真善美的真谛,获得精神的陶冶和人性的改善。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片面发展所导致的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以及人的精神世界完整性遭遇的破坏和分割,都能在人全身心投入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时,部分和逐步得到修补、恢复,从而如席勒所言,文艺和审美活动乃是实现人从有限的、不自由、片面的人到审美的、自由的、完整的人,实现人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途径。

责任编辑:王法敏

作者:朱立元

马克思主义人学品格探讨论文 篇2: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人学特色

摘 要: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到工作实践的开展,都充满对人的重视与关注,蕴含着人文关怀的特性。新形势下人们出现的思想危机,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深入探讨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人学特色,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消解人的思想危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人学特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20

所谓人学特色,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工作的出发点,把人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及转化规律运用于工作的全过程,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工作旨归的特性。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不断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时代难题。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进行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习近平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进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散发出耀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光芒,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一、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

马克思在批判宗教创世说的论调时,肯定了劳动创造历史,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历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是社会的主体,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深刻体现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中。作为国家的执政党,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党的事业和工作须臾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3]。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党内部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大搞“四风”、堕落腐败,以人民的名义为自己谋取利益,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对此,习近平强调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党风党纪,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此外,文艺事业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代表,文艺事业的发展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更是直接了当的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这种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就是要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引入科学轨道,防止因物质利益诱惑而陷入“异化”泥潭。

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根据社会生活领域不同,人的需要分为物质层面需要和精神层面需要;依照需求主体涉及范围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这些需要都体现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对其保障与满足至关重要。习近平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在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中始终贯穿着这一原则。

1.物质利益原则

物质利益是以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主要对象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它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利益,是决定其他利益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5],“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6]。习近平以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7]。而这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家的物质力量,改善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改变。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经济、住房、教育、生命财产安全等各个方面切实关注民生问题。习近平曾说:“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广大老百姓不脱贫,就是党的失职,小康社会的建成就无从谈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流于幻想。习近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宣传的核心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词就是“富强”,没有富强,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和立足。所以,作为精神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无视人的物质利益需求。

2.精神利益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无限发展的,“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活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8]。这里的“社会需要”就包括思想性、精神性的需要[9]。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具有精神属性,针对人的思想认识、精神品质、人格修养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回应和引导。习近平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方面是对共产党员精神异化、信仰迷茫敲响的警钟,同时折射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坚定人的理想信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有力工具,在党的历史上一直处于生命线地位。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出现精神迷茫、意义失落等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没能及时跟上,缺乏理想与信念思想的引领[10]。习近平提出要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手段和方法,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借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形成“大思政”理念,不再拘泥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而是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政课程的融会贯通,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和人生抱负。同时,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文化因素,用传统文化滋养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道德。扩大文化惠民力度,让一切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此外,习近平还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突出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全程”与“全方位”育人思想折射出的理念和目的之一,就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包容性,以更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3.集体利益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2]。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重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但是,由于历史上一度对马克思集体主义存在误解,在倡导集体主义的同时,扼杀个体需求和个性,导致集体主义走向极端,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失。习近平抓住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继承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科学集体主义价值原则。习近平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1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向前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全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改善,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时,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即使被人指为‘无情’‘无能’也在所不惜”[14]。思想政治工作的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造就人才。在涉及两岸关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利益。可见,对集体利益的重视,是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科学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践行,使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得以自由实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4.个人利益原则

习近平在坚持人民集体利益原则的同时,也没有忽視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的个人利益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也不是为我独尊式的狭隘个人主义,而是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障有利于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利益。中国梦是我国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15]。折射出中国梦的实现是在尊重和关注公民个体权利和尊严的基础上,鼓励公民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融合共生的过程。共同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共同理想为保障。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围绕学生和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在谈论思想政治工作时,无不凸显大局意识、社会效益,但其深层却蕴含着尊重个人、注重个性发挥的人学意蕴。

三、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习近平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科学合理地运用了人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及转化规律,关注人的生存、成长、发展需求,关照人的现实意义的寻求和终极目标的确定,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

1.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取向

在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人的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人的思想认识不同,对于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还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孰轻孰重,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问题的看法就不同,以往有失偏颇的思想认知给国家、社会以致个人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灾难。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习近平在提升与统一人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力求最大程度的形成合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进而以社会的大发展反过来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取向。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旨在从思想上对党员干部正本清源、立根固本,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牢固执政为民的宗旨。这些都是习近平“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践行。同时,习近平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治国理政方略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和价值取向。他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16]。也即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之一是促进改革发展,而“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坚持“以百姓心为心”[17]。由此看来,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最终还是归于“以人为本”。在国家力倡现代化的环境下,中国面临“机械式、功能性世界观的问题与危险”,现代化本身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对中国来说,现代化包括了许多陌生的因素[18],极易走入科技至上、经济为本的迷途,习近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纠偏现代人的认知、端正国家社会发展的正确目标意义重大。

2.彰显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当代中国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转型带来利益与机遇,但转型的冲突与振荡,也带来困惑和不安。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利益极大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引领人生意义的精神体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准则,彰显人之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要素等人文精神却面临失落危机。人们的信仰、信念、信条无不受到怀疑、嘲弄与抛弃,却又缺乏真正建设性的批判[19],商业化、世俗化的浪潮使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庸常意识不断涌现、价值理想失落、人生意义迷失、道德感缺失、诚信意识匮乏等一系列现象,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共享经济不断遭遇破坏,群体事件比比皆是,校园暴力层出不穷……面对人文精神失落的现实境况,习近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指示,使之弥补人文精神失落的现实境况。第一,被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端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引领性的作用。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指导地位,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看家本领,思想政治工作结构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2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播好、诠释好、发展好,从而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同时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地探求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人生真实处境,探寻人生真谛。以此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择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做出科学指引。第二,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五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对涵养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阐释人生存在及终极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人类面临的现世难题也提供有益启迪。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使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人文特色。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引导人们讲道德尚诚信、追求高尚人生目标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培育人的价值理性。第四,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将此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同时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教导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寻求现实意义。

3.遵循人学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路径

人的思想形成及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以现实的人为客观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盲目偶然的,而是有切实可循的人学规律。习近平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及路径的选择上,遵循马克思人学理论所揭示的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深刻体现了人文关怀特性。

第一,人的思想的可塑性规律。首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生活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2]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观念不是天然产生和存在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通过有效引导能够树立或者纠偏人的思想认知。习近平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切实遵循这一规律,渐进式地逐步推进开展工作。一方面,对于思想意识未定型的少年儿童,习近平主张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2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对于思想定性的广大青年、教师、党员干部以及普通老百姓,采取积极引导的工作方法,“以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24]。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力量,促使人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寓教于情的纠偏人们的错误思想认知。另外,依据人的思想可塑性规律,习近平倡导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25],大力倡导人们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塑造自己的德性,提升精神品格。

第二,人的思想发展规律。首先,人的精神需求的发展是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所以,习近平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们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思想政治工作不单单是形而上的精神领袖,而要做到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每一具體的群体或个人,其精神需求和思想演变的进度又有不同,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来说,“一刀切”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必定行不通,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注重针对性和差异性,实施民族区域政策以及包容个体个性的张扬;此外,人的思想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发展,对思想提升、知识获取的渠道也有新的要求。在新时期,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着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形式、手段,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大数据等新兴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动向有更精准的把握和预测,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其次,人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由外向内的转化。灌输方式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但在新时期,这种单纯灌输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人们的思想发展不相适应,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注重采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更加符合人性的方式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文艺、哲学社会科学、舆论宣传等各个领域,采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方式开展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主张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以人文氛围浓郁的教育环境等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以此来与人的思想发展的规律性相契合。

四、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人学特色的现实启示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为统一思想、取得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新时期,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也要实现现代转型,才能顺时应势,助力改革实践。然而,在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催生物质大繁荣、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一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面临一系列思想认知危机: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场,无孔不入的功利主义本位,泛拜物教中的主体性迷失等。人的思想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对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由对人的认知的不断讨论和发展,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这一思想基本达成共识。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其价值定位、目标追求、方法选择如果一味遵循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则将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从而难以达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学特色顺应时代变化要求,在现代化突飞猛进、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态势下,“以人民为主体”,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及实践,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诸多困境,对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第一,以人为主体,彰显人学特色,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理想合目的性到社会合类性的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人格培养、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但这一理想目的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合类性的基础之上。所谓社会合类性,是指人的社会规定性,与劳动及其人的社会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特性[26]。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合类性,要从人的社会现实关系出发,在社会关系中教育人、引导人,了解人的需求,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定位,培育社会责任感,从而消解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唯我独尊式的社会存在方式,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要顺利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需要以人为主体,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合类性,这样也才能将理想转化为现实,更好达成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第二,以人为坐标,融入人文精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熏陶与转化,实现从他律性到自律性的转化,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展。随着科学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失调的现象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人文精神以激发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人的内在素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27]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人的存在价值的迷失,生存意义的迷乱,理想信念的破灭,对社会及人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失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中缺席,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光荣革命传统在人的心中淡化,不仅导致个体精神的颓靡,也导致整个民魂的危机。鲁迅曾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只有以人为坐标,培育人们的人文精神,建构起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仅仅自上而下的进行意识形态宣传,而是将意识形态转化为人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思想取向及行为方式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以人为目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人从自我意义的实现到伦理意义、信仰意义的实现,才能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完成其终极目标。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对其功能及价值定位过于偏执一端,将社会功能的发挥、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首要目标,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成长发展需求,对人的自我意义的培养欠缺,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个人中心主义占据部分人们思想意识的主导,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助长了功利主义和拜物教思想的滋生蔓延。为了弥补思想政治工作个体功能的缺位,实现个体价值,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其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型的活动,更重要也最为根本的是价值培育型的实践活动。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构建一套以人为目的的科学话语体系,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型教育等能够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模式,引导人们在保证必备的生活物质条件之后,更多的追求精神意義和精神品味,走出唯功利主义和泛拜物教的歧途。只有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将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发挥有效融合,更好完成终极目标。

总之,习近平充满人学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关注新时期人们的生存需要、精神追求、价值实现,对因人文精神失落带来的人的思想危机、精神异化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以及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地理论和实践支撑。对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价值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变,使作为价值培育型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面临重重的挑战与困难,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遵循科学规律,关注人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3.

[2][3][7][15][16][20][23][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5-367,153,153,40,90,154,181,173.

[4][11][17][2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7-198,198,76,190-191.

[5][6][12][21][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154,199,135,15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4.

[9] 刘荣军.论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52-55.

[10] 郭瑞.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37-43.

[13] 习近平.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J].秘书工作,2014(6):4-8.

[14]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5,22.

[18] 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2.

[19]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2.

[26] 李庆钧.合类性与自由渴望[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30.

[27] 林洁.以文化人的人文之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31-135.

[责任编辑:张学玲]

作者:张瑞敏 保虎

马克思主义人学品格探讨论文 篇3:

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说清“人”。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如果对人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科学的认识,就难以正确把握人们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说清“人”,才能找准位置,发挥独特作用,实现应有价值。

一、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

自古以来,人性问题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哲学难题。古代先哲们对于人性的理解往往出于偏见或过于狭隘。人性要么是善的要么是恶的,要么是利己的要么是利他的,要么是理性的要么是非理性的。在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人性是一个现实范畴而不是一个思辨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马克思一再明确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是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3]即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人,这种人属于一定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是与现实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是具体的、经验的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人视为一种“现成”存在者,是一种摆在眼前的、可以用理性的、概念的方式来予以静观的对象。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去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明确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以此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马克思人学特别强调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摆在眼前的作为认知对象的现成存在者,而是在生存活动中显现和展开自身的一种历史性的特殊存在者。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生成是同一过程,因为人是什么样的,完全与他如何“表现”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完全与他的“生产”相一致。从这个视域理解人,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人看作是一个“生存活动者”,而不是一个知识性“现成存在者”,更不能用知性逻辑和对象化的知识态度来教育人,而是要立足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活动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但它并不是以某种主观观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服务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受此影响,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从对社会现实的感性认知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和看法,因而在思想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引导,又要面对新时期的社会现实,立足实际,针对人们思想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分清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定位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能更清楚、更本质地理解人是不受任何先验尺度的限制反而能处处运用“自己”的尺度,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因而也就把握住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学透视的核心和关键。

二、 主体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人学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自由状态,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其中,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内涵,创造性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对现实的超越,自主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人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确立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注重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马克思历来反对蔑视人,反对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主张“人始终是主体”,[5]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每个人各有其不同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始终是统一的,人的主体性越强,其个体性也越强,反之亦然。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自由民主权利,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教育客体,使教与被教成了主从关系,教育对象在这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缺乏创造性的教育客体,严重地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市场经济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奋发的创新精神和很强的创新能力,始终能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就必须积极发挥自身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的影响,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里,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自我教育则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因,只有把内外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人是能动的主体,人活动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主体本身。因此,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积极“自由自觉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的影响,同时也主动地、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的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品格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6]并表现为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7] “需要”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不同的“需要”结构,表现出某一个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水平,使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倾向。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8]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9]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都是违背人性的,都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享受需要的合理性,恩格斯也严厉批判那种“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克式的共产主义”。[10]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品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人的需求自然成了教育关怀的对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政治说教当成唯一的教育内容,而把物质需要看成是万恶之源,只重视单方面的需要,认为只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忽视了人们的思想问题主要是因其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的事实,导致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过于理想化、政治化,显得单一而且乏力。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需要,重视人的需要,研究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第一性的,这是一种受人的生物属性决定的原生的、必须优先满足的需要。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漠视或否定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从人的实际需要和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和教育人。除了物质需要外,人类还有其他多种社会需要,包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社会秩序的需要、道德信念的需要等各种需要。由于人的需要本性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使人们必然以一定形式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是社会存在物,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总是期望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构一种符合人性的恰当的和谐关系,正是这些需要构成了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此相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从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出发来培育人,无论是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从教育的过程,都要体现出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和尊严,以满足人在精神方面的现实需要,从而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四、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所谓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指社会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对个人物质生活资料合理的与可能的满足。所谓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包括个人对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与贡献。它们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人学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的确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有满足社会需要的方面,又有实现个体需要的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标准是客观的,它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片面追求社会价值目标,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大都局限于“个人的社会价值”这一“单向定位”模式之中,很少肯定和提倡“个人的自我价值”,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它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相提并论。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则表现为片面强调社会本位的先天合理性,虽然也知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更多地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抹杀了个人正当需要。把社会和个人对立起来,最终导致了主体在对象化实践中不能拥有实现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的个人价值,这种本质力量的异化使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压抑,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的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功能和价值,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单一化、方法的简单化、内容的空泛化,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确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就必须把人的价值放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理解。一是在方法论上,正像马克思所强调的不能抽象地研究人和人的本质一样,我们也不能抽象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而必须把它放到现实的、当代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环境中来探讨。二是在理论上,个人与历史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造就的,我们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既不能只重视个人而偏废社会,也不能只重视社会而偏废个人,应当兼容并包、相互融合。我们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张扬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着眼于个人与社会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来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之满足的性质和程度大小,因而,只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价值论基础之上,并使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之中,才能促进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

五、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人的自由个性、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努力与奋斗的目标。在马克思人学视野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限制,从而在社会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方面获得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人的本质的全面丰富和展示,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状态,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也就是指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控制和支配他们的社会关系,共同驾驭外部世界对个人能力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人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从人的发展规律来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的历史的、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比较注重个人对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它培养和塑造的是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而体现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怀疑批判、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等往往不受重视。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压抑了个体的发展,造就片面发展的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应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依次递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单向度发展而言的,其根本就在于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人和自己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面的、多维的、多元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弘扬能力本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规定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育个性和谐丰富、全面发展的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把人塑造成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是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现代公民,他们不仅能够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以其自身独特的个性变革社会、改造环境。这就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能力本位这一核心内容来展开,在教育内容的深度上实现由培养和塑造“道德人”向培养和塑造“能力人”的递进和衔接,实现独立人格的真正确立。在社会关系中,从以强化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性、约束个人利益和欲望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确立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以承担社会责任,把每个人都看做是社会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2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责任编辑:金华宝

作者:洪 波

上一篇:项目导向教学的营销策划论文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多媒体教学论文